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癌症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

肥胖婦女要注意 罹患乳癌機率高#癌症

衛生署國民健康局的99年度死因結果統計,惡性腫瘤繼續蟬聯十大死因的首位(占總死亡人數比例的28%)。資料顯示97年國人共有79,818人發生癌症,其中男性45,171人、女性34,647人。平均每4名男性中有1人,每5名女性中有1人罹患癌症風險。奇美醫學中心家庭醫學科主治醫師張仁鴻說,值得注意的是,97年比96年不分性別的癌症發生人數增加4,049人,其中女性就增加2,208人(女:男=54.5%:45.5%),可見女性發生癌症比例比男性高。97年女性每10萬人口中癌症標準化發生率前五名依序為:乳癌(3186人)、大腸癌(4727人)、肺癌(3322人)、肝癌(3164人)、子宮頸癌(1725人)。乳癌在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四位,死亡人數從84年的918人(標準化死亡率為9.7/105),99年已增至1,589人(標準化死亡率為13.9/105),近16年來死亡人數及標準化死亡率呈現上升的現象。特別是自民國84年起,乳癌除了連續14年蟬聯標準化發生率的首位外,乳癌標準化發生率也在這14年間呈現持續上升,其中新增加個案數也由96年7,502人到97年的8,136人。子宮頸癌是女性癌症死因排名第六位,自民國84年至97年統計,子宮頸癌標準化發生率雖然呈現下降的趨勢,但97年仍居女性癌症標準化發生率的第五位。張仁鴻醫師指出,乳癌防治部分,維護乳房健康可以從生活做起,包含(1)多運動(2)少吃高脂肪食物(3)避免太晚生育(4)心情放輕鬆,減低工作壓力(5)定期乳房攝影檢查。子宮頸癌防治部分,包含(1)安全性行為(2)接種人類乳突病毒疫苗(3)每年子宮頸抹片檢查。乳癌及子宮頸癌不但可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且第0~1期治癒率相當高。衛生署國民健康局針對45~69歲婦女2年內未執行乳房攝影篩檢者,或40歲以上未滿45歲且二等親以內血親曾患有乳癌之婦女,提供免費乳房攝影檢查;針對30歲以上婦女,一年內未執行子宮頸抹片檢查者,也建議子宮頸抹片檢查。延伸閱讀「婦女癌症篩檢」: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232

治療癌症不用挨刀 注射放射物或細菌可消滅腫瘤

治療癌症不用挨刀 注射放射物或細菌可消滅腫瘤#癌症

日前榮總醫院公布一位肝癌患者的例子,當時醫師告訴他只剩5個月可活,但是在醫師建議下使用選擇性體內放射治療,號稱至今2年多沒有復發,肝功能也持續恢復中。醫師表示這種療法只適用肝癌末期患者,而且費用高達70萬元。不過國外也另外研究出殺死腫瘤的新方法,利用對人體無害的細菌,來當作殺死癌細胞的工具,注射至體內徹底瓦解腫瘤而不需要進行開刀手術。

避不掉的疾病「癌症」預防更勝治療

避不掉的疾病「癌症」預防更勝治療#癌症

文/採訪記者 林以琳根據衛生署公布97年癌症統計資料顯示,台灣平均每天約有220位民眾被診斷出罹患癌症,而罹患癌症的比例也約每1,000人中,就有3.5個人罹患癌症。民眾不禁想問,蟬聯29年十大死因之首的「癌症」是不是總有一天找上我?康聯預防醫學林姿伶醫師表示,導致「癌症」的成因雖然有很多,但不良的生活習慣,包含高油高熱量的西式飲食習慣、缺乏運動以及菸酒等,以及環境中可能不知不覺接觸到的致癌物質,例如會導致人體內分泌系統異常的環境荷爾蒙、二手菸害以及過量的化學添加物等,都是醫師認定造成體內健康細胞癌化的禍源。林姿伶醫師根據多年臨床經驗表示,許多癌症在40歲之後才開始快速癌化,甚至其他健康指標也在這個年齡開始走下坡,因此民眾如要提前掌握自己的健康變化,建議可從35歲起,接受定期健康檢查,如能早期發現健康異常,也可藉由找出不良的生活習慣並加以調整,是可以讓許多病前症狀恢復正常,甚至早期癌症也都有很高的治癒機會。除了健檢,林醫師也指出,台灣多數家庭的經濟重擔落在「爸爸」身上,而不幸的是,男性罹癌機率又比女性高,一旦正值四、五十歲的事業黃金時期的經濟支柱因病倒下,龐大的癌症治療費與家計支出,真的會讓許多家庭幸福夢碎。因此醫師建議,如在家中經濟能力許可下,不妨可透過癌症保險來做好防範計畫。林醫師說,每位剛得知自己罹患癌症的民眾,沒有不出現情緒不穩定及負面反應的,而良好的預防醫學機構除應提供民眾良好及精準的健檢服務外,更應透過專業的心理諮商協助,與積極的轉診協助等,來協助民眾調適情緒面對疾病。醫師呼籲,平時妥善照顧自己的健康,外加積極的預防觀念與正確的心態,相信就算癌症找上門,也能把傷害降到最低。

治療新法「餓死」癌細胞 不需再承受「化療」痛苦

治療新法「餓死」癌細胞 不需再承受「化療」痛苦#癌症

癌症患者因化療的副作用,導致掉髮、免疫力下降、嘔吐頭痛,放射治療又造成皮膚灼傷,這樣的治療讓他痛不欲生,數度想要放棄治療。針對癌症治療,現在有好消息,英國研究新發現,可以透過藥物讓癌細胞得不到能量死亡;另外美國也研究發現新治療法,透過藥物可以直接殺死癌細胞,不再會像過去化療傷害到正常細胞,大大降低傳統化學治療的副作用了,未來患者不用再承受這麼大痛苦了。

化療不再掉頭髮 只殺癌細胞的新藥誕生

化療不再掉頭髮 只殺癌細胞的新藥誕生#癌症

在古希臘特洛伊戰爭中,希臘的軍隊將士兵藏在木馬當中,然後把木馬送給特洛伊,然後裡應外合,一舉消滅特洛伊。而這樣的方法也被利用在治療癌症上,美國食品藥物管制局(FDA)最近核准一項新型藥物,這種藥物是將有毒的抗體送到癌細胞內,讓癌細胞被抗體毒死,徹底瓦解癌細胞。

大腸癌第四期肝轉移 化療加標靶合併手術三年多未復發

大腸癌第四期肝轉移 化療加標靶合併手術三年多未復發#癌症

隨著政府大力推廣大腸癌篩檢,愈來愈多的早期大腸直腸癌被發現,因此大幅提高大腸癌的存活率;而針對第四期已有遠端轉移的病患,健保局從今年6月1日起,開始給付第一線使用化學治療藥物「抗癌妥(irinotecan)」合併血管阻斷的標靶藥物「癌思婷(bevacizumab)」的治療,除了減輕病患的經濟壓力外,也大大提升大腸直腸癌末期病友的存活率。

癌患化療過程好難過 最好打起精神「做運動」

癌患化療過程好難過 最好打起精神「做運動」#癌症

癌症病人治療後真的要多休息才對身體有幫助嗎?其實並不然,根據英國癌症研究組織最新研究報告指出,所有癌症病人,不管在治療之中或之後,每周應該進行2.5小時的肢體運動,這樣可以降低部分癌症復發率或是治療後的副作用,且運動對於癌症的復原其實相當重要。

癌症人人怕 國外研究:七種人風險最高

癌症人人怕 國外研究:七種人風險最高#癌症

據衛生署資料顯示,自民國71年起,癌症一直都是國人死因第一位。近日英國《每日郵報》及印度《印度時報》等外國媒體,綜合了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症研究機構、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美國哈佛大學、英國牛津大學等近幾年的研究指出,以下有7種人罹癌機率高,應盡早防範。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