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飲食

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

講座/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的飲食需配合患者病情及營養需求,預防或矯正營養缺乏問題、修補身體肌肉組織、減輕治療所引起的飲食相關副作用並提昇生活品質。然而,親朋好友或自己不正確的飲食觀念,可能引發營養不良問題。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2月4日(二)舉辦講座,由營養師林郁珊主講「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本課程針對各個飲食迷思,包括吃得太營養會使腫瘤長得太快?體重一定會減輕?如果吃不下打營養針就好?要改吃生機飲食或素食較好?等問題給予建議,讓病患有更正確的飲食觀念。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癌症病患的飲食迷思時間:107年12月4日(二)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高脂血症的飲食指南

講座/高脂血症的飲食指南#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近年來飲食快速西化,疾病種類也隨之改變。心肌梗塞主要導因於持續性動脈硬化,糖尿病及高脂血症是目前已知為動脈硬化的加速因子。報告顯示,血脂肪異常更容易發生動脈硬化相關疾病。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2/5(三)舉辦營養講座,由陳昱彤營養師主講「高脂血症的飲食指南」,希望大家藉由此場講座了解相關飲食對策,常保健康。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報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高脂血症的飲食指南時間:107年12月5日 星期(三)上午10:00-10: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蔬菜也能補鈣!芥藍、黑甜菜防骨鬆

蔬菜也能補鈣!芥藍、黑甜菜防骨鬆#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國民營養調查顯示,約有81~97%以上國人鈣質攝取不足,而男、女性平均攝取量,僅達建議量的50~70%。參照衛生福利部「國人膳食營養素建議攝取量」,19歲以上成人每日須攝取1000毫克鈣質。蔬菜中富含許多鈣質,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邀請佛教慈濟醫療財團法人臺北慈濟醫院張亞琳營養師為大家說明。鈣的補充 芥藍、黑甜菜含鈣量高預防骨質疏鬆症最重要的營養素就是鈣質,有人認為補充鈣質就要多喝牛奶或其他乳製品,因為一杯牛奶約含240毫克的鈣;而在常見的芥藍、黑甜菜等蔬菜中,100克的含鈣量,幾乎等於一杯牛奶的鈣質!乾海帶、無花果以及紫菜、紅毛苔及黑糖(一湯匙等於70毫克的鈣)等也都是鈣質豐富的食物。張亞琳營養師表示,除了多喝牛奶或食用其他乳製品來補充鈣質外,也不要忽略其他同樣含有豐富鈣質的天然食物。補充足夠的鈣質,可預防骨質疏鬆症,也有助於降低血壓、降低大腸癌發生機率,或搭配低脂與低膽固醇的飲食,亦可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膽固醇,有益健康。導致鈣質流失的因素:飲食、生活1) 飲食習慣 /高鈉飲食/每當腎臟需代謝多量的鈉時,也會同時排出鈣質。常食用添加磷酸鹽食品/可樂、加工肉品(香腸、火腿、各種丸類、漢堡肉等)火鍋料、起司、泡麵等。高油飲食/攝取過量脂肪,會導致無法有效吸收鈣質。高動物性蛋白質飲食/動物性蛋白質會增加尿液酸度,導致尿液排出更多的。嗜吃肉類的民眾,若再以多量牛奶來補充鈣質,恐怕得不到補骨的好處,反而反效果,導致鈣質流失,增加腎結石發生。2) 生活習慣/抽菸、飲酒、過量咖啡因、壓力、藥物使用、缺乏運動、日照不足等不良生活習慣會導致鈣質流失,民眾應多加注意,並試著改善生活習慣。補鈣的飲食撇步植物性食品是好的鈣質攝取來源,例如豆類、堅果類、蔬菜類含鈣量很豐富,不但沒有動物性蛋白增加鈣質流失、高血脂肪的副作用,補充植物性食物,同時也可攝取到鎂、維生素B、葉酸,都是維持骨骼健康需要的營養。張亞琳營養師提醒,特別注意部分植物性食物可能含有植酸、草酸,例如菠菜含有大量草酸,會抑制鈣的吸收,不是好的鈣質來源。而原始豆類(黃豆、黑豆、紅豆、綠豆)與生的堅果類,在食用前浸泡一夜或浸泡至發芽,豆類本身的酵素將會釋放出來使植酸分解,提高鈣質的吸收率,也較容易消化。增加鈣質吸收的因素 多運動、適時日曬張亞琳營養師表示,鈣質攝取充足,加上平時多運動,如健走、太極、武術、慢跑、負重運動等,可增加骨密度預防骨質疏鬆;並建議每天安排日曬時間,只要讓臉部、手、前臂部分接受15~20分鐘左右的陽光,就可以足夠1天所需的維生素D。維生素D可促進鈣質吸收,減少尿中鈣質流失。因鈣質容易在料理時溶解於酸性環境,因此料理時可使用醋、檸檬汁等入菜調味,也可以提升飲食中鈣質吸收率。(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65期資料)

飲食補鐵 牛肉等動物性食物吸收佳

飲食補鐵 牛肉等動物性食物吸收佳#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紫色葡萄補血」、「多吃菠菜」、「攝取牛肉」。關於女性青春期月經週期、產婦分娩時的大出血,有許多以形補形的補鐵觀念,有人認為深紫色食物含鐵質較高,而大力推紫色葡萄,也有人推薦菠菜、牛肉等食物,這些傳聞的真實性如何?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特別邀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林姿吟,提供正確的補鐵飲食法。動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較容易被人體吸收衛生福利部國民健康署100年修訂之第7版「國人膳食營養素參考攝取量」中,建議13至50歲的女性,每天應攝取15mg鐵質;懷孕第3期開始至分娩後2個月的婦女,更因為要提供胎兒鐵質、分娩失血、哺乳損失,需要增加鐵質攝取量至每天45毫克。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忠孝院區營養師林姿吟表示,除了注意鐵質攝取量是否足夠,還要考慮鐵質的吸收率。動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較容易被人體吸收,優於植物性來源的含鐵食物。鐵質含量豐富的動物性來源,包括:牛肉、豬肉、羊肉、鵝腿肉、豬血或鴨血及其製品、豬肝等,海鮮類的文蛤、西施舌、九孔、小魚乾等含鐵量高,而雞蛋也含有豐富的鐵質,特別是蛋黃的含鐵量高於蛋白。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 可增加鐵質的吸收率臺灣素食人口眾多,由於植物性的鐵質吸收率較低,因此較葷食者容易缺乏鐵質,平日飲食中更應注意補充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如海菜海藻類:紫菜、紅毛苔、裙帶菜等、深綠色蔬菜。在堅果類食物方面,如:黑芝麻、紅土花生、南瓜子、葵瓜子等,含有較高的鐵質,可每日補充1湯匙份量的堅果類。要注意的是,在攝取含鐵量豐富的食物時,宜搭配富含維生素C的食物,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率,每餐飲食中攝取足夠的蔬菜、飯後水果補充,都是很好的維生素C補充方式。此外,由於咖啡、茶飲中含有單寧酸,會和食物中的鐵結合,降低吸收率,應避免在餐後飲用。林姿吟營養師提醒,平日飲食中,注意均衡飲食,選擇含鐵量豐富的食物種類,每餐至少攝取半碗蔬菜,餐後補充1個女性拳頭大小的水果,並且避免立即喝咖啡或茶飲,才能達到補鐵的功效喔。(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64期資料)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7、8月大就開始

訓練寶寶自己吃飯 7、8月大就開始#飲食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採訪報導)當孩子來到1至3歲,雖然不像嬰兒時期樣樣都需要父母的呵護,但正是孩子開始練習、發展自主能力的重要關鍵期。如何養成孩子良好的自主能力,考驗著父母教學引導的智慧。其中,飲食正是最基本的生活習慣之一,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孩子學習呢?7、8個月大時 可訓練孩子抓握能力育兒專家林芝鈴表示,教導孩子練習自主吃飯不能急,應該在各方面的鋪陳下循序漸進。孩子大約7、8個月大時,可藉由孩子捏黏土、麵糰、握力球等訓練孩子抓握能力。滿週歲起可提升孩子習慣自己吃飯的認知,環境布置很重要。儘管起初孩子仍無法自主進食,可讓孩子坐上餵食椅並加熱好食物,藉由用餐的準備「儀式」,建立孩子用餐習慣的第一步。孩子不願自主吃飯 先別急著責怪孩子1歲大開始,選擇合適的餐具很重要,需要符合孩子的手部發展,例如:長度、軟硬、大小、重量,這些都是訓練前的準備工作。讓孩子自己練習吃副食,先不強求姿勢非常正確,避免過度完美主義給孩子壓力,反而降低孩子自主用餐的意願。直到發現寶寶很願意執行,再開始教導正確的動作。如果發現孩子坐不住、不願拿湯匙,可能是手部肌肉未完全訓練、有時牙床不舒服會影響訓練的成果,甚至是因為感到不舒服但被強迫固定姿勢。應先釐清狀態及原因,解決後再調整日後的訓練。過度挑剔的家長 容易養出拒絕型的孩子6個月大以上的孩子,就可能明顯的表現出喜好。如果發現孩子有挑食的現象,根柢原因不一定全是孩子挑食造成。有時是餐盤或水壺選擇孩子喜歡的顏色,讓孩子更願意經常喝水、把飯菜吃完。當然也有害怕食物氣味的時候,害怕青菜的孩子,可以甜味食物如地瓜混入少量蔬菜的菜色,漸進式讓孩子習慣蔬菜的味道。林芝鈴專家特別提醒,如果一味要求達成卻未正視個體狀況,過度挑剔的家長容易養出拒絕型的孩子。

講座/健康吃米食

講座/健康吃米食#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想要減重的人,要了解食物中脂肪、蛋白質及碳水化合物的熱量,及這些營養素在健康所扮演的角色。如飲食要注意少吃精製麵食、米食等高胰島素飲食,否則容易愈吃愈餓,可多吃五榖與高纖食物。但尤其注意不可完全不吃澱粉類,如此可能導致酮酸中毒,肌力不佳及身體虛弱等情形,反而影響身體健康。有鑑於此,雙和醫院將於11/21(三)舉行營養講座,由薛安栗營養師分享,針對「健康吃米食」給予詳盡的解釋及說明。講座內容豐富,歡迎關心飲食健康及安全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健康吃米食時間:107年11月21日(三)上午10:00-10:30地點:雙和醫院心臟內科門診前洽詢:02-2249-0088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

講座/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糖尿病患常煩惱這不能吃、那不能吃。現代人生活忙碌或遇到難以抗拒的婚喪喜慶,外食場合無法避免,然而面對種種的外食型態,更是成為糖尿病患心中的擔憂及挑戰,在這些場合中,該如何選擇才能享受美味又不增加負擔呢?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1月20日(二)舉辦營養講座,由吳宛真營養師主講「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講座中營養師將為你分析常見的外食型態的優缺點,並帶您聰明選擇、穩住血糖!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糖尿病外食族怎麼吃?時間:107年11月20日(二)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講座/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

講座/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飲食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癌症病患常因為腫瘤因素引起身體不適,且接受化療或放療後引起的副作用,或病患心理因素等,皆會影響食慾,導致病患面臨營養不良的結果,此時營養治療對於癌症患者來說相當重要。有鑑於此,亞東醫院將於11月19日(一)舉辦營養講座,由張昱凡營養師主講「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講座中營養師將提供一些飲食上叮嚀和因應的營養對策,陪您度過這艱辛的過程。講座內容豐富,歡迎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時間、地點辦法等以主辦單位最新訊息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名稱:癌症病患食慾不振的對策時間:107年11月19日(一)下午15:00-15:30地點:亞東醫院北棟一樓思源一廳(新北市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洽詢:02-8966-7000轉1305或2046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