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9大天然清潔劑!輕鬆搞定過年大掃除

9大天然清潔劑!輕鬆搞定過年大掃除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歲末年終大掃除成為忙碌生活的難題,對於不熟悉掃除方式或找不到要領的人,花費再多力氣與時間,也無法打掃乾淨,不斷累積的家務事,只會讓人心煩氣躁、不知所措。然而,打掃一定要使用大量清潔劑嗎?合成洗劑有什麼可怕成分?合成清潔劑可能包含介面活性劑(烷基或醇基)、磷酸鹽﹙磷﹚、甲醛(啤酒含甲醛事件:致癌物)、化學合成物質(三乙醇胺、硫酸 、丙烯腈、阿摩尼亞、石油腦、石油提煉物、鹽胺、甲烷…強毒性之化工原料…)螢光漂白增艷劑、芳香劑、發泡劑等。《韓國家事女王的10分鐘聰明打掃術:1天1次1空間,絕對不疲累!年終不必大掃除,永遠不髒亂,輕鬆打造乾淨的家》一書表示,用檸檬酸、蘇打粉等環保清潔品,以及菠菜、鹽巴、蛋殼、咖啡渣、酒精等日常生活食材,只要掌握好基本原則,就能發揮100%清潔效果。即使不用化學清潔劑也能讓居家保持乾淨,就算是屋子死角,一樣能一塵不染。天然打掃清潔劑 一樣能讓家裡乾乾淨1.衣物用淡鹽水洗一遍可防止褪色。此外,用濃鹽水擦拭家具,可防止木質朽壞,延長家具的使用壽命。2.小蘇打屬於弱鹼性物質,又稱碳酸氫鈉或重碳酸鈉;鹼性具有中和酸性油污、消除臭味、軟化水質等作用。可以清潔酸性污垢:廚房的爐子、料理台、微波爐、烤箱、洗碗槽、壁面、洗手槽、洗臉盆、浴缸、馬桶、牆壁、冰箱邊條、外殼、冷藏槽、洗衣機槽、衣袖、領口、梳子、地毯。3.檸檬或柑橘類水果是天然的除臭劑,可刷洗廚房的爐子、烤箱、料理台、微波爐、洗碗槽、壁面、冰箱汙垢。方法:取5顆橘子皮或檸檬皮、75%濃度的酒精500cc,將橘子皮或檸檬皮及酒精裝入容器中;注意浸泡時,酒精必須蓋過橘子皮。放置2天後打開容器,取其橘皮清潔劑倒入噴瓶中,即可使用。想要增強去汙力,可再加入1匙小蘇打粉。4.酸掉的牛奶中乳酸含量增加,可以去掉污垢,剩餘的蛋白質、脂肪等成分可當作石蠟的替代品,保養地板。為了清除頑垢,市面上各式標榜強效去汙的石化清潔劑成為首選,但這些清潔劑所含有毒物質,經常不知不覺造成呼吸道、皮膚的傷害,同時也形成河川海洋環境的污染源。尤其是漂白劑跟阿摩尼亞,要是不小心被混和一起,會產生有毒氣體。如果真的需要購買清潔用品,建議選購有環保標章的綠色產品或中性清潔劑,不要使用來路不明的清潔用品;使用清潔劑時,最好打開門窗,讓空氣流通,若發現眼睛刺痛、呼吸困難等不適症狀,就要儘速就醫。

噘嘴呼吸法在家做 擺脫慢性肺阻塞

噘嘴呼吸法在家做 擺脫慢性肺阻塞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一名70多歲男性,早年是理髮師,常和客人互請香菸,近來因心肌梗塞且喘個不停,接受心臟科醫師治療後,肺功能仍未改善,被轉至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確診「慢性阻塞性肺病(COPD)」。醫師先請患者戒菸,並揪出他的錯誤呼吸方式,透過「肺復原運動」教導正確呼吸運動,配合複方支氣管擴張劑治療,經過8-12週訓練,肺功能逐漸改善,不再喘吁吁。慢性阻塞性肺病 小心「咳、痰、喘」振興醫院內科部部長陶啟偉表示,慢性阻塞性肺病(慢性肺阻塞)是一種慢性的肺部發炎疾病,導致肺功能退化,形成阻塞性病變,出現慢性咳嗽、有痰、氣喘等「咳、痰、喘」症狀,且恐加重成呼吸困難,也會有糖尿病、骨質疏鬆、心臟病等共病產生。不過,長輩常誤以為是感冒、「老人咳」,若慢性咳嗽長達4周以上應就醫檢查。陶啟偉部長強調,早期治療指引認為「慢性肺阻塞不可逆」,但近來改觀,許多患者治療後確實有效減緩並改善生活品質。如何避免惡化?除戒菸、排除室內和戶外空氣品質不良因素外,還要藉助藥物治療,以吸入性的支氣管擴張劑為主,前者可減少惡化發生,還可改善肺功能,緩解喘的症狀。肺阻塞不只靠藥物 肺復原與居家照護也關鍵診治上述案例的振興醫院呼吸治療科主治醫師曾敬閔指出,慢性肺阻塞患者常有共病、營養不足、肌力不夠等問題,造成不敢活動,讓肺功能變更差。肺復原運動與居家照護,目的是減少症狀、改善生活品質,患者可以繼續買菜、爬山等日常活動,「且肺復原運動可幫助藥物改善更多肺功能。」曾醫師舉例,若患者很喘,可能是過度使用肩頸力量,可用「噘嘴呼吸法」,「用鼻子吸2秒,噘嘴吐氣6秒鐘,把氣完全吐出來。」另外,也可練習「腹式呼吸」,「一隻手放胸口,一隻手放肚子,吸氣到丹田,感受肚子脹起來,吐氣時用手輕壓肚腹,共吸氣3秒,吐氣6秒。」若是痰很多,恐影響藥效,家屬可幫忙拍痰,也可輔助使用0.45%食鹽水噴霧器。強化肌力抗肺阻塞 營養這樣補充此外,慢性肺阻塞患者也建議訓練上下肢肌力,比如吸氣時手平舉,吐氣時再慢慢放下;或半坐臥的姿勢,呼吸時,手放到頭部後面,放鬆肩頸,建議早晚做。至於下肢可上下一級階梯,或躺下來時朝胸部抬腿再慢慢放下。針對營養攝取,曾醫師建議,多攝取蛋白質、不飽和脂肪酸等「好油脂」,降低醣分,忌吃糖果餅乾、產氣類食物,也不要吃太飽,多吃蔬果補充維生素D、E等抗氧化劑等,若無心臟問題,適時補充水分。另外,也建議施打肺炎鏈球菌疫苗。慢性肺阻塞已經可以好好控制,陶啟偉與曾敬閔醫師共同呼籲,患者一定要戒菸,配合藥物和肺復原、居家照護延緩疾病惡化, 獲得良好生活品質。(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液體OK繃塗傷口恐刺痛 表淺傷適用

液體OK繃塗傷口恐刺痛 表淺傷適用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日常生活中難免遇到一些小抓傷、刀傷、擦傷、挫傷等,這些小傷口通常會自行癒合,但平時要如何保護傷口避免感染?此時傳統貼布型「OK繃」或「液體OK繃」都可派上用場,至於適用於哪一種傷口?就請彰化基督教醫院皮膚部主治醫師邱足滿為大家說分明!「液體OK繃」俗稱「醫用三秒膠」「液體OK繃」是一種液體或半液體狀態的醫療器材,塗抹在小型傷口,乾燥後會形成一層薄薄的保護膜。只要清潔傷口,擦乾水分和血液,在乾燥的患部上塗適量的液體OK繃等待乾燥,用完要馬上旋緊蓋子,它的刺鼻氣味和液體外觀,很像三秒膠、快乾膠,但基礎成分與結構卻不同,千萬不能把瞬間黏著劑當做液態OK繃來使用。液體OK繃的主成分為成膜劑(如:硝化纖維素)、多元醇溶劑(如:Bezyl alcohol)、殺菌劑(如:Benzethonium chloride) 、樟腦(Camphor)等等。藉由殺菌劑和多元醇溶劑產生抗菌作用,在溶劑揮發、成膜劑乾燥後,可形成薄膜保護傷口。若含有易揮發的有機溶劑,可能會造成呼吸道不適,不要塗在黏膜、眼睛、鼻子周圍,並注意使用後是否產生紅疹、過敏等症狀,要注意的是,剛塗在傷口時會有強烈的刺痛感,嬰幼兒不宜使用。適用於整齊且表淺的傷口液體OK繃適用於「乾淨且邊緣整齊的切割傷、表淺的皮膚小傷口」,尤其是指間、指關節等不易包紮處的部位,防止接觸水分。但若傷口較深、出血明顯、出現組織液、清洗後未充分乾燥、傷口邊緣不規則、面積較大的傷口、整片的擦傷,或傷口有潰爛、化膿等感染症狀,不可使用液體OK繃,以免造成更嚴重的感染。大傷口適用人工皮由於液體OK繃無法吸附多餘的組織液,也不能保持傷口溼潤,反而會阻礙傷口縮小及癒合,如果傷口乾淨、面積較大的話,建議改用「人工皮」。針對乾淨的表淺傷口,使用透氣、防水的水膠體材質的人工皮,可稍微吸收傷口的組織液,減少疼痛感,並幫助傷口癒合,也較不易留疤。

貧血患至高山旅遊 小心出現缺氧症狀

貧血患至高山旅遊 小心出現缺氧症狀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50歲女性去西藏旅遊時,有事先服用高山症預防藥物。至3000公尺高時,出現噁心、想吐、喘的症狀且無法移動。隔天情況改善便繼續行程,上升至4400公尺時,劇烈頭痛,吃止痛藥也無效果,撤退至3800公尺才感覺改善。返台後至門診檢查,發現血紅素只有8.8 gm/dl(女性正常值為11.0~16.0 gm/dl),鐵蛋白7.3 ng/ml(正常為20-300 ng/ml),診斷為「缺鐵性貧血」。高海拔地區大氣壓力較低 血紅素可結合的氧氣較少書田診所家醫科主任醫師周明文指出,人經由呼吸讓氧氣進到肺部,透過體內的循環系統(心、血液、血紅素)將氧氣送到體內各組織,使身體正常運作。當在高海拔地區時,大氣壓力較低,空氣中氧氣減少,血紅素可以結合的氧氣較少,可能使身體組織缺氧產生不適,嚴重時會造成高山症。一般人到了高山,會用代償機轉來適應低氧環境,短期的代償機轉包括心跳加快、呼吸加速;長期的代償機轉則是增加血紅素。貧血者至高海拔地區後 身體可獲氧氣比健康者更少登山後頭暈缺氧竟與貧血有關?周明文提到,貧血者的血紅素較少,在高海拔地區空氣中的氧氣也減少,使得身體組織能獲得的氧氣又比健康者更少,導致較易出現缺氧症狀,甚至高山症。缺氧引發高山症症狀包括頭痛、頭昏、失眠、噁心、嘔吐、厭食、虛弱…等,嚴重者可能產生腦水腫導致步履不穩、嗜睡、昏迷;或是肺水腫造成呼吸困難。倘持續惡化,即有生命危險。到高海拔地區一定會發生高山症?周明文說明,高山症的發生與否,主要決定於個人體質及登高的速度。心肺疾病及貧血,都是高山症的危險因子,有危險因子表示風險增高,但不一定有因果關係,這些人至高海拔缺氧的環境,有可能更容易出現身體缺氧的症狀。高山症最重要的治療方法,就是儘快向低海拔處移動,其他的方法包括氧氣治療、藥物治療及休息。前往高海拔前,服用適當藥物,或是緩慢、漸進地向高海拔處移動,都有助於高山症的預防。缺鐵性貧血才需補充鐵劑 勿自行購買服用周明文表示,貧血者去高海拔地區,可能會有較高的風險。貧血的種類有許多種,應尋求醫師診斷治療。常見的症狀是容易疲累、體力不佳、臉色蒼白、運動或月經時會更不舒服。有月經的女性、成長快速的嬰兒、小孩以及青少年、素食者,較易發生缺鐵性貧血。只有缺鐵性貧血才需要補充鐵劑,切勿自行任意購買服用,以免引起其他副作用。最後周明文提醒,許多人有貧血而不自知,倘有規劃攀登高山或是前往高海拔地區旅遊者,特別是女性,應先確認自己有無貧血。有貧血問題欲前往高山或高海拔地區,應先諮詢醫師評估風險,最好能在治療改善後再出發,降低缺氧的可能。

不孕男性想求子?中醫師建議這樣做

不孕男性想求子?中醫師建議這樣做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不孕症」在現代社會裡面是一個重要的議題,現代人結婚生子較晚,加上工作壓力大,飲食作息不正常,等到想要生小孩時,往往發現努力了很久卻還是沒消沒息。根據WHO世界衛生組織的定義,不孕症的定義是夫妻雙方在正常的性生活且沒有避孕經過一年仍無法懷孕者。根據歐洲泌尿外科學會所發行的男性不孕指引顯示約有15%的夫婦在一年內未懷孕,尋求不孕治療發現其中約有50%男性有不孕相關因素以及精液參數異常,從這些資料顯示無法生小孩,男性也須負起一半的責任! 澄品中醫林歆祐醫師表示,一般民眾遇到生不出小孩時常常會去醫院做各種檢查,有些人認為應先檢查女性配偶,沒問題之後才需檢查男方,這是不正確的觀念。男性通常是做精液的檢查,精液檢查的結果可以作為醫師後續治療方式之重要參考,標準檢驗項目為精液之液化時間、外觀、體積、黏稠度、精蟲濃度、精蟲形態、與精蟲活動力等。以往臨床上中醫治療常使用宏觀的辨證論治,根據個人不同的體質去做治療,但是不少男性患者在體徵、舌和脈象上無明顯的症狀,現在中醫治療方式也在改變,配合異常的精液檢驗數據,採用宏觀加上微觀的辨證論治為治療之道。 中醫辨證論治中醫臨床上除了藉由詢問病史和四診合參,精液分析數據常當作重要的輔助檢查,精液由副睪、精囊、前列腺、尿道球腺與尿道旁腺分泌液體組成,精子與精液皆屬於中醫腎精的部分,腎精主要來源於先天,仰賴後天脾胃所化生精微物質作補充,精液屬陰,精氣屬陽;精子本身可分陰陽,精子本體為陰;精子存活率和精子活動力為陽。以下藉由分析精液量、精子數量、精蟲活動力、精蟲形態、白血球數量、液化時間、精液酸鹼度與抗精子抗體之異常數據來進行辨證論治。 西醫數據分析 中醫病因病機 中藥治療謝宜庭,蘇珊玉(2019年6月)中醫對於男性不孕精液分析的中醫微觀辨證與治療,中醫婦科醫學雜誌 23期 P.14-20。日常衛教這樣做1、養成不熬夜良好的睡眠習慣,盡量在11點前入睡。2、飲食宜清淡,不嗜食辛辣烤炸,不抽菸喝酒,不在無醫生指示下亂服藥物。3、體重控制,養成1個星期至少運動2-3次的習慣,每次運動至少需流汗30分鐘。4、不穿著太過緊密保溫的褲子和內褲。5、不要常泡溫泉及熱水澡等生活方式,並避免常暴露於高溫環境。6、夫妻雙方須適當溝通,保持正面良好心態,一起加油打氣度過難關。 中醫可以從以下方面幫助不孕的男性患者:1、平時以中藥調理體質,促進健康的身體。2、結婚後欲懷孕前,幫助提高腎的功能,創造良好的精子品質。3、男性不孕時,對於不同體質和精液分析數據異常,以個人化治療的方式,搭配中藥和針灸來改善問題。4、順利懷孕後,為男性調理儲備精神和體力,來照顧懷孕的老婆和即將出生的小孩!

不常洗碗也得富貴手?竟因汗皰疹!

不常洗碗也得富貴手?竟因汗皰疹!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般人對於富貴手的認知,大多是常接觸清潔劑所造成的手部濕疹,但另一種「汗皰疹」也是常見的手部濕疹。汗皰疹是濕疹的一種,通常發生在手指、腳趾的側邊,急性期通常以散佈性小水泡來呈現。但若時間較久或反覆發生則容易轉為慢性,水泡可能變得不明顯。慢性汗皰疹通常好發於有過敏體質的人,由其是節氣逐漸轉暖的春夏季節,此類病人也會日漸增多。另外工作壓力大或是長期睡眠不足也容易成為汗皰疹的好發族群。保暖保濕不可少「富貴手」纏綿不癒,除體質因素外,其實和個人護手習慣息息相關。很多患者只想單方面靠藥物揮別惱人「富貴手」,其實並不容易,最好還是要做到以下一些護手基本原則,保護自己雙手健康,才能守護全家人健康。1.直接接觸刺激性物質,戴上手套,使用溫和性清潔用品和溫水清洗物品。洗手後要擦乾,勤用中藥紫雲膏、凡士林、乳液塗抹。2.手部保暖,適當運動增加末稍循環,加上充足睡眠使身體陰氣和陽氣能達到平衡。3.用生冷食物,包括西瓜、香瓜、柿、甘蔗、香蕉、冰涼飲料、生菜等等,尤其經常手腳冰冷、陽氣不足患者。4.少食用辣炸、補品如麻油雞、十全大補湯、人參等,燥熱性質食物如胡椒、薑、蔥、蒜、洋蔥,或是刺激性的食物如濃茶、咖啡、酒等,因這類物質都會加重體內的熱與濕結合,更加重炎症反應。5.少食不新鮮或容易致敏的食物,如蛋、牛奶、魚、蝦、蟹、牛羊肉、鴨、鵝、花粉、食品添加物、防腐劑等,以免引起濕疹復發或加重病情。6.生活上也應盡量避免接觸過敏原,如油漆、洗潔精、橡膠等,若必要則可先戴上棉質手套,再戴上橡皮手套或其他材質的塑膠手套。7.熱水沖洗患部,減少搔抓。另一方面要避免熬夜、過度精神緊張及疲勞,適度運動,增加免疫力。有濕疹的病患,雙手可以塗上一層凡士林,再戴棉布手套,可以加強保濕潤澤。同時在飲食上亦可多加強一些滋陰養血食材,如芝麻、枸杞、白木耳、黑木耳等。如能在飲食生活上同時配合中醫藥物調整,則可讓濕疹不再發。不過皮膚科醫師提醒民眾,季節交替時,也通常是皮膚病盛行的季節,尤其是女性朋友,皮膚有相關病灶,還是要經過皮膚科專科醫師正確診療,才不至於多花冤枉錢買了一堆保養品,又得不到療效。

上腹悶痛誤胃炎 就醫驚罹急性膽囊炎

上腹悶痛誤胃炎 就醫驚罹急性膽囊炎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一位因為工作時間關係,三餐不正常的餐廳服務員-小州(假名)。常在夜間覺得上腹悶痛,以為是胃發炎,服用胃藥之後,症狀大多在隔天就消失,腹痛狀況反反覆覆,近一個禮拜來卻發作得頻繁,昨天晚上和同事吃吃到飽後,睡前感到上腹悶痛又出現,之後開始噁心、嘔吐,被送至急診。經超音波檢查確定有膽結石且膽囊脹大合併壓痛,診斷為「急性膽囊炎」。衛福部新營醫院外科陳秉澤醫師說明,「膽囊炎」是指膽囊有發炎的現象,分為急性及慢性。「急性膽囊炎」,右上腹痛、發燒,白血球上升。大概九成多的病人都可找到膽結石,急性膽囊炎原因是因為結石或膽沙塞住膽囊出口或膽囊管而引起。「慢性膽囊炎」是指慢性發炎性的細胞浸潤,受到結石刺激的影響或是反覆發生膽囊炎,造成膽囊纖維化然後壁增厚。急性膽囊炎發作,應立即住院先接受抗生素及靜脈輸液治療,大部分的人都會緩解,但是還是要接受手術,因為一旦膽囊有結石合併急性膽囊炎發作第一次後,即便保守治療後症狀緩解,根據過去文獻統計,之後還是會持續發作,並且發炎程度越來越嚴重,在糖尿病或免疫力不好的病人身上,造成產氣性或者是壞死性的膽囊發炎或者是膽囊與腸道的廔管等併發症,後續都會讓手術困難度大大提升。膽囊炎有哪些症狀?大約75%的病人在急性發作前曾發生膽道疼痛,膽道疼痛是因為陣發性阻塞膽囊管所致,但尚未造成膽囊急性發炎。當膽道暫時阻塞,就會出現症狀,主要是突然疼痛,疼痛逐漸加劇,可以持續數小時,但緩解後就完全沒有症狀。由於常在飯後發生,依其疼痛位置很容易被認為是胃部疾病。 避免結石 應注意以下3點:1.飲食採低脂、低膽固醇及適量膳食纖維。2.少量多餐,刺激膽囊收縮,促進膽汁排泄。3.充足水分攝取有利膽汁稀釋。過去膽囊炎手術,要在右上腹開個約十五公分的大傷口,才能將膽囊移除,傷口大,術後恢復時間要比較久。現今手術,多半是採取微創腹腔鏡手術,只需要3–4個小傷口,就能切除膽囊,並將膽囊移除,但是腹腔鏡有一些自費耗材方面,開刀前能與醫師討論溝通,優點當然是傷口小,術後恢復快。但即便腹腔鏡手術,有些真的發炎嚴重,造成術中解剖構造不清楚,仍可能轉為傳統手術,畢竟在膽囊手術中,總膽管是一個不能傷害到的構造,手術醫師會以安全為重,如果有任何問題,在術前記得與醫師討論溝通喔!

執行限醣飲食 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

執行限醣飲食 能吃和不能吃的食物?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在《京都名醫的吃到飽減重法》一書中提到,「限醣飲食」醫院臨床實證,成功率達8成以上,還有改善代謝症候群症狀、讓血流暢通、膚質髮質變好、增強自癒力、抗老、減輕過敏性疾病症狀、避免減肥憂鬱症發生等意想不到的效果。限醣飲食並非不吃主食只吃配菜限醣飲食的重點,在於每餐攝取的醣類總量要少於20公克,不過它只是一個標準,不需要每餐斤斤計較,只要避開醣類含量高的食品就可以了。不用餓肚子、方法非常簡單又不用辛苦計算卡路里,因此能夠輕鬆地持續下去。限醣飲食的10大守則:一、魚貝、肉、豆腐、納豆、起司等,主成分為蛋白質及脂質的食品要確實攝取。二、盡量避免攝取醣類,尤其是白色的麵包、白米、麵食以及零食、白砂糖等精製的醣類。三、主食最好是未精製的穀物,像是糙米、全麥麵粉等。四、少喝牛奶、果汁等飲料,最好喝無添加物的豆漿、水、日本煎茶、麥茶、烘焙茶等。五、醣類含量少的蔬菜、海藻、菇類等可適量攝取,水果少量就好。六、要積極攝取橄欖油以及魚油(EPA、DHA),並減少攝取亞麻油酸。七、可以吃美乃滋及奶油,但要是無糖的美乃滋。八、可以喝蒸餾酒(日本燒酒、威士忌、白蘭地等)。但是釀造酒(啤酒、日本清酒等)少喝。九、零食以及下酒菜要以起司、堅果類為主,適量就好,不可以吃糕餅以及水果乾。十、盡量選擇不含化學合成添加物的食品。限醣並不是一口澱粉都不吃!「醣」是所有碳水化合物食物的統稱,包含砂糖,一般不含食物纖維的碳水化合物也是醣類,就連東方人常吃的主食飯、麵也是「醣類」!減醣的基本概念,是從減少「精緻糖」及「精緻澱粉」量開始。「精緻糖」指的是人為煉製的加工糖,像砂糖、冰糖、紅糖、黑糖、高果糖玉米糖漿等,這類精緻糖沒有營養、空有熱量,攝取後很容易導致血糖飆升,促使胰島素大量分泌。胰島素分泌濃度越高,脂肪的代謝力就越差。糖吃多除了容易造成發胖,還易引起蛀牙、成癮、增加老化、造成身體發炎。「精緻澱粉」指的是加工去除麩皮、種皮的澱粉製成的食物,例如:白米飯、白吐司、米粉、麻糬、麵條、湯圓、糕點、餅乾等,特別容易被人體消化吸收、導致血糖迅速上升。蜂蜜、糙米、豆類、玉米、南瓜、馬鈴薯等原型澱粉,則可少量食用,但仍需留意分量。

頭髮一直掉!造成頭髮稀疏6個壞習慣

頭髮一直掉!造成頭髮稀疏6個壞習慣

(優活健康網記者張桂榕/綜合報導)現代女性愈來愈多人煩惱頭髮稀疏。有人頭頂部分頭髮稀疏,也有人年紀輕輕就不停掉髮。過度清洗會造成皮脂腺變大,使正常菌叢平衡失調,因而有許多人會罹患脂漏性皮膚炎,這就是因為使用過多的防腐劑等化學物質。身體的髒汙,可用溫水洗掉。不用擔心若不使用洗髮精頭髮就會黏膩,事實上,頭髮反而會變得健康有光澤。如果想要隨時有美麗的髮型,首先不要在身體上使用有害物質。《專櫃小姐不知道的保養真相!肌斷食計畫》您曾經檢視過家中洗髮精的成分標示嗎?全都是完全看不懂的名詞,如果認真地一個個詳加調查,一定會大吃一驚。除了強效界面活性劑、Paraben等防腐劑,甚至含有疑似致癌性或環境賀爾蒙的成分。洗髮知識正確嗎?造成頭髮稀疏的6個壞習慣你是不是受到大眾傳播的美容資訊影響,有過度清潔傾向,使用錯誤的洗髮方式呢?請確認自己是否有下面的壞習慣。 使用髮雕產品做造型。 一定每天都要洗頭髮。 洗髮時會仔細地按摩頭皮。 使用潤髮乳後,會讓它停留幾分鐘滲透到頭髮裡。 每1~2個月就會染髮。 洗髮後用吹風機吹到完全乾。符合2 項以上的人,你是頭髮稀疏預備軍!如果繼續現在的洗頭方式,最後一定會頭髮稀疏。不僅只對頭髮、頭皮,還對臉部肌膚有不良影響。檢查表自己有打勾的項目,要馬上重新檢討。修護成份僅小分子胺基酸、維生素B5、天然油脂證實有效另外,《濃‧密‧黑權威名醫的癒髮力》提及修護成分,坊間的產品包羅萬種,包括一些:強調可深層修護的胺基酸、讓髮質強韌的何首烏、可生髮的咖啡因,目前除了證明小分子胺基酸有修復作用、維生素B5有保濕作用、天然油脂可以讓頭髮增加光澤之外,其他功效都還尚未被證實,也由於洗髮精僅在頭皮上停留少數幾分鐘,其實效果都有限。

氣喘不一定會喘 常誤以為感冒!

氣喘不一定會喘 常誤以為感冒!

(優活健康網新聞部/綜合報導)許多氣喘患者聽到類固醇就怕,自行去藥房買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過度使用,小心致命!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最新治療指引,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因僅使用高劑量 SABA會增加急診就醫和死亡率。據最新指引,台中榮民總醫院胸腔內科傅彬貴醫師建議,應以「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作為保養和急救的藥物。氣喘不一定會喘 常誤以為感冒氣喘是一種慢性支氣管、呼吸道疾病,通常由危險因子促發,包含遺傳和環境刺激,造成氣道過敏反應,氣管會收縮,呼吸時可聽見咻咻聲,常以慢性咳嗽、胸悶或夜咳表現,很多人為誤以為是感冒,因此延誤了正確診斷及治療的機會。且氣喘常隨季節變化發生,如秋冬氣溫下降、空氣品質不佳都是誘發因子,傅彬貴醫師強調,大部分患者都不會喘,等到會喘都是急性惡化才發生,平時應控制病情,才不會因氣喘急性惡化來急診就醫。吸入型類固醇治氣喘 正確使用別怕副作用「氣喘不能治癒,但可以控制。」傅彬貴醫師解釋,氣喘治療以吸入性藥物為主,尤其是「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但很多民眾聽到類固醇就怕,其實類固醇種類繁多,而口服或針劑的全身性類固醇,對全身影響比較大;另一種是局部使用的吸入性類固醇藥物,其劑量較小,與針劑劑量可差10-100倍,對身體影響最小。許多研究顯示,吸入型類固醇可以修復氣喘病患受損的呼吸道上皮細胞,才是對氣喘病最根本的治療。「氣喘患者最好使用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醫師強調,吸入性類固醇副作用低,大部分都因使用後沒有漱口,所以有聲音沙啞、黴菌感染等副作用。使用藥物前,先把氣吐乾再吸入藥物,吸入藥物後要憋氣5秒以上,讓藥物在肺部充分發揮作用。如果使用錯誤,可能產生副作用、控制效果變差。全球治療指引大修定 不建議單用短效支氣管擴張劑根據全球氣喘倡議組織(GINA)2019年氣喘治療指引修訂,不再建議單獨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應以吸入性類固醇搭配長效型氣管擴張劑作為保養和急救的藥物。傅彬貴醫師提到,如果不使用吸入性類固醇,只使用短效型支氣管擴張劑(SABA),會增加急診就醫風險和死亡率。大醫院攜手基層診所 雙向轉診建氣喘照護網至於氣喘病患該選擇診所或大醫院?傅彬貴醫師指出,氣喘仍否控制是關鍵,台中榮總與100多家基層診所進行呼吸道疾病雙向轉診合作,當診所醫師懷疑患者有氣喘等呼吸道疾病時,就會轉診至醫學中心重新評估診斷以及調整藥物控制,穩定後再轉回診所。「雙向轉診是患者接收雙主治醫師共照,不僅可以省去在大醫院大排長龍的就診等候時間,也可以在診所得到相同的藥物治療,是比較好的氣喘照顧模式。」傅醫師說,我們與診所合作的個案中,許多肺阻塞和氣喘患者,在基層院所已經開立正確的藥物,但患者控制不好的原因有可能只是用藥方式錯誤。轉來之後,經過評估以及衛教師正確衛教藥物後,就可以改善病情,再迴轉至基層診所照護;也有許多控制不良的患者,經系統性的評估後診斷為嚴重型氣喘患者,由傅醫師幫忙申請生物製劑後,病情獲得大幅的改善及控制。許多診所具有完善照護氣喘病患的能力,建議患者加入雙向轉診照護網絡,嚴重型氣喘則由診所上轉至醫學中心評估。正確使用氣喘藥物、及早使用吸入型類固醇,才不會在天冷或空品不佳時,發生胸悶、喘不過氣的情況,可以大幅減少到大醫院掛急診的機率,與氣喘和平共處,安全的度過寒冷的冬天。(文章授權提供/健康醫療網)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