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頭頸腫瘤

數位精準醫療再進化  客製化口腔顱顏重建新典範

數位精準醫療再進化 客製化口腔顱顏重建新典範#頭頸腫瘤

主講人:臺北榮總口腔醫學部口腔顎面外科 吳政憲主任 臺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團隊運用數位跨域整合,成功將電腦輔助設計(CAD)、導航系統、3D列印與個製化植入物,應用於頭頸腫瘤患者術後口腔顱顏功能重建,精準重建外觀與口腔功能,大幅提升病人術後生活品質,展現數位精準醫療新境界,開創口腔顱顏功能重建新典範。 口腔癌模組化顳顎關節重建 一位口腔癌患者因腫瘤侵犯至大範圍下顎骨及顳顎關節,傳統手術往往難以同時兼顧外觀與功能,醫療團隊透過電腦輔助設計與模組化人工顳顎關節,結合顯微游離皮瓣重建,成功恢復面部對稱與咬合功能,展現數位醫療在複雜下顎骨腫瘤重建的臨床價值。 骨肉瘤下顎骨重塑 另一位下顎骨骨肉瘤患者接受廣泛下顎骨截除。醫療團隊利用電腦輔助個別化植入物重塑臉部外觀,並以腓骨游離皮瓣結合人工植牙進行功能性重建,使患者得以恢復正常咀嚼與語言功能,外觀也重獲自然和諧,充分體現「功能與美學兼具」的治療理念。 顏面外傷口腔重建 一名複雜顏面外傷患者合併嚴重上顎骨缺損,導致外觀變形與口腔功能受損。醫療團隊運用顴骨植體 (zygomatic implant)技術重建咬合與口腔功能,避免複雜之補骨及軟組織重建手術,讓患者在功能與外觀上都獲得顯著改善,重拾信心。 開創口腔顱顏重建新契機 臺北榮總口腔顎面外科吳政憲主任指出,過去頭頸腫瘤或顱顏外傷患者雖能存活,但術後在外觀與功能上往往難以恢復。如今透過數位輔助科技,術前可運用電腦輔助設計(CAD)與虛擬手術規劃(VSP)精準模擬;術中結合導航系統(Navigation),提高腫瘤切除與複雜顏面重建的精確度;再透過客製化 3D 列印技術,製作符合個人解剖結構的植入物與手術導板;以及應用模組化人工關節,提供顳顎關節腫瘤侵犯後的創新重建方案。結合顯微重建、人工植牙與數位設計的跨域整合,醫師能更精準地規劃與執行治療。 吳主任強調,這項突破性的進展不僅幫助患者「活下來」,更能「活的好」,在生活品質與長期功能上都帶來重大提升。不僅展現臺灣在口腔顱顏重建領域的國際水準,更彰顯數位醫療與跨域合作的力量,為更多頭頸腫瘤與顏面外傷患者開創治療新契機。

醫訊/頭頸療後復健運動及氣功

醫訊/頭頸療後復健運動及氣功#頭頸腫瘤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頭頸癌泛指頭部跟頸部以上的癌症,如口腔癌、鼻咽癌、口咽癌、喉癌、下咽癌等,腦瘤除外。頭頸部只佔人體的9分之1,卻是非常複雜的癌症,也是死亡率增加最快的。依據衛生署統計, 03~07年間,口腔癌的發生率增3成,死亡率增加2成5。口腔癌的發生率佔十大癌症第4位,其中青壯男(25~44歲)最易得的癌症,男性得口腔癌是女性的10倍多。菸、酒、檳榔都會造成口腔癌,同時有這三個習慣的人,得口腔癌的機率比正常人高123倍。口腔癌病患中,有九成會吃檳榔,檳榔與口腔癌、食道癌之發生息息相關。但大多數口腔癌病人發現時,都已第3期、第4期了。為了服務頭頸癌病友病友,高雄長庚醫院特舉辦「肺腑之癌病友會」,邀請復健科梁秋萍醫師主講及帶領「頭頸復健運動」;蘇翠玲物理治療師主講及帶領「動一動!氣功一起來」。活動須預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並自備喝水容器。名稱:頭頸癌病友聯誼會-肺癌的標靶藥物治療&肺癌的輔助性療法時間:101年11月10日(六)上午09:00~12:00地點:高雄長庚醫院(高雄市鳥松區大埤路123號)兒童大樓6樓國際會議廳藍廳洽詢:07-731-7123轉3088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