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積極腹式呼吸運動 改善慢性肺阻塞

積極腹式呼吸運動 改善慢性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慢性阻塞性肺病( COPD )又名「肺阻塞」,是一種反覆與持續慢性呼吸道發炎,進而造成呼吸道阻塞的疾病。肺阻塞有「咳、痰、喘」這3個最明顯的特徵,有些病友還會出現咻咻聲,但老菸槍會覺得這是長期抽菸造成的,因此選擇無視,直到喘不過氣,甚至急性惡化才會就醫,常錯過最佳的治療時機。今年61歲,菸齡高達37年的鄭先生,在1年前發現自己罹患「肺阻塞」,久咳不癒、稍微走一下就喘個不停,時常咳嗽卡痰,甚至一度因感冒引起肺炎,肺阻塞急性發作,導致呼吸困難,緊急送醫急救插管治療,當時他的肺功能僅剩30%,住院十幾天才順利移除呼吸管。吸入用藥治療 勿自行停藥胸腔內科張恩庭醫師表示,大部份是因為呼吸道長期受到有毒物質刺激,例如吸菸、空氣汙染,使呼吸道慢慢受損,常見症狀有慢性咳嗽、咳痰與呼吸困難等。肺阻塞個管師侯惠娟說,治療肺阻塞,除了戒菸與使用氣管擴張劑,最重要的是避免急性惡化發生,且肺阻塞就像是慢性病治療一樣,需長期抗戰,很多病人剛開始規律接受吸入用藥治療後,病情獲得控制後就自行停藥,一旦遇到天氣不穩定或小感冒,反覆急性惡化,病人的肺功能急速下降,恐造成肺功能衰竭,需要更長期使用氧氣或依賴呼吸器。規律用藥 練習肺部復健運動肺阻塞的預防改善、治療方法,除了規律用藥控制外,多用「腹式呼吸」幫助肺部機能提高,減緩症狀並改善運動耐力,減少急性發作次數。呼吸治療師陳怡伶表示,肺阻塞患者除到醫院使用一般氧氣設備、生理監視器外,還可借助高頻胸腔震動背心,能幫助病患擴張肺部擴張,清除痰液,以及同時使用固定式騎腳踏車運動訓練、手搖車,增加上下肢強度和耐力,協助呼吸訓練。每5年施打疫苗 積極控制病情張恩庭提醒肺阻塞病人,平時多加練習肺部復健運動,包含運動訓練、呼吸訓練,可以減少呼吸急促的發生,但在進行肺部復健運動前應先經醫師評估。症狀在接受治療後獲得控制,病人又可恢復活動力,不但改善運動耐受力,呼吸困難與疲倦的症狀也會減輕。每個肺阻塞病人皆應每年施打流感疫苗,並每5年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以降低因流感病毒感染及肺炎鏈球菌感染機會,降低急性發作機會。

使用自然孔腹腔鏡手術,愛美不留疤

使用自然孔腹腔鏡手術,愛美不留疤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日前一名46歲女性,因長期經血量多及經痛,近日症狀加劇無法緩解而求診,經診斷為子宮體肌腺症,超音波評估子宮大小約14.5公分,主治醫師決定進行經陰道自然孔腹腔鏡全子宮切除術。所有步驟完全經由陰道以腹腔鏡手術完成,子宮秤重850克,術後幾乎沒有疼痛感,隔天拔除尿管後即可下床自行活動,出院後恢復良好。陰道自然孔腹腔手術,不會造成身體外部傷口,降低腹腔沾黏,病人恢復快柳營奇美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何坤達表示,自然孔的意思是指人體天然本來就有的孔道,如:口腔、膀胱、直腸、陰道等,自然孔手術即是器械經由這些孔道進行診斷及手術。女性有一個天然方便之路徑,就是經由陰道進入腹腔,腹腔鏡器械可由此進出施行手術動作。經陰道自然孔腹腔鏡手術與傳統腹腔鏡比較,其手術完全經由陰道內進行,不僅不會在身體表面上造成傷口,同時也可減少出血量及疼痛感、腹腔沾黏機率低,加快術後恢復,可更快回到正常生活或職場上。若有手術需求仍需術前評估,且須負擔部分自費衛材項目,有需求之民眾可至婦產科尋求治專業建議及協助。採用前須評估相關限制,部分衛材仍需自費當切口越小,器械越容易打架,且操作方式跟傳統腹腔鏡不同,手術醫師需要一定程度之學習適應,故其應用仍受限。1.若有嚴重骨盆腔沾黏之病徵,會增加陰道開口之困難度,手術成功率降低。2.經陰道手術其感染率(2.4%~7.7%)較傳統手術(1.3%~2.9%)稍高,但對於同為清潔汙染傷口之子宮切除術來說無差別。3.手術時間雖然較長,但術後恢復時間較傳統腹腔鏡更短。大部分的婦產科腹腔鏡手術均涵蓋在健保給付範圍,其基本手術及大部分住院費用都可由健保負擔,但部分手術使用之衛材則需要自費,舉凡防沾黏、進階電燒、單一切口使用之腹腔鏡套組等耗材,健保是沒有給付的,故手術部分會依使用衛材不同而產生大約數千到數萬元不等之自費。建議有相關手術需求的民眾可至醫院婦產科進一步諮詢專業醫師及尋求協助。

巴金森氏症二期臨床試驗,啟動!

巴金森氏症二期臨床試驗,啟動!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根據資料顯示,全球患者約為800萬人,台灣目前病患人數約為10萬人。其中以60歲以上的民眾,是罹患此疾病的高風險群。「巴金森氏症」是腦部神經持續退化所造成的嚴重神經退化性疾病,病患腦部的多巴胺神經系統與海馬迴的神經細胞持續死亡,因此導致肌肉顫抖、僵直、無力,而且很高比例的患者會合併出現失智症狀,目前沒有藥物可以根治。台中榮總神經內科主任張鳴宏醫師/教授指出,巴金森氏症患者由於運動功能退化,不僅走路困難,連從椅子上站起來或是從床上起身都很困難,導致逐漸失去生活自理能力,不僅患者痛苦,家屬也很不捨。為了研發更好的治療藥物,張醫師積極推動這項由FDA及衛福部核准的「國際新藥二期臨床試驗」,期待為這項疾病帶來治療曙光。此醫藥技術是中山醫學大學何應瑞教授的研究成果,臨床前試驗證實不但可以防止神經死亡及腦部發炎症狀、減緩神經退化,甚至可以促進腦部神經新生,補充新的細胞。同時獲得國際學術媒體關注,也獲得許多國家的專利。目前臨床上使用左多巴(L-dopa)、深部腦電擊(DBS),改善巴金森氏症患者的運動缺陷,但是並無法治癒巴金森氏症。何應瑞教授指出,要治療巴金森氏症必須三管齊下:1. 抑制神經死亡、2. 增加神經新生、3. 恢復神經正常活性。讓神經不再繼續死亡、受損的腦部組織逐漸修復,並使異常的神經電活性會恢復正常。目前國內共有五所醫院同步執行這項臨床試驗。主治醫師會診查患者,評估其運動功能及認知功能,並以MRI及TRODA神經影像評估腦部構造與功能,在試驗中採用磁量科技所提供最新的IMR技術測量患者血液中的突觸核蛋白(α-synuclein)及類澱粉樣蛋白(A-beta),以評估疾病之嚴重程度與治療效果。台中榮總的醫療團隊,將盡全力使這項臨床試驗順利成功,治療更多需要的病人。

脊髓損傷傷友,依然可自我照護

脊髓損傷傷友,依然可自我照護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活力得中山脊椎外科醫院,透過專業物理治療師及護理師,不斷推廣復健新觀念及最新的脊椎手術新知,增進傷友及家人長期照護的知能。脊椎內視鏡手術是治療腰椎症狀的新趨勢護理部主任陳孟春說明指出「脊椎內視鏡手術」是以微創切口,椎間盤安全三角區、椎間孔內外、椎間盤纖維環之外,清除突出或脫垂髓核和增生骨質,解除對神經根壓力,消除對神經壓迫造成症狀。其優點包括,手術創傷小、手術出血少、恢復快、療效滿意、瘢痕小、外形美觀、住院天數短及復發易補救等,是腰椎間盤突出症、腰椎管狹窄症及椎間盤源性腰腿痛等症狀的治療新趨勢。腰椎損傷透過復健,依然可以重回職場徐佩萱組長及吳培瑜物理治療師分別表示,脊髓損傷的病例有三分之二位於20~49歲,發病率以 20~29歲為最高。目前脊髓損傷人數每年約新增1,000~1,200名案例。對於脊髓損傷者而言,重返職場代表重回生產力的生活,可減輕家人的心理壓力與經濟負擔。由於依統計脊髓損傷多發生於青壯年,因此讓患者脊髓損傷後術後,應儘早復健、居家日常運動、訓練肌肉力量,可以恢復最大身體功能、獨立生活,甚至近可能重返職場。 透過分享脊髓損傷傷友再重回職場的影片,藉此給予傷友們正能量,鼓勵他們別輕易放棄。同時籲請社會大眾一起加入守護脊椎的行列,保護脊椎的健康很重要!

紋眉紋身染劑遭汙染,愛美民眾須留意

紋眉紋身染劑遭汙染,愛美民眾須留意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飄眉、染眉及個性化刺青,近年來廣為風行,這類紋身或紋眉的活動,均須使用身體染劑,然而此類染劑的選擇大多由紋身、紋眉師主導,民眾較少涉入、參與。疾病管制署表示,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於今(108)年5月15日發布有關紋身染劑因受微生物污染而召回的報告,報告中指出下列紋身染劑應避免使用及銷售:一、 Scalp Aesthetics公司製造的Scalpaink SC、Scalpaink PA和Scalpaink AL基本黑色紋身染劑(所有批次)。二、 Dynamic Color Inc.公司製造的黑色紋身染劑(批號12024090和12026090)。三、 Color Art Inc.公司製造的暗黑(紅色)紋身染劑(批號10.19.18)。疾管署提醒,使用受污染的紋身染劑可能造成身體的感染與損害。常見感染症狀會出現皮疹,或接觸污染染劑區域出現紅色丘疹的病變,症狀與過敏反應相似,建議民眾紋身部位若有類似感染徵象或身體感到不適應儘速就醫。針對染劑遭汙染事件,疾管署函請紋眉、紋身及刺青等公會提醒相關業者,勿使用上述相關廠牌之染劑。民眾如於接受紋眉、紋身及刺青等服務時,建議主動詢問業者目前所使用的染劑廠牌與批號,避免誤用上述受污染之染劑,以保障自身健康。

愛自己第一步,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愛自己第一步,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子宮頸癌最佳的篩檢工具,即為子宮頸抹片檢查,國民健康署自84年起提供30歲以上女性「子宮頸抹片檢查服務」,約5萬人經由抹片檢查發現疑似有細胞的異常變化,經接受子宮頸(陰道)切片確診後,發現約有1萬3千名子宮頸癌前病變個案,即輕度第一級子宮頸上皮內贅瘤(簡稱CIN 1)、中度CIN 2或重度細胞分化不良CIN 3。子宮頸癌前病變(即CIN 1~CIN 3)大部分只需簡單的門診手術即可治癒,治療後可避免惡化成子宮頸癌。自身健康莫忽視!愛自己從定期子宮頸抹片檢查開始!研究證實,子宮頸癌大多是因為持續感染人類乳突病毒所致,早期大多沒有症狀,因此容易讓人輕忽它的威脅。有些女性認為自己身體健康、已經停經、很少或很久未有性行為,就忽略或不接受抹片檢查。國民健康署呼籲,子宮頸抹片檢查是最佳的子宮頸癌篩檢工具,有助於早期發現子宮頸癌前病變或子宮頸癌、早期治療。至少每3年做一次抹片檢查!女性至少每3年做1次子宮頸抹片檢查,只要攜帶健保卡和身份證,至健保特約提供抹片檢查的醫療院所,即可接受篩檢服務。也因為子宮頸抹片檢查的推廣,國內婦女子宮頸癌的發生人數大幅下降。

疫苗接種防蚊避日本腦炎!重症恐致死

疫苗接種防蚊避日本腦炎!重症恐致死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台灣每年5至10月為日本腦炎流行季,其中6至7月為流行高峰。疾病管制署公布國內今(2019)年首例日本腦炎確定病例,為高雄市60多歲男性,5月1日開始出現發燒、頭痛、抽搐及意識不清等症狀就醫並收治住院,4日由院方通報後轉院治療,並於17日檢驗確診,目前個案仍意識昏迷在加護病房治療中,同住家人1人日前有疑似症狀。重症損腦恐致死 預防接種別輕忽!日本腦炎為蚊媒傳染病,在台灣以三斑家蚊、環紋家蚊及白頭家蚊為主要病媒蚊。大部分的人感染日本腦炎後大多無明顯症狀,少數會有頭痛、發燒或無菌性腦膜炎,嚴重則可能出現意識改變、對人時地不能辨別、全身無力、腦神經功能損傷、輕癱等,甚至昏迷或死亡。最有效的預防方法為接種日本腦炎疫苗!提醒民眾應按時帶家中滿15個月以上的幼兒至各地衛生所或合約院所接種疫苗,以避免因感染衍生嚴重後遺症。此外,成人如住家或工作場所鄰近豬舍、水稻田等高風險環境或自覺有感染風險者,可前往旅遊醫學門診自費接種。日本腦炎病媒蚊預防方式:日本腦炎病媒蚊常孳生於水稻田、池塘及灌溉溝渠等處,吸血高峰為黃昏與黎明時段,請民眾儘量避免於病媒蚊吸血高峰時段,在豬舍、其他動物畜舍或病媒蚊孳生地點等高風險環境附近活動;如無法避免,應穿著「淺色長袖衣褲」,並於身體裸露處使用含敵避(DEET)或派卡瑞丁(Picaridin)成分的防蚊藥劑,避免被病媒蚊叮咬而感染。

乾咳爆瘦竟罹雙癌,定期檢查不可忘!

乾咳爆瘦竟罹雙癌,定期檢查不可忘!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長期在大陸經商的50歲男子,近2個月爆瘦8公斤,一年來已瘦了近20公斤,且持續乾咳一陣子。澄清醫院柏忕健康管理中心肝膽腸胃科陳仕豐醫師表示,經檢查該患者已罹患大腸癌及食道癌多時,並轉移到肝臟。所以體重突然大幅下降,不一定是好事,恐已是癌症找上身!這位台商在乾咳之初,一直認定是大陸空氣品質不佳所致,而體重下降是工作壓力過大,因此安排回台休息兩週,期間也到居家附近醫院門診治療咳嗽,卻未見舒緩,經妻子建議做健康檢查,徹底檢視自己的身體狀況。陳仕豐醫師表示,經一系列的精密健檢,發現該患者已罹患大腸癌及食道癌多時,在大腸的乙狀結腸位置,有約6公分的惡性腫瘤,而食道的下端位置也有一顆約2公分的腫瘤,再透過磁振造影也發現多個轉移性肝腫瘤,確診後是大腸癌已經轉移到肝臟。大腸腺瘤瘜肉,有可能5到10年轉變成惡癌由於90%以上的大腸癌是大腸腺瘤瘜肉經過5~10年左右的時間演變而來,如果該名男子在40歲時,有先做一次無痛內視鏡檢查,同時將食道也一併做檢查,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結果應不會如此。罹癌年齡不斷年輕化,應定期檢查!大腸癌和食道癌分別名列國人十大癌症的第1位和10位,大腸癌常見症狀,如大便有血、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形狀變細變小、貧血等,而食道癌則可能伴隨嘔吐、咳嗽、體重減輕等症狀,不可輕忽。另外也提醒,國人罹癌的年齡不斷年輕化,而且大部分的癌症早期都無明顯症狀,所以早期預防、定期檢查,才是預防重症的不二法門。

研究發現:送花竟比送豪禮更紓壓

研究發現:送花竟比送豪禮更紓壓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送花是大家常用來表達心意的方式之一,受贈者也常感到心花怒放。根據北佛羅里達大學「花卉對女性感知壓力的影響」的研究發現,有近七成的民眾每週都感到壓力,尤其是有四分之一的女性每天都覺得有多次的壓力。研究證實,收到花束的受試者,壓力水平有顯著的下降,情緒獲得改善。一份2018年九月份進行的「花卉對女性感知壓力的影響」研究,針對美國人整體壓力水平進行調查,發現68%的民眾每週都感到壓力,32%則是每天都感到壓力,其中女性對壓力感知特別明顯,四分之一的女性每天有多次的壓力。本次研究以18-65歲共170位女性為對象,參與者對研究目的並不知情,隨機分配至三個組別,分別為「送花束到府」、「送包裝精美的豪華蠟燭」、「對照組」,前兩組在實驗的第五天或第六天會收到花束或豪華蠟燭,且被告知這些物品是感謝他們的參與,對照組則不會收到任何東西。所有受試者皆完成連續12天的線上壓力調查,並以壓力知覺量表(PSQ)於研究前後進行施測。結果發現,收到花束的受試者,壓力水平有顯著的下降,情緒獲得改善。中華民國諮商心理師公會全國聯合會常務理事胡延薇說明,目前美國、日本等國開始推廣園藝治療,建議平日可先從小盆栽開始,讓生活增添小小綠意,利用人與植物的關係,如維護、植栽、美化等,在照顧花卉的同時刺激手部小肌肉,在過程中投注希望、期待,間接達到提升專注力、穩定情緒、緩解壓力等目的。這項研究證實贈送花束能紓緩日常壓力。無論是賞花或接收他人贈予的花束,常讓人有好的聯想,像春天來了、希望、美麗、道謝或讚美等正面感覺。以往男性朋友認為贈送花束不實在、花期短很快就謝掉,不如折現….等,經上述研究證實花卉對女性的情緒穩定有好的影響力,想讓女性朋友擁有好心情,那就在適當時機送束花給她吧!

牙痛喉炎用此成分恐危命,2歲下禁用

牙痛喉炎用此成分恐危命,2歲下禁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 張桂榕/綜合報導)幼兒長牙期間,常因牙齦腫痛不適、情緒差甚至哭鬧不休,心疼孩子的爸媽常因此求助牙醫或自行至坊間藥局購買能緩解牙齦疼痛的噴劑、口含錠等製劑。然這類製劑常含有benzocaine此成分,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a),用於兒童的風險更高。因此衛生福利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 公告自108年5月20日起,該成分藥品禁止使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Benzocaine為一種局部麻醉劑,主要作用機轉為透過抑制神經細胞膜的去極化,進而阻斷神經衝動的開始與傳導。常見於治療齒痛、齲牙鎮痛、口內炎、咽喉炎、牙齒拔除術後細菌性繼發感染症之預防等,或改善胃痛的製劑中。美國FDA評估後認為因含benzocaine成分藥品可能引起罕見但嚴重的變性血紅素血症(methemoglobinemia),會造成血中攜氧量大量減少,可能危及生命甚至導致死亡,其相關徵兆及症狀可能出現於用藥後數分鐘至2小時內;可能出現於首次使用此類藥品時,亦可能出現於使用此類藥品數次後。由於此成分對於治療口腔疼痛(包括嬰幼兒長牙造成的牙齦疼痛)並無顯著效益,含該成分之非處方口腔止痛藥品不應用於未滿2歲的嬰幼兒。食藥署提醒醫師或藥師交付該成分藥品時,應告知病人或其照護者,該成分藥品禁止使用於2歲以下嬰幼兒,且貯放此類藥品時,應放置於兒童無法觸及之處,以免誤用。另提醒病人或其照護者,用藥期間如出現皮膚、嘴唇及甲床顏色呈現蒼白、灰色或藍色、呼吸急促、虛弱、意識混亂、頭痛、頭暈、心跳加速等症狀,應立即就醫。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