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婦人

婦人狂咳2週以為感冒 竟是胃食道逆流

婦人狂咳2週以為感冒 竟是胃食道逆流#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思綺/綜合報導)感冒症狀不外乎就是咳嗽、流鼻水,看醫生吃個藥,不出一個禮拜就會痊癒,然而南投有一位50歲婦女,持續2週咳不停,到醫院就醫,才發現不是感冒,竟是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胸悶、胸痛 也可能是胃食道逆流此名婦女起初以為是感冒所引起的咳嗽不以為意,沒想到一到夜晚咳得更嚴重,且咳了2週還沒好,便到南投醫院就診,醫師詳細詢問下,發現該名婦女在吃東西後,會有胸悶的感覺,以及胸前灼熱刺痛等不適感,經胸部X光檢查沒有發現異常後,安排內視鏡檢查,發現為胃食道逆流所引發的慢性咳嗽,給予合適的藥物治療及衛教後,現已改善。南投醫院胸腔內科施志宏醫師表示,咳嗽並非疾病,而是一種症狀,持續、反覆的咳嗽相當的惱人,造成咳嗽的原因很多,包括空氣品質不佳、感冒、氣喘、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都可能會造成咳嗽,如果民眾出現久咳不癒的狀況,建議可先至胸腔科看診治療,找出原因,再依病症需要,轉介至其他科別治療。戒菸酒、少吃刺激性食物 助症狀緩解當胃酸逆流到食道下方,便稱為胃食道逆流,醫師建議,胃食道逆流的患者應戒菸、戒酒、少吃刺激性的食物,飯後不能立即平躺,進食盡量緩慢咀嚼,也不能吃太飽,睡前不吃消夜。調整生活上以及飲食的不良習慣,再搭配藥物治療,如果長期內科治療仍無法改善症狀,也可以考慮進行內視鏡治療或者外科手術治療。

明明已停經中年婦罹罕病 大肚如懷胎十月

明明已停經中年婦罹罕病 大肚如懷胎十月#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明明已經停經,肚子卻大的跟即將臨盆的孕婦一樣,台北一名五十多歲的婦人,罹患了全台僅兩百位罕見病例的骨髓纖維化,導致她的脾臟腫大,肚子因此又腫又硬,嚴重影響到日常生活,所幸經臨床實驗藥物治療,目前脾臟消風不少。骨髓纖維化 恐轉為急性白血症台大醫院血液腫瘤科醫師姚明表示,骨髓纖維化是一種造血功能紊亂疾病,造血細胞沒有辦法在骨髓裡生長,轉至脾臟及肝臟造血,造成出現脾臟腫大引起的內臟壓迫症狀,疾病進展更甚者可轉型為急性白血病危及性命。他說,病患也會出現疲憊、失眠、發燒、盜汗、皮膚搔癢、骨頭疼痛、腹部不適與體重下降等併發症,嚴重影響日常生活品質。全台僅兩百病例 過去幾乎無藥醫姚明指出,骨髓纖維化罹患機率不到10萬分之一,台灣目前約有200人受此罕病所擾。骨髓纖維化中脾臟腫大的治療,對傳統藥物反應不好,往往要接受脾臟切除手術或脾臟放射線照射處理。此外,骨髓纖維化的病人如果有轉成血癌傾向,目前只有異體骨髓移植才能有機會治癒,但病人要在中年以下並有合適的造血幹細胞捐贈者才得進行這類治療。但隨著新型口服標靶藥物的實驗發現,婦人在於用藥後10天內,立即感受到肚子變軟,脾臟也變小,持續用藥1年半至今持續做電腦斷層檢查脾臟都沒有再變大的趨勢,從患者主觀感受與客觀數據來看,都有很大的改善。他也提醒,新口服標靶藥物劑量可視患者的藥物反應來調整,依照建議劑量有的患者可能會出現貧血或是血小板太低的問題,臨床上應考量如何在治療與減緩副作用之間取得平衡。

婦人頭暈刮痧後 竟無法走路險癱瘓

婦人頭暈刮痧後 竟無法走路險癱瘓#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有位60歲廖女士,在一年前時車禍傷到頸部,當時醫生告訴她,椎間盤突出建議要開刀,但因為害怕手術風險所以拒絕,原以為回家後復健就可以讓症狀緩解。不料有次到田裡工作時突然頭暈,回家由媳婦刮痧及推拿後竟無法行走,當時還以為自己是中風,家屬緊急送往醫院檢查,才發現是頸椎部位椎間盤突出合併頸椎硬脊膜上出血,讓婦人差點癱瘓。椎間盤突出未處理 合併頸椎硬脊膜出血恐癱瘓大林慈濟醫院神經外科陳金城醫師表示,廖女士的頸椎硬脊膜出血,加上之前未處理的椎間盤突出問題,讓神經壓迫更加嚴重,使得病情急驅直下。在進行緊急手術時,先從頸椎後方將硬脊膜出血造成壓迫的血塊清除,再從頸椎前方切除突出的椎間盤,置入融合器加以固定,一次手術解決兩個問題,若沒有緊急開刀處理,可能會造成永久四肢癱瘓,嚴重時則會有生命危險。術後認真復健 她已可以不再仰賴助行器而在術後廖女士表示,當手術後轉到普通病房時,雙腳及左手已經可以微微的動了,讓她相當滿足,只不過回想起當時的病痛,就算打了3次止痛針也沒用,那種痛起來就像骨癌一樣,坐也不是、躺也不是,好像整個神經都緊縮起來,像是有針在刺骨頭一樣,從小到大也沒這麼痛過。除此之外,她在認真的復健之下,不到兩個月的時間,已經可以不依賴助行器的情形下行走,甚至行動自如的騎著腳踏車,現在的她很珍惜這搶救回來的新生活。

墨西哥婦人罹病不就醫 養出一顆六十公斤大腫瘤

墨西哥婦人罹病不就醫 養出一顆六十公斤大腫瘤#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承璋/綜合報導)世界怪事無奇不有,過去,中國就傳出一名男子,長出了一百多公斤的巨大腫瘤,震驚全世界,而近日,墨西哥又出現了一名婦人,頂著一顆超大卵巢瘤,重達六十公斤驚人重量,所幸經手術後,終於讓這名婦人卸下與一個成人等重的腫瘤。婦人諱疾忌醫 不願就醫根據英國《每日郵報》報導,這名婦人因諱疾忌醫,即使腫瘤不斷長大, 還是拒絕看醫生,使她原本六十五公斤的體重,才短短五年之間,就暴增到一百二十五公斤以上,且行走日漸困難,女兒雖苦勸,但還是無法及時讓她就醫,使得腫瘤幾乎撐起她的整個肚子,比懷孕還要誇張。就在近日,婦人終於答應看醫師,經醫師診斷確診為卵巢瘤,在上個月底終於歷經四個小時的手術將腫瘤切除,而腫瘤重達六十公斤,令人咋舌,而手術完成後,最令婦人開心的是她感覺身輕如燕,第一件事情就是與女兒大肆到街上逛街。

中年婦夏季忙跑攤應酬 兩個月暴肥7公斤

中年婦夏季忙跑攤應酬 兩個月暴肥7公斤#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陳承璋/綜合報導)暑假一到,不僅孩子要多加注意近視問題,就連大人也要當心肥油纏身!台北就有一名陳姓婦人,近期餐因獅子會、扶輪社等服務性社團活動不斷,不論是幹部交接、全國年會或者是義工服務,通常活動後都脫離不了餐敘聯誼,導致她的體重短短兩個月從70公斤暴增至77公斤,嚇得她趕緊至減重門診就醫。婦人體重超標 罹代謝症候群肥胖醫學會方銀漢醫師表示,陳姓婦人到門診就醫後,進一步替她抽血檢查,發現血液中的膽固醇、三酸甘油酯都超標,而且腰圍已經是33吋,早已變成標準的水桶腰,顯示陳婦已罹患所謂的代謝症候群,還好經過門診的體重管理及飲食控制,目前體重跟腰圍已經逐漸下降、血脂肪也已經改善。方銀漢醫師說,腹部肥胖(男性腰圍大於90公分、女性腰圍大於80公分)和血壓過高、飯前血糖過高、高三酸甘油酯還有偏低的高密度膽固醇,這五項都是評估代謝症候群的指標,若上述五項有三項以上異常,就屬於代謝症候群。別輕忽代謝症候群 罹癌風險恐暴增而患有代謝症候群的民眾,未來罹患糖尿病機率比一般人高6倍、高血壓高4倍、高血脂高3倍,心臟病及腦中風高2倍。而肥胖本身也是大腸癌、乳癌、卵巢癌等癌症的好發族群,癌症長期高居十大死因榜首,而近年的大腸癌罹癌人數屢創新高,更是提醒民眾體重控制的重要性。方銀漢醫師建議,如果本身有高血壓、高血脂、糖尿病等慢性疾病,或者是體重不斷增加,則建議尋求專業人士協助,以免造成病情惡化或是引起嚴重的併發症。 

一出力就漏尿 婦人嚇到不敢出門

一出力就漏尿 婦人嚇到不敢出門#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綜合報導)有些人因為擔心漏尿,不敢出去旅行,更有人因為擔心身上有尿臊味,漸漸不願意與親戚朋友聚餐,將自己禁閉在家中。一名鄭姓婦人最近因為感冒咳嗽,意外發現常常一咳就不由自主尿褲子,因為怕別人聞到她身上的尿騷味,開始減少出門的次數,每天宅在家裡成為名符其實的宅媽。好發於多產、停經後、肥胖婦女阮綜合醫院排尿障礙中心吳俊賢主任指出,這些因為咳嗽、打噴嚏、身體突然用力或是改變姿勢,而造成漏尿的情況,稱為「應力性尿失禁」。應力性尿失禁好發於多產、停經後或肥胖的婦女,或是曾接受骨盆腔手術的人,如婦科、泌尿科或大腸直腸科手術,或曾接受放射線治療患者。由於多數的患者都是在生產過程中,因為胎兒經過產道時,造成骨盆底的肌肉裂傷或神經血管受傷所導致,或是停經婦女因為缺乏荷爾蒙,使得尿道支撐力變弱。勿憋尿、凱格爾運動可改善吳俊賢主任說,症狀上有輕重之分,輕度患者只有在咳嗽嚴重時,才會漏尿,平時不需要使用護墊。若是每星期至少發生一次因為出力而漏尿,也開始使用護墊,就屬於中度級;重度是指輕微的出力或活動就會漏尿,平時一定要使用護墊,有人甚至因長期使用護墊或尿布,產生尿布疹或感染併發症。  而輕度的應力性尿失禁患者,只要改變生活型態,就可以獲得改善,如不要憋尿、不要過度飲水,並學習骨盆腔收縮的凱格爾運動,來加強骨盆底肌肉群的肌力,就可減少漏尿情況。至於已影響生活品質的中度及重度病患,應該要尋求治療,除了藥物,也可使用手術來改善漏尿情形。

怕孫變壞 6旬嬤代母職賺錢養三孫

怕孫變壞 6旬嬤代母職賺錢養三孫#婦人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瓊之/綜合報導)61歲的黃奶奶獨力照顧三個孫子,他認為自己的孫子,要交才不會變壞,其中,最擔心的是就讀小學六年級的翰翰,從小他就對媽媽的形象感到疏離與抗拒,因為在他3、4歲時常遭受責打,又加上媽媽不告而別的離家,讓他變的叛逆,其實心裡是怕被拋棄。但黃奶奶在餐廳當廚工,因為忙於工作,難有時間陪伴翰翰,使得他有時放假便會在外遊蕩,也和中輟生有些往來。因此,為了讓翰翰能獲得適切照顧,台灣世界展望會透過經濟補助、親子活動及社工員加強關懷訪視,讓翰翰逐漸邁向穩定,也減少在外遊蕩的情況。現在,翰翰也會幫忙做家事,放假時也不再亂跑,會到奶奶工作的餐廳幫忙擦桌子,看著他的轉變奶奶很欣慰。台灣有超過4成的單親家庭在台灣弱勢兒童及其家庭,有35%為雙親家庭、6%三代同住,有超過40%為單親家庭,而隔代教養家庭則約15%,其他為親屬照顧或接受安置。因此,針對家庭結構中有缺位或缺乏支持系統的家庭,台灣世界展望會除了關懷兒童心靈成長及教育發展需求,更透過親職教育、急難救助等方案支持,提升家庭功能及降低照顧疏忽風險,促進社區兒童與家庭的福祉。515國際家庭日 攜手連心、重拾幸福最後,在515國際家庭日這天,台灣世界展望會邀請您一同守護孩子與家庭,主動關心家人的需要,一句簡單的問候或一聲親切的加油,都是穩固家庭關係、讓家充滿愛與關懷的重要方法。然而,只要家庭有愛、社會有愛,儘管是曾經破碎或失功能的家庭都能以愛攜手連心、重拾幸福。 

鼠蹊部不明痠痛 50歲婦人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

鼠蹊部不明痠痛 50歲婦人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婦人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記者陳詩婷/採訪報導)施太太一直有鼠蹊部痠痛的問題,年初因為痛到無法上下樓梯因而就醫,才發現自己罹患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林口長庚醫院骨科張毓翰醫師表示,髖關節退化性關節炎好發於4、50歲的中年婦女,常見症狀有鼠蹊部及大腿痠痛,嚴重甚至連走路都會痛,呼籲民眾,若發現自己有以上症狀,就可能有髖關節的退化性關節炎問題,應盡早就醫。髖關節退化好發於愛喝酒男性及4、50歲以上婦女張毓翰醫師表示,以女性而言,髖關節退化多半發生於4、50歲以上的婦女,大部分原因是先天性的髖關節發育不良導致,少數是因為風濕性關節炎引起;男性發生則多半是因愛喝酒,導致股骨頭發生缺血性壞死,因而造成髖關節退化問題。然而,因髖關節退化在初期症狀並不明顯,患者容易被當成一般扭傷或肌肉痠痛處理,所以很多患者確定就診時,大都已經出現厲害疼痛,甚至是長短腳的情況,提醒民眾不可不慎!鼠蹊部、大腿、屁股痠痛 你的髖關節可能退化了「該如何判斷自己是髖關節退化?」張毓翰醫師解釋,髖關節退化引起的症狀表現,除了靠近鼠蹊部位置會痠痛外,若症狀較嚴重,大腿外側及後側屁股都可能會痠痛,嚴重甚至走路、上下樓梯,騎腳踏車都會不舒服,簡單判斷標準如下:1) 鼠蹊部及大腿有痠痛僵硬感,有些病患疼痛甚至會延展到臀部或大腿外側。2) 走路、上下樓梯、騎腳踏車時會不舒服。我是膝關節退化還是髖關節退化?至於有些民眾疑問,同樣都是大腿痠痛,該如何判斷自己是膝關節退化還是髖關節退化?張毓翰醫師說明,兩種疼痛表現是不同的,髖關節退化除了大腿痠痛外,同時會有鼠蹊部及屁股後側痠痛的問題,治療會以給予輔助器的使用,以減少病患髖關節的負荷,並輔以藥物治療使疼痛減輕,嚴重可能要置換人工髖關節;而膝關節退化雖然同樣會有大腿痠痛問題,但上下樓梯會有膝關節無力感。目前治療退化性關節炎的方式依症狀做區分,初期以藥物治療或補充葡萄醣胺,到了中晚期則以玻尿酸注射潤滑磨損的關節,若情況嚴重,可能會進一步以手術的方式更換人工膝關節。 DIY緩解髖關節退化疼痛髖關節退化的民眾該如何保養呢?張毓翰醫師指出,患者平時應維持適當體重,避免長時間蹲跪的動作,以免增加關節的負擔;除此之外,張毓翰醫師教大家做簡單的體操運動:維持半蹲姿勢,將力量集中在屁股靠近大腿處肌肉(類似蹲馬步的動作),此動作有助增加髖關節周圍肌肉與韌帶的強度(每次維持15至30秒,共做4到5次,早晚各兩次)。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