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敏

天冷抗寒防過敏 三九貼可減輕症狀

天冷抗寒防過敏 三九貼可減輕症狀#過敏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每當秋冬季節交替或寒流來襲時,可讓過敏患者苦不堪言;大林慈濟醫院中醫科醫師廖厚勳就表示,中醫以「寒者溫之」的觀點,在冬天陽氣最弱時進行三九貼,透過溫熱的藥物可讓身體提升陽氣去除寒邪,減輕季節轉換產生的過敏情況。 三九貼則是為了預防氣候寒冷加重體內寒氣,於是以一年中最冷的三天,配合溫熱性質的中藥幫助身體對抗外部寒氣,進而達到防病、強身目的。 冬日陽氣最弱的時節,也就是農曆冬至之後算起,第一個九天為初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第三個九天為三九。採用具辛熱溫通的中藥,如白芥子、細辛、甘遂、延胡索、薑汁等,在特定穴位進行敷貼,透過藥物對穴位的溫熱刺激,提升陽氣,驅散體內的寒邪,達到溫陽散寒的功效,並提升身體的免疫功能,來預防和治療過敏性的疾病。 廖厚勳提醒,藥物敷貼期間不能從事激烈運動,也忌食生冷刺激物、禁泡冷水,敷貼時間不宜過久,以2至3小時為佳,當中若出現輕微皮膚紅癢疹為正常現象,但若出現嚴重水泡過敏者則應立即取下。另外,對於孕婦、一歲以下幼兒、嚴重心肺疾病者、皮膚有傷口、急性感冒發燒、咽痛及體質屬於燥熱者,較不建議進行。

季節交替溫差大 當心過敏找上門

季節交替溫差大 當心過敏找上門#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季節交替,溫差變化大,白天出太陽時高溫可達30度,到了晚上降到15度,一不小心,家中的小寶寶就開始打噴嚏、流鼻水、鼻塞,看遍各大醫院,追根究底,才知道是過敏所引起。所謂「過敏」是屬於炎症反應,是指當一些外來物侵入人體時,人體的免疫系統產生的過度反應。也就是說,過敏時身體將外來抗原解讀為有害的物體(如塵、細菌、病毒、花粉、灰塵等)而產生過敏反應,會使免疫細胞中的吞噬細胞開始活化,釋出前列腺素與組織胺,使微血管擴張、血管通透性增加、平滑肌收縮等等的一連串反應,如發生在皮膚就會有起紅疹發癢,在上呼吸道就可見過敏性鼻炎嚴重的更會引發氣喘而有致命的風險。家中常見過敏原「塵蹣」不管家庭主婦把家裡打掃得多乾淨,都很難避免有塵蹣的存在,數量或多或少。是讓人頭痛的過敏原,這種過敏原來自塵蹣的排泄物或屍體的合成蛋白質,常藏在有灰塵的地方,例如地毯、床單、床墊、枕頭,當拍動寢具的時候,灰塵在空氣中飄散,就可能會引起過敏患者的過敏症狀。控制塵蹣的生長,可先從控制溼度做起。購買除濕機,將相對溼度調整到 50%以下。而塵蹣喜歡吃人身上掉下來的皮屑和毛髮,因此保持居家環境乾燥和乾淨是遠離塵蹣的不二法則。蟑螂是第二過敏原,30%~50%的過敏體質患者與蟑螂有關,蟑螂是僅次於塵蹣,為第2常見的過敏原。蟑螂在取食的過程中,會嘔出部份消化食物,也會邊吃邊排糞便,因此被吃過的食物,不但會危害衛生,而且其具有臭腺,能分泌過敏臭液,食物便留有令人作嘔的難聞氣味,這氣味也會引起過敏患者的過敏症狀。另外一種常見的過敏原是寵物,一般最常見的寵物種類是貓狗。貓咪喜歡舔毛,唾液和皮屑是過敏原,養貓引起過敏的比例較高,養狗的影響較小。尤其貓咪的習性喜歡磨蹭人,這些過敏原就容易殘留在人的身上,引發過敏,因此家裡面有小寶寶,盡量不要飼養寵物。

醫訊/銀髮族常見眼疾

醫訊/銀髮族常見眼疾#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銀髮族視力模糊、雙眼不適,常常不只是老眼昏花,若不及早檢查與治療,可能導致眼盲等其他嚴重症狀。有鑑於此,台大醫院台北總院健康教育中心特地舉辦「銀髮族常見眼疾」講座,邀請眼科部朱筱桑醫師主講。介紹老人眼睛常見的幾種疾病,以及防治方法,歡迎長者及其家屬踴躍參加。名稱:銀髮族常見眼疾時間:101年10月23日(二)下午15:00~15:50地點:台大醫院台北總院一東第七講堂洽詢:02- 23123456轉62114

溫差搞鬼 幼兒溫差型過敏比例增

溫差搞鬼 幼兒溫差型過敏比例增#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季節轉變時期,家中小孩是否出現鼻子癢、眼睛紅或是噴嚏打不停的狀況?小心是溫差搞的鬼!進入溫差顯著的季節,因過敏不適而求診的病患也較平時增加三成以上。聖康診所醫師黃立心表示,忽冷忽熱的溫差現象較難以從外在作好預防措施,建議家長,除了早晚適時替孩子添加衣物讓體溫與環境溫度保持平衡外,進出室內外時也可配戴口罩,防止因瞬間吸入冷熱空氣造成的呼吸道不適;另外,平時也應養成小孩良好的日常作息與飲食習慣,攝取有助調整過敏體質的食物才能改善溫差所造成的過敏不適。根據台灣氣喘過敏衛教學會所統計2009至2011年的溫差比較分析,發現台灣南部十月份溫差指數中,溫差不良狀況的紅燈比例竟高達42%!在這樣高比例的溫度差異下,過敏族群產生上呼吸道不適的機率都會隨之增加。對此,台灣氣喘衛教學會監事吳維峰表示,因十月入秋後夜晚逐漸變涼,室外氣溫普遍低於台灣平均秋日室溫24度,過敏族群如遇此忽冷忽熱的溫差不良狀況,就容易發生眼睛癢、打噴嚏或是呼吸不順暢等「溫差型過敏」症狀。黃立心表示,「溫差型過敏」最常見的誘發因子為空氣中的懸浮粒子、濕度及溫差,其中又以溫差最難預防,可分為普通及不良狀況兩種情形:溫差四至六度稱為普通狀況,對於過敏族群並無直接影響,但仍需注意保暖;若溫差相差七度以上則稱為不良狀況,過敏族群應特別注意此時可能引起的不適症狀,需多加注意每天的溫度、濕度變化,適時調整保暖措施,以預防過敏帶來的一切不適。事實上,要幫助家中有過敏情況的小孩度過溫差不良的好發期,以及遠離「溫差型過敏」帶來的不適感,黃立心建議家長,可讓孩子適量攝取維他命C及魚油減低過敏引起的不適症狀;另外,目前坊間已有取得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其中所含有的菌種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同時,黃立心也提醒過敏症狀的民眾,平時應養成每天30分鐘適度運動的好習慣、規律的日常作息、飲食均衡,並著手調整自身體質才是過敏防護的關鍵措施。(照片來源:主辦單位提供)

季節轉變 「溫差型過敏」高峰期恐再現

季節轉變 「溫差型過敏」高峰期恐再現#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中秋過後,秋老虎悄悄發威,不少人因為早晚溫差引起鼻涕流不停、噴嚏不斷,小心!「溫差型過敏」已悄悄找上你。台灣氣喘衛教學會吳維峰醫師建議,溫差變化是引起過敏的重要原因,過敏族群可靠著運動與攝取有助調整過敏體質的食物,減低過敏所引起的不適症狀,如:睡眠品質不佳或心情低落,以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與工作表現。根據台灣氣喘過敏衛教學會2009年至2011年的溫差數據資料顯示,歷年來以十月份的溫差最為顯著,特別是中、南部地區的室內外或日夜溫差可高達七度以上,屬於容易引起過敏族群極度不適的紅燈警告環境。聖康診所醫師黃立心也表示,在氣候交替的季節,因氣溫突然下降,過敏族群特別容易感受到溫差變化而引發呼吸困難、身體不適等「溫差型過敏」反應。針對改善溫差型過敏造成身體不適的狀況,黃立心表示,過敏族群需特別注意進出冷氣房的溫度差異,防止因瞬間吸入冷熱空氣交替造成的呼吸道不適反應,除了選擇配戴口罩之外,也可藉著觀察每日的過敏指數,適時調整添加衣物,保持自己的體溫和環境溫度平衡。另外,黃立心也指出,溫度變化、空氣汙染或濕度問題皆屬於容易引起過敏的原因,但因為這些因素都較難預測或控制,只能多注意每天的溫度、濕度變化,以預防過敏帶來的一切不適症狀。 面對季節轉變造成的溫差型過敏高峰期,黃立心建議,過敏族群可適量的攝取維他命C及魚油減低過敏引起的不適症狀;另外,目前坊間已有取得國家健康食品認證的優酪乳,其中所含有的菌種可輔助調整過敏體質。同時,黃立心也提醒過敏民眾,應養成每日固定30分鐘運動、規律的日常作息與飲食習慣,並著手調整自身體質才是過敏防護關鍵措施。

入秋「塵蟎」活躍季 氣喘、過敏來敲門

入秋「塵蟎」活躍季 氣喘、過敏來敲門#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時序入秋,氣溫漸漸變涼,早晚溫差開始明顯化,不僅要小心感冒受涼,秋季的溫溼度正是塵蟎較活躍生長的季節,提醒家中如有過敏、氣喘兒,做家長的又必須開始拉警報、特別留意了。 聖馬爾定醫院小兒科蔡宜臻醫師表示,一般塵蟎是生存於攝氏 22至26度及濕度60%至80%左右,秋天這種涼爽的天氣,正適合塵蟎生長的環境,如果是易過敏體質的人,常暴露於塵蟎過多的環境下,恐易發生氣喘、打噴嚏、異位性皮膚炎等症狀,再者因塵蟎的平均壽命約2至3個月,其繁殖速度又快,且肉眼不易看見,時常會被民眾忽略,所以家中應常保持乾淨清潔,幼童常接觸的衣物、寢具床墊、被褥等,或皮膚常接觸磨蹭的地方,因塵蟎體積輕會隨空氣飄散,皆要清洗消毒徹底,最好拿到戶外曝曬陽光。 蔡醫師也表示,時序入秋後,孩童因氣喘看診人數明顯增多,改善氣喘、過敏的方法,除了應盡量避免接觸到過敏原,例灰塵、塵蟎、二手煙、香灰或寵物等之外,就是配合醫師指示用藥舒緩不適症狀,避免出入公共場所、保持室內空氣流通,氣喘患者不宜吃生冷飲料及冰品類,同時醫師也呼籲,父母在季節交替時更要注意孩童的保暖,除了適時添加衣物外,外出可攜帶口罩,以防吸入灰塵、髒空氣等,如有任何不適症狀出現,應及早就醫治療。(照片為小兒科看診示意圖,聖馬爾定醫院提供)

美白成分恐致過敏 勿信誇大療效

美白成分恐致過敏 勿信誇大療效#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杜宇喬/綜合報導)艷陽高照、空氣汙染,讓愛美人士避之唯恐不及,坊間美白產品也因而推陳出新,成為白皙美人不可或缺的必備法寶。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權益,特別對轄內低價位店舖及一般的化粧品販售場所,進行「宣稱美白或嫩白功效」化粧品之抽驗,本次衛生局共抽驗20件產品,檢驗結果全數符合規定,另標示檢查結果則有6件涉及違規。本次檢驗是針對「重金屬汞」、「對苯二酚」及其他常用之化粧品美白成分「維他命C磷酸鎂」、「麴酸」、「熊果素」等進行檢測,衛生局表示,「重金屬汞」及「對苯二酚」是化粧品禁止使用成分,由於「汞」對皮膚具有暫時性漂白作用,可是長期使用反而會造成黑色素沉澱,甚至引起過敏性皮膚炎及汞中毒等情況。行政院衛生署早已於民國72年即公告禁止添加於化粧品中(97年1月23日公告最終製品不純物汞殘留限量不得超過1ppm),倘違反前述規定,可處1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科或併科新臺幣15萬元以下罰金。至於對苯二酚,其作用為干擾黑色素形成,臨床上對於雀斑、老人斑,均有消褪作用,但若不當使用,易造成皮膚炎、紅斑、灼傷及不規則皮膚去色素化等副作用。衛生局表示,此次檢驗結果雖然全數符合規定,不過,衛生局亦再次提醒消費者,美白效果非一蹴可及,不要輕易相信「速效美白 x天保證見效」等誇大不實產品,選購美白產品可檢視有無行政院衛生署公告之美白成分,如:「維他命C磷酸鎂」等,倘未含有該等成分,而作「美白」宣稱,即違反規定。消費者需謹記選購秘訣「一不二要」原則:「不輕信誇大療效宣稱、要購買來源清楚產品、要認明完整中文標示」,才能做個健康的水漾美人。

龍年過敏兒恐激增 孕期開始先預防

龍年過敏兒恐激增 孕期開始先預防#過敏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在台灣,由於許多爸媽都有過敏體質,如何避免新生兒遺傳到過敏體質,不論是受孕前或孕期的調養,都成為近來許多龍年準爸媽們最夯的討論話題。醫師建議,除了飲食的選擇和外在刺激因素的避免,國外近來也有研究發現部分益生菌對降低新生兒發生過敏體質的效果,可以提供準爸媽們作為另一種參考。亞東醫院小兒過敏免疫科陳家駿主任表示,皮膚及腸胃道過敏是幼童最常見的兩種過敏,產生過敏的原因,不外乎是遺傳與外界刺激誘發(如:食物誘發)而產生,特別是嬰幼兒腸胃道尚未成熟,無法有效分解奶蛋脂肪酸,外來的蛋白質易穿透腸道,進而讓身體產生抗體使幼童併發過敏,因此建議哺乳期的嬰兒能親餵母乳最佳。若父母選擇配方奶粉餵食,皮膚過敏兒可使用適度水解蛋白配方奶;若是腸胃道過敏者,則應選擇完全水解蛋白配方奶粉。陳家駿主任補充,面對過敏的幼童,其飲食上要同時兼顧排除過敏原與營養補充,台灣近5年來,常見過敏兒的家長嘗試使用益生菌來改善過敏,2012年5月,「BMJ英國醫學期刊」一項新的臨床研究結果發現,將一株名為LGG的益生菌添加在完全水解蛋白奶粉中,高達94%過敏兒童可以降低如牛乳、雞蛋、小麥、花生、大豆等食物過敏原所引起的過敏反應。而這個研究特殊的部分在於直接用過敏原刺激兒童誘發過敏,再用益生菌LGG來改善,可供家長們作為參考。彰化基督教醫院婦產科醫師吳成玄也提醒,若準爸媽家族中有過敏遺傳因子,從懷孕期間便應開始有預防過敏的觀念,特別是有過敏體質的孕婦,容易在懷孕期間過敏症狀加劇,應儘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及刺激物,以免影響自己與胎兒,才是降低過敏遺傳的根本之道。吳成玄醫師說明,降低過敏遺傳的方式,除了過去已知讓孕婦避開過敏因子外,近年來也有許多人選用飲食補充來改善過敏遺傳。根據2008年「臨床與實驗性過敏」醫學雜誌所刊載的一項芬蘭臨床實驗,發現有過敏體質的孕婦於懷孕4個月起使用兩株益生菌LGG、BB12至哺乳結束,除了能強化母乳中抗過敏的能力外,有部分寶寶亦可降低發生過敏體質的機率。因此,家長們除了考慮適度補充不飽和脂肪酸(如魚油)調節體內發炎反應外,亦可利用益生菌調控體內免疫系統,以降低過敏遺傳發生率。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