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肥胖

胖父母養出肥小孩的機率高5倍

胖父母養出肥小孩的機率高5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採訪報導)隨著飲食習慣的改變,使得現在肥胖問題越來越嚴重,不只有大人,連小孩也都一樣,根據國家衛生研究院統計顯示,台灣肥胖人口比例正逐年增加中。千禧之愛健康基金會陳欣勵表示,若青少年時期仍然肥胖,長大後有80%機率仍舊肥胖,不只受到代謝症候群的威脅,更容易養出肥胖的下一代。代謝症候群,指的就是腰圍過大,超過標準女80公分男90公分的民眾,若是罹患代謝症候群,未來罹患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症、腦中風以及心臟病的機率比常人高出多倍。家長的肥胖問題與孩童息息相關會造成兒童肥胖,最主要的問題來自於家庭,開業減重蕭敦仁醫師表示,兒童肥胖因原因除了遺傳外,有6成因素是來自於環境,因為大人的飲食習慣,會影響小孩對食物的喜好,就有國外的研究資料顯示,家中若有一位家長屬於肥胖者的話,孩童肥胖機率近2倍,不僅如此,若是兩位家長都肥胖者,孩童肥胖機率就會高達5倍。孩童肥胖恐導致5種影響此外,蕭敦仁醫師更指出5點孩童肥胖所造成的影響,已不單單只有外在,對於身體方面,其實問題也很多,所以,提醒各位家長若是孩童在國小一年級時,BMI指數仍處於異常的狀況下,建議至醫院檢查,以避免肥胖問題,困擾孩子們的一生:1)骨骼異常/髖關節較易脫位、脛骨彎曲。2)女童月經異常/因為初經與體脂間成正比,若是過多可能小於10歲就會提早來。3)肺功能障礙/容易出現氣喘、換氣不足等現象。4)假性腦瘤/有15%的患者小於20歲,其中又有90%為肥胖者。5)社交/給人懶惰、邋遢、骯髒、醜、笨拙、不能信任的印象。最後,預防勝於治療,在日常生活中就要養成良好習慣,在食方面攝取要均衡,避免食用過多的糖分,另外,在行為上除了要告訴腦袋哪些可以吃哪些不行,以避免分量攝取過多外,更要有良好的運動習慣,因為保持身材的最佳辦法,運動是個很重要的觀念。

炸物+飲料當宵夜 洋甘菊百合飲擊退熬夜肥

炸物+飲料當宵夜 洋甘菊百合飲擊退熬夜肥#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全民瘋世足,隨著冠軍爭霸賽倒數計時,大力神盃落誰家?無數球迷屏息以待,熬夜守在電視機前觀賽,許多球迷也到運動酒吧喝酒看球,漢堡、炸物搭配飲料啤酒,邊吃邊看,不亦樂乎。熬夜使新陳代謝變差  易致胖但廖婉絨中醫師表示,晚上11點到凌晨3點是肝膽經運行的時刻,睡眠有助於肝膽經的運作,超過11點睡就算熬夜。長期熬夜會耗損肝腎之氣,造成膽經不暢通,隂虛火旺;而膽經不暢會使新陳代謝變差,火旺會使食慾旺盛,身體虛性興奮,長期下來導致疲勞,造成身體機能下降,痰濁堆積形成膏脂,使人肥胖。廖婉絨中醫師建議民眾儘量避免熬夜,晚上更是不要吃宵夜。若肚子餓想吃東西時,建議喝點熱的脫脂牛奶,或是無糖豆漿,因為牛奶及豆製品含有鈣質,能夠調節肌肉收縮,鬆弛神經,穩定情緒、促進睡眠。另外,她分享一帖中藥茶飲「洋甘菊百合飲」,具滋陰清熱,寧心安神的功效,幫助球迷們擊退熬夜肥:洋甘菊百合飲●材料/洋甘菊1錢、百合2錢、麥冬2錢、五味子1錢。●沖泡法/1)將材料裝入過濾袋中,放入保溫杯裡。2)加入800cc熱水,悶蓋15分鐘後即可飲用。3)可反覆回沖至沒有味道為止。

感冒不只咳嗽發燒 竟也會造成肥胖

感冒不只咳嗽發燒 竟也會造成肥胖#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我們都知道感冒會引起咳嗽、流鼻水、發燒等症狀,但你知道嗎?其實感冒中的病毒,可能還會讓你變胖,根據《每日郵報》指出,腺病毒36(adenovirus 36)是一種常見的傳染性感冒病毒,這種病毒能讓脂肪細胞儲存比平常多很多的脂肪,也能使幹細胞變成脂肪細胞。感染病毒肥胖率為苗條的人2倍半美國阿特金森醫生表示,他研究這個病毒已經很多年了,在研究的過程中他發現腺病毒36與肥胖有關,一旦感染變胖就瘦不下來了,因為它所產生脂肪細胞,是不會輕易消失的,而且還會影響體重長達數十年,另外,捷克研究人員也表示,過重與肥胖青少年感染這種病毒的機率,是苗條的人2倍半。對此,阿特金森醫生提醒各位民眾,若要遠離腺病毒36感染的話,最重要的就是提升自我免疫力、擁有充足的睡眠,並且勤洗手,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感染發生率。

肥胖年輕女易偏頭痛 利用BMW甩肉

肥胖年輕女易偏頭痛 利用BMW甩肉#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在現代社會裡,不少人有偏頭痛的習慣,但你知道嗎?偏頭痛竟與肥胖有關係,據秀傳101皇家健康會所御醫小組召集人暨神經內科陳榮基醫師指出,50歲以下的女性和肥胖族群,偏頭痛機率較一般人高。換句話說,就是身體裡的脂肪組(織會釋放一種發炎物質,然而,對於年輕女性及肥胖者而言,體內有比較多的脂肪組織,發炎物質相對增加,對於50歲以下女性及肥胖族群就較容易與發炎現象有關的基因處於活躍的狀態,以致產生偏頭痛現象。培養出門走路、運動觀念 讓你身體越來越健康然而,陳榮基醫師表示,很多病患常因為痛到受不了,而服用止痛藥物,只是這樣長久下來,偏頭痛的程度也越來越高,反而越不好,也會有依賴藥物的習慣,所以,建議各位民眾,生活利用日常生活運動的機會,讓身體健康,對此,醫師也呼籲民眾可透過BMW的觀念來運動。BMW觀念,就是出門搭Bus(公車)、騎Bike(腳踏車)、Metro(捷運)再加上多Walk(走路),這種出門走路、運動的觀念,除了可讓身體愈來愈健康外,還可減少碳排放、發揮環保的功效。

樂閱讀/30歲後的肥胖危機:年胖0.5公斤

樂閱讀/30歲後的肥胖危機:年胖0.5公斤#肥胖

「代謝好的人」,就是指營養素燃燒成為能量後,消耗功能良好的人。也就是吃再多也不容易變胖,不會囤積多餘脂肪的體質。反過來說,「代謝差的人」就是容易發胖,會囤積老廢物質的體質。努力減肥也瘦不下來、體溫偏低、手腳冰冷、水腫、很少流汗、容易疲勞等,是代謝能力衰弱的現象。很多人以為這是年紀漸長的「正常現象」,但若因此置之不理。不但會讓身材走樣、中年發福,還會有許多疾病伴隨肥胖出現。邁入30歲,胖得更快?揭發「中年發福」的恐怖真相基礎代謝量最高峰的時期是在20歲以前,男性為1500卡,女性為1200卡。這個時期代謝作用最活躍,就算躺著不動也會消耗能量,所以稍微吃多一點也不會變胖。但是過了20歲以後,一日基礎代謝量,每過10年就會遞減100卡。若將減少的基礎代謝量,換算成囤積在身體上的脂肪,簡單計算之下,1年就會增加體重5公斤以上。邁入30歲後,如果食量還是與20歲一樣,連運動量也不變的話,體重便會慢慢增加。有些人如果學生時代曾是一名運動員,但出社會後忙到連散步的時間都沒有,這樣的人特別容易快速變胖。因為運動量減少,能量就會剩下更多。到了40歲、50歲,隨著年齡增長,活動的時間會愈來愈短,活動量也降低,所以更容易發胖──這就是「中年肥胖」的真相!不用流汗!讓小腿肚默默幫你燃燒熱量體溫上升1度基礎代謝量就會提高12~13%,因此吃下相同分量的食物,脂肪也不容易囤積。例如得流感發高燒後,有時會變瘦2~3公斤,除了是因為食量減少之外,能量也比平常消耗更多。成人每天所需的熱量,依年齡、身高、體重而有所差異,但平均值為:男性2000~2200卡、女性1800~2000卡。成人女性的基礎代謝量:2000卡×60~70%=1200~1400卡體溫提高1度增加的基礎代謝量:1200~1400卡×12%=144~168卡從熱量計算可以知道,努力讓體溫上升1度,每天就會多消耗144~168卡的熱量。等於什麼事都不做,每天就能消耗掉散步1小時的熱量。體溫高=基礎代謝高,屬於吃再多也不會發胖的體質;體溫低=基礎代謝低,成為吃一點就容易發胖的體質。所以「讓體溫升高」可說是預防肥胖最簡單的方法。那有什麼好方法可以改善手腳冰冷、提高體溫呢?就是「活化下半身的肌肉」。全身六至七成的肌肉位於下半身,所以會產生許多熱能(消耗能量)。其中的主角就是肌肉塊,也就是小腿肚。走路、上下樓梯、體操、伸展操,這些全都是活化小腿肚的最佳運動,可是要小心運動過度會造成肌肉疲勞,甚至造成運動傷害。但換做按摩小腿肚,不僅能持續活化小腿肚肌肉,還能消除疲勞。(本文作者/槙孝子)(摘自/揉揉小腿肚的驚人自癒奇蹟/采實文化出版)

英男子車禍立志減重 16個月減144公斤獲世界冠軍

英男子車禍立志減重 16個月減144公斤獲世界冠軍#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減重要減多少公斤,才能躍居世界冠軍?英國就有一名男子,原本是個大胖子,經一場車禍後,卯起勁來立志減重,而他16個月,共減重達144.2公斤,獲得2014年瘦身世界的冠軍,對於減重民眾,簡直是激勵人心的故事。曾經胖到連足球門口都無法進入根據外媒報導,這名男子,原本體重高達兩百公斤以上,原先他因為過胖,導致欲前往足球場看心愛球隊比賽時,卡在旋轉柵門無法進入,因此信誓旦旦下定決心要減肥,不料,因電視過於方便,也同樣看得到球賽,讓他才減重沒幾天就宣告放棄。直到某天,開車出門的他,不幸發生車禍,讓他非常恐慌,並且心想,若因為他過胖,卡死在駕駛室,導致即使救援人員到現場,也於事無補該怎麼辦?面臨生死關頭,經幸運救出之後,他就下定決心好好減重!也因此他報名了參加瘦身世界,開始多做運動,了解如何獲得足夠的營養又能瘦身,每周還會騎腳踏車與跑步,讓他成功在十六個月內,瘦到僅剩90公斤。 

130公斤客運司機 母親節前夕成功減重當「禮物」

130公斤客運司機 母親節前夕成功減重當「禮物」#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彰化一名31歲劉姓客運司機,身高182公分,體重130.8公斤,已達病態性肥胖,同時也因肥胖問題,導致三高纏身,讓他的媽媽天天擔心,心中宛如壓著一塊大石,只要兒子一天不減重,石頭就越壓越沉。所幸,男子與媽媽一同到醫院減重門診治療,經機器手臂縮胃繞腸手術,母親節前夕,已降至95.7公斤,減去26.8%的體重,三高問題也大幅改善,讓劉母鬆了一口氣,稱這是最棒的母親節禮物!除了肥胖 三高纏身、肝指數爆表年紀尚輕的劉姓病患,高中時的體重就已經破百,也因為擔任公車司機,平常的工作必須整日久坐,導致活動量少,造成體重一直無法減輕。他笑著說,他的鮪魚肚外觀看似懷胎七、八個月,開客運的時候鮪魚肚都差點碰到「含兜魯」。肥胖的這些年,他平常要靠兩種血壓藥來控制血壓,父母擔心長期的肥胖與高血壓會影響兒子的身體健康,於是媽媽帶著他一起到彰基的體重管理門診尋求幫助。經接受一系列的身體檢查,發現除了高血壓之外,糖化血色素竟高達10.1,空腹血糖為184,早已得了糖尿病卻不自知;就連肝指數(GOT/GPT)也比一般正常人還要高出2至3倍,原來長期的肥胖,已讓他的身體健康狀況比中年人還差。肥胖患者多數有高血壓 恐突發中風彰基健康管理中心謝明家醫師表示,肥胖者常見的健康問題為三高,這些疾病跟生活型態息息相關,目前在20~39歲的年輕人中,有8%的人口罹患高血壓,當中高達7成的人並不知道自己罹患高血壓。病患雖然才31歲,但因為肥胖造成高血壓,血壓控制不佳容易導致中風的發生,在過去也曾發生過多起公車司機在開車途中突然中風而差點釀成車禍的案例,所以針對病患的情形,減重是改善健康唯一途徑。所幸劉姓男子經過機器手臂縮胃繞腸手術半年後,體重95.7,已減去26.8%的體重,身體質量指數28.89,降為輕度肥胖,血糖部份皆降為正常值,血壓也改為只吃一種血壓藥。這半年來,媽媽每次都陪著他看診,看著兒子的體重下降、血壓血糖漸漸正常穩定,身體狀況也年輕了許多,終於在母親節前夕,劉母臉上露出了難得的欣慰笑容。

媽!這顆蛋糕送妳 母親節的送禮大忌…

媽!這顆蛋糕送妳 母親節的送禮大忌…#肥胖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採訪報導)「媽,這盒馬卡龍送妳」、「媽,這顆蛋糕送妳」母親節將至,你打算送媽媽哪些禮物呢?根據國民健康署所統計的資料顯示,有36.8%的台灣媽媽有體重過重與肥胖的問題,而且過重與肥胖比率隨著年齡的增加有上升的趨勢,因此,若充滿孝心的你,想要盡一份孝道,熱量過高的蛋糕、點心,可別再列入考慮清單,以免媽媽的體重,持續在家中的體重機上,天天創下新高紀錄!媽媽年紀大 肥胖機會大增攤開國健署的資料顯示,年齡在45到54歲的媽媽,超過4成體重過重,而年齡分布於55至64歲的媽媽們,則是有一半以上為體重過重或肥胖。此外,50歲以後,女性腹部肥胖比率上升,飆破5成,腹部肥胖率早已超過男性。多項癌症 皆與肥胖有關家庭醫學專科醫師方銀漢指出,肥胖會導致代謝症候群、膽囊疾病,血脂異常、睡眠呼吸中止、痛風以及骨關節問題等多項疾病的發生,另外,雖然體重正常,但是如果有腹部肥胖也會造成代謝症候群,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和糖尿病的風險性。值得注意的是,多種癌症,例如乳癌、大腸癌、子宮頸癌,肥胖婦女罹患風險,皆較常人高出許多,顯見肥胖對於媽媽們的健康,有很大的殺傷力。為了指引民眾一盞送禮明燈,方銀漢醫師提供以下幾項建議,讓民眾能夠送健康給媽媽,而不是送脂肪、肥肉影響健康:1) 蛋糕、甜點,例如馬卡龍,根據蘇慈閔營養師的計算,馬卡龍吃三口,就是一碗飯的熱量,方銀漢也直指,不管哪一種甜點,熱量都非常高,且身體容易吸收,若媽媽早已過胖,或是有三高的現象,甜點蛋糕請擺一邊。2) 跑步機與室內腳踏車,則是不錯的選擇,因媽媽忙於家務事,不見得有機會出門運動,而這兩樣禮物,則可讓媽媽邊看八點檔鄉土劇之時,歡樂的邊消耗多餘熱量。3) 不是所有的運動器材皆適合媽媽,婦女朋友過了更年期停經後,罹患骨鬆的風險將大增,若送過重、宣稱能減重的呼拉圈,則可能造成筋骨拉傷甚至挫傷,不可不慎。而在一年一度的母親節中,根據統計,媽媽也最不喜愛收到「鍋子」,因為這會讓媽媽聯想到,她們有忙不完的家務事,以及煮不完的飯菜,和處理不完的菜尾,《優活》也提醒,維持正常體重,務必每周做到333運動,意即每周運動3次,每次至少30分鐘,心跳達130以上,才能真正瘦得健康,因此,送一雙適合媽媽的慢跑鞋,或輕便的運動服,也是一盞不錯的送禮明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