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營養不良

抗癌飲食 「腸」保健康怎麼吃?

抗癌飲食 「腸」保健康怎麼吃?#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大腸癌有1/3都是「吃」出來的!營養師建議,平時少吃油膩、多攝取纖維質。若是已檢查出罹患大腸癌,手術前一周就要開始採取低渣飲食,手術前2天則要採取流質飲食,不過千萬不要本末倒置,曾有一位8、90公斤的病友,術後一連吃了2個月的清流質飲食營養品,導致營養不良。術前術後怎麼吃,遵守不同的飲食原則,就能照顧好腸道,「腸」保健康。大腸癌手術前一周就要採取低渣飲食大林慈濟醫院腫瘤中心營養師凃宜辰表示,大腸癌手術前一周開始,要攝取低渣飲食,例如白米、青菜、葉菜、瓜類,到手術前3天時,就需以果汁機將食物絞碎後再進食。手術前2天起,需開始禁食,建議喝米湯、無渣果汁、運動飲料等,手術前8至10小時,則完全禁食。手術前後2天,建議食用「清流質」飲食,這類飲食完全無渣、不刺激腸胃蠕動,以供應水份為主,米湯、清果汁、運動飲料、糖水、稀藕粉等都是很好的選擇。但要注意清流質飲食不可持續超過48小時(2天)以上,以免營養不足。術後3個月內都不要喝牛奶至於手術後的飲食須知,涂宜辰營養師表示,手術2天後可開始吃低渣飲食,如白米、白饅頭、白土司、豆腐、豆花、豆漿等。水果可選擇軟質的木瓜、香蕉、蘋果、西瓜、葡萄、蓮霧。另外,術後3個月內都不要喝牛奶,以免腸胃不適造成腹瀉。開始接受化療、放療後,要比一般人多攝取200至500大卡的熱量,若是營養不夠,會造成體重下降,抵抗力不足。食欲不佳者,可以採少量多餐,於三餐間加上點心,或以營養品補充可以麩醯胺酸協助修補腸黏膜。保持體重、避免抽菸手術恢復期建議改採高纖飲食,多攝取未精製的五穀類,新鮮蔬菜、水果,少食醃漬、煙燻、油炸、油酥,採清蒸、清燉、水煮、滷。減少高油、鹽、糖食品,每日至少喝水2000c.c.防便祕。為預防疾病復發,建議保持體重,避免抽菸、酒精類、咖啡因、刺激性食物,每週3天以上運動,才能「腸」保健康。

講座/癌症自我照護學習講座免疫療法與飲食營養照護

講座/癌症自我照護學習講座免疫療法與飲食營養照護#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抗癌路程艱辛,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引起身體不適,不管是治療副作用導致營養不良,患者及家屬身心都會受到很大的折磨。本次的講座中,醫師及營養師將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本月照護講座邀請血液腫瘤科陳功深醫師與營養醫學中心謝玉琇營養師分享「什麼是免疫療法」以及「治療中的癌症病人營養該如何攝取」共2個主題,2位講師會以豐富的經驗和深入淺出的方式與大家分享,歡迎踴躍報名參加!時間:106年3月25日(六)上午9:30-11:50(9:10開始報到)。地點:馬偕紀念醫院福音樓九樓第一講堂(台北市中山區中山北路二段92號)洽詢:顏社工師02-2543-3535分機3475

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

講座/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的情形,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此時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為了讓民眾對患者的營養照護有更深入的了解,本次的講座中營養師吳詠如將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 名稱:癌症病患的營養照護時間:106年3月27日(一)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醫訊/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以達到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之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然而,在面對各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下,可能會引發營養不良的問題。本講座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包括: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體重一定會減輕?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要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較好?等問題將由王若昱營養師給予建議,期望病患在飲食上有更正確的觀念。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106年2月20日 星期(一)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B1放射腫瘤科門診候診處(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醫訊/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

醫訊/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會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治療(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不振的情形,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此時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在本次的講座中吳宛真營養師將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名稱: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時間:106年2月17日 星期(五) 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營養不良?維生素A可降胃癌風險

營養不良?維生素A可降胃癌風險#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國外有些研究發現,營養不良的人如果吃含維生素A、C、E,以及礦物質硒的營養補充品,或可幫助降低胃癌風險,不過若本身營養很豐富,就不會有效果。美國癌症醫學會、國內醫師都建議,想要預防胃癌,最好多吃新鮮、天然食物,多選擇新鮮蔬果,一旦發現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也要盡快治療。多吃新鮮蔬果 少吃醃漬、燒烤食物美國癌症醫學會建議,民眾平常飲食要盡量健康,最好多吃植物性食物,建議一天至少要吃2杯半的蔬菜、水果,盡量多選擇全穀類麵包、麵條與穀類食物,多以全穀類代替精製穀類食物。想要攝取蛋白質,盡量以魚類、家禽類、豆類等取代加工肉品、紅肉,這些都有助減少癌症風險。臺北榮民總醫院腫瘤醫學部主任趙毅表示,像韓國、日本等國的胃癌發生率都比較高,以韓國來說,可能與大量吃泡菜等醃漬蔬菜有關,想要預防胃癌,就要盡量少吃醃漬、燒烤類食物,多吃新鮮蔬菜。平常也要定期做健康檢查,及早發現病灶。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 胃癌風險增2倍​此外,若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出現胃癌風險是一般人的2倍以上,因此若發現感染胃幽門螺旋桿菌,也要及早接受治療、用藥。臺大醫院創傷醫學部主治醫師李柏居也提醒,長時間工作、飲食、作息不正常容易引起胃潰瘍,長期胃潰瘍也會增加胃癌風險,建議民眾飲食、作息要盡量維持正常,平常要適時紓壓。有抽菸習慣的人要戒菸,以免香菸中的有毒物質傷害胃部、身體器官。(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醫訊/自我照護學習營癌因性疲憊衛教講座

醫訊/自我照護學習營癌因性疲憊衛教講座#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因性疲憊成因相當複雜,患者常會感到無力、強烈疲勞感,約有80%癌友會出現這種狀況,生活當中提不起勁,吃飯咬不動,走路常要休息,都可能是癌因性疲憊,嚴重可能影響營養的吸收,讓治療變得吃力。由血液腫瘤科醫師林烱森,分享癌因性疲憊症的相關概念及因應方式,並由心理腫瘤諮商心理師邱玉菁教導如何身心調適,歡迎病友及家屬們踴躍參加。名稱:自我照護學習營癌因性疲憊衛教講座時間:105年12月10日 星期(六) 上午09:30-11:30地點:淡水馬偕紀念醫院馬偕樓第四講堂(新北市淡水區民生路45號)洽詢:蘇社工師 (02)2809-4661轉2986(活動免費,需事先電話報名。)

小感冒不管 恐致慢性病

小感冒不管 恐致慢性病#營養不良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從健保局的相關資料顯示:呼吸道感染是國人各年齡層就醫最頻繁的疾病,國外的研究則顯示:成人每年平均約有2~5次感冒,至於小孩則平均有6~10次的感冒,老人、營養不良、居住在人口過於密集地區的人群, 都有比較更高的發病頻率。肺炎竄昇到10大死因的第4名台灣人口有1/4集中在大台北地區,可以明顯理解到不是台灣人愛感冒生病,或是愛看病,而是人口過於密集,明顯的比外國就診次數及頻率高很多,如果沒有妥適處理,衍生相關的疾病及醫療支出就更可觀,感冒這件事,大家平常很容易輕忽它,但國人的10大死因中與感冒高度相關的病症,就佔了2名,肺炎及下呼吸道感染,在2013年,肺炎甚至於竄昇到10大死因的第4名,成為兇猛的健康殺手。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如作戰大家或許會疑惑,隨著醫學的進步,但各種鼻炎、咽炎、支氣管炎、肺炎、氣喘、腸胃型感冒、流行性感冒、SARS、H5N1、H7N9等等卻層出不窮,每年為了防止疫情擴散、疫苗開發、備量,宛如大規模作戰。這些在中醫學中,被歸屬因「風」而起的疾病,不僅讓全世界的西醫非常忙錄且疲於奔命,但對超過千年與這類疾病交手的中醫治療學,相對累積了許多兵來將擋、從容、穩妥的應變方案。慢性病 多是由感冒沒治療而起「風者,百病之始也!」為什麼中醫學會這麼立論?因為看似稀鬆平常的感冒,常無聲無息的混入體內,攻城掠地剝奪你我的健康,感冒不當回事,或誤以為不舒服的一些咳嗽、頭痛、流鼻涕症狀,有得到舒緩就算「差不多、應該快好了」,而沒有做徹底的治療,因此很多意想不到的慢性病,在臨床實證上追根究柢,竟是因感冒沒有徹底治療好而起。(本文摘自/感冒應該看中醫/大塊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