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時性腦缺血

中風該不該放血 醫師專業緊急處置說分明

中風該不該放血 醫師專業緊急處置說分明#暫時性腦缺血

中風在臨床上,一般可以分為暫時性腦缺血、腦梗塞與腦出血三大類,症狀為一側肢體麻木或無力、嘴歪眼斜、口齒不清等等很多人有個迷思就是中風倒下就要放血,教人中風發作時,第一時間可在十隻手指頭尖端,接近指甲的地方進行刺針放血,也就是中醫所謂「十宣放血」,聲稱可防止中風惡化,其實在中醫來看不完全正確,在考慮要不要幫患者放血前,第一步一定要打電話叫救護車,把握黃金三小時,緊急送醫,因為在電腦斷層的診斷下才可以精確地盼電視梗塞型還是出血型中風,後續的治療是截然不同的,唯一的必要措施就是要把握黃金救援時間,該開刀就開刀,該打血栓溶解劑,就要在有限的時間內進行處置,以減少後續對於腦部以及神經的損害,但是在救護車來之前,民眾有需要為自己的家人做十宣放血的緊急措施嗎? 頤鳴堂中醫診所院長康涵菁中醫師表示其實中醫在中風除了中風後的復健以及針灸治療外,其實也有很多方法來判別這時是否適合放血來減輕中風對於腦部的損害 中醫將中風依有無意識障礙分中臟腑和中經絡,有意識障礙的中臟腑再區分閉證和脫證。以中醫的觀點來說閉證才適合十宣放血,脫證則不太適合,因為脫症放血可能讓患者的出血症狀更加嚴重。 中醫的臨證上,中風可簡分為閉症與脫症,症狀以起病驟急、昏迷不醒、面紅身熱、牙關緊閉,肢體拘急等為辨別要點。若中風患者為閉症,那麼或許可以試著以十宣穴放血法急救,拿針、或尖銳物刺擊十指指尖(指甲下一公分處指尖)。如果中風病人出現以下情況,在中醫來說屬於「脫症」,就是千萬不能放血,否則會加重病情,甚至威脅病人性命,包括病人已經昏迷、意識不清,或口吐白沫、大小便失禁,脫證在中一古代的診斷指標為撒手、肢體癱軟、口開、眼合、鼾聲、息微、遺尿、大便自遺、汗多、四肢厥冷、脈微細欲絕,以中醫來看,病人的陽氣已經脫失,非常虛弱,而放血是一種瀉的手法,所以再放血的話,只會讓病人更虛弱,」不過假使中風病人已經出現上述情況,一般代表病情已經很嚴重,就算給予急救,或搶在黃金時間內送醫治療,恐怕預後也很不理想。不管十宣放血後有沒有甦醒,一定要緊急送醫檢查治療,腦梗塞在3小時之內是黃金時期,不要以為醒了就好了,沒有這麼便宜的事。 康涵菁中醫師說明十宣放血的疼痛刺激真的有效還是只是判斷患者意識而已呢? 一般西醫的認知,認為指尖能放出多少血?這樣要減輕腦溢血血量實在不大可能,其實這是利用中醫的經絡穴道刺激,幫助患者舒醒。而十宣放血對阻塞性閉症中風最有幫助,因為能刺激體表神經路徑,影響腦部神經及內分泌平衡,並且宣洩血管壓力;但一般人很難根據病人出現的症狀區分,究竟是出血性,還是阻塞性中風,究竟是閉症還是脫症,所以如果沒有受過專業訓練,還是不要貿然採取行動。 康涵菁中醫師表示閉症除了十宣放血外,也會使用「大椎四穴」及「百會五穴」放血拔罐,改善腦部壓力,提高腦組織氧分壓,減少腦細胞病灶的範圍持續擴大,在後續的復原下增加腦代謝機能,減輕病變神經的缺血缺氧狀況,從而促進腦組織的恢復,有利於癱瘓肢體和語言障礙的恢復,這在中醫臨床上的案例是很常見的,然而「針灸放血」屬於醫療行為,不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的,且有凝血疾病的患者不宜放血,以免血流不止;有糖尿病的患者,更是要注意傷口感染。如果你對於傳統醫學有十足的經驗並是中醫執業人員,那麼透過辯證觀察,也許能提供患者不同的療法;但如果你仍是一知半解,在醫療發達、交通迅速的台灣,請把握黃金時機、緊急送醫才是正確的選擇。

輕忽暫時性腦缺血 一周內恐再中風

輕忽暫時性腦缺血 一周內恐再中風#暫時性腦缺血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暫時性暈眩,口齒不清及步態不穩,可別當成是疲勞,當心是暫時性腦缺血。醫師提醒,發生過暫時性腦缺血的人,7天內再發生中風的危險性為8%~12%,且年紀越大,風險越高。北市聯醫仁愛院區神經外科王毓禛醫師指出,暫時性腦缺血是一個常被國人忽略的問題,是指供應腦部血流的血管暫時阻塞,造成腦部組織短暫缺血,因而產生神經症狀,可以算是腦中風的警告訊號,發生時間不長,通常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過來,但在恢復後發生腦中風的危險性相對也變得較高。動脈阻塞越嚴重 中風機會越高因此,王毓禛醫師呼籲,發生暫時性腦缺血應立刻就醫,檢查中風危險因子並做腦血管狹窄程度的評估。盡早控制這些危險因子,如高血壓、糖尿病、高膽固醇、心房纖維顫動、抽菸、酗酒等,並使用適當的預防中風藥物,可降低中風風險,避免產生遺憾。而頸動脈阻塞程度越嚴重,中風機會越高。若藥物控制無法改善頸動脈阻塞程度,醫師建議可考慮手術或支架放置。

暫時性腦缺血 當心腦中風

暫時性腦缺血 當心腦中風#暫時性腦缺血

臺大醫院新竹分院神經內科李怡蓁醫師表示,48歲的張先生是一位中階主管,最近因為常覺得頭重重、脖子硬梆梆,擔心自己是不是血路不順快要中風了;經檢查他的脖子緊繃是壓力造成肌肉無法放鬆所引起,並不屬於腦中風的前兆。李怡蓁醫師指出,腦中風的前兆症狀包括突然出現的半邊顏面或是半邊肢體麻木或無力、突然出現的理解或說話能力障礙、突然出現的單眼或兩眼視力模糊、突然出現的步態不穩、眩暈、失去平衡感或協調能力,以及突然出現的不明原因嚴重頭痛。若曾出現以上的症狀,持續的時間約5~10分鐘,且在24小時內完全恢復,醫學上定義為「暫時性腦缺血」。這是一種暫時性,可完全恢復的神經功能失調,可視為腦部血管栓塞的前兆、腦中風的警訊。延伸閱讀「暫時性腦缺血」: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12432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