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新北啟用雲端數據 讓醫療照護零時差

新北啟用雲端數據 讓醫療照護零時差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衛生所是守護偏鄉民眾健康的第一線。但遇上急診或有其他專科醫師的需求,就得忍受舟勞頓到大醫院,往往延宕最佳醫療時機。新北市長侯友宜17日宣布,即日在貢寮及烏來衛生所同步成立遠距醫療照護示範據點,並指示衛生局長陳潤秋,明、後年各2家,陸續在雙溪、平溪、石碇及坪林衛生所開辦。透過雲端大數據及攜帶式智能科技醫療設備,並以遠距會診的方式,陸續填補相關專科醫師的需求,守護偏鄉民眾、提升醫療品質。無人機送藥 盼解決偏鄉醫療照護困境17日記者會同時呈現衛生局與臺北醫學大學合作的創新計畫,以偏鄉衛生所示範無人機送藥,期解決偏鄉地區高齡社會醫療照護的困境,拉近城鄉資源差距。法鼓山慈善事業基金會捐贈1輛「福祉車」、佳紡國際貿易股份有限公司亦捐贈1輛「醫事人員巡迴診療車」予貢寮區衛生所,協助基層醫療健康服務,以及接送長者或身心障礙者醫療、復健服務。侯友宜強調,偏鄉照顧絕對不能少。衛生所常是偏鄉地區唯一的醫療據點,但無法滿足社區民眾全科別的醫療服務需求。尤其居民多為長者,而根據統計,65歲以上長者85%患有1種以上的慢性病,常見長者疾病控制不佳甚至惡化。尤其碰上急診,地廣人稀再加上交通不便,更容易延宕黃金治療時機。雲端大數據及智能科技 加入醫療協助救援新北市就是以民眾熟悉的衛生所,導入雲端大數據及智能科技設備,同時鏈結大型醫院為後端支援,一般民眾前往衛生所看病,經醫師評估就可安排合作醫院專科醫師即時連線會診。即使在救護車的急診路上,後端醫院也可同步看到病人各項生理數據,據以事先判讀並準備所需的緊急醫療資源。衛生局長陳潤秋說明,衛福部於107年發布「通訊診察治療辦法」後,新北市規劃的遠距醫療照護除了遠距智能急診、遠距視訊會診外,另有慢性病個案管理及到宅醫療護理共4大面向。今年貢寮與汐止國泰、烏來與新店耕莘合作,後續將增加合作醫院的陣容。會診以不需觸診及衛生所自評的需求,以身心科及胸腔內科為優先,視成效再擴大至其他科別。透過雲端大數據系統,衛生局已整合慢性病民眾就醫紀錄、自主健康量測數據、個案訪視及醫療影像紀錄。另外市民還可以直接在家裡或社區據點量血壓、血糖,數據同步上傳雲端,到衛生所看病時,醫師就可以調出紀錄判讀,提供適切治療,優化慢性病個案管理。而第一線同仁藉由攜帶式可傳輸、輕量化的醫療裝備提供居家照護時,衛生所醫生亦可透過遠距醫療視訊,進行即時診視,照護品質零時差。

植牙支撐全口覆蓋式假牙 牢固穩妥當

植牙支撐全口覆蓋式假牙 牢固穩妥當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9歲郭奶奶,因上下牙齒在多年前拔除而配戴全口活動假牙多年。最近幾年深感自己的假牙很鬆,特別是下顎假牙,喝水吃東西都會不穩不舒服而想解決假牙的問題。於是郭奶奶至醫院求診,希望在有限的預算內,將不穩的下顎活動假牙變穩固。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簡佳慧利用在下顎種植兩顆植體後,製作以植牙來支撐的全口覆蓋式活動假牙。利用植體配件和全口假牙的固位,大大改善了傳統全口假牙不穩的缺點。以植牙支撐全口覆蓋式活動假牙 讓假牙更穩固針對全口缺牙的病人,傳統式全口活動假牙在植牙還沒問世前,是唯一的治療選擇。便宜是最大的優點。然而此種重建方式會隨著使用時間增長,骨頭持續地吸收,假牙則會變得越來越鬆,越來越不好咬,越來越不舒適。而植牙支撐全口覆蓋式活動假牙,主要是在上顎植入4顆以上,下顎植入2顆以上的人工植體,再利用植牙的配件,可讓上方的活動假牙和植體連接配件有固持力,進而達到穩定假牙的功能。植牙支撐全口覆蓋式活動假牙優點多此外,植體種植位置的精準度較不要求,故可以避開骨質缺損嚴重的區域,簡化植牙手術的難度以及減少因骨缺損而要補骨甚至是多次手術的情況。活動假牙的設計,相較於全口植牙支撐式的固定假牙,也可以使老年人或是因病肢體不協調的病人,在口腔清潔維護上較為簡單容易。另外,植牙的顆數較全口植牙支撐式的固定假牙少,故整體治療費用也較為低廉些。奇美醫學中心牙醫部贋復科主治醫師簡佳慧表示,減少上顎硬腭假牙的覆蓋面積,減低假牙帶來的異物感,對於美味食物的敏感度和味道大大提高。很多人因為拔牙後造成下半臉部和唇側外型的豐隆度變差,藉由此種方式的重建,也可讓下半臉更為飽滿,外型更為年輕。植牙支撐全口覆蓋式活動假牙對於全口缺牙的病人來說,是一個手術較為簡單,費用相對低廉,以及好維持的治療方式,又可提供假牙的穩定性和舒適度等優點,長期的治療結果及成功率均獲得病人很高的滿意。是全口缺牙的病人一個很好的治療選擇。

聽信謠言以精油洗澡 導致乾癬惡化

聽信謠言以精油洗澡 導致乾癬惡化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4歲陳女士是乾癬合併乾癬性關節炎病人,因皮膚脫屑起紅疹,手指關節腫脹、手肘變形等症狀,接受治療半年,經生物製劑順利抑制發炎,乾癬面積從原本超過百分之五十,縮小到百分之十以下,皮膚不再脫屑、關節炎也穩定未再變形,病情獲有效控制。陳女士病況穩定後自行停藥,並聽信洗澡機加精油能發揮保養皮膚效用,持續三個月天天洗精油澡,結果病灶不減反增。乾癬病人聽信「精油洗澡能保養皮膚」,連洗精油澡三個月,病灶竟變本加厲。臺中慈濟醫院風濕免疫科主任林亮宏提醒,精油有其功能跟用處,但並不適用乾癬皮膚,自行停藥將使病情惡化。林亮宏表示,治療乾癬藥物愈來愈進步,像陳女士這類乾癬與乾癬性關節炎病人的治療方式不少,有口服免疫調節劑、A酸等抗發炎藥物,或合併照光治療等,如果皮膚或關節沒有改善,還有生物製劑可供使用,改善乾癬症狀效果達百分之九十五以上。乾癬病因為自體免疫系統異常林主任指出,乾癬病因是因自體免疫系統處於異常狀態,病人皮膚過度清潔或使用精油等化學成分,將導致油質分泌出問題,進而引發紅疹、脫屑並產生搔癢,一旦皮膚被抓傷,會造成身體啟動不正常的免疫反應,導致反覆攻擊皮膚甚至關節的惡性循環將擴及全身。由於乾癬表現方式大都為皮膚脫皮、皮膚破裂血跡斑斑等,因此時常導致病人心理障礙與挫折,治療通常也只著重在改善外觀。研究發現乾癬是皮膚角質不正常增生的慢性發炎疾病,當身體長期處於發炎狀態,容易導致新陳代謝與心血管疾病的發生;此外,有一少部分的病人也會同時合併乾癬性關節炎,更需要防止關節變形的狀況。林主任提醒乾癬病人,不要自行停藥,不可過度清潔讓皮膚損傷,建議用清水或一般中性的清潔液、肥皂洗滌,進行皮膚保養即可。

新生兒軟喉症徵兆 喘鳴聲為典型症狀

新生兒軟喉症徵兆 喘鳴聲為典型症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孩子「一眠大一吋」,是每位家長最大的期望!本土劇女星陳子玄的兒子因出生後一度出現缺氧休克的現象,原因為罹患「喉頭軟化症」(Laryngomalacia,簡稱軟喉症),幸好在緊急施以心臟急救後,順利挽回一命。喉頭軟化症一般和先天性喉部結構異常有關。因為嬰幼兒喉嚨會厭上方結構支持性軟骨較軟,導致吸氣時,造成負壓狹窄,進而產生一些喘鳴聲。多數患有軟喉症的嬰幼兒會在一周內產生症狀,例如有吸氣性喘鳴的症狀、餵食困難、進食量少、容易嗆咳,嚴重時可以發現呼吸費力吸氣時會有胸骨上方的凹陷以及肋骨間的凹陷、臉紅氣漲,甚至會產生缺氧發紺現象。新生兒呼吸有異聲須留心罹患喉頭軟化症的寶寶並不會出現發燒或其他症狀,所以很多父母會以為是寶寶肺部多痰,因而造成久咳不癒,所以當家長發現寶寶呼吸有異聲,且吸氣時胸骨上方凹陷,同時合併飲食狀況不佳等情形,一定要就診確認是否為嬰幼兒喉頭軟化症。小兒科醫師在門診中會詢問家長是否碰到寶寶奶量降低的情形,且以聽診器做頸部以及胸部的聽診,判斷呼吸音的種類以及阻塞的位置,以及安排胸部及頸部X光檢查,初步判斷是否有先天呼吸道構造的異常。必要的時候,可以使用纖維內視鏡做檢查,直接觀察喉部構造在呼吸時的動態變化,是最直接的確診方式。嚴重的喉頭軟化症患者,需要透過外科手術治療。軟喉症居家照護3招教學1.墊高頭部,讓寶寶側睡2.安撫寶寶的情緒3.分階段餵奶喉頭軟化症尚未痊癒前,嬰幼兒的餵食與哭鬧,還是需要家長額外費心照料,免得愈趨嚴重,造成吸氣及進食困難。嬰幼兒若長期吸氣量不足,除了引發休克外,對腦部及智能的發育都有極大的影響;餵食困難則會導致營養攝取不足,造成生長遲緩。因此,家長應特別謹慎留心。若寶寶有胸凹嚴重、進食時因呼吸困難影響餵食、睡眠時呼吸中止及嘴唇發紫、發展遲緩,建議應盡早至兒童胸腔科就醫!

體育課後劇烈腹痛 主因為卵巢瘤扭轉

體育課後劇烈腹痛 主因為卵巢瘤扭轉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上完學校體育課後下腹部急性劇烈疼痛、幾乎要昏厥的9歲曹小妹,校護緊急通知家長並將曹小妹送到本醫院急診,經小兒科緊急收住院與超音波、電腦斷層檢查後發現她的骨盆腔有一個5公分的腫瘤,初步診斷為卵巢瘤破裂或扭轉!婦產科團隊與家長討論後決定立即進行「內視鏡腫瘤摘除手術」處理治療;術中發現曹小妹右側卵巢的腫瘤,已出現扭轉及缺血壞死現象!曹小妹的媽媽說:其實女兒斷斷續續叫肚子痛已經有二、三天了,但是因為夫妻很忙、並沒有特別在意,也沒帶她去給診所醫師看病,直到被學校通知。熟練的腹腔鏡技術和經驗的阮綜合醫院婦產科專科陳聰富主治醫師表示,9歲的曹小妹月經並未來潮,這次的手術保留了正常卵巢組織,從腹腔鏡孔洞移除腫瘤組織並放入無菌袋裡作檢驗,病理報告為「卵巢畸胎瘤」合併扭轉缺血。而左側卵巢屬於正常,對將來的生長發育與生育能力,應該沒有太大影響。曹小妹手術後第二天就順利出院回學校上課!陳聰富醫師說明:一般常見的卵巢良性囊腫包括功能性囊腫、巧克力囊腫和畸胎瘤,其中「畸胎瘤」大多屬於良性,僅1%為惡性,好發年齡為10~30歲!卵巢囊腫扭轉初期症狀並不明顯,如果有腹脹、下腹痛、嘔吐等症狀,就要想到可能是卵巢囊腫扭轉了!卵巢扭轉是婦科常見急腹症 醫籲:女孩跑跳後的下腹痛別輕忽!陳聰富醫師呼籲,對於小女孩腹痛,一般人多想到食物不潔導致的腸胃炎或闌尾炎,往往會忽視是婦科病,尤其在跑跳後出現的急性下腹痛,有可能是卵巢扭轉的症狀,這是婦科常見急腹症,如果扭轉的卵巢血供被阻斷時間過長將發生壞死,一旦延誤就醫,可能造成卵巢永久壞死、遭到切除的命運,希望家長與教師都應該有所警覺!

輔具選得好 銀髮族趴趴走少煩惱

輔具選得好 銀髮族趴趴走少煩惱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平時忙於務農的70歲黃伯伯,因中風讓他右半身行動不便、講話口齒不清,只好放下農務工作。而中風後的黃伯伯因為害怕平衡不佳造成跌倒,除了上廁所和洗澡之外都不願行走,因此肌力和平衡感變得越來越差,並出現肌肉萎縮的情形。家人帶黃伯伯到復健科求診,復健科醫師建議使用輔具協助他行動與進行復健,治療師指導正確使用輔具的方式,現在黃伯伯可以靠著四腳拐進行短距離的行走,如自己去廁所、在室內移動、走到家門前,幫助促進他的行動能力,也減少跌倒的風險。適當輔具 可增加長者自行行動的能力苗栗公館診所復健科醫師董莉貞說,許多銀髮族因為老化或中風等因素,導致全身肌力、平衡感退化,造成行動不便。目前最常使用的行動輔具是輪椅及枴杖,但若選到不合適的輔具,像輪椅大小不適當,可能會造成姿勢歪斜,使肌肉痠痛、脊椎歪斜,不合適的拐杖也會成為障礙,讓使用者容易跌倒受傷。選用好拐杖 幫助平衡、預防跌倒行走不穩定的銀髮族可藉由選用合適的拐杖類輔具,增加行走穩定度,預防跌倒意外發生,建議依需求選擇可調整高度、有底墊的拐杖,以符合身材使用,且底墊可以減緩打滑的情形。拐杖的種類1.單拐:適合身體健康、平衡力不錯的銀髮族使用,借助單拐可以更不費力的走路及預防跌倒。2.四腳拐:適合平地使用,左右手都能適用。3.單側四腳助行器:適合只能使用單手、走路費力的銀髮族,在平地走路的輔助工具,無法上下樓。4.四腳助行器:穩固、支撐力最佳,是平地走路的輔助工具,無法上下樓。選擇合適輪椅 舒適移動好方便選購輪椅時,帶著銀髮族(使用者)一同選擇,挑選符合使用者身材的椅面,坐下後距離椅子兩側約多兩指幅寬度,椅面深度約比大腿長度少一吋,並確認輪椅的椅面、椅背、扶手、前後輪、腳踏板、手煞車等結構完整無損。輪椅正確的使用方法:1.從輪椅站起坐下變換姿勢時,均應使用煞車,以免發生危險。2.坐輪椅前及從輪椅起來時,腳踏板必須移開,以避免被絆倒。3.使用有可掀式、可拆式扶手的輪椅,讓銀髮族不須完全站直就能移動到床上或便盆上。

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5招快預防

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5招快預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60歲男性,自民國59年起開始從事水電相關工作,工作年資逾38年,主要工作內容包含備料、埋管及障礙排除等工作。因肩部不適懷疑是長時間工作累積造成,所以來到職業醫學科門診就診,經醫師實際至個案工作場所進行訪視後估算其工作量,平均每日約一半以上的工作時間有重覆肩部動作,且作業過程中需持6至12公斤的打牆機及打地機,排除其他致病因素後,認定其疾病與工作相關,被診斷為職業疾病,後續順利申請到勞保職業傷病相關給付。肩關節旋轉肌群1. 肩部骨骼:肩部為人體關節中活動最大關節也是穩定度最差的關節,所以 需要靠肩關節附近肌肉韌帶組織來維持穩定度。肩部由肩胛骨、肱骨這二 塊骨頭所組成盂肱關節。2. 旋轉肌袖肌肉:旋轉肌袖一共由四條肌肉組成,分別為棘上肌、棘下肌、 小圓肌、肩胛下肌。棘上肌收縮時可使肱骨外展,棘下肌收縮時可以使肱骨外旋、內收,小圓肌收縮時可以使肱骨內收,肩胛下肌收縮時可以使肱骨內旋。旋轉肌袖肌群中又以棘上肌受損最為常見。何謂旋轉肌袖症候群?「旋轉肌袖症候群」是指肩部之旋轉肌肌腱發炎或損傷,導致肩膀發生疼痛,無法正常轉動或抬高。疼痛問題會隨著時間越來越嚴重,症狀可能維持好幾個月以上,常發生在旋轉肌袖曾受過傷、 常搬重物或重複舉手工作者身上。發生旋轉肌袖症候群的原因1. 工作需要肩膀上舉或肩上搬運重物。2. 手腕與手肘長時間無支撐。臨床症狀1. 急性期的疼痛會干擾睡眠,特別是翻身壓迫到患側肩部時。2. 手舉高超過頭部拿東西、推或拉時會疼痛。3. 抬舉重物時會感到疼痛。4. 無法承受重複性肩部活動(如:伸出手臂、舉 重、投擲、推、拉或搖晃手臂)。5. 穿衣時會感到疼痛,特別是穿套頭上衣時。那些族群容易罹患旋轉肌袖症候群?1. 營造從業人員2. 倉儲運輸工作者3. 清潔人員4. 油漆工5. 汽車修護人員6. 球類運動員7. 自由式游泳選手職業性旋轉肌袖症候群認定原則1. 高度重複性或持續性肩部不良姿勢(如長期抬舉過肩), 該動作平均每日4小時以上。2. 肌腱炎最短暴露期為3個月,最長潛伏期為3個月。3. 撕裂傷或斷裂傷最短暴露期為1年。4. 在從事於高風險工作後,才出現旋轉肌袖症候群之診斷。5. 排除其他非職業性因素所致之病變。如何預防?1. 避免高速或高頻率肩旋轉動作,如刷洗浴缸、鍋子、殺球、高爾夫球揮桿等。2. 避免從事長時間手舉高過肩的工作,如刷油漆、寫黑板等。3. 避免引起肩痛的動作,如提、扛、托拿重物或伸手向後取物。也要注意夜間肩部的保暖及調整睡姿避免誘發肩痛。4. 確實做好肩關節暖身操。5. 牽拉小運動/健側手托住患側手肘向對側肩膀推。維持10秒,重複6至10次,1天3回。

衛生棉條當護墊用?錯誤習慣恐釀禍

衛生棉條當護墊用?錯誤習慣恐釀禍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衛生棉條是醫療器材的一種,亦稱為棉條,主要是使用棉、人造纖維或這兩種材質混合而製成,可以置入陰道中吸收經血,作為女性月經來潮時所使用的衛生用品。女性陰道壁有液體滋潤作為保護,若在非月經期間將衛生棉條置入當作護墊使用,衛生棉條將吸收水分,致陰道壁變得乾燥,增加陰道壁摩擦、破皮的風險,嚴重時可能會導致傷口細菌感染。因此非經期中,勿使用衛生棉條。衛生棉條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嗎?在適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形下,衛生棉條並不會增加陰道感染的風險。事實上,唯有在不當使用衛生棉條的情況下才容易造成陰道感染,感染發生的原因與個人是否具備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及抵抗力程度有關。使用衛生棉條常見的錯誤習慣1.更換前未徹底清潔雙手2.衛生棉條超過8小時未更換3.使用衛生棉條游泳或泡湯後未立即更換4.使用吸力過強的衛生棉條導致陰道周邊組織破皮損傷5.將衛生棉條放置於浴室等潮濕處導致發霉。避免陰道感染的最好方法在於建立使用衛生用品的正確習慣,如更換衛生棉條前應徹底清潔雙手、每4~8小時應更換一次衛生棉條,以及選擇適合自己流量的衛生棉條。食藥署提醒,當陰道感染或發炎時,不建議繼續使用衛生棉條,以免感染。使用衛生棉條期間,如果出現高燒攝氏38.9度以上、併發嘔吐和腹瀉、身體紅疹、血壓降低等,應立即取出衛生棉條,儘速就醫。

黃斑部皺摺 造成視力下降與視覺扭曲

黃斑部皺摺 造成視力下降與視覺扭曲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工作經常需緊盯電腦和文件耗眼力的51歲會計師蔡小姐,近幾個月來覺得視力快速減退,以為近視度數又加深了,去眼鏡行想配新的眼鏡,但驗配眼鏡時發現右眼視力可矯正至1.0,左眼視力卻僅能矯正至0.3,看物體還有扭曲變形的感覺。至眼科醫師檢查才發現左眼有「黃斑部增生膜」,導致黃斑部產生皺褶且厚度已是正常的兩倍,接受玻璃體切除併增生膜移除手術,治療後視覺扭曲的症狀改善,視力也逐漸進步至0.8。黃斑部增生膜 造成視網膜組織扭曲變形台大醫院新竹分院眼科林暄婕醫師表示,眼睛的構造好比是台照相機,視網膜扮演底片的功能,而黃斑部位於視網膜中央的部位,也就是視力最重要的區域,黃斑部增生膜指的是黃斑部表面有不正常的增生纖維膜,纖維膜會造成底下視網膜組織的扭曲變形,因此又稱為黃斑部皺褶。纖維膜的增生過程是很緩慢的,因此早期大多沒有症狀,等到增生膜逐漸變厚才開始造成視力模糊或視覺扭曲變形的症狀。黃斑部皺摺與黃斑部病變不同林暄婕醫師說明,黃斑部皺摺與一般俗稱的黃斑部病變(老年性黃斑部退化)不同,但因影響的部位都在黃斑部,故可能有類似的症狀如視力模糊及視覺扭曲等,民眾如有察覺相關症狀建議找眼科醫師做詳細的眼底檢查。大部分病人都很疑惑為什麼會得到這個疾病,黃斑部增生膜的成因大部分與年齡有關,其他成因像是視網膜裂孔或剝離、曾接受過眼內手術或雷射、外傷、出血、視網膜血管阻塞、眼內發炎…等諸多因素都可能導致黃斑部增生膜的產生。診斷方式需藉由散瞳後、眼科醫師使用眼底鏡直接檢查黃斑部,或加上視網膜光學斷層掃描儀(OCT)輔助檢查肉眼不易觀察的早期變化。治療黃斑部增生膜 可使用微創玻璃體手術當被診斷有黃斑部增生膜時,不用過度擔憂,因增生膜過程緩慢,初期多以觀察追蹤為主,若造成明顯視力減退或視覺扭曲症狀影響生活,則建議手術治療,將玻璃體清除並移除增生膜。一般術後要數個月的時間讓變形受損的網膜組織及細胞復原,視力才慢慢有不等程度的進步。林暄婕醫師表示,微創玻璃體手術於健保給付後已十分普及,與傳統玻璃體手術比較起來,微創手術可縮短手術時間、降低病患術後的不適感、縮短傷口恢復時間,為病人帶來更多的好處。林醫師提醒,民眾平時可利用簡便的方式自我評估黃斑部的疾病,例如使用「阿姆斯勒方格表」或是注視家中磁磚等方格線條,輪流遮蔽一眼觀看,若發現模糊、線條扭曲變形甚或黑影遮蔽等情形,應盡速至眼科門診檢查,以免延誤疾病的治療時機。阿姆斯勒方格表(AMSLER GRID)使用說明:1. 把方格表放在眼前30公分之距離,光線要清晰及平均。2. 如有老花或近視,須配戴原有的眼鏡進行測試。3. 先用手蓋著左眼,右眼凝視方格表中心黑點。4. 複步驟1至3檢查左眼。臨床上並無有效可以延緩惡化或改善的食品或藥物,日常眼睛保養醫師建議均衡飲食,並可多攝取深海魚類、深綠色蔬菜(如菠菜、甘藍菜、芥藍菜等)、橘黃色蔬菜(如胡蘿蔔、南瓜、甜椒等)、堅果、水果等天然食物。

眼睛鬧水荒?乾眼症族8大自救

眼睛鬧水荒?乾眼症族8大自救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乾眼症」指的是眼睛淚液分泌量不足夠或是分佈不均勻或淚液過度蒸發,造成淚液無法適當的保持眼球表面的濕潤所造成,是困擾現代人的文明病。乾眼症的治療方法眾多,只要遵照醫囑並持之有恆地治療,大部份病患依然能擁有高品質的生活。乾眼症常見的症狀乾眼症的原因水液層淚腺淚液分泌不足、油脂層分泌不足、黏液素層分泌不足以及淚液過度蒸發、淚膜分布不均勻等。常見的症狀包括眼睛乾澀、疲勞想睡、會癢、有異物感、痛灼熱感、眼皮緊繃、怕風、畏光、對外界刺激很敏感、常流眼淚紅腫、充血、角質化、眼睛分泌不明黏液、戴隱形眼鏡時感到極度不適、夜視能力下降,若有以上其中一症狀,就可能有乾眼症問題,應該就醫詢問醫生,確認是否與乾眼症有關。如何預防乾眼症1.遠離空調或風扇出風口,並保持室內溼度。2.注意適量的眨眼頻率。3.正常之生活型態、減少熬夜、攝取咖啡因或抽煙。4.避免長時間用眼、讓眼睛充分適當的休息。5.均衡飲食、多吃含維他命A、C、E、omega-3、必需脂肪酸的蔬果及食物。6.可用熱毛巾熱敷、減輕疲勞。7.淚液較少者,不適宜配戴隱形眼鏡。8.正確使用人工淚液,挑選不含防腐劑的人工淚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