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因

肥胖真的是種病!醫警告: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它相關

肥胖真的是種病!醫警告: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它相關#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筱庭/採訪報導)肥胖是萬病根源,不只可能增加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慢性病罹患風險,也可能是造成憂鬱症主因之一!醫師表示,2020年國人十大死因中有8項與肥胖相關,研究亦顯示肥胖會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住院和重症風險。肥胖是一種慢性病,每5位成人就有1位肥胖「肥胖是一種慢性病,不只會造成體能衰退,還可能會導致各種代謝、婦科方面的疾病。」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長林文元表示,國人十大死因有8項與肥胖相關,包括癌症、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慢性下呼吸道疾病、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慢性肝病及肝硬化等,導致醫療費用與社會成本的提升。林文元說,肥胖不僅增加死亡風險,還可能增加罹患新冠肺炎時的重症風險,肥胖是身體處於慢性發炎狀態,不僅使免疫功能受損,還會降低肺活量,萬一罹患新冠肺炎,住院率更是正常體重者的3倍,「台灣肥胖盛行率已突破20%,換句話說,等於有超過上百萬肥胖症患者,18歲以上平均每5人就有1位有肥胖問題,男性更是每2名就有1名肥胖。」林文元也提到,許多人總是會以話語來激勵肥胖者,但實際上反而造成肥胖者焦慮,「肥胖者憂鬱症、焦慮症的比例比一般人高,大部分都是因為身旁人過度關心造成。」肥胖者不是不能吃,而是要吃得對,社會大眾應以支持代替歧視,有大家支持的減重之路才能長久。用3行動「ACT」落實體重管理台灣肥胖醫學會因此提出體重管理「ACT」3個行動方案: Accompany(陪伴與支持):應以支持代替歧視,給予減重者陪伴和幫助。   Calories(輕卡管理):搭配熱量計算及適當的營養調配,加上適度的運動來消耗卡路里,達到健康體重的範圍。   Training(體重管理與全民學習):透過國健署健康99網站等資源,幫助民眾打造良好的生活習慣一起追求健康體態;醫護端由台灣肥胖醫學會對專業人員進行體重管理相關醫學講座,從基層到醫學中心,讓醫護人員可以透過各種管道幫助與支持民眾進行體重管理。台灣兒科醫學會理事長李宏昌提到,大部分人多以「斷食」來作為減重手段,短期間內雖然會造成體重下降,實際上流失的都是肌肉,體內脂肪並沒有減少,因此往往容易復胖,臨床上也常看到許多個案,因為沒有正確的減重觀念,反而陷入愈減愈肥的循環,正確的肥胖治療是飲食、運動缺一不可。台灣肥胖醫學會理事張皓翔指出,大部分的減重只要減掉5、6公斤,對健康就有很大影響,並非一定要減掉龐大數額才夠,「只要適當減重,10至20%就很夠了,減少6至10公斤就可以將糖化血色素維持在正常範圍。」張皓翔建議,減重不需要貪快、貪多,肥胖治療除了飲食、運動之外,還有藥物跟手術等其他醫療選項,但無論是哪種方式都需要專業的醫療團隊的協助及指導,才能達到健康減重、維持體態的目標。

10大死因出爐 慢性病竟占7項!

10大死因出爐 慢性病竟占7項!#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台北市105年十大死因結果出爐,慢性疾病就占了7項!105年台北市10大死因,每100人中約有64人死於慢性疾病,惡性腫瘤則續居首席,十大癌症死因仍以肺癌、大腸癌分別蟬聯首席與次席。105年臺北市民死亡人數為1萬8,039人,10大主要死因死亡人數占總死亡人數的7成6,其中慢性疾病占7項(占63.8%),惡性腫瘤(占28.9%)仍居首位。10大癌症死因仍以氣管、支氣管和肺癌居首,其次依序為2.結腸、直腸和肛門癌、3.肝和肝內膽管癌、4.女性乳房癌、5.前列腺(攝護腺)癌、6.胃癌、7.胰臟癌、8.口腔癌、9.卵巢癌、10.非何杰金氏淋巴瘤,與上年相較,卵巢癌前進1名為第9名,非何杰金氏淋巴瘤退後1名為第10名。其中十大癌症死因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增加者有5項,增幅較多者為卵巢癌(增32.4%)、口腔癌(增11.9%);減少者有4項,減幅較多者為胰臟癌(減8.9%)、結腸、直腸和肛門癌(減3.7%);胃癌則持平。依性別觀察,105年臺北市男性十大癌症以食道癌減幅13.6%最顯著,增幅以口腔癌8.5%最多。105年女性十大癌症死因排名變化,而女性標準化死亡率較上年增4.0%,其中以胰臟癌減幅14.7%最顯著,增幅以白血病增80.0%最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癌症已分別蟬聯35年國人死因第1名與45年臺北市十大死因之首,平日培養「定期篩檢、正確飲食、規律運動、體重控制、戒菸及戒檳」的健康生活型態,可預防癌症的發生。

兒童意外事故多 夏天溺水增9成

兒童意外事故多 夏天溺水增9成#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以前我也是這樣長大」、「不會這麼倒楣吧」這些都是發生兒童事故傷害時,最常聽見的一句話,雖然意外的發生總是令人料想不到,但其實像是交通事故、溺水、意外墜落等事故傷害,只要多加防範,大多數的悲劇便不會反覆上演。驚!8成兒童曾獨處 玩火、墜跌常發生根據衛福部調查資料顯示,國內兒童發生傷害事故的地點,大多為家庭環境,且調查也發現,有8成兒童曾有獨處經驗,超過1成兒童在一個禮拜內有4天以上的獨處經驗,然而,兒童獨處時最容易引發不慎用火、用電、墜跌等事故發生。台灣兒科醫學會黃璟隆醫師表示,只要是先進的國家,意外發生的死亡率皆為第一名,且隨著年齡不同,容易發生的問題也有所不一,所以,家長必須重視先兒童事故傷害問題,接著加以預防,如此一來就能預防意外產生。舉例來說,當兒童開始喜歡嘗試各種食物時,就要避免吃些堅果、花生等堅硬食物,以免造成呼吸道異物哽塞,或是兒童處於活潑亂跳時,要小心在馬路上突然跑出去、臺上陽台等問題。夏天意外事件 溺水、自行車受傷風險激增雖然事故傷害一年四季都會發生,但根據美國研究指出,在夏季裡溺水會增加89%、自行車受傷增45%、跌墜增21%、交通事故則增20%,因此,為降低事故傷害找上門的機率,三軍總醫院小兒科黃清峯醫師針對常見的意外,提供了預防方式,第一自行車受傷有3分之2都在於頭部,所以,藉由安全帽的配戴,可降低85%的外傷率,且在美國還為此立法,降低了13歲以下兒童近6成的死亡率。第二跌墜事故,學步兒童發生的大多為窗戶跌墜,因此,若能在家中裝上安全鎖、柵欄、降低在窗戶或陽台玩耍的機會,相信對此都會有所幫助,像是紐約針對家長,加強窗戶跌墜教育2年,進而降低了3分之1相關死亡率。第三車禍,為3~14歲死亡的最大原因,根據統計指出,若在車上放置安全座椅、安全帶,有助於降低1歲以下兒童7成死亡率,治於安全坐墊則能降低6成的傷害,至於機車則建議前坐不要搭乘。預防勝於治療 事前預防避免憾事發生最後「預防勝於治療」,大部份的兒童事故傷害都可以事前加以預防,只要家長多費心,類似的悲劇事件變不會重演,兒童便可以健健康康、平平安安長大。

好「傷心」!研究:離過婚容易罹患心臟病

好「傷心」!研究:離過婚容易罹患心臟病#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一段感情走向破裂,不免淚眼婆娑,天天以淚洗面,心也跟著碎成一片又一片,但根據美國的最新研究發現,一段感情的結束,尤其以離婚慘淡收場,除了心碎,恐怕真的會「傷心」!此研究來自美國杜克大學。研究分析一萬五千人的資料,長達近二十年所得出。研究發現,這些樣本之中,至少有三分之一的人離過婚,而這些離婚者,其罹患心臟病的風險,都較未離婚的人高出許多。女人為愛而活?離婚衝擊較男性來得大研究進一步指出,離婚婦女,罹心臟病風險,高出常人二成四,若離婚多次,風險更會暴增至七成七以上!不過研究也顯示,離婚對於男性的健康衝擊,就來得較小,風險僅有一成三成不等。為什麼離婚會讓心臟病危機纏身?研究人員指出,因為離婚所造成的精神苦悶會使免疫系統產生劇烈壓力,進一步刺激荷爾蒙的失調,長期下來就會對健康產生影響。觀察台灣離婚率,居高不下,平均每三對夫妻就有一對以離婚收場,可見愛情難測,還須謹慎面對,現實與浪漫之間,著實要拿捏得當!

心臟病成國人第二大死因 牢記四招保心安

心臟病成國人第二大死因 牢記四招保心安#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根據統計,心臟病已成為我國第二大死因,緊追令人聞之色變的癌症,然而,隨著國人飲食習慣的改變,以及繁忙的工作生活,都讓心血管疾病對於民眾的威脅,不斷攀升,近五年來,中年男性,心肌梗塞的發生率,攀升了三成之多,顯現台灣男性,面對心血管疾病,更要多加謹慎,以下為國民健康署,所列出的護心四招,希望肩負整個家庭的男性,能夠好好注意,愛護健康:1)健康飲食/家中形成共食風氣,親子同桌享用美食,養成三餐定時、少吃零嘴的好習慣,多喝白開水來取代含糖飲料,飲食上可多選用蔬菜、糙米、全穀雜糧,少油、少鹽、少糖,減少高飽和脂肪食物,避免攝食過度加工或精緻食品,烹調則建議以蒸、煮、川燙代替油炸。2)規律運動/維持每週五次、每次 30 分鐘的中度身體活動,例如伸展操、做家事、陪小孩玩、跳舞、慢跑、騎自行車等等,都能讓心臟更健康。父母也可鼓勵孩子多做家事,或到戶外走走,切勿長時間盯著電視螢幕、電腦或手機。所有運動不嫌晚,可以從每天運動 15 分鐘開始,再逐漸延長運動時間,多動多流汗,對身體健康肯定益處多多。3)不吸菸/不管是直接吸菸或被動吸入二手菸,都有增加心臟病的風險,鼓勵吸菸民眾要立即主動戒菸。戒菸對心臟的好處立刻就能看到,戒菸一年後,罹患冠狀動脈心臟病機率可降低5成;而戒菸5年後,中風機率幾乎與無吸菸習慣的人相同。4)定期檢查與控制三高/善加利用國民健康署提供40到64歲民眾每3年一次,65歲以上民眾每年1次的免費成人預防保健服務,服務內容包括BMI、腰圍、血壓、血糖、血脂等心臟病重要危險因子的檢查。此外,針對減重的相關問題,也可撥打「0800-367-100(瘦落去、要動動)」的健康體重管理諮詢專線,由營養師與運動專業人員,每日上午九點至晚上九點提供國、台語免費電話諮詢服務,教導民眾「聰明吃、快樂動、天天量體重」的健康生活方法。 

人生課題「善終」 可事先自我安排

人生課題「善終」 可事先自我安排#死因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古人云,人生有五福,也就是我們常說的「五福臨門」:「一曰壽,二曰富,三曰康寧,四曰攸好德,五曰考終命。」最後的一福「考終命」就是「善終」。阮綜合醫院共同照護護理師李春杏表示,人終其一生都在追求生活品質,努力辛苦了一輩子,卻往往忽略了人生旅途中最重要的一站─死亡前的生活品質。衛生署公布98年國人十大死因,癌症已經連續28年高居榜首,癌症死亡人數39,917人,逼近4萬人大關,平均每13分鐘就有1人死於癌症。而每個人如何在自己的能力範圍內來安排自己的善終,例如簽署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這是非常迫切且重要的議題。在今年 5 月時候,衛生署長楊志良回答立委質詢時表示,癌末插管、電擊是「浪費生命,也浪費醫療資源」。他強調,折磨生命就是浪費生命,希望未來病人一住院就有選擇最後急救的決定權,「這不是觸霉頭,這是SOP (標準作業模式)。」以呼吸照護的病患為例,多數病人很難再有自主呼吸,須終身依賴呼吸器,到最後甚至惡化成為植物人,這些病人一年耗費的健保費用高達五十七億元。每個人都不希望最後的餘生只能躺在病床上靜靜的看著天花板度過,更不希望因為生病拖累了家人,所以應該好好思考趁在完全自主的情況下,抉擇自己的生活方式甚至是離開的方式,讓自己能平靜有尊嚴走完生命的旅程。護理師李春杏自畢業就一直待在血液腫瘤病房服務,也親身參與過許多癌末病人的急救,因為早年並未積極推廣末期病人不施行心肺復甦術的重要性,總看見家屬處於一陣驚慌與混亂中,夾雜著哭喊與遺憾無奈地送走了最愛的親人。李春杏認為,想要擁有平靜尊嚴的人生句點,就必須化成實際行動來付諸執行。李春杏說,要善終,就要先好好的「善生」用心經營每一天不虛擲光陰,蘋果公司的創辦人賈伯斯曾說過,每天出門前先問問自己:「如果今天是我這輩子的最後一天,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  再來就是把握機會學習臨終陪伴與告別,能在摯愛親友離開前能好好的「善別」,勇敢說出幸福人生四件事「謝謝您、對不起、我愛您、珍重再見」,彼此好好道別及感謝,將心中悲傷昇華作對彼此的祝福,期待生死兩相安。祝福天底下每一個人,活著的時候能珍惜每一個當下,也能思考並簽署好預立安寧緩和醫療意願書,讓自己在人生最後的旅程能好好「善終」,安寧善終是要預做準備的。(資料來源:阮綜合100年2月份月刊)

影音/家犬死因像人 癌症心臟病最多

影音/家犬死因像人 癌症心臟病最多#死因

七歲大的母狗溫刀(台語)乖乖的躺在主人懷裡,看起來有些虛弱,因為去年她被診斷出罹患淋巴癌,已經做了好幾次化療。在台大獸醫學院首次針對台北市家犬十大死因的調查裡,癌症是台北市家犬死因的第三名,至於第一名是心臟血管疾病、第二名是腎衰竭、這前三大死因就佔了44%,至於許多狗狗都有的心絲蟲病屬於傳染病,排在第六名。再以死亡家犬的品種做分析,混種犬死亡率最高,再來是馬爾濟斯、第三是貴賓,而分析死亡家犬的年齡層,12到16歲的狗狗比例最高,接近三成。這次的調查發現,台北市家犬因為醫療資源普及,飼主也重視,平均壽命也較高。最長壽的死亡病例是一隻25歲,相當於人類至少115歲的狗瑞。此外,以治療心絲蟲的藥為例,將近六成五的買主都是都會區民眾,顯示家犬的健康也有城鄉差距。

上班族的你多坐少動嗎? 當心肥胖引發多項疾病

上班族的你多坐少動嗎? 當心肥胖引發多項疾病#死因

您知不知道在您每天工作的職場裡,您和您身邊的同事大約每5人就有1人體重過重!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去(99)年針對全國6千多位有專職工作的民眾進行電話訪問調查發現,近5成(51%)的男性員工有過重或肥胖的情況!若是不分性別,也有22.7%的全體職場員工過重(24≦BMI<27)、11.8%的員工屬於肥胖(BMI≧27)的情形。衛生署之前公布2010年國內10大死因排行,除了癌症連續第29年排榜首,且創死亡人數新高達41046人之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高血壓性疾病又重回排行名單當中。而加上高血壓性疾病重返10大死因,榜中已有多達6項致死因素與肥胖相關,意味著國人將必須更慎重看待肥胖的問題。因過度肥胖引起的死因,即包括惡性腫瘤、心臟疾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性疾病,以及腎炎腎病症候群及腎病變,代表著肥胖將成為未來國內主要關注的課題之一,且絕對不容忽視。內湖科技園區是內湖區的重要資產之一,而園區內的大多數員工整天面對電腦導致坐式工作時間長、晚上加班機率大、運動機會甚少,多坐少動的工作型態便成了危害健康的因子。加上午、晚餐外食族比例高,園區四周有咖啡簡餐、外送便當、臨時餐車、少數的公司行號設有員工餐廳,飲食品質及種類堪慮。又員工常常因為工作繁忙縮短用餐時間,不正確的飲食習慣及作息造成代謝症候群的年齡層逐漸下降。諸多緊湊的步調讓很多上班族因為工作繁忙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等到驚覺健康出了問題時往往已經為時已晚。有鑑於此,內湖區健康服務中心善用社區資源,推動職場健康促進減重活動,在職場內推動健康管理課程,消息經公布,不僅同仁報名踴躍,出席率也很高,而且減重成效卓著;活動讓更多的同仁可以透過適當的飲食與運動,使身體更健康、生活更愉快,甚至有一些不是為了減重而來參加此課程的同仁,同樣也能得到促進健康的效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