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絞痛

胸悶易喘=心絞痛警訊!醫曝胸悶「僅●分鐘內」最危險

胸悶易喘=心絞痛警訊!醫曝胸悶「僅●分鐘內」最危險#心絞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馮逸華/綜合報導)70多歲的江太太患有糖尿病及高血壓、高血脂,平常在門診拿藥控制病情,近1個月她常在活動的時候覺得很喘,爬1、2層樓梯就覺得快喘不過氣,最近天氣變涼之後,症狀似乎更加重。原以為是肺部有問題,門診安排X光檢查卻沒有什麼異狀,呼吸功能也正常,但由於喘的症狀一直困擾著江太太,轉診至心臟內科檢查後,才發現心肌有局部缺氧現象,進一步住院接受心導管檢查,證實心臟左前降支冠狀動脈有嚴重狹窄的情況。心絞痛因心臟缺氧,恐誘發胸悶痛、易喘國泰醫院心臟內科主治醫師蘇彥伯表示,心臟的運作依賴著分布於表面的冠狀動脈來供應氧氣和養分,隨著年齡增加,或本身有家族心血管病史、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肥胖、抽菸等心血管相關風險患者,血管內會呈現慢性發炎的狀態並且累積膽固醇斑塊,逐漸讓血管硬化、狹窄,進而造成心肌缺氧。可能會誘發胸悶、痛,與一活動就喘個不停等症狀。蘇彥伯指出,此類患者屬於「慢性冠狀動脈症候群」,也就是俗稱的心絞痛。患者因心臟持續性缺氧,可能使心臟的功能逐漸變差,若血管內的斑塊不幸發生破裂,恐促發血栓,造成心肌梗塞,而此時心肌會因完全沒有氧氣的供應,造成急性損傷並引發以下症狀,若未及時治療,死亡率可以高達30%%以上: 嚴重胸痛 心律不整 昏厥 猝死風險慢性冠狀症候群的典型症狀包括胸悶痛、冒冷汗等,並可能會牽連到下巴、肩膀或是手臂等處,每次胸悶痛的感覺通常不會持續超過15分鐘,在活動的時候症狀會更加劇,透過休息可以緩解。但仍有很大一部分的老人家、女性、糖尿病患者等會出現非典型症狀,常如同該個案患整用喘的症狀來表現,且秋冬季節由於低溫或溫度的急遽變化,可能造成血管痙攣收縮,使症狀更加惡化。超音波確認心肌缺氧區域,置放支架預防心肌梗塞蘇彥伯說明,通常年齡越大,或同時有心血管風險的患者,所預估的心血管病變機率就越高。門診醫師會安排胸部X光、心電圖以及心臟超音波等評估心臟功能,若懷疑心臟有可能缺氧,再進一步瞭解患者是否有心肌缺氧或心律不整的變化,而核子醫學心肌灌流檢查,則是經由血液注射放射性同位素,觀察同位素在心臟肌肉受壓力以及休息時分布的情況,來判定實際上心肌缺氧的區域。若證實患者有心肌缺氧,狀況穩定的情況下或影響的範圍不大時,可以先考慮藥物治療,利用藥物降低心臟的氧需求、擴張心臟血管,或是預防心肌梗塞。若藥物治療效果不佳,或檢查發現有多條血管狹窄,心臟收縮功能受損,則需考慮以心導管手術介入治療。以該個案為例,手術時醫師會經由手的橈動脈或是鼠蹊部的股動脈,建立管路將導管送至心臟冠狀動脈開口,並注射顯影劑照相,若確定有明顯狹窄的狀況,可以使用氣球撐開並且置放支架,使心臟血流回復暢通的狀態,能有效改善缺氧所造成的心絞痛症狀。隨著科技進步,除了巨觀的血管攝影之外,目前還有更精密的血管內影像檢查,利用超音波或是雷射光源直接探查血管的構造,協助支架精確地置放。血管介入手術之後會需要長時間服用抗血小板藥物,以避免血管突然發生血栓而造成心肌梗塞。如果檢查當中發現有多條血管病變或是左主幹發生病變,有時候需亦評估是否使用外科方式做血管繞道,可以達到比較持久的效果。蘇彥伯提醒民眾,隨時注意自己是否有心血管風險,積極控制並配合醫師的檢查治療,可以及早發現及早處理,以維護及提升生活品質,亦防範並降低心血管疾病危及生命的事件發生機率。

胸痛是不是心臟病?醫師教3重點評估

胸痛是不是心臟病?醫師教3重點評估#心絞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黃苡安/綜合報導)34歲李小姐近兩個月來總覺得胸口悶,嚴重時甚至呼吸困難,痛的感覺傳到背部,上網一查,自己的症狀竟和心肌梗塞好像!緊急就醫檢查後,排除心臟問題,原來是工作壓力導致睡眠品質不佳,長期下來,出現自律神經失調,而引起胸痛。壓力大自律神經失調 也會引發胸痛台東基督教醫院心臟內科吳寶榮醫師表示,網路上有些似是而非的訊息,易讓民眾產生誤解。李小姐不是三高(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患者,也沒抽菸或身材肥胖,其胸痛常在休息時發生,並持續超過半小時甚至1小時。經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後,排除心臟問題,是工作壓力衍生胸痛問題。 有民眾看了網路資料,心有疑慮而主動就醫,也有民眾隱忍胸痛,險些來不及就醫。吳寶榮醫師就曾遇過患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病的65歲婦人,在一般診所接受規則治療,近一個禮拜出現呼吸困難,夜晚平躺睡覺會有咳嗽及胸口緊緊的感覺,丈夫直覺情況不單純,立即陪同婦人到心臟內科門診就醫。 經心電圖及胸部X光檢查後,確診為心肌梗塞併發心衰竭及肺水腫,立刻轉診至具有心導管設備的醫院,接受心導管手術及冠狀動脈塗藥支架置放術,已平安出院,目前接受門診追蹤及藥物控制。 同樣是胸口悶痛 結果大不同吳寶榮醫師指出,兩個胸痛案例常見於門診,究竟胸痛是否為心臟病,須先了解造成胸痛的原因,可簡單的用心因性、非心因性區分。心因性胸痛可以是冠狀動脈心臟病(心絞痛、心肌梗塞)、心肌炎、心包膜炎、主動脈剝離、主動脈狹窄、二尖瓣(三尖瓣)脫垂症候群等原因造成。 其中,典型冠心症胸痛(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為前胸靠近左側的壓迫感,或是重物擠壓感,有時合併呼吸困難的感覺。悶痛感可能會輻射到左肩、下巴、背部、頸部或左臂內側;非典型心絞痛是噁心、嘔吐、頭暈或昏厥、感覺異常等。症狀發生時間可從數分鐘到15至20分鐘不等,通常這種疼痛如果與工作或運動有關,可以在休息或使用藥物(如硝化甘油舌下含片)後症狀減輕。 非心因性的胸痛有:1.肺部問題,例如肺炎、氣胸、氣喘;2.腸胃道問題,例如胃食道逆流、胃或十二指腸潰瘍、膽囊炎、胃穿孔等;3.胸廓肌肉神經疼痛,例如肌肉拉傷、帶狀泡疹引起的神經痛、挫傷或撞擊後的疼痛等;4.情緒問題,例如憂鬱、緊張或壓力可能會引發胸悶、胸痛,有時還會合併心悸或呼吸困難等症狀,最典型的就是換氣過度症候群。 從痛的感覺、位置及持續時間找病因如何自我評估是否需要儘快就醫或進一步檢查?首先,從疼痛的感覺及位置來看,假使疼痛是刺刺的痛,集中在某一個點,或是有壓痛點,抑或伸展動作會加重疼痛,這些都比較像是肌肉神經的痛。通常適度休息或服用止痛、肌肉鬆弛藥物可緩解症狀。 如果胸口正中央有灼熱或噁酸水,就偏向胃食道逆流等腸胃疾病。假使胸痛感覺像壓迫感,有呼吸困難或冒冷汗等心絞痛現象,疼痛範圍大約有一個拳頭大小,位置在胸口中間偏左,甚至會痛到下巴或左上臂,就要強烈懷疑與心臟血管狹窄有關,必須儘速就醫。 其次是疼痛持續的時間,假使短暫幾秒鐘就消失,通常比較不是太大的問題,只需觀察。如果疼痛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完全沒有惡化跡象,比較傾向於非心因性的胸痛。 一旦胸痛位置及範圍符合心絞痛的症狀,且持續5分鐘以上,並會導致你無法再繼續目前的活動或工作,若引起呼吸困難等加重病情的症狀,就要考慮急診就醫,必要時撥打119請求協助。

心肌梗塞急開刀 心臟支架怎麼選?

心肌梗塞急開刀 心臟支架怎麼選?#心絞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不少人曾經面臨要幫自己或家人選擇心臟血管支架的時刻,在心肌梗塞緊急手術時,很多人往往沒有足夠時間消化醫師給的資訊,錯過做出更好的選擇的機會。避免面對突然情況難以決定,不妨先了解致病原因以及心臟支架的特點。抽菸、三高是動脈硬化危險因子郭綜合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俊毅表示,隨著高齡化社會來臨,心血管疾病長年位居台灣10大死因第2名,僅次於惡性腫瘤。所幸科技與醫學的進步,使許多疾病出現治療的新選擇,心臟血管支架就在近20年有顯著進步與改善,塗藥支架已發展到第2代甚至更新型。心臟血管(冠狀動脈)負責供應心臟的肌肉細胞血液與養分,隨著年齡增長與危險因子暴露,如抽菸、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等,會出現粥狀動脈硬化,血管壁出現不正常斑塊而影響血流,心肌細胞會出現缺血性的症狀。症狀包含運動與使力造成胸悶胸痛的心絞痛,甚至急性心肌梗塞。塗藥心臟血管支架 減少支架再狹窄現有治療除了控制危險因子外,病人如果持續有缺血性症狀,需考慮使用心臟血管支架。心臟血管支架有傳統的裸金屬支架與在傳統支架外塗上特殊藥劑的塗藥支架,塗藥支架上的特殊藥物可將傳統支架的再狹窄問題從原本的20%降至3至8%,有效減少病人需要再次接受心導管處理支架再狹窄問題的風險。吳俊毅醫師表示,心肌梗塞、糖尿病、腎臟病與複雜血管病灶的病人,塗藥支架明顯優於傳統裸金屬支架。新一代的塗藥支架更改善第一代塗藥支架的缺點與問題。然而塗藥支架依然有其限制,接受支架置入術後的病人仍需要定期追蹤並且確實服藥。在醫師與病患的配合下,新一代塗藥支架是更安全、有效的治療選項。

腳踏車運動心電圖 心臟病檢查更安全

腳踏車運動心電圖 心臟病檢查更安全#心絞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78歲的許伯伯近1、2個月感到喘、胸悶,到醫院進行檢查。一般透過跑步機測運動心電圖,或是斷層掃描心血管攝影,看心臟是否明顯心肌缺氧。然而考量年長者使用跑步機不安全,斷層掃描心血管攝影需自費,決定採用運動心電圖負載式腳踏車來評估。腳踏車測運動心電圖 對年長者更安全台南市立醫院心臟內科醫師吳柏青表示,檢查發現許伯伯冠狀動脈狹窄,阻礙血液通過,使得攜帶及供給的養分減少,導致心肌缺氧的心血管疾病。採心導管方式在心血管內放置支架,撐住血管、克服血管狹窄問題,恢復心臟功能,改善許伯伯胸悶與喘的症狀。運動心電圖負載式腳踏車,透過騎單車方式評估心臟是否明顯心肌缺氧。檢查方法是讓患者躺著踩踏單車,相對跑步機,坐騎式的單車對年紀大的患者更安全。隨著速度或坡度改變,觀察病人心跳變化。血管若狹窄或阻塞,就沒辦法提供足夠血量和氧氣,這樣的變化會反應在心電圖上。感覺胸口有石頭壓住 恐是心臟病前兆吳柏青醫師表示,心臟病發時,感覺胸口有塊石頭壓著,嚴重的爬樓梯還會喘不過氣,就有可能是心血管疾病如冠狀動脈、心肌梗塞前兆、心絞痛等,應該進一步尋求專科醫師檢查,避免憾事發生。一般健檢礙於時間可能會省去運動心電圖檢查,年齡大、有家族病史、長期慢性病、高血糖、血脂、膽固醇或體重過重者,應定期做心血管健康檢查。包括抽血檢驗了解自己是否有三高、心電圖或運動心電圖檢查、心臟超音波等,早期發現早期治療。如果持續胸悶,應盡速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