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鼻塞

過敏性鼻炎的中醫治療

過敏性鼻炎的中醫治療#鼻塞

過敏性鼻炎,是對於某些已知或未知過敏原引起呼吸道黏膜過敏反應的疾病,有時和支氣管哮喘、異位性皮膚炎、過敏性結膜炎同時存在。主要是在鼻腔黏膜皮下、基底膜和腺體間毛細血管擴張,滲透壓增加,導致水腫,同時存在有嗜酸性白血球浸潤。 過敏性鼻炎,多以鼻癢、打噴嚏、流清涕、鼻塞、鼻涕倒流、眼睛癢為常見症狀,特點是呈現陣發性和突然發作,發作快、好得也快,平時與常人無異,可發生在任何年齡,但多見於青少年。 過敏性鼻炎屬於中醫『鼻鼽』範疇,中醫認為是因臟腑功能失調,肺脾腎三臟虛損,加上外邪(風寒為主)入侵鼻竅而致病。治療上依中醫辨證論治加上脫過敏藥物為主:一、肺氣虛弱,感受風寒:鼻癢打噴嚏,鼻塞流清涕,晨起稍遇風寒便發作,面色白、氣短、動則易汗,見風怕冷。 治療:以溫肺固表、祛風通竅為主。 常用處方:玉屏風散、蒼耳子散加減。 二、肺脾氣虛,水濕泛鼻:噴嚏清涕,鼻塞嚴重,伴前額頭重或眉心墜痛感,肢重腹脹,食慾差大便溏。 治療:以健脾補氣、化濕通竅為主。 常用處方:補中益氣湯加減。 三、腎元虧虛,肺失溫煦:鼻塞噴嚏,流清稀涕,形寒怕冷,手足不溫,伴頭暈耳鳴,夜間多尿。 治療:以溫腎壯陽、補肺止涕為主。 常用處方:金匱腎氣丸、玉屏風散加減。 四、脾虛痰阻:鼻塞甚,清涕多,鼻癢不適,頭重肢困,胸脘滿悶,痰多黏白,食慾差大便溏。 治療:以健脾祛痰、化濁通竅為主。 常用處方:六君子湯、蒼耳子散加減。 五、風熱乘肺:鼻癢、鼻竅壅塞,噴嚏頻作,遇異氣、熱氣等刺激而清涕漣漣,全身伴發熱、惡寒、頭痛、汗出。 治療:疏風清熱、祛痰止涕為主。 常用處方:辛夷清肺飲加減。 一般過敏性鼻炎治療要有耐心,只要能配合治療,效果都會很明顯。

台灣平均五人就有一人「過敏性鼻炎」

台灣平均五人就有一人「過敏性鼻炎」#鼻塞

所謂過敏性鼻炎是指當我們的鼻子受到外界某些物質刺激而產生過度的免疫反應,使鼻子產生發癢、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的症狀。我們所居處的台灣屬於海島型氣候,環境溼熱而且溫差大,加上近年來工業發達使空氣污染更加嚴重,因此過敏性鼻炎一直是門診中常見的疾病。台灣本土至今尚無大規模調查流行病學的統計資料,但曾有初步調查顯示:在台灣平均每五人就有一個人有鼻子方面的困擾。過敏性鼻癌大體上分成兩類一、季節性:一般指對花粉過敏者,因此連續幾個月接觸大量過敏原,導致打噴嚏、鼻癢的症狀。在美國比較有名的是花粉熱,在日本亦有對杉木過敏的。在台灣則較少此型的過敏反應。 二、全年性:指的是連續或間斷性地接觸過敏原兒表現出慢性或間斷性的症狀像鼻塞、 流鼻水、打噴嚏。台灣多為此型而且大多對塵蟎、家塵、動物毛皮或黴菌等產生過敏。       天主教聖功醫院耳鼻喉科 蔡佳靜 醫師指出,在診斷過敏性鼻癌時主要是依據病人的臨床症狀及病史。鼻窺鏡檢查則可見到蒼白水腫的鼻黏膜,含水樣分泌物,有時亦可見到鼻甲黏膜肥厚。現今有所謂的血清多樣同時過敏原試驗可讓醫師疾病人知道是對何種過敏原敏感。      過敏性鼻炎的治療主要包括一、避免接觸原:過敏原的鑑定極盡可能地避免之,是治療過敏性鼻炎最第一步。 二、藥物治療:由於過敏原常難以完全避免,因此需要以藥物來進行症狀治療。在選擇藥物時必須考慮過敏反應的製因和病理機制,因此過敏性鼻炎的藥物治療需根據患 者的症狀及情況不同作調整。目前治療的藥物有抗組織胺、去充血劑、肥大細胞穩定劑、類固醇等。近年來,治療過敏性鼻炎的新藥也不斷的研究與開發,包括細胞素抗體、局部干擾素製劑及bradykinin拮抗劑 等。        三、免疫療法:針對測得的特定過敏原野漸進方式注射餘人體內,以減輕過敏反應。適用於無法有效避免過敏原及對藥物反應不明顯者,其成功率約70%。 四、手術:當患者同時併有鼻中隔彎曲,鼻瘜肉或鼻甲肥厚等結構性問題時,手術可作為藥物之外的輔助療法包括:電刀燒灼術,冰凍治療、雷射及鼻甲切除術等,但其療效主要為鼻塞的緩解。 在門診常見到焦慮的家長詢問孩子的過敏性鼻炎是否會消失,其實過敏性鼻炎有時會自動改善,尤其在孩童及青少年時期,其症狀甚至會消失。然而許多專家相信過敏性鼻炎患者,其疾病本身並不會隨著年齡增長而消失,症狀在沉寂一段時間後往往會復發。 過敏性鼻炎的症狀有時非常擾人,若沒有適當的治療,病況可能會繼續惡化下去,尤其會是患有此症的孩童無法專心讀書,為人父母者通常會為此擔心。所以大家對過敏性鼻炎要有所了解,適度的運動、正常的作息及注意居家環境,且配合耳鼻喉專科醫師的建議和治療,千萬不要相信誇大不時的廣告,如此才不會得到無法挽救的副作用而遺憾終身,也才能過一個正常快樂的生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