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

高血壓糖尿病患 吃臘八粥要怎麼吃?

高血壓糖尿病患 吃臘八粥要怎麼吃?#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什麼樣的臘八粥,比較適合糖尿病患以及高血壓病患吃呢?農曆12月又叫臘月,而12月8日就是臘八,傳統上在這一天都要吃臘八粥,但是糖尿病患、高血壓患者在熱量及糖分的控制上要小心,因此署立雙和醫院特別提供適合這兩種患者吃的臘八粥食譜,希望民眾能吃得安心健康。在天冷的時候吃上一碗熱呼呼的粥,不但可以驅除寒冷,還可以填飽肚子。而臘八粥是以糯米作為粥的主要材料,配上像是花生、紅豆、紅棗、栗子、松仁、薏米、桂圓、核桃仁、杏仁、蓮子、葡萄乾、糯米等豆類或乾果,選擇喜歡的八種,加上紅糖、白糖一起熬煮。而這些食物在中醫的看法,大多具有健脾養胃、補氣養血、和暖身驅寒的功效,煮成粥以後也易於消化,很適合在寒冷的季節食用。但是,針對糖尿病患與高血壓病患,就可不能像一般傳統臘八粥吃法一樣,因此,雙和醫院營養師莊世玟表示,糖尿病的朋友在飲食上,最重要的是控制總熱量與主食的份量,不建議攝取含糖食物。這一次特製的臘八粥,以穀類為基礎,熱量很低,主要以紅棗和桂圓提味,所以可以減少糖分的添加以及熱量的攝取。而莊世玟解釋,這次雙和臘八粥的煮法則是,食材為,白糯米10克、紫糯米10克、紅豆10克、花豆5克、小薏仁5克、蓮子10克、麥片10克、紅棗3顆、桂圓5克,一人份熱量約170-220大卡。煮法為,所有食材洗淨。小薏仁、蓮子花豆、紅豆、紫米、糯米泡水後用電鍋蒸熟。 加入麥片及水,熬煮成粥。 將紅棗、桂圓泡水後加入粥中煮熟。

高血壓成死亡殺手 吸菸、酗酒也上榜

高血壓成死亡殺手 吸菸、酗酒也上榜#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編譯)根據1990至2010年43個造成人體健康風險的研究,在2010年,全球超過900萬人死於高血壓,也讓高血壓成為了健康方面的最大風險,吸菸和酗酒則是排名第二和第三。而在大洋洲和拉丁美洲南部,高BMI是主因,全球就有超過300萬人死於肥胖,比起死於營養不足多出了三倍人口。醫學雜誌The Lancet發表的這項研究,是由一個國際財團的科學家們在2010年進行的全球疾病負擔研究。倫敦帝國學院的馬吉德‧埃札蒂教授表示,整體而言,我們看到的是一個日益沉重的負擔,導致成人慢性疾病,如癌症,心髒病和糖尿病的疾病與傳染病相關的風險,並且要在孩童身上減少這負擔的風險因素。在西歐跟北美高收入國家,吸菸,包括二手菸,是危險因素的最大負擔,在2010 年佔了全球630萬死亡人數。而在2010發病到死亡的壽命損失年,飲食危險因素和缺乏運動共佔了十分之一,其中最顯著的飲食問題是吃下太多的鹽分和缺乏水果。埃札蒂說,好消息是,有很多方式可以減少疾病的風險。為了降低高血壓的負擔,我們需要調節食物裡的鹽含量,更常攝取新鮮水果和蔬菜,還要加強基層醫療服務。目前全球排名中,營養不良的問題下降的,因為在世界各地很多地方,都有很大的進步,但這在非洲仍是個主要問題。

醫訊/漫談高血壓與下肢靜脈曲張

醫訊/漫談高血壓與下肢靜脈曲張#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血壓分為收縮壓與舒張壓,收縮壓超過140mm Hg或舒張壓超過95mm Hg,都算是血壓高。其實,血壓高不會直接致病或危險,但血壓若一直都在高點,則會引發中風、心臟病和腎病等,爆發比率是一般人的很多倍。所以,三軍總醫院特舉辦「漫談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講座,由心臟內科醫師鄭書孟與心臟外科醫師林致源分別主講。活動不需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地點以主辦單位最新公告為準,因此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詢主辦單位再做確認,以免臨時異動或取消,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漫談高血壓、下肢靜脈曲張時間:101年12月15日(五)上午9:30~11:30地點:三軍總醫院內湖總院(台北成功路二段325號)B1第3演講廳洽詢:02-8792-3311轉12657 

薑母鴨、燒酒雞補身 小心不適「胰」

薑母鴨、燒酒雞補身 小心不適「胰」#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劉麥文/綜合報導)天氣冷,國人大多喜歡食補,食補又以薑母鴨、燒酒雞最常見。而許多民眾認為「加酒」會更補,不但可以暖身、也是一大享受。但注意囉!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飲酒取暖」。一名45歲有酒精性肝炎、慢性胰臟炎病史的男性病患,因天氣冷所以常吃燒酒雞或薑母鴨來補身體,而這些食療補品又多屬高油之飲食,下肚後就造成了急性胰臟炎,甚至澱粉脢及解脂脢都超過正常值的3倍。署立台中醫院副院長洪弘昌就表示,患有酒精性肝炎、慢性胰臟炎、消化道潰瘍的患者,加了酒的飲食及高油脂食物都不適宜飲食。洪弘昌說,喝了使用酒烹煮的薑母鴨,其實就是在喝酒及攝取油脂,尤其是大量的進食,所以才會引發急性併慢性胰臟炎。因此建議民眾,在烹煮這些食療補品時可以避免添加酒精類飲品,有消化道潰瘍的民眾也應儘量避免過於刺激性的食物,如辣椒。油脂的用量也是烹煮時應該注意的。署立台中醫院營養師張佳樺也特別提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腎臟病等慢性病的患者,在食用補品時應特別注意選擇適合自己的補品,同時更應注意勿食用過多,造成身體的額外負擔,補身不成反傷身。(圖片來源:署立台中醫院提供)

醫訊/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

醫訊/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得舒飲食是一種防治高血壓的飲食,內容包括多攝取水果、蔬菜、低脂乳製品,並降低飽和脂肪、總脂肪、紅肉及甜食的攝取,再配合維持理想體重、選擇新鮮食材自行製備、少吃加工醃漬及烘培食品、善用營養標示、按計畫使用調味料等;一般認為要控制高血壓需藉由藥物,並配合飲食上的調整可將血壓控制得更好。為了協助高血壓病友,亞東醫院特別規劃「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講座,邀請賴玉釧營養師主講。該單位歡迎民眾與病友、家屬踴躍參加,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無須事先報名,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高血壓防治~認識得舒飲食時間:101年11月29日(四)上午10:00~11:00地點:亞東醫院(新北板橋區南雅南路二段21號)1樓思源廳洽詢:02-8966-7000轉1001或2002

高血壓又當老菸槍!醫師:恐提早面臨洗腎風險

高血壓又當老菸槍!醫師:恐提早面臨洗腎風險#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很多民眾不知道,戒菸不僅可以降低對肺部的傷害,還可以增加慢性疾病的治療成效?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胡念之表示,根據研究數據顯示,高血壓病患在戒菸之後,引發腎臟病的風險減少兩成,呼籲慢性病患者,若能及早戒菸,便能減少慢性腎病惡化及提早面對洗腎的風險,此外,目前國健局推出第二代戒菸治療計畫,民眾只需自付最高部分負擔200塊的藥費,讓戒菸更經濟也更方便。門診曾遇過一名60歲的張先生,本身就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等慢性疾病,雖定期至心臟科回診、服藥,仍無法有效控制血壓狀況,經判斷後認為和病人長期吸菸有關,警告張先生如不戒菸可能會提早面對洗腎危機!在醫師及家人的勸告下,張先生開始前往戒菸門診就醫,按照醫囑持續服藥不到一個月,張先生表示已漸漸可以控制菸癮,最後甚至戒菸成功。林口長庚醫院腎臟科田亞中主任指出,研究顯示每天抽菸超過20根香菸的慢性病患者,出現腎病變的機率較一般人高出兩倍!原因是由於長期吸入尼古丁會刺激交感神經活性,造成血壓飆高、血管硬化,同時導致醛固酮、兒茶酚胺激素過度分泌,增加腎絲球與腎臟微血管負擔,出現蛋白尿飆高且引發慢性腎病變惡化的情況,建議慢性病患應及時戒菸以避免提早面對洗腎風險。胡念之表示,戒菸對於慢性病患者維護自身健康是很重要的一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病患本身的決心!在戒菸開始1-2個月期間容易出現「戒斷症狀」,常有焦慮、坐立難安、食慾增加及睡眠不佳等情況產生,使病患放棄戒菸,此時,病患就應堅定自己的戒菸決心,並且在家人的陪伴鼓勵下,聽從專業醫師醫囑按時服藥控制,撐過初期的「戒斷症狀」並保持持續不復抽就有可能戒菸成功。目前常見的戒菸方式有自我控制及藥物戒菸,但前者常因為病患難以度過「戒斷症狀」,一年後戒菸成功的機會不到百分之五;反觀透過口服藥物戒菸,一般成功機率可達三成多,在理想的情況下戒菸成功機率甚至可達六成,讓戒菸機會大幅提升!胡念之呼籲慢性病患,在考慮到長期的身體健康狀況下,應遵守下定決心、爭取家人朋友支持的力量並尋求專業醫療團隊協助下,使用適當口服戒菸藥物的「戒菸鐵三角定律」,擺脫尼古丁控制的機會就會提升。

醫訊/認識高血壓

醫訊/認識高血壓#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現代社會追求享受的生活、飲食習慣,讓「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三高問題的年齡層越來越低,心血管疾病的發生率也越來越高。為了讓罹患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不在提心吊膽,健康的人保持健康,慈濟醫學中心(花蓮的總院)特舉辦「冠心病友聯誼會 歡聚心生活」,邀請心臟內科王志鴻副院長分享「心臟血管支架新趨勢」外,還有心臟內科張懷仁醫師談「談高血壓」,林淑緩護理師帶動「健康動一動」,透過心臟疾病防治宣導與正確的飲食觀念,傳授保養心血管的好方法。最後有「有獎徵答活動」,該單位歡迎有興趣的民眾踴躍參加。活動最好事先報名,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冠心病友聯誼會~歡聚心生活「心臟血管支架新趨勢」&「談高血壓」時間:101年11月11日(日)下午15:00~15:00地點:慈濟醫學中心(花縣花蓮市中央路3段707號)感恩樓2樓2期講堂洽詢:03-8561825轉3470、5202、3548、5201

景氣差壓力大 辦公室高血壓患者激增二成

景氣差壓力大 辦公室高血壓患者激增二成#高血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廖詠琦/綜合報導)辦公室「危機四伏」!不僅肥胖、肩頸痠痛常找上門,現在連高血壓也蠢蠢欲動。最近景氣不好、失業率高,許多人因工作壓力大,一進公司血壓就飆高;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李秀梅醫師表示,近來心臟內科門診因辦公室壓力導致高血壓前來就醫的患者激增二成!所謂「辦公室高血壓」就是工作壓力太大,一進公司就出現頭痛、脖子緊及頭暈等高血壓症狀。一名45歲的王小姐,在服務業擔任業務部主管多年,五年前因高血壓每天固定吃降血壓藥物。近期因全球景氣不佳,公司業績壓力大,讓她一進辦公室血壓就飆高,上個月某日下午工作時,血壓飆到150/100毫米水銀柱,出現頭痛、頭暈及臉色泛紅,只好到醫院要求醫師加重藥物劑量。王小姐某假日在家吃完降血壓藥後,整天感到眩暈且全身倦怠無力,癱坐在沙發上,經心臟內科李秀梅醫師發現,其實是因高血壓藥物導致的低血壓(90/60毫米水銀柱)在作祟;在調整降血壓藥物及搭配服用情緒穩定劑後,讓王小姐的血壓可以維持正常,現在進辦公室也不再飆血壓。李秀梅說,像王小姐這樣平常就在吃高血壓藥物的上班族患者相當多,若加上龐大的工作壓力,就容易出現上班時血壓飆高,結果就是去找醫師加重藥物劑量,造成血壓藥愈吃愈重。特別當患者休假在家時也吃平常劑量的降血壓藥時,反而會因血壓降過低出現整天昏昏欲睡的低血壓症狀。李秀梅指出,台灣20歲以上高血壓盛行率大約27.7%,高血壓患者人數高達400萬人,其中約有六成是上班族,由於高血壓又被稱為隱形殺手,因為沒有嚴重明顯症狀,許多患者會誤認為只是壓力太大或感冒而輕忽是高血壓前兆,嚴重可能會出現不明原因頭暈、心煩或注意力不集中導致無法繼續上班,影響工作效率,因此辦公室高血壓已成為目前職場極需要重視的健康問題。(圖/台北中山醫院心臟內科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