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便

就是大不出!粉領外食族竟三周沒排便!

就是大不出!粉領外食族竟三周沒排便!#排便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常在超商解決三餐的民眾,當心蔬果沒有補足可能會導致便秘。一名24歲的粉領族,爲了想省錢,三餐都吃超商的飯糰、麵包和微波食品,不吃蔬果,造成三周都沒排便!經醫師診斷及照X光後,發現腸道積滿了排泄物。台灣的超商食物選擇愈來愈多樣,許多外食族,爲了方便乾脆直接在超商解決一餐。但吃這些超商食物,沒有攝取足夠蔬果,恐怕就會想這位年輕小姐一樣滿肚子排泄物,影響健康。醫師警告,排泄物停留腸道過久,會產生毒素,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並提醒其實超商也有生菜沙拉、水果可以選擇,最好保持每天排便,多喝水多吃蔬果,注意營養均衡,才能保持健康。

排出粉紅色便便! 當心直腸息肉出血

排出粉紅色便便! 當心直腸息肉出血#排便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一名55歲許先生,長期以來都是開著卡車南北來回奔波。幾個月前剛開始大便帶有些許淡紅色,自認是痔瘡出血不以為意,漸漸淡紅色的血便變成粉紅色,且血量及大便次數也漸次增多,因此到門診檢查,發現兩個大腸息肉,一個直腸息肉,其中位於直腸的息肉已有早期惡性病變,幸好經過局部直腸息肉切除手術保住了肛門。書田診所大腸直腸肛門科主任胡煒明指出,在大腸直腸科門診中,最常見的主訴就是「大便帶血」,約佔門診的8成。大多數的出血均為痔瘡或肛裂所引起的,而糞便的顏色與疾病有何關聯?胡煒明醫師說,糞便呈現鮮紅色、排便時伴隨著血,這時較可能是內痔或肛裂等良性疾病;若呈現粉紅色、淡紅色血便,則可能是較大的息肉或直腸發炎;深紅色、暗紅色、咖啡色的大便,同時排便次數又增加,或又夾雜著鼻涕般黏液的糞便時,患直腸腫瘤的可能性就增加許多。除疾病會造成糞便顏色改變外,有部分食物,如番茄、火龍果等,有時也會出現紅色的大便。一般大腸息肉與早期腫瘤可以說是無症狀的,且據目前的研究指出,腸息肉未做切除會增加罹患大腸直腸癌症的機率。腸息肉的高危險群:年齡大於50歲、大腸息肉病史、家族史、抽煙、喝酒、高脂肪飲食習慣、體重超重,都是需要特別注意的。而血便、息肉高危險族群、大便潛血陽性反應、排便習慣改變、缺鐵性貧血男性、更年期後缺鐵性貧血女性等,建議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最後,胡煒明提醒,罹患大腸直腸癌的年齡逐年下降,平時日常生活應避免高脂肪飲食,多攝取高纖維飲食,戒菸酒,適度運動及體重控制,高危險群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萬一發覺排便習慣改變,或是有血便,不論顏色深淺,一定要接受檢查,早期檢查、治療,才是回復健康的不二法則。

便便解不乾淨、肛門口有異物感 小心恐是直腸癌

便便解不乾淨、肛門口有異物感 小心恐是直腸癌#排便

醫學預防的觀念日漸興起,童綜合醫院健康管理中心不乏國際人士來台進行高級健檢,掌握癌症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原則。日前一名大陸人士來該院做高級健康檢查意外發現直腸癌,所幸及早發現使用「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日後須定期追蹤。該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吳喬森表示,63歲的大陸李先生來本院的健康管理中心進行健檢,多切面電腦斷層檢查發現直腸有疑似腫瘤的病灶,進一步安排大腸鏡檢查發現離肛門15公分有一約3公分大小的直腸腫瘤,考量患者是老菸槍,其肺部功能不好,使用「腹腔鏡直腸腫瘤切除術」治療,術後第二天可正常下床走路,無傷口疼痛與不適,第三天排氣可喝水進食及正常排便,拆線後順利出院。直腸癌常見的症狀為血便、大便變細、排便次數增加、有殘便感、解不乾淨及肛門口有異物感等,有此異常症狀者要提高警覺!要如何預防直腸癌?吳喬森醫師說,保持正常的生活作息,飲食方面應多吃蔬菜水果,養成良好的排便習慣,避免過多油炸類,少吃醃漬品、燒烤類的食物及過度加工食品,以遠離癌症。

驚見小腸305公分寄生蟲 壯丁半年瘦13公斤

驚見小腸305公分寄生蟲 壯丁半年瘦13公斤#排便

日前一位36歲的川姓男子,因為從去年七月以來,不到半年時間體重莫名的就從75公斤下降到62公斤,而且陸續在排便時發現解出100公分、45公分不等的白色長條狀物體,懷疑自己肚子裡有寄生蟲寄生,經過診所轉診來到花蓮慈院就醫,沒想到真的從小腸裡面,取出了長達305公分長的絛蟲。突然體重下降,排便時發現節片狀蟲體,從川先生身體出現的症狀來看,花蓮慈院腸胃內科主任胡志棠醫師研判,應該是有寄生蟲寄生在川先生的腸胃道中,可是透過大腸鏡以及胃鏡檢查,都未發現有蟲體存在,後來胡志棠主任憑著經驗,判斷蟲體應該存在在小腸內,五日下午醫護同仁透過小腸鏡的內視鏡技術,前後花了超過兩個小時的時間,終於取出體內長達3公尺多的巨型絛蟲。經過胡主任解釋絛蟲應該是生食肉類的時候,才讓絛蟲有機會寄生在體內,賽德克族的川先生才想起來,去年四月曾與朋友生食獵物,有可能是因此讓絛蟲有機會寄生。去年年底川先生開始到處求診,也曾經服用過所謂的「打蟲藥」,可是一直都沒有改善,川先生表示,雖然自己沒有肚子痛、發燒等明顯症狀,但是體重不停下降,體力感覺也不如以往,所以,很感恩花蓮慈院的醫護團隊,終於讓他解除這個「心腹大患」。胡志棠主任表示,隨著衛生環境的提升,已經很久沒有遇見像這麼大的絛蟲個案,而且因為絛蟲寄生的部位是在小腸壁,所以,一般的大腸鏡與胃鏡技術,無法檢查到蟲體,這次是應用了小腸鏡技術才能取出。最後胡主任呼籲民眾要注意飲食習慣,任何食物都應該要避免生食,平常飲食衛生與環境清潔,才能有效避免類似個案再度發生。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