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焦慮症就像感冒,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生

焦慮症就像感冒,每個人都有可能發生

引起焦慮的原因:可能個體生活中的某些重要價值和目標產生衝突,或是個體發展過程中有情境和發展性的危機,在個體調適不良的情況即產生了焦慮。什麼程度的焦慮需要治療?主要的症狀是心理上的不安、焦慮及隨著心理焦慮而來的身體症狀,若持續一段時間可能會演變成焦慮症,可能會有以下症狀:.呼吸困難                          .心悸.胸痛或其他窘迫性感覺    .感覺異常.出汗                                  .怕死、怕發瘋、怕發作時會做衝動的事.昏倒                                  .顫慄或發抖.不安                                  .失眠.噁心或腹部不適               .有關創傷的惡夢或影像得了焦慮症該如何處理?一、心理治療:和心理治療師討論自已的困擾、挫折及心理衝突,逐漸可以了解自已的各種情緒反應。二、行為治療:有些人的焦慮和情境有關,如怕坐電梯就可行為治療來幫助。三、肌肉放鬆治療:透過生理迴饋儀的訓綀,教導認識身體各部位肌肉的放鬆程度,以減輕壓力感或增強承受能力。四、藥物治療:經醫師指導服用,服藥時避免飲酒。焦慮症會好嗎?焦慮症就像感冒一樣,每一個人一生都有發生的可能,情況有輕重,不一定每一個人都須要求醫治療。臨床上約有半數的患者會痊癒,其餘的病人症狀起伏不定,時好時壞,僅有五分之一的患者,會演變成慢性化。

老年期健康狀況,乃決定後半人生關鍵

老年期健康狀況,乃決定後半人生關鍵

中老年期是人生的熟成階段,在這個時期的身心狀態,產生了一種微妙的消長關係,通常在智能、技術及經驗方面已達到更深的領悟階段,而生理、體能卻隨時間的延續而逐漸疲累,因此中老年期的健康狀況,乃成為人生後半段能否淋漓發揮的關鍵。中年以後的養生保健重點,主要有以下幾項:  1. 預防衰老:老化是每個人必經的過程,所謂的「青春永駐」、「長生不死」畢竟仍在「理想」階段,但是在生理老化過程中,如何維持身心的調適、平衡及健康不衰,卻是與老年生活品質緊密相關,因此預防早衰現象,有積極維持健康的意義。 2. 預防慢性疾病:許多的慢性疾病常在中年以後發生,例如:糖尿病、高血壓、心血管疾病等,部分原因為生理老化的必然結果,大部分卻與年輕時長期的生活習慣、飲食作息、心理狀態及遺傳體質有關,而一旦罹患某種慢性疾病,就會對健康的維持及長壽造成阻礙,所以預防慢性疾病或減輕、控制病情,也是中老年期的養生保健重點。 3. 維持情緒的舒暢:現代社會的生活型態及價值觀,造成每個人從幼年的求學階段到成人以後的職業、工作,幾乎一直處在緊張、壓力、焦慮、挫折中,尤其中年以後,許多人經歷了生命中各種難過、痛苦,或哀傷不平的事件,如果沒有良好的心理調適及紓解,日積月累勢必形成許多身心症,像是:失眠、憂鬱、各種疼痛、肌肉僵硬等,甚至其他慢性疾病。各種能幫助情緒放鬆、維持心情平靜的方式,都是保持積極、健康的重要關鍵。 4. 養成不刻意過節的習慣:民俗有許多節日慶典,加上人情禮俗的往返,常有許多的應酬,例如:生日壽辰、春節、端午、中秋等,於是有生日壽宴、年菜、守歲、年糕、粽子、月餅、烤肉、湯圓……,幾乎是在挑戰中老年人的健康極限,造成血糖、血脂、尿酸、血壓等數值趁隙爬升,心、肝、腦、腎如履薄冰,功能逐漸在負荷邊緣,所謂「過節如過關」,正是最好的形容,其實所謂的「幸福感」不一定要在酒酣耳熱,或歡歌達旦中追尋,換一種方式會更健康祥和。 5. 培養積極持續的生活習慣或生命觀:許多人在年輕時為了家庭、事業、財富,或人生抱負而努力,不斷積極的開拓衝刺,結果常在無形中將生命鋪展成一種平淺無根的狀態,因而產生空虛、沮喪、無助等感觸,有些人會尋求更多的刺激,追逐更「重口味」的滿足,終致身心俱疲。其實,每個人至少到了中年以後,不管成就如何,都應培養一種以上的關注、興趣,或怡情遣興的生活習慣,像是參與社會義工工作、閱讀、養蘭、書法、音樂、篆刻、禪修等,這不但能深入心靈的層次、充實生命的內涵,同時也是紓解焦慮緊張,或煩惱空虛的好方法,更能達到「樂以忘憂」、「不知老之將至」、甚至是「忘年」、「破執」等豁達的境界。(文章部份引用自 - 常見病茶飲湯方 一書)

蓋棉被悶出汗來,錯誤的退燒觀念!

蓋棉被悶出汗來,錯誤的退燒觀念!

【常用退燒的方法】‧肛溫高於38℃時,給予冰枕使用。‧肛溫高於38.5℃時,遵從醫師的指示服用退燒藥。‧肛溫高於39℃時,可用溫水輕拍身體,尤其注意腋下和皮膚皺摺處。‧提供涼爽的環境,可打開冷氣、電風扇或窗戶,以保持室內空氣的流通。‧減少穿衣或蓋被,以前"加蓋棉被,悶出汗來"的觀念是不正確的。‧少量多餐,給予流質食物。‧多補充水份。發燒是表示疾病存在的一種指標,是身體天賦的防禦機轉,並不是必需撲滅的症狀。當家中有小孩發燒了,一般家長最關心的是如何趕快退燒。無論如何,小兒發燒了,趕快找平時信賴的醫師詳細檢查,治療病因才是最重要的。

嬰幼兒發燒及痙攣照護方法

嬰幼兒發燒及痙攣照護方法

1. 多喝開水或葡萄糖水、蜜汁、果汁、水果等。2. 室內空氣流通,光線不可太強,並保持安靜。3. 多讓病兒臥床休息,注意安全,最好有床欄裝置。4. 減少病兒衣著及被蓋或給予溫水浴輕拍,使熱度容易散發。5. 補充營養如牛奶、蛋等,但要少量多餐。6. 體溫在38.5℃以上,可給冰枕或按醫囑給口服退燒藥, 39.5℃以上時按醫囑給肛門栓劑,以防體溫過高,栓劑應保存於冰箱內。7. 痙攣發生時儘快以包著手帕或紗布之湯匙柄或竹筷置於上下齒間,但需注意勿使包布阻塞整個呼吸道,並使頭側向一邊,便於嘔吐物或分泌物之排出。8. 速到醫院就診,勿亂服成藥,以免耽誤治療時間。

生理迴饋治療,自我放鬆壓力

生理迴饋治療,自我放鬆壓力

常常有人以為,來到精神科的門診,不管什麼問題,總是在簡單詢問了解之後,心情不好,就吃一吃抗憂鬱的藥物;緊張焦慮,就拿幾顆鎮靜劑;睡不著,一股腦吞一堆安眠藥。這樣以訛傳訛的錯誤觀念,往往令真正有身心困擾及就醫需要的人,對前來精神科就診裹足不前,而延誤病情。其實,雖然藥物治療是精神醫學中相當重要的一環,不過針對長期的身心困擾,精神醫學中也提供許多非藥物的治療方法。更強調學習、自療,配合適當的藥物治療,可以成為促進身心健康的一大利器。生理迴饋(biofeedback)是一種廣為運用的非藥物治療或稱為自我放鬆訓練。簡單說來,生理回饋就是藉由生理反應的指標來表現內在身心狀況,透過儀器去紀錄觀察這些變化—包括血壓、心跳、呼吸、肌肉張力、指溫、皮膚電阻、甚至腦波等,就可以準確掌握身心的壓力變化,並試圖加以控制的一種方法。由於持續的情緒困擾或是環境壓力,可能引起自律神經系統亢進而出現身體機能障礙包括:胸悶、腸胃不適、心悸、全身緊繃、肌肉多處酸痛以及睡眠障礙。在藥物治療穩定後,自我放鬆訓練(即:生理回饋治療)猶如一種自我保護的「竅門」,可以使患者自我治療減輕這些症狀,進一步於日後預防類似身體不適的復發。通常「自我放鬆訓練」需要四到八週的練習,目前本科特別引進多媒體之電腦化生理回饋治療儀,每週來院訓練一次(每次20分鐘左右),之後必須每天在家自我練習,每兩週再回診接受醫師教導並修正,據統計60~80%的人可以透過這樣的訓練,顯著進步並可日後完全不用再服用藥物。生理回饋治療在西方有人戲稱其為電子禪,意思是生理回饋治療可以藉由現代科技的力量,來達到以往需要長期修練才能獲致的身心協調狀態。如果你長期被焦慮、失眠、或是因為壓力引起的身體症狀所困擾,生理回饋治療是一個可以嘗試的治療途徑。

睡的少,總比貪睡來的好

睡的少,總比貪睡來的好

※睡眠衛生守則:● 睡眠的時間以能夠使次日覺得頭腦清晰,身體舒適為原則,但也不能睡太多,賴床會使睡眠變淺及睡眠中斷,定時就寢及起床,即使在假期或週末也勿改變太大。● 早上按時起床可以加強您身體的生理時鐘週期的穩定,使您能按時入睡,規律的作息時間,對睡眠有很大的幫助;規律的睡眠型態較能持久地改善睡眠品質。● 找出自己最適量的睡眠時數,每晚都睡得一樣長,因前一天睡得較長,會造成第二天難以入睡,就長遠來看,寧願睡得少也不要貪睡。● 保持床鋪及四周環境的舒適,臥室光線要恰到好處;噪音盡可能的去除;理想的寢室室溫應在25℃左右;床褥、毛毯要舒適;寬鬆舒服的就寢衣物;枕頭不宜太高…等。● 當情緒不好而無法入睡時,千萬不要躺在床上勉強入睡!建議您起床做些別的事但不要打電腦或看電視,到心情平穩,睏了、有睡意的時候再上床,睡覺前最好心無雜念。● 不要在床上做其他的活動,如看書報、看電視等;臥室及床只能用於睡眠!● 睡前時段建立一套常規儀式,諸如盥洗、卸妝保養、柔軟操、選擇性的聽音樂或閱讀等(最好別在床上,除非是失眠以前就有的習慣)每天行之來「醞釀」培養睡意。● 在熄燈準備入睡後,當感覺好一陣子(約二十分鐘)有睡不著的感覺出現時,必須離開臥室,可以從事一些寧靜而不費神的活動,等焦慮感淡去或睏倦感上昇時再回臥室躺床,同樣的步驟可重複施行。※影響睡眠的因素:● 每天有定量的運動可以幫助睡眠;但是晚上做太劇烈或刺激性的運動,則可能因筋骨酸痛而影響睡眠。● 長期抽菸影響睡眠,尤其是半夜醒抽菸,會使您難以再度入睡。● 喝酒雖然可以放鬆而較易入睡,但會使睡眠中斷且長期使用會上癮,故上床前勿飲用含酒精類的飲料。● 茶及咖啡因會影響睡眠,因此避免在睡前4-6小時飲用。● 避免進食太晚或太豐盛的晚餐,晚上也不要喝大量液體;飢餓可能影響睡眠,適量的宵夜或加糖的牛奶可能幫助入睡,因此您最好避免空肚子上床。● 入睡前一小時,建議您洗個熱水澡,如果輕音樂能使您放鬆的話,不妨用它來幫助您入睡,悲傷及快節奏的音樂最好不要聽,因為它們會影響您的情緒。● 在醫師的醫囑下,適時適量服用安眠藥,可以幫助睡眠;不適當的服藥,反而造成失眠,不宜自行增加劑量。

孕婦浮腫雙腿的潛在危機

孕婦浮腫雙腿的潛在危機

懷孕是靜脈曲張惡化發生的關鍵期,尤其是第一胎,在懷孕期間總把全部精力放在如何迎接一個健康寶寶身上而忽略了自己的健康。外觀上會逐漸有突出的藍色靜脈血管,症狀會有腿踝腫脹、小腿易痠易疲倦,嚴重者經過幾年後會因長期的組織缺氧而造成皮膚發炎,色素沉澱甚至潰瘍。門診中有相當多的病人描述在第一胎或第二胎後便開始有突出嚴重的靜脈曲張,如果能在懷孕期間做好預防的準備,便能大幅降低靜脈曲張惡化的機率。具有靜脈曲張體質及高危險群的孕婦,包括:(1) 有靜脈曲張遺傳體質:如父母親有明顯靜脈曲張的孕婦(2) 已有輕度靜脈曲張患者:仔細觀察自己雙腿,尤其在腿踝的內側、大腿外側及膝蓋後側都是早期輕度靜脈曲張容易發生且易被忽略之處(3) 已有明顯中至重度靜脈曲張的患者:已有明顯浮出及突起的靜脈曲張患者更需要去作預防,因為每一次懷孕期可能做破壞更大範圍的靜脈系統瓣膜。(4) 有下肢靜脈循環不良症狀者:有些靜脈曲張病患可能影響主要在深部靜脈系統,所以外表並無明顯靜脈曲張的現象,但可能有明顯的症狀,如腳容易酸痛、疲倦,晚上腳會有腫脹等現象。(5) 下肢已有靜脈畸形或血液凝固病變者:如有血液凝固疾患或者栓塞體質者。 如何預防,有三要與三不三要:(一) 要穿彈性襪:孕婦至第2週產期後就必須穿著一至二級且具漸進式壓力彈性襪,可使下肢血流在經過小腿壓縮後更有效的送回心臟,值得注意的是不正確的彈性襪將使靜脈曲張更惡化,市售許多標榜具醫療效果彈性襪,由於壓力不均可能會讓血液鬱積在小腿而更嚴重,病患最好事先諮詢醫師確認應穿級數正確壓力單位為毫米汞柱(mmHg),市售以”丹”為單位是一種織法單位,是錯誤的單位,丹數越大表示襪子織的越緊,但不確定其壓力是否穩定且一般無漸進式壓力之功能。(二) 要選擇增加下肢血液回流的運動:如散步、慢走,適度的運動小腿肌肉可使下肢血液更加正常的回流,相反的增加腹壓(肚子需用力)的運動皆需減少,盡量減少久坐或久站的姿勢,若需要持續坐著可做腳尖及腿跟重複拍打地面的運動,使小腿肌收縮。(三) 要盡量抵抗地心引力:坐時及睡時可將小腿適度抬高。三不:(一) 不要有增加腹壓的機會:除了腹部胎兒無法減少的壓力外,每增加額外的腹部壓力都可能使靜脈曲張更惡化,例如做劇烈的運動、提重物、持續便秘等。(二) 不要維持同樣姿勢過久:持續久坐或久站,都可能使下肢血液減少流動機會,也增加了靜脈曲張的惡化。(三) 不要處於高溫環境:熱漲冷縮持續處在高溫環境會讓血管更加擴張惡化,所以泡溫泉或洗三溫暖,或長期處於高溫環境工作者,都應特別避免。有些因懷孕產生惡化的靜脈曲張會在產後6個月內逐漸消褪,6個月之後不褪的靜脈曲張便會形成永久性的靜脈曲張,此時應諮詢醫師以超音波確認瓣膜閉合不全的位置及程度做治療。治療則視嚴重程度決定,目前治療嚴重靜脈曲張已有新方法,透過血管內雷射不但可根除靜脈曲張,且手術只需局部麻醉,術後馬上可行走,而對於較小及淺層的靜脈曲張則可施行顯微靜脈切除術或泡沫硬化劑治療,對於更小的血管則可使用雷射或液態硬化劑治療靜脈曲張。預防重於治療,在懷孕期間做好萬全的準備才不至於讓靜脈曲張惡化,一旦靜脈曲張惡化不但外觀難看還會影響健康。

肉毒桿菌素也有黑心貨

肉毒桿菌素也有黑心貨

在去年底,美國佛羅里達州驚傳在同一診所四位患者注射肉毒桿菌素引起全身性中毒,引起國內外的一陣恐慌。肉毒桿菌素號稱是天下劇毒,以最常用的BOTOX為例,每一瓶藥含有100生物單位,只含有10 億分之一公克,卻能夠毒死平均50隻老鼠。但以一般美容用途,一次至多只使用100生物單位,與人體中毒致死劑量約15~25瓶相比,其實肉毒桿菌素的安全性算是蠻高的。在美國的中毒案件,經過調查發現原來是貪圖便宜的非法醫護人員,使用了一家研究材料製造商所供應,原料等級毒素而非醫療用的肉毒桿菌素來治療。在國內,並未傳出有注射肉毒桿菌素引起的相同個案,不過每年冬天,倒是常有過境的黑面琵鷺,食用腐肉引起肉毒桿菌素中毒,甚至致死。什麼是肉毒桿菌?肉毒桿菌是一種厭氧性細菌,會產生具強力神經毒性的毒素,也就是肉毒桿菌素,在醫學上中毒個案有四類,分別是食用污染的食物,特別是肉類、傷口感染,以及嬰兒食用含有肉毒桿菌孢子的蜂蜜。中毒症狀是以進行性肌肉麻痺表現,常由影響眼睛的轉動開始,之後影響吞嚥、發聲甚至是呼吸而有生命危險。肉毒桿菌素也會影響唾液及汗腺,但對感覺系統則不會有影響。在美容用途上,其實也正是利用此毒素引起的局部藥理特性,來達到放鬆肌肉、止汗的目的。因局部注射後有時會有毒素局部外溢現象,因此注射後眼外肌麻痺引起複視、或是眼皮下垂、眉毛下垂不對稱,是偶有所聞,但除複視外,均會完全回復。目前國際上及國內臨床使用上的主要是A型毒素,也就是Botox及Dysport,至於B型毒素國外也有使用,稱為Myobloc,但國內並未引進。這三種肉毒桿菌素均可用於斜視/眼瞼痙攣,但在美容用途上只有Botox及Dysport有較多研究,而國內及國際上目前只有Botox有除皺及止汗的適應症。然而由於這兩種產品極為昂貴,因此才會有醫療單位使用動物用或尚未經良好測試的產品來注射。特別是在近年來,國內也有醫療人員及廠商,引進了未經國內核准的肉毒桿菌素,低價行銷,有時是單獨注射,更常見的則是混合在雞尾酒式的局部美容注射液中。

皮膚清過頭,小心變成「紅蘋果」

皮膚清過頭,小心變成「紅蘋果」

清潔是一種重要的皮膚保健,不只是人,所有的動物都有清潔的習慣,然而對多數動物,清潔純粹是去除汙垢或其他皮膚表面附著物的功能。現代,清潔則包含更廣泛的意義,也包括放鬆情緒,增進外觀,乃至全身的健康,市面上充滿著各式外形顏色香味的產品,而除了單純的清潔外,清潔產品除了香味外,也添加了各式的訴求成份,然而當清潔的效果,被不斷放大的同時,醫學上則見到許多清潔過度的患者,這些患者因為深信清潔是保養最重要的程序,更相信所有塗在臉上的東西,特別是白色的乳霜、防曬品、彩妝都需要完全去除才不會傷及皮膚,因此做的包括卸妝、洗面乳、化妝水、去角質霜、面膜、濕面布等,多次的過度清潔,最後反而引起臉部紅腫。另一方面,由於過度清潔,導致發炎及肥皂皂鹼對皮膚的傷害,不斷被強化清潔不足,有時反而又成了另一個問題。肥皂原本是去除油脂、細菌而被發明,但在過度強調,皂鹼傷害皮膚的情況下,尤其在1979年一篇關鍵性肥皂刺激的測試報告出爐後,市面上也開始以溫和當做好的清潔最重要指標,肥皂有些不只無法殺菌,有時反而成為細菌本身滋生的溫床,而在說服力方面,有時清潔的結果,反而是在皮膚上,留下更多的殘餘、外來油脂。皮膚原本就有著自清的功能,不管是水溶性、油溶性的污染,分泌物都會在日常的皮膚自然再生,及剝落過程中自然排除,因此健康的皮膚,其實是可以在清潔不足及過度清潔中,自然達到平衡,輕度的過度清潔也許會有乾澀的一般緊繃現象,但半小時內就會被重新分泌的油脂改善,單純的清潔不足,對皮膚也不是問題,反而是如果在原本就已油份較多的皮膚上,又在每次清潔中,補充新的油脂,反而會引起皮膚的發炎及負擔,在醫學上,最常看到因清潔而出問題的,其實都是保養過度的患者,這些患者才是這些溫和洗劑的最佳客戶,但對這些客戶而言,直接用清水洗淨,或許是最安全的方式。當然如果已經有發炎的皮膚,也是可以採同樣的清潔觀念,老一輩的皮膚科醫師,常對老年的皮膚或溼疹患者,建議不用肥皂,只用清水清潔,新的年輕醫師,則可能會建議用溫和但有些昂貴的洗劑,不過這兩種之間的清潔結果,差異不大,如果只是要利用這些溫和洗劑中的額外添加成份,最經濟的方式,還是在清潔後,直接塗抹保溼滋潤成份,這樣的道理就如同再好的雙效合一洗髮精,還是比不上清潔後一罐普通的潤髮乳。肥皂因其皂鹼成份,的確對皮膚有較高的刺激性,但這種刺激是多數皮膚所能承受的,有些清潔乳的成份,其中所含的清潔劑成份,可能比皂鹼對皮膚有更深遠的傷害。而適度的去除油脂,甚至達到暫時的乾澀感,有時是油濕皮膚要達到洗後清爽感所必需的。當然過強的去油力,如果引起發炎,也會誘發青春痘的形成,也是不被鼓勵的,這樣的清潔模式,往往發生在,原來就有青春痘的患者,其實青春痘患者,不一定油脂分泌量就多,真正在醫學上,對青春痘有益的清潔方式,不是把油脂去除,也不是所謂的深層清潔,而是用弱酸性的肥皂,及維持正常的皮膚為微酸性,但這也主要是在防止粉刺的形成,至於發炎性的病灶,也就是膿包,則可選擇一些添加Trichosan或Chlorhexidine的洗劑,但這些洗劑的效果,其實都遠不及直接使用治療青春痘的藥品,同樣的觀點,也適用在抗菌藥皂中。不同的膚質在清潔上其實是差異不大,真正的區分只在皮膚油膩與否,因為清潔劑的存在,原本就只是要去除油脂,只是去油力強的成份,常常也會有較強的皮膚刺激性,因此真正的清潔上的挑戰,是來自發炎或所謂敏感性皮膚,一方面我們可以減少清潔劑的使用量,及去污力的強度,甚至完全不用清潔劑,只有在又合併油脂分泌量也較高時,才真正需要用到昂貴的洗淨成份,但更為經濟而務實的做法,應該是尋求皮膚科醫師的診治,找出皮膚發炎或過敏的原因,對症下藥。

富貴手可能會引起指甲變形

富貴手可能會引起指甲變形

主婦溼疹又稱為耗損性溼疹、乾性手部皮膚炎及缺脂性手部溼疹,病人的手掌面會有皮膚乾硬、龜裂的現象,通常很少有水泡、或出血情形,可能有發紅、發癢現象,雖然多半兩手都會發生,但在慣用手比較嚴重。進行性指掌角皮症又稱指尖溼疹、指腹炎,患者指尖呈現乾硬及裂縫,摸起來有如風乾之龍眼殼,且指紋消失。裂縫有深有淺,可致疼痛及出血。雖然可能同時侵犯十指,但一般以慣用手的拇指及食指、中指比較嚴重。嚴重的患者,病灶會由指尖往手掌蔓延,而與主婦溼疹相似,這二種溼疹,也可能因患者本身處理不當,往手背及指背擴展,而不僅限於掌面,甚至引起指甲變形。許多人以為肥皂的鹼性是元凶,改用合成清潔劑,但卻不知清潔劑的種類對皮膚刺激度之影響遠比酸鹼性重要。看似溫和的沙拉脫、洗髮精,刺激可能遠大於肥皂。富貴手的處理,第一步當然是防患於未然:不要接觸刺激物質。正常人對輕微的刺激會產生耐受性,但異常體質的人,則會產生疾病,而一旦產生富貴手後,則更容易受刺激,即使一切外觀回到正常,但功能上仍在數年內也無法真正回復。不過要想避開一切刺激物,是有實際上的困難,在家裡,還可以請其他成員幫忙,或是請人幫傭、改用現代化電器產品,再不然就偷懶一點。然而若是在工作上的需要,有時要更換工作談何容易,因此職前的就業諮詢若是能先將皮膚情形列入考慮,當可避免一部分的不幸發生。第二步就是隔離刺激物質的進入:第一種方式是戴手套。一般說來,先戴一層薄棉手套,外加塑膠〈如PVA、PVC〉薄手套是較有利的方式,內層可吸汗、外層阻隔。隔離霜,或所謂「隱形手套」,是另一種理論上可行的方式,但在實際使用上,則並不理想,不能真正有效阻隔刺激物質的進入。最後一步就是在富貴手發生後,如何治療的問題。多數患者事實上只要塗抹一些油質,如凡士林、綿羊油等,而且要不厭其煩,只要洗手、碰水後即擦,有些藥膏內會添加尿素、水楊酸或乳酸成分,可以幫助溶解角質層,甚至加強皮膚的保水能力。在病情嚴重時,也可考慮睡前塗抹後,再戴上棉布手套,以加強療效。富貴手的處理,並沒有什麼祕訣,避免接觸一切刺激物,戴手套、勤擦護手膏即可,只看是不是能確實做到。不要迷信一些「特效」產品,尤其是強力類固醇,而當一切症狀消失後,仍要小心保護至少四個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