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接吻後的危機,唇部皰疹

接吻後的危機,唇部皰疹

檢查時發現位於嘴唇附近出現成群的小水皰或膿皰以及破掉的傷口,原來罹患的是『唇部皰疹』,所以即使猛吃維他命也沒用。『唇部皰疹』是一種病毒感染疾病,主要經由感染的唾液傳染、如接吻,之後病毒躲藏在神經節,一但患者因壓力、生病、受傷或免疫力降低時等病毒會被喚醒並沿著神經跑到皮膚,再度造成唇部皰疹。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謝富森 醫師指出,一般病灶發生初期會有刺痛或搔癢感,之後出現膨脹水泡,進而轉為膿皰,甚至破掉,最後結痂,通常約2個星期內會慢慢復原。治療主要是預防傷口的細菌感染,但若是常常復發的話則可考慮口服抗病毒藥物。

曝曬過度引起皮膚出現「白斑」

曝曬過度引起皮膚出現「白斑」

色素細胞缺失所造成的一種界限明顯的乳白色斑,全身到處都可能產生。它的發生率約為1%,約 11.5%有家族史,但多數白斑患者並無其他身體健康問題,只有少數患者有合併甲狀腺疾病,惡性貧血、糖尿病或是愛迪生症;另外根據統計,白斑患者得到圓禿及眼睛異常的機會也較高。白斑是一種後天性的脫色素疾病。皮膚中的黑色素細胞,遭到破壞,最後完全消失。【確實的原因不明,但主要有四種可能】1. 末梢神經異常,而釋放出毒性物質破壞黑色素細胞。2. 患者免疫系統出問題,產生了對抗自體黑色素細胞的抗體,破壞本身黑色素細胞。3. 黑色素細胞在製造色素過程,產生毒性物質,而自我摧毀。4. 先天基因缺陷,使黑色素細胞容易受傷害。此外,容易受傷的位置、手術後的疤痕及曾曬傷或皮膚炎的部位也容易看到白斑。有些患者或可留意到情緒或生理承受的壓力和白斑的產生也有關連。

比一般人更注重防曬  白斑患者

比一般人更注重防曬 白斑患者

【陳冠宇 醫師建議,白斑的治療方式有以下幾種】(一) 防曬:因為白斑的部位缺乏黑色素保護,皮膚特別容易遭受紫外線的傷害。所以白斑患者應該比一般人更注重防曬,這樣做不但可以保護白斑部位的皮膚,也可以避免患部和正常皮膚的膚色差異加重。(二) 蓋斑膏:目前有許多的蓋斑膏可以使外露的部位在使用後不露痕跡,可以滿足患者的社交需求,減低心理壓力。(三) 外用製劑:以『類固醇藥膏』為主。每天使用藥膏,如果使用兩、三個月還是沒有反應的話,則不再使用。另外也有新的免疫抑制劑普特皮可嘗試。(四) 口服藥:包括類固醇及免疫調節劑、免疫抑制劑。對於不穩定、急速擴散的白斑,有遏止作用;但須面對可能的副作用,在醫師的指示下,謹慎使用。(五) 照光療法:目前治療大範圍白斑的主流。可分為「光化學療法」及「窄波UVB」。前者又分為口服、局部擦拭或浸泡感光藥物等方式。後者是僅利用中波紫外光,且不須吃藥、白天不須特別避光的情況下達到色素的再生,是目前新興的療法。(六) 外科植皮術:利用本身正常的皮膚或培養的黑色素細胞、移植至脫色斑上,對於小範圍及分節型白斑也有效果。須在植皮之後,配合照光療法,以達到更好的療效。(七) 脫色療法:對於嚴重,幾乎全身侵犯的白斑患者,將僅存的正常皮膚色素去除,可能是最好的處理方式。白斑的治療常常沒有速成的方法,這些治療多要一年半載。患者必須耐心配合醫生的建議,選擇適當的治療方式,一定可以見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切勿輕易放棄。

親密接觸後,如何自保「疥瘡」上身

親密接觸後,如何自保「疥瘡」上身

疥瘡是一種由疥蟲寄生於皮膚所引起的傳染病,它會造成人體對其蟲體、蟲卵或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因而引起皮膚發生劇癢疹子,尤其是指縫、手掌、手腕、腋窩、臀下部、肚臍周圍、生殖泌尿部位等柔嫩皺摺處。是以密切接觸傳播為主,如親密的身體接觸,或家庭成員之互相傳染。也會因接觸到污染的毛巾、床褥、衣服、被單等而感染。彭賢禮皮膚科診所 謝富森 醫師指出會以處方抗疥劑使用,請依照醫師處方使用。一般藥膏塗抹前應先沐浴清洗乾淨,再將藥膏自頸部以下到腳底全身塗抹,只要是有皮膚的地方都不能放過,包括趾 (指)縫及生殖器等處。次日再沐浴清洗,換上清潔的衣物。之後仍會覺得很癢,這是因為身體對其蟲體或排泄物產生過敏反應的現象。7至10天後有些病患需要第二次治療,請遵從醫師指示塗擦藥膏。【用物如何處理】1. 病患居家用物如衣物、被單、棉被、毛毯更換時勿隨意抖動,應以55℃以上熱水煮沸5分鐘,或用塑膠袋包紮密封後靜置二星期。2. 病患之床墊則靜置兩星期後方可再使用。3. 居家環境清潔,以吸塵器清除掉落地板的皮屑,並以雙層塑膠袋包紮密封,避免他人碰觸到。【如何預防被傳染】1. 同病患居住或照顧病患的家屬,應同時接受治療。家屬照顧病患時應戴手套處理。衣物有污染到時應隨時更換,並依照用物處理。經常保持個人身體、衣著、被褥的清潔。

扭轉雄性禿的宿命

扭轉雄性禿的宿命

(1) 內服藥:根據上述作用機轉,研發出一種能抑制5-α-還原酵素作用的藥物,即柔沛 (Propecia®),來降低頭皮上DHT的量,使萎縮的毛囊漸漸恢復生機,防止進一步的毛髮脫落,進而使毛髮生長。(2) 外用藥:5%(minoxidil)的作用為直接刺激毛囊的角質細胞生長分裂。(3) 植髮:把後枕部的髮株移到禿髮的頭皮上。【治療的安全性】治療必需持續長期的服用或外用,方能維持它的療效。病患常常問:「口服藥物會抑制男性賀爾蒙,那是否會影響我的性功能?」根據國外的研究,造成性功能障礙的比率約為百分之一至二,其中包括性慾降低、無法勃起及射精量減少等,這些狀況在停止使用柔x後均會消失,甚至大多數病患在繼續服用柔x之下,這些副作用也會自行漸漸消失。少數患者使用落健後會頭皮發癢,原因可能是脂漏性皮膚炎惡化或對「α-丙二醇(propylene glycol)」產生過敏性的接觸性皮膚炎。【專業診斷早期治療】由於造成掉頭髮的原因很多,並不是所有落髮的狀況都是雄性禿。因此,尋求專業皮膚科醫師的協助是絕對必要的。

如何處理嬰兒尿布疹

如何處理嬰兒尿布疹

尿布疹是嬰幼兒常見的皮膚病,因尿布覆蓋而引起的局部皮膚反應。主要是因為寶寶尿溼或大便在尿褲裡,但尿褲又不夠乾爽,使細菌滋長,而分解尿液產生氨,就會造成刺激。尤其寶寶皮膚非常細嫩,角質層受到破壞,馬上就會起紅疹,如果沒有適當處理,導致細菌或黴菌感染。尤其是拉肚子時或無法勤加更換尿片時,媽媽們最害怕的“紅屁股”就出現了。治療方法1) 保持屁屁清潔乾爽,避免氨素刺激。2) 輕度的類固醇藥膏,對嚴重患者有其必要,短期使用(3-7天),仍是很安全。3) 如合併念珠菌感染,可以選擇抗黴菌藥膏合併輕度的類固醇軟膏。4) 為了讓寶寶的屁屁乾爽,爸媽們多會使用痱子粉,但因痱子粉會阻塞汗腺並吸入氣管,故一般醫師多不建議使用。

杜絕汗斑,從選擇衣服質料開始

杜絕汗斑,從選擇衣服質料開始

汗斑,主要是一種由皮屑芽胞菌在皮膚上繁殖感染所造成。正常人皮膚腺體開口本就有這些黴菌生存,尤其在高溫、潮濕的夏季裡濕、油脂多的環境下黴菌更容易大量生長。病變多分布於軀幹與四肢的上部,為分散性淡紅色斑或淡棕色斑,表面有輕度皺紋及糠狀皮屑出現,黃種人亦可有脫色斑出現。由於其皮疹可以在皮膚上出現紅、棕、白三種顏色,所以稱為「變色糠疹」。汗斑患者常常冬天痊癒、夏天發作,也容易復發。陳冠宇 醫師指出汗斑的治療,如受侵犯面積廣泛,可以口服抗黴菌藥治療10~14天,如面積不大,則以外用抗黴藥膏、或含硫磺、水楊酸洗劑局部塗抹即可。某些變白的脫色斑色素恢復較慢,有時治癒後還須二至三個月才會完全恢復正常膚色。預防之道為選擇質料柔軟易吸汗(如棉質)的衣服,保持皮膚的乾燥、通風和涼爽。

香港腳治療到不癢就好,是易復發的主因

香港腳治療到不癢就好,是易復發的主因

【許明隆 醫師表示,皮膚黴菌的難治性主要原因】1. 治療根本無效的主要是足癬(香港腳)與甲癬(灰指/趾甲),往往是濕疹或甲乾癬及甲床剝離誤診成黴菌感染,用藥根本錯誤造成。2. 無法完全根除較主要的原因是外用藥穿透力不足-對病灶處厚角質(如厚皮型香港腳)及硬角質感染(如毛髮及指甲)藥效不夠;治療觀念不正確-不願易接受口服藥治療,用複方外用藥,治療不夠(只治療到不癢就好的觀念),自己不當處理(局部刺激性處理),併發其他皮膚病,或職業工作環境無法改善(如魚肉販養殖業者潮濕的指縫,及職業軍人汗臭脫皮的腳底)等。3. 易復發者有的是正常菌叢不可能完全消除(如汗斑)或環境中傳染媒介多加上汗多的腳提供黴菌生長的環境,或病人本身有未診斷出的潛藏感染(如頭癬或甲癬)造成身上腳上的復發性癬,或養小寵物(貓,狗,兔)造成親動物性皮癬菌傳染。至於黴菌本身有抗藥性如紅色毛癬菌抗灰黴素或需治療較久的犬小芽胞菌,及少見的甲癬致病菌等的確也是對許多抗黴藥物都有抗藥性,但因少見問題不大。免疫力低下造成黴菌感染主要是伺機性感染或全身性感染,不在本次皮膚黴菌為主的範圍內。綜合言之,難治的表淺皮膚黴菌症主要是診斷不正確及用藥觀念不足所致,至於易復發的現象在真正治癒後,對傳染性皮屑的預防,如鞋襪換新,保持皮膚乾爽減少黴菌發芽滋生的環境應是可改善的。

只要青春不要「疤」

只要青春不要「疤」

痘疤現今最常用的方式為磨皮雷射,利用高能量的雷射光束快速地將皮膚組織汽化,磨掉凹凸不平的表皮,再藉由傷口的再生更新,以達到換膚的目標。陳冠宇 醫師表示雷射磨皮,包括二氧化碳雷射和鉺雅克雷射,兩者各有其優缺點。二 氧化碳雷射打得深,效果快;而鉺雅克較溫和,術後的復原時間較短。最好的時機磨皮為夏天,因夏天新陳代謝快,皮膚的循環情況良好,促進雷射治療後的皮膚再生。雷射磨皮是淡化疤痕、消除皺的一種理想方式,但是術後的照顧如果不好,會有反效果。因此保持傷口清潔,不要搔抓,定期回診觀察,適當地防曬,才能讓傷口快速復原,避免黑色素沉澱,達到最佳的治療效果。

作好防曬,減少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機率

作好防曬,減少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機率

陽光照射對皮膚的傷害是具累積性的。根據國外的統計,愈早防曬,則可減少罹患皮膚鱗狀細胞癌的機率,可見防曬的重要性。一般人認為只要在夏天或大晴天才需要做防曬的工作,這是一個非常錯誤的觀念。陽光中的紫外線依照它們的波長可分為UVA (波長320-400nm)、UVB (波長290-320 nm)、UVC (波長280-290 nm)三種。UVA是隱形的殺手,因為它看不到,穿透力又強,可以透過雲層、玻璃,一年三百六十五天不管室內室外,時時刻刻伴隨著您,是造成皮膚老化的主因;UVB是一般民眾認知的紫外線,主要造成急性的傷害─曬傷,亦具有累積的作用,長期曝曬也會造成皮膚的老化及皮膚癌;UVC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性最大,所幸它已被地球外圍的臭氧層過濾掉了,然而臭氧層的漸漸破壞,UVC已慢慢地威脅著人類。防曬的工作是不分冬夏、不分晴雨,是每日必作的保養功課,尤其應避開上午10點到下午4點的太陽光照射,因為此時的紫外線量最大。如何選擇防曬品SPF(Sun Protection Factor)防曬係數: 指塗抹防曬產品後皮膚最小致紅劑量,除以未塗抹防曬產品皮膚最小致紅劑量所得之倍數。比方說,受試者在未使用防曬產品前,十分鐘就已經曬紅,而使用防曬品 SPF15後,則約需要150分鐘(15x10)才會曬紅。一般SPF建議係數至少為15,但由於一般民眾塗抹防曬乳液量約標準測試量的1/4至1/3,甚至更低,因此防曬保護效果大打折扣,基於考量,建議考慮SPF值較高的防曬產品。什麼才是好的防曬品,並無標準答案,應視自己的需要選用自己最適合的產品;重要是產品要清楚地標示製造成份、日期、有效期限、且具低敏感性、非粉刺性,同時可防禦UVA及UVB才是好的防曬品。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