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肝癌

保肝計畫第一步 青壯年先驗C肝病毒

保肝計畫第一步 青壯年先驗C肝病毒#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位40歲左右的男性患者,平時身體狀況良好,沒特別做過健康檢查,但就在一次赴中國旅遊後回來經常感到體力不支、疲倦,回想生活習慣或飲食皆與旅遊前相同,身體卻怎麼會每下愈況,在家人極力地勸說下,到醫院檢查,赫然發現是急性病毒性C型肝炎發作。所幸經治療後C肝已經成功治癒,但該名患者仍須長期追蹤、定期檢查,因為仍有發生肝癌的風險。台北慈濟醫院肝病研究中心主任許景盛醫師表示,C肝病毒可在體內潛藏數年,要是肝臟反覆發炎恐惡化至肝纖維化,建議國人介於30至40歲者,可先抽血檢查體內有無B、C肝病毒,確保未來20年職場黃金打拚期的彩色人生。肝病早期無徵兆 篩檢避免肝臟纖維化肝纖維化共分成四級:第一級是輕度纖維化;第二級是中度;第三級則達到重度;如果肝臟持續結痂纖維化,就會演進至第四級,被診斷為肝硬化,而肝硬化會有很高的肝臟癌化及肝功能代償失調的機率。世界衛生組織在全球肝炎報告中指出,全球約有3.25億人帶有B肝或C肝病毒。C型肝炎主要經由血液而感染,大約只有20%感染者知道自己是帶原者。然而,B型肝炎已有疫苗可施打作為預防策略,但C型肝炎目前未有疫苗,加上肝病早期又無徵兆,因此僅能靠健康檢查、有效的篩檢措施,才能及早發現。目前健保給付的全口服抗病毒藥物,臨床治療經驗顯示,治癒率高達9成5,最快12週治療即可治癒。許多民眾獲知健保署在五月中旬放寬給付條件後,紛紛前往醫院預約各項檢查,以確保自己能夠順利登記。許景盛主任建議,符合條件的患者應該把握此次治療機會,減少未來發生肝硬化、肝癌的風險。由於現有健保給付兩款藥物皆含有透過肝臟代謝的同一類蛋白酶抑制劑,如果肝臟曾有嚴重損傷者,用藥前還須先由專業醫護人員謹慎評估用藥的安全性。以門診經驗來說,健保給付條件放寬速度對真正有需要的患者來說,往往緩不濟急。許景盛主任指出,國外對於C肝患者會較早讓他們選用合適的治療藥物,建議未來國內健保署能更加放寬給付條件的限制。最後許景盛主任提醒患者於治療前須遵守三大注意原則:告訴醫師病史與用藥史、注意身體異常症狀、定期肝功能監測與超音波檢查,才能安心用藥,治療成功。

肝移植需併治C肝 以免再陷入肝病風暴

肝移植需併治C肝 以免再陷入肝病風暴#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慢性C型肝炎患者若進展至末期肝病(如肝硬化或肝癌),往往需要接受肝移植來挽救病患生命。高雄長庚醫院肝臟移植團隊目前已執行肝臟移植手術超過一千五百例,這些接受肝移植患者之中,約有3到4成肇因於感染C型肝炎。然而經過成功手術移植新的器官後,血液中的C肝病毒幾乎百分之百還存在,所以移植後除了原本該服用的抗排斥藥物等,更需同時搭配抗病毒藥物治療,以避免再次引發肝病危機。如此,將可以有效的延長病患以及肝移植體的存活時間。目前高雄長庚醫院已將C肝口服新藥用於治療肝移植患者超過一百例,讓體內C肝病毒真正地清除,以避免移植後之新肝再次遭受傷害。高雄長庚內科部主任暨胃腸肝膽科系教授胡琮輝醫師表示,做過肝移植的人是亟需重視的一群患者,如果只是動手術而未同時以其他方式清除血液中的C肝病毒,那麼五年後約有3到4成的患者會再進展為肝硬化,再次陷入肝病風暴之中。健保給付放寬領藥條件 長期性追蹤有效預防肝臟惡化除了已接受肝移植的患者外,尚未進展至末期肝病的C肝患者,更是我們應努力治療的對象。目前健保署已進一步放寬健保給付治療條件,只要肝纖維化程度達F3及F4患者,不用先經過干擾素及雷巴威林治療失敗即符合用藥給付條件。胡琮輝醫師說明目前納入健保給付的兩款藥物與正在審查的第三款藥物皆含有透過肝臟代謝的蛋白酶抑制劑,對肝臟損傷嚴重者具有潛在肝毒性風險,用藥前需經由專業醫護人員謹慎評估。因為感染C肝病毒到演變成肝硬化一般需要約20年左右的時間,很有可能前幾年肝功能指數在正常範圍內,而不易察覺。所以單純的肝功能檢測並不足以真正的發現感染C型肝炎患者。從C肝的防治策略效益來看,胡琮輝主任認為在醫院端應針對有肝功能異常、C肝家族史、高感染風險者和高盛行率地區如雲林、嘉義、台南、高雄患者等推廣例行性抽血作C型肝炎的檢測;非醫院端則建議與社區篩檢配合,找出潛藏的C肝患者。針對高風險族群擬定健康檢查追蹤計畫,才能找到真正需要接受治療的人。潛在的患者透過及早衛教觀念的推廣,可以更早期找出更多需要治療的C肝患者。胡琮輝主任提醒C肝患者除了應定期追蹤肝功能外,也應該進一步接受C肝病毒檢測,一旦發現血液存在病毒超過6個月,便可以考慮啟動治療,以避免疾病拖得太久,肝臟惡化程度更加嚴重,唯有及早根治,才能遠離肝硬化、肝癌或肝移植等情況產生。

高長庚深入偏鄉20年 籲C肝早篩早治

高長庚深入偏鄉20年 籲C肝早篩早治#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健保署近日放寬C肝全口服藥給付條件,6月1日起無論是否曾以干擾素、雷巴威林治療,凡是肝纖維化重度(F3)以上且無肝功能代償不全者,都可接受治療,初估全台有近9100名患者符合資格。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胃腸肝膽科盧勝男醫師表示,在有限資源下逐步開放藥品給付範圍是循序漸進的政策方向,另一部分則需加強民眾對於疾病的正確認知,以偏鄉地區的醫療情況而言,醫護團隊須深入鄉鎮服務,為民眾做篩檢和提供可近性高的專科醫療,頻繁衛教和定期追蹤病情,才能讓有效的C肝治療藥物更為普及。交通不便、醫療資源不足增加就醫障礙盧勝男醫師提到,高雄長庚紀念醫院肝病診療團隊已在南部偏鄉地區為民眾做肝病篩檢和追蹤服務達 20 年,目前仍持續在台南玉井區、高雄林園和大寮等區域服務,就玉井區來說,在還沒有開放口服藥物治療時,以篩檢出罹患C肝的患者有近20位,因交通不便、附近又無大型醫療院所的地方,直到高雄長庚團隊前往服務才開始治療。「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盧勝男醫師認為C肝防治便需要從基層診所、民間做起,包括新的全口服抗病毒藥物治療方法已不比傳統針劑帶來的副作用那麼大,且效果顯著提高,但仍需要專科醫師審慎使用。針對適用的基因型治癒率可達 9 成2016 年肝基會公布全台「C肝篩檢調查」,台灣西南部、偏鄉及離島地區等部分鄉鎮市區屬高風險等級;以高雄梓官區為例,居民有超過 15%檢測出C型肝炎抗體陽性,但因偏鄉沒有專科醫師,篩檢出的病例不到 10%成功接受治療。新一代口服抗病毒藥物,針對適用的基因型,治癒率可達9成,副作用較少,最快12周可治癒,比過往使用針劑治療方便性大幅提高,唯某些藥物不宜使用在失償性肝硬化的患者。C肝沒有疫苗可預防,治癒的患者仍有再次被感染的風險,需避免可能被傳染的危險行為。慢性 C型肝炎治癒後,肝癌的風險雖因病毒控制而降低,但治療前肝臟已經有明顯纖維化的病人,仍有肝癌的風險,接受定期追蹤,以利早期發現適當治療。

小腹凸當肥胖 竟是肝癌上身

小腹凸當肥胖 竟是肝癌上身#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腹部莫名突起、摸起來還硬硬的,以為只是肥胖,沒想到晚期肝癌已經找上門!一名60歲的李先生,有B肝帶原合併酒精性肝炎病史,但平常沒有定期健檢且症狀也不明顯,因此在腹部出現凸起腫塊時還誤以為只是發胖。沒想到在一年前開始出現輕微腹痛,某日腹痛加劇、臉色蒼白,送醫後檢查,發現是肝腫瘤撐破肝臟表面血管造成內出血,肝癌細胞甚至擴散到腹部淋巴腺,屬於晚期肝癌需要接受治療。肝沒痛覺、初期沒症狀 患者未健檢發現已晚期國泰綜合醫院肝臟中心主任胡瑞庭醫師表示,患者左肝出現一顆5公分肝腫瘤,位置長在靠肝臟上方邊緣,因肝臟本身沒有痛覺神經,初期也沒有明顯症狀,加上患者沒有定期檢查的習慣,最後腫瘤變大頂破表面血管,引發自發性的肝臟破裂、出現不適才就醫。整合治療計畫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胡瑞庭醫師表示,台灣每年約新增1萬1千名肝癌患者,許多患者擔心無法負擔龐大醫藥費而放棄治療,才會有許多肝癌患者就醫時已經屬於晚期肝癌。目前晚期肝癌的治療方法相當多元,醫療團隊會視患者的肝功能、腫瘤大小、數目、位置及轉移與否等情況,選擇適當的整合治療計畫,也會考量患者病程及身體狀況,以提升患者生活品質為治療目標。健保已擴大肝癌標靶藥的給付範圍血管栓塞治療可抑制腫瘤生長,不過需要多次治療,雖有效延長患者存活期,但反覆治療後,會有患者體力負荷及肝功能變差等問題,同時新生血管產生也造成新腫瘤復發間隔越來越快。醫療團隊就會視情況建議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抑制腫瘤生長及阻斷新生血管,可減少癌細胞復發。目前健保署已擴大肝癌標靶藥的健保給付範圍,可使經動脈化學藥物栓塞治療失敗,半年內3次局部治療無效的晚期肝癌患者成為新給付對象,除了讓患者重拾治療希望外,也減輕患者及家屬經濟負擔。    罹癌勿聽信偏方、別放棄治療胡瑞庭醫師提醒,造成肝癌的原因雖複雜,約9成來自B肝或C肝帶原,要早期發現肝癌的最好的方法,就是定期追蹤檢查;若經確診為肝癌,也千萬別放棄治療,最重要的就是與醫師配合、選擇最佳的治療方式,切勿聽信坊間偏方,或是擔心害怕而拒絕接受正統治療。

C肝不治療 死亡率高治癒者10倍

C肝不治療 死亡率高治癒者10倍#肝癌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張阿姨為了照顧患有B肝的丈夫,時常感到疲勞,懷孕時某天突然整臉發黃,因為猛爆性肝炎緊急住院才發現自己竟患有C型肝炎。因為姊姊也是C肝患者,早期治療的副作用強烈,看到姐姐不僅憂鬱且情緒不穩,治療過程痛苦讓張阿姨卻步。今年健保給付C肝治療口服新藥,張阿姨完成12週療程,現已經完全治癒。40分鐘有1人死於肝疾 療效92%-100​台灣平均每40分鐘有1人死於肝疾,臺大醫院內科部及醫學研究部主治醫師高嘉宏教授表示,C肝威脅國人健康,台灣患者約6成為第一型感染,由於C肝感染無感,若進展到重度肝纖維化(F3)之後,肝臟難以自我修復,並且C型肝炎若已肝硬化,較已肝纖維化的患者,肝癌風險高約5倍,不容忽視。臺中榮總胃腸肝膽科醫師楊勝舜指出,目前C肝治療臨床上最新型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 (Direct-acting Anti-viral Agent,簡稱DAA) EBR/GZR (Elbasvir+Grazoprevir)為第二代NS3/4A蛋白酶抑制劑及NS5A抑制劑的複方單錠,臨床試驗結果顯示,未曾接受過治療的C肝患者,EBR/GZR治療療效92%-100%。C肝不治療 死亡率為治癒者10倍  目前健保已給付兩種C肝治療全口服直接抗病毒藥物,但健保資源有限且限定重度肝纖維化(F3)之後病情較嚴重者。提醒民眾若感染C肝,切勿等待或拖延,應即刻接受治療,避免疾病進展,保護健康。台灣C肝感染者約75萬人,在55萬需要治療者中,卻僅有約10萬人接受治療。高嘉宏教授提醒,C肝不治療,死亡率為治癒者的10倍。相較於治癒患者,中度及重度肝纖維化未治癒患者,肝癌風險增加4.36倍,因此首要目標是根除病毒。高嘉宏教授呼籲,許多C肝患者由於症狀不明顯或因害怕副作用而拖延治療,提醒C肝患者「即早治療、治療到好」才是保肝之道。

治癒率達95% 醫:12週肝肝好

治癒率達95% 醫:12週肝肝好#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肝健保給付登錄已開放第二波,然而給付條件相對較嚴格,許多C肝病友期盼可放寬健保給付條件,目前健保署仍在討論規畫中,預計最快將於5月1日上路,以嘉惠全台C肝患者。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內科部副部長林俊彥教授表示,C肝口服新藥治癒率估計達九成五以上,最快12週治療即可治癒,降低患者後續肝硬化、肝癌發生機率,呼籲全台C肝病友應早治早好,遵循醫囑且定期回診,就能安心用藥達到根治的目標。C肝口服新藥納健保 2族群不宜使用目前健保給付的C肝口服新藥,第一階段給付標準須符合「曾接受傳統治療失敗、且肝纖維化程度為F3(含)以上」等兩大條件,從治療時程來看,分為12週及24週兩種藥物,其中,使用24週的藥物對某些病毒株效果不彰,治療前須先幫病患測病毒突變檢測(RAV),檢驗是否可能出現抗藥性。針對年初出現在使用C肝新藥時間而發生的死亡案例,目前是否是因為C肝新藥所引起的,尚未釐清。但林俊彥教授提醒,無論是哪一種健保給付的新藥,藥品仿單上都嚴禁用於失代償性肝硬化或中重度肝功能不全的患者,「更重要的是,C肝患者在使用藥物前,務必與醫師討論使用時機,告知病史及目前藥物使用狀況,並在用藥時,配合醫師定期回診抽血檢測,完成治療週期前不要擅自停藥,才能安全用藥,發揮最佳的效果。」C肝患者切勿自行停藥 定期追蹤、持續用藥才發揮效果林俊彥教授指出,每種藥物都有副作用的風險;另外,若同時併用其他治療藥物,可能出現程度不一的藥物交互作用,「因此,使用前務必要將現有的使用藥物及保健食品清楚列出,才能避免與將要服用的C肝新藥產生不良的交互影響。」一旦患者自行停藥,病毒就無法徹底清除,未來更容易產生抗藥性的病毒,即使再治療,效果將不如預期,因此,定期追蹤肝功能的變化、遵醫囑持續用藥,才能讓讓藥物充分發揮效果。無論是從公衛角度或者臨床治療來看,要消滅C肝病毒早治早好,如果等到疾病狀況嚴重,尤其是演變為嚴重肝硬化,日後導致肝癌的風險也較高。林俊彥教授說,C肝患者千萬不要對治療灰心,即使是失償性肝硬化無法使用新藥的患者,臨床上也有其他藥物能幫忙,一定要找專業的醫師討論,才能度過難關。

12週治癒C肝 選對藥物治癒率達9成5

12週治癒C肝 選對藥物治癒率達9成5#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C肝是慢性肝炎的病因,會導致肝臟受損而纖維化,最終可能進展為肝硬化、肝癌。高雄醫學大學醫學系內科教授暨附設醫院肝膽內科主治醫師戴嘉言指出,「現在全世界對C肝治療很重要的看法是,必須在還沒產生嚴重的肝纖維化前就治療完成,以明確地達到避免導致肝硬化併發症產生、預防肝癌,肝臟受損的進程可就此喊停。」任何新藥在上市前都會經過嚴格、縝密的試驗,證明安全性後才能上市,但在治療過程中,仍然需要追蹤肝指數,才能用藥無虞。一般建議,在藥物使用前期,兩週內都要回診,甚至可以密集的每週回診一次,讓專科醫師審慎評估患者對該藥物的適用性,讓治療順利完成。健保已核C肝新藥 使用前應徹底了解患者病史目前C肝的治療選項中,對於適合使用干擾素合併雷巴威林治療的患者,因健保給付藥費,因此仍建議可考慮繼續使用,除非是曾經治療完成但失敗無法繼續使用時,且肝纖維化顯著(F3、F4)時,即可接受今年初健保署已核准開放的C肝全口服新藥。戴嘉言醫師表示,「健保給付C肝全口服新藥是針對第一型病毒的C肝病患,但如果曾經患有嚴重的肝硬化患者,使用上要非常小心。」戴嘉言醫師提醒,接受C肝全口服新藥治療前,醫師與患者都必須徹底了解病史;「再者,由於任何藥物都可能產生不同程度的交互作用,因此無論使用哪一類口服新藥,都必須在事前做好查詢工作,對於必要性藥物做適當的調整。」此外,現行開放的兩款C肝全口服新藥,適用的基因型不同,其中有一類必須進行抗藥性突變病毒 (RAS)檢測,治療前檢測為必要程序,不可貿然使用。C肝治療越早越好 民眾也應有自我警覺戴嘉言醫師認為,C肝治療最好越早治癒越好,目前健保署給付的口服新藥,治癒率已達95%以上,且療程可縮短至最快12週即可治癒,只要在使用前做好完整的治療前評估、治療期間持續追蹤,應能達到良好且滿意的治癒效果。「當然,患者本身也要有高度警覺性,避免擅自停藥或服用其他可能傷肝的藥物,且與醫師配合治療,就能安全用藥,期許未來健康美好的人生。」

醫訊/遠離癌症•吃出樂活人生

醫訊/遠離癌症•吃出樂活人生#肝癌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9年前走過肝癌生死關頭,蔡文清這幾年來一直擔任防癌志工,無私地分享並常常至患者家中盡力幫助他們,不但希望能讓患者減輕心理負擔,更希望能散播讓人懂得如何吃得更健康的理念。關於飲食、生活方面與治療問題,將由智慧農場負責人蔡文清健康分享講座「遠離癌症 • 吃出樂活人生」並給予建議,講座內容豐富,歡迎民眾踴躍參加。名稱:遠離癌症 • 吃出樂活人生時間:106年02月21日 星期(二) 下午13:00開始地點:台北世貿一館健康養生展攤位D417(台北市信義區信義路五段5號)  洽詢:蔡小姐0921-021985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