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眼睛的構造

眼睛的構造

眼睛如同人際關係網絡一樣,結構錯綜複雜、盤根錯節,卻又遵循著一套無比精密的程式運作著,只要功能健全,能帶你看盡千山萬水、盡攬天下美景。從醫學角度看眼睛組織,包含有眼瞼、眼窩、眼球、淚器與眼肌五大部分,各司其職,又互為作用,綿密交織出「看」的功能。眼瞼眼瞼分為上眼瞼、下眼瞼,主要由最外層的皮膚和裡面的眼輪肌、眼瞼板、結膜組成。上下眼瞼之間的裂縫稱為「眼裂」,眼裂的長短決定眼球外觀的大小。上下眼瞼交界處稱為「眼貲」,外側稱為「外貲」,內側稱為「內貲」。東方人的內貲常有皮膚皺褶現象,稱為「內貲贅皮」,若皺褶太多,會遮蓋鼻側的鞏膜,讓人誤以為患有「內斜視」。眼瞼邊緣的睫毛有防止汗液或是異物進入眼睛的保護功能。眼瞼除能遮蓋眼睛、阻擋過多光線及防止異物進入眼睛之外,主動開啟及閉合的機制能均勻分布淚水,以保持眼角膜的溼潤。眼窩眼窩呈漏斗型,由七塊骨頭構成,是容納眼球的骨腔。眼窩內有豐富的脂肪組織,目的是做為支架和緩衝外力,以減輕眼球振動和保護眼球。眼窩內除了眼球及脂肪外,還有眼肌、神經、血管及淚腺。眼窩周邊有鼻竇,內含空氣,與鼻腔有孔道相連。淚器淚器可分淚液分泌系統及淚液排流系統。淚水由淚腺及副淚腺分泌,分布於眼球表面,再匯流進入排流系統。運作過程是先經眼瞼鼻側的「淚點」進入「淚小管」、「淚囊」,再經鼻淚管流入鼻腔。眼淚水穩定的流動可使眼球保持濕潤,也具有殺菌及中和弱酸、弱鹼的功能。淚水太多,固然也是一種困擾;但淚水若太少,則會引起乾眼症,造成眼角膜受損。眼肌每隻眼球由六條外眼肌支撐固定在眼窩中。這些肌肉的彼此配合,可使眼球自由且和諧的往任何方向轉動。兩眼運動時,眼肌會互相協調。支配眼肌的腦神經有第三、第四、第六對腦神經。神經麻痺或眼肌本身的病變,會造成斜視的發生。眼球眼球是個略圓偏橢圓形的構造,前後直徑約二十二至二十三毫米,是眼部最重要的部分,包含許多重要組織。本文擷取自 『眼睛保健聖經』一書,由圓神出版社發行

爬山,小心也會要人命!

爬山,小心也會要人命!

嘉義一名48歲有攀峰經驗的婦人,跟著登山協會的會員挑戰玉山,在近3,000公尺高度時突然出現頭痛、喘不過氣、噁心、嘔吐等症狀,困在山上,靠著止痛藥及含類固醇的藥物撐了2天,到了第3天病情惡化,沒走路也會喘。你最近是否也想探險,參加了挑戰玉山之旅,或尼泊爾祕境之旅或西藏朝聖之旅,那你很有可能就是下一位罹患高海拔疾病的病患。高海拔疾病通常發生於海拔1,500公尺以上的環境,主要是人體處於低氣壓和低分壓下造成的一系列生理、病理反應。高海拔疾病又可分為急性高山病、高山拔肺水腫和高海拔腦水腫。急性高山病的症狀包括:頭痛、倦怠、噁心、頭暈、頭輕與失眠,進行活動時,身體會有反應性的呼吸困難,可能處於高海拔1至6小時後發生。快速爬升到海拔2,500公尺的高處約有四分之一的人會發生高山症,一般建議慢慢增加爬升的高度來降低高山症的危險。到達海拔2,500-3,000公尺,應停留2-3天,以使身體功能先作調適,然後再以每天上升1,000公尺的速度,繼續爬到更高的地方。高山症造成嚴重的併發症包括高山拔肺水腫和高海拔腦水腫,高山拔肺水腫常於上山2至3天後的夜晚發作,症狀包括休息時的困難、咳嗽、虛脫和活動耐受力下降等等。急性高山病和高山拔肺水腫惡化的結果可能是高海拔腦水腫,倦怠和精神狀態改變是最常見的症狀,以上二者皆屬於內科急症。臺安醫院家庭醫學科醫師 徐微婷建議,預防高山症首先需要避免激烈活動,直至身體適應,多喝水,少喝酒。輕微的高山症通在停止上升後12至36小時便獲得緩解,下降460公尺後,可使症狀消失,如果症狀沒有改善的話須要往更低海拔地區移動。預防藥物丹木斯Diamox(acetazolamide)使用時機包括曾患有高拔山疾病及短時間內上升至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人,但對磺胺藥過敏或有腎臟疾患的病人,絕對不可以使用。Acetazolamide也適用於治療高山症。當病人出現意識不清、步伐不穩或是急性水腫的症狀後,須立刻下山並接受進一步治療,下降的過程當中可以使用氧氣、高壓袋及冠達悅Adalat (nifedipine)等輔助療法。

正確認識『發展遲緩』

正確認識『發展遲緩』

發現孩子的發展情形並沒有預期達到該年齡能做到的程度,或與其他小朋友比較時,發現心愛的寶寶發展疑似有落後時,要怎麼辦呢?首先,爸爸媽媽們先不要太擔心,因為小朋友發展疑似有落後或遲緩主要是意味著發展進度和同年齡層的寶寶有些相距,它代表的是一種『症狀』絕非是疾病名稱,所以接下來應儘早接受兒童發展特別門診所提供的全面性發展評估,以確定寶寶的發展是否真的有落後了。新店耕莘醫院小兒科醫師 陳培濤表示由於兒童發展是多方面的,所以專業人員會依遲緩的情形做功能以及病因上的分類。在病因分類上,會藉由一些檢查對可能造成遲緩的原因做進一步分析,並診斷是否有相關的身體疾病,其目的是儘早給予遲緩兒們最適當的治療以及提供家長們相關病因的衛教、預後與預防。  至於在功能分類上,除評估目前小朋友落後的程度之外,專業人員也會分析他(她)是在一個還是多個的發展領域上有落後,並根據兒童遲緩的程度與家長討論之後共同擬定『個別化』的治療、訓練與教育計畫,並定期追蹤孩子們的發展情形以及提供家長們相關的社會資源,這即是『早期療育』,是一種結合醫療、社政與教育的人性化服務。    『早期療育』的宗旨即是主動協助兒童們能發揮最佳的潛能,以避免寶寶發展落後的問題持續或繼續惡化,而整個治療過程是以『家庭』為主軸。兒童的『發展』其實早在胎兒時期就已進行。研究指出,孕婦抽菸、酗酒、吸毒對於胎兒日後的發展及氣質都有影響。一些高危險群的嬰幼兒(如早產兒、腦部感染、腦部缺氧、營養不良、染色體異常、代謝異常疾病等等)亦有非常高的機會在發展上有落後。另外,與孩子們較少的『互動』、單親或受虐家庭等等也比較容易導致兒童在發展上有落後。所以面對這些高危險群的兒童,家長或教育者必需要定期追蹤他(她)們的發展,如疑似有落後也應儘早接受全面性的評估與相關的專業諮詢,尤其是從出生到三歲的孩子們,因為三歲以前的療育介入,其效果遠大於三歲以後,所謂『三歲定終身』,一點都沒有錯。 每天看著孩子們一天天的長大,觀察他(她)們的發展過程,從坐到爬、爬到站以及第一聲開口對你(妳)說爸爸或媽媽時,心中的期待、喜悅與成就感是接踵而來的,萬一您發現家中的寶貝在某些發展方面有疑慮或疑似有落後時,應儘早接受專業人員們詳細的評估與進一步的諮詢,而這正是我們兒童發展評估團隊的任務與使命。他提醒,父母親正確的觀念是孩子成長過程中的一大助力,「愛他,就重視他、了解他」,共同營造快樂的成長環境。

年節吃太好,「植醇」拯救你的膽固醇

年節吃太好,「植醇」拯救你的膽固醇

農曆新年過後,然而現代人享受過年大魚大肉的結果,據報導發現國內有1/4的成人罹患高血脂症,看來年後要想辦法來降低自己的膽固醇指數囉!根據世界衛生組織建議,人體每天膽固醇的攝入量應低於300毫克。然而過年與家人團聚氣氛佳,年菜樣式盡是好料,當中只要吃鮑魚、帶皮豬腳、龍蝦各3口(約100g),一天的膽固醇攝取量就已經超過標準! 國人十大死因中,每小時竟有3人因為高膽固醇所引起的病變而死亡,特別是國內30歲至50歲男性的高膽固醇盛行率高過於女性。隨著國人健康意識覺醒,市面上有許多商品都訴求降低膽固醇,但能同時滿足「攝取方便」或「好吃」的好處的商品卻少之又少。近來有研究發現,存在於天然植物中的微量物質『植物固醇』,簡稱植醇,植醇的作用機制為在腸道中與動物性膽固醇競爭,降低動物性膽固醇的吸收,具有抑制腸道吸收膽固醇的功能,也因此無論政府單位、各類健康飲食訊息無不大量鼓勵多吃蔬果,就是希望可以適量攝取植醇,從飲食來下手,幫助國人維持膽固醇的健康。但一般天然植物植醇含量不多,吃好幾公斤的蔬菜,才可能攝取到1公克的植醇,例如要吃5.8公斤的花椰菜才能獲得1.04g的植醇。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提出建議:每日分2次共攝取1.3g的植醇,並搭配低膽固醇飲食,可有效降低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事實上,歐美國家將植醇使用於食品中已超過10年,應用範圍包括食用油、乳製品及膠囊錠劑等。找出了正確的飲食方法,就該落實在身體力行的健康保養中。統一企業研發推出植醇牛奶,是國內第一瓶獲得健康食品認證,經動物實驗證實,可降低血中總膽固醇之機能性牛奶。統一植醇牛奶更獲得2007年國家新創獎的肯定。每一瓶植醇牛奶含有1.04g植醇,每天兩瓶,在早餐或晚間用餐前飲用,可完整提供人體所需植物固醇,幫助降低血中總膽固醇。其運用來自森林樹木的抽取精製而成,非來自基因改造的黃豆與玉米,天然且健康,是對降低膽固醇有需求者最直接、方便且安心的選擇。警語:孕婦及授乳婦請洽詢醫師或營養師有關食用本品之意見。

法國普羅旺斯的藝術巨頭

法國普羅旺斯的藝術巨頭

燦爛的冬陽,驅散遊子心中的寒冷,靜謐的山城昇華藝術家的創作!溫暖、寧靜、樸實、與世無爭總是普羅旺斯給人的第一想像。然而曾在這裡留下印記的藝術家,創作裡卻又展現普羅旺斯的另樣面貌。梵谷(Van Gogh)從巴黎來到普羅旺斯的亞爾(Arles),普羅旺斯的光影變換,開啟他繪畫的新頁,也燃起無限的創作熱情。成立藝術聯會的夢想在與摯友高更(Gauguin)激烈的意見衝突下宣告破滅,還引發梵谷激烈的情緒將耳朵割下,而後被送進亞爾的精神療養院。但200多幅的繪畫創作,是梵谷繪畫天份的最佳證明,也另後人對於這位感情豐富的天才的早逝而遺憾不已。2005年在馬賽(Marseille)舉辦的梵谷與蒙地伽利(Monticelli)作品展 -「絕對的艷陽下Sous le Soleil Exactement」獲得廣大迴響。今年馬賽決定再度舉辦兩位畫家的聯展,向他們致上無限的敬意。兩位畫家的風景、花束、靜物、人物等繪畫作品都將在馬賽的「舊慈善院裡」(Vieille Charité)展出。展出時間:2008年9月12日至2009年1月11日。◎ 更多普羅旺斯相關訊息:www.discover-southoffrance.com◎ 本則新聞與圖片來源:法國觀光局http://tw.franceguide.com

認識「視網膜疾病」

認識「視網膜疾病」

眼睛的構造如同照相機,前面的角膜(黑眼珠)及水晶體類似透鏡,而後面的視網膜就如同底片般,是眼球內最重要的感光組織,如果出了問題,自然視力就大打折扣了。視網膜並無痛覺神經,所以出問題時,病人毫無異狀,外觀上也不紅不腫,故容易被病人忽略。視網膜有疾病時會有下列症狀:1.) 視力模糊。2.) 飛蚊症,也就是眼前出現飄浮的點、線或塊狀混濁物。3.) 影像扭曲。4.) 閃光感,眼前出現亮光閃爍,在黑暗中特別明顯。臺安醫院眼科醫師 王倫奕表示,常見的視網膜疾病如下:1.) 糖尿病視網膜病變,眼內的血管會因病變而滲漏,形成水腫或出血,故糖尿病的患者皆需定期追蹤視網膜。2.) 老年性黃斑部病變,視網膜最重要的中心部分─黃斑部會因老化而出血及萎縮,許多老年人在白內障手術後視力仍然進步不大就是因為此病。3.) 視網膜剝離,在高度近視族群日益龐大的台灣,已成為年青人失明的主因。4.) 黃斑部圓孔或皺摺。5.) 視網膜血管阻塞,和高血壓有著密切的關係。藉著先進的「雷射」及「玻璃體視網膜手術」,許多前述容易造成失明的視網膜疾病,大多可以手術治療並保持有用的視力。故當您有不明原因的視力模糊或扭曲現象,應即早就醫,以把握有效的治療時機。

注意小兒用藥保障兒童安全

注意小兒用藥保障兒童安全

嬰幼童若發生用藥上的疏失,將可能會嚴重影響到他們的癒後情形,這是因為嬰幼兒用藥相較於大人用藥而言,這些小病人們所能忍受的劑量誤差較小所致,例如在小兒用藥的劑量上,一個小數點的誤差,往往會造成最致命的傷害;但是在成人用藥中,相同的劑量誤差可能只會產生藥物過量的情形,但還不至於致命。此外,當藥師在調劑兒科病人的處方時,其潛在的風險也可能在一開始以mg/kg (毫克/體重公斤)來計算給藥量的情況下發生。新店耕莘醫院藥劑科藥師 彭子安指出一般來說,在不同的劑型、劑量下,藥物就會有不同的藥物動力與動態學特性,且在點滴給藥速率上也會大相逕庭;在相較於成人的給藥方式之下,臨床上,兒科病人的給藥方式更需由有經驗之相關工作人員執行。正常情況下,當醫師回溯瀏覽病歷時,能夠針對用藥疏失做出合理判斷,以防止進一步錯誤的產生。然而,目前一些受過專業訓練的臨床藥師以及電腦化醫令系統的支援,在防止用藥疏失上,亦扮演著重要的角色!在臨床藥師的參與下,醫師可針對用藥疏失做出合宜的醫療處置比率高達95%,利用電腦醫囑系統或醫護給藥系統則各佔68%及18%。兒童藥物學促進聯盟(PPAG)曾提出安全醫療處置準則(ISMP),用以提倡兒科病人藥品配送與給藥安全性。美國目前最普遍的安全調劑方式是在藥局電腦輸入病人年齡,以提供給受過兒科專業訓練護士作為給藥時的參考;另外,還需要藥師進行更詳盡的藥物確認動作,特別是由藥局所配製給兒科病人使用的非經腸胃道投與製劑,如針劑與一些靜脈輸注液等,這樣才能確保小兒用藥的安全性。雖然"用藥安全"在大眾健康領域上一直受到相當的重視,但是有關於兒童用藥的研究報告卻是寥寥可數,值得醫療界深思!

做好睡眠管理老人也能睡好覺

做好睡眠管理老人也能睡好覺

根據腦波及其他生理變化,睡眠可分為「快速動眼期」及「非快速動眼期」,而非快速動眼期中,第一、二期(淺眠期)隨著年齡增長而增加,而第三、四期(深睡期)則是縮短的,因此老人家大部份的夜間睡眠都呈淺睡狀態。另外,年長者臥床的時間雖然增加,但是睡眠效率(真正睡著的時間比上在床上的時間)卻變差,所以老年人經常抱怨入睡困難、夜間覺醒、白天愛睡等。 新店耕莘醫院老年專科醫師 林怡君指出老年人的睡眠障礙,除了因老化導致睡眠結構的改變,另外常見因身體的疾病(如氣喘、夜間頻尿)或精神疾病(如憂鬱、焦慮)所引起的次發性失眠障礙。而某些為治療慢性病所服用的藥物,(如高血壓、慢性阻塞性肺病、消化性潰瘍用藥),也容易影響睡眠。其次還須考慮老人家是否有睡眠呼吸的障礙;有此症候群的老人會有容易打鼾,睡眠時有短暫呼吸中止,因而會容易白天嗜睡、疲倦感、打哈欠等精神不濟的情形。若呼吸停止指數(一小時中發生大於十秒鐘呼吸停止的次數)太高,會使得原有的內科病況(如心血管疾病)加劇,需要適時而儘快地轉介給專家。還有在中風或失智老人也常碰到,因為控制生理時鐘節律性及睡眠中樞的腦組織發生病變或退化,造成生理時鐘變成不規則,而產生的睡眠週期混亂。可能會有日夜顛倒,白天睡覺晚上清醒的情形,或每天睡眠清醒的時間不規律,生活作息和社交活動都會受到很大的影響。老年人若希望能夠睡個好覺,就要做好睡眠管理,可參考以下的方式:1.) 調整生活作息,養成良好的睡眠衛生習慣,創造良好的睡眠環境。2.) 若身體、精神疾病或藥物使用是次發性的失眠的主因,在治療這些疾病時,可選擇較不影響睡眠的藥物。3.) 藥物治療應該是最後採行的措施,如果在其他的治療方法效果不佳時,在醫師的指示下,短暫服用安眠藥仍為較佳的選擇。有些抗憂鬱劑則也有安眠的效果,同時可以改善情緒,甚至對一些疼痛的處理也有幫忙。

面對新的一年,失業不要失志

面對新的一年,失業不要失志

不景氣總會製造失業人口,各國皆然。台灣近幾十年經濟良好,就業率一向很高,但一年來,景氣欠佳,失業率也隨之節節高升。絕大多數的人都同意工作是極其重要的,我們對工作的重要性大多只體會到它是個人和家庭經濟的來源,卻很少人能夠了解工作的多重意義和功能。台灣話總是把工作說成「賺錢」,例如小孩問:「爸爸去哪裡?」媽媽答道:「爸爸去賺錢。」就是典型的看法。其實,工作除了賺錢養家之外還具有許多背後的意義。成就感的提供工作會給人帶來成就感,成就感是肯定自己的價值很重要的一環。有些人受先人庇蔭,祖產殷實,不需工作就過舒適的生活,但成就感卻是他們不能擁有的。工作可以拓展生活領域工作通常必需接觸到不同的人,例如同事、客戶,必需學習技術或方法,可能必需到不同的地方,因而生活領域得以拓展。所以工作者擁有更寬廣的人際關係,接收更多的資訊,累積更多的見識。也因為工作者經濟力較佳,也較有能力拓展生活領域。工作可以讓人有機會自我實現,這是工作的最高理想,但可惜不是每個人都能達到的。通過工作能把自己的理想、意念、人生的規劃實現和實踐出來,這可以說是工作的最高境界了。一個長時有固定工作的人,一旦失業,就可能對他的心理造成打擊。原因不只是因為沒有工作沒有收入那麼單純。失去工作,意味著工作的功能也隨之失去,影響就不小了。失業帶來的影響,首推收入減少帶來經濟壓力,貸款還不出來,可能要舉債,進而落入把房子賣掉一途,但賣房子意味著會有損失,而且市面不好,售屋也不是那麼容易,這種壓力相當不小。此外,長時間沒有工作,一來整天無所事事,時間不知如何打發,二來沒有成就感,加上家人偶爾的埋怨,讓失業者覺得自己是沒有價值的人,也是極大的挫折。久之,就造成神經症,而情緒不佳,反過來產生消極的態度,也較不能冷靜應付當面難題,造成惡性循環。當一個人面對失業,如何自處、以最好的方式來度過難關,就很重要了。臺安醫院心身醫學科暨精神科張典齊醫師的建議是:全家人要一起來面對,動用一切資源來減少經濟上的壓力,例如可以兼差的就兼差,用度應該撙節,過清淡一點的生活;還要給當事人打氣,安慰,扶持,最忌諱常常抱怨、不滿,除了製造打擊傷害之外,不會有任何好處。找工作也有些地方要注意,儘可能多方探求工作的機會,但急不得,暫時找不到也不要失望,因為喪志會帶來信心危機,沒有好處。但也要放下身段,不要訂太高的標準,因為那不切實際。此外在未找到新的工作之前,可以充分利用時間,或休息、或進修,例如學語文或電腦,把日子過得充實。

高血膽固醇,老人也要吃得健康

高血膽固醇,老人也要吃得健康

根據內政部調查顯示,台灣地區65歲以上老人平均每人患有1.4種慢性病,其中又以心血管疾病最多,佔老年人口之35%,而同時引起心血管疾病的心臟病、腦中風及心肌梗塞在歷年來的十大死因中卻都是排名前五名。天主教耕莘醫院 陳雨音營養師指出,老年人的心血管疾病,往往都與高血脂、高血膽固醇有關,其中高血膽固醇是主要造成血管阻塞的因素之一。膽固醇除了攝取食物中動物性脂肪而來外,人體也可自行合成,正常情形下人體可以自行調節。如果經常攝取過多的膽固醇,或身體製造的膽固醇增加,血中的膽固醇就會升高。一般血中膽固醇正常範圍在140-250mg/dl,但有心臟血管疾病的老人血膽固醇最好控制在200 mg/dl以下。若老人罹患心血管疾病或高膽固醇血症,飲食中必須減少膽固醇及油脂的攝取。特別是過年期間少不了豐富的佳餚,高血膽固醇的老人要如何吃得健康?天主教耕莘醫院 劉惠賢 護理師提出以下幾點注意事項供民眾參考:※ 高膽固醇患者,應盡量選用植物油如芥花油或橄欖油,避免攝取動物油,但是椰子油及棕櫚油雖為植物油,卻含較高的飽和脂肪酸,也會使膽固醇升高,應減少食用。※ 蛋黃、魚卵、蝦卵及動物內臟等含高量的膽固醇應減少攝取;蛋黃一星期不要超過3顆。※ 盡量選用低脂奶,少吃脂肪含量多的烘焙糕餅食物,並減少油炸食物的攝取。※ 高纖飲食可幫助膽固醇代謝,因此多吃富含纖維的新鮮蔬果(如綠葉蔬菜及絲瓜、海帶等)及全榖類(如糙米及燕麥等),有助降低血膽固醇。值得注意的是,高血膽固醇容易造成血管阻塞,但是膽固醇太低卻可能顯示營養狀況不良,因此必須適當的控制,定期健康檢查追蹤營養狀況,若有疑問可向老年專科醫師或營養師諮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