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居家安全

好奇心惹禍! 女童誤將玩具塞入耳朵

好奇心惹禍! 女童誤將玩具塞入耳朵#居家安全

(優活健康網實習記者駱冠蓉/綜合報導)小朋友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很容易在玩耍時將小東西塞進嘴巴、耳朵、鼻子,進而發生許多意外事件,家長要特別注意。中國有一名3歲女童,喜歡閃亮的小東西,幾天前看見大人戴耳環覺得新奇,將一顆米粒大的玩具零件塞進耳朵。當地醫師成功將異物取出,並解釋,耳道異物通常發生在小朋友身上,因為年紀小不懂事且好奇心重,凡是拿到一些小東西就喜歡玩,有時候還可能會放到嘴巴、耳道、鼻孔裏,這都是十分危險的事情,所以小朋友成了耳道異物的高危險群。異物入耳別亂挖 恐影響聽力另外,異物若塞進耳朵容易刺破鼓膜,或者引起永久性的損傷,一但不小心將異物放入了耳朵,應該立即將腦袋傾向一側,促使異物依靠重力掉出來,如果沒有掉出,要立即就診,因小朋友耳道小且耳膜極其脆弱,家長勿私自處理,以免造成外耳道破皮、流血腫脹,繼而感染、發炎流膿,導致損傷鼓膜,或者方法不當讓異物掉入耳道,加深取出的難度。蚊蟲誤闖耳道別慌 滴油、照光兩招必知除此之外,由於耳道陰暗潮濕,適合昆蟲的生長,有時民眾會遇到一些蚊子、蒼蠅、蟑螂等撞進耳朵,這時先不要著急亂挖,以免蚊蟲受驚跑到更深處,增加取出的難度,有些具有趨光性,可以利用手電筒,通過照射耳道的方法將牠們引出。如果是蟑螂進入耳朵,可以在耳朵滴幾滴食用油或嬰兒油,滴油目的是為了把昆蟲淹死,避免牠啃咬耳道,傷害耳膜,但使用的油一定要是常溫,以免因過冷或過熱而引起暈眩,最後立即前往醫院就診,將蟑螂取出。

照顧步行困難老人 不可不知的居家安全指引

照顧步行困難老人 不可不知的居家安全指引#居家安全

您知道長者的居家生活環境中潛藏那些危機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避免步行困難老人因居家環境不安全、使用輔具不當或照顧者的疏忽而發生傷害,特地編撰「步行困難老人居家安全手冊」,教民眾如何為家中使用輔具老人的安全把關,歡迎民眾至衛生局網站下載,或向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暨五區服務站索取。根據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2005年國民健康訪問訪問調查暨藥物濫用調查結果」,臺灣地區老人年齡暨性別標準化跌倒盛行率由1999年的18.7%增加至2005年的20.5%,平均每5位長者就有1人曾跌倒。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有鑑於跌倒對於長者的健康及其家庭影響甚鉅,而以往的資料卻顯少關注於家中使用輔具的長者,99年特地委託台灣事故傷害預防與安全促進學會編撰「步行困難老人居家安全手冊」。該手冊以圖文並茂的方式清楚呈現長者居家環境與生活行為中常見且容易忽略的不安全點,並提供改善方法及檢核表。以居家生活行為為例,建議讓長者穿著合腳大小並有防滑效果的鞋子或止滑襪,而褲子的長度不宜超過腳踝,避免因過長而跌倒。在居家生活環境方面,電燈開關要有夜間可辨識裝置,避免讓老人因摸黑尋找開關而發生意外。此外,地面不能有高低落差,建議選用不反光、不炫光並具有防滑效果的材質,若因經費有限無法進行工程改造,可使用斜坡道或鋪設防滑用品(如防滑墊、防滑條、防滑貼片等);防滑條的黏貼方向務必與老人行進方現垂直,且每條間距應小於4公分才有防滑效果。衛生局健康管理處處長游麗惠表示,該手冊專為家有步行困難而使用移行輔具的老人及其照顧者所設計,內容包含步行困難老人的安全居家環境指引、安全操作移行輔具指引,以及安全照顧行為指引,並附有居家安全檢核表。步行困難的老人及其照顧者可以利用檢核表來檢視居家生活中的不安全點並著手改善,降低使用輔具的老人在家中發生傷害的頻率,期能藉此降低老人發生事故傷害的風險,協助老人獲得更安全的居家生活。該手冊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業務資訊(文宣品及出版品>保健手冊)下載,或洽詢臺北市十二區健康服務中心。

秋冬食補暖身 小心爆炸危機上身

秋冬食補暖身 小心爆炸危機上身#居家安全

進入秋冬時節,民眾前往火鍋店快樂享用熱呼呼美食的同時,陽光基金會提醒您注意用餐安全,以免暴露於危險環境之中而不自知。15日晚間新竹市一家韓式餐廳,發生卡式爐爆炸意外,造成寰宇電台郭蘭玉副總、電台DJ鄭茂森一行人和店內員工、客人共八人灼傷。陽光基金會舒靜嫻執行長對意外的發生深表遺憾,呼籲民眾出外用餐時,當心餐桌上的潛在危機;餐廳業者亦須加強服務人員使用相關爐具的安全方法及燒燙傷急救訓練,以免憾事再度發生並在意外發生時降低傷害程度。 【陽光基金會小叮嚀】 餐桌上的潛在危機之一:酒精膏 1.食用以「酒精膏加熱」的食物時,請特別注意與食器保持適當的安全距離,建議先離開座位,待工作人員點火後再回座。 2.添加酒精膏時,提醒工作人員須待火勢悶熄後(或用蓋子悶熄),再行添加酒精及點火的動作。 3.最好的方法還是,避免使酒精膏,請店家煮熟食物後直接上桌食用! 餐桌上的潛在危機之二:卡式爐 1.使用卡式爐請避免使用過大烤盤、平底鍋等鍋具;更不要為了加強火力而併排使用卡式爐,以免造成爐內瓦斯罐受熱輻射急遽受熱,造成罐內壓力遽升產生爆炸的危險。 2.卡式爐所使用的瓦斯罐為薄鋁材質,保存須避免撞擊與40度以上的高溫。換裝或丟棄瓦斯罐時,請勿接近火源或炙熱處,更嚴禁用鐵器敲打。 3.隨時注意瓦斯罐使用期限及瓶身包裝是否異常(ex:若有腐蝕、變形或生鏽情況,請停止使用) 4.若發現瓦斯罐罐口外表有結霜、結冰的狀況,摸起來有特別冰涼感覺時,瓦斯可能已經外洩了!這時請注意,儘快將瓦斯罐遠離現場,移至空曠處並遠離人群,週邊嚴禁火花、火源、高溫接觸。 希望獲得更多燒燙傷預防訊息,請上網訂閱陽光電子報http://online.sunshine.org.tw/Default.asp,一同預防燒傷保障自身安全。

痛!又見孩童嚴重燙傷 陽光籲民眾勿掉以輕心

痛!又見孩童嚴重燙傷 陽光籲民眾勿掉以輕心#居家安全

又見孩童嚴重燙傷意外,陽光基金會執行長舒靜嫻沉重呼籲家長勿掉以輕心。家該是安全的避風港,卻竟是最容易發生燒傷意外的地點。陽光基金會九十八年度新接服務統計數據中顯示,逾八成的零~六歲幼童燒傷意外發生於家中,多因熱開水、熱油而受到二~三度的燙傷,燙傷面積甚至佔全身的百分之二十以上,緊接而來所需經歷的清創和重建手術就需十多次,復健療程更將長達一~二年不等。燒傷的孩子因為外表和正常人的不同,常遭受同儕及陌生人異樣的眼光,久而久之易造成自信心低落,甚至因為燒傷所造成的肢體攣縮、疤痕增生,迫使其在求學過程中需花費比一般人更多的時間與精力克服生心理上的適應問題,而且寒暑假一到則需返回醫院進行開刀手術、復健,其中艱辛總讓家長心疼不已,盼勿再發生燙傷意外。在陽光之家服務八年的生活服務員春妹說:「遇到小朋友燒傷最為不捨,燒傷後的孩子半夜常會做惡夢,大喊:「不要!我怕。」而哭泣驚醒,也會較沒有安全感,希望能有人陪伴。」燒傷後的孩子常須經歷與父母分離的痛苦,並承受復健過程的艱辛以及數不清的手術。春妹說:「連大人做復健都痛到哭,更何況是小朋友,很不忍心,但是你還是得咬著牙,督促、哄孩子做復健,才能幫助他更好。」怡怡(化名)四歲時因意外絆倒電線,導致電磁爐上的熱水壺灑落燙傷,造成全身二-三度四十五%燒傷,媽媽回顧當時在加護病房五十多天的情形時,仍是心有餘悸,面對孩子歷經手術、換藥的疼痛,非常的不捨。媽媽說:「從不知道燙傷後有這麼多的後續,以為只要從加護病房出來就沒事了。」面對怡怡還需持續做復健以及不斷的大小手術,孩子的痛家長最清楚。怡怡的媽媽提醒家長們真的要格外注意,不要發生燙傷意外。 陽光基金會長期致力於宣導燒傷預防的重要性,希望能有效減低燒傷意外的發生及傷害的程度。陽光為提醒民眾及家中有嬰幼兒的家長們注意居家安全,並讓孩童熟記預防知識,陽光透過線上教學活動網站,並製作幼兒唱遊光碟,以寓教於樂的方式,讓孩童熟記各種預防知識來加強安全知識;家中有小寶貝的爸媽,想讓小寶貝學習更多自我保謢能力,請洽詢02-2507-8006 #508。無奈燙傷意外仍不時發生,顯見預防教育需要繼續努力,目前陽光與政億窗飾、消防設備師全國聯合會共同舉辦『環境安全檢測活動』,邀請民眾主動找出危險因子,著手改善不良環境,而不再只是被動的接收宣導資訊;活動開辦至今,就有民眾舉發鄰居讓年幼的小朋友自己燒金紙,身邊卻沒有一個大人看顧,若是小朋友跑來跑去嘻戲時,不慎碰撞到燒金紙桶,後果將不堪設想!大部份民眾已經知道要將家中的電器用品擺放在平穩且小孩碰觸不到的地方,並分享生活小妙方,把開煮好的熱水壺以溼抺布包住壺身,不但可以防燙傷降溫,還能同時幫抺布殺菌,一舉二得。想要知道更多的生活安全技巧,歡迎到「環境安全檢測」一同分享。http://online.sunshine.org.tw/check

部落客從”世界盡頭”傳愛到陽光邀您共襄盛舉

部落客從”世界盡頭”傳愛到陽光邀您共襄盛舉#居家安全

今年以來,大環境的不理想,加上受到八八水災捐款排擠的影響,使得社福團體募款處境更為艱難,陽光基金會附設重建中心為改善顏損及燒傷朋友,因燒傷及手術後所造成的生理障礙,幫助他們能夠生活自理並重返社會,每年需募集一千三百萬燒傷生理復健服務經費,然至目前為止,僅募得一成捐款,急需民眾的愛心捐款。一位來自阿根廷的格友米米,得知陽光需要協助的消息後,在自己的部落格上發起「一塊挺陽光」的活動,民眾只要捐出100元給陽光基金會幫助燒傷者,就有機會獲得人稱世界盡頭的地方:阿根廷火地島的烏蘇艾亞城(Ushuaia)所寄出的明信片,明信片上面將蓋有世界盡頭的特殊印章。活動自即日起至10月10日為止,格友米米盼以個人的棉薄之力,帶動更多人幫助陽光基金會早日募得燒傷者生心理重建基金,歡迎網友及民眾踴躍參加,讓愛沒有盡頭。來自阿根廷的米米,七歲就與家人從台灣移居阿根廷,目前居住在阿根廷南部的沿海城市。從事翻譯的米米,常因工作因素走遍阿根廷南部的城鎮,其中位於美洲最南端、離南極最近的火地島中的烏蘇艾亞城(Ushuaia),就是人稱世界盡頭的地方!米米與陽光基金會的相遇,來自於3年前陽光基金會25週年所舉辦的『陽光娃娃到你家』活動,米米拍下陽光娃娃與數字”25”合影的圖樣,當時還獲入圍”精采25名”,也因此與陽光結下了緣分。今年以來景氣低迷,陽光基金會今年以來募集燒傷朋友生理重建基金,所需一千三百萬卻僅募得一成,加上受到風災排擠社福捐款的影響,許多企業紛紛表示已改捐災區,因面臨募不到款的困境,急需民眾的愛心捐助。熱心的米米知道陽光的困難後,決定自掏腰包發起「你捐款給陽光,我從世界盡頭寄明信片給你」活動,即日起至10月10日止,只要民眾捐助百元給陽光基金會,就有機會獲得來自世界盡頭的明信片,明信片上還將蓋有世界盡頭(西班牙文)的特殊印章;有部落格的網友也可以轉貼米米的活動文章,並串聯一塊挺陽光活動貼紙加入相挺陣容,讓更多人看見。 發起活動的米米表示從阿根廷寄出一張明信片的郵資就高達台幣50元,加上製作明信片的費用,儘管一張成本逼近百元,但米米認為有捨才有得,並期待藉個人棉薄之力,帶動更多人幫助陽光基金會,為燒傷朋友帶來溫暖的光芒。今年7月份,另一位格友OhLady也在部落格上發起網友串聯,只要網友張貼陽光基金會「一塊挺陽光」活動貼紙,就幫大家捐出50元。活動推出,打動了許多網友的心,高達84位網友群起支持串聯;一名網友更以OhLady部落格的名義匿名捐出了1萬4千元,也有網友主動將發票寄給陽光基金會,齊力讓這份網愛放大。格友OhLady表示:「團結力量大,希望能讓更多人看見並幫助顏損及燒傷朋友。」陽光基金會盼民眾參與活動捐助燒傷者,讓愛不止息。有部落格的民眾不妨動動手指頭,用1分鐘轉貼文章、串聯「一塊挺陽光」活動貼紙幫助燒傷朋友,且以實際行動捐出百元幫助顏損及燒傷者,還可獲得來自世界盡頭的明信片。陽光基金會捐款專線02-25078006,捐款帳號05583335。「米米在阿根廷」的活動部落格: http://tw.myblog.yahoo.com/mariela-mimo

你「家」安全嗎?加入陽光「搜證先鋒」,守護居家安全

你「家」安全嗎?加入陽光「搜證先鋒」,守護居家安全#居家安全

陽光近年來的服務數據顯示,家庭意外傷害總是最高的受傷主因,在97年服務中發現家庭意外佔有32.1%。在工作場所發生燒傷意外佔17.6%,今年第一季家庭意外與工作傷害也分別為受傷主因前二名。工作燒傷意外發生,通常都是出於突然,讓人措手不及,也造成家庭經濟中斷或另一個負擔產生。老舊的公寓外牆,常常看的到糾結成一團的電纜線,因擔心電線經過風吹雨打很容易受損,造成漏電或觸電引起火災,「搜證先鋒」活動的參加者特地把照片拍下來再上傳到「搜證先鋒」,提醒大家注意,並建議請相關單位移除廢棄電纜線,保障住家安全。「搜證先鋒」線上活動開始以來,陽光基金會希望以web2.0的精神,提供一個平台,讓全民可以把自己發現的環境安全問題分享出來,並給予良好的改善建議,讓我們生活的更安心自在;署名“刀疤”的民眾就把鄰居讓年幼的小朋友自己燒金紙,身邊卻沒有一個大人看顧的狀況拍下來,他想到要是小朋友跑來跑去嘻戲,碰撞到燒金紙桶,後果真的不堪設想,所以把這樣的情形公開出來,希望有小孩的家長要多注意,尤其中元節將近,燒紙錢的機會大增,“大寶“也拍到了金紙桶就在人行道上燒著,沒有人看顧,要是一陣風吹起火花,引起火災,那真的是太可怕了。另外“金瓜”跟“二少爺”分別指出他們工作場所中所使用的飲水機,出水量過大,每次去倒水,就很容易被噴射出來的熱水燙到,希望公司能改善出水關關裝置;不然就是沒有明確標示冷熱水,只以顏色區分,容易讓新進同事誤解而發生意外。看了那麼多舉發案例,相信已經激發起你的正義感和公德心,快拿起相機,張大眼睛找一找你身邊環境裡那些是會造成燒傷意外的危險因子,拍下來,再上傳至搜證先鋒網站.不對就要講出來,成為熱心公益的搜證先鋒,還有機會獲得舉發獎金喔。 陽光也特地邀請各縣市消防局以及消防設備師全國聯合會協辦,若民眾對於消防公安有疑問或需要協助,除了反應於活動上,也可向所在地的消防單位請求協助。搜證先鋒活動網址 http://online.sunshine.org.tw/check洽詢專線:( 02 ) 2507-8006分機508

走一趟”居家安全體驗館” 找出家中潛藏危機

走一趟”居家安全體驗館” 找出家中潛藏危機#居家安全

許多人往往認為「家」是最安全的處所,卻忽略居家環境中潛藏的許多不安全點,也是事故傷害發生最多的場所。根據行政院衛生署2007年統計,事故傷害占國人十大死因第5位,在臺北市占第7位,在信義區占第9位,主要是由交通事故、墜落、跌倒、溺水、燒燙傷、中毒、窒息等原因造成;根據靖娟兒童安全文教基金會96年公布兒童安全報告,兒童居家事故種類中,以跌倒墜落比率占最高為47%,其次是壓砸夾刺傷,占3成左右,這些事故傷害的發生大都可找出造成之危險因子,若加以防範,則可提供老人及小孩更安全健康的生活環境。台北市信義區於97年度起即依循臺灣已認證安全社區之腳步,著手推行信義安全社區計畫,為提供一個生活化的居家安全學習環境,特別與新光保全公司合作,打造一間比照居家實境之「居家安全體驗館」,將居家安全概念導入,提供民眾實際體驗與學習「安全、健康」的機會,館內分為:客廳區、廚房區、臥室區、衛浴區、遊戲區等五大區塊,處處可見一般居家環境的優缺利弊,透過臨場實際的體驗與學習有效的預防方法,不僅可以減低傷害的嚴重性,甚至可以避免傷害的發生,讓「家」成為真正安全的地方。設立於信義區行政大樓1樓(臺北市信義區信義路5段15號)的「信義居家安全體驗館」,於昨日(8/29)下午開幕,開幕活動由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邱局長文祥親臨主持,邱局長在活動中穿上老化體驗裝備,模擬高齡長者日常生活自理情形,體驗老化後眼力差、重聽、手腳不靈活、走得慢、力不從心的感官退化與日常生活之不便情形;並藉此提醒大家長者需要的不僅僅只是關心,更需要多面向的全人生活的協助與關懷。開幕活動同時安排君格幼稚園小朋友表演將居家安全概念融入傳統戲曲的歌仔戲,藉此告訴大家營造一個安全及舒適環境的重要性;以及社區長者虎虎生風之養生太極功操表演,展現近年來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於社區中大力推行「保命防跌」的成果,讓大家看到居家安全的維護,增強長者下肢肌力,減少長者跌倒也是居家安全的重要措施。另外,您想知道我們老化後,如何因應日常生活嗎?您知道減少事故傷害的發生,可以帶來安全與幸福的未來嗎?該體驗館安排了各類動態導覽與靜態展示,希望能增進民眾對居家安全的認識、並減少居家環境的潛在危險,歡迎關心健康、安全的市民踴躍參觀體驗。◆ 臺北市信義區健康服務中心「信義居家安全體驗館」開放時間:星期二至星期五(星期一及國定例假日休館)、自由參觀時段:上午09:00~12:00、團體預約參觀時段:下午01:30~04:30延伸閱讀:如何打造「安全」的居家環境

北市居家護理服務 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

北市居家護理服務 落實「在地老化」的政策#居家安全

張先生(化名)今年60歲,92年經醫師診斷出扁桃腺癌、次年再被診斷罹患喉癌,隨著病程進展已多次進出醫院,並陸續留有氣切管、導尿管及胃造廔口等管路,張太太不知道如何照顧? 經向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求助,照顧管理專員安排居家護理師介入協助與衛教後,張先生的身體情況明顯有了改善。張太太表示:「非常感謝長照中心協助,讓我知道如何正確幫忙翻身、拍背、照顧管路避免感染危險及皮膚傷口的照顧技巧,讓我感覺不再是一個人單獨面對種種困難!」此案例是臺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服務的個案。當個案病況必須帶著管子回家,譬如鼻胃管,留置導尿管,氣切管等等,不僅增加了家人照顧上的負擔與人力,也徒增往返醫院更換管路所需時間與金錢。為滿足家中失能長者使用長期照護服務的需求,落實政府「在地老化」的政策目標,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提供民眾居家護理服務方案。除現行全民健保給付每月2次居家護理師到宅家訪以外,經北市長期照顧管理中心派員到府評估後,有需求者可再另增加每月兩次服務。另為提供民眾更多元服務方案,亦補助專業醫護人員例如醫師、營養師及復健師等到家中提供醫療照護與護理指導。所謂「居家護理」是指由專業護理人員到家中提供護理照顧服務,如身體評估、注射、更換或拔除各式導管(鼻胃管、氣切內外管、留置導尿管、尿袋、尿管)及護理指導(氣切套管護理、鼻胃管灌食、膀胱灌洗、膀胱訓練、傷口護理、大小量灌腸、檢體之採取及檢查、背部拍痰、抽痰、簡易復健指導等),皆屬於居家護理師的服務範圍,其目的為減少回診治療所造成的舟車勞頓之苦,增加家庭照顧者的照顧技能,並協助病患或失能者適應疾病、重建生活功能。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凡每月需要第3次以上居家護理照顧之民眾,設籍且實際居住於臺北市,經日常生活活動功能(ADL)或工具性日常生活活動功能(IADL)評估,需他人協助之失能者,皆可向本市長照中心提出居家護理服務及補助申請,費用含訪視服務費1,300元及交通費200元,政府補助標準乃依個案社會福利身分別進行審核,每年補助次數最多24次,低收入戶者由政府全額補助;中低收入戶者需自付10%;一般戶則須負擔40%。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有需要申請居家護理服務或其他長期照顧服務之民眾,可多加利用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按9,或至臺北市長期照顧資訊網站查詢相關資訊:http://www.health.gov.tw/Default.aspx?tabid=521。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