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緒

講座/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

講座/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情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失智症會伴隨精神狀態不穩、情緒差,有時容易與他人起衝突。缺乏外出機會也可能使精神心理狀態更加惡化,面對失智患者,家人往往要付出更多心力。要怎麼樣才能與之和平共處,一直是家屬難解的謎題。本次講座由臺大醫院精神醫學部醫師謝明憲主講,藉由「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的主題,帶您認識失智症,失智症行為及精神問題的處理治療,了解與之相處的方法,活動中也會介紹養生操、其他專家講座及家屬互助團體、社會福利資源介紹。講座內容豐富,只要是失智症患者家屬都歡迎踴欲參加!時間:106年7月15日(六)上午 9:00-12:00地點:YWCA台北基督教女青年會401教室(台北市青島西路7號4樓)對象:已確定診斷失智症患者的家屬洽詢:王雅玲專員 02-25988580分機33/0933-510334報名簡章:https://goo.gl/zLPbDM.

燕窩貴鬆鬆真的營養嗎?

燕窩貴鬆鬆真的營養嗎?#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採訪報導)燕窩一般都被認為是貴婦名媛最愛的美容保養聖品,然而,貴鬆鬆的燕窩真的有這麼高的營養價值嗎?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根據研究燕窩中的唾液酸,能調理生理機能、提升免疫力、滋陰潤燥並穩定神經與情緒,而且燕窩中的唾液酸含量約是蜂王漿的200倍,燕窩也富含對於皮膚具有美容保養作用的物質,像是EGF物質(表皮成長因子)、膠原蛋白、玻尿酸、製造彈力蛋白細胞FGF(線維芽細胞增殖因子)。燕窩分級無法區別營養價值在選購燕窩時,時常會看到業者將燕窩做1A、2A、3A等的分級,這樣的分級是否也能區別營養價值的高低呢?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1A、2A、3A是代表手指頭的大小,也就是一指幅、兩指幅、三指幅,以這個方式去認定燕窩的寬距,因此,這個分級僅是評判大小之用,並無法區別營養價值,消費者在選購時,應把重點放在燕窩有無用藥水水洗以及產區上面。售價不等於營養價值高低禧元堂公關經理陳采寧表示,洞燕因為生長在懸崖峭壁上,較少汙染但摘採較不容易,人工貴、產量又少,售價自然貴上許多;屋燕的燕窩因為容易取得,產量多,價格較便宜。此外,洞燕的燕窩因為築在峭壁上,比起屋燕而言,含有更大量礦物質。但依營養價值而論,如同平地高麗菜與高山高麗菜一樣,可能會在口感上會有比較脆或比較軟的差別,但營養方面沒有影響。購買燕窩時還需要注意哪些選擇標準?廣生堂營運長王靜美表示,消費者可從容易辨別的乾燥度與味道著手,應選擇沒有異味又全乾燥的產品,並掌握燕窩選購的3高原則:高品質、高規格、高安全性。禧元堂公關經理陳采寧表示,購買燕窩時要特別注意塗膠問題,若是燕窩泡水後拿起來較重的,外型看起來變少的就是有塗膠,因為有些膠只會在熱水中溶解,泡水之後燕窩也因為膠影響品質膨脹程度不大,也可拿起來聞聞看,有化學味的就有可能是塗膠。

80%的人都會害羞 練習3招助改善

80%的人都會害羞 練習3招助改善#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一個因為害羞而不敢表現自己的人,必然會失去很多機會;一個因為害羞而不善言辭的人,也必然不會受到別人重視;一個因為害羞而畏首畏尾的人,更不會獲得成功。可見,害羞已成為人們追求成功路上的一個最大絆腳石!為什麼你容易「害羞」?害羞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害羞在行為上的表現,主要是緊張、難為情、臉紅和退縮。害羞是一種常見的心理現象,根據研究顯示,只有5%的成年人,確定自己從未感到害羞;大約有80%的人,認為自己在成年之前,感到過明顯的害羞。當遇到權威人士、身居要職者、暗戀的異性,或面對大庭廣眾時,我們更容易害羞。從心理的角度來看,害羞的人會強烈感覺到,如果做錯事或有什麼不得體的地方,別人一定會看在眼裡。他們認為別人都知道如何應付各種場合,如何解讀別人說的話,只有自己不知所措,不知道如何理解身處的情境,甚至連別人說什麼都聽不懂了,只想趕快逃離現場。為什麼人們會害羞呢?1) 氣質型的害羞/這類型的人個性較為壓抑敏感,對外界的刺激感受度高,而忍耐度低,喜歡安靜的環境以逃避刺激。他們說話都輕聲細語,一言一行都思前想後,顧慮重重,膽小怕事,見人就臉紅,羞於與他人來往。2) 認知型害羞/因不正確的認知所引起的害羞。這類型的人,往往擔心被別人否定,特別在意外界的評價,生怕自己的言行被恥笑,過度追求自我安全感。因此,當其置身於別人面前時,注意力都在自己身上,一下子想「是不是臉紅了」,一下子想「雙手放的位置合不合適」,一下又想「這樣站好不好看」、「會給別人留下什麼印象」等,越是在意自己哪個部位,哪個部位就越是不自在;越想給別人留下好印象,一言一行越是讓人感到不自然。如此惡性循環,必然導致膽小怕羞、面紅耳赤。有些人,小的時候並不害羞,在眾人面前講話都很自然,可是,長大了以後反而變得膽小,這種類型多半是認知型的害羞。3) 挫折型害羞/他們原本並不害羞,多半性格開朗,與人來往積極主動,只是生活中曾遇過某種挫折而變得膽怯怕事,擔心類似的挫折再度發生。例如,一次在大庭廣眾前講話講錯了、唱歌唱不好、做某件事搞砸了等,都可能讓人們日後變得害羞。克服害羞3好方法1) 消除孤獨感/學著相信自己在陌生的環境中,也能找到真正的朋友,而且還應看到其他人也同樣在尋找朋友,尋找依託與幫助。當你確信自己與他人處於同樣位置時,你的孤獨感就會被消除,由不安走向坦然。2) 克服自卑,增強自信/害羞是內心不安的一種反應,某個程度也與自卑有關。害羞的你可以試著畫一張表,寫下所有你能想到的自己的優缺點,牢記自己比他人優越的地方,確信自己是有才能的,並以充滿自信的態度去參加社交活動,相信經過一段時間,你的害羞會逐漸改善。想要讓別人認同自己,你必須先認同自己。不要對外界的評價太敏感,要正確客觀地評價自己。問問自己:「我真的不如人嗎?」「我真的不能像他人那樣交談、做事嗎?」如果答案是否定的,你就無須為此擔心;如果答案是肯定的,也沒什麼大不了,只要今後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進即可。3) 多參加社交活動/千萬不能逃避人群,唯有與他人接觸,你才能掌握克服害羞心理的有效方法,學會如何應對別人的問候與恭維,如何跟陌生人開口說話,如何讓談話繼續下去或中止談話等。訓練自己在公共場合說話的能力,提高語言表達力和技巧,多參加社交活動,擴大人際交往的圈子,如此一來,你自然不再害羞了。(本文摘自/別讓不好意思害了你/好的文化出版) 

產後媽咪 3階段調理護健康

產後媽咪 3階段調理護健康#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採訪報導)生產之後,女人才真正「成為女人」。當了媽媽之後,不管是身心都會接受巨大的轉變,產後媽咪的身心變化大,情緒起伏自然也大,就像洩了氣的氣球一樣一下放鬆下來,護理師廖秀燕表示,產後媽咪除了照顧寶寶外,對於身心都脆弱的時期,產後媽咪又有哪些應對的方式呢?產後問題 3階段調理才能恢復健康第1個問題就是惡露。在生產後胎盤脫離,陰道會產生分泌物。一般來說產後大概1到4天內會分泌顏色偏紅的惡露,後續顏色會慢慢變成暗褐色,再轉變成白色。產後媽咪要注意,若惡露出血量多,比方若產婦出血量大到1小時就要換1次的棉墊、夾雜大量的血塊,就要立刻就醫防治產後大出血。食療補血 豬肝、紅莧菜、海帶都有幫助懷孕期間,胎兒從母體共享、吸收近1年的營養素,歷經生產會損耗母體,月子的調理要做好3個階段代謝修護滋補才可以恢復健康。體質、體力的流失可透過食療來加強補血,廖秀燕護理師表示,動物類的豬肝不僅補血效果佳,破血功效也可以幫助排除子宮瘀血,蔬菜部分如紅莧菜、海帶,都可以避免產後因鐵質流失而容易疲倦的問題。另外,補充紅棗茶也可以為產後媽咪增添好氣色。胸部脹痛可用疏乳棒通穴位第2個問題則是乳房腫脹的硬塊。乳房腫脹僅次於生產,乳腺管是位於胸部的皮下組織也是乳汁排泄的管道,當產後奶水太久沒有親餵或者擠出來,就容易造成乳房乳汁堆積,形成腫脹硬的困擾。產後媽咪可以利用疏乳棒,在乳房硬塊處加強乳穴點的按摩來疏通乳線。疏乳棒像梳子一樣,用手握著朝乳穴點按壓,可疏通穴道改善胸部脹痛問題。另外,針對奶水不足的媽媽也可以藉此讓奶水分泌較旺盛。若仍然感到胸部脹痛,就要適時擠出奶水,並可用擰乾的冷毛巾冷敷在乳房上來幫助舒緩。奶水不足問題也是月子期間影響媽媽重要的問題。奶水量不足,寶寶吃不飽可能會影響到寶寶的心情,進而影響媽媽情緒,得到產後憂鬱機會甚至會因此提高。廖秀燕護理師表示,只要掌握3點就能輕鬆讓母乳源源不絕:1) 湯水攝取要足夠/可以多攝取有助發奶的豬腳、花生湯、黑豆水,藉由這些優質的蛋白質幫助發奶,另外有些月子餐設計的益乳飲針對奶量不足的媽媽也很有幫助。2) 要勤勞哺餵母乳/依寶寶的生理需求親餵或是定時3到4小時就要把母乳擠出來,廖秀燕護理師表示,半夜的泌乳激素高,奶量比較多的媽媽建議減少刺激,甚至有些機制是越擠奶水量會越多,因此只要胸部脹滿的感覺獲得改善就行,不用強迫擠到一滴不剩。餵母乳前2周跟寶寶磨合,過2周後,媽媽較不會有脹硬的問題。3)  重點是心情放鬆/賀爾蒙的變化或生理時鐘改變都會造成媽媽的憂鬱,容易想東想西,更嚴重甚至會傷害自己。某些媽媽在意身材走樣、母奶量不夠,進而影響心情。事實上,只要壓力一來,乳汁分泌量自然會減少,因此想要足夠的奶量一定要維持輕鬆的心情。 孕婦一定要少量多餐 原味提味、規劃點心有長輩表示月子期間喝水恐怕會稀釋營養,不喝水對產婦而言才是最健康的,廖秀燕護理師表示,有此疑慮者可以用紅棗茶、月子水代替白開水。另外,孕婦一定要少量多餐,加上若是婆婆媽媽幫忙坐月子會比較油膩,鹽分太多也容易水腫,利用原味提味、三餐間可以規劃點心、餐點多點變化都是可以讓媽媽有好心情的辦法。比如芝麻可以烏髮補鈣,作成麻荖當作甜點對穩定媽媽產後的心情很有幫助。另外也因為餵母奶消耗卡路里較多,有哺乳的媽媽每日可比一般媽媽多攝取500卡的熱量,大約為2500卡。廖秀燕護理師表示,最重要的是產後媽咪需要家人要關心陪伴,只要憂鬱現象超過2周一定要尋求專業醫師幫忙。月子期間是女人調養身體的黃金時期,月子期間要好好滋養母體,有經痛的婦女也可以趁這時候把健康補回來。 

孩子不吃飯?7問題找出答案

孩子不吃飯?7問題找出答案#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為什麼孩子不吃飯呢?」請試著先把爭論的問題弄明白:1) 是否孩子不喜歡吃米飯?2) 如果改吃別的東西也會不喜歡嗎?3) 吃飯經常很慢嗎?4) 有沒有邊吃邊玩或看電視吃飯呢?5) 在家每餐通常會間隔多久時間吃一次?6) 孩子從小食量就不大嗎?大約從什麼時候開始不愛吃?7) 飯前有吃點心嗎?讓孩子模仿大人 固定位置專心吃飯仔細想想之後,許多照顧者自己就能發現孩子吃飯太慢的原因。寶寶練習自己吃飯也需要專心的,首先我們要去除可能造成孩子邊吃邊玩的外在條件。通常能乖乖坐好吃飯的時間不會超過40分鐘,在這段吃飯時間內,千萬別讓孩子吃東西時手上還玩著玩具,更不可養成寶寶不動手,只是張著嘴巴。出生後十個月大的寶寶就能夠模仿大人,可以練習自己坐著吃東西,若寶寶已滿周歲,就要全家人在餐桌上固定位置坐下來專心吃飯,讓寶寶跟著模仿。寶寶的飲食習慣和從小的家庭習慣有關係,爸爸媽媽在吃飯時顯得津津有味能引起孩子也想嘗試的好奇;如果大人對某種食物顯出懷疑或抗拒的表情,也會讓孩子對眼前的食物產生不安全感。不要強迫孩子吃超過的分量如果幼兒每晚花上40分鐘還吃不完,那麼很可能準備的分量太多了,寶寶確實吃不下;也可能因為孩子咀嚼進食的能力不夠好,或者有挑食、偏食的情況。這就需要照顧者耐心觀察,才能找到改善的方法。吃飯要保持愉快的情緒,否則吃再多也消化不良。我們為孩子準備的食物以營養均衡為原則,不要強迫食量小的孩子必須吃一大碗白米飯。通常孩子在活動較多以後就會有饑餓感,若孩子吃飯時間總會拖很長,就要避免在正餐之間提供餅乾或式甜點之類的零食。此外,長時間把食物含在口中會造成蛀牙的風險,最好養成吃飯後就刷牙的好習慣。(本文摘自/新手爸媽先懂孩子再懂教/布克文化出版)

害羞怕生?恐為社會焦慮!

害羞怕生?恐為社會焦慮!#情緒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38歲許小姐從職員升上主管,去年升職後需要經常接觸像開會、報告等社交情境,她開始覺得工作壓力變大並擔心自己表現不好,後來更逐漸演變成吃不下飯、睡不著覺,甚至出現心悸、胸悶、手抖的情況,求診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確診定許小姐罹患社會焦慮症,透過合併藥物與心理治療並持續穩定的回診追蹤,許小姐如今已能克服工作壓力,正常上班。常覺得自己的表現會讓別人失望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醫師黃長治表示,社會焦慮症又名表現焦慮症,以畏懼社交情境如上台演講、表演、上班開會、朋友聚會、跟陌生人講話、跟異性講話等情況為主。患者常常會覺得自己比不上別人、別人會不喜歡自己、自己的表現會讓別人失望等,進而儘量逃避社交場合。黃長治醫師表示:「社會焦慮症的國人盛行率統計高達10-20%,是高度遺傳疾病,遺傳率約5成到7成。患者出生就具有焦慮體質,高度遺傳疾病這種疾病的典型個案好發年齡層約在15歲,但也有許多人伴隨年紀增長逐漸無法控制焦慮的情緒,於中年以後才出現症狀接受治療。患者會有預期性焦慮、難入睡、胸悶社會焦慮症的病程是連續性的,一般患者在暴露於社交情境前會有預期性焦慮,輕微者會有難以入睡、想東想西、擔心害怕自己表現不好,嚴重者則產生身體症狀如心跳加速、手抖、胸悶、哽塞感、常態性頭暈、不想出門等情形,未經治療可能合併恐慌症、憂鬱症、酒癮、藥癮等疾患發生,影響日常生活功能,必須盡早接受身心科醫師的診斷與治療。透過有氧運動增加抗壓性若確診為社會焦慮症,輕微患者會使用認知行為心理治療,如暴露不反應法、社交技巧的訓練或是放鬆訓練,嚴重患者除上述方式外,必須合併藥物治療。黃長治醫師表示,現在社會競爭性的激烈,加上性格、環境使然,有些人經常會因社交情境而感到焦慮,黃長治醫師呼籲,不要輕忽症狀的發生,若有困擾要盡早接受治療,平時養成規則運動的習慣,透過有氧運動增加體力與抗壓性,也可靠音樂的聆聽舒緩身心。此外,身邊親友若罹患社會焦慮症,要盡量用包容、關懷的同理態度,讚美、正向的鼓勵話語來陪伴患者早日度過病程。

蠶食負能量 孩子讓我轉大人

蠶食負能量 孩子讓我轉大人#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身分/男人:年輕的某段歲月裡,我很愛走路。住在山上,想去哪裡,就背起包包、穿上鞋子,打開門,從山上往山下走。因為時間太多,因為寂寞太多。走著走著的某個瞬間,突然看見了一路走來的視線中的什麼:下雨了,原來。只是很細微,一絲一絲的,在亮得刺眼的天空背景裡一直隱形著,直到走到了一棵大樹底下才露出形跡。雨絲從半空的某處冒出、蠕動著逼近、又在眼前的某個距離消失在視線裡。要把摺疊傘拿出來嗎?我一面想著,一面用皮膚感受。沒什麼感覺。約莫4、5 秒鐘會感覺到,某個毛孔被一點冰涼觸摸了一下,只是如此。算了。終於走到了東區。路過一家店面,赫然從玻璃中自己的倒影裡看見,頭髮已經濕透了,無力地貼在頭皮上。我摸了摸外套,纖維很均勻地含住了薄薄的一層水;再走兩三步,感覺到腳步的沈重,來自身體的拖累。我放任自己被淋濕了。在這段行走之中。路上持續下著的幾乎看不見也感覺不到的雨絲,成了讓我步伐吃力的重量,讓我失去了走路的自在。很早就想要有小孩,卻到了40 幾歲才做人成功。「所以我一定會比其他爸爸更疼小孩的!」心裡始終有著這樣的自信,覺得自己會有無限的愛可以給予我的孩子們。從雙胞胎出生的第一天,就以這樣滿懷正能量的姿態,擁抱他們的到來,迎向從此有他們參與的人生。然後,一天一天,越來越不開心了。已經預期會很累,但開始後比想像中累;已經預期會犧牲一些,但開始後犧牲得更多;已經預期會有溝通衝突,但開始後衝突比想像中更多⋯⋯然而那種「不開心」,並不是這些地方引起的。我以為我每天起床,準備好豐富的耐性,讓雙胞胎來磨;我以為不能影響寶寶,我一有情緒,就應該立刻拋到腦後;我以為我晚上睡不好,是因為雙胞胎輪流哭醒,要喝奶、換尿布。某一天,我終於了解自己錯在哪裡。一直以來,我都不是個會保護自己的人。或許是因為長期寫歌詞和創作,習慣把自己過往的傷痛翻出來,重新一次次體驗;又或許是因為專家說的,金牛座是環性人格,沒來由地忽悲忽喜;也或許是人類圖的情緒中心空白,讓我習慣在處理事情的時候放空情緒,以至於終於能一個人獨處的時候,抽屜裡已經累積了太多待處理的心情。於是,當負面情緒來襲時,我的心就像是個沒有堤防的台北盆地,讓海水盡情地湧進,淹沒整個城市。每天晚上睡覺前,我會不由自主地把可以擔心的事情翻出來擔心,然後越來越焦慮,最後撐不住的時候睜著眼關燈就寢。早上睜開眼,我會想著,時間不夠了、40 幾歲了,人生的待辦事項,今天能個別有什麼進度呢?然後帶著這種焦慮,展開一天的行程。抱著小孩的時候,我只知道想著「我不能讓負面能量影響我的寶寶們。」因此立刻就把負能量毫不處理地拋到腦後。然而它們並沒有落到地上,而是掛在我的背後,跟著我走了一整天,然後在我一個人的時候把我壓倒。奇妙。當體力耗盡時,我會知道要休息;當信用卡額度刷爆時,我會知道要停止消費;但是當負面情緒超過我能負荷時,我的反應卻總是「下意識地開放、甚至搜集更多負面情緒」。我不知道這件事是怎麼發生的,但重點是我沒有好好檢討,也沒有好好處理。我在雨絲中走著,以為這些不起眼的毛毛蟲不會影響我,放任它們落在我的身上,慢慢滲入我的衣服,加入我的體重,然後拖慢我的腳步,拖累我的靈魂,直到我再也輕快不起來。而我原本就是這樣的人。只是從未發現。直到我成了爸爸、必須保護我的寶寶們,然後我才了解,我從未保護自己。謝謝,寶寶們。你們就像那天路邊的大樹,讓我發現透明的空中其實飄著雨絲,讓我知道,勇敢,並不是不怕淋濕,而是要先讓自己不淋濕。「晚上睡覺前不能生氣!如果不開心,想一件開心的事情入睡。」Check!「早上醒來不要想著沮喪的事!想想今天起碼可以做一件什麼開心的事。」Check!「抱著小孩的時候,想到什麼不開心的事,沒關係,面對它、跟它說:『我現在在顧小孩,沒辦法跟你溝通;但我不會忘記你,我們晚點聊。』」Check!還沒有調整到完全ok 的狀態,但我好多了。當了父母之後,開始真正體會,這種偏心是怎樣自然發生的。也因此,不像年輕時那麼尖銳了。但身為「仙人掌命」,看著難養的花受到比較多關注,心裡的不平衡也是真的。by深白(本文摘自/我看你看我:從孩子眼裡,看見再一次成長的自己/三采文化)

寶寶不是找我麻煩 寶寶是身陷麻煩

寶寶不是找我麻煩 寶寶是身陷麻煩#情緒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她只知道她不舒服,但不知道是為什麼。她唯一能表達的方式就是哭;她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人可以幫她,所以要哭給這個人聽。by深白身分/爸爸那時小川、小石剛出生,老婆還不能太操勞;我陪她住在月子中心,把整個電腦系統帶進去工作。某天晚上,我彈白先勇紀錄片的鋼琴主題曲,彈到已經被打槍過十幾個版本了,妹妹小石突然爆哭。老婆疲累地睜開眼睛,我揮揮手示意「我來」,抱起了妹妹來哄。沒想到完全哄不停,還吵到連原本熟睡的哥哥小川都開始皺起了眉頭,眼看就要被吵醒;不巧腦海中又突然閃過一句鋼琴旋律,卻沒有手可以回去彈……「美眉為什麼要找把拔麻煩!」這句話正要冒出來的時候,我突然想起以前寫的一個極短篇寓言─我在火車上。突然頭劇痛,痛到我蹲下來哭。旁邊的乘客問我:「你怎麼了?」我哭著說:「我不知道。」乘客又問:「有感冒嗎?發燒嗎?我可以怎麼幫你?」我只能無助地搖頭說不知道。看著我一直哭,乘客突然惱怒了:「你為什麼要找我麻煩?」我突然了解當年寫這篇寓言想說的:「寶寶不是找我麻煩,寶寶是身陷麻煩。」她只知道她不舒服,但不知道是為什麼。她唯一能表達的方式就是哭。她甚至不知道這個世界有人可以幫她,所以要哭給這個人聽。她只是單純地哭。我收起本來要冒出口的話,繼續哄著小石。結果呢?無效。小石繼續哭,小川被吵醒也一起哭;我只好把小川抱到老婆旁邊讓她側身哄,自己繼續哄著懷裡這顆小頑石。忘了是怎麼結束的,只記得結束之後,夫妻相對苦笑的表情。但正面思考本來就不是用來讓難題消失不見的。它只是讓我們可以用比較輕鬆的狀態渡過難關。很慶幸我跟老婆到現在,都還沒有對寶寶們說過半句不滿或抱怨。雖然有人會說:「還不到半歲,之後你們就知道了⋯⋯」或許吧。但總是要提醒自己:「寶寶不是找我麻煩,寶寶是身陷麻煩。」已經預期會很累,但開始後比想像中累;已經預期會犧牲一些,但開始後犧牲得更多;已經預期會有溝通衝突,但開始後衝突比想像中更多⋯⋯by深白(本文摘自/我看你看我:從孩子眼裡,看見再一次成長的自己/三采文化)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