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醣體

夏日最夯嘟嘟唇!蔡沁晁醫師完整解析玻尿酸豐唇指南

夏日最夯嘟嘟唇!蔡沁晁醫師完整解析玻尿酸豐唇指南#多醣體

根據全球市調權威日商環球訊息(Global Information, Inc.)發布的《IMARC 2025年全球美容醫療市場報告》調查報告顯示,2024年的全球醫學美容市場規模達183億美元,預測至2033年醫美市場規模將達到372億美元。隨著醫美風潮興盛,玻尿酸豐唇已成為近年來最受矚目的醫美療程之一。曼妮美研診所院長蔡沁晁醫師指出,網路上很夯的嘟嘟唇,即為透過玻尿酸的填充,可優化人體唇部比例與輪廓,不僅增添立體感與水潤光澤,也能讓妝容整體更具層次,是提升面部協調與細節質感的重要方式。蔡沁晁醫師表示,此玻尿酸應用微整形療程屬非手術性質,深受愛美人士青睞。 圖/逾十年醫美經驗、醫學美容專業的微整形主治醫師曼妮美研診所院長蔡沁晁(曼妮美研診所提供) 唇部作為面部最顯眼的區域之一,不僅在日常表情與互動中扮演關鍵角色,更是妝容設計的視覺焦點,有諸如霧唇妝、唇峰描繪與唇線修飾等各式方法受愛美人士喜愛 1. 玻尿酸豐唇的醫學原理 玻尿酸(Hyaluronic Acid)又稱透明質酸,為人體自然存在之多醣體,具高度吸水與組織支撐能力。美容醫學方面的應用其於唇部特定區域,如唇峰、唇珠、唇線或唇角,利用玻尿酸材質特性以增加體積與彈性,進而改善唇形不對稱、嘴唇過薄或唇紋老化等問題。蔡沁晁醫師說明道,此療程適用於希望改善唇部立體感與整體五官比例者,效果自然且可依需求調整劑量。 2. 療程說明與恢復期 玻尿酸豐唇為非侵入性微整形療程,通常填充前會使用局部麻醉藥膏或冰敷降低不適感,整個治療過程僅需10至20分鐘。蔡沁晁醫師根據自身的豐富臨床經驗分享,多數患者僅感受到短暫的刺痛與輕微脹感,痛感屬可耐受範圍,無須住院。療程過後可能出現局部紅腫、瘀青,屬正常生理反應,一般人約3至5日內逐漸消退,且不影響日常生活或進食,若有任何不適請立即跟原主治醫師反應。 3. 客製化設計 蔡沁晁醫師強調,唇形設計需考量患者的臉型、鼻唇比例與個人審美需求,並非「一味追求豐厚」,尤其亞洲人的面部生理構造其實與歐美人種有所不同。臨床上常見如自然嘟嘟唇、微笑唇、心形唇等風格,皆可透過劑量與注射層次調整達成。唯有由經驗的微整形醫師依據五官比例量身打造,方能確保注射結果自然協調,避免過度填充導致唇形僵硬或失真。 4. 保養及照護 蔡沁晁醫師建議治療後短期內應避免劇烈運動、高溫環境(如泡湯、烤箱)及刺激性食物,以免加重腫脹程度或影響玻尿酸穩定度。同時,應避免按壓唇部、過度牽扯唇肌,並加強保濕與防曬。若出現瘀青,可採局部冰敷,視情況使用適當溫度熱敷促進代謝。妥善保養能延長維持效果,亦有助於自然恢復期縮短。 5. 效果維持期與安全提醒 玻尿酸豐唇的維持時間約6至12個月,視個人體質、代謝速度與不同玻尿酸產品品質而異。為延續美感效果,建議患者可依醫師建議定期施作。 蔡沁晁醫師指出,玻尿酸為目前較為安全、自然的唇形雕塑方式之一,但前提需建立在專業醫療基礎上。近期地下醫美糾紛事件頻傳,蔡醫師特別提醒,民眾若有唇部美學需求,務必選擇具衛福部核准產品與合規醫療機構施作,切勿購買來路不明的「網購美容針」或由坊間非專業人士私自注射,避免感染、異物反應或嚴重副作用風險,由合法的資療機構和專業醫師,制定專屬療程計畫,才能在追求美麗的同時,兼顧健康與安全。 圖/曼妮美研診所院長蔡沁晁平時多在網路分享醫學美容相關的常識,希望愛美者能理性消費、安心變美,圖為使用近日網上最夯的Google Gemini模型所製作的個人公仔(曼妮美研診所提供)

化療後手麻想吐 緩解症狀靠這招

化療後手麻想吐 緩解症狀靠這招#多醣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福部103年癌登統計,國人癌症時鐘撥快,平均每5分6秒就有一人罹癌,其中大腸癌更是連9年位居癌症榜首,年新增人數破1萬5千名。大腸癌治療以手術為主,但仍約有5成患者在手術前後必須輔以化學治療;然而,化療副作用卻是大腸癌病人排斥治療的最大主因。副作用不僅有嘔吐、手麻 還出現帶狀皰疹臨床上一名40歲陳姓壯男罹患大腸癌三期,因為化療副作用苦惱不已。這名罹患大腸癌的陳姓壯男聽從醫囑先將局部腫瘤進行手術,再輔以全身性化學治療,不幸的是,看似壯碩的陳先生接受標準化療時出現許多副作用,噁心嘔吐、嘴破、手腳麻,嚴重到甚至出現帶狀皰疹(神經痛),一次療程後就嚴重影響生活。化療搭配雲芝多醣體 顯著提升整體存活期台中榮民總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蔣鋒帆指出,癌症化學治療的進步除了效果,控制副作用也是很重要的一環。除了藥物的調整外,病患身體的狀況,也會影響相關副作用的發生,加上手術後體力差、免疫力不佳、血管新生狀況嚴重,亦讓游離的腫瘤細胞蠢蠢欲動。隨著醫療進步,目前已有雲芝多醣免疫調節劑可有效緩解化療副作用,並能調整免疫力及抑制血管新生。根據臨床試驗結果顯示,在二、三期患者術後服用雲芝多醣免疫調節劑搭配化療,無疾病惡化存活率達73%,相較於單一化療提升了14.2%,並提高十年整體存活率達31.3%,為患者降低痛苦且提升生活品質。緩解副作用有解 維持免疫力是關鍵目前雲芝多醣體免疫調解劑在台灣的適應症為消化器癌症,且健保給付於胃癌,患者可向醫師詢問是否符合資格。此外,醫師提醒,大腸癌治療,在術後的前三個月,身體狀況尤其要維持好,正常的免疫力是預防復發的關鍵,並能降低化療副作用發生,且應多食用天然食物而非食品,規律運動更是不可少。(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春季好發風邪 靈芝提升免疫力阻風寒

春季好發風邪 靈芝提升免疫力阻風寒#多醣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靜梅/綜合報導)春季為呼吸道傳染病高峰期!俗話說「百草回生,百病易發」,尤其是春天氣溫變化大,一不留意恐會染上風寒。對此,疾管署周志浩副署長呼籲,免疫力差的族群,應儘速施打公費疫苗,以免感冒進而引發更多致命併發症。醫師表示,流感易造成全身肌肉痠痛,且發高燒至39度以上,並持續2~3天,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此外,一般感冒則是咳嗽、流鼻水,發燒多在39度以下、持續1~2天左右,提醒民眾有類似症狀都要立即就醫。除了施打疫苗預防感染外,醫師建議,還可藉由提升免疫力來保護自身健康。樟芝、靈芝中的多醣體 能提升免疫力提升免疫力方法,不外乎營養充足、多運動、良好睡眠、多休息等,醫師說還可透過中藥等漢方藥材,來補足身體所需,如樟芝、靈芝中富含的多醣體來提升免疫力,讓風寒不再來;多醣體具有活化細胞、保肝、消炎及抗過敏等作用,並增加人體的自然免疫力,讓身體強壯、不受病邪侵擾。

醫訊/多醣體如何增強身體免疫力

醫訊/多醣體如何增強身體免疫力#多醣體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多醣體是由碳水化合物聚合而成的高分子,其來源有菇蕈類、酵母菌等細菌,其中以葡萄糖為基本單元形成,稱為葡聚糖,科學證明葡聚糖有保健功能,其能被人體免疫系統辨識,活化免疫系統。菇蕈類具有雙向調節免疫功能,平衡身體免疫反應,具有抗癌功能,保健身體健康。因此,人間福報(社)特舉辦「2013春夏保健 健康樂活講座」,主題為「多醣體啟動身體免疫溝通」,將邀請張惠媛營養師主講。該活動需事先報名,名額有限,請及早報名,前50名送禮品。該單位歡迎民眾與志工或有意願服務者踴躍報名參加,需要事先報名,活動內容日期時間以主辦單位為準,參加本活動前請先洽該單位,以免臨時更動而向隅,當天請自備喝水容器。名稱:2013春夏保健 健康樂活講座時間:102年7月6日(六)上午10:00~11:30地點:台北信義區松隆路327號13樓;近台鐵松山站南出口與捷運藍線後山埤站出口1洽詢:02-8787 7828轉36 報名:http://www.merit-times.com/edm/1020625/edm.aspx

比國際還嚴!食品放射能污染標準重修

比國際還嚴!食品放射能污染標準重修#多醣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陳茂軒/綜合報導)為防止受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之食品危害國人飲食安全,衛生署已訂有「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的標準。但由於近年內國際間已有更為完整之相關科學性評估及研究資訊,加上原標準之評估年代較久遠,國內相關膳食暴露風險之評估資訊也應更新,故經重新檢討。在彙整專家學者及我國原子能委員會之專業意見後,已於101年6月29日公告「食品中原子塵或放射能污染安全容許量」之修正草案,該等草案限值,較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歐盟及加拿大等先進國家均更為嚴謹,並展開為期60天之預告評論期。衛生署指出,本次預告草案除修正原有碘及銫等放射性核種於乳品、嬰兒食品及其他一般食品之安全容許量外,並擴大新增鍶等七種放射性核種於食品中之限量規定,且針對不同類別食品,就相關限量標準之適用加以備註說明,包括乾燥或濃縮食品、茶葉及調味香辛料等特殊食品之適用規定等,使相關標準更為完整及合乎實際需求。

免疫力太高 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

免疫力太高 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多醣體

(優活健康網記者談雍雍/採訪報導)從SARS、禽流感到每天春夏必定流行的腸病毒,近年來民眾為避免染上這些來勢洶洶的疾病,掀起了一陣「提升免疫力」的風潮。免疫力這個問題,真的會影響我們全身各系統的運作。真的深怕自己免疫力不足而把身體搞糟了!所以免疫力真的很重要,仔細分析市面上的健康食品,就可以發現幾乎90%以上的產品都在強調提高免疫力,但對提升免疫力有用嗎?免疫學博士孫安迪說,這些東西適量吃是有幫助,但須注意服用過量會產生問題,例如維他命A過量會中毒,維他命C還好可能會排掉,維他命E過量可能會肝病變。雖然大家都希望增強免疫力來對抗疾病,但是過度增強免疫力,免疫力太高,反而會對身體造成傷害,孫安迪博士表示,免疫力太強反而會造成過敏反應的疾病,如過敏性鼻炎、異位性皮膚炎、也可能反應在眼睛上等。如何可知我的免疫力是否下降了?可先從生活中醫些小狀況得知,如經常感到疲勞,休息一陣子覺得恢復許多,但又很快感覺到疲勞;壓力大、忙碌時,就會感覺到腸胃消化功能不佳;天氣稍微變化,就容易打噴嚏或喉嚨痛、感冒。 大家常聽說腸道好,免疫系統自然就會變好,孫安迪博士也說,研究中,腸道會將遭到感染的消息傳遞給血球細胞,再「通知」其他內臟器官啟動免疫反應,所以只要能夠維持腸道健康,也能改善心、肝、腦等器官疾病。平常生活該怎麼做,才能調整好免疫力?家醫科洛桑加參醫師表示,可從飲食及運動方面著手,飲食方面可多攝取菇菌類食物,因為當中所含的多醣體,不僅能提高巨噬細胞的如吞噬能力,也可以增加免疫系統的調節功能。運動方面除了適度的運動為每周3 次的有氧運動,可提高自身免疫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太高強度與每周五次密集的運動,反而會讓免疫力下降,建議還是適度就好。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