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序進入春天,春天時節日夜溫差大,白天可能飆到高達30度,夜晚則降到20度以下,這樣大的溫差對於心血管疾病患者可說是一大負擔,可能導致心肌梗塞或是中風等情況。《優活健康網》特摘營養師柯曉彤所撰此文,分享「5種健康飲食」遠離心血管疾病。
每個人心中,或多或少都該保留給自己獨處的時間,在乎他人的同時也要更加在乎自己,但該如何實現呢?日本職涯顧問池田千恵於《Me Time》一書中,分享超實用時間創造術,引領讀者在忙碌的日常中創造「ME TIME」(專屬於自己的時間),製作專屬於你的人生時間表。以下為原書摘文:
一位40多歲業務主管因應酬拚事業,體重直線上升,夜晚鼾聲如雷、白天精神每況愈下,卻未放在心上,直到因恍神差點錯失千萬大單、丟掉工作,才驚覺事態嚴重。經就醫檢查,確診為中重度睡眠呼吸中止症,接受正壓呼吸器治療後,睡眠品質獲得大幅改善,終於重拾精神與專注力。
近年興起許多減肥方法,除了著名的168斷食法,還有水煮蛋減肥法、黑咖啡減重法、飢餓減重法、催吐減重法等等,但你知道用「視覺」也可以減重嗎?家醫科醫師建議,利用「視覺」的影響力,輕鬆減少攝食的份量無痛減重,但民眾還是要依照自身身體狀評估,才不會陷入復胖循環。
現代社會的女性常因工作、家庭兩頭燒,時間一久焦慮和憂鬱成了大問題,無形產生子宮虛寒、月經失調、經痛難耐的毛病。醫學博士陳品洋於《穴療》一書中,分享中醫經絡、穴道,藉由按摩、拍打、刮痧的方法;只要疏通身體運行的路徑,讓經血和淋巴順利引流,就能讓身體健康。以下為原書摘文:
你知道嗎?全世界每3秒就有1人罹患失智症!其中抑鬱、肥胖、聽力障礙、高血壓、糖尿病、心血管疾病等都是失智症的危險因子之一,因此日常的預防就顯得很重要。醫學博士陳品洋於《活到100不失智》一書中,分享失智症的特徵、症狀、危險因子,教讀者養護臟腑、調和百脈,達到預防失智的目標。以下為原書摘文。
「人不瘋狂枉少年」不是要你去做一些瘋狂的事情才能明白這世界,而是誠實透過那些歷練,能夠真正的面對。以少女演唱團體出道,解散後轉往主持、戲劇、歌唱深耕,知名女藝人黃小柔於《人生順利需要設計,偶爾也要靠演技》一書中,分享他的真實經歷,鼓勵讀者推進自己。以下為原書摘文:
不是每個照顧者都有辦法照顧孩子,同時也照顧好自己,因此友善醫療就顯得很重要。台大醫院兒童病房小朋友口中的「Karen阿姨」、台大公共衛生系博士Karen22於《摳摳手到打勾勾》一書中,分享兒童病患與家屬的日常,幫助讀者了解友善醫療的重要性,共同守護孩子的健康與治療、預後的情況。以下為原書摘文:
近期台灣首次爆發猴痘本土病例。感染科權威專家、台大醫院小兒部專任主治醫師黃立民示警,傳播鏈恐已出現且「很可能已經有群聚」,現在最重要的就是釐清感染途徑。疾管署今日最新公布擴增2類對象「高風險接觸者、高風險性行為者」可打猴痘疫苗,猴痘抗病毒藥物使用對象也有增列,以下詳細說明。
大腸直腸癌已連續15年蟬聯發生率最高的癌症,其中直腸癌由於位於骨盆腔的深處,手術局部復發率又高於大腸癌,常需要借助放射治療來降低手術的復發率。不過許多病人對於這方面的治療原則並不是很瞭解,這篇特別邀請高雄長庚醫院放射腫瘤部教授黃英彥執筆,希望能透過這篇短文,讓大家了解直腸癌目前治療趨勢。
黴菌無所不在,甚至連食道裡都會發霉!一位40歲的女姓病患常有胸口灼熱、胃食道逆流症狀,吃了特效藥仍未改善,一照胃鏡才發現食道像是發霉般,黏膜上分布密密麻麻的白色斑點,乍看之下,會以為是食物的渣渣停留在食道上,醫師切片診斷為食道黴菌感染,也就是食道發霉。
82歲黃姓阿嬤罹患「失智症」10餘年,經轉輾至部苗中醫科門診就醫,醫師細心診察並施予頭皮針治療。經每週3次持續3個多月的治療後,黃阿嬤逐漸思緒清楚、神清氣爽,不只認得週遭照顧她的人,簡單的算術加減難不倒她,復原狀況出乎意料,讓家人驚喜不已。
常有女性罹患尿道炎,但經過治療一段時間後,症狀仍遲遲未改善,此時就要思考是否為其他原因所造成。書田診所泌尿科主任醫師周固指出,當心有可能是「尿道憩室」在作怪,可能因為積存尿液或髒汙,而導致反覆發生尿道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