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鬼剃頭」引爆青年危機

「鬼剃頭」引爆青年危機

圓禿在皮膚科門診,是很常見的禿髮原因,在國外統計新案例約佔門診的 2%,任何年紀都有可能,尤其是20-50歲。圓禿就是圓形禿髮,又名斑禿,俗稱「鬼剃頭」。多數患者只在頭上出現有如硬幣大小一塊或多塊光溜溜的掉髮,在疾病初期輕輕一拔整簇頭髮掉落,但多數不痛不癢。有時患者會因為廣泛掉髮,最後殘存的頭髮只像田埂般點綴在頭皮上。尤其在青春期前後就發病的患者容易產生,在一項統計中,可達百分之五十會進展到全頭禿。雖然每次遇到經濟不景氣、社會性災難發生,或談到壓力問題時,都會有醫師提到壓力會引起圓禿,但目前醫學上並無法真正證實。蔡呈芳 醫師表示在治療上,根據掉髮的範圍及速度,會選擇局部每個月一次注射類固醇,或全身投予類固醇。至於塗抹類固醇,因發炎位置較深,效果一般並不理想,有時也會引發毛囊炎,但在小孩較常用。如果屬於掉髮期,需要治療到周圍2公分。除此之外,也可每天塗抹二次濃度5%的minoxidil藥水,或加上一天塗抹一次anthralin,濃度由0.25到1.0%。這些方式需要持續使用八到十二周,才可以看到新的頭髮長出來,如果都是休止期萎縮小毛囊,甚至要9到12月。外用塗抹主要是不方便,且有局部刺激。對於較嚴重的患者,則可採取局部冷凍療法,每二周一次,自95年6月30日起,健保不再給付此種方式,主要是因為療效不明,研究發表於2004年柏林EHRS會議。理論上口服的環孢黴素理論上較為安全,但需要自費使用,價格昂貴,療效仍有爭議。

浮肉 98%出現在女性

浮肉 98%出現在女性

浮肉,其實是蜂窩組織炎,這是指皮膚表面出現如彈簧床墊或海蝕平臺般線形凹紋,以及因毛孔粗大、角化而出現如橘子皮般外觀。浮肉部位在觸摸時會呈顆粒狀,並可能伴有壓痛感。患者除有緊繃、沉重感外,也可能有自發性疼痛。然而所謂浮肉,並非一種發炎現象,但至於為何形成此一現象,則在各研究中有不同的推論。而主要發生在臀部及大腿,另外在下腹、後頸及上臂也會發生。由於這些部位也正是女性容易有皮下脂肪沉積的地方。美國食品及藥品局﹝FDA﹞在1997年底核准了第一臺可「暫時減輕浮肉外觀」的機器Endermologie,這是一臺外觀有如吸塵器的機器,藉著兩個滾筒按摩及負壓吸引而達到其效果。原本此機器於70年代被發明用來作為物理治療,改善疤痕,偶然被發現具有改善浮肉的效果。主要機轉似乎是藉改善局部血液及淋巴循環,而在超音波檢測下,可見到皮膚與皮下脂肪交界處變得較為平坦了。在臺灣目前則仍雖仍無此機器,但以「推脂機」為名,宣稱可將脂肪推走的機器卻早已到處充斥。除此之外,市面上則還有如高頻率透熱電流、微波、超音波、紅外線、低周波等各式各樣儀器,宣稱可將脂肪震碎、加熱。另一項引起普遍重視的則是「燃脂丸」。醫療上其實不乏相對安全有效的瘦身口服藥,如最近因眾多演藝人員服用而聲名大噪的Xenical﹝讓你酷﹞,這是一種可以抑制胰臟脂肪分解酵素的藥品,今年五月才在美國核准上市。目前國外研究結果顯示服用一年後,約兩成肥胖患者可減重10%以上,但也非人人有效,此外對肥胖型糖尿病患還可能降低血壓、血脂及血糖控制。除此之外,稍早另一種原先用來抗憂鬱症的Meridia﹝Knoll藥廠﹞也被發現可抑制食慾而達減肥效果,並在美國核准上市,而另有如「瘦蛋白」﹝leptin﹞等等藥品正在開發當中。然而「燃脂丸」要賣的好,嚴謹的醫學測試還是比不上煽動式的廣告。最為國人耳熟能詳的「燃脂丸」,大概要算是一種義大利製造的燃脂紅色膠囊﹝含草木樨、銀杏、葡萄子、海藻、月見草油、魚油、卵磷脂﹞。兩年前美國一家最知名的直銷廠商因販售含鉻減肥口香糖被罰款百萬美元,而不久前另一種美國施樂美藥廠製造的「超級方程式」的減肥藥也因誇大而被判八百三十萬美元賠償。臺灣媒體在這方面的自由度恐怕是世界第一。浮肉其實不等於肥肉,雖然浮肉常伴隨局部肥胖,但肥胖不一定伴隨浮肉。要瘦身,飲食及運動仍是正途,而Meridia及Xenical兩種藥丸則具輔助效果,目前抽脂術雖可一次抽取超過10公升的脂肪,但仍有安全上顧忌。至於局部肥胖的處理,往往僅管拼命運動、節食,仍頑強如故,但使用抽脂卻是立竿見影。而浮肉則可靠按摩稍加改善,至於抽脂雖可能也能改善,但也不乏抽脂後反而惡化之病例。瘦身在今日已成為新的時尚,正統醫藥界也已正式介入,提供了更安全有效的治療。然而真正需要改變的,也許並非身材,而是您對肥胖的想法!

教您正確的臉部傷口護理

教您正確的臉部傷口護理

1. 臉部傷口不須覆蓋敷料,且儘量不碰水。2. 傷口用棉花沾雙氧水或生理食鹽水拭淨,抹上眼藥膏,一天四次以上。3. 臉上傷口通常須5-7天才可拆線。4. 拆線後應貼上紙膠布至少六個月,以減少疤痕形成。5. 必要時用矽膠及彈性束套壓迫,以治療及預防肥厚性疤痕增生。6. 避免吃刺激性的食物,如煙、酒、辣椒等。7. 避免日曬及流汗。

傷口縫合後該如何注意?

傷口縫合後該如何注意?

1. 傷口縫合後,請保持傷口之乾燥(即不可碰觸水)。2. 傷口如果弄濕,請盡速除去弄濕之紗布,以消毒過的棉枝:沾生理食鹽水,擦拭傷口,再覆3.上消毒過之無菌紗布,如果不會自行換藥,則請回門診換藥。4. 如果傷口較大或較為複雜之傷口,請聽從醫師之指示返院換藥。5. 請按照醫師指示服藥,並避免感染。6. 避免吃剌激性的食物,如煙、酒、辣椒……等。7. 避免日曬及流汗。8. 如果有下列情形,請立即返院接受進一步檢查治療:(1) 發燒、寒顫 (2) 傷口出現紅腫熱痛 (3)傷口有膿液滲出9. 傷口能否拆線,要按照醫師指示,請至外科門診追蹤。(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 北醫外科醫師群 提供)

拆線後傷口的照顧

拆線後傷口的照顧

1. 傷口拆線後宜黏貼肉色透氣紙膠3-6個月。 2. 患部可用水清洗,但不要用力搓。 3. 傷口如有破皮時暫時勿貼紙膠,繼續擦藥膏直到傷口好了才貼。如疤痕有紅腫、肥厚情形可配合矽膠片做彈性套壓迫。 4. 疤痕的成熟約需六個月,期間應盡量減少陽光曝曬。 5. 去疤藥膏目前並沒有醫學證據證明,如果使用請於3-6個月後再抹,以免影響膠布黏性。 6. 如果疤痕有持續肥厚情形或蟹足腫,可用類固醇注射及矽膠片加壓治療。

給手術患者的小叮嚀

給手術患者的小叮嚀

您對即將面臨的手術感到緊張、害怕嗎?仔細閱讀這份資料,配合醫護人員的指導,並準備所需用物,一起面對挑戰。一、為期手術順利及預防傷口感染,會做皮膚準備(包括毛髮剔除、清潔消毒手術部位)。二、請多加練習醫護人員所指導您的“有效咳嗽及深呼吸,翻身及肢體活動”,這將會對您術後痊癒和恢復肺部良好功能有所助益。1) 深呼吸:屈膝、放鬆腹部肌肉→自鼻吸氣直至腹部向外膨脹→嘴呼氣同時收縮腹部肌肉。2) 有效咳嗽:深呼吸一次→小枕頭或雙手指交叉按住傷口→深吸一口氣→用腹部力量連續咳嗽兩次。(此時可感到腹肌向內收而非乾咳)。3) 翻身坐起:左側躺,雙腿微屈→以右手撐起上半身,左手輔助,同時雙腿轉向床緣→慢慢坐起。4) 肢體活動:彎曲、伸展四肢的每個關節。三、麻醉方式1) 全身麻醉—術前午夜後禁食(包括水),術後待醫師許可後才可恢復進食。2) 半身麻醉—術前午夜後禁食(包括水),術後需平躺6~8小時,若感非常不適,可稍微側翻,但切勿超過30度。並待醫師許可後才可恢復進食。3) 局部麻醉—無特殊禁忌。(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外科 北醫外科醫師群 提供)

正確運動及攝取鈣質,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正確運動及攝取鈣質,有效預防骨質疏鬆

不論男女,在正常的老化過程中,大約從三十五歲起,骨質量會開始慢慢減少,正常的骨質減少稱為「骨質缺失」(Osteopenia),骨質減少的速度,受很多因素影響而加快或變慢,而正常的速度如果加快了,骨質快速流失,病變就會出現,這就是骨質疏鬆症(Osteoporosis),「骨質疏鬆症」的原文Osteoporosis,意思就是佈滿了孔隙的骨骼,孔隙多的骨骼和正常骨骼相比較,外型是一樣,但質量卻減少了,其原因為骨頭裏的鈣質逐漸流失,使得內部骨質變為單薄,造成許多孔隙,呈現中空疏鬆的現象,「骨質疏鬆症」的名字就是由此而來的,而已經疏鬆的骨頭,不再有能力承受日常生活活動所造成的身體負荷,久之,骨折就可能發生「骨質疏鬆症」有什麼症狀?通常病人察覺不出有任何症狀,當不小心跌一跤,竟把腕骨跌斷了,便表示此人骨質已經流失太多,而且可能會發生更嚴重的臀部骨折。三十歲以上的婦女,發生腕骨骨折的比例,遠比同年齡的男性高出十倍。我們通常把股骨上端部位發生的骨折,稱為臀部骨折。臀部骨折的婦女能恢復到原來正常功能的不到一半,但因骨折臥床三個月而發生併發症死亡的,卻達百分之二十,這類病人因為需要強制臥床靜養,故而容易發生像肺炎、血栓形成或栓塞等併發症。通常婦女根本不知道自己罹患「骨質疏鬆症」,一定要等骨折發生時,方才知道是骨質疏鬆症所引起的,所以這種病才叫做「無聲無息的流行病」。如何才能知道自己該吃什麼?首先要確實瞭解,自己日常習慣吃的食物是那些。把一星期內的所有飲食內容都記錄下來,然後參考表二,計算出您每日從食物之中攝取到多少鈣質,計算結果假如遠比標準(表一)需要量還低,便應當從表二中選擇一些含鈣量較多的食物。《鈣質攝取建議量(參照行政院衛生署民82年的建議量)》人員類別  /每日鈣質需要量(毫克) 出生至半歲 / 400,半歲至六歲  / 500,七歲至十歲  / 600,十歲至十二歲  / 700,十三歲至二十四歲(女) / 700,十三歲至二十四歲(男) / 800,二十五歲以上  / 600 懷孕期及哺乳中的婦女   第一期  / 600,第二期 /  1100,第三期  /  1100,哺乳期 /1100《含鈣量豐富的食物(毫克鈣/100公克)》含量(毫克)食物(一台斤為600公克,一兩37.5公克) >400 髮菜、黑芝麻、紫菜、田螺、小魚干、蝦米、蝦仁、小魚、鹹菜干、奶粉、金勾蝦(乾)、吻仔魚 301~400 海藻、吻仔魚、九層塔、金針、黑糖、食鹽、白芝麻 201~300 黑豆、黃豆、竹豆、豆皮、豆腐乳、豆鼓、鹹海蟹、蚵干、哈蜊、莧菜、高麗菜干、木耳、健素糖 101~200 營養米(加鈣米)、糯米、米糠、杏仁、黃帝豆、芥藍菜、毛 豆、脫脂花生粉、豆干、臭豆腐、油豆腐、蛋黃、鮮奶、鹹油蟹、鮑魚、香菇、刈菜、橄欖、蓮子(乾)、花豆、茴香(香菜)、油菜、蘿蔔干、捲心芥菜、蕃薯葉、海螃蟹(蟳子)、海鰱(四破魚)、馬頭魚、哈仔、紅茶、包種茶 ▲我需要飲用大量牛奶嗎?簡單地說,不需要,牛奶雖然含有豐富而直接可被人體利用的鈣,但其它食物同樣也可以提供大量鈣,亞洲人欠缺乳糖酵素或對牛奶過敏的情形十分普遍,當缺乏這種腸酵素時,便不能消化牛奶,及其他乳製品食物。此時可改喝發酵乳(如優酪乳或優格),因為其中的乳糖已被乳酸菌發酵分解,較不易引起腹瀉,所以乳製品的攝取量一日兩杯(240cc/一杯),即可有500毫克的鈣攝食量。為什麼運動對預防「骨質疏鬆症」那麼重要?正確而適度的運動,能使骨質增加,最好的運動,需要包含人體長骨的牽動、拉動、和某種程度的擠壓。例如行走、慢跑、騎單車、越野步行、划船等,而且常做這一類運動,對心臟和肺部同樣有好處。一、游泳有沒有幫助?游泳常被推薦為最好的一種有氧運動,尤其特別適合那些必須避免載重式運動的人。但是,如果想預防「骨質疏鬆症」,運動的主要目的便是在於給人體骨架中,長骨的刺激,而游泳卻不能達到這個目的。二、運動量該有多少?美國研究報告顯示,婦女長期從事激烈的運動,會產生負面的效果。這種運動方式和提早停經可能有關係,而導致骨質的流失,這是發生骨質疏鬆症的重要徵兆,故婦女月經週期有變動,則意味著運動量太高。三、運動量要多少才有幫助?為了達到維護骨骼系統的目的,並沒有一個確定的運動標準可供遵循,但有許多運動方式,如針對給有心血管疾病病人的適當運動方法,對骨骼系統亦有幫助,故這類運動就是最好的推薦運動。如果您尚未從事任何規律的運動,那麼,當您開始運動之前,一定要先請教醫師。「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家中該有什麼應變措施?「骨質疏鬆症」患者,最需要避免的是跌倒而發生骨折,這種病人多半年紀較大,屋子裏到處都有使他跌倒的危險,因此,特別需要注意下列事項?樓梯:要確定地毯和樓梯踏板沒有鬆脫,以防止跌倒。地板:不可讓地板上四處散佈小物品,鬆脫的地毯和太過滑溜的地板,非常危險。傢俱:傢俱不可常常變換位置。老年人的活動模式一旦定型,便不容易改換。浴室:許多家居意外都發生在浴室之中。必須常保浴室確實不滑溜,保持乾燥。廚房中同樣要注意。燈光:「骨質疏鬆症」的患者,年紀大且又視力減退,因此,廳堂裏、樓梯間等,照明都必須充足,避免使人跌跤。藥物:任何會引起暈眩或導致方向感迷失的物質,例如酒類、藥物、鎮定劑等,對於骨質疏鬆症的患者,都具有潛在性的危險,因為警覺度一旦減弱,便會很容易因跌倒而骨折。

平衡石脫落,造成頭暈頭痛

平衡石脫落,造成頭暈頭痛

人類的內耳分為兩部份。一部份負責聽聲音、一部份負責平衡的維持。內耳的壁上附著許多非常細小的平衡石,這些平衡石可以幫助我們感覺直線加速及減速的動作。平衡石有可能因為某些原因而從內耳的壁上脫落,當病人轉頭或改變姿勢時,這些脫落的平衡石就會撞擊到旁邊的平衡器官而造成病人頭暈。容易誘發頭暈的姿勢改變包括躺下、起床、床上翻身、身體前彎、頭往後仰及突然轉頭。造成內耳平衡石脫落的常見原因為頭部外傷、內耳發炎後、老化……等,但仍有許多病人原因不明。 頭暈時,儘可能臥床休息,不要下床走動。下床前採漸進式下床,即先坐於床沿等不暈才可走動。走動時,注意行動不要跌倒。▲若有頭部外傷時,請立即送醫並注意下列事項:(1)意識漸趨不清    (2)大量嘔吐  (3)手腳或嘴角抽筋(4)一邊手腳比較軟弱(漸趨癱瘓)    (5)劇烈頭痛           (6)呼吸困難   (7)頭暈狀況加劇

有效吸收鈣質的飲食要訣

有效吸收鈣質的飲食要訣

飲用乳品時,不要過度加熱,以免破壞營養素,影響吸收。巧克力、可樂、汽水、太甜的食物,以及煙、酒、咖啡,都會影響鈣的吸收應避免與含鈣豐富的食品一起食用。蔬菜中的纖維質、草酸及植酸均會減少人體對鈣的吸收,故應避免過量攝取較硬的菜梗。烹調排骨,可適度加一點醋,使鈣溶入湯中更能完整吸收。牛奶是鈣質很好的來源,因牛奶中的乳糖,會與鈣形成複合體有利於人體吸收;另外維他命D亦會增加鈣的吸收。鈣質含量較多的食物為:牛奶、小魚干、豆腐、沙丁魚、吻仔魚、蝦米、黑(白)芝麻、綠葉蔬菜、優酪乳、豆干等。高蛋白質飲食若攝取過多反而會造成尿鈣流失,因而加重骨質疏鬆情形,故應均衡飲食。有些身體狀況特殊的人,如鈣結石、家族性結石體質、脂肪吸收不良、有些乳鹼症的消化性潰瘍的病人,應限制鈣的攝取,長時間臥床病人因鈣流失故應補充鈣的攝取。

骨折後石膏固定的正確處理

骨折後石膏固定的正確處理

一、將患肢吊高或墊高,有助於血液循環,減少腫脹及疼痛。二、露於石膏外之手指或腳趾應經常活動,以幫助血液循環減少腫脹,並可減少關節強直及肌肉萎縮,而保持患部功能完整。三、不可用打石膏的腳走路,除非醫師許可。四、石膏應保持乾淨,避免潮濕。五、石膏內的皮膚發癢,不可試著插入任何東西到石膏裏面抓癢,怕抓傷皮膚造成感染的危險性。 六、不可去除石膏內棉卷或擅自去除石膏。七、如患肢有下列情況,應立即返回本院之急診室診治:(1) 石膏固定的遠端指(趾)頭有極度腫脹、疼痛、蒼白、發紫或感覺持頓、麻木。(2)石膏下皮膚起紅疹。(3)石膏斷裂或粉碎。(4)石膏變鬆或太緊。(5)有任何臭味或滲出液從石膏溢出。(6) 意識改變、呼吸困難或其他不適症狀時。八、按醫囑定期返院門診複查。(由 台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骨科 北醫骨科醫師群 提供)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