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脈血栓溶解劑

連喝水都拿不穩 中年男急性腦中風險癱 雙和醫院44分鐘完成急救 助重返工作崗位

連喝水都拿不穩 中年男急性腦中風險癱 雙和醫院44分鐘完成急救 助重返工作崗位#靜脈血栓溶解劑

45歲的吳先生,睡前要喝水時,突然發現左手沒力氣,連水杯都拿不穩,左側身體隨即出現麻木刺痛,當下懷疑是腦中風,立即請家人撥打119送醫,抵達臺北醫學大學部立雙和醫院急診後,安排抽血及腦部電腦斷層等檢查,診斷為急性腦中風。急診醫護團隊立即啟動中風小組,經評估後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rt-PA),待度過急性期後,積極展開復健,並於三周後順利出院。經過一段時間的復健治療與回診追蹤後,吳先生幾乎完全恢復,也順利重返工作岡位。 雙和醫院陳龍副院長指出,影像檢查顯示吳先生腦部的雙側額葉皮質下區域出現缺血性中風,與長年高血壓病史且未規律服藥控制有關,進一步導致急性缺血性腦中風,根據當時NIHSS(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 Stroke Scale)評估分數為6分,屬中度腦中風。幸好搶救及時,從凌晨2時21分進入急診檢傷櫃台,安排相關影像檢查、會診神經內科醫師,於凌晨3點5分即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且於凌晨3點30分安排電腦斷層血管攝影和磁振造影,確認病患腦部大血管狀況。陳龍副院長表示,從入急診到施打靜脈血栓溶解劑僅44分鐘,迅速處置讓腦部損傷降到最低,避免嚴重的癱瘓後遺症。 陳龍副院長表示,雙和醫院開院第二年即成立中風中心,急性腦中風病人到院後的治療比例與成功率均持續上升,展現相關醫護團隊在把握腦中風搶救黃金期上的決心與成果。根據院內最新統計,近三年透過靜脈血栓溶解或取栓(EVT)治療的比例,已由2023年的15.2%提升至2025年的24.8%,顯示醫療團隊在緊急處置能力上持續精進。 值得注意的是,腦中風病人透過救護車轉送到院的比例也從三成左右提升至近六成,代表近年「微笑、舉手、說你好,有問題立刻打119」的衛教宣導成效浮現,有效縮短到院時間,讓更多病人能及時接受評估與治療,連帶提升臨床成效,包括,腦中風患者失能評估小於3分(mRS ≦ 3分)之比例達六成;而血栓取出手術之血管打通率突破九成,擔起守護大台北地區居民健康之重責大任。 在10月29日「世界中風日」前夕,雙和醫院與新北市政府消防局共同表揚急性腦中風照護績優人員,透過與救護系統的密切合作,不僅強化到院前通知機制,同時也提升院內醫護同仁應變能力,能在最短時間內完成影像檢查與治療評估;此外,雙和醫院也推動「中風一條龍照護」系統,包含急性期的治療,到住院復健及後續回診追蹤,整合多專業醫護團隊,致力幫助腦中風病人找回生活品質。未來將持續深化臨床數據分析與人工智慧輔助決策,期望讓更多病人重獲新生。

急性中風要和時間賽跑!談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

急性中風要和時間賽跑!談靜脈血栓溶解劑治療#靜脈血栓溶解劑

在老年人口逐年增加的台灣社會,導致重殘或死亡的腦中風對國民健康及經濟的威脅與負擔越顯沈重。為了提供腦中風病人完整的醫療照護,奇美醫學中心在邱仲慶院長指示下,於民國97年5月整合了神經內外科、急診部、神經放射科、復健科、護理部、門診部、營養部及社服部等,成立了「中風中心」醫療團隊。中風中心對於急性中風病患,積極推動黃金時間使用血栓溶解藥物治療、發展神經放射介入性治療,提供跨科部合作的團隊治療,並延伸到門診及社區的醫療與衛教服務。奇美醫學中心每年約需診治1,500人次的急性腦中風病患,其中缺血性中風約佔80%,其餘為出血性中風。中風中心醫療團隊並持續追蹤出院後的中風病患,關心他們的復原過程及健康狀況。近年來急性缺血性中風治療的最大進展,就是血栓溶解劑(組織胞漿素原活化劑,簡稱tPA)的使用。從前對於發生中風的病患,醫師能做的,基本上是採取守勢,盡量想辦法阻止中風範圍擴大,有時成效的確令人沮喪。血栓溶解治療則是採主動出擊的策略,使用血栓溶解劑主動把堵住血管的血栓溶解。血栓溶解劑在1995年發表臨床試驗的成果,發現治療後3個月,中風病患會增加33%的機會復原到可獨立生活。隔年1996年美國就核准上市使用。台灣遲至2002年11月衛生署核可,2004年健保開始給付。急性中風的病患第一次得到有科學證據支持有效的治療,是一個重要的里程碑。血栓溶解劑當年發表研究成果及上市皆造成轟動,但是普及率的提升不盡理想,因素很多包括醫界和民眾等都有。根據台灣中風登錄合併39家醫院的資料顯示,在2006到2008年間,所有缺血性腦中風病患接受血栓溶解劑治療的比率是1.5%。奇美醫學中心去年2010則已進步到4%。在院方所做的努力是改善評估檢查的流程效率,提高專業診斷治療的能力,以期盼儘速給予適合的病患及時的治療。中風是急症,愈早就醫,治療的機會就愈多,治療的效果也愈好。中風的病患最好要在發作2小時內就醫,才有可能在發病3小時內得到血栓溶解劑的治療。根據中風登錄的資料,缺血性中風病患能在2小時內到院的比例大約只有20%,表示一般民眾對中風需緊急送醫的認知還有待加強。每年的10月29日是「世界中風日」,旨在提醒全世界繼續為中風的防治而努力。今年奇美醫學中心的「中風中心」第三屆的中風病友會,選定在11月19日(週六)上午09:30~12:30,假第二醫療大樓十二樓第一會議室舉行,主題即在強調「時間」在治療急性中風的重要性。會中除了醫師演講外,也將播放多媒體的衛教內容以及中風醫療團隊的各單位擺攤,提供多采多姿的展示及諮詢服務,廣邀中風病友、家屬及一般民眾踴躍前來參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