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給予勇氣」成為自己最有力的夥伴

「給予勇氣」成為自己最有力的夥伴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阿德勒心理學最大的特色之一,就是「給予勇氣」,甚至還因此被稱為「給予勇氣的心理學」或「勇氣心理學」。我在最後一章也會提到阿德勒勇氣整理術的最終目標,就是帶給家人與他人勇氣,也就是給予他們克服困難的活力。而如果想要給予他人勇氣,首先必須給予自己勇氣。成為自己的朋友給自己愈多勇氣,就愈能順利根據前面所提到阿德勒心理學的五個理論,完成不焦躁的整理,進而接受真正的自己、改善人際關係,變得富足而幸福,實現理想的自我。這聽起來好像很複雜,但絕不是件困難的事。簡單地說,就是「成為自己的朋友」。請你用下面這些心態與自己相處。• 不要只在乎「沒有做到」的事情,而要把焦點放在「已經做到」的事情上。• 即使做得不完美,也要肯定自己的努力。• 不要在乎「整理的結果」,而是重視「努力的過程」。• 無論是「舒服」還是「不舒服」,都不要予以否定,要完全接納自己的情緒。除此之外,不管是完成多細微的小事,都不要吝惜愉快地告訴自己:「沒問題!」、「愈來愈好了喔!」、「做得好!」如此一來,這些小小的自信自然就會在心中萌芽、成長,最終匯集為「克服困難的活力」。成為自己最有力的夥伴只要成為自己最有力的夥伴,不管在原本以為自己多麼無用的日子裡,也一定會發現自己值得稱讚、誇獎的行動。這些日積月累的成功體驗,是讓一個人持續改善的重要動力。舉例來說,像我這樣的家庭主婦,不管每一天看似多麼無所事事,也必定會完成什麼事,譬如:幫孩子摺衣服襪子、倒垃圾、幫老公整理領帶,或擦桌子等等。這些理所當然的日常舉動很容易被忽視,但這才是最需被關注、最需要不斷自我激勵的事情。光是這樣,就已經是不折不扣的「給予勇氣」了。我剛開始實踐阿德勒整理術時,會在睡前專心尋找自己的優點,以及自我鼓勵「做得好」的事情。(本文摘自/阿德勒勇氣整理術/時報出版)

喝生化湯排惡露、調養 坐月子7要點

喝生化湯排惡露、調養 坐月子7要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先天不良的食材,只能靠後天的烹調方法勉強擷取出食物中的營養,和調整食物的屬性,讓產婦得到最高的滋補,至於口感、口味只能將就了。產婦坐月子時所吃的食物,對她的健康影響甚大,要注意些什麼呢?為什麼要喝那麼多帖生化湯呢?坐月子慎選食材、烹調方式、多喝生化湯1)選擇食材時,除了要注意食物的營養成分和衛生安全之外,還要注意食物的屬性。掌握食材和產婦體質的屬性,讓產婦吃喝合宜的食物。2)烹調的方法會影響食物的屬性,配合產婦的體質選擇食材,有些食材偏涼或偏燥,可以透過調理方式而加以調整。3)給產婦喝二十帖生化湯的原因如下:從前的女人天天勞動排汗,吃喝的是天然食材。又因為生活不易,三餐裹腹已經不容易,體內沒什麼機會累積廢物毒素,所以產後喝幾帖生化湯促進子宮收縮,就能徹底排出惡露。現代女性則不然,不愛運動者居多,怕曬太陽少流汗,多吹冷氣愛吃冰,所以體內寒氣濕氣重。很多女性有經期疼痛症狀,經血裡有血塊。有此現象者通常月經結束時還沒將經血完全排出體外,累積久了子宮就容易出現許多病變。產後是產婦最虛弱的時候,卻也是調養身體的最佳時機。產婦多喝生化湯,不僅讓子宮徹底排出惡露,還能調理子宮的機能。若惡露還沒排乾淨就吃補,把寒氣濕氣毒素封鎖在子宮裡,恐怕後遺症會很多。現代女性罹患子宮病變的比例為何偏高?和每個月生理期的經血和產後的惡露沒有完全排乾淨不無關係。坐月子還有哪些要注意的事項?1)注意保暖,不要受寒,在冷氣房裡要穿長袖、長褲、戴帽子。2)不要吃喝低溫及屬性寒涼的飲食。3)多休息,但仍要適度運動,伸展身軀活絡筋骨、暢通經絡。4)少看電腦、手機,月子期間保養眼睛是相當重要的,多按摩眼部周圍穴位。(本文摘自/女人愛自己,從調養氣血開始/布克文化)

開始吧!「克服恐懼計畫」活出自己

開始吧!「克服恐懼計畫」活出自己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克服恐懼計畫」幫你活出自己最大的潛力,讓你找到真愛、快樂與成功。以下是大綱提要。• 步驟一/定義夢想人生。要找到面對恐懼的熱情和動機,先列出「夢想清單」。利用這份清單寫下自己的夢想,也就是如果你沒有現在這些恐懼(如壓力、痛苦、未知事物、改變等等),你想要做什麼?在這個步驟,你會挖出自己內心最深的想望,誠實面對自己,釐清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大約三小時,你就可以完成這個步驟裡五項簡單卻很有效的練習,也會找到勇氣改變自己的人生。你再也不會覺得自己被困住,也不會覺得自己的夢想和目標遙不可及。• 步驟二/打破恐懼模式。很多人不瞭解恐懼如何阻礙了他們的發展。這個步驟裡,你可以診斷、瞭解並且處理一直困住自己的恐懼模式,也就是讓你一直走不出惡夢人生的行為模式。短短的一到三個小時內,你就可以完成四項短短的練習,你也會終於明白是什麼阻擋了自己。更重要的是,你會知道如何克服擋在成功路上的障礙。• 步驟三/改寫負面聲音。約一個星期,你就可以完成五項練習,全面翻轉你對改變的看法。你會克服自己的負面思考,不再為心中的懷疑而裹足不前。你的內在聲音會變得積極正面又能鼓勵你,也會學到如何愛自己。• 步驟四/消除恐懼反應。只要兩小時,你就可以學會如何處理緊張、焦慮、擔憂、壓力和恐慌。有時候,心跳加速、手心冒汗、口乾舌燥和胡思亂想這些反應,可以說比夢想還要難以應付。• 步驟五/實現夢想。擬定「克服恐懼行動計畫」並加以實踐,就可以改變人生,並且很快就可以改變。你會一次有一點小改變,一個改變又導致另一個改變。如此一來,你就能勇敢地邁向目標。每個小改變都是一次成功的經驗—這樣的成功經驗強化你的勇敢狀態,為未來的幸福快樂鋪路。實行「克服恐懼計畫」,你就可以:• 找到勇氣做自己,不再處處迎合別人的期望。• 不再害怕別人的批評,也不再需要時時尋求認同。• 在家裡、工作上或感情中,遇到問題時採取有效的應對策略,完全發揮潛能。• 做到以前認為不可能的事,像是勇敢面對自己的另一半或同事,開拓良好人脈,上台演講報告,做自己喜歡的工作,或是在約會時能泰然自若。• 面對看似不可力抗的困境時,仍然可以感覺到自己能夠掌握的部分;這些困境或問題從「失業」到「失戀」,不一而足。你會覺得自己的生命更完整,也會清空讓你夜晚失眠的混亂思緒。你會每晚快快樂樂上床睡覺,享受優質睡眠,早上起床時已經準備好要勇敢地面對嶄新的一天。(本文摘自/你希望明年的你,還是和現在一樣嗎?/春光出版)  

五十肩自己會好?疼痛感消失並非痊癒

五十肩自己會好?疼痛感消失並非痊癒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頸椎出現歪曲時,肩膀的肌肉會感到僵硬。肌肉僵硬是由神經傳導異常所造成,屬於神經痛的一種。特別是一至七號頸椎間,許多上半身肌肉的運動、感覺神經從頸椎伸出後,會通過鎖骨下方,再延伸至手腕及手指。若薦骨歪曲,使人體呈現代償姿勢,頸椎便會出現歪曲,神經並因此會往後拉扯,導致神經傳導異常,並感到肩頸僵硬。在代償姿勢下,會拉扯到斜方肌(背部肌肉之一),使肩膀僵硬的問題更加嚴重。就算藉由按摩等方式舒緩,肩頸僵硬的問題很快又會復發。肌肉僵硬的原因在於頸椎歪曲及代償姿勢,而會有這種情形則是因為薦骨出現歪曲,若沒有解決根本的問題,症狀就不會好轉。五十肩不再疼痛非痊癒 只是鈍麻現象四十肩、五十肩等症狀,指的是手腕無法往上抬、無法伸到背後的症狀。多發於四十、五十歲的中年人,故得此名。醫院一般診斷為肩關節周圍炎。肩關節是體內唯一能旋轉三百六十度的關節,其周圍聚集了許多控制肩膀旋轉的肌肉與肌腱,稱作旋轉袖。當薦骨出現歪曲,且歪曲所引起的代償姿勢持續了一段時間,肩關節會逐漸內旋,並將肌肉、肌腱、神經的結構拉扯進來。神經受到拉扯後會導致傳導異常而疼痛。神經傳導異常時,還會使肌肉僵硬,且關節活動時可潤滑關節的滑液也不太會分泌。肌腱受到拉扯時,除了變僵硬,如果硬是施力,使其活動幅度超過平時活動範圍,不僅會傷到肌腱,由於滑液不足,摩擦到的地方也容易發炎。這就是四十肩、五十肩的成因。四十肩、五十肩會自己好?事實上只是因為出現了鈍麻現象,使疼痛的感覺變弱而已,被拉扯到的肌肉、肌腱、神經等並沒有得到改善。即使疼痛感暫時消失,不久後卻會開始痠麻,嚴重者甚至會發生旋轉袖斷裂的狀況。許多人以為年齡是這種症狀的主因,然而真正的原因其實是薦骨歪曲,以及肌力衰弱所造成的代償姿勢。做好跨步訓練以鍛鍊臀大肌,是改善症狀的一大重點。此外,有四十肩、五十肩等症狀的人,肩胛骨間的菱形肌肌力較弱。欲鍛鍊菱形肌,可擺出像是在行禮一樣的姿勢,手持啞鈴,稍微低頭並讓手肘稍微往外張,以菱形肌的力量舉起啞鈴。這種菱形肌的鍛鍊法可與前述運動一起做。背部觸摸時強烈疼痛 可能是星狀神經節傳導異常代償姿勢如果拉扯到斜方肌(背部肌肉的一種),背部便會有肌肉緊張的感覺,若背部會感到疼痛,則需特別注意。如果背部被觸摸時會有強烈疼痛,或是轉動脖子時背部會劇烈疼痛,有可能是星狀神經節發生傳導異常所造成。星狀神經節位於七號頸椎下方的一號、二號胸椎附近,是一個很大的神經節,為交感神經的分岔點。七號頸椎出現歪曲時,一號、二號胸椎會發生偏移,這時星狀神經節會過度緊張,並出現傳導異常現象使個體感到劇烈疼痛。也有因為過於疼痛,使頸部不能活動。由於這種症狀的起因源自神經過度緊張,要是任意揉捏或冰敷,反而會加重疼痛。這種疼痛多發生在菱形肌(肩胛骨間的肌肉)較弱的人身上。(本文摘自/健康整脊自己喬/世茂出版)

雞皮疙瘩難放鬆 造成皮膚易過敏?

雞皮疙瘩難放鬆 造成皮膚易過敏?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排除體內靜電,是否能夠改善異位性皮膚炎嗎?」所謂的過敏,是免疫系統對某項特定物質過度反應所引發的症狀。異位性皮膚炎也算是過敏症狀之一,可實際上原因不光如此,體內靜電的影響反而還比較嚴重。「豎毛肌緊張理論」就是一大根據。當我基於這個理論展開治療,病患相繼獲得了極佳的治療效果,連我自己都感到訝異。提示就在於人體起雞皮疙瘩的現象。起雞皮疙瘩 豎毛肌對壓力的反應特別敏感那是皮膚產生無數突起的現象,跟雞毛被拔掉的雞皮一樣。皮膚突起的真面目是「豎毛肌」,亦即支持頭髮根部的微小肌肉。當豎毛肌緊張收縮,會從根部把整根毛髮往斜上方拉扯。被拉扯的毛髮直立,毛髮周圍(毛孔)隆起就形成雞皮疙瘩。當大腦感受到恐懼或不安等壓力的時候,最先反應的就是豎毛肌的肌肉,這便是豎毛肌收縮的理由。收縮的肌肉會壓迫到該部位的血管、淋巴管、神經,使血液或體液循環惡化。該部位的營養和氧氣供給不足,膚質就會變差。豎毛肌對壓力的反應特別敏感,影響就更容易顯現出來。皮膚一受到損害,組織胺會集中起來保護皮膚。組織胺是一種神經傳遞物,有擴張血管的作用,但也會帶來麻癢的感覺,使人想要去抓癢。抓癢損傷汗腺和皮脂腺 失去皮膚保護功能抓癢會損傷汗腺和皮脂腺,造成皮膚無法正常提供汗水和脂肪,該部位就變得特別容易乾燥。乾燥脆弱的皮膚,失去了原本的皮膚保護功能(屏障),會引發皮膚問題;碰到紫外線或家中塵埃等外部刺激容易過敏。這就是異位性皮膚炎的開端。肌肉是以收縮、舒張機能而運動的,某一部位的肌肉收縮,成對肌肉會受到收縮的肌肉拉扯而自然伸展。肌肉的收縮與鈣離子的化學變化有關。肌質網是肌纖維內的細胞器,肌肉收縮時肌纖維內的肌質網會釋出鈣離子,伸展的肌肉所含有的鈣離子則會回到肌質網中。豎毛肌也會產生相同的反應,但若受到體內靜電的影響,釋出的鈣離子就很難回到肌質網中。豎毛肌收縮需花很多時間放鬆假設豎毛肌帶負電,肌質網帶正電,則正電荷(電量)的鈣離子非但不會接近肌質網,還會繼續拉往豎毛肌。鈣離子沒有回到肌質網中,豎毛肌會一直維持緊張收縮的狀態。然後就一步一步惡化成異位性皮膚炎。此外,豎毛肌和其他大肌群不同,並沒有相對的肌肉也是一大問題。豎毛肌收縮必須自行伸展,要花很多時間鬆弛。我認為這也是異位性皮膚炎難以根治的一大原因。重點是平常要多排除體內靜電,讓豎毛肌放鬆!皮膚問題和皮膚老化,與體內靜電是脫不了關係的。」皺紋代表皮膚下方的慢性肌肉疲勞,而皮膚的水嫩感又關係到代謝水(粒線體的正常運作程度)的多寡。(本文摘自/赤腳接地氣/世茂出版)

別受限他人!「善變」為婚姻注入活力

別受限他人!「善變」為婚姻注入活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有本書提及:「人生智慧早就存在每個人的生命裡,若願意早早去挖掘、去體會,就可以免去受苦受難的過程。」看到這個說法,我深自反省,許多歷程若能及早覺察改進,幸福早就來敲門了。身為「女人」,20多歲到40多歲的「黃金歲月」我卻一直處在婚姻風暴期,想離卻離不掉。我是猶豫不決又拖拖拉拉的人,除了常和先生吵架,孩子的教養觀念兩人也各執己見,我的生涯發展也不盡如意。容易囿於旁人眼光 看待自己的發展我沒有扮演好一個「女人」的角色(女兒、媽媽、媳婦、老婆、姊姊),更別說沒有活出「人」的獨特感(總覺得在職場上並沒有把個人才華發揮到淋漓盡致);經過不斷的學習與思考,發現自己一直用傳統女性的思維態度走現代女性力爭上游的路。傳統女性慣常以婆家立場決定自己在婚姻中的角色位階,以老公的看法決定自己的職場發展,還會以娘家女性長輩的眼光圈限自己的未來;現代女性對「自主性」有充分的認知,她們從內在聲音與潛在本能出發,積極開發自我的無限可能,讓自己在人格、情感和經濟上都能自在踏實。活出自己、看重自己 展現獨立個體夾雜在各種錯亂的環境中我著實迷失了自己,也曾經在「他要的人生」和「我要的人生」間矛盾徘徊了數年;過程中很自然地將自己被耽誤、被埋沒的茅頭指向周邊的男人,怪罪老公讓我無法活出自我、怪罪男性主管壓抑了我的才華、怪罪兩個兒子讓我在「母親就是照顧者」的角色待太久。結果怪罪越多,個人成長路反而越繞越遠,直到驚覺塑造自我的責任其實在自己。人生數度翻轉後生命景況才逐步回歸正途,總覺得從「女孩」、「女人」到成為一個「獨立的人」,這條路走太久了。如果能更早認識自己,能再早幾年展現「獨立個體」的角色,能更早憬悟―活出自己看重自己栽培自己,我能服務的人群一定比現在多,拓展觸及的範圍一定更廣。「自求多福」勝過互相拖累兩個人都進入樂齡人生,少了爭吵,多了珍惜與體諒。偶爾氣他言語不夠尊重我,平心靜氣講出我的「感受」和「需要」外,也會藉由運動、看電影和閱讀調整情緒;也更能領會不必以個人的價值觀與標準框架對方,大家都「好好活著」就是福報。「求人不如求己」和「自求多福」是大大人階段的我們應該練習的相處原則;世界還是美好的,享受美食、結交知心好友、領悟「心」的智慧,開闊視野的選項還多得很,「苦」在「他不改變,我何必先改變」的盲點豈不是浪擲有限的「青春」。欣然「改變」力求突破,為的是好好愛自己、疼惜自己、栽培自己,大大女人,大大男人開始永不嫌遲!(本文摘自/酷老樂活:吳娟瑜給大大人的10堂幸福課/出色文化)

馬鈴薯切掉芽眼就好?毒素仍增7倍!

馬鈴薯切掉芽眼就好?毒素仍增7倍!

(優活健康網記者林奐妤/編輯整理)隔壁林媽媽驚呼:「前幾天才從市場買回來的馬鈴薯,竟然有好幾顆的外皮已經長出一點一點的綠芽了!」發芽後的馬鈴薯有毒,不能再拿來食用,但如果發芽的程度才一點點,就要全部丟棄未免可惜……切掉發芽的芽眼部位,削皮後充分煮熟再吃,讓「有毒成分」被破壞,應該就沒問題了吧?但這樣,真的可以安心吃嗎?馬鈴薯含有「生物配醣體」 是一種自我保護成份事實上,這樣的觀念不完全錯誤。「充分加熱」對於預防食品中毒,確實是一個必要步驟。要預防一般性細菌(如腸炎弧菌、沙門桿菌、大腸桿菌等)對健康的威脅,充分加熱食物確實可以殺滅病原菌,避免食物中毒。但是某些植物存在的天然毒素,特別是又具有耐高溫特質時,充分加熱就不再是萬無一失的方法了。屬於茄科植物的馬鈴薯,本身含有一種「生物配醣體」的天然成分,該成分被視為一種天然的殺蟲劑,是植物為了能順利生長、繁衍、減少蟲害而產生的自我保護成分。馬鈴薯發芽後產生的茄鹼含量 比未發芽高出7倍生物配醣體是一群大家族,有兩個著名的成員-「茄鹼」及「卡茄鹼」。它們對生物具有神經毒性,對人類來說,只要一點點含量就可能致命。新鮮的馬鈴薯本身就含有非常微量的茄鹼。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訂定的一般安全劑量是「20~25毫克以下/每100公克的新鮮馬鈴薯」,攝取超過就產生食用安全風險。馬鈴薯在發芽過程中會大量生成茄鹼,特別是外皮含量特別高。馬鈴薯發芽後所產生的茄鹼含量,比未發芽時要高出7倍以上。另外茄鹼本身的化學結構較為複雜,具有耐高溫特性,一般加熱不容易完全去除。即便馬鈴薯只長出一點點的綠芽,再經過仔細削皮、加熱煮熟後,整體的茄鹼含量仍可能微量存在。幼童、懷孕、老年人 神經中毒風險增加不小心攝食過量的發芽馬鈴薯,對於敏感體質者如幼童、懷孕哺乳婦女、老年人或免疫功能不全者,就會大幅增加神經中毒的風險。常見中毒症狀包括:噁心、腹瀉、消化道不適、神經失調、出現幻覺等情形。發芽的馬鈴薯,即使只有一點點發芽,最安全的方法就是丟棄不食用。切勿因貪小便宜,而賠上身體健康,這可是相當划不來的啊。那其他的農作物發芽,如蕃薯、紅蘿蔔、大蒜、洋蔥等,是否可以安全食用呢?蕃薯、紅蘿蔔、大蒜、洋蔥等不屬「茄科植物」,並不像馬鈴薯含有「茄鹼」。這些植物發芽是植物本身儲藏的醣類產生變化,並提供發芽所需的養分使然。蕃薯、紅蘿蔔、大蒜、洋蔥發芽後仍是可以安全食用的,只是發芽後的品質、風味及營養價值會有所降低,建議民眾還是以新鮮的食材為優先。(本文摘自/營養師教你不用怕:用實證科學破解27個常見飲食迷思/遠流出版)

胖是營養過剩?錯!是營養不均衡

胖是營養過剩?錯!是營養不均衡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每週2天輕鬆斷食超簡單,全齡不復胖!我歸納以下4種常失敗的減肥法,如果妳是其中之一,就開始試試輕斷食吧!TYPE A)一味節食,卻還是變胖的人!‧ 絕對不吃澱粉類的食物?‧ 三餐都吃燙青菜、水煮肉?‧ 晚上5點過後絕不進食?‧ 只固定吃一樣食物?• 了解「節食」為什麼會胖/可能以上這些方法妳都試過,而且一開始瘦得很快,但妳會發現體重越來越難降,甚至只要多吃一點就會變胖。因為「節食」容易攝取熱量過低或是不均衡,會先減掉水份,再來減掉肌肉量,基礎代謝率就會下降;好比從正常的1300卡掉到1000卡,這時即使只吃1200卡比以前少,那還是會變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藉由每週2天少吃,既不影響代謝率,反而能透過斷食日「調整高蛋白質食物的攝取量」,利用蛋白質產熱效益高、消化吸收需時較長,不易產生饑餓感。蛋白質也能維持正常代謝機能,不會因吃得少就讓基礎代謝率下降。TYPE B)過量運動,卻還是變壯的人!‧ 運動時喘到沒辦法說話?‧ 因為運動覺得可以多吃一些?‧ 運動後立刻吃東西?‧ 光運動,食物照樣吃很多?• 了解運動過量為什麼會胖/很多人會為了減重而運動,但卻經常忽略要做對運動才有效;如果只是跟流行慢跑、重量訓練卻不持久。運動強度太大消耗的是葡萄糖,不會減到脂肪。最好以快走、有氧舞蹈為主,運動時以「可以說話,但無法唱歌」為判斷依據。做完運動後,要暫時忍住饑餓;此時進食會破壞脂肪燃燒的過程,如果真的很餓,先喝溫開水,過2小時後再吃東西。• 快做「輕斷食」瘦身/「輕斷食」雖然不強調運動,但適量的有氧運動可以提升新陳代謝。TYPE C)吃減肥藥,卻越減越肥的人!‧ 以為吃了減肥藥,就能大吃?‧ 吃了減肥藥後,會食慾不振?‧ 聽信廣告,什麼減肥藥都吃?‧ 晚上睡不著,白天會暈眩?• 了解吃減肥藥為什麼會胖/目前合法減肥藥只剩下「羅氏鮮」,主要功能在抑制腸道對脂肪的吸收,常聽民眾抱怨會造成腹瀉、拉油等等情況,對於生活造成許多不便,如果長期食用還會造成「脂溶性維生素」缺乏,導致嚴重的副作用。而且羅氏鮮只有抑制脂肪吸收,澱粉、蛋白質照樣吸收,多吃還是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我十幾年在臨床案例上,看過因不當服用減肥藥住院、洗腎、甚至送命的人不在少數。因此,我推廣不吃藥、也不需勉強意志力的「輕斷食減肥法」,只要透過2天少吃就能成功變瘦,過程安全,而且還有益提升健康。TYPE D)吃素減肥,卻越吃越腫的人!‧ 常吃素食加工品?‧ 擔心沒味道,常放重鹹?‧ 攝取太多澱粉質?‧ 愛吃炸物、攝取太多油脂?• 了解吃素為什麼會胖/對吃素的觀念如果片面偏頗,例如:以為只要「不吃肉」,或只吃蔬菜水果就會瘦,長久就會導致營養失衡,再者,吃過多加工精製的素食品,及採用不利健康的炸、煎等烹調法,讓吃素反而給身體增添負擔。此外,為了讓口感更美味,某些素食業者常會加較多的油、糖、鹽,甚至添加物來烹煮,素食加工食品如素肉、素丸子等的熱量也偏高,因此才會越吃素越虛胖!• 快做「輕斷食」瘦身/我常跟學員說:「會變胖不是營養過多,而是營養不均衡。」想用吃素來減肥會無效就是同樣道理,而本書的輕斷食不限制食材,居家和外食都有多種在地化的選擇,鼓勵大家攝取多方面營養,以保持體力對抗肥胖──只要食材挑對了、烹調方法對了,想吃什麼就吃什麼!(本文摘自/每週2天輕斷食,2個月瘦8公斤/蘋果屋出版)  

健腦10撇步 午睡助提高注意力!

健腦10撇步 午睡助提高注意力!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1) 定時用餐 /定時用餐不僅可及時提供足夠的營養給腦部,而且身體會記得用餐的時間,可以幫助消化、荷爾蒙分泌,也有助於頭腦的發育。2) 均衡攝取營養 /均衡攝取蔬菜、水果、優質食用油、DHA和EPA含量豐富的魚、牛奶、起司、堅果類、瘦肉、黃豆、雜糧、糙米、海藻類有助於頭腦發育的食物,一次不要攝取過多的肉類食物,炸物的攝取要適量,但米飯和麵包等含醣量過高的食物,吃多有可能會引起愛打瞌睡,需留意,肚子餓時避免攝取碳水化合物,最好飲用新鮮的果汁、蔬菜汁,學習過程中所得到的壓力,最好以攝取黃綠色蔬菜、堅果類、海藻類等抗酸飲食來克服。3) 遠離速食食品和微波食品 /速食食物的脂肪含量過高,且幾乎不含維生素或礦物質,不僅營養價值低,還含有各種對身體不佳的添加物,如果成長期兒童或青少年經常攝取,有可能對腦部或身體造成負面的影響。此外,攝取過量的葡萄糖,易導致肥胖、刺激頭腦、變得急性子、注意力降低,最好遠離好吃、簡便卻不健康的速食食物或微波食品,而是要以米飯為主食、蔬菜和魚為副食,就是營養均衡的好菜單。4) 規律運動 /常做運動,可以強化頭腦控制喜悅情緒、調節呼吸、控制血壓等機能,幫助腦細胞的生存和再生。因此,利用學習的空檔做運動,可以有效提高學習能力,適度的運動可促進腦機能發育、防止記憶力減退、培養擬定計畫或事情的先後順序的能力,邊做運動,邊攝取良好的食物,就能有效增加認知能力。5) 一定要吃早餐 /睡覺的人的腦部也一直在運轉,到了早上,前一天晚餐所提供的養分已經消耗完畢,所以一定要吃早餐,養成吃早餐的習慣,可以刺激腦部活動,提供腦部活動所需的能量,頭腦的運轉也會變得靈活,早上如果什麼都不吃,頭腦會因為血液中的血糖不足,而導致腦部活動變得遲鈍,因此,營養攝取最重要的一餐就是早餐。6) 養成少量用餐的習慣 /世界上長壽的人瑞們都有一個共同點:「少量用餐」,少量用餐的習慣,對於腦活動有非常正向的影響,據醫學研究報告顯示,控制熱量攝取、少量用餐,可以健腦、預防老年癡呆症,反之,如果食物攝取過量,會製造出活性酸素,有可能傷到腦細胞,少量用餐不僅要減少用餐的食量,還要均衡攝取營養,一天三餐均衡攝取營養,不僅可以達到健腦的目的,還可以順便預防肥胖。7) 適度的休息和睡眠 /在身心最舒服的狀態下,頭腦才可以接受到最佳的資訊,當緊張消除、處於舒服的狀態時,頭腦裡會生成很多α(Alpha)波,讓人處於學習的最佳狀態,因此,為了提高學習效率,每個小時需休息5~10分鐘,用鼻子用力吸氣、再從嘴巴吐出來的腹部呼吸法,有助於消除壓力。白天20分鐘午睡有助提高注意力壓力和睡眠不足是造成頭腦不清的主因,適度的睡眠可增進腦部的血流量,也可促進蛋白質組合活動時能活躍地進行,讓耗損的腦機能恢復,當睡眠不充足時,就會出現隨時會打瞌睡、經歷失眠的惡性循環,腦神經會變得敏感,連帶的頭疼、暈眩、疲勞等症狀也會蜂擁而至,每天至少需睡眠5小時,白天20分鐘的午睡有助於提高注意力。8) 攝取足夠的水分 /需供給足夠的水分給腦部,腦部的水分如果不夠,腦部機能自然低落,青少年每天需要2公升的水,身體中水佔70%,水流到身體的各個器官,進行生理作用,如果攝取過少的水分,水分和氧氣都會供應不足,血液循環和血流也會產生異常,而且腦部機能會變得遲緩,為了體內循環順暢進行,需攝取乾淨的水。常喝咖啡 會導致神經質、易怒如果因為天氣炎熱,常攝取含有咖啡因的清涼飲料、運動飲料、咖啡等,長期刺激中樞神經,反而會導致神經質、易怒的情緒常發生,睡不著覺,天氣炎熱時,請盡量攝取礦泉水、果汁、蔬菜汁、冰水等,這才是攝取足夠水分的正確管道。9) 細嚼慢嚥 /看到好吃的食物,自然會流口水,咀嚼時食物和口水混合,就會開始進行分解,自古以來,不乏強調細嚼慢嚥,一餐的用餐時間至少要花40分鐘,每一口需咀嚼20下,現代人喜歡柔軟的食物,用餐時間縮短為10分鐘,咀嚼次數也越來越少,結果,人的下巴變得比過去小。咀嚼的次數越多 頭腦變得越聰明其實,如果咀嚼次數夠多,下巴常活動,可刺激腦部神經,讓神經傳導活躍起來,所以咀嚼的次數越多,頭腦就會變得越聰明,所以發育期、青少年期比任何一個時期都更需努力咀嚼。10) 努力減輕壓力 /人的腦細胞有100億個以上,彼此連結在一起,各自負責感情、行動、感覺等各種機能,而身體的疲倦和頭腦過度的活動會引起失衡和失調,讓腦部感到疲倦,頭腦比其他器官在面對壓力上反應更加敏感、更容易感到疲勞,腦細胞活動降低或遭到破壞,就會造成頭腦的老化,這時出現頭部感到沉重、記憶力降低、偏頭痛等症狀的出現,還會伴隨著疲勞感的增加。(本文摘自/1天1道,吃出聰明腦力餐/台灣廣廈出版) 

糖尿病out!四季健康食材大公開

糖尿病out!四季健康食材大公開

(優活健康網記者湯蕎伊/編輯整理)採取飲食療法控制血糖時,蔬菜的選擇是最讓人期待的事。這邊提供一個好方法。就是把自己當成真正的美食家,就像懷石料理那樣把當季蔬菜的美味,發揮到淋漓盡致。就用美食家的品味,大量採用當季蔬菜和菇類!在不同季節,品嘗當季盛產的鮮美。春天/推薦富含水分的鮮洋蔥,生吃或做成醋物,品嘗起來都很美味。洋蔥可以抑制血小板凝結,幫助血液流動順暢,還能增加好的膽固醇。春天就是要選擇擁有水嫩光澤白潤肌的鮮洋蔥。夏天/夏天的好食材,一定非苦瓜莫屬了!對苦瓜的苦味和青草味著迷的人,一定等這個季節等到不耐煩了吧。料理方法當然是鹹蛋炒苦瓜最佳,或是加入蛋、豆腐、豬肉等高蛋白質食材一起調理、食用,汆燙後再涼拌也很好吃。加入少許的醋還能提升降血糖的效果。其他像是紅椒也對降血糖很有幫助。秋天/此時就不能不提到降血糖的超讚食物—舞菇。其實菇類素來就具有抗癌、抗菌、降血壓的效果,但舞菇在降血糖方面的功效,可說是所有菇類之冠,遙遙領先。舞菇不只有膳食纖維,還含有獨特的萃取物—舞茸精(D-fraction)和多聚醣(X-fraction)。舞茸精可以提升免疫力,多聚醣則能控制膽固醇跟抑制膽固醇吸收。除此之外還含有各種維生素、菸鹼酸、鎂、鋅等等,而且不含卡路里可以盡量吃。最後再提醒大家一點,多聚醣很容易在水中溶解或遭到破壞,所以盡可能不要用水煮,也不要加熱太久。冬天/除了牛蒡、蘿蔔、紅蘿蔔等根莖類外,白菜和蔥也會變得更好吃。它們的膳食纖維含量非常可觀。膳食纖維不易消化,會減緩吸收速度,雖然聽起來好像不是件好事,但對患有糖尿病的人來說,卻有卓越的功效。不僅可以減緩吸收的速度,對於延長熱量攝取的時間,也有一定的幫助。但即使是再好的食材,最忌諱的就是吃的速度太快,造成血糖值一下就快速攀升。細嚼慢嚥和延長吸收時間,有著一樣的效果。不過,現代社會中的季節感變得很微弱。到傳統市場去尋找當季蔬菜,說不定還有機會遇到新鮮食材的驚喜。蔬果是穩定血糖的最有力幫手!一年四季都有不同的蔬果盛產,選擇當季的蔬果,不僅能獲得豐富的營養,更能享受蔬果的美味。1)洋蔥/含有特殊的有機硫化物,還可增加好膽固醇,及清澈血液,抑制血糖上升。2)苦瓜/含有豐富植化素,保健效果受到重視,對改善高血脂與控制血糖有助益。3)菇類/含有舞茸精和多聚醣,可控制膽固醇吸收,也有助抗癌、降血壓。4)豆芽菜/熱量低且纖維高,有助於醣質與脂質排出體外,改善高血糖情況。5)綠花椰/含維生素ACE,可有效提升免疫力,具高抗氧化能力,且有助胰島素運作。6)蘿蔔/豐富的消化酵素可強健腸胃,也有幫助血糖維持平穩,以及防癌的作用。(本文摘自/不被糖尿病殺死的57個方法/台灣廣廈出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