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貫穿過去與未來的健康好滋味

貫穿過去與未來的健康好滋味#肥胖

「毒奶風波」帶來全球恐慌,一夕之間,消費者驚覺遭波及的食品項目竟如此之廣;主食、零食、飲品……竟沒什麼食物可以安心吃下肚。我們享受文明進化帶來的便利生活,以往卻很少想到該付出什麼代價。早在大家警覺到溫室效應危機之前,高糖、高脂肪、高膽固醇、低纖維的現代人飲食型態所帶來的肥胖問題與各種文明病,便已敲醒了第一記警鐘。而當人們想藉活得自然、吃得健康來當成「樂活」的出發點時,這才發現:在世界每一個角落,人類都早已製造出「不健康」的環境。僅就乳品而言,無論是近來添加三聚氰胺的奶粉,或像1986年車諾比核變事件後的輻射牛奶,或是各類來自於環境的含氯污染物(如農藥、多氯聯苯、戴奧辛)的威脅,都不是戒慎恐懼的消費者端詳食品標示就能完全免除。過去傳統時代,在選購食品時,幾乎不用擔心不良添加物的問題,但曾幾何時,人們活得連吃得安心的基本保障也沒有?啜飲著香濃豆奶是許多民眾兒時的記憶,那股溢滿胸腹的暖流,貫穿了今日與過往,甚至還流向未來。豆奶以含有35%植物性蛋白質的黃豆為原料,本就有「綠色牛奶」的美稱,更富含早經實證具人體保健作用的異黃酮、卵磷脂等特殊成份。黃豆與豆奶的發源地都在中國,此後傳向朝鮮半島與日本。美國從1920年代開始推廣黃豆與黃豆製食品;1999年,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已正式肯定黃豆植物性蛋白在降低心血管疾病機率上的益處。時至今日,豆奶等黃豆製食品,在心血管疾病、癌症、更年期症狀,甚至肥胖與體重過重等疾病上能起的防治作用,皆廣受全球研究且肯定。平日喜歡喝飲料的民眾不妨可以考慮用營養健康的豆奶作為諸多選擇之一。

學童飲食亮紅燈 影響成績滿江紅

學童飲食亮紅燈 影響成績滿江紅#肥胖

不少孩子為了符合父母期望,每天下課還來不及吃晚飯就要趕場上補習班,但調查卻顯示,學童營養攝取狀況其實會影響學業表現,學業成績70分以下學童有53.8%每週至少一次以速食當晚餐,而且肥胖比例更高達32%,遠高於整體學童平均14.8%的肥胖比例。醫師建議,正確攝取營養才是改善學業表現的首要步驟。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醫務副院長暨小兒神經科葉健全醫師指出,智力、視力、生長力、和免疫力是學齡兒童生長發育的四項指標,可以稱為「健康四力」,不但是評估生長發育的重要指標,更會影響到學童的各項表現。門診中的確常見因學業表現不佳而帶著孩子求診的家長,他的建議就是先從飲食上改變,6-12歲是四力成長發育的黃金六年,父母應注意兒童在此階段的營養攝取,透過正確的飲食攝取習慣,補充身體所需營養素,才能幫助這四力健康發展。■ 五成國小學童BMI值不標準 晚餐營養不合格!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蘇秀悅主任,公布一項針對北中南國小三到六年級學童的營養調查中發現,超過五成學童的晚餐在包括五穀根莖類、蛋魚肉豆類、蔬菜和水果四大類食物的攝取完全不合格,其中尤其以蔬菜和水果攝取不足的比例最高,有79.5%學童平均每天晚餐攝取不足一碗蔬菜,而71.0%學童每天晚上攝取不足一碗水果。至於完全符合標準的學童,則只有0.6%,換句話說,幾乎每個學童都有營養不均衡的問題!蘇秀悅表示,食物攝取狀況也會反映在學童的身材標準BMI値上,分析學童的身高體重,有將近五成受訪學童BMI値不符合標準,超過三成(32.3%)孩子有過重或肥胖的問題,換言之,一個班可能有超過10個小胖子,還有17.1%學童過輕。 ■ 營養攝取影響學業表現從營養攝取與學業表現的關連性分析,蘇秀悅表示,平均學業成績不到70分的孩子有32%屬於肥胖,且高達五成以上每週超過一天用速食當晚餐,可見飲食攝取不良,除了會影響身體健康,也會對學業表現也有影響。至於早餐攝取情形上,有87%學童天天吃早餐,另仍有一成多的孩子並未每天吃早餐,而進一步分析發現,早餐攝取均衡的學生學業表現也更佳,根據調查,學業表現優異的學生,在早餐攝取五穀根莖或奶蛋肉豆類等主食,也明顯高於學業表現落後的學童。■ 學童飲食亮紅燈 家長要負責!!至於兒童飲食攝取亮紅燈的問題,家長也要負很大的責任,因為調查發現,雖然有五成學童營養攝取不合格,但卻有近半數(44.2%)受訪家長認為小孩營養攝取已經均衡;蘇秀悅指出,以蔬菜類為例,79.5%的學童晚餐的蔬菜攝取明顯不足,但是其中只有56.4%家長意識到學童應加強補充蔬菜類,有43.6%的家長則不認為孩子需要補充蔬菜;水果的問題更嚴重,7成學童晚餐攝取的水果不足,但是其中只有40.9%認為需要加強水果攝取。而更值得注意的是,當孩子偏食時,有高達58.9%的父母會採取減少份量、隨學童意願和不再烹調該項食物等不積極的處理方式。■ 正確攝取營養  四力健康、成長超能蘇秀悅主任建議,學齡兒童在這階段應特別注意營養成分如:蛋白質、維生素及微量元素(如:錳、鋅、鎂)的攝取。若因為家長忙碌無法好好為孩童準備豐富的營養食物、或孩子本身有乳糖不耐症、過敏等先天體質問題,無法自食物中獲取所需營養素,父母可以透過兒童保健食品來對症下藥,在三餐外選擇適當的營養補給品,如:鷄精、鈣片、維他命C等營養補給品為兒童補充營養,替健康打好基礎,未來才會有良好發展。這項「小學生營養大調查」由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營養室針對台灣北、中、南三區、九所國小共1660位學童家長,採用問卷方式進行,目標對象為7-12歲國小學童,有效樣本數共1016人。調查指標包括實際營養攝取情形、BMI值、學業表現與父母的處理態度。

擺脫「歐囉肥」!找出合適減重法、建立熱量觀念

擺脫「歐囉肥」!找出合適減重法、建立熱量觀念#肥胖

近年來,因為社會安定,且隨著經濟發展迅速,人民生活水準提升,生活模式改變、飲食習慣失衡,生活作息不規律,營養熱量過剩、運動不足,導致肥胖的人口增加。肥胖不單單只是外表肥胖而已,其與高血脂、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腦血管疾病、月經失調、關節炎、腎臟病等疾病息息相關,更影響生活品質,降低壽命。所以控制體重,實不可輕心忽略。一般肥胖治療有下列幾種最常見,即飲食控制、運動、藥物、針灸等。想要減肥的民眾,可先建立一簡單方式了解肥瘦與飲食熱量消耗多寡關係:‧食入熱量 > 消耗熱量  = 肥胖 ‧食入熱量 < 消耗熱量  = 消瘦為恭紀念醫院中醫科杜旻峯醫師表示,依上述觀點,只要能讓熱量消耗多於吃入之熱量,則可讓體重降低。所以舉凡用飲食控制熱量攝取,或以運動、藥物、針灸等增加熱量消耗皆可讓體重降低。杜醫師就以下幾種常見減重方式,加以說明。1. 飲食控制在食物熱量中脂肪1公克為 9大卡,蛋白質1公克 為 4 大卡,碳水化物 1公克為 4.1大卡,酒精1公克為 7 大卡。所以減重過程中控制熱量攝取固然重要,而高脂肪類食物更應避免,酒也是應避免之一。但是既是控制熱量攝取,就應多注意減少熱量攝取,哪怕是一小杯飲料,也須克制。 2. 運動運動是減重過程中重要方式之一,既可增加體內熱量消耗,又可增加身體新陳代謝率,更可讓身體更健康。一般運動,建議一周至少三次,每次30分鐘,並且運動時應讓心跳度比平常快一些,若流一些汗會更好。 3. 西藥西藥常見減重藥物有食慾抑制劑、代謝增強劑 、熱量消耗促進劑(燃燒脂肪)、其他如增加飽足感、減少食物吸收等藥。優點是服藥方便,但是停藥後復胖快(甚至體重回升比減重前更高),而且容易產稱心悸、口乾、煩躁、失眠、盜汗、胃痛……副作用。 4. 中藥中醫認為會造成肥胖,主要是因身體出現偏差而造成,所以相對的,體型肥胖者,或多或少會伴隨一些病症:如稍動一下則容易喘容易流汗、身體倦怠、眩暈疲倦、四肢痠痛無力、體力差、水腫身重、身腫脹感、便秘等;所以中醫在治療時會根據每人病因病症不同而給予治療,相對的一段時間後,體重下降,身體也自然變健康了!中醫的辨証型態有痰濕水腫型、瘀血阻塞型、脾虛氣弱型、脾腎陽虛型、氣虛血弱型、胃熱濕盛型,脾虛濕盛型,肝腎陰虛、氣陰兩虛型….等等,根據不同病症型態而給予施治,來調理體質,回復身體活力與元氣,並促進代謝增加,熱量消耗,或水濕排除或清熱涼血等等進而達到降低體重的目的。 5. 針灸針灸的目的和中藥一樣,可透過穴道的刺激來調節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消化系統,提升對物質代謝功能的調節、並促進新陳代謝率的增加,達到促進熱量消耗增加而體重下降的目的。但相較下較少產生如心悸、失眠等副作用。 6. 穴道埋線方法是利用可經人體吸收的羊腸線(需特殊處理過),透過針具器械,植入穴道中,不需取出的一種較新式療法,因不需取出,可在人體維持1-2週時間(或更久),所以對穴道產生一些刺激,而達到如針灸般的效果,但是卻是比針灸持續長久的效果。 其他如胃部手術、抽脂等等,都有相當大的副作用,及風險不等的危險存在。相較於多種治療方式,針灸是一種安全,無副作用的減重方式、當然療效也是顯著的。杜旻峯醫師提醒,減肥是需要持之以恆,間續不斷的運動與控制飲食、規律的生活,才可永保身體健康與苗條的身材。《減肥飲食與注意事項》1. 控制熱量攝取,低熱量飲食。 2. 充足的蛋白質,佔總熱量15%,避免營養不均。 3. 低脂肪,佔總熱量20-25%(不飽和脂肪酸) 4. 低膽固醇,少食內臟;豐富維生素,纖維素。 5. 低鹽,飲食以清淡為主,辛辣刺激重口味量避免 6. 作多一日三餐,不吃宵夜點心,晚餐可少量,晚上八點後不吃。 7. 經常活動,運動每日20分鐘。 8. 每天喝六~八杯水,飯前半小時,服用一大杯水,可增加飽感,降低食慾。 9. 養成每天排便的習慣。 10. 每天補充額外的纖維(蔬菜水果)。多吃蔬菜、生果和穀類食品細嚼慢嚥,飲食六七分飽,勿咬口香糖-促進胃消化液的分泌,增加消化系統負擔,很快感到肌餓。 11. 勿空腹購物逛街,否則容易買下禁忌食物,而且容易買下比預期的還要多。■ 以下食物盡可能避免‧動物性脂肪(牛油、奶油、冰淇淋、全脂牛奶、沙拉醬、油炸食物)。油炸、鹽、咖啡、濃茶、含糖飲料、酒、‧零食、果醬、甜食(巧克力、汽水、蛋糕、水果派、甜甜圈、糖果)。 ‧高熱量蔬果:香蕉、櫻桃、玉米、無花果、葡萄、梨子、鳳梨、蕃薯、馬鈴薯、花生。

養生新趨勢:每日3蔬2果 健康長壽抗老化

養生新趨勢:每日3蔬2果 健康長壽抗老化#肥胖

隨著科技及醫療的進步,生活型態及飲食習慣改變,肥胖人口比率增加,許多慢性疾病盛行,包括糖尿病、高血壓、心臟病等心血管疾病。因此現代人更注重健康與營養,維持理想體重及正常的血糖、血脂肪及膽固醇,是健康長壽的秘訣,最好的方法是從健康養生的飲食開始!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營養組陳雨音表示,健康養生需要從平日的飲食保養做起,除了減少攝取高油高糖的加工食物外,多攝取各種不同的新鮮蔬果,可以減少體內自由基的傷害。各種顏色的蔬果中,富含許多不同的植物化學物質,如類黃酮素、類胡蘿蔔素、有機硫化物及多酚類等,這些天然蔬果不僅具有對抗自由基、抗氧化、抗老化、抗癌外,還可調節免疫機能,預防心血管疾病,因此每天攝取足夠的蔬果,可以讓身體更健康。陳雨音指出,每天最好要攝取到3碟蔬菜及2份水果,而且多樣化選擇不同的蔬果,才可以均衡攝取到各種不同的營養素。近年來許多研究發現,有些食物如人參、苦瓜、肉桂、洋蔥、紅麴、薏仁、黃豆及納豆等;以及部分微量元素如鉻、鎂、釩等,已被發現具有特定不同之療效。還有許多維生素如維生素A、C、E等也都是許多人熱衷追求養生的熱門食品。但是如何依循每個人不同的體質及疾病需要,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健康均衡飲食?陳雨音建議最好先經過適當的醫療檢查,了解自己的特殊體質及需求,由專業醫療人員提供個別化的飲食設計與營養諮詢,再選擇最適合自己的健康飲食以及份量,建立正確的健康養生觀,也才是養生的不二法門。

吃對食物 讓「心」更年輕

吃對食物 讓「心」更年輕#肥胖

四十八歲風華依舊的劉太太(化名),近半年來常莫名的心悸、發熱、臉潮紅,她聽說這些都是更年期的症狀,也就不以為意。但是最近好像突然間變老許多,上樓梯時容易喘、有疲倦感,體力感覺和以往有明顯的差異。在就醫求診後,雖然心雷圖檢查出身體沒有病變,身體卻感覺老了。像這些症狀,台東基督教醫院營養師張靜芬指出,更年期以後的女性,比較容易罹患心臟病,因此控制體重與規律的運動是非常重要的。為了保住臉上的青春,可以塗抹除皺精華液,可是要怎樣才能保持一顆年輕的「心」呢?「心臟病」是心臟本身或是心臟主要大血管發生了病變,病因多數是源於長期累積的動脈硬化,並非一天造成。根據衛生署「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統計報告,心臟病在1979年已位居第四名,然而近年來因為肥胖人口的比例增加,罹患動脈硬化的年齡年輕化等因素,心臟病於「國人十大死亡原因」的排名更居高不下,甚至到2004年就竄升為第二名(僅次於癌症)。張靜芬營養師表示,這樣的報告提醒我們,預防心臟病不能只是知識的進步而已,民眾必須把知識化為調整自己的生活和飲食習慣的力量,保養心臟比治療心臟病更為重要。「你的心臟有多年輕?」正好是今年九月中華民國心臟學會參加「世界心臟日」活動的主題。醫師也提醒民眾注意心臟的年齡,預防心臟功能提早老化。特別是心臟病的高危險群:高血壓患者、血膽固醇過高或有抽菸習慣、肥胖、缺乏運動、精神壓力、停經後的婦女,更應把生活及飲食的調整視為當務之急,才能即時中止心臟早衰的發生。張靜芬營養師表示,維持「一顆年輕的心」,生活及飲食必須注意減少油、鹽、膽固醇、精製糖,以及增加膳食纖維,戒菸且盡量避免吸入二手菸。每天或每週至少三次運動,每次運動時間最好超過卅分鐘以上;安排舒壓的活動,規律作息,培養開朗積極的人生觀,若是感到身體不適,最好盡快就醫治療。此外,適時接受荷爾蒙治療,補充抗氧化劑,也可調整更年期間不適。綜合以上有關預防心臟病的飲食調整,若將它們落實於六大類食物,張靜芬營養師建議,可參考以下幾點保養心臟的飲食處方:○ 建議吃1. 蔬菜類:每日三碟低油烹調的蔬菜2. 水果類:新鮮的水果(拳頭大)兩份3. 五穀根莖類:未精製的穀類、根莖類、豆類4. 肉豆魚蛋類:瘦肉、魚類、非油炸豆製品5. 奶類:脫脂奶、低脂奶6. 油脂類:橄欖油、芥花油、黃豆油7. 烹調方式:清蒸、水煮、涼拌、燉、滷× 要避免1. 蔬菜類:油炸物,或醃漬物2. 水果類:醃漬水果、蜜餞3. 五穀根莖類:精製白米、白麵及其製品4. 肉豆魚蛋類:肥肉、豬皮、內臟、魚卵5. 奶類:全脂奶、鮮奶油6. 油脂類:豬油、牛油、奶油、植物奶油7. 烹調方式:油炸、油煎、油酥預防心臟病的發生要從預防動脈硬化的基本功做起,想保持年輕的「心」,就不要忽略保養哦!

肥胖,小心換氣不足症候群上身

肥胖,小心換氣不足症候群上身#肥胖

一般人對肥胖的認知,也許僅止於肥胖會造成難看的體態;但就醫學的觀點來看,肥胖會導致許多併發症的慢性病,但不可忽視的是睡眠呼吸暫停及換氣不足之症狀,其實是可被積極預防及治療的,如沒有治療,這類病人將會影響生活品質,甚至死亡。    敏盛醫院睡眠中心葉步盛主任表示,一位該游姓患者,身高175公分,30 歲156 公斤,晚上入眠時嚴重打呼、清晨起床時嚴重頭痛,白天有嗜睡之症狀;曾因呼吸道感染就醫診斷為心衰竭,缺氧併高二氧化碳呼吸衰竭。    日前患者至本院接受減重手術評估時,體重達156公斤,經睡眠中心夜間睡眠評估檢查,發現病人患有嚴重之睡眠呼吸中止症併發嚴重缺氧,白天抽血更驗出高二氧化碳血症,經檢查證實為肥胖併換氣不足症候群,隔天突然因心肺衰竭住進心臟加護病房,四天後拔管之後,經醫療團隊的搶救後,患者順利接受減重手術並且規律使用睡眠中心所建議之雙陽壓呼吸器。   敏盛醫院睡眠中心朝向多元化治療睡眠障礙之單一窗口邁進,整合、亞太內視鏡減重中心及心臟中心之醫療團隊合作下,從單純之睡眠呼吸中止症診斷到成功處理複雜之合併症,不斷創新成長,讓患者之體重得以下降且改善惱人的睡眠問題,進而展開全新且高品質的生活。

光纖雷射溶脂原理

光纖雷射溶脂原理#肥胖

原理:運用雷射震碎脂肪細肪將一根細細的光纖(0.1公分)輕巧的穿入皮下適當的位置,讓1064nm波長的雷射光溫和的熱作用,把肥油一點一點的融解掉,術後也只需要用人工皮把針孔般細小的傷口貼起來,讓融掉的油脂被身體自行吸收掉,更棒的是經由雷射光纖的熱作用還會由內激發真皮層膠原蛋白再生,因此術後不僅肥油不見了,皮膚也變得緊實有彈性,連最難的肥胖紋也獲得改善,再也看不出曾經胖過的痕跡。 光纖雷射溶脂是美國FDA及中華民國衛生單位最新核准的抽脂輔助機器,張立言醫師最喜歡利用它來幫助原本條件就不錯的病人,因為不用全身麻醉,手術時間短、傷口極小沒有疤痕的困擾,術後的疼痛腫脹情形也不明顯,因此可以輕輕鬆鬆的擺脫困擾多時的肥油贅肉,開始專心的期待夏季的比基尼Party來臨,再也不用擔心肥肉沒地方藏。 利用「光纖雷射溶脂」不僅能雕塑出更完美的身材連原本略顯可愛的圓圓臉,在張醫師的巧手精細的雕琢下也更顯立體有型,既然連線條都可以修飾的那麼精微,當然運用在因肥胖而接受抽脂的病人上也十分有幫助,不但能讓抽脂效果更好、更快速,抽脂後的皮膚也不會鬆垮垮的或凹凸不平,還可以縮短穿緊身衣的時間,因為光纖熱效應的幫助,不僅融脂效果好,在融脂同時發揮止血功效及活化真皮層的功能,甚至連困難度較高的二次抽脂,橘皮組織、妊娠紋、狐臭、男性女乳症、頸部鬆弛肥胖、臉部嬰兒肥、厚實的背部、膝蓋內側脂肪、包不住的副乳、粗壯脂肪形小腿也都可以發揮的淋漓盡致,至於費用雖然雷射溶脂機器的運用成本比傳統手術高出許多,但由於可以有效縮短手術時間及術後照顧上的麻煩,整個療程的花費用並不會比超音波或傳統的抽脂手術收費來的高。此外術後皮膚緊實的效果也好上好幾倍,因此對鬆垮垮的雙下巴、火雞脖子,更能一次治療同時達到抽脂及拉皮的雙重功效,只是光纖溶脂雷射儀器並不便宜而且限量引進,因此目前投資該儀器設備的醫療單位並不多,可以想像排隊預約的情形是不可避免的,幸好該項手術的局部治療時間很少超過一個小時,因此愛美的女性還是有機會為自已在假期間,安排一趟”超完美體型、超靚美顏雕塑療程”喔!

爸爸的健康及格嗎?

爸爸的健康及格嗎?#肥胖

爸爸是支撐全家重擔的大樹,為了家庭努力往前衝,終年不辭辛勞地工作、打拚卻從不說累。但是,工作的壓力、熬夜與應酬的生活、抽煙喝酒的習慣,外加不均衡的飲食,都可能是扼殺爸爸健康的頭號殺手。父親節將至,身為子女的我們,除了給辛勞的爸爸一個熱情擁抱,也應該好好檢視一下爸爸的健康狀況,在亮起紅燈前及時找出問題,進而改善及預防疾病的發生。 肝膽腸胃科韋伊凡醫師指出,根據聯安預防醫學機構統計2007年男性受檢者的十大健康異常報告顯示,腸胃、心血管及肝臟健康表現最不理想。其中,男性普遍存在的「體重過重」情形,也從去年的第四名,竄升至第三名。而在前七大健康主訴部分,困擾男性的問題前三名則是腸胃、酸痛及壓力。■健康與事業反其道而行韋伊凡醫師表示,從聯安的健診數據中不難發現,男性在衝刺事業時,成就與薪資不斷往上攀升,但健康狀況卻逐漸下滑。健診報告中常見的健康異常,包括脂肪肝、胃發炎、胃及12指腸潰瘍、胃食道逆流、血脂異常等,近八至九成,且多數受檢者都有腸息肉問題,雖然多為良性的息肉,但仍顯示出腸道健康普遍不理想,因此目前台灣腸癌的發生率居高不下。此外針對50歲以上的熟齡爸爸而言,韋伊凡醫師指出,泌尿系統則是另一個健康困擾。依據聯安男性受檢者統計發現,超過四成的男性有攝護腺肥大現象,滴滴答答的頻尿困擾,造成生活的的不便,影響生活品質。又因為攝護腺肥大解尿不順,尿液在膀胱長年濃縮結晶形成尿路結石,一旦發作,疼痛感更讓許多熟齡爸爸不禁皺起眉頭。男性常見的健康問題 :1. 心血管問題包括代謝症候群、體重過重、腰圍大於90、三酸甘油脂指數高於150、高密度膽固醇低於40、空腹血糖高於100、尿酸高於7.0mg/dL、高血壓。2. 肝膽腸胃包括胃食道逆流、胃及12指腸潰瘍、胃息肉、腸息肉、脂肪肝、膽結石、肝功能異常。3. 泌尿系統包括攝護腺肥大及尿路結石。■健康檢查測出爸爸的健康分數韋伊凡醫師指出,男性心血管、肝膽腸胃及泌尿系統的健康問題,其實不難從不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習慣及工作壓力中找出致病根源。綜合整理出影響爸爸健康的「十大危險生活型態」包括抽煙、喝酒、愛吃肉但不愛吃蔬果、喜歡重口味飲食、喝咖啡加奶精、常熬夜或應酬、常加班或工作壓力大、有吃宵夜習慣、水份攝取不足2000c.c.、及不愛運動。一旦爸爸符合危險生活型態,就應多給予關注,時時提醒爸爸,為了自己的健康及全家人的幸福,從改變不正常的生活習慣開始,並定期安排完整的健康檢查,審視健康狀態。爸爸在工作領域中成績耀眼,但健康分數究竟及不及格,需要透過健康檢查為爸爸的健康評分。■年輕爸爸 & 熟齡爸爸的健康檢查需求也要分齡完整的健康檢查,能清楚了解爸爸的健康狀態,依據檢查結果調整生活、飲食習慣。除了基礎的體重、體脂肪、血液常規、生化檢查、胸部X光、腹部超音波、肺功能等必備檢項,韋伊凡醫師建議依照爸爸的年齡,規劃更符合爸爸需要的檢查項目。針對30-50歲的年輕爸爸,建議做心血管檢查,包括心血管病變危險因子檢驗、動脈硬化、靜止心電圖、心臟超音波、頸動脈超;肝膽腸胃系統檢查則包括肝臟功能檢驗、胃鏡、腸鏡、糞便潛血,以及腎上腺皮質壓力荷爾蒙分析。50歲以上的熟齡爸爸,除了30-50歲爸爸所做心血管及肝膽腸胃系統檢查,再加上64切心臟冠狀動脈電腦斷層攝影,以及腦血管磁振造影進一步了解心血管健康狀態,此外可增加泌尿系統的攝護腺超音波、自動尿流速檢測,當然對於更年期的年性,也別忘了男性荷爾蒙檢測。父親節將至,提醒大家定期為爸爸作個健康總體檢。唯有雄厚的健康資本做後盾,爸爸辛勞所獲得的成就才有意義,家人才能安心的在大樹的呵護下享受幸福。延伸閱讀:http://www.lianan.com.tw/09_knowledg_01_detail.asp?sn=46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