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腫瘤

乳癌病友自行車環島挑戰 6/18邀您一同加油打氣

乳癌病友自行車環島挑戰 6/18邀您一同加油打氣#乳房腫瘤

一支由乳癌病友姊妹和家屬組成的自行車環島挑戰隊,將自6月8日展開為期13天,宣導「摸一下、抹一下,婦癌防治大家一起來」的旅程。病友們發願藉由環島揭開宣導序幕,透過3年時間,至全國369個鄉鎮加強宣導婦女做好乳房健康三部曲及子宮頸抹片檢查,透過實際行動,傳達出乳癌病友的生命力。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臺灣95年新增6,895名乳癌個案,96年有1,552名婦女因罹患乳癌而死亡,為女性癌症發生率第1位、死亡率第4位。就地理區域來看,9成以上鄉鎮市區每年至少新增1名乳癌個案,由此可見,乳癌對女性所帶來的威脅,是沒有城鄉差距的,因此本活動希望藉由這群姊妹的行動力,並以369鄉鎮走透透概念,深入臺灣各角落,喚起民眾對婦癌防治工作的重視。乳癌其實並不可怕,是可以經由篩檢,早期發現、治療,存活率很高的癌症,早期乳癌在接受適當的治療後,病情通常可獲得控制甚至治癒,根據統計,乳癌的第1期存活率可達90%以上,而第0期乳癌的存活率甚至接近100%,就如參加自行車環島挑戰隊的姊妹們,罹癌後仍能活出自我,展現充滿活潑的行動力。此外,我國的乳癌治療品質並不亞於美國,雖然根據統計,臺灣乳癌5年存活率雖低於美國,但以各期別5年存活率來看,臺灣各期別存活率與美國相當,而整體存活率低於美國的主要原因為,我國婦女接受乳癌篩檢比率偏低,以致乳癌晚期個案佔較多。根據國民健康局統計,50-69歲婦女2年內曾接受過乳房攝影篩檢率僅12%,美國則高達7成以上。所以,國民健康局再次呼籲婦女,為早期發現乳癌,請做好「乳房健康三部曲」,也就是「每月定期自我檢查乳房;35 歲以上每年接受專科醫師檢查;50歲以上的婦女,每2年至少接受1次乳房X光攝影」。本次環島行程從臺北新店出發,沿途經宜蘭、花東、高雄,再沿臺灣西部回到臺北。中華民國自行車騎士協會何麗卿秘書長表示,自行車環島對一般人來說是對自我體力、熱情與毅力的挑戰,對乳癌病友來說更是如此,乳癌病友協會對自己與社會永不放棄的精神令人感動,此行在自行車騎士協會的專業領隊陪伴之下,希望能協助乳癌病友一圓自行車環島的夢,為3年至369鄉鎮進行婦癌防治宣導注入更多的動力。歡迎有意願支持病友的民眾於98年6月18日上午11時到台中市衛生局集合(南屯區向心南路811號),騎著自己的愛車一同加入為病友加油打氣的行列。【造勢車隊陪騎】集合時間:10:45集合地點:台中市衛生局活動時間:11:10~11:30活動路線:台中市衛生局→向心南路→向心路→文心路一段→台中圓滿戶外劇場

挺出健康美胸 定期乳房篩檢

挺出健康美胸 定期乳房篩檢#乳房腫瘤

篩檢,是對一般健康人在沒有症狀時的一種定期檢查。希望在臨床上徵兆出現之前就把疾病檢查出來,目的在經由早期的發現來避免及延遲癌症的進行及後續產生的不良結果;藉由影像上儀器的進步,臨床上確能早期發現乳癌。天主教聖功醫院外科 - 王秉鐸醫師強調,一般大眾需要改變以前的觀念「認為自己覺得很健康,沒有摸到乳房腫塊,所以不需到醫院做檢查,勸人到醫院做檢查是詛咒人生病」。事實上一個乳癌細胞發展成一公分腫塊,可能在身體上無痛無養無感覺的進行會有七、八年以上的時間,這段時間若能到醫院做『篩檢』,就有機會去發現早期的乳癌。早期乳癌不需把乳頭、乳暈整個乳房切除,只要做部分乳房切除即可,甚至不需做聞聲色變的後續化學治療,前提是妳必須有這種觀念走進醫院,讓醫師為妳安排定期的做乳房篩檢。王秉鐸醫師表示,40歲以上婦女若能定期接受乳房X光攝影篩檢,可降低20~30%的死亡率,在65歲年齡以上更能降低超過40%的死亡率。從2004年政府開始對50~69歲的婦女進行每二年一次的免費乳房X光攝影的檢查,只要屬於這群年齡層,並在近二年內沒有做過乳房X光攝影檢查,即可直接到放射科做檢查,而不必經由外科門診掛號及冗長的的等候或安排。由國民健康局所做94年度癌症登記報告看出,50~69歲婦女乳房攝影篩檢率由7%上升至10.3%(30歲以上婦女子宮頸抹片三年篩檢率為68.3%),相對於歐美婦女推行乳房攝影篩檢已有數十年,均有七、八成的婦女都已接受篩檢,甚至有保險公司對沒有篩檢的婦女若得到乳癌,採取不給付的態度。所以在篩檢方面,國內仍有很大的努力空間。由93年衛生署通報乳癌病例在零期、一期的早期乳癌約三成六,也落後美國的五成六,顯示國內乳癌篩檢率有待加強;王秉鐸醫師指出,對我們東方女性來說,乳房X光攝影本身也會有落差;即使臨床上已經摸得到的,仍有10%在X光攝影是看不見,主要是東方女性的乳房較緻密、發生癌症的的年齡也較年輕,也有因為乳房體積太小,以致儀器無法全部看到及產生的夾痛而卻步。所以國內醫師希望能將乳房超音波也能納入乳房篩檢工具,以減少由乳房X光攝影所產生的誤判。經乳房醫學會和國民健康局的研究計畫及多年的努力,由40~49歲的婦女利用乳房超音波作為乳癌的篩檢工具,已經達成共識,我們希望今年底針對40~49歲婦女全面進行乳癌篩檢的臨床工作,大大增加國內女性同胞的健康保障。在目前40~50歲的年齡層;她們經歷過成長的生活方式是和歐美國家的西化程度大都相同,所以乳癌發生率可以預判也和歐美婦女同高,但國內婦女因乳房緻密不易由乳房攝影篩檢出早期沒有鈣化的病疘,所以乳房超音波在乳房篩檢的角色益發重要。不論是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來做篩檢工具,國民健康局都要求合格醫院必須通過認證以維護品質,從醫院設備、洗片本身、操作過程及醫師判讀在在都要求品質精準,以確保國內女性同胞的健康。王秉鐸醫師說,目前在門診中,每天都會遇到第一次來醫院做乳癌篩檢女性朋友;一則以喜,因為經過宣導大家都有了做篩檢的觀念;另一則以憂,因為國內篩檢率還很低,還有許多人沒來做篩檢,希望以後女性朋友都能「定期」做篩檢,讓我們的篩檢率也和歐美一樣的大大提高,結果是讓早期乳癌發現率提高,相對當然乳癌的治療成效也會大大提高。經由政府、婦女同胞及醫療單位的共同努力希望能增加篩檢率及早期乳癌的發現。

年輕乳癌患者惡性程度高 每月自我檢測不可少

年輕乳癌患者惡性程度高 每月自我檢測不可少#乳房腫瘤

目前正當紅的電玩美少女瑤瑤波濤洶湧的美胸在演藝界颳起一陣炫風,由她的爆紅程度來看,民眾對於女性胸前兩點美感的重視程度不容忽視,不過在此同時,知名女歌手阿桑卻因乳癌離開人世,消息突然傳出,廣大歌迷無不傷心嘩然。光田醫院乳房腫瘤外科特診醫師劉榮興表示,乳癌的盛行率介於45歲至65歲之間,但近年來有提早發生的趨勢,且年輕女性罹患乳癌的惡性程度較高、復發率也高,提醒愛美女性在注重胸前兩點的美觀同時,也應該特別注意「內在的健康」。日前院內就有一位年方23歲的女性被診斷出罹患乳癌,所幸發現得早,經手術切除腫瘤後目前預後良好。醫師提醒民眾,如果母親及任一姐妹有乳癌者,其罹患乳癌的機率是常人的五倍,尤其若嗜吃高油脂食物、酗酒、體重過重或曾經得過卵巢癌或子宮內膜癌者更應特別注意。劉榮興醫師指出,罹患乳癌的常見症狀包括乳房有無痛、不可移動的硬塊、乳頭凹陷、乳房皮膚有橘皮樣或潰瘍變化、乳頭有部正常分泌物或流血、乳房變形、乳房大小及乳頭高低改變、乳房有超過數週無法癒合的傷口等。為能有效預防乳癌發生,及達到早期診斷早期治療的目標,一般的婦女平常就應有自我檢查的觀念,應在月經乾淨後的一星期內,停經婦女則自行選擇每個月的一天做自我檢查,包括視診:看看乳頭或表皮是否有凹陷、分泌物,乳暈或表皮是否有產生變化,如紅腫、橘皮樣、濕疹樣或潰瘍等,同時注意兩側乳房是否有對稱,在巡視一遍後,手以繞圈的方式順時鐘方向觸摸乳房所有部位三次,看看是否有異狀。另外,40歲以上的婦女每一年應接受乳房X光攝影或乳房超音波檢查,或自費進行乳房MRI檢查。醫師表示,對於隆乳或曾進行乳房整形手術的女性來說,因不適用乳房X光攝影(可能會夾破填充植入物),改以乳房MRI搭配超音波,能更精準的找出癌症病灶。醫師表示,而年輕的婦女也不要自認為年輕體建而疏於檢查和健康管理,一旦發現身體有異狀時,也不要過度慌張,因為約有80%~90%的乳房腫塊並不是癌症,最好的方法還是立刻到醫院接受更詳細的檢查,早期發現病灶早期治療。劉榮興醫師指出,雖然近年來政府與醫療院所積極推廣乳癌的預防之道,但仍有許多婦女未警覺乳房自我檢查的重要性,因此診斷出罹患乳癌時,多半已錯過治療的黃金時期,在此要特別強調乳癌檢測的觀念,希望女性多花些時間,關愛兩點的內在健康。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