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摔車頭裂男童 顱骨竟靠3D列印救命

摔車頭裂男童 顱骨竟靠3D列印救命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去年王姓少年因騎車摔傷,導致頭顱重創、頭骨破碎嚴重,緊急打開頭骨進行清創,控制顱內壓及移除血塊,經搶救後奇蹟甦醒,但因左側頭顱摔成13片,頭骨癒合不良,其中一塊頭骨更幾乎穿破頭皮,恐有感染及影響神經功能,經接受3D列印方式「鈦合金顱骨修復手術」,取代缺損區域,術後外觀幾乎與正常人沒有差別。亞洲大學附屬醫院神經外科主任林志隆指出,顱骨成型手術使用的修補材料十分多元,大致可分為自體組織和異體材料,因考量使用自體組織併發症較少、不須額外材料費用,多數會選擇先將傷者本身的頭蓋骨置於腹中或骨庫,作為日後修補之用;但因自體骨片往往會因癒合不良及吸收,以致鬆動凹陷向下壓迫大腦,或是凸出頭骨向上刺穿頭皮,增加感染風險,加上外觀上不美觀,日後恐影響其自信心。鈦合金材質堅固 能重建顱骨 降低併發症風險林志隆評估後,決定採用「鈦合金顱骨修復手術」,以鈦合金網膜為修補材料,因其具備材質堅固、組織反應性低、彈性係數與頭骨接近等優點,透過患者術前腦部斷層掃描資料,配合3D列印技術,再利用鈦合金網膜重建顱骨,除了使術後顱骨左右對稱,也能涵蓋萎縮的顳肌,因不需如傳統手術於術中長時間塑型,更能縮短手術時間,以降低併發症的風險,讓患者術後重拾信心與美觀。搭配中醫針灸治療 順利恢復自理能力病患王宏至能於一年半恢復良好,也借助中醫的針灸治療,中醫科主治醫師王崧表示,每周進行3次針灸治療,中西醫雙管齊下讓他能於短時間內恢復四肢力量,也順利回到校園,幾乎與一般國中生無異。 

捏耳朵腹式呼吸 緩解自律神經失調

捏耳朵腹式呼吸 緩解自律神經失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當自律神經不自律,就是生活品質低落的開始。自律神經失調其實不是一個確切的病症,也不是什麼現代新興文明病,而是一種身心失調障礙的統稱。根據台灣臨床推估,全台灣約有六至七成的民眾深受自律神經失調所苦,且逐年增加。「自律神經」,顧名思義是一種不受意志操控,獨立負責協調身體機能的神經系統,由交感神經與副交感神經所構成,兩者相互保持平衡的狀態,藉以維持人體內部環境的平衡狀態。它們掌控了心臟血管循環系統、呼吸系統、消化系統、泌尿生殖系統、甚至包括內分泌系統。自律神經功能失調症的病人開始時常以為是某些器官發生了問題,而只針對各種症狀來治療,但是效果都不佳。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包含眼睛乾澀、口乾舌燥、喉嚨卡卡、呼吸困難、心悸、四肢麻痺、胃脹、打嗝、胃食道逆流、腹瀉、便秘、頻尿、眼睛疲勞、容易感冒、嘴巴容易破、牙齦容易腫脹、疲倦、免疫力下降等。自律神經失調的症狀並不一定會全部一起出現,種類與嚴重度因人而異,一般來說患者至少會出現三到四項症狀,但因頻繁求醫,會嚴重影響生活跟情緒。此外,內分泌也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調,最常見的是甲狀腺亢進、內分泌腫瘤及藥物。壓力會造成自律神經失衡 引發諸多症狀與疾病適度的壓力是好的,但現代人的生活型態經常處在高壓的狀況下,白天上班、晚上繼續加班或應酬,飲食不正常、日夜顛倒又缺乏休閒,長期下來累積許多壓力,就會出現很多健康上的問題,自然也會加速老化!神門穴:小穴位,大功效!耳朵上的「神門穴」在耳輪上下腳分岔處稍上方,位於三角窩內,是管理自律神經的區域,具有滋陰降火、養心安神的作用。用手指捏住耳朵的神門穴」,一邊揉捏一邊按壓,即可調節自律神經。手上的神門穴位於腕掌橫紋小指側端凹陷處。用右手大拇指掐按左手神門穴,再用同樣的方法換按摩右手神門穴。此外,也可透過做「腹式深呼吸」,把呼吸放慢到每分鐘4到6下,就可以改善自律神經。其他包含冥想、氣功、打太極、做瑜伽、按摩、芳療、培養具有創造性的休閒嗜好等,尋找各種讓自己可以紓壓的方式,學習慢活與慢食,放慢腳步才能讓自律神經恢復平衡狀態。

疲憊倦怠 六招擊退外食族的隱性飢餓

疲憊倦怠 六招擊退外食族的隱性飢餓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調查發現國人常忽略微量營養素的攝取,長期下來恐陷入鈣、鐵、維生素D等8種人體必須營養素缺乏的窘境,導致身體的免疫力失衡,包含倦怠、焦慮、抵抗力不足、疲勞、便祕、骨質疏鬆、心臟疾病和體內發炎等。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日常飲食中維生素與礦物質攝取不足的狀況,定義為「隱性飢餓」,2014年曾估計全球約有逾20億人受此影響。全台九成民眾「細胞鬧飢荒」 導致身體慢性發炎「隱性飢餓」與熱量攝取無關,是指身體缺乏維生素及礦物質,如缺乏維生素A、維生素B、C、鐵質、鈣質、碘及鋅等,因偏食、不良飲食文化(外食族)及烹調方式(加工食品、速食文化)沒有攝取足夠營養素而影響身心發育問題。鉀離子過低,會造成血壓上升、惡化心臟衰竭等情形;已有研究證實,若增加鉀離子的攝取,可有效降低血壓值。以半外食方式調整飲食習慣國健署「每日飲食指南」建議需補充人體必須的6大類食物,幫助維持均衡飲食、補充足夠營養的好方法:1、每天早晚一杯奶(每天1.5-2杯,每杯240毫升)。2、每餐水果拳頭大(水果挑選,以在地、當季、多樣化為原則)。3、菜比水果多一點(當季蔬菜,且1/3選深色)。4、飯跟蔬菜一樣多(至少1/3為未精緻全穀雜糧之主食)。5、豆魚肉蛋一掌心。6、堅果種子一茶匙(每餐一茶匙,相當於大拇指第一指節大小,約等於杏仁果2粒、腰果2粒或核桃仁1粒)。外食族預防「隱性飢餓」的小秘訣1、自己攜帶方便食用的香蕉、蘋果、奇異果、大番茄、小黃瓜等水果至公司食用。2、選擇有販售藜麥、糙米及燕麥的便當店。3、蔬菜水煮時間勿過長,避免流失維生素,也可改用蒸的。4、避免將蔬菜切得過細小,加劇維生素的流失。5、自助餐或便當店可挑選富含鐵質的豆腐及菠菜。6、餐間或睡前肚子餓時,改將堅果、鮮奶、無糖豆漿取代消夜,都是輔助改善營養素缺乏問題的好方法。身體缺乏微量元素 高血壓、乾眼症通通找上門微量元素與身體的關聯性,像是缺乏維生素B1會使周邊神經發炎,缺乏維生素A會誘發乾眼症、夜盲症;尤其是國人蔬果吃得少,鉀離子近九成民眾攝取不足,使得高血壓成為台灣國病。國人應重視隱性飢餓的嚴重性,唯有均衡飲食,蔬菜、水果、全榖根莖類、豆魚肉蛋、乳品、堅果等六大類食物,每日都應足夠攝取,倘若真的難以達到,建議必要時能透過含二十多種人體無法製造的綜合維他命,讓營養更加充足,以避免細胞鬧飢荒。

掌握拍痰技巧 助長輩順利咳痰

掌握拍痰技巧 助長輩順利咳痰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不少老人家都有痰卡在喉嚨咳不出來,使盡全力、咳得臉紅脖子粗,一口痰卻依舊卡住,相當不舒服。65歲以上老人有半數死於肺炎,而痰咳不出來就是原因之一。肺部分泌物黏稠或量多者、長期臥床或固定不動者及咳嗽能力差者,可能需要他人輔助拍痰。但如何幫老人家拍痰?是有拍痰小技巧的喔!痰咳不出,細菌、病毒也容易存在肺部清不掉,很容易造成發燒、喘、肺炎,嚴重者必須住院治療。然而拍痰與叩擊主要的目的是利用空氣振動原理使積在肺部的痰液鬆動,再應用重力原理及改變身體姿勢,將深沈痰液咳出,除去呼吸道分泌物,改善肺部功能,能改善支氣管炎、痰多、肺擴張不全病患症狀。當痰液太多或太過黏稠,不易咳出時,可配合服用化痰劑及蒸氣吸入;若患者沒有水腫,也不須限制飲水,每天應喝2000至2500cc的水(包括灌入),使痰液變稀,會比較容易咳出。正確拍痰動作:弓形手勢空心拍將手掌呈弓形,五指併攏,手掌以空心拍打背部,聲音聽起來「啵啵」的聲音。不會用手拍的人可至醫療器材行購買拍痰杯當作工具。正確地位置應該拍在肩胛骨以下、肋骨下緣往上10公分處,從肺臟下方往上扣拍,拍痰1次約5分鐘,每分鐘約100下,拍完維持側躺15分鐘。8個拍痰注意事項1、飯前1小時、飯後2小時內不能拍痰,避免嘔吐或被食物嗆到。2、執行者站的位置,應面向病人的臉,以便隨時觀察病人。3、拍痰部位燙傷、有傷口、皮膚傳染病,不可拍痰。4、執行拍痰時注意勿拉扯或壓迫鼻胃管、點滴注射管路及其他傷口引流管路。5、執行拍痰時病人如出現胸悶、心悸、嘴唇發黑、嘔吐、意識不清、出血等狀況時,請立即停止拍痰,並立即告知醫護人員。6、胸骨、脊椎、肝、腎、脾、乳房等處應避免叩擊。7、清醒者可鼓勵深呼吸及下床活動,臥床者每2小時翻身以增進肺部功能。8、不可拍痰的時機:惡性腫瘤、皮膚病、血栓靜脈炎、乳房切除並以矽質植入患者、咳血或棕色痰、胸部外傷、脊椎骨折、肺出血、肺血栓症、嚴重支氣管痙攣、肺膿瘍。清醒者拍痰後鼓勵病人以鼻子慢慢深吸氣,可用(吸-停-吸-停)的方式反覆吸氣2-3次,最後一次吸飽氣後閉住氣,按住腹部用力把痰咳出,可協助呼吸道有效排出痰液。

矽膠是塑膠嗎?無毒安全新選擇

矽膠是塑膠嗎?無毒安全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塑化劑風波的食安風暴吵得沸沸揚揚,讓政府也開始重視禁用塑膠餐具,但是餐館或自家餐具很難全部使用厚重的玻璃、木製或不銹鋼,於是代替塑膠的「矽膠」用具逐漸增加,不過有人誤會「矽膠」是塑膠的一種,但其實矽膠和塑膠是兩種完全不同的材質喔!矽膠已廣泛使用於各種商品矽膠提煉自石英礦的二氧化矽,矽也是玻璃和水晶的主要成分,所以矽膠其實是一款無毒、無重金屬又環保的化學化合物,。因為矽膠本身為極富彈性,不像塑膠需要加入塑化劑來軟化;加上耐熱度高又不易變形,使用上安全無虞,便被廣泛運用於醫療材料和生活中的器具,例如醫療矽膠手套、保鮮容器的矽膠圈、餐盤、吸管、杯子、鍋蓋、製冰盒、隔熱手套、烘焙用具煞車油、隆乳植入物、潤滑劑、彈力球、固齒器、門的墊圈和奶嘴等千百種用途。矽膠的優點1、耐高溫:矽膠的耐溫性從-40℃到220℃、耐熱度可達260℃,可以安心地使用於烹飪。2、耐溫差:具有良好的彈性、延展度,不必像塑膠需加入塑化劑軟化。品質穩定且不因高低溫而變質,可直接進烤箱和冰箱。3、外觀佳:矽膠本身為半透明或乳白色,易上色做出各式各樣繽紛的顏色。4、耐用:矽膠適用於微波爐和洗碗機,不用擔心會損壞、釋出毒素。分辨「食用級矽膠」與「普通矽膠」?普通矽膠大多使用在工業上,而食用級矽膠則是廣泛運用在嬰幼兒用品、食品器具等,而食用矽膠與普通矽膠最大不同就是食用矽膠的透明度相對較高,而且無色無味。測試方式,可用手拿住矽膠的產品,聚焦一個地方,然後用力向兩邊拉扯。有白色出現的就是普通矽膠,沒有白色出現的就是食品級矽膠。普通矽膠近聞有異常怪味,有些刺鼻;食用矽膠近聞沒有異常怪味,也不會刺鼻,但會有淡淡的矽膠味道。愛家人就從環保開始一次性丟棄的塑膠對環境和人類帶來的傷害非常大,萬年無法分解的塑膠,不管流入到海洋或是陸地,從食物鏈循環後,最終仍會回到人類身上,造成健康危害。為此矽膠餐廚用品成為熱賣主因,台北市衛生局食品藥物管理處官員表示,購買矽膠商品時,宜查看是否明確標示材質,最好選擇「食用等級」,及使用注意事項等,以判斷可信度。食用級矽膠清潔可用小蘇打清潔保養,勿使用鋼刷或是較硬的菜瓜清洗。

食補保健康 黑白木耳功效與挑選方式

食補保健康 黑白木耳功效與挑選方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木耳有利於人體的健康,口感細滑有嚼勁的黑木耳被稱為身體的清道夫,白木耳則是價格親民的平民燕窩,都是人們熟知的養生食物,用它們入菜,別有一番風味。但不肖商人為了讓賣相更好,會做一些對人體不利的『加工』,下手購買前如何挑選,是烹調出安全又營養的重點喔!有平民燕窩之稱的白木耳功效白木耳又稱銀耳,燉煮之後的口感與燕窩相去不遠,以白木耳替代燕窩,不但口感接近,且價格親民許多,因此被稱為「平民燕窩」。白木耳是一種膠質菇類,有豐富的膳食纖維、胺基酸以及多醣體,具潤肺、滋潤肌膚、鎮咳、便祕效果,保健功效能增強免疫力、保健腸道、降低膽固醇、穩定血糖和養顏美容!挑乾貨白木耳的4大重點大部分乾燥白木耳來自中國大陸,為了避免選購到走私、農藥殘留超標等劣質品,建議向信任的店家購買,並且盡量不要選擇散裝、沒有明確標示的產品。1、不要選購顏色過白的:正常的乾燥白木耳帶點淺黃喔!2、選購整朵勿破碎:乾燥白木耳看來像盛開的牡丹花,且要注意底部是否有無變綠或發白的黴菌。3、選購沒有刺鼻化學藥水味:劣質的白木耳可能殘留二氧化硫和雙氧水,聞得到明顯的刺鼻味。4、摸觸感:優質干銀耳質感柔韌,不易於斷裂。有素中之王的黑木耳功效因科技進步,台灣的黑木耳大多是太空包栽培較多,春夏秋冬四季皆可種植!黑木耳因含有豐富的蛋白質、礦物質、膠質等,有「素中之葷」、「素中之王」、「植物性燕窩」的稱號。黑木耳含鐵量比菠菜高出20倍 是天然的補血菜!每100克黑木耳中含鐵185毫克,比綠葉蔬菜中含鐵量最高的菠菜還要高出20倍,比動物性食品中含鐵量最高的豬肝也高出約七倍,是各種葷素食品中含鐵量最多的。此外,黑木耳還含有豐富的蛋白質、鈣、維生素、粗纖維以及多種胺基酸,其中蛋白質含量和肉類相當,鈣是肉類的20倍,維生素B2 是蔬菜的十倍以上。醫學研究證明,它還具有益氣強身、滋腎養胃、活血等功能,它能抗血凝、抗血栓、降血脂、降低血黏度、軟化血管,使血液流動順暢,減少心血管病發生。挑選新鮮黑木耳的3大重點1、觀察外觀:未水洗過的黑木耳,正面有一層粉狀霧面的孢子,背面布滿灰色絨毛,且孢子與絨毛越多越密集,表示木耳越健康。另,健康的黑木耳蒂頭是白色的,若是蒂頭發黑表示生病了。2、摸觸感:木耳的吸水力及含水量極佳,品質好的黑木耳有點厚度且彈性佳,選購時可以壓摺看看,容易一壓就破裂的黑木耳,可能吸了過多的水。3、聞味道:挑選乾木耳,要聞一下味道,若有加化學劑的怪味,千萬不要購買。泡發的黑木耳,若出現黏黏軟軟像鼻涕一樣,或出現不好聞的味道,千萬別勉強吃下肚!有些人不宜食用黑木耳黑白木耳皆含有對人體有益的「多糖體」物質,豐富的纖維素能促進胃腸蠕動、防止便秘,有利於體內大便中有毒物質的及時清除和排出。特別是有便秘習慣的老年人,若食用黑白木耳,對預防多種老年疾病、抗癌防癌、延緩衰老都有良好的效果。不過白木耳屬性偏涼,食用過量可能會造成腹瀉等症狀,易腹瀉者、有凝血問題的人、手術前後、拔牙前後的人和月經期間的女性,不宜食用黑木耳喔!

傷口總好不了 恐是分枝桿菌入侵皮膚

傷口總好不了 恐是分枝桿菌入侵皮膚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高血壓病史的74歲女性,右手肘潰瘍性傷口已數週,外科求診並接受門診清瘡手術。術後傷口癒合不良,電腦斷層檢查顯示感染性關節炎併局部蓄膿。安排住院進行清瘡,會診感染科,建議進行分枝桿菌培養,結果為結核分枝桿菌(M. tuberculosis)感染,經過抗結核藥物治療,傷口已癒合。分枝桿菌主要感染部位是肺部 熟知的為肺結核分枝桿菌屬是一群特別的細菌,其細胞壁富含分枝酸,檢驗染色時不易被脫色,故又稱耐酸菌,廣泛存在人們日常生活環境中,特別是和水和泥土相關場所。分枝桿菌造成人類的疾病較為人熟知是結核分枝桿菌肺部感染引起的肺結核,結核分枝桿菌以外的通稱為非結核分枝桿菌。雖然肺部是主要感染部位,外約1/5~1/10是發生肺以外組織的感染,稱為肺外分枝桿菌感染,而皮膚軟組織就是其中一部位。分枝桿菌經肌膚接觸或吸入細菌方式進入人體分枝桿菌入侵皮膚軟組織是透過人們接觸或吸入細菌方式,致病菌突破宿主的皮膚及黏膜障壁而進入體內,之後再透過血液循環散佈至皮膚及軟組織。此外,一些侵入性行為也可將致病菌接種至皮膚及軟組織。經過潛伏期後,臨床症狀出現,系統性症狀(發燒、畏寒)並不明顯,皮膚表徵多樣性包括丘疹、膿皰、結節皮疹,呈現紅、腫但摸起來並不熱。病史詢問在分枝桿菌診斷上非常重要,包括肺結核病人接觸史,環境暴露史(溫泉Spa)及有無進行侵入性醫療行為(刺青、針灸、抽脂、微整型)。電腦斷層或核磁共振等影像學檢查可指出侵犯的深度及範圍,提供日後清瘡手術參考;診斷準則除了一般細菌培養須加上患部之組織切片及分枝桿菌培養。治療方式為藥物治療加上必要的清瘡手術。結核分枝桿菌以立汎黴素+異菸鹼醯胼為主幹治療;而非結核分枝桿菌以凱信黴素+多喜黴素或氟奎諾酮為主幹治療。治療需合併藥物治療且療程須6~9個月,考量藥物效果及副作用故須專科醫師開立。郭綜合醫院感染內科鍾志桓主任表示,癒合不良傷口原因可導因於病人潛在疾病,如糖尿病引起血管、神經病變;但其他外在因素,如感染也須納入考量。細菌在傷口滋生會阻礙上皮細胞形成,而其誘發的發炎反應阻礙血管新生及造成組織缺氧,傷口就無法癒合。面對感染性傷口,醫師常常會開立抗生素治療,如果仍效果不佳時可能需進一步考慮分枝細菌感染的可能。感染傷口之檢驗除了一般細菌外,必要的皮膚軟組織切片及分枝桿菌的培養是必需的,早期診斷及治療可減少感染組織破壞已達最佳預後。

踩飛輪後雙腿疼痛腫脹 竟出現醬油尿

踩飛輪後雙腿疼痛腫脹 竟出現醬油尿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名26歲張姓女子,與同事相約去健身房報名課程健身,第一次參加踩飛輪課程,奮力踩了一個小時,準備離開時,突然一陣腿軟,隔天開始出現肌肉痠痛,且越來越痛,雙腿也開始腫脹。後來上廁所赫然發現自己的尿液呈現醬油色,趕緊就醫。醫師安排抽血檢查發現肌酸磷化脢(CPK)指數破6萬(正常值為26-140 IU/L),經診斷為「橫紋肌溶解症」,趕緊安排住院,所幸住院後指數慢慢下降,也沒有影響到腎臟功能。橫紋肌急速損傷 嚴重恐導致急性腎衰竭南投醫院醫務秘書、腎臟科主任莊宗芳指出,橫紋肌溶解症是指骨骼肌(橫紋肌)發生急速損傷,導致肌肉細胞壞死與細胞膜破壞,使得細胞內的物質(鉀離子、肌蛋白、尿酸等))大量滲漏,當肌蛋白出現在尿液中,便使得尿液呈現醬油色,而容易被誤認為血尿;若肌蛋白阻塞腎小管,恐導致急性腎衰竭,需洗腎治療。在臨床上,受影響的肌肉通常會出現疼痛或有壓痛,肌肉收縮的力量也會下降。肌肉 的表皮可能會出現腫脹及充血的現象。莊宗芳主任表示通常當肌肉遭受嚴重受創時(如肌肉遭壓砸傷)會出現橫紋肌溶解的症狀,推測患者應是平時沒有運動習慣,水分也補充不足,在短時間內突然用力運動的情況下而導致橫紋肌溶解症。突然過度運動當心橫紋肌溶解症突然劇烈運動要當心橫紋肌溶解症,如果在運動之後出現肌肉痠痛、腫脹、尿液呈現醬油色的狀態時,要當心可能是因為突然過度運動之後,所導致的「橫紋肌溶解症」。造成橫紋肌溶解症的原因,除了運動過度外,遭受電擊、全身性痙攣、毒蟲咬傷,及部分藥物不良反應等,都有可能;其實,運動量多寡取決於個人,若一次「蹲太久」,很可能導致與該女子同樣情形,因此,想減肥先調整觀念,秉持「慢慢來」,才能減得漂亮又健康。莊宗芳主任提醒民眾在運動前應做足暖身,運動時應循序漸進,量力而為,並且補充適當的水分,若出現肌肉痠痛、腫脹、尿液呈現醬油色等症狀應儘速就醫。

長庚醫師赴蒙古 大愛救亞伯氏症孩子

長庚醫師赴蒙古 大愛救亞伯氏症孩子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財團法人羅慧夫顱顏基金會與長庚紀念醫院共同籌組的用愛彌補義診團由林口長庚整形外科部羅綸洲部長率領赴蒙古國烏蘭巴托國立婦幼醫院進行一年一度的義診。此行共為22名唇顎裂患者完成手術,也決定協助1位患有亞伯氏症的患者來台治療,希望讓孩子重拾笑顏,展開不同的人生。亞伯氏症候群是一種罕見的自體顯性遺傳疾病,絕大多數的患者屬自發性突變。其特徵為顱骨骨縫過早閉合、顱顏畸形(扁頭、中臉後縮、眼球突出)與嚴重的對稱性併指趾(含皮膚與骨頭融合,尤以2、3指最易受侵犯,彿長了蹼)。發生率約是1/16000到1/20000。研究發現主要與P253R及S252W基因突變有關253R基因突變通常跟較嚴重的併指有相關,以及較嚴重的顱縫早閉症有相關,但通常不會出現腭裂。252W基因突變通常會出現腭裂,但是併指較不嚴重,頭顱的問題也較不嚴重。裂通常是很輕微的腭裂,只有軟腭,但會合併較高的硬顎(high arch),所以呼吸道可能會較小。治療以重建美觀及功能良好的手為最終目的其他內臟器官功能及結構可能有病變,可能影響智力,該病無法治癒,外觀可以接受手術矯正,1歲前可以施行顱骨重建減壓手術、額骨及上眼眶骨移前手術,並於3歲前完成手指併指分離手術,7歲前接受中臉部移前手術,直到成長後進行牙齒矯正手術與正顎手術。預後併發症包括:潛在的眼睛或腦部損傷、傷口感染、腦脊隨液滲漏、顱內壓上升與水腦、呼吸道阻塞與睡眠呼吸暫停。若沒有及早進行顱縫切開術,則會導致腦部受壓 與智能障礙。改良式的手術可賦予患童在智能發展、身體能力、社會接受度上發揮到最大的潛能。然而,早期的顱縫切開術可能無法改變智能結果。亞伯氏症候群的前需審慎評估,併指分離手術最困難的地方,在於血管神經分布預測,此外術前影像學的判讀與術後傷口的照顧,預防感染與復健都是治療的重點。經羅慧夫基金會與長庚醫療團10年的合作與努力,蒙古兒童大醫院的顱顏團隊目前已建立完整的顱顏團隊,期待日後可提供當地患者更好的醫療服務。

老婦久咳不癒 竟因掏耳而起?

老婦久咳不癒 竟因掏耳而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有一位60歲的鄒姓婦女,到診間就診時表示自己一直咳嗽,一直說耳朵很癢,吃了很多藥都沒好,而且耳朵還很癢,後發現原來是婦人掏耳朵時,造成的咳嗽反射現象。後來請耳鼻喉科醫師將婦人的耳垢清一清,並提醒婦人別再一直掏耳朵,咳嗽症狀也因此改善。相信有些人只要出現「咳嗽」,會想說是不是自己肺部、或支氣管有問題,豐原醫院胸腔內科醫師張一誠表示,胸腔內科最常遇到的咳嗽的病人,像年輕族氣喘控制不良導致咳嗽、或是長輩因慢性阻塞性肺病造成咳嗽,但並非所有人的咳嗽都跟他的疾病完全一致。掏耳朵就咳嗽 是耳咳嗽反射豐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煜謙表示,有些人因外耳道有耳垢,伸手掏耳朵的過程中出現咳嗽,主要是掏耳朵的過程中,刺激到皮膚內的迷走神經,造成大腦一直錯誤認為有異物要跑到喉嚨,導致較敏感的人出現咳嗽反射動作,研究數據顯示,全世界大約 1.72%~4.2% 的人具有「耳咳嗽反射」。另外還有睡覺打呼的人、或是胃食道逆流的人,因為咽喉的刺激造成咳嗽。自己不要挖耳朵 更不要讓別人來清理耳垢太多也會讓耳朵發癢,但耳垢能防止異物侵入,能抑制細菌的生長,還能清潔耳道。到底需不需要掏耳朵?耳鼻喉科醫生表示,耳垢會自行掉落,除非有特殊狀況,否則不需要特別去清理它。濕性耳垢不如乾性耳垢那麼容易脫落,所以真的有需要可尋求耳科醫生的協助。此外,除了自己不要挖耳朵,更不要讓別人來清理,特別是理髮廳的師傅或小姐,因為他們所使用的耳扒子可能帶有其他客人的細菌,加上來來往往的人員與灰塵,若碰上抵抗力弱的時候,就很容易被感染。豐原醫院耳鼻喉科醫師張煜謙表示,如果咳嗽持續兩個禮拜都沒好,還是到胸腔內科做進一步的X光檢查,以儘早找出咳嗽的原因。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