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三伏貼改善免疫力 幫助體虛、過敏

三伏貼改善免疫力 幫助體虛、過敏#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4歲的小敏感冒才剛好,又開始流鼻水,這已經是今年以來第5次感冒了,焦急的媽媽來到門診說:「小敏幾乎每個月都會中獎得到些小感冒,如果不理他就很快症狀變嚴重,吃藥的日子比不吃藥的時候更多…有沒有什麼方法可以改善體質?」中醫可能會推薦「三伏天穴位敷貼治療」,利用穴位敷貼治療來治療並改善免疫力。大千醫院中醫科醫師周彥均表示,反覆呼吸道感染、支氣管哮喘、過敏性鼻炎是體質虛弱的常見病症,在免疫系統較弱的情況下,面對季節交替的溫差變化或是冬天寒流來襲的低溫刺激,發生呼吸道的症狀甚至感染,在藥物治療與飲食調養外,若能配合中醫穴位敷貼,將可加強鞏固療效。孕婦、小於一歲以下幼兒及嚴重皮膚和藥物過敏者,就不建議使用此法,敷貼當天不要吃發物(如竹筍等)、生冷、辛辣刺激的食物。三伏天穴位敷貼是根據「冬病夏治」的理論,在特定的時間以中藥做成的藥餅敷貼特定穴位,採用白芥子、細辛、甘遂、等性質溫熱的中藥製成藥膏,貼敷在背部大椎、大杼、風門、肺俞等穴位,敷貼的時間每次貼2~4小時,因個人膚質不同,有的會有輕微發泡的情況發生,如局部有灼熱感或疼痛時,可提前取下,一般也以三年為一療程。只要體質適合,都可以使用穴位敷貼治療來治療並改善免疫力。

車內空氣污染比室外嚴重 孩童、過敏者應更注意

車內空氣污染比室外嚴重 孩童、過敏者應更注意#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夏天天氣悶熱,汽車代步一族最享受的就是上車關起門來開空調,不用跟著大眾交通工具人擠人,又能馬上暢快消暑。然而,當大家躲進車內逃離戶外的髒空氣時,可曾注意過車內的空氣品質?其實,車內的空氣污染有可能比室外嚴重,你知道嗎?!美國CTA(The International Center for Technology Assessment)調查發現,汽車的空調系統會吸入車外的空氣汙染物,包含塵螨、灰塵、花粉、廢氣及細菌等空氣中的懸浮微粒,外加上可能藏有甲苯、甲醛等揮發有機化合物,這些微粒分子難以察覺,一般車內空調系統無法過濾上述物質,導致密閉髒空氣不斷循環,使汙染程度加劇。台中慈濟醫院林世倉醫師說明,每人對空氣品質的要求不同,各自有一套鼻黏膜功能集中髒空氣,藉著黏膜上的微細纖毛規律脈動,協助調節呼吸道的溫度與濕度,提供過濾空氣的功能。但若長期處於髒空氣的環境下,會造成鼻腔失去清潔機制,慢性鼻竇炎、呼吸道感染的機率將倍增,對於胎兒、孩童、氣喘、過敏者影響甚鉅,應盡量遠離髒空氣的環境。根據CTA資料指出,新車或車內髒空氣還可能含有甲苯、甲醛等揮發性有機化合物,此類細微分子汙染物揮發較慢,可能造成眼鼻刺激、肝腎吸收不良,埋下肺中毒及肺癌病毒的危機,且若長期處於化學物質環境中,嚴重者會影響神經系統,造成記憶混淆,對於行車安全有極大的疑慮。林醫師提出,一般空氣品質不好多由過敏者開始打噴嚏、流鼻水而發現,無形的髒空氣充斥其中,若要排除,可使用空氣清淨機、戶外循環空調系統以及開窗等方式,先遠離過敏物質,是改善危害呼吸道健康的首要方法。精品家電移動生活產品經理范經理建議,因車內空氣品質難以判定是否良好,選用空氣清淨機必須比較過濾網系統,過濾網層次越精細,才能更有效淨化空氣。一般過濾網僅能捕抓灰塵、毛髮等較大的顆粒,而醫療等級的HEPA過濾網,能過濾空氣的微生物、細菌與病毒;但若要濾掉空氣中未知的化學汙染物及有害氣體時,則可再加上HESA過濾網,能有效減少異味及去除有機氣體。利用多層次過濾網,能更確保空氣的淨化與循環。一般民眾對於車內所關心的健康議題,多是行車安全氣囊、座椅人體工學為主,大多忽略了空氣品質的危害,以為車內沒有異味,就代表著安全嗎?建議民眾在行車時,更注意移動生活的安全健康,別讓空氣的無形殺手繼續殘害自己的身體!

惱人氣喘反覆發作 中醫讓你「棄」喘

惱人氣喘反覆發作 中醫讓你「棄」喘#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億人口罹患氣喘病,全國則約有160萬人,再就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看來,因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等吸呼道疾病而死亡的人數也越來越多。數目日益增加的氣喘病人除了造成個人與家庭的困擾外,總計全年因氣喘病的健保支出就高達新台幣265億,也增加了健康照護系統與政府方面沈重的負擔。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廖哲誼醫師提到,日前,一名林姓患者於多月前感冒,已多次求診西醫,但症狀仍反覆出現,甚至影響睡眠品質,後經中醫診治,目前已無不適。有些人不知什麼原因特別容易在睡覺時,清晨剛睡醒時,或是運動的時候有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疼等症狀;還有些人老是覺得有胸悶、上氣不接下氣及夜咳的症狀,感冒好像怎樣都不會好,其實這都可能是氣喘在作祟。署立基隆醫院中醫科廖哲誼醫師說:氣喘病是一種反覆發作的氣流阻滯病變,會自行緩解或是經過適當的治療而恢復。典型的氣喘症狀包括慢性咳嗽,出現喘鳴咻咻聲,呼吸困難及胸悶等。造成這些症狀的基本原因是支氣管的收縮及發炎反應。另外,呼吸道感染也很容易引發氣喘,像這位至中醫求診的林先生就是在感冒之後出現久咳不癒及呼吸急促的症狀。廖哲誼醫師提到,以中醫來說,氣喘是因為肺中有痰濁膠結,當外邪侵襲觸冒風寒,或是飲食不當、情緒刺激、勞倦體虛等因素,引動痰濁伏飲阻遏氣道,使肺氣壅塞而發病,治療時要辨別病因,可分為寒性和熱性,再依體質溫化寒飲或攻逐滌痰,去除肺中濁痰以斷其病根。另外,廖哲誼醫師說:除了內服藥物外,中醫也有外敷藥物的治療方式,經過醫師診治評估後,在夏天將辛溫香竄、逐痰利氣的藥物磨粉做成藥餅,貼敷在背部穴道上來減緩症狀。惱人的氣喘,透過中醫的治療也能讓您「棄」喘!

三伏貼治氣喘、過敏 初伏七月中開始

三伏貼治氣喘、過敏 初伏七月中開始#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氣喘、過敏性鼻炎及慢性咳嗽是好發在冬季難治的疾病,常因灰塵、塵瞞、刺激性空氣、油煙、氣候變化、環境改變及呼吸道感染等因素所誘發,為肺部系統的疾病。根據中醫「春夏補陽」的原理,針對冬天容易發病的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等疾病,在夏季做預防性治療,冬天時,就可減少發作機率。三伏貼是在三伏日所做的穴位貼敷治療法,在三伏陽盛之際,於夏至後一個月,每隔10日,將具有減敏定喘及化痰止咳功效之中藥餅,三伏貼在這三天各敷貼在適當穴位,藥物更容易滲透皮膚,能疏通經絡,調節臟腑,達到扶正祛邪的功效。研究報告指出,依此法連續三年,對氣喘及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等療效顯著。尤更適用於不喜歡服藥的小兒及服藥過多的老人。三伏貼主要是過敏體質的兒童,包括氣喘、過敏性鼻炎、慢性支氣管炎及異位性皮膚炎,還有平時容易感冒造成反覆性上呼吸道感染的小朋友也適合。成人氣喘、哮喘、慢性支氣管炎、過敏性鼻炎等疾病,也可以經由三伏貼來改善症狀。由於「三伏貼」是一種皮膚刺激療法,有些對皮膚有強烈的刺激作用,故如果是皮膚過敏者、臨近穴位皮膚發炎感染者、嚴重心肺功能不足病患、一歲以下幼兒、孕婦、年老體弱、發燒和咽喉痛、扁桃腺發炎者及短時間敷貼即會大量起泡者等,則建議避免使用。今年三伏天為初伏(7/18)、中伏(7/28)及末伏(8/7),署立基隆醫院也提供「三伏天貼穴特別門診」服務。

三伏貼持續三年為佳 治療別中斷

三伏貼持續三年為佳 治療別中斷#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嘉義一位中年婦人去年忘了回醫院貼三伏貼,冬季時過敏性鼻炎再度發作,讓她苦不堪言;大林慈濟醫院中醫師張景翔表示,婦人以三伏貼治療過敏性鼻炎,成效不錯,但去年七月忘了貼,年底又發作了,三伏貼最好能「持續治療三年」,才能讓症狀獲得較好的控制。今年的三伏天在國曆7月18日(初伏)、7月28日(中伏)和8月7日(末伏);張景翔表示,只要在這段期間內,利用如細辛、甘遂、白芥子、延胡索等藥材,混和薑汁敷貼在身體背部穴位,可以防治過敏性鼻炎、哮喘、慢性支氣管炎等秋冬容易發作的疾病。三伏貼是運用古人冬病夏治的「治未病」概念,張景翔醫師強調,在還沒發病前就進行治療,利用一年中最熱的三天,搭配辛溫的藥材,敷貼在背部的穴位上,來調整臟腑功能,可增加對寒邪的抵抗力,達到”冬病夏治”的效果。最近臨床研究更是發現,三伏貼能夠減緩80%過敏性鼻炎患者或氣喘患者的發作頻率,明顯改善患者的生活品質。三伏貼一般貼於人體背後的大椎穴、風門穴和肺俞穴,因為大椎穴具溫陽壯體的功能,而風門穴則主治鼻子不好,經常打噴嚏、流鼻水的症狀,肺俞穴則能調補肺氣。由於夏天肌膚的血液循環較為旺盛,毛細孔開放讓穴位敷貼的藥物更為容易吸收,另外也可在背部經絡做適當推拿,透過刺激穴位和舒經活絡,增加治療的效果。張景翔提醒患者,三伏貼敷貼期間盡量不從事激烈運動、忌食生冷刺激物、禁泡冷水,敷貼時間以2至3小時為佳,當中若出現輕微皮膚紅癢疹為正常現象,若出現嚴重水泡過敏者則立即取下;三伏貼療法亦有其限制,對於孕婦、三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疾病者、嚴重皮膚缺損者以及正值急性感冒發燒、咽痛者,都不建議進行三伏貼療法。如果是燥熱的體質可就不建議使用了,因此一定要經過醫師診斷,而三伏貼健保不給付,因此需自費醫療。

嬰兒喝配方奶發生腹瀉 是食物過敏?

嬰兒喝配方奶發生腹瀉 是食物過敏?#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沈俐萱/綜合報導)有些嬰兒以配方奶為主食,一旦喝奶後發生腹瀉的情形,有些父母便自行調整,將配方奶濃度調低,若稍有好轉,便又增加濃度,如此反反覆覆,常弄得嬰幼兒營養不良、低體重、貧血等情況,大里仁愛醫院小兒科醫師程建勝則建議,喝配方奶後腹瀉的嬰兒,可以食用半奶,即一半濃度或1/3甚至1/4濃度的配方奶。程建勝醫師解釋,因為當腹瀉發生以後,在腸子的消化酵素第一個受影響的是乳糖酵素,再來是麥芽糖蔗糖酵素,這種情況類似乳糖不耐,這是過渡性,不是長期,先天的。如果沒有改善,則考慮是否為動物蛋白過敏,一般會建議改用豆類蛋白牛奶即所謂「豆精奶」,食用豆蛋白配方的配方奶,如果再繼續腹瀉,則考慮連豆類蛋白都不合,即所謂豆蛋白過敏,再考慮所有動、植物蛋白都不合,才會建議使用水解蛋白配方或elemental diet(中性脂肪鏈MCT)配方奶。當然也有許多人存疑,真的可能動、植物蛋白都過敏?程建勝醫師指出,其實只要反覆調控配方奶、控制不良,經過兩個星期以上,就叫慢性腹瀉,一旦演發成慢性腹瀉,腸黏膜受損,病毒細菌、多重問題未解決時,則須改用elemental diet(小分子配方奶),或動、植物蛋白皆過敏併乳糖蔗糖酵素不足,造成腹瀉則需要深思。另外許多家長不了解,有些醫師採取保守治療,是因為存有難以界定、難以查察的病毒,有時甚至需要三次以上的培養才能查出,若檢體採驗方法不對更不可能查出,最後醫師指出,其實只要餵食造成問題,腹瀉、腹痛都叫「食物不合」或「配方奶過敏」,叫「過敏」恐怕太過沉重。

暖春迎夏 花粉飛揚讓人「眼紅」

暖春迎夏 花粉飛揚讓人「眼紅」#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春暖夏至,處處百花齊放,林弟弟與家人一同踏青賞花。沒想到走著走著,花粉在空中飛揚,讓他在大庭廣眾下「紅了眼」,一直用手揉著雙眼說:「好癢、好癢!」。林媽媽一邊安慰弟弟,也一邊想到,上次游泳後,自己突然眼睛刺痛灼熱、流淚不止,也是「紅了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眼科醫師謝靜茹說,林媽媽和林弟弟都是得到了俗稱的「紅眼症」,也就是春夏季節最常見的兩種「結膜炎」,分別是「過敏性結膜炎」及「急性結膜炎」。謝靜茹醫師解釋,「過敏性結膜炎」是因為具有過敏體質的患者,眼部接觸過敏原而造成過敏發炎的反應,例如林弟弟的症狀。「急性結膜炎」則是由多種濾過性病毒或細菌引起,具高傳染力,像是林媽媽狀況。雖然成因不同,但兩者初期症狀卻十分相似:眼睛會紅、癢、結膜紅腫等症狀。過敏患者通常因癢而揉眼睛,造成角膜表皮細胞發炎等後遺症。急性結膜炎嚴重時會造成眼瞼水腫、結膜下出血、形成偽膜等嚴重併發症。過敏的原因除了食物過敏,還有四散各處的花粉,或是打掃時掀出塵瞞、黴菌或粉塵。另外,隱形眼鏡或其保養液、清潔液也是過敏來源,一旦這些過敏原與眼部接觸後,誘發過敏反應。急性結膜炎則經由直接接觸病人的眼睛分泌物,或間接接觸,即接觸污染環境表面或器具,如毛巾、臉盆、水龍頭、門把等,或是游泳池的污水,又碰觸自己的眼睛,就會把疾病傳播出去,甚至引起校園、社區群聚的大流行,造成民眾的「紅眼恐慌症」。若過敏引起的奇癢難耐症狀,可採用眼部冰敷或用生理食鹽水來沖洗眼睛,減緩過敏症狀;若為急性結膜炎,用肥皂勤洗手,不要用手揉眼睛,避免到公眾場合如游泳池等。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盡速就醫及早診治。預防甚於治療,先確認過敏原,並遠離過敏原為治本的療法,例如注意居家環境清潔,被褥、床單及冷氣濾網要定期清洗;盡量使用可過濾過敏原吸塵器,最好不用掃把,以免灰塵飛揚。家中、廁所保持空氣流通與乾燥,避免黴菌滋生。又急性結膜炎流行高峰期,也建議少到公眾場合,也少使用公眾用品。平時做好環境控制,同時也減少過敏原,注重手部衛生,避免與病原接觸的機會。

過敏性腸炎與誤解

過敏性腸炎與誤解#過敏

究竟是醫師不了解,還是病人(家屬)不了解,我也不了解!我要說明的是,當腹瀉發生以後,在腸子的消化酵素第一個受影響的是乳糖酵素,再來是麥芽糖蔗糖酵素,所以當以配方奶為主食的嬰幼兒,一旦發生腹瀉的情形,醫師會建議食用半奶,即一半濃度或1/3甚至1/4濃度的配方奶。(有些凡事自己來的父母,自己當醫師,嬰兒慢性腹瀉,就自己調低濃度,稍有好轉,即自己增加濃度,再瀉再調低濃度,反反覆覆弄得嬰幼兒營養不良、低體重、貧血等。)類似乳糖不耐,這是過渡性,不是長期,先天的。如果沒有改善,則考慮是否為動物蛋白過敏,一般會建議改用豆類蛋白牛奶即所謂「豆精奶」,食用豆蛋白配方的配方奶,如果再繼續腹瀉,則考慮連豆類蛋白都不合,即所謂豆蛋白過敏,再考慮所有動、植物蛋白都不合,才會建議使用水解蛋白配方或elemental diet(中性脂肪鏈MCT)配方奶。但是,真的這麼悲慘嗎?動、植物蛋白都過敏,可能有!真的有這麼多嗎?是否,反覆調控配方奶、控制不良,經過兩個星期以上,叫慢性腹瀉。一旦演發成慢性腹瀉,腸黏膜受損,病毒細菌、多重問題未解決時,則須改用elemental diet(小分子配方奶),或動、植物蛋白皆過敏併乳糖蔗糖酵素不足,造成腹瀉則需要深思。這其間是否有改善,當然要經過醫師用力思索,排除輪狀病毒、諾瓦克病毒,或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沙門氏菌等其他病毒、細菌感染。如果末段的感染沒有控制,當然只有輾轉換奶也不容易好。我所要表達的還有很多醫師一味的保守治療,存有難以界定、難以查察的病毒,尤其是細菌。(有時需要至少三次甚至以上的培養,如果檢體採驗方法不對更不可能查出。)有些家長不察,有些家長因疾病焦慮,要求檢查,但是查得到或許對症下藥,有些查不到,尤其涉及採檢方法不當,也自知,有時要連續做三至四次也是難為父母!只要餵食造成問題,腹瀉、腹痛都叫食物不合,都叫食物「配方奶過敏」,恐怕叫「過敏」太沉重。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