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

中醫銀針開花 治手腕腱鞘囊腫

中醫銀針開花 治手腕腱鞘囊腫#中醫

26歲擔任藥師工作的陳小姐(化名),3年多前發覺右手腕背上有一約半公分大小的不明腫塊,今年6月份因右腕關節疼痛且感覺右手麻木,前往醫院就診,經診察得知右手腕背上的腫瘤已有3公分,醫師確診為「腱鞘囊腫」,以數支一寸毫針包圍(形如銀針開花,此種針灸手法稱為「圍刺」)刺入患部治療一週後,腫瘤範圍已縮小,而且疼痛症狀也獲得改善。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林在裕指出,陳小姐的「腱鞘囊腫」病症即中醫所謂「筋瘤」,俗稱「肌腱瘤」,是一種外傷筋膜、邪氣居聚,造成局部血液循環不良,水液積聚於骨節經絡的病灶。林在裕解釋,腱鞘囊腫常發病於手腕背面、足背部及肘關節附近,是一種關節或腱鞘內的良性腫瘤,外觀呈圓形、光滑,剛開始患部會感到局部酸脹、疼痛,病況嚴重者可能影響活動。初期多為質地柔軟,觸壓該處則有滑動感,內容物含有無色透明或淡黃色濃稠粘液,日久不治除了囊腫變大硬化之外,疼痛程度也會相對增加。好發族群以青壯年人為主,女性發生率多於男性。多因重複同一動作造成慢性勞損所誘發。林在裕表示,目前西醫治療方式可用針頭將其內容物抽出,或手術將整個囊腫連同滑膜切除。中醫使用針刺手法可達到行氣活血、疏通經絡、消腫散結的療效,進而使內容物滲出於皮下而自行吸收,最後讓囊腫變軟而消失,針刺治療腱鞘囊腫具有療效快、疼痛輕、無副作用、無疤痕的優點。他說,手腕腱鞘囊腫容易發生族群:• 長期使用電腦的電腦族。• 做手工者。• 廚師。• 櫃檯結帳人員。• 常常需要手腕轉動的運動。例如:體操、高爾夫、桌球、保齡球。林在裕提醒,須注意讓患部多休息。由於腱鞘囊腫是因為反覆過度摩擦所導致的炎症,因此,患者一定要避免重複性高而且需要用力的動作,必要時可配戴護具來加強維護關節韌帶,只要耐心配合治療及適當休息,應會有不錯的治療效果。

騎車累殘無外傷 仍要小心體內積”瘀血”

騎車累殘無外傷 仍要小心體內積”瘀血”#中醫

一位年輕男性患者因為近兩周全身痠痛無法入眠而至其門診就醫,問診得知,患者在一個月前因騎機車被追撞跌倒,但當時就診西醫時並無發現骨折或其他外傷,因此僅口服止痛劑,未再進行其他治療。但是患者卻在約半個月後出現全身痠痛的症狀,疼痛感在晚上更加明顯,嚴重影響睡眠品質,而且還出現胸悶、骨頭及關節有酸酸、重重的感覺,這些都是身體外傷的後遺症。經用藥且輔以傷科推拿後,痛感消失,身體也變輕快。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中醫科黃雪雅醫師表示,人體在遭受外力撞擊或跌倒後,內部經絡氣血會出現短暫的紊亂現象,輕微者會自我調整回復到正常狀態,嚴重外傷則需要藉助傷科推拿手法以及傷科用藥來治療,以去除外傷導致的內部瘀血或氣鬱現象,使得氣血運行順暢,經絡循行回到常軌,身體出現的痠痛自然得以緩解。有些慢性酸痛症狀的病因是來自於多年陳舊性的外傷所導致,因此在用藥治療上「活血」與「行氣」必須併用,如桃仁、紅花、川七、枳殼、柴胡、牛膝、木瓜等都是臨床上常用藥物。像川七具有活血及止血的雙向治療作用,無論在傷科或心血管疾病患者都是相當重要的藥物之一。黃雪雅醫師指出,瘀血所造成的疼痛多在夜晚發生,像這位患者在用藥上也是以活血化瘀、行氣止痛為主,經用藥二週後,病患自訴其痛感消失,身體也變輕快,這是由於治療後全身氣血順暢所致。除傷科用藥外,傷科推拿手法的運用也相當重要,對於兩週以內的急性病症及經年累月的陳舊病症會採用不同的推拿手法,以外治手法加上內服藥相輔,對大多的酸痛病症都有一定的治療效果。除此之外,中藥外洗與薰蒸治療也是中醫傷科的一大特色,可藉由活血藥及補益肝腎的藥物,經皮膚吸收直接對外部淺層經絡做治療,對於急性期患者療效顯著。因此,黃雪雅醫師表示,各類急慢性痛症除了止痛藥或肌肉鬆弛劑外,其實中醫傷科治療能更完整的對人體經絡筋骨進行調節及修護,避免出現外傷後遺症,讓骨骼、肌肉都能健健康康的陪伴你一生。

「藥」如何防治「H1N1新型流感」?

「藥」如何防治「H1N1新型流感」?#中醫

「H1N1新型流感」傳染途徑,主要是透過咳嗽、打噴嚏等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在症狀出現前1天到發病後7天均具有傳染性,所以可能會在出現發燒症狀前就感染其他人,因此遠離感染源及勤洗手是最重要預防措施。Q1. 為什麼克流感(Tamiflu)與瑞樂沙(Relenza)可以治療H1N1新型流感呢?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藥劑科藥師方喬玲說,流感病毒表面抗原中有一種很重要蛋白質,即神經胺酸酶(neuraminidase)。神經胺酸酶作用是促使複製的病毒從宿主細胞中釋放出來,同時幫助病毒穿透呼吸道粘膜細胞。所以,若是神經胺酸酶功能被抑制,病毒複製及感染能力就會受到破壞。克流感(Tamiflu)與瑞樂沙(Relenza)均為神經胺酸酶抑制劑,可有效抑制流感病毒擴散,使新形成的病毒顆粒無法從被感染細胞中釋出、再去感染其他細胞。Q2. 使用克流感(Tamiflu)需注意那些事情呢?方喬玲指出,成人及青少年≧13歲用法是早晚各一粒,連吃五天。最好能夠在症狀出現後48小時內即開始服用,才能達到最佳療效,它可以使流感患者提早2-3天恢復正常體能及活動力,同時也使流感症狀減輕。五天療程目的在於完全消滅病毒,若中途停藥致使病毒尚未完全殲滅,殘存病毒很可能會產生抗藥性。克流感最常見副作用是噁心及嘔吐,這些症狀是短暫且通常發生在服用第一個劑量時,方喬玲建議,可與食物併服以減少此副作用發生。近年來從上市報告中發現,流行性感冒患者服用克流感後,曾出現少數肝炎及肝指數上升現象,甚至有自我傷害及譫妄情況,尤其以兒童影響較多。美國食品與藥品管理局(FDA)也因此要求在克流感說明書上加註,服用克流感可能會導致出現神經系統問題的警語。她強調,克流感懷孕的分級定為C級,孕婦及授乳婦女應經醫師評估後使用。在老年人或肝腎功能不佳的病患,一般是不須調整使用劑量。另外,克流感併用其它藥品尚無臨床上有意義的藥物交互作用產生,所以併用上無需擔心此問題。Q3. 使用瑞樂沙(Relenza)需注意那些事情呢」?方喬玲表示,瑞樂沙(Relenza)是一種口腔吸入劑,成人及年滿5歲兒童每日治療劑量為10mg(一天吸入兩次),持續使用五日。在治療第一天儘可能服用兩個劑量,但用藥間隔至少要2小時。它與克流感一樣,需於發病兩天內服用,效果較好。常見副作用包括:腹瀉、嘔心、咳嗽、頭暈、頭痛及鼻炎症狀等。瑞樂沙不建議施用於慢性呼吸道疾病患者(如氣喘或是慢性肺阻塞疾病),可能影響呼吸道功能減退;若是醫師同時處方瑞樂沙及吸入式支氣管擴張劑,必須在使用瑞樂沙前先用支氣管擴張劑。她還說,與克流感一樣,在上市後曾經被報導可能引起患者精神錯亂或是行為怪異等不良反應,目前兩者皆屬於新藥上市的安全監視中藥品,衛生署隨時監視上市後的使用情形。瑞樂沙懷孕的分級定為C級,使用前需與醫師討論,一般來說並不建議於懷孕或哺乳期間使用。在併用藥品方面,瑞樂沙已被證明具有很低的藥物交互作用風險。另外,肝腎功能不良病患皆不須調整瑞樂沙使用劑量。Q4. 需要先吃藥來預防H1N1新型流感嗎?答案是:不需要!方喬玲說,克流感與瑞樂沙不是疫苗,不會讓人體本身產生抗體,只有在接觸病患、旅遊後,出現類似症狀或有罹病高度風險時,才使用此類藥物。「我為人人、人人為我,個人先做好自我健康管理」是避免新型流感病毒造成大流行的不二法門。

夏季中、西醫體驗營 從小開始學養生

夏季中、西醫體驗營 從小開始學養生#中醫

中醫、西醫,傻傻分不清楚?今年小華陀營因應中西醫結合趨勢,以及去年小朋友熱烈迴響,特別籌備兩天的營隊活動,讓小朋友一次體驗中西醫看診方式與文化差異,了解中醫與西醫的同與不同,並且學到正確養生保健與預防疾病觀念與方法。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李彩鳳介紹,在中醫部分,延續小華陀營既有精神,目標在於將中醫養生預防觀念往下紮根,藉由活潑主題、生動內容,讓學童能夠認識中醫,在有趣活動引導下,培養預防疾病、照顧健康基本能力。在西醫部分,則希望藉由日常生活就能做到的小動作,進行健康自我篩檢,且體驗醫師看診,減少看診時的恐懼感。李彩鳳指出,兒童近視情況嚴重,2006年衛生署調查顯示,七歲學童近視率為19.6%,十二歲學童近視率高達61.8%!高度近視會衍生出很多視力問題,因此,為推廣學童視力保健議題,本次2009夏季中西醫體驗營主題便是「視力保健」,除了安排中、西醫視力保健課程及護眼操外,更依主題選用護眼午餐及點心、茶飲,期待能讓學童了解視力保健的重要,並能親身身體力行。她表示,今年暑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除了跨越中、西醫界線,讓小朋友可以深入體驗中西醫療的奧妙,在中醫部份突破傳統,讓中醫也可以很科學,透過中醫檢查儀器-經絡儀,來了解身體各方面呈現狀況。在西醫醫療中,也從小朋友好奇的聽診器裡探出身體各器官發出的聲音,如:心臟、腸子蠕動、脈搏等,在這次體驗營中,為了讓小朋友有更深度體驗及課程中的感動,活動集結該院區及中醫門診中心的專業中、西醫師群,打造二場各2天的中西醫保健營行程,讓學童有意猶未盡的心靈悸動。不僅如此,在本次活動規劃上,還要帶學童上山採藥去,也結合內雙溪森林藥用植物園,讓參加的學童在聽覺、視覺、嗅覺、觸覺上滿足其好奇心,如此走出戶外,讓孩子的境涯更加寬廣。◆2009夏季中、西醫體驗營◆一、報名繳費時間:第一梯次:即日起至98年7月22日,額滿為止。         第二梯次:即日起至98年8月5日,額滿為止。二、活動時間:第一梯次:98年7月27、28日週一及週二       第二梯次:98年8月10、11日週一及週二三、活動地點:第一梯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10樓       第二梯次: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8樓四、報名專線:23887088-3823五、參加對象:11-14歲〈國小五-六年級或國中一年級〉六、報名費用:1500元,請洽詢林森(中醫)院區服務台七、招收名額:每梯次60名,額滿為止!八、報名方式:傳真報名或電話報名。請洽一樓聯合服務中心服務台領取報名表或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網站自行下載報名表。

中醫治青春痘 體質決定用藥

中醫治青春痘 體質決定用藥#中醫

炎炎夏日即將來臨,不少女性朋友將可再次展現其愛美的天性,盡情揮灑亮麗的一面;不過,女性朋友卻需擔心,擾人的青春痘也會被炎夏無情驕陽的逼迫、重口味的炸烤辣美食及涼爽冰品…等多方夾攻、引誘下,一個一個冒出頭來。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中醫科 - 廖敏宏醫師表示,青春痘的正式醫學名稱是尋常性痤瘡。現代醫學認為,尋常痤瘡發生於毛囊皮脂腺部位的慢性炎症性疾患。主要係因雄性激素分泌增多,導致皮脂腺分泌旺盛,使皮脂腺毛囊口堵塞,再由痤瘡桿菌及其他微生物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反應。治療的方法多從抗菌、抑制毛囊皮脂導管角化、抑制皮脂腺增生和分泌及直接或間接阻斷雄激素對皮脂腺作用等方面入手。廖敏宏醫師指出,在中醫認為痤瘡的發生,其實就是患者本身體質( 熱、鬱、虛、瘀、寒 ) 的具體表現,如下:一、平時習慣高脂肪或燒烤辛辣之物的飲食,會使肺胃累積過多的「熱」或「濕熱」,而這些多餘的「熱」會循著經絡上熏於面而成痤瘡,此類患者多半有便秘的問題。二、中醫稱為「肝經鬱熱」者,係指常見月經來潮前痤瘡增加、經後又減輕的女性患者。這是因中醫認為「肝藏血」,有陰血不足體質者更易在月經來潮時,因部份血液的流失造成肝血不足,進一步造成肝氣鬱結(症狀:胸悶、乳脹、情緒不佳),肝氣鬱久則會化火,產生熱性、易生痤瘡的體質,此類患者多半有痛經或月經不調的問題。三、青少年或常熬夜等「相火」過旺者。「相火」為中醫術語,原指推動和維持人體生命活動的動力。但青春期年少氣充,原本正常生理就處於相火易於旺盛階段(人體臟腑機能活動處於活躍狀態),若再加上嗜食高脂肪或燒烤辛辣之物,則無異於火上加油,使痤瘡一發不可收拾。另外,熬夜者的生活型態也易造成陰虛火旺體質(相火旺盛)而成痤瘡。四、某些病患病程長、反覆不癒,痤瘡呈現囊腫、結節的型態。因中醫認為久病必有瘀,故稱此類痤瘡為「痰瘀互結」型,一般治療上需要較久的時間。五、有些患者屬於虛寒型。雖然痤瘡發生的原因多與「熱」、「火」相關,但其實臨床上虛寒體質的痤瘡患者亦不少見。此型患者痤瘡多呈現局部堅硬結節或囊腫,或不易成膿,或膿成不潰,或潰後不斂,瘡瘍漫腫,根深蒂固;此外,一般伴隨有四肢冰冷、腰背酸痛、腹瀉、痛經、月經少或經期延長、舌淡暗、脈沉細無力等臨床表現。上述患者因本身身體能量不足,越是給予清熱解毒,病情反越沉重。綜上所述,廖敏宏醫師說,中醫對於痤瘡患者,視其體質不同而有相應的治療方式,因為人的外貌有高矮胖瘦、健壯羸弱之分,內在的生活型態、飲食習慣、所處環境、甚至遺傳(種族)也不盡相同,當然體質亦必有不同之處,視體質決定用藥乃是自然且合理的臨床思惟。「有諸中,必形於外」,透過醫師診斷,由內部進行體質調整與中藥外洗的方法治療痤瘡,臨床上均能獲致不錯之療效。

出國遊學多留意 防護H1N1新型流感

出國遊學多留意 防護H1N1新型流感#中醫

為因應暑期即將到來,國內各級學校多有舉辦遊留學活動,國人也會在暑假期間安排至國外旅遊。依據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統計,目前全球73個國家出現H1N1新型流感確定病例,病例總數達25288例。惟多國疫情均已趨緩,且多數病例為輕症患者,致死率並不如初期研判之高,因此教育部公布自98年6月10日起,全面恢復暑期留遊學等相關活動之辦理,惟應配合世界衛生組織建議,有症狀者減緩國際旅遊,且遵循各國防疫措施;另外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教育部及外交部研議訂定「留遊學H1N1疫情第4級國家注意事項」供民眾及各機關學校作為出國遊留學或旅遊之參考。目前疫情等級第4級國家包括:墨西哥、美國及加拿大,臺中市衛生局在此也呼籲本市市民,出國旅遊或遊留學,應遵循「留遊學H1N1新型流感疫情第4級國家注意事項」做好相關防護措施,才能有一個健康出遊的快樂假期。「留遊學H1N1疫情第4級國家注意事項」依作業時程分為出發前、飛航途中、國外期間、返國後等四個階段:(一)出發前:1.掌握相關疫情資訊:可至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站瞭解前往地區之最新疫情狀況;各級學校也應掌握學生在國外動向資訊,並成立因應小組與訂定相關配套機制,以為因應。2.防疫用品:攜帶乾洗手液、口罩及個人藥品等。3.衛教宣導:注意個人衛生習慣,養成勤洗手、吃熟食不吃生食的習慣。4.可至旅遊醫學門診諮詢。5.駐外館處聯繫資料:提供學生我國駐外館處聯繫資料(可至外交部網站http://www.mofa.gov.tw)與教育部駐外文化組疫情專線手機,俾利提供及時之協助。(二)飛航途中:1.配戴口罩:飛航途中如果出現類流感症狀,請配戴口罩,並通報機組人員協助座位安排。2.入境通報:倘團員於旅途中有相關健康問題,領隊應於返國入境時向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疫官通報,並協助接受相關檢疫作為。(三)國外期間:1.邊境檢疫:配合國外各項防疫措施並遵守各國邊境檢疫規定。2.行程安排:領隊安排行程時,應避開人群聚集或空氣不流通處所。3.當地就醫:留遊學生如有類流感症狀或呼吸道症狀或身體不適,應儘速於當地就醫。4.遇急難時:儘速撥打我國駐外館處緊急聯絡電話,或聯繫「外交部緊急聯絡中心」旅外國人急難服務專線電話(0800-085-095)(國內免付費,海外需付費請撥當地國國際碼+886-880-085-095)另有旅外國人急難救助全球免付費專線電話800-0885-0885,因電信技術問題,目前暫僅適用22個國家或地區。5.病例即時通報:海外留遊學生若有H1N1疑似病例或確定病例請主動通報我駐外館處與國內學校,或我駐外館處獲知海外留遊學生感染H1N1,立即通報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專線電話1922,以減少境外移入病例。6.健康管理:疫情第四級以上國家如墨西哥、美、加等三國之留遊學生,國外停留期間作好健康管理,或由帶隊老師或訪問學校指導老師協助防護。(四)返國後:1.返國入境機場:配合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檢疫相關作為。2.入境7日內:如出現發燒、喉嚨痛等疑似傳染病症狀,請帶口罩做好預防措施,並儘速就醫,且主動告知醫師相關旅遊史、接觸史。以上相關訊息可上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網(http://www.cdc.gov.tw)查詢。

H1N1新流感之介紹

H1N1新流感之介紹#中醫

新型流感的來勢洶洶,造成造成全球人民的緊急關注,目前更有愈演愈烈的趨勢。但何謂是新流感呢?我們民眾面對H1N1的攻擊應該如何因應且防治呢?「豬流感」,就是發生在豬隻的流行性感冒。由於豬隻感染豬流感,症狀都很輕微,不會造成豬隻大量死亡,因此世界衛生組織沒有列入為需通報的豬隻感染病。人類感染的豬流感之病毒是屬於H1N1 亞型(原流行於豬隻),屬於A 型流感病毒,常見病毒為H1N1、H1N2、H3N1 與H3N2。目前墨西哥與美國爆發的豬流感疫情,即為H1N1 病毒所引起。目前病毒株已經經過變異,只會影響到人,造成人與人間的傳染,但是不會再傳染給豬隻,所以我們並不用擔心會造成人畜間共通的傳染,所以煮熟的豬肉仍然可以安心食用。 H1N1 新型流感傳染途徑與季節性流感類似,主要是透過飛沫傳染與接觸傳染,一般成人在症狀出現前1 天到發病後7 天均有傳染性,但對於病程較長之病患,亦不能排除其發病期間繼續散播病毒。另兒童病例的可傳染期通常較成人病例為長。感染新流感時會出現以下症狀:發燒、咳嗽、喉嚨痛、全身酸痛、頭痛、寒顫與疲勞,有些病例出現腹瀉、嘔吐症狀,部分病例出現流鼻涕等症狀;與一般流感類似,故需採取檢體、利用基因檢驗方式確認其病毒種類,方可確認是否感染新流感。新流感的傳染方式主要是藉由患者咳嗽或噴嚏產生飛沫傳染、或透過手上的病毒,造成相互感染。所以,我們要加強個人衛生習慣、儘量少去人群擁擠的公共場所,並多加洗手、遠離患者,都是有效的預防措施。若是發生疑似症狀,應立即配戴口罩就醫,並告知醫師相關病史與旅遊史及接觸史。感染新流感時,有沒有藥物可治療?目前抗流感病毒藥劑有兩類:本院所使用之抗流感病毒藥劑詳細介紹如下:抗流感病毒藥劑於症狀開始48小時內投藥效果較佳,且只對流感病毒有效,無法治療其它呼吸道感染及引起之併發症。藥物雖可預防但是不能取代疫苗,停藥後即喪失預防效果。接種疫苗是預防流感的最好的辦法,但在疫苗尚未上市前,各位國民應做好自我防護的工作:遠離感染源、避免前往H1N1新行流感發生地區;注意個人衛生、勤洗手,養成良好衛生習慣;注意個人保健、規律運動、均衡飲食。參考資料: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本文作者 / 藥劑部 康淑雯藥師)

新流感來襲 口罩聰明選

新流感來襲 口罩聰明選#中醫

近來新流感疾情(H1N1)危機四伏,很多民眾急於購買口罩,市售口罩有很多種,藥師公會全聯會提醒民眾,無論何種口罩,均使用一次即丟棄,而一般布質口罩隔絕度不佳,無法有效隔絕病毒飛沫傳播。● 選擇合適口罩有效防止飛沫傳染 病毒是透過空氣來傳播,在空氣中就像灰塵,若使用口罩來防止感染,應戴手術口罩,而不是活性碳口罩,活性碳口罩目的在吸附有機溶劑蒸汽與臭味,並不是防灰塵及飛沫等顆粒狀危害物,但如果手術口罩加上活性碳等於有雙重保障。 美國衛生署疾病管制中心(CDC)於1993年提出「防護1微米的微粒效果必須達95%以上」之指引,來規範防護肺結核病菌的口罩。美國CDC也指出通過美國N95認證之防塵口罩都可符合此規範。至於病毒是附著在病患之飛沫,基本上應要求病患戴防飛沫口罩,而接觸之醫護人員應戴上述經驗證通過之工業用防塵口罩。如:N95或 FFP1.FFP2.或醫療用手術口罩。勞工安全衛生研究所曾實際以不同大小之微粒進行測試,包括紗布口罩、布質印花或繡花口罩、醫用口罩、工業用口罩(其中N95為通過美國驗證口罩,FFP2、FFP1為通過歐盟驗證口罩),測試結果,就一微米95%捕集效率來看,三種工業用口罩都可達到此規範,而一般醫師所佩戴之手術口罩,效率僅達80-85%,無法達到此規範,更別說布質口罩,效果更差,紗布口罩微粒過濾效果為37%。 ● 佩戴時注意密合度 小心洩漏戴口罩若不密合,呼吸空氣將從不密合地方洩漏,將無法達到預防效果,工業用口罩一般設計為立體形狀,原因就在於能否與佩戴者之口鼻密合。 對於密合度問題,一般紗布、布質、或醫用口罩都是製作成平面型,而且都是依靠耳朵來固定口罩的帶子,由於臉型的弧度並非平面,再者耳朵無法承受過大張力,因此這類型口罩洩漏相當嚴重,初步估計,約達50%的洩漏比率,也就是雖然戴上口罩,但是只有50%真正經過口罩之過濾。工業用口罩一般製作成杯型,再加上鼻樑部位使用金屬條來固定形狀,外觀比較接近臉部輪廓,而工業用口罩一般使用頭帶方式固定口罩,固定較為緊密,因此密合情形較好,估計有10%的洩漏,雖然較平面口罩情況好,但使用時仍須注意其洩漏情形。 口罩要能密合臉部才能達到防護之效果,若所配戴的呼吸防護具過大過小或根本不是類似臉部外型,將會導致面體與臉部之間產生縫隙,而空氣中的危害物便會在未經濾材過濾的情況下進入面體之中,造成危害。圖2配戴一個過大的口罩,可明顯的看出下巴處一點都不密合。再者扁平式口罩鼻樑及臉頰部,都可明顯看出嚴重的洩漏。 ● 口罩正反面區別口罩有綠色及粉紅色,正反面如何區別,不是依顏色看正反面,要看看材質,防水層是在外側,布面是貼近口鼻處,一般口罩有三層:外層:PP潑水材質,可阻隔有病源的飛沫或血液附著中層:特殊率網,可阻隔細菌、粉塵內層:超柔細纖維, 可吸收汗水、油脂。一般民眾並不需要配戴N95,接觸高危險群的醫護人員或在醫院擔任看護員等人較需要N95,同時提醒民眾所有口罩使用一次均需拋棄,也不要放入紙類回收。N95口罩不能洗,否則裡面的結構就會被破壞。口罩的使用時間為多久應根據個人使用情況及環境而定。一般說來,N95口罩需要時常更換,當出現以下情況時應立即更換:感覺潮濕、呼吸不順暢、口罩受污染如染有血跡或飛沫等異物、口罩損毀。(本文由中華民國藥師公會全聯會提供)延伸閱讀:各種口罩的選擇及使用方式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