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男童自幼稚園起就比同齡孩童矮小,媽媽嘗試各種方式幫助孩子長高,包括補品、營養奶粉甚至中藥調理。直到男童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媽媽發現他整整一年都沒有明顯長高,才決定帶他去兒童成長門診檢查。經檢查後,發現男童身高落在同齡兒童的第3百分位以下,這是臨床上判定生長遲緩的重要指標,進一步透過抽血檢查,確診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一名男童自幼稚園起就比同齡孩童矮小,媽媽嘗試各種方式幫助孩子長高,包括補品、營養奶粉甚至中藥調理。直到男童升上小學二年級後,媽媽發現他整整一年都沒有明顯長高,才決定帶他去兒童成長門診檢查。經檢查後,發現男童身高落在同齡兒童的第3百分位以下,這是臨床上判定生長遲緩的重要指標,進一步透過抽血檢查,確診為「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所致。
「醫師,我的心臟有時候突然砰砰跳,還跳很快!」小心,可能就是心房顫動的徵兆。根據統計,80歲以上的高齡族群,心房顫動的發生率高達10%,患有心房顫動的病人,中風機率更是一般人的5倍,不可輕忽心房顫動帶來的威脅。對此,醫師分享心房顫動的相關衛教,並且分享測心律、穩心律和防血栓的秘訣,幫助民眾守護心臟健康。
說到眼睛保健,立刻想到胡蘿蔔!胡蘿蔔一年四季都買得到,也是居家料理常見的食材,不論熬湯或清炒都美味。《優活健康網》整理胡蘿蔔的營養價值、功效及保存方法,並整理常見的問題包括:胡蘿蔔可以生吃嗎?胡蘿蔔的皮可以吃嗎?如何去除生味?不論你喜不喜歡吃胡蘿蔔都可以參考。
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重大突破!台北榮總發佈跨國研究發現,抽血檢驗就能揪出高風險族群,準確率甚至高達93%,有助及早診斷、及早治療。85歲鄭先生為退休人士,之前和家人去韓國旅遊時迷路,平常也有失憶、夢遊,且出現重複問問題的情況,後續在家人的陪伴下至台北榮民總醫院檢查,經抽血發現罹患輕度「阿茲海默症」。所幸,目前鄭先生透過打針、吃藥積極治療後,症狀明顯改善許多。
60歲林先生多年來吞嚥困難,最近幾個月來症狀增加,甚至連喝液體食物都困難,且伴隨著反胃及嘔吐,體重在短短3個月內減輕約20公斤,雖然接受過數次內科治療,但症狀僅暫時緩解且效果不佳。後續,轉至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大里仁愛醫院)就醫,經醫師安排胃鏡、食道攝影及電腦斷層檢查後,確認罹患罕見的「末期食道弛緩不能症」。
清明節將至,民眾掃墓祭祖或至山區活動時,可能接觸到恙蟎孳生的草叢環境,增加感染恙蟲病的風險,民眾應做好自我保護措施,以降低感染恙蟲病的機會。《優活健康網》特摘此篇分享「恙蟲病」的相關衛教,包括恙蟲病是什麼?會傳染嗎?有哪些症狀?以及預防恙蟲病的方法,清明掃墓也可以平安健康。
賞櫻季節到!每年春天3~4月間,賞櫻活動在全球各地蔚為風潮,許多民眾特別飛到海外,如日本的青森、長野賞櫻,或參加美國華盛頓特區櫻花節遊行。營養師指出,部分民眾在賞櫻後出現身體不適的狀況,包括腸胃不適、水腫、過敏、疲勞等,建議出發賞櫻不妨自備「櫻花野餐盒」,以達到飲食控制和體態管理。
春季的氣溫忽冷忽熱,白天舒適宜人,清晨及夜間卻又低溫。中醫師指出,隨著氣溫波動大,臨床上常常遇到民眾有手腳冰冷的困擾,尤其對於老人家或慢性疾病患者來說,這種不適可能是體內陽氣虛弱,氣血循環不良的表現,建議可透過穴道按摩來促進末梢血液循環,能有效改善手腳冰冷的情況。
「藍區」(Blue Zones)是指百歲人瑞比例最高的地區,其居民因其獨特的飲食和生活方式,普遍享有更長的壽命和更高的生活品質,我們要如何才能像他們一樣長壽呢?醫師建議,從每一餐開始選擇對的食物,透過科學化的檢測來掌握個人腸道健康狀況,就能邁入長壽生活。
一名55歲的女性患者,長期使用手機進行股市交易,經過一天忙碌感到肩頸不適,還會隨著姿勢一路痠麻到手指,造成生活上很大的困擾。到診所經過X光檢查,醫師告知頸椎輕微骨刺和椎間盤退化,症狀反覆過了幾個月來到骨科求診,經過評估後轉介到疼痛中心進行高頻熱凝療法及增生注射治療。在接受幾次治療後,患者的疼痛明顯減輕,活動範圍有所恢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