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抽菸卻喘不停,小心罹患「支氣管擴張症」!一名70歲家庭主婦無抽菸史,但長期咳嗽濃痰且喘氣困難,3個月內就急診住院4次,影像檢查支氣管被痰液堵塞,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急性惡化。郭綜合醫院加護中心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主光示警,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致病原因主要可分為9大類。
沒抽菸卻喘不停,小心罹患「支氣管擴張症」!一名70歲家庭主婦無抽菸史,但長期咳嗽濃痰且喘氣困難,3個月內就急診住院4次,影像檢查支氣管被痰液堵塞,診斷為支氣管擴張症急性惡化。郭綜合醫院加護中心主任暨胸腔內科主治醫師陳主光示警,支氣管擴張症是一種慢性呼吸道疾病,致病原因主要可分為9大類。
53歲夏小姐退休後準備開啟第二人生,卻在5年前開始出現長期不明原因的肋骨疼痛,原以為是更年期導致,直到進一步檢查才發現確診第4期肺癌轉移肋骨,讓她身心一度陷入憂鬱、焦慮情緒走不出來,甚至嘗試各種偏方,直到接觸社福資源及癌友陪伴,才逐漸轉換心態,以正向心態面對治療。目前夏小姐疾病已獲穩定控制,也達成超過5年存活期的治療目標。
一名70歲男性,因從事暴露在石棉塵的職業環境中長達40年,因出現呼吸喘、胸痛、背痛等症狀就醫,才發現罹患了惡性肋膜間皮瘤,因該病的平均存活期不到1年,醫師建議他接受「雙免疫治療」,5個月後腫瘤幾乎消失一半。健保署自4月1日起,將雙免疫治療納入惡性肋膜間皮瘤一線健保給付,每年約可省下300萬治療費用。
久咳不癒當心是肺癌!65歲黃女士8年前開始出現不明咳嗽,一開始以為是感冒還沒有完全好,沒想到咳了1個月之久,在家人建議下就醫檢查,竟發現是肺腺癌第3期。醫師指出,肺癌有高比例確診時已晚期,6成患者發現時已無法手術,只能倚靠化療或標靶藥物。所幸今年3月起,健保有條件納入雙標靶藥物給付,給晚期肺癌患者帶來生機。
大眾也許對「間質性肺病」這個名詞感到陌生,卻一定聽過「肺纖維化」這個疾病。肺部纖維化會造成乾咳、呼吸困難及運動耐受性下降等症狀,即使接受治療,仍可能造成急性惡化及慢性復發,甚至威脅生命。所幸,12月1日起抗肺纖維化藥物健保擴大給付,預估千人受惠,不僅能降低7成以上死亡風險,更有機會阻止肺纖維化持續進展,延緩肺部功能惡化時間。
48歲賴先生,4年前因背痛到無法睡覺、影響生活而就醫,原以為是筋骨痠痛問題,拖了半年檢查才診斷出罹患肺鱗癌,因接受傳統化放療必須中斷工作,且需承受強烈副作用;所幸在商業保險的支撐下,他開始自費使用癌症免疫藥物合併治療,迄今已治療50多次,副作用幾乎不會影響生活,且隨時可以繼續工作。
新冠疫情3年來,許多高齡者因感染肺炎重症死亡比例增加,每年約奪走1萬人性命,而社區型肺炎感染中,主要致病菌「肺炎鏈球菌」就佔了23%;台灣本土調查發現,患者感染肺炎鏈球菌型別以「血清型3」為最多、症狀更嚴重。台大醫院小兒科醫師李秉穎也透露,最快今年秋冬將調整公費疫苗政策,針對高齡及慢性病患等高風險群,提供新型15價肺炎鏈球菌疫苗選擇。
小心高血壓也可能造成肺高壓!胸腔科醫師表示,高血壓除了可能是動脈血壓增高外,也可能發生在肺循環而造成肺高壓,可能出現喘咳、疲勞、胸痛、頭暈、暈厥等5大症狀,依嚴重程度可分成4級,甚至會導致心臟衰竭、猝死風險,呼籲患者應定期評估心肺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