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性潰瘍

早期胃癌與消化性潰瘍相似 難查覺

早期胃癌與消化性潰瘍相似 難查覺#消化性潰瘍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衛生署的最新統計,從十大癌症發生率排名來看,在男性方面已經躍居第六名,女性也在第八名,阮綜合醫院消化外科醫師曾譯諏表示,胃癌是因為胃的黏膜細胞不正常繁殖與增生所形成的。起初只是胃壁稍為增厚,但相對整個胃而言,很難產生警訊。以致胃癌在初期極容易被忽略掉。曾譯諏提醒,胃癌最常見的是消化不良,肚子不大舒服或是上腹疼痛,輕微的噁心、反胃、胃灼熱感、腹脹、打嗝、胃口不好、全身倦怠或者是下痢等,和消化性潰瘍相似,若是症狀若持續兩星期以上就應該做進一步的檢查,消化道內視鏡(胃鏡)是最直接且普遍的方法。但許多病人求診時,都是在腹部摸到腫塊,或已出現明顯症狀,如因胃口較差、體重下降,或甚至因胃幽門阻塞吃下東西就吐時,才找醫師做檢查。這時癌細胞多半己深入胃部,甚至轉移到其它器官,病情已十分嚴重。         手術仍是目前對胃癌最有效,並且達到 根治的唯一方法。外科醫生視情況切除部分的胃,或切除全部的胃,以及胃附近一些組織。早期的診斷並儘早接受手術,可得到較好的預後。雖然胃癌的死亡率在台灣有逐年下降趨勢,但依舊是一個嚴重的疾病。以五年存活率來看,早期胃癌可高達90%以上。所以,若能早期接受手術治療,恢復原本的生活並不是一件不可能的事,雖然在手術後,人體的消化吸收功能會改變不少,但若能在飲食上加以調適配合,也一樣可以吃出健康。

反覆消化性潰瘍 竟是罕見柔林格症

反覆消化性潰瘍 竟是罕見柔林格症#消化性潰瘍

住在馬來西亞的葉先生,12年前因罹患十二指腸穿孔而動手術,這些年來腸胃不適的症狀不但沒有改善反而越來越嚴重,時常吃不下、嘔吐、腹瀉,進出醫院急診無數次,服藥、打點滴,卻找不出真正的病因。最近透過慈濟人醫會轉介到臺北慈濟醫院,檢查證實是罕見的「柔林格症候群」,胰臟腫瘤造成反覆消化性潰瘍,手術切除腫瘤後,困擾葉先生多年的病苦終於獲得解決。51歲的葉先生表示,12年前罹患十二指腸穿孔,在馬來西亞手術治療後卻一直有嚴重的腸胃不適症狀,包括吃不下、嘔吐、腹瀉,嚴重時會因電解質不平衡而全身抽筋,進出醫院無數次,不停的服藥、打點滴,效果卻不好,甚至要吃到加倍的藥量才能獲得控制,妻子辛苦照料,每次發病都讓她非常擔憂。4個多月前葉先生症狀加劇,一天腹瀉10次以上、嘔吐、吞嚥困難、全身疼痛,就醫檢查發現在胰臟有2顆各3公分大的腫瘤。最近透過慈濟人醫會的轉介,葉先生在家人的陪伴下來到臺北慈院就診,經胃泌素定量和電腦斷層證實是罕見的「柔林格症候群」。負責主治的外科游憲章醫師表示,高胃酸分泌、嚴重的消化性潰瘍、胰臟腫瘤(胃泌素瘤)是「柔林格症候群」的三要素。胰臟腫瘤導致24小時不停分泌胃酸,胃泌素的正常值是111pg/ml,病人來院時胃泌素居然高達1000 pg/ml,如此高濃度的胃酸會造成反覆消化性潰瘍,還導致患者的胃壁肥厚,胃內空間狹窄所以蠕動不好,吃不下,吞嚥困難、嘔吐。游醫師以手術為葉先生切除胰臟腫瘤,術後腸胃不適的症狀也順利解除,逐漸恢復正常飲食,不再腹瀉。柔林格症候群的發生原因不明,發生率是每百萬人口每年約0.5~1人,其主要症狀包括腹瀉、嘔吐、腹痛、噁心感、吞嚥困難、便血、體重減輕及倦怠感。醫師呼籲,民眾若有反覆消化性潰瘍或不常見的位置發生潰瘍,建議盡早就醫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選舉症候群!腸胃、皮膚、眼睛都出問題

選舉症候群!腸胃、皮膚、眼睛都出問題#消化性潰瘍

這個週末就是投票日,選戰的溫度也不畏寒冷的天氣直線上升,各組總統候選人馬也緊鑼密鼓的展開最後的衝刺,而選民在這熱烈的氣氛下,即使本來對選舉冷淡的人,也不由得染上緊張的感覺,門診中也陸續出現「選舉症候群」。書田診所精神科主任江漢光表示,選舉進入最後倒數階段,緊繃的選情,特別是新聞台每天不間斷的播放造勢畫面,往往會對人的情緒造成波動,對於一些有精神病史的人,非常容易因刺激而造成復發。書田診所眼科主任王司宏表示,選民長時間的關注各式選舉活動,死忠支持者擔心選情而夜間睡眠受影響,使得眼睛負擔增加,酸澀易累、流淚、眼睛痛、睜不開,甚至視力模糊、頭痛等問題也陸續出現,這就是過度用眼造成的眼睛疲勞。腸胃方面,書田診所胃腸肝膽科主任王志堂表示,最常見的問題就是消化性潰瘍,症狀有上腹部灼熱感或疼痛,疼痛常出現在兩餐之間或晚上睡覺時,部份患者會有噁心、嘔吐、食慾不振等症狀,嚴重者甚至會有解黑便、吐血等,不過有些人則無症狀。選戰對皮膚也有影響?書田診所副院長曾興隆指出,選舉期間常見的皮膚問題,如青春痘、黑斑、老人斑、脂漏性皮膚炎、黑眼圈等等,這些現象經常是因為選舉期間壓力大,生活作息不正常引起的皮膚問題。另外,最近寒流一波波,在戶外活動時,要注意做好保暖,特別是容易接觸冷空氣的手及臉部,以免凍傷。在選後如何將皮膚回復,就需要皮膚科專科醫師評估、諮詢。同時,參加遊行聚會也容易產生泌尿系統感染發炎的問題!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林儒廷指出,跟隨著遊行隊伍連續走幾公里,走太久、中途沒有適當休息、前一晚沒有睡好,再加上憋尿,門診中也發現有因此引發尿路感染、尿瀦留與膀胱炎的病人。建議參加活動前應將尿液排空,不要憋尿,隨時補充水份。

血友病膝關節重建成功 無異常出血

血友病膝關節重建成功 無異常出血#消化性潰瘍

林先生自幼罹患嚴重性血友病,非常容易流血,由於長期關節內出血,導致下肢關節嚴重的僵硬與變形,完全無法彎曲,幾十年來都無法繫鞋帶,身材也逐年變矮,走起路來搖搖擺擺,左右晃動達40~50公分之多,由於容易流血的高度風險,家人及病患均不敢輕易嘗試矯正手術,然因關節病變已經嚴重到影響日常生活作息,因此到台北榮總尋求治療。針對此一高風險高難度的手術,台北榮總血友病整合治療中心特別組成一個十人醫療團隊,經過5個月十多次的整合門診反覆討論,同時進行術前評估及密集復健治療後,終於今年八月在血液科醫師補足其凝血因子的情況下,由骨科部陳正豐醫師為他同時置換兩側全人工膝關節及進行雙腿肌肉鬆弛手術,手術時間歷經6小時,術中完全沒有異常出血。緊接著於術後第一天,立即由復健部邱然偉醫師及李肇中復健師接手開始進行長達4個月的肌力與關節活動度訓練,前後長達九個月的漫長治療過程,同時由血友病整合治療中心徐會棋主任、高志平及余垣斌醫師全程監控凝血因子濃度,以確保過程完全平順沒有異常出血,在漫長的療程中,林先生展現無比的意志力以及對整個醫療團隊的絕對信任與配合,終於皇天不負苦心人,在團隊努力下,林先生再度擁有一雙能夠正常走路的腳,膝關節活動角度也由術前左腳30度增加到83度,右腳從數前45度增加到85度,鞋帶也能夠自己繫綁了,同時術後因為矯正其下肢畸形,使其身高也長高了五公分,回到年輕時的高度,走路的步態也不再像以前搖搖晃晃,林先生作夢也沒有想到可以再度享受陪子女郊遊踏青及逛街的天倫樂,此手術的成功更是讓林先生全家人歡欣鼓舞。

秋天大啖蝦蟹 當心太生冷致腹瀉

秋天大啖蝦蟹 當心太生冷致腹瀉#消化性潰瘍

苗栗大千醫院肝膽腸胃科李傑哲醫師表示,時序進入秋冬,天氣日漸寒冷,寒氣襲人,很多民眾常會出現噁心、嘔吐、腹瀉、腹疼等腸胃不適的症狀;另外許多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在秋冬季節病情常會加重或是突然發作,請您一定要小心。秋冬氣溫較低,再加上很多人此時運動量減少,排汗量較少,水分的攝取量減低,常會造成大便較乾硬,或排便習慣改變,易影響腸胃道健康,尤其是銀髮族的朋友,必須注意時常補充水分,保持規律的排便習慣。另外秋冬時節,許多人常會莫名的情緒低落,患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病情常隨著情緒起伏而變化,另外氣候寒冷,常會導致胃酸分泌增加,使潰瘍病情加重,必須時常保持愉快的心情,注意保暖。秋天是很多蝦蟹海鮮盛產的季節,但這些食物多半屬於生冷性質,吃多了容易造成腹脹及腹瀉,而氣溫偏低,食物放置一段時間後很快就冷了,若不注意很容易就造成腸胃炎。秋冬是進補的好時機,但必須根據個人的體質來進補,市面上販售的補品如羊肉爐、薑母鴨一般都比較燥熱,時常熬夜或經常口乾舌燥的人就不適合;火鍋一般也多是屬於高熱量、高油脂的食材,也不宜經常食用。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

兒童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

在過去的觀念中,胃酸過多始終被認為是消化性潰瘍最主要的原因。直到1983年澳洲的Warren和Marshall發現幽門螺旋桿菌(Helicobacter pylori),才大大改變以前的觀念。此菌感染生長在胃上皮細胞,引起的慢性胃炎與消化性潰瘍、胃癌、及惡性貧血有關。在大人的十二指腸潰瘍中,80%有此菌感染;在兒童的十二指腸潰瘍,更有高達90%可在胃竇黏膜發現此菌。一但將此菌根除,可以讓十二指腸潰瘍真正的痊癒,可見其診斷的重要。至於胃潰瘍,在大人有60%與此菌有關,而兒童的胃潰瘍大多是因為消炎止痛藥物等其他原因所引起,跟此菌比較無關。與幽門螺旋桿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在兒童多以陣發性上腹痛來表現,而且與大人潰瘍常在吃飯時間疼痛相比,症狀通常不是那麼典型。另外,如果有半夜肚子痛到醒過來,或是反覆性嘔吐合併上腹痛,或是慢性腹痛合併吐血、吐咖啡色的胃液或解黑便,都要懷疑可能有此菌相關的十二指腸潰瘍,有時候甚至會以缺鐵性貧血來表現,病童看起來臉色蒼白。幽門螺旋桿菌可說是最常見的腸胃道感染,通常在孩童時期(五歲以前)就已經感染,社會經濟狀況較不好、較擁擠的家庭感染機會更高。傳真途徑尚不明確,但很可能是人與人之間的散播傳染。在發展中國家十歲以前的孩童,有高達80%的盛行率,所以此菌和消化性潰瘍,絕不只是大人的專利;我們也碰過小學一年級的小朋友因為消化道大量出血緊急被送進醫院,結果證實為十二指腸潰瘍合併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嚴重病例,所以有上述症狀時,父母應該提高警覺就醫檢查,才不會延誤了診斷的時機。通常在排除掉其他原因(如長期吃止痛退燒藥)引起的上腹痛之後,如果使用藥物治療一直無法改善,就必需進一步作十二指腸胃鏡來確定是否真的有潰瘍,這也是診斷消化性潰瘍最有效而準確的方法。但是小朋友不像大人一樣耐得住「吃管子」,所以通常會給予短暫的鎮靜劑,待睡著後透過內視鏡詳細檢查食道、胃、十二指腸的胃黏膜,看看有無發炎、出血、或是潰瘍,同時可在胃竇黏膜採取小塊組織作幽門螺旋桿菌的尿素酵素試驗,如果陽性表示有感染。感染此菌的小朋友,胃鏡檢查常常可以見到胃竇(幽門前方)黏膜有如苦瓜表面般(如健康步道或許多的鵝卵石一樣)的小小凸起,合併十二指腸潰瘍或嚴重的胃十二指腸黏膜紅腫發炎。奇怪的是,有些人雖然有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卻不一定會有症狀,原因為何現仍不甚清楚,所以並不是所有受此菌感染的人都得治療。根據1997年在新加坡幽門螺旋桿菌亞太共識醫學會的結論:如果確定是幽門螺旋桿菌的感染,再加上有消化性潰瘍、出血性潰瘍、胃黏膜相關之淋巴組織淋巴癌、嚴重異常胃炎、及胃癌早期切除後,就建議應該進行所謂的「三合一幽門螺旋桿菌根除療法」,也就是一種制酸劑(氫離子幫浦抑制劑)加上下列三種抗生素(clarithromycin、amoxicillin、metronidazole)任選其二,治療一至二個星期,通常可以達到九成以上的根除率。如果只是像過去一樣,單單使用制酸劑和一般胃藥治療這種潰瘍,通常效果很差,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要辛辛苦苦做檢查,確定潰瘍是否合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重要原因。當然,只靠診斷和藥物治療是不夠的,消化性潰瘍的治療還要同時配合適當的飲食和作息,放鬆心情不要給孩子過大的壓力,避免酸辣和刺激性食物,少吃鳳梨或木瓜等容易刺激胃酸分泌的水果,如此才能收最大之療效。總之,兒童(特別是小學至國中年齡)的幽門螺旋桿菌感染與消化性潰瘍,是一個容易被家長忽略的問題,如果有警覺到家中半大不小的孩子有上述的症狀與腹部不適,應該提早就醫找出問題的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藥到病除。

胃酸過多 每餐最好七分飽

胃酸過多 每餐最好七分飽#消化性潰瘍

兒童慢性上腹痛(肚臍以上的部位)、心窩或胸後有燒灼感、喉嚨有酸味往上衝,都有可能是胃酸過多的徵兆。經醫師診斷確定有與胃酸過多相關的疾病(消化性潰瘍、慢性胃十二指腸炎、胃食道逆流、逆流性食道炎等),應該依照醫師指示按時服藥。臺安醫院小兒腸胃科主治醫師 方旭彬表示,胃酸過多者,在飲食上最好少量多餐,每餐吃七分飽即可,飯前飯後一小時內不可運動或洗熱水澡,兩餐之間可以蘇打餅乾當點心。飯後不可斜躺沙發,最好坐直或散步十分鐘。嚴禁含咖啡因食物(咖啡、紅茶、綠茶、奶茶、可樂)、汽水等碳酸飲料、及酸辣的刺激性食物。水果應避免檸檬等酸性水果以及會刺激胃酸分泌之木瓜、鳳梨(因為含木瓜酵素、鳳梨酵素)。禁吃酸梅、芒果青等零食。方醫師提醒,心情盡量放輕鬆,過度熬夜或壓力也會使胃酸分泌增加。

三餐不定 當心消化性潰瘍

三餐不定 當心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

現代人工作繁忙、緊張壓力、情緒抑鬱、三餐不定、嗜好煙酒、過食刺激性食物、或是濫用消炎止痛藥或因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等因素,長期下來造成胃腸黏膜損傷而造成潰瘍性變化。奇美醫院中醫部 - 邱碧瑩醫師指出,消化性潰瘍的發病機轉是腸胃道的保護因子(黏液與重碳酸鹽)與攻擊因子(胃酸或胃蛋白脢)失衡,使消化道黏膜遭受破壞而發炎潰瘍,最常發生的形式為胃潰瘍及十二指腸潰瘍。臨床上,有消化性潰瘍的患者可能沒有症狀或出現上腹部疼痛不適、飽脹感、燒灼感、容易飢餓、嘈雜、泛酸、噯氣、打嗝、噁心、嘔吐、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等種種不同症狀,有些人胃痛比較厲害會放射到背部或下腹部,而嚴重的潰瘍可能演變成出血(可出現嘔血、解黑便)、穿孔(可能引起腹膜炎、腹部劇痛)、幽門梗阻(出現嚴重嘔吐)等併發症,所以千萬不要輕忽它。一般來講十二指腸潰瘍比胃潰瘍發生率高,年輕人容易罹患十二指腸潰瘍,十二指腸潰瘍通常表現飢餓痛或半夜痛,吃些東西或服用制酸劑後可緩解;胃潰瘍所表現的中上腹痛通常發生於進食後2小時內, 甚至有時進食反而更痛。消化性潰瘍的診斷以內視鏡檢查為主,並且可對疑似病灶做切片及進一步做幽門螺旋桿菌檢查。■ 中醫如何診治消化性潰瘍消化性潰瘍在中醫屬於『胃脘痛』、『吞酸』、『嘈雜』等範疇。邱碧瑩醫師表示,從中醫角度來看,消化性潰瘍病位在胃,與肝脾關係密切。中醫治療消化性潰瘍的特色是採多方位綜合治療,首先區分是潰瘍活動期、癒合期或疤痕期(緩解期),一般而言活動期著重清熱袪濕、和胃止痛,處方以半夏瀉心湯、烏貝散、川七、白芨、蒲公英加減;緩解期則著重健脾和胃,併參照辨證分型處方。 臨床常見的幾種證型包括:一、肝胃氣滯型:好發於個性容易緊張、情緒波動大、動不動就發怒的人,通常表現胃脘痞脹疼痛或攻撐作痛,每因煩惱鬱怒而作痛,可能伴有排便不暢,舌邊略紅,苔薄白,脈弦;治宜柴胡疏肝散加減。針刺內關、足三里、中脘、太衝、丘墟、公孫等穴。二、胃熱熾盛型(含濕熱中阻、肝胃鬱熱):喜歡吃辛辣燒烤炸物或常喝烈酒抽菸,容易導致濕熱中阻型,臨床症狀有胃脘痛兼灼熱感,嘈雜,渴不欲飲,口乾而苦,小便黃,大便不暢,舌偏紅苔黃膩,脈滑數;治宜半夏瀉心湯、黃連溫膽湯加減。若是因長期情志不暢,肝氣鬱滯化熱則易形成肝胃鬱熱型,表現出胃灼熱痛,痛勢急迫,泛酸嘈雜,煩躁易怒,口乾苦喜飲,大便燥結,舌紅苔黃乾,脈弦數;治宜左金丸、清胃散加減。針刺內關、足三里、中腕、內庭、天樞、太衝、豐隆等穴。 三、瘀阻胃絡型:久病入絡,氣滯或氣虛血瘀甚至因瘀出血, 表現特點是胃痛較劇,痛如針刺或刀割,痛處固定,拒按,或見吐血、 解黑便,舌質紫暗或夾瘀點,脈澀;治宜失笑散合丹參、川七、 延胡索化瘀止痛或白芨、仙鶴草溫中止血。針刺內關、足三里、中脘、血海、 胃俞、膈俞等穴。四、胃陰虧虛型:胃熱鬱火日久耗傷胃陰, 臨床表現胃隱隱作痛,灼熱不適,嘈雜似飢,食量減少,口燥咽乾口渴, 大便乾燥,舌紅苔少,脈細數;一貫煎合芍藥甘草湯加減。 針灸內關、足三里、中脘、三陰交、太谿、胃俞、脾俞等穴。五、脾胃虛寒型:平常喜歡吃生冷的東西, 久而久之阻礙正常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或體質虛弱或操勞過度或久病, 導致脾胃功能受損,寒從內生,表現出胃痛綿綿,空腹較厲害, 嘔吐清水,吃熱的東西則會較舒服,同時伴有精神倦怠、四肢無力, 食慾減退,手腳冰冷,容易拉肚子,舌淡苔滑,脈沉緩弱;治宜黃耆建中湯合香砂六君子湯、理中湯加減。針灸內關、足三里、中脘、胃俞、脾俞、氣海、關元等穴。邱碧瑩醫師強調,中醫診治特點是依照每個人不同的臨床症狀及舌象、脈象表現,先歸納做辨證分型,根據證型來處方用藥,找出最符合患者所需的中藥或針灸穴位來治療;另外中醫很著重按摩、食療、運動養生等調理,門診中會教導患者如何選擇適合自己的食物或在家做簡易的穴道按摩、或透過運動方法學習放鬆自己,以保持身心平衡,這是中醫所謂『陰平陽祕,精神乃治』。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