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黃素

胡蘿蔔阻葉黃素吸收?間隔避免影響

胡蘿蔔阻葉黃素吸收?間隔避免影響#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傳言葉黃素不能和胡蘿蔔一起吃,因為胡蘿蔔會阻礙葉黃素吸收,這是真的嗎?食品藥物管制署說明,適度攝食胡蘿蔔,對葉黃素的吸收影響不大。葉黃素、β胡蘿蔔素攝取需間隔 避免影響吸收食藥署表示,飲食中適度地攝食胡蘿蔔,對於葉黃素的吸收影響不大,只有同時服用且攝入大量β胡蘿蔔素,才會影響葉黃素的吸收。葉黃素和β胡蘿蔔素,都屬於類胡蘿蔔素,因為在腸胃道的吸收路徑相似,所以可能產生相互競爭的情況。然而根據目前研究臨床試驗,同時服用高劑量的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時,會明顯降低葉黃素與β-胡蘿蔔素的吸收;然而人體腸胃道吸收具有先來後到的時序性,且此類脂溶性物質的吸收可連續長達數小時,只要兩者攝食時間有間隔,可降低競爭吸收的問題。天然蔬果中胡蘿蔔素、葉黃素含量 不足以造成競爭吸收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建議,一天攝取6毫克葉黃素,可預防黃斑部病變;而β胡蘿蔔素在人體內可轉換成維生素A,可改善因缺乏維生素A導致的眼睛及皮膚疾病。食藥署提醒,天然蔬果中的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的含量不足以造成兩者競爭吸收,民眾不需過度擔憂。如需服用大量的β胡蘿蔔素及葉黃素時,應先諮詢專業醫師、藥師或營養師,依個人需求選擇補充量,並將兩者服用的時間間隔拉長,免於相互影響。(資料來源:食品藥物管制署食藥闢謠專區)

3C上癮致白內障?黃綠色蔬菜成救星

3C上癮致白內障?黃綠色蔬菜成救星#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綜合報導)根據2016年全民護眼趨勢調查,國人每日使用3C總時數平均近8小時,相當於1/3天眼睛睫狀肌都處在緊張狀態,容易造成眼睛乾澀、模糊,甚至提高白內障風險。想要改善視力上的問題,除了改變生活習慣之外,因為坊間盛傳多攝取葉黃素可以保護視力,因此葉黃素也成了最夯的護眼保健食品之一。日光、電燈都傷眼 葉黃素助減少傷害臺北醫學大學營養學院保健營養學系教授陳俊榮說,葉黃素在主要分布於眼球水晶體的黃斑部、皮膚、乳房以及消化道。葉黃素和玉米黃質是組成視網膜和黃斑部的重要物質,以及視網膜主要色素來源,對於神經系統傳導也有重要的輔助作用。含有紫外線的日光、電燈、電腦、電視等等,都會對眼球造成不同程度的傷害,葉黃素能中和藍光、減少藍光傷害,進而降低黃斑部病變和視網膜傷害,而葉黃素可以增進水晶體的抗氧化能力,抵抗紫外線與自由基的傷害,並可保護眼睛的微血管,維持良好的血液循環,是保護眼睛的營養素。多吃綠黃色蔬菜 靠食物攝取葉黃素陳俊榮教授表示,一旦身體感到疲勞時,最重要的是適度休息與充足睡眠,如發現眼睛有乾澀、視力模糊等症狀出現時,建議就醫治療。並且平時養成良好習慣,例如電腦螢幕放置在直視的位置、調整室內照明、注意工作時的身體姿勢、長時間連續工作時需有休息時間,都是保護眼球健康的方式。葉黃素人體無法自行合成,必須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在甘藍、菠菜、綠花椰菜、胡蘿蔔、南瓜等綠黃色蔬菜,以及奇異果、葡萄、柳橙中含有豐富的葉黃素,適量攝取可降低白內障及黃斑部病變風險。美國食藥署建議,每天從食物中攝取6毫克就足夠,可降低罹患老化性黃斑退化症的風險。(資料來源: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631期)

想要「亮睛睛」 除了葉黃素這兩樣也是重點

想要「亮睛睛」 除了葉黃素這兩樣也是重點#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人都知道,葉黃素對眼睛健康很重要,事實上,玉米黃素、Omega-3等營養素,也是眼睛健康重要關鍵。台灣預防保健協會理事長、藥師趙順榮表示,眼睛黃斑部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可幫助對抗藍光傷害,而這2種營養素必須靠Omega-3油脂,才能順利進入眼睛組織,發揮保健效果。葉黃素、玉米黃素 有助抵抗藍光傷害趙藥師分析,不少現代人、年輕人長時間滑手機、看電腦,加上飲食、生活習慣不健康,眼睛很容易提早老化,黃斑部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也會流失。黃斑部中的葉黃素就好像「濾光器」,有助過濾藍光傷害,當葉黃素、玉米黃素不足,眼睛就容易產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等問題。葉黃素、玉米黃素 黃金比例10:2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NIH)所進行AREDS II 老化相關眼疾研究第二階段,眼睛黃斑色素中的葉黃素、玉米黃素黃金比例為10:2。趙藥師表示,黃色、橘色蔬果多含有葉黃素、玉米黃素,對於那些很難改變生活習慣的族群,以營養補充品補充葉黃素、玉米黃素,也是另一種不錯的選擇。藻油Omega-3身體使用率 與魚油並駕齊驅另外,Omega-3負責將葉黃素、玉米黃素輸送至黃斑部,其中的EPA、DHA濃度更決定Omega-3品質好壞。趙藥師指出,傳統認為,魚油是Omega-3主要來源,實際上藻類中的藻油也含Omega-3,透過食物鏈,Omega-3便進入魚類體內。藻油來源Omega-3較為環保 素食者也可食用不過與魚油相比,過去藻油Omega-3的萃取濃度較低,身體轉換運用度也低於魚油。若運用專利萃取、製程技術,就能改善這問題,目前相關人體臨床試驗也證實藻油Omega-3的身體使用率已與魚油並駕齊驅,食用藻油Omega-3不只對環保、海洋生態較有好處,素食者也可食用。健康飲食、生活習慣 幫助維持眼睛健康趙藥師叮嚀,民眾想維持眼睛、黃斑部健康,飲食、營養要均衡,也要少吃油炸食物,使用3C產品及滑手機的時間要有所節制,平常也要避免紫外線和藍光傷害眼睛。若暫時無法改變飲食、生活習慣,就要考慮攝取營養補充品,以補充流失的葉黃素、玉米黃素。(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吸菸者服葉黃素 罹癌風險升102%

吸菸者服葉黃素 罹癌風險升102%#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葉黃素是一種類胡蘿蔔素,通常與玉米黃素共存,估計可互相轉化,橘黃色的它們原本是植物行光合作用的輔助吸光色素,廣泛出現在葉子、花瓣和果皮中。色素經由食物鏈出線在動物體內雖然只有植物才能製造這些色素,不過經由食物鏈亦出現在動物體內,它們主要分佈於眼睛的視網膜黃斑區,對視力具有一定的影響,但不會轉化成維生素A,常吃深綠色蔬菜便可攝取到葉黃素,工業萃取則來自萬壽菊的花瓣,保健業者號稱葉黃素有如下的功效:•  過濾陽光和螢幕中的紫外線,保護眼睛。•  預防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及白內障,改善視力。•  延緩老化,降低心血管疾病與癌症的風險。葉黃素萃取無法預防癌症 反而提高風險但2009年3月5日中國公眾科技網刊登了〈胡蘿蔔素易使吸煙者患肺癌〉:「服用維生素A和葉黃素4年或更長時間,肺癌的患病危險就分別增加53%和102%。」報導中引用這篇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大學營養暨流行病學系、涵蓋77126名中老年人的研究,發現葉黃素萃取不但無法預防癌症,甚至還提高相關的風險,特別是那些吸菸者,至於改善視力方面,葉黃素的情況又會如何呢?感光細胞聚集處 可提供高解析度視覺對65歲以上的老年人而言,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AMD)是導致視力下降、影像模糊和失明的重要原因,黃斑區乃感光細胞聚集的地方,可提供高解析度的敏銳視覺,流行病學調查曾顯示,葉黃素攝取較多、或者視網膜中葉黃素濃度較高的人,罹患視網膜黃斑退化的機會就較少。因為黃斑區含有大量的不飽和脂肪酸,尤其是DHA,故對於脂肪過氧化反應十分敏感;據推測,葉黃素和玉米黃素會過濾可見光裡高能量的藍色光、清除自由基,所以有助於相關的患者。β胡蘿蔔素 降AMD發展到晚期25%風險雖然補充葉黃素可增加黃斑區的色素密度、提高視覺敏銳度,但它對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的功效有某種程度上的限制,2010年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眼睛研究所的回顧指出:「唯一進行過大規模臨床試驗的老年性眼疾研究則顯示,以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C、以及礦物質鋅和銅,可降低中期AMD患者5年內發展到晚期25%的風險,不過,目前仍沒有足夠的證據支持補充劑能預防AMD。」(本文摘自/破解養生的迷思/凡識書屋出版) 

預防眼疾 多吃豌豆、玉米

預防眼疾 多吃豌豆、玉米#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編輯部/綜合整理)根據2012年中國北京大學營養與食品衛生學系的統合分析:「葉黃素和玉米黃素被認為可減少AMD的發生率,但臨床試驗的結果並不一致,事實上,它們與早期AMD的風險降低較沒關聯,不過攝取量的增加可能會延緩進入晚期AMD(視網膜黃斑部退化)。」事先服用補充劑 並無法預防AMD發生換句話說,未罹患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的健康者,事先服用補充劑,並無法預防它的發生,只有相關患者服用適當的補充劑,才能延緩病情的惡化,而且除了應攝取葉黃素和玉米黃素外,ω-3脂肪酸、β胡蘿蔔素、維生素E和C、以及礦物質等也是不可或缺的。吸菸者不要吃補充劑 吃多恐升罹癌風險至於補充劑的安全性,一般認為葉黃素過量的危險性很低,頂多讓皮膚偏向橘黃色,即使如此,仍建議老年人每天勿服用超過15~20毫克,兒童和孕婦則最好別攝取。另外也建議吸菸者不要吃補充劑,因為類胡蘿蔔素雖然能抗氧化,但太多反而會促進氧化作用,升高罹癌的風險,而預防重於治療,日常的保養功夫不能輕忽,艷陽高照時戴上太陽眼鏡,便可大幅減少紫外線及藍光對眼睛的傷害,葉黃素不是必需營養素,缺乏時不會造成生理功能障礙,有它則促進身體健康。葉黃素不能預防或治療近視或遠視雖然補充劑無法事先預防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但不代表天然食物也一樣無效,一般相信,多吃些菠菜、青花菜、結球萵苣、豌豆和玉米等葉黃素或玉米黃素含量豐富的食物,可大幅減少AMD、甚至老年性白內障的發生率,這2種營養素普遍存在蔬菜中,尤其是深綠色的葉菜類,而動物性食品的蛋黃亦為來源之一,均衡飲食很容易帶來充分的攝取量。40歲以後視力模糊的主要原因乃老花,是由於水晶體彈性變差而不能對近物聚焦,其致病原因和臨床症狀均與老年性視網膜黃斑退化有明顯差異,服用葉黃素將無法改善,同樣地,葉黃素也不能預防或治療近視或遠視,所以視力模糊的人應該去醫院檢查後才能對症處理,並不是隨便服用葉黃素就可以改善的。(本文摘自/破解養生的迷思/凡識書屋出版) 

擊退白內障 玉米、柳橙有效護目

擊退白內障 玉米、柳橙有效護目#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記者徐平/綜合報導)視物白茫茫,雙眼酸澀、退化速度快、畏光、閱讀書報雜誌出現困難,這是老年人常見的白內障,眼睛也會老化,年紀越大罹患白內障的機會也就越高,65~75歲約有50%患有白內障,若大於75歲,則約有75%罹患白內障。眼藥水只能延緩惡化 根本治療是手術近日有媒體報導,治療白內障的「快納史」眼藥水即將停產下架,民眾憂心無藥可用,衛福部南投醫院眼科表示,目前尚無特效藥可治療或防治白內障,一般眼藥水大多只能延緩惡化,最根本治療方式是手術置入人工水晶體,呼籲民眾勿因藥水停產而恐慌。單眼複視、極度的畏光和炫光為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眼科主任何建賢表示,白內障的症狀主要包括:視力模糊減退、眼睛度數改變、單眼複視、極度的畏光和炫光,偶而還會有色覺改變、距離感變差的情形發生,一般白內障從外表無法直接觀察出來,必須經過眼科醫師特殊儀器檢查(如裂隙燈顯微鏡)才能早期偵側。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 傷口小、時間短何建賢主任表示患者的白內障,如已嚴重到會明顯影響日常生活的地步,那麼唯一的治療方式便是手術摘除白內障並置入人工水晶體,現在標準的手術方式一般採取「超音波晶體乳化手術」,手術傷口小、恢復時間短,除非患者的狀況不許可,才會採取傳統傷口大的手術方式。甘藍、菠菜、芥菜 含豐富葉黃素衛生福利部南投醫院營養師蔡秀雯表示,民眾平時可多補充葉黃素來保養眼睛,葉黃素是一種天然抗氧化劑,可以增進水晶體的抗氧化能力,保護細胞避免受自由基的傷害,延緩眼睛的老化、病變,減少眼疾的發生率,還可以保護視網膜免受光線的傷害,人體無法自己合成,可由甘藍、菠菜、芥菜、深綠色花椰菜、玉米、柳橙中獲得。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葉黃素

          (圖說:白內障年輕化 平均六十歲民眾患有白內障/圖片取自優活健康網)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與頭髮變白、皮膚出現皺紋的道理一樣,眼球裡面的水晶體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變白老化,造成某種程度的混濁,進而影響視力,這就是俗稱的「白內障」。眼科張正忠醫師表示,以往白內障的手術多半落在7、80歲的長者,但近年來臨床發現,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平均來講,60歲就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患越來越多。 白內障年輕化  主因多為3C產品藍光 張正忠醫師說明,白內障可分為老化性與病發性白內障,一般而言,是以老化性白內障,也就是退化型的白內障為最大宗,少部分是因為糖尿病、虹彩炎、青光眼等疾病,所引起的病發性白內障。 而最近發現,白內障手術有年輕化的趨勢。張正忠醫師解釋,的確以往我們發現接受白內障手術年齡多半是落在7、80歲的老年人,但隨著手術技術與材料進步,白內障手術已不再是等病徵成熟後才能做。所以很多60歲的民眾,一旦發現自己有白內障,也會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儘早接受手術,以恢復視力與生活品質。 尤其是現在3C產品普及,藍光問題造成眼睛病變的案例越來越頻繁,張正忠醫師分享,自己的病患來接受白內障手術,十之八九都有使用3C產品的習慣。我們的眼睛,原本就有過濾紫外線與藍光的功能,一旦置換人工水晶體,就要特別小心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要求手術患者,應要避免光害,尤其室外活動,一定要配戴太陽眼鏡。 避免黃斑部病變 抗藍光水晶體降低惡化速度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失明問題的第一名,跟藍光絕對有間接的關係!」張正忠醫師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水晶體被移除後,會有較高機率發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近兩年的研究論文也指出,抗藍光水晶體的確可降低黃斑部病變惡化的速度。 也就是說,假使民眾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在3C產品如此普及的現代,站在醫師的角度,提醒接受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一定要有防藍光的觀念,保護自己的視網膜。 很多病患都問,抗藍光水晶體比較貴,那是否平時多吃含有葉黃素的食物,也可以避免黃斑部病變?張正忠醫師解釋,葉黃素僅是預防黃斑部病變的營養素之一,像玉米黃質素、胡蘿蔔素都是必須的營養素,其實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方法有許多,例如透過外在遮陽、植入抗藍光的水晶體或者是正確攝取必須營養素等等。建議民眾也可以跟眼科醫師討論,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之道。   (本衛教訊息由愛爾康協助刊登)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

白內障年輕化 抗藍光水晶體預防惡化速度#葉黃素

(優活健康網特約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與頭髮變白、皮膚出現皺紋的道理一樣,眼球裡面的水晶體也會隨著年齡的增加,而逐漸變白老化,造成某種程度的混濁,進而影響視力,這就是俗稱的「白內障」。眼科張正忠醫師表示,以往白內障的手術多半落在7、80歲的長者,但近年來臨床發現,白內障有年輕化趨勢,平均來講,60歲就接受白內障手術的病患越來越多。白內障年輕化  主因多為3C產品藍光張正忠醫師說明,白內障可分為老化性與病發性白內障,一般而言,是以老化性白內障,也就是退化型的白內障為最大宗,少部分是因為糖尿病、虹彩炎、青光眼等疾病,所引起的病發性白內障。而最近發現,白內障手術有年輕化的趨勢。張正忠醫師解釋,的確以往我們發現接受白內障手術年齡多半是落在7、80歲的老年人,但隨著手術技術與材料進步,白內障手術已不再是等病徵成熟後才能做。所以很多60歲的民眾,一旦發現自己有白內障,也會與醫師討論是否可以儘早接受手術,以恢復視力與生活品質。尤其是現在3C產品普及,藍光問題造成眼睛病變的案例越來越頻繁,張正忠醫師分享,自己的病患來接受白內障手術,十之八九都有使用3C產品的習慣。我們的眼睛,原本就有過濾紫外線與藍光的功能,一旦置換人工水晶體,就要特別小心藍光對視網膜的傷害。這就是為什麼我們經常要求手術患者,應要避免光害,尤其室外活動,一定要配戴太陽眼鏡。避免黃斑部病變 抗藍光水晶體降低惡化速度「老年性黃斑部病變是失明問題的第一名,跟藍光絕對有間接的關係!」張正忠醫師說,越來越多的研究顯示水晶體被移除後,會有較高機率發生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近兩年的研究論文也指出,抗藍光水晶體的確可降低黃斑部病變惡化的速度。也就是說,假使民眾接受人工水晶體置換,在3C產品如此普及的現代,站在醫師的角度,提醒接受置換人工水晶體的患者,一定要有防藍光的觀念,保護自己的視網膜。很多病患都問,抗藍光水晶體比較貴,那是否平時多吃含有葉黃素的食物,也可以避免黃斑部病變?張正忠醫師解釋,葉黃素僅是預防黃斑部病變的營養素之一,像玉米黃質素、胡蘿蔔素都是必須的營養素,其實降低藍光對眼睛的傷害方法有許多,例如透過外在遮陽、植入抗藍光的水晶體或者是正確攝取必須營養素等等。建議民眾也可以跟眼科醫師討論,以選擇適合自己的護眼之道。(本衛教訊息由愛爾康協助刊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