#搔癢

皮膚乾到脫屑 中醫治療告別惱人搔癢

皮膚乾到脫屑 中醫治療告別惱人搔癢#搔癢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70歲的江先生,不明原因背部皮膚搔癢已2年,皮膚乾燥、脫屑且有抓痕,搔癢狀況於夜晚加重,影響睡眠。使用西醫外擦藥狀況反覆,故前往中醫科就診,中醫師予以換膚方1天1包,搭配中藥柴胡疏肝散及平胃散治療,服藥1周後搔癢減輕,2周後能安然入眠。皮膚病造成外觀及日常生活困擾 影響晚上睡眠品質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謝旭東表示,根據105年健保統計,每10萬名患者,就有超過3萬名患者因為皮膚病就診。皮膚病雖不會立即致命,卻會造成外觀及日常生活的困擾,因為搔癢會導致上課或是上班的不專心,以及晚上睡眠品質變差。相較於一般皮膚問題只用外擦藥治療,中醫認為皮膚的問題是從內而外造成,因此內服藥是治病之本,所以針對皮膚病知即飲包「換膚方」因應而生,尤其對於過敏導致的皮膚問題有特殊療效。換膚方改善皮膚搔癢、斑疹、脫屑謝旭東醫師指出,嘗試過不同方藥治療皮膚疾病,又考慮病人回家沒有時間煮湯劑,經驗總結研發出即飲包「換膚方」,將皮膚汰舊換新。此方源自古代治療皮膚疾病的消風散所化裁而來,能在服藥後的一周產生效果,所需治療的療程則依據皮膚病嚴重的程度而定: 換膚方‧組成:荊芥、防風、知母、石膏、黃芩、生地、苦參根、蒼朮、甘草、藿香。‧功效:修復肌膚,汰舊換新。‧適應症:因各種皮膚疾病導致搔癢、斑疹、腫脹、脫屑、過敏等症狀。‧服用法:一天一至三包,將即飲包加上常溫的水,於餐後冷服。

皮膚黑黑髒髒?粗布擦背恐更糟!

皮膚黑黑髒髒?粗布擦背恐更糟!#搔癢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類澱粉沈積症,在臺灣有著高流行率,有些呈現一顆顆突起的丘疹,排列如波浪紋路,有些則只是黑色的小斑點,一般分布於小腿前方或前臂外側,而上背部及肛門附近也是好發部位。另外,也有罕見案例以臉上黑斑或是四肢梅花鹿斑、脫色斑表現。表皮細胞受傷的殘骸掉到皮膚形成類澱粉​所謂類澱粉,是因為在切片組織染色體下,呈現如澱粉樣均勻物質而得名,其成分主要是角蛋白,也就是表皮細胞受傷後的殘骸掉落到皮膚內,再經過皮膚內消化分解及重組而形成。這些物質一旦形成就不易排除,而在皮膚內形成搔癢物質。治療類澱粉沈積,可利用磨皮去除沈積的類澱粉,對於奇癢無比的患者,能夠達到數年的痊癒,但多數仍會復發。而傳統上治療類澱粉沈積是以外用類固醇或塗抹止癢物質來處理,也有用角質溶解劑或塗抹維生素A酸來改善外觀或減輕症狀。除此以外,也有人嘗試以一種稱為DMSO的溶劑來塗抹,部分患者有不錯的效果;再者,口服維生素A酸約三個月,對丘疹樣突起的病灶,也可改善達半年以上。菜瓜布搓洗 恐形成類澱粉堆積不管是哪一種的類澱粉沈積,搔抓或磨擦都會使症狀惡化,有些類澱粉沈積更可能是因單純性的磨擦而引起,例如有人習慣性以粗布、菜瓜布用力擦背,久而久之,累積性的刺激就形成了類澱粉沈積,如果因為外觀骯髒,而更用力搓洗,那只會雪上加霜。類澱粉沈積是在真皮內的,表面的搓洗,只會更糟! (本文摘自/從生活中照顧皮膚 /台視文化)

小兒「皮癢」 中醫藥浴助改善

小兒「皮癢」 中醫藥浴助改善#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2歲大的小凱全身多處紅疹發炎,皮膚乾燥且摸起來粗粗的,有時候會有濕濕黏黏的滲出液,經常感到極度搔癢,常常抓到破皮流血,晚上都因為劇烈的搔癢而難以入眠,醫師評估過後,開立外用類固醇及口服抗生素,並搭配科學中藥及藥浴,經過3個月治療後,小凱皮膚紅腫現象好轉,已經能夠一覺到天亮了。極度搔癢、反覆發作 影響嬰幼兒為主中國醫藥大學兒童醫院兒童過敏免疫風濕科醫師魏長菁表示,異位性皮膚炎不論對於患者或家長,從日常生活到學習、工作、人際互動,影響層面廣,除了極度的搔癢,症狀反覆發作也是一大特色,嚴重影響小朋友的生活之外,如何照顧如此敏感脆弱的皮膚,對家長來說也是一大困擾。85%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在5歲之前此疾病以影響嬰幼兒為主,85%的異位性皮膚炎發生在5歲之前,在台灣的盛行率約為8~10%,異位性皮膚炎的西醫觀點主要圍繞在皮膚防禦能力的缺損以及免疫功能的失調,中醫觀點則是認為異位性皮膚炎依照不同分期有不同證型,整體表現不外乎風泛肌膚、濕邪浸淫、熱毒薰灼、陰虛血燥等。類固醇、口服中西藥、藥浴減緩發炎中西醫攜手合作治療異位性皮膚炎,為長期依賴類固醇的嚴重慢性異位性皮膚炎患者提供了不同的選擇,透過中西醫聯合診療,外用類固醇、口服中西藥開立,中藥藥浴,中藥濕敷,中西醫護理衛教指導等全方位的治療與衛教措施,減緩皮膚發炎程度,也讓小朋友和家長更熟悉如何照料嬌嫩的皮膚,在家中也能獲得良好的照護,減輕家庭負擔。

搔癢難耐!陰部感染 竟是糖尿病

搔癢難耐!陰部感染 竟是糖尿病#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綜合報導)一位38歲婦女反覆外陰搔癢難耐,以及陰道分泌物過多,多次陰道塞劑治療效果不彰,經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婦產科醫師高惠芬診斷後,確診為糖尿病合併反覆性陰道念珠菌感染,高惠芬醫師表示,陰道念珠菌是女性生殖道感染第二常見的疾病,有一半女性朋友終其一生至少會有一次,被醫師診斷為陰道念珠菌感染。產生搔癢、紅腫、解尿疼痛等症狀陰道念珠菌感染不是性傳染病,在健康有自癒能力的婦女是不會有症狀的,但是當免疫力下降時,陰道念珠菌過多就會造成陰道及會陰的感染,產生搔癢、紅腫、白帶、解尿疼痛等等症狀,在免疫力低下的族群更容易感染,例如:懷孕、糖尿病、服用抗生素,以及使用避孕藥或更年期使用賀爾蒙的婦女。嗜菌功能變差 使感染變嚴重高惠芬醫師指出,反覆性陰道念珠菌感染意指一年內發生四次以上的感染,特別容易發生在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病人身上,研究指出高血糖病患會使得葡萄糖誘發蛋白,促使陰道上皮吸附陰道念珠菌,再加上高血糖病患嗜菌系統功能變差,使得陰道念珠菌感染較為嚴重且不易治療。近年來糖尿病發生率節節上升,也有年輕化的趨勢,婦產科門診常常發現有婦女一開始是反覆性陰道念珠菌感染就診,而意外發現糖尿病,所以,各位女性朋友千萬別輕忽私密處帶來的警訊,以免延誤治療。

冬季「妹妹」癢!3大進補令 增強私密處免疫力

冬季「妹妹」癢!3大進補令 增強私密處免疫力#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致筠/綜合報導)冬令進補,別忘了「妹妹」也需要增強免疫力!根據女性私密處調查發現,平均18~45歲的女性,超過7成都有陰部搔癢困擾,常見成因包含黴菌感染、濕疹、毛囊炎級滴蟲感染等;皮膚科醫師說,冬天氣溫低,若加上泡湯、泡熱水澡等常處於高溫浸泡狀態,很容易降低皮膚防禦力,出現以上症狀。高溫使肌膚乾燥 易成濕疹性皮膚炎長庚醫院皮膚科醫師楊靜宜表示,由於冬天乾燥,加上泡湯時高溫會讓水分快速蒸散,造成肌膚乾燥脆弱,​再加上長時間浸泡,很可能形成濕疹性皮膚炎;或出現「冬季癢」問題,且不只手腳發癢,連私密處也會遭殃!導致陰部搔癢難耐,又因為部位尷尬,常讓人「坐立難安」。因此,若沒有好好挑選清潔品,肌膚則會更加乾癢,特別是濕疹性皮膚炎更要避免泡湯活動,且避免使用去脂力強的清潔品或肥皂,避免肌膚惡化。而雖然近年陰部清潔觀念普及,但調查仍發現,女性購買清潔品仍存在知易行難的落差,高達9成女性購買私密沐浴露最在意溫和不刺激、其次則是天然成份;但也有近7 成女性不了解成份,根本無法判別是否天然及溫和。「溫、酸、補」3 大點 使陰部恢復平衡楊靜宜醫師提醒,私密處肌膚有自我調節能力,清潔重點應放在「不造成傷害與負擔」,讓陰部快速恢復到健康平衡狀態;因此她提供「溫、酸、補」3 大點,由此參考清潔品選擇方向,從裡而外提高「妹妹」免疫力:●溫和天然潔淨/首先,清潔品成分對陰部健康有最直接的影響,因此選擇時要更加留意;應避免添加SLS/SLES、PEG、Parabens防腐劑、MI/MCI 防腐劑和合成香料等成分;可挑選溫和植物性,如甜菜鹼類、葡萄糖苷潔淨成分等,溫和清潔私密處。●維持舒適酸性/一般來說,女性私密處在正常情況下會呈「弱酸性」,且陰部本身有許多好菌,能抑制害菌生長;所以為避免感染或搔癢不適,應將私密處維持平衡狀態。市售產品多設定於3.5~3.8偏酸性, pH4左右酸鹼值剛好適合好菌生長,但切忌對外陰部肌膚過度刺激。●補充私密肌營養/最後,也要補充符合私密處肌膚所需的營養,例如:甘草含類黃酮,對白色念珠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有抑制效果,可抑制酪胺酸脢,改善皮膚暗沉、緩和不適。

秋冬「異位性皮膚炎」蠢動 病患皮膚應加強保濕

秋冬「異位性皮膚炎」蠢動 病患皮膚應加強保濕#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秋冬季節溫差大,更讓台灣兩百萬人左右的異位性皮膚炎患者,簡直如臨大敵,病情更難控制,皮膚產生紅癢搔抓,晚上睡覺時苦不堪言,孩子癢到睡不著,隔天上學無精打采,成人當然也逃不過不斷搔癢的命運。什麼是異位性皮膚炎?異位性皮膚炎是因為皮膚屏障異常,本身基因突變,導致穩固角質功能的絲聚蛋白異常,所以皮膚的完整性喪失,水分容易流失,保溼度降低,進而讓過敏原容易趁虛而入;在成人則是因為年紀增加皮膚老化,皮膚保水能力下降,所以保濕的重要性在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身上尤顯重要。對於如何治療異位性皮膚炎,台中醫院小兒科醫師洪千惠就列出了以下改善方法,幫助民眾逃離半夜搔的痛苦:1) 加強皮膚保溼/首先必須要加強保濕,依照不同膚質和季節選用適當的保濕劑,避免選用含香精或防腐劑等添加物的乳液,若症狀嚴重則應選用異位性皮膚炎專用的保濕產品。若使用保濕劑仍無法改善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建議尋找專業的小兒科醫師或皮膚科醫師,依照不同病兆不同部位,開立不同強度的類固醇藥膏或類固醇替代性藥膏,必要時使用抗組織胺或免疫抑制劑。2) 找出身體是不是有過敏原/試圖尋找誘發患者發病的過敏原,例如試驗患者對各種食物過敏的反應或抽血檢測過敏原,嬰兒最常見的過敏原以牛奶蛋白為主,因此應該避免使用一般配方奶粉,選用水解奶粉來改善症狀。3) 穿對衣服材質,避免家中塵螨孳生/異位性皮膚炎的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也要減低對皮膚的刺激,例如衣服的材質不宜過度粗糙;減短指甲以避免抓癢時對皮膚造成更大的傷害;注意皮膚的保濕度,避免過度清潔;居家環境保持乾淨,避免塵螨或黴菌滋生等。 洪千惠醫師提醒,最近天氣漸漸轉涼,早晚溫差較大,是許多過敏性疾病,如氣喘、異位性皮膚炎及過敏性鼻炎好發的時機,因為氣候的改變,皮膚容易乾燥、搔癢,這些都會加重異位性皮膚炎的症狀。若孩子出現皮膚紅腫、脫屑、搔癢無比,父母便要提高警覺,請醫師診斷是否為異位性皮膚炎,及早治療或查出過敏原,以免因皮膚搔癢,孩子不斷抓癢,把皮膚抓破而導致傷口感染黃色葡萄球菌或疱疹性病毒等,也因孩子皮膚發癢,導致孩子睡眠狀況不佳,進而影響孩子的生長發育、情緒及上課精神。

一直抓一直抓一直抓!男子全身搔癢 竟是乾癬惹禍

一直抓一直抓一直抓!男子全身搔癢 竟是乾癬惹禍#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頭皮屑一大堆,無論怎麼洗,抗屑洗髮精怎麼用,頭皮屑的症狀就是無法改善,這是一位三十二歲陳姓男子,十年前罹患乾癬初期的症狀。十年前某日,男子開始出現嚴重頭皮屑問題,且有嚴重乾癢症狀,不料隨著病情日漸惡化,就連身體也開始佈滿紅斑、脫屑,整天就跟猴子般一樣一直抓、一直抓,到了皮膚科看診後,醫師誤診為所謂的止漏性皮膚炎遂開立藥品,無效,只好四處求神拜佛喝符水,誤信廣播買假藥,導致病情猶如抓狂的猛獸,更侵害胎他的關節,就連走路都有問題,所幸經過生物製劑的治療,目前病況穩定。台灣每年約六萬名乾癬患者就診乾癬是什麼?根據統計,我國乾癬盛行率是千分之2.35,男性發生率是女性的1.6倍,估計每年約有6萬名乾癬患者就診,臺大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蔡呈芳醫師表示,乾癬症狀多半在頭皮、小腿、背後及四肢關節會有疹子,多數患者皮膚會有紅色斑塊跟銀白色皮屑脫落、厚重的頭皮屑及皮膚搔癢等症狀。乾癬的病因目前並不清楚,與先天遺傳體質有關,受到後天內外環境刺激下,誘發免疫反應,引起皮膚過度增生、迅速脫皮及發炎。冬天食補 易誘發乾癬更加嚴重值得注意的是,近日時序進入秋冬季節,乾癬患者的症狀恐怕會更嚴重,台北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皮膚科楊志勛醫師表示,近兩個月來因皮膚騷擾而前來就診的患者增加近三成,其中有許多乾癬患者因「食補」過頭反致乾癬病情惡化。事實上,乾癬不是單純的皮膚病,而是自體免疫疾病,病患本身即免疫過盛,一旦擅自服用刺激免疫或調節免疫力的食補藥膳或保健食品,如常見的人參、靈芝、冬蟲夏草,就容易引起症狀發作或惡化,皮屑如飄雪;合併有乾癬性關節炎的患者,過度食補不但皮膚症狀惡化,關節更會紅腫熱痛,痛不欲生。醫師就提醒,民眾皮膚若開始出現大量脫屑,伴隨嚴重搔癢症狀,就得要多加注意,此外,乾癬患者秋冬季節時,更應維持正常的生活習慣,不吸菸、不喝酒,並且注意飲食,冬天禁止大量補湯、薑母鴨等食物,才能降低乾癬的復發機率。

私密處感染頻復發 8招遠離搔癢

私密處感染頻復發 8招遠離搔癢#搔癢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基隆市衛生局表示,時常有婦女前往衛生所篩檢子宮頸抹片時,卻難以啟齒地詢問有關陰部搔癢問題。因基隆地區近期時常下雨,曬在家中的衣物不容易乾,私密的衣褲就很容易滋生細菌及黴菌,造成會陰癢得受不了,有些婦女常因此痛恨又無奈,有時半夜裡毫無緣由的就是癢個不停。抵抗力差 陰部黴菌感染易反復發生造成女性陰部搔癢的原因,常見的是黴菌感染,其次包括濕疹、毛囊炎、滴蟲及陰蝨感染,以及懷孕期間的賀爾蒙影響。黴菌感染最常見就是白色念珠菌感染,念珠球菌容易在溫暖潮濕的環境下生長,在個人抵抗力不佳時特別容易反復發生,即使完全沒有性經驗的女性也有可能發生外陰部搔癢的問題。基隆市衛生局指出,容易有陰部搔癢症狀的高危險群有:以生活習慣或工作環境來看,老師、學生、銀行職員、飛行員、店員等需久站或久坐的女性,因為容易長期憋尿,都是比較容易因尿路感染而導致陰部搔癢的高危險群。因此,提供民眾預防陰部搔癢8撇步:1)生活上特別注意不要經常穿太緊的衣物,如牛仔褲、緊身皮褲、束褲。2)內褲應選擇吸汗透氣的棉質布料,勿長期穿著丁字褲。3)勿長期使用衛生護墊,若於陰道感染期,寧可選擇拋棄式紙褲,若非不得已須使用棉墊,要記得經常更換且選用經血流量合適的型式。4)經常容易陰道感染者,洗澡時建議採用淋浴的方式,不要泡澡,避免感染機會發生。5)避免泡溫泉或公共浴池,或是與他人共浴的三溫暖。6)使用較無刺激性的中性肥皂清潔會陰部,儘量保持大便通暢,排便後使用衛生紙擦拭的方向應注意由前往後擦,避免將肛門口附近的細菌帶到陰道處。7)勿隨意自行使用陰道塞劑或婦潔液清洗陰道內部,以免破壞正常陰道的菌叢生態,使得失去了天然的保護作用。8)在陰道感染期間避免性行為,或建議使用保險套。日常生活多注意上述建議事項,多半能有效預防陰道感染、搔癢與復發。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