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COPD患使用氧氣機 必知重點

COPD患使用氧氣機 必知重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氧氣機顧名思義就是提供氧氣給患者,以維持病人血液中的含氧量。氧氣機主要是提供給心、肺功能較不佳的患者,需要藉由氧氣機從外界直接送較高濃度的氧氣給病人,以維持血液中的正常氧氣量!氧氣機又名氧氣製造機、氧氣濃縮機,為第二等級醫療器材,其可將環境中的空氣通過分子篩(molecular sieve)分離出高濃度氧氣,供給患者,讓患者維持正常的血氧濃度。市售的氧氣機可分為攜帶型和家用型1.攜帶型製氧機:約2到3公斤,採可充電式鋰電池供電,外出時約可使用2到5小時,但外出使用時要注意使用的流量及剩餘電量。2.家用型製氧機:約十多公斤,基本的流量為每分鐘1~5公升,但也有特殊規格可提供每分鐘10公升氧氣流量的製氧機,適合在家中,長期供氧使用。因個別患者呼吸狀況不同,氧氣機流量的設定,因個別患者呼吸狀況不同,請務必遵照醫師指示設定,千萬不要擅自更改設定,使用時請注意以下提醒。(1) 在氧氣機運轉的房間內嚴禁抽菸、點蠟燭或其他任何明火,以免引發起火危險。(2) 氧氣有助燃性,請勿與任何可燃性麻醉劑、油脂類、石化類或其他可燃性產品同時使用。(3) 請勿在有煙霧、多塵或污染物的環境下使用。(4) 遠離窗簾、暖氣、火源,並確認機器四周沒有其他物品影響空氣進出機台,並保留機器足夠的散熱能力。(5) 不使用時,務必先關閉電源。在設備運轉中,若把鼻氧管放在衣物、床罩或椅墊等易燃物上,可能會造成這些物質燃燒。(6) 使用氧氣機的房間,建議貼「氧氣使用中,禁止吸菸」等標語,提醒所有進出該房間的人。(7) 氧氣機使用者如想吸菸,點菸前須遵循3步驟:「A.關閉氧氣機、B.拔掉鼻氧管或面罩、C.離開氧氣機置放的房間」。(8) 請勿在氧氣機無空氣過濾器的情況下使用。(9) 依據原廠建議定期清潔過濾器和更換鼻氧管。若您需購買氧氣機時,請牢記醫材安心三步驟「一認、二看、三會用」:第一要先「認」識氧氣機是醫療器材,第二是在購買產品時「看」清楚包裝上,有沒有刊載「醫療器材許可證字號」及「廠商名稱、地址、品名、製造日期」等完整資訊,第三則是使用前務必詳閱說明書並正確使用。民眾也可上網(醫療器材許可證資料庫>西藥、醫療器材、特定用途化粧品許可證查詢作業)查詢相關資訊(連結:食藥署網站http://www.fda.gov.tw>醫療器材>資訊查詢)。

農糧署抽檢國產硬質玉米 全數非基改

農糧署抽檢國產硬質玉米 全數非基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為提高我國糧食自給率,農糧署輔導農會以每公斤9元契作收購硬質玉米,收購價格較近年進口玉米每公斤單價6至8元高。鑑於之前曾經發現不法人士以進口基因改造玉米混充國產硬質玉米事件,為確保國產硬質玉米品質,農糧署今(108)年再度擴大國產硬質玉米留樣與抽檢作業,檢驗結果全數合格,皆無基因改造成分。建立市場區隔 擴大留樣抽驗國產硬質玉米主要產季在每年2至5月,今年收穫面積約1.2萬公頃,產量6.8萬公噸,種植農戶約1.1萬戶。國產硬質玉米新鮮質優,為與進口玉米建立市場區隔,農糧署於玉米生長期即派員至田間採集玉米葉片,並要求各農會收購農民的硬質玉米,應逐戶辦理留樣;農會銷售玉米籽實時,也應留取籽實樣品。農糧署隨機抽選千分之六以上的樣品,共檢驗37件玉米葉片、152件玉米籽實,檢驗結果全數不含基因改造成分。若查獲不法 將移送偵辦今年不但增加農民繳乾籽實的高風險樣態檢驗件數,更動員人力作田間玉米葉片檢驗,以求查驗體系從玉米種植到採收繳籽更加完備。若發現有基改玉米成分,即可追溯籽實來源。倘經檢驗確認不法混摻,將移送檢調單位偵辦,並取消行為人的相關補助金或手續費。國產硬質玉米新鮮質優 消費者可安心使用農糧署表示,國產硬質玉米在地生產,具有新鮮、非基因改造、品質優良等特點,是製作玉米粉產品與動物飼料的最佳原料,玉米主要產區亦有農會規劃於今年秋作推動硬質玉米產銷履歷,提升品質及安全性,國內消費者、食品加工業者與飼料廠商可以安心使用。

長輩淪為顧孫工具人 罹患孤獨症候群

長輩淪為顧孫工具人 罹患孤獨症候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半年前丈夫去世後從南部鄉下北上的75歲楊奶奶,與兒子一家三口住在同棟不同樓層的社區大樓,平日因兒子夫妻工作忙碌,便幫忙照顧一歲大的孫子,也天天煮好晚餐,等他們下班一起吃飯。初期兒子跟媳婦陪她用餐了幾次,後來就常以在公司吃過為由婉拒,接了孫子就走;假日想找人出遊,兒子一家三口也總是自己出門,加上與左右鄰居都不熟悉,楊奶奶經常獨自一人在家。一個月前,楊奶奶開始出現心悸、喘不過氣來、失眠、食慾不振的症狀,不時對人抱怨「自己只是被利用」、「都沒人要理我」的負面話語,原本溫和的脾氣也變得暴躁,兒子帶她到精神科診所求助,經確診罹患「銀髮族孤獨症候群」。淪為「顧孫工具人」長期孤獨感累積 恐提高心血管疾病及失智症機率台灣已邁入高齡社會,每七個人當中就有一位超過65歲,其中高達三成者為獨居或老夫妻同住的銀髮族。開業精神科診所院長楊聰財醫師表示,現代社會家庭結構改變,不少銀髮族必須面臨子女離家的孤獨感,若又加上伴侶去世、疾病纏身等影響,沒有家人陪伴關懷或對外的社交生活,就容易引發「銀髮族孤獨症候群」。不僅會產生憂鬱、焦慮、憤怒或睡眠障礙,嚴重者還可能出現自傷、傷人行為。根據臨床研究顯示,長期處於負面情緒下,大腦也會分泌過多壓力賀爾蒙「可體松」,抑制免疫系統作用,提高罹患心血管疾病或失智症的機率。長期疏於關心長者,未適時給予身心支持照護,就可能讓「銀髮族孤獨症候群」找上門!治療雙管齊下 經營「四老」有助正向互動關係楊聰財醫師指出,「銀髮族孤獨症候群」的治療會先以藥物治療改善憂鬱、失眠等症狀,再透過負面情緒障礙指數評估,找出導致孤獨的成因,採取認知行為治療,紓緩患者負面情緒,早日恢復正常生活。銀髮族要想真正遠離孤獨感,除了找到生活目標、培養興趣,也建議經營「四老」:老友、老伴、老狗與老本,以增進正向互動關係,或是參與社區活動、社區大學課程,結交同好朋友,讓生活更豐富有趣。重視銀髮族身心健康 定期關懷問候避免引發身心問題英國設置「孤獨大臣」、印度成立「幸福部」就能窺見,銀髮族身心健康已然是全球關注重點。楊聰財醫師提醒,為人子女者應時時關懷家中長輩,即便沒有住在一起,也可透過電話、視訊交流問候,更要隨時留意長輩的身心變化,一旦發現異常,像是情緒低落、拒絕外出或找不出病因的症狀,長達2~4週以上時,就應及早尋求專業醫師協助,避免延誤治療引發更嚴重的身心問題。

政府推動 AED設置與安心場所輔導

政府推動 AED設置與安心場所輔導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臺北市政府衛生局102年依據衛生福利部發布之「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推廣設置AED及輔導設置AED場所通過安心場所認證不遺餘力。本市截至 108年9月30日全市共設置2,003臺AED,設置AED場所計有1,561處,普及率為每10萬人口75.2臺,安心場所認證通過率為83.47%,居全臺之冠。臺北市衛生局表示,為配合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第6條「AED管理員應接受並完成心肺復甦術及AED相關訓練,並每二年接受複訓一次。」之規定,積極開設AED管理員教育訓練課程,107年訓練AED管理員450人次,108年截至9月底止已訓練414人次,希望藉由AED管理員的教育訓練,能將「定期檢查AED電池、耗材有效日期及其功能以維持機器正常運作」及「每次使用AED結束,應補充當次耗材」等觀念落實到各設置AED場所。AED管理目前採三級管理之概念:1.AED設置場所:指定場所管理人。臺北市衛生局並積極輔導通過安心場所認證,對於安心場所認證期限將屆之場所,臺北市衛生局亦主動通知其辦理再認證,並說明可提供之資源。2.目的事業主管機關:依法對公共場所AED之管理,進行檢查或抽查。3.臺北市衛生局對於本市AED設置場所進行抽查。衛生局自106年起針對AED設置較久之場所主動進行抽查作業,其中AED電池及貼片效期合格率達91%,未來將針對應設置AED場所每年予以查核。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AED急救資訊網」中之資訊,針對未登錄及效期逾期之場所,已請目的事業主管機關及12區健康服務中心協助輔導各AED設置場所。為掌握黃金救援時間,依據衛生福利部「公共場所必要緊急救護設備管理辦法」,交通要塞、長距離交通工具、觀光旅遊區、學校、大型集會場所或特殊機構、大型休閒場所、大型購物場所、旅宿場所、大型公眾浴場或溫泉區等公共場所應設置AED。至於設置的位置則建議可採三高一難(高密度、高風險、高效益、難到達)原則進行評估,故AED應優先考慮裝設於民眾取用方便之明顯處或場所內發生心跳停止高風險的區域。例如:人口流動大之出入口處、服務台(詢問台)等。AED安心場所認證 代表場所有70%員工接受CPR 及AED 訓練配合衛生福利部102年5月23日公告施行「應置有自動體外心臟電擊去顫器(AED)之公共場所」規定,臺北市鼓勵設置場所申請「AED安心場所」認證,凡通過認證者,代表場所有70%員工接受CPR 及AED 訓練,管理員完成220 分鐘AED 管理員訓練並取得證照,場所有清楚標示AED所在位置,在發生緊急事故時即刻拿到AED,許多受過訓練的人員可儘快協助搶救,把握黃金救援時刻,提高存活率。

慢性疼痛別忍了!高頻熱凝治療新選擇

慢性疼痛別忍了!高頻熱凝治療新選擇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根據一項針對國人職場健康調查報告中顯示,「酸痛」高居文明病的第一名。酸痛、慢性疼痛已不再是老年人的專利,許多上班族常會有肩頸酸痛、下背痛、肌肉疼痛等問題,嚴重的話甚至會影響生活品質。台中烏日區一名41歲蔡姓上班族,長期受下背痛之苦,吃藥或復健治療效果不佳,也擔心長期服用止痛藥產生副作用,更不想開刀接受手術治療,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鍾偉安主任表示,針對此類型的患者建議可接受「高頻熱凝療法」治療,不但讓疼痛得以緩解,也能阻斷或緩解發炎與疼痛的反應,減痛效果明顯,通常可以維持3~6月以上。鍾偉安主任解釋,「高頻熱凝療法」是利用細探針將高頻率的電流所產生的溫度,傳達到病變的位置,透過機器精準控制溫度、電流、時間長短等,有效地阻斷神經细胞組織發出的疼痛訊號,提升神經對「痛」的耐受度,是一種透過微創疼痛治療技術,目前在國內已被證實是安全且有效阻斷疼痛訊息的療法。蔡姓上班族接受高頻熱凝療法後改善許多,不僅只需局部麻醉更不用住院,對於繁忙工作的上班族來說十分便利,並開心地表示再也不用忍受疼痛了!高頻熱凝療法可以針對疼痛部位進行微創侵入性治療,是許多飽受慢性疼痛之苦的民眾在手術以外的治療新選擇!烏日林新醫院神經外科鍾偉安主任提醒,此治療法針對造成疼痛的軟組織(如:骨刺或椎間盤突出),有較佳的治療成果,但對於腰椎滑脫、狹窄或者椎間盤突出破裂等症狀則不建議採此治療。如果民眾發現自己有慢性疼痛的情形,千萬不要隨意進行民俗療法或忍耐,務必及早就醫接受完善的治療。

缺鐵怎辦?補鐵這樣吃還你好氣色

缺鐵怎辦?補鐵這樣吃還你好氣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血液中氧氣不足,心臟代償機制也會增加心搏出量,長久下來會有左心室肥大、心臟衰竭的可能。女性更容易得缺鐵性貧血,因為體內儲存的鐵質,會因為每次的生理期而流失。如果常覺得體力差、頭暈、心悸、容易疲勞、腸胃不適、臉色蒼白,不妨先自我檢查:翻開眼睛下眼瞼,觀察下眼瞼顏色;或者翻開下唇,查看齒齦和下唇黏膜色澤。如果蒼白缺乏血色,最好至血液腫瘤科檢查。醫師除問診外,也會抽血檢查血紅素、紅血球大小(缺鐵性貧血患者的紅血球比較小)、血中鐵含量多寡,診斷是哪一種貧血。補鐵補血食物容易缺鐵的族群:嬰兒與較大嬰兒、經期出血嚴重的女性、懷孕期間、經常捐血的人、癌症患者、有腸胃問題或接受過腸胃道手術的人、有心臟衰竭的人。可多補充牛肉、豬血、豬肝、瘦肉、海鮮、黑木耳、黑豆、豆腐皮、黑芝麻、紅莧菜、黑芝麻、紫菜。不過動物來源的鐵身體較容易吸收,植物來源的鐵吸收率較差。如果發現持續缺鐵或貧血,需先至醫院抽血檢查診斷原因為何,再由醫生決定是否給予鐵劑補充。提升鐵質的吸收的方式 1.補充維生素C。 2.餐後兩小時內避免喝茶。3.避免植酸、草酸類食物一起食用。4.錯開鈣與鐵攝取的時間另,菠菜雖然含鐵量較高,但菠菜本身的草酸含量也高,可能會影響鐵質的吸收。但不是缺鐵就瘋狂補充含鐵的營養補充品就好喔!每天如果補充超過45毫克以上的鐵,可能會引起腸胃不適的副作用,例如噁心、便秘。還有,世界衛生組織已提出警訊,紅肉和加工肉類會增加罹患腸癌的風險,每周最好不要吃超過500克,所以每天平均攝食量為70克以內。如果家裡含鐵補充品或藥品時,還是要放好避免孩子隨意拿取或不小心吃進去喔!

擺脫MondayBlue 這樣做!

擺脫MondayBlue 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收假前總是充滿焦慮、情緒低落、心慌、感覺壓力大、身體酸疼無力、眼睛乾澀、精神恍惚、昏昏欲睡?其實不只小孩有週一症候群,就連上班族都常見星期一憂鬱症(或稱週一症候群、藍色星期一Monday Blue)。精神科醫師表示人們休假時通常都很愉快,但是面臨隔日上班的壓力或不喜歡的環境,自然會產生鬱悶或提不起勁。面對這樣的狀況,有人會用運動跑步釋放壓力,有人面對鏡子給自己加油打氣,適當的發洩與紓壓是必須的,反而是如果長期累積內心的壓抑,久了身心恐怕會悶出問題。面對Monday Blue 轉移注意力 舒緩內心的鬱悶吧!1.與自己相處,享受me-time,傾聽自己內心的聲音。2.將煩惱的工作寫下來,預先規劃與排程,一件事一件事的完成。3.放慢步調,練習腹式呼吸。4.修習瑜珈或運動健身,有助拋開疲憊感。5.洗個熱水澡,聽點輕柔的音樂。6.調整週末作息,週日晚上不要熬夜,隔日才有好精神。7.常常給自己心戰喊話,以積極的心態面對工作。8.整理雜亂的工作桌面,有助釐清思緒。9.安慰自己,再4天就可以放假了!10.早上曬點太陽,可刺激身體分泌激素,分解憂鬱因子的負面影響。11.有些無奈且無解的事,得學會 Let it go!12.為自己泡(買)杯咖啡或玫瑰茶。13.別忽略早餐的重要性!醫師建議早餐最好吃低脂肪、高蛋白質的飲食,增加14.正腎上腺素的分泌,使精神集中。15.盡力養成今日事今日畢的習慣。多吃有助補腦好體力的食物水果能讓膳食纖維增加,幫助排便、養顏美容,不過如果想安定情緒可以多吃番茄、木瓜、香蕉、桃子、蘋果。或是週一補腦可多食用黑巧克力、綠茶以及堅果,有助活化大腦及提高思考認知能力。如果可以,試著在週一(或連假的收假第一天)比平日早30分鐘起床。讓自己有充足的時間打扮自己、搭車、吃早餐,不用一早起來就沉浸在恐慌、緊張的高壓心情裡。Monday Blue或許沒有這麼糟。

藥物可帶回多少?出國旅遊聰明買

藥物可帶回多少?出國旅遊聰明買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國外狂買藥品當伴手禮,當心返臺沒收又罰錢!國人出國旅遊時,習慣採購各種成藥、維他命、膠囊錠狀營養補充品分贈親友,食藥署提醒,民眾出遊返國時,應注意每種產品的攜帶限量,以免開心返臺時,卻因攜帶自用藥物超過限量標準,被退運、罰款喔!自用藥物每種至多12瓶依「入境旅客攜帶行李物品報驗稅放辦法」第4條規範,旅客攜帶自用藥物非處方藥每種至多12瓶(盒、罐、條、支),合計以不超過36瓶(盒、罐、條、支)為限;中藥材至多12種,每種至多1公斤;中藥製劑每種至多12瓶(盒),合計以不超過36瓶(盒)為限;錠狀、膠囊狀食品也是每種至多12瓶(盒、罐、包、袋),合計以不超過36瓶(盒、罐、包、袋)為限,參考規範如下。6大注意事項1. 旅客或隨交通工具服務人員攜帶自用之藥物,不得供非自用之用途。2. 旅客或隨交通工具服務人員攜帶之管制藥品,須憑醫療院所之醫師處方箋(或出具之證明文件),並以治療其本人疾病者為限,其攜帶量不得超過該醫師處方箋(或出具之證明文件),且以6個月用量為限。3. 藥品成分含保育類物種者,應先取得主管機關(農委會)同意始可攜帶入境。4. 回航船員或航空器服務人員,其攜帶自用藥品進口,不具有醫師處方箋或出具之證明文件,其攜帶數量不得超過表訂限量之二分之一。5. 我國以處方藥管理之藥品,如國外係以非處方藥管理者適用非處方藥之限量規定。6. 本表所定之產品種類:瓶(盒、罐、條、支、包、袋)等均以「原包裝」為限。

眼藥水是藥非保養品 正確使用4重點

眼藥水是藥非保養品 正確使用4重點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現代人常看電視、上網、玩電腦遊戲,用眼頻率高,也導致眼睛會不舒服症狀,為了解決眼睛乾澀的不適感,許多人自行購買眼藥水使用,最後變成依賴眼藥水。或是誤認眼藥水可用來「保養」眼睛,因此覺得多用無妨,食品藥物管理署(以下簡稱食藥署)提醒民眾眼藥水是「藥」不是「保養品」!正確使用眼藥水:一、遵循藥品仿單(說明書)使用,切勿過量使用:用藥前應先洽眼科醫師診治或諮詢藥事人員,並遵醫囑或藥品仿單(說明書)使用,勿過量。二、使用前要洗手,使用時要注意:為避免汙染藥品,使用前應洗淨雙手,使用時不要碰觸藥瓶瓶口,也應避免將瓶口直接接觸眼睛。三、使用多種眼藥要間隔:如需同時使用兩種以上的眼藥水,建議間隔5分鐘以上再用;若是眼藥膏跟眼藥水如需同時使用時,應先使用藥水,間隔10分鐘以上再使用藥膏。四、依照產品標示保存藥品,過期藥品不要用:眼藥水應依藥品仿單(說明書)或藥瓶標示進行保存,避免陽光直射,對於超過保存期限或開封超過28天(倘仿單中有特別載明開封後的保存時間則應此為準)的眼藥水,請勿繼續使用,以免造成眼睛感染、發炎。正確使用眼藥水的步驟使用眼藥水要先將雙手洗乾淨,頭部可向後仰或仰臥,眼睛向上看,將下眼瞼往下拉呈現袋狀,再依據藥袋上指示的藥水滴數滴入,接著輕閉眼睛,並緩慢轉動眼球,使藥水均勻分布在眼角膜上,此時也可輕輕按壓眼睛內側靠近鼻子的地方,避免藥水從鼻淚管流出。記得不要頻繁眨眼睛或緊閉雙眼,以免擠出藥液影響療效。眼用藥的瓶口請避免跟眼瞼、睫毛、手指等地方接觸,也不要使用任何東西擦拭。在打開瓶蓋之後,瓶蓋須橫向放於乾淨桌面或乾淨的衛生紙上,勿將瓶蓋立直於桌面,或瓶蓋口朝上放置。食藥署再次提醒,用藥後如果有眼睛劇痛、持續視力模糊等情況發生或連續使用數日後症狀沒有改善,請立即停止並儘速就醫。另外值得注意的是,透過網購或國外帶回的眼藥水,並不屬於我國合法藥物,如果因此遭受藥害,並不適用我國藥害救濟制度!食藥署為確保藥品安全與醫療效能,除設有藥物不良反應通報系統及藥物不良品通報中心之外,並對於藥物之安全性與療效亦隨時進行再評估,倘發現藥品有新增安全問題或重大品質異常,則會啟動安全性再評估或品質調查,必要時,採取風險管控措施,以確保民眾用藥安全。

中醫治不同屬性咳嗽 忌食與治療方式

中醫治不同屬性咳嗽 忌食與治療方式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台語俚語:「醫師怕治嗽,土水驚抓漏」,其實誘發咳嗽的原因相當多種,常見有感冒、鼻涕倒流、胃食道逆流、咽喉炎、支氣管炎、肺結核、肺炎、呼吸道傳染病、支氣管擴張症、腫瘤、肺實質性疾病,或服用某些藥物副作用等等,都可能引起咳嗽。另,如果患者的生活習慣不佳,在患病咳嗽時仍不忌口,喜食冰冷、油炸厚味或是仍持續抽菸,更容易使病程遷延。咳嗽其實是一種人體自我保護性的呼氣反射動作,主要是幫助呼吸道清除分泌物或外界入侵的異物,以清理與保護呼吸道。但咳嗽過久會影響生活作息,造成身體其它不適症狀,如發生胸悶、脅肋疼痛、頭痛、聲音沙啞、睡眠品質變差等等。因此,咳嗽必須仔細辨別發生原因,針對其病因治療才會有良好的療效。咳嗽可分外感和內傷兩大類林森中醫昆明院區中醫科張尚智主治醫師說,以中醫的角度來看,咳嗽的病因可分外感和內傷兩大類;外感咳嗽多因天氣冷熱劇烈變化,人體適應不良,導致體表衛氣失調,而肺主皮毛,主宣發肅降,六淫之邪從皮毛或口鼻而入,內犯於肺,肺氣上逆,於是引發咳嗽。內傷咳嗽則為其他臟腑功能失調,病邪牽累影響到肺部,進而肺氣失宣上逆而引起咳嗽。不同屬性的咳嗽 有不同的忌食與治療方式導致咳嗽的原因不同症狀也會有差異,所以必須注意的事項也會跟隨著變化:1.若咳嗽合併發燒、黃痰、咽喉腫痛時,應禁食補品如薑母鴨、羊肉爐、當歸、人參、黨參、黃耆等補品,也不宜食用辛辣、油炸、咖啡、荔枝、龍眼、榴槤、薑、羊肉、黑糖、核桃等熱性食物。除非在身體特別虛弱且感染症狀不重的情況,才可使用補品幫助正氣抵禦外邪。2.若有痰色稀白、咽喉癢,屬寒證時,則需避免食用生冷及寒涼食品,如西瓜、蘿蔔、白糖、苦瓜、水梨、蕃茄、椰子及瓜果類水果,可以用老薑、生蔥或淡豆豉煮水溫飲,並穿著暖和衣物微微發汗,可幫助病情提早痊癒。3.若咽喉乾燥,咳而氣促,痰少難出或乾咳無痰、咽癢喉乾時,應多喝且慢飲溫熱開水以潤喉,或可食用銀耳、秋梨、蜂蜜、黑芝麻、核桃、松子、蓮藕、百合等滋陰潤肺、補液生津。4.若是因為其他臟腑遷延而引發的咳嗽症狀,如:心臟衰竭引發,常會有喘不過氣,咳嗽喘鳴音等,則應遵從醫師的指示按時服藥,多休息,避免過度運動,天氣溫度變化較大時,應注意體感溫度變化並避免出門,以防止病情惡化;或是由胃食道逆流而引發,咳嗽以外常合併有胃脹悶痛、口臭、嘈雜泛酸、心口灼熱,咽中異物感等症狀,則須檢視自己生活飲食是否常飲酒、咖啡,或常食用甜食、油炸辛辣等,並減少腹部壓力及生活壓力。 最後還是要提醒民眾,咳嗽症狀雖然常見且容易被忽略,但其發生原因有時相當繁雜並且危險,建議若有不明咳嗽發生且延久不癒時,應立即就醫檢查,找出咳嗽病因。切勿聽信坊間流言,食用偏方,以免延誤病情。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