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迎接高「鐵」時代 小寶貝不能缺鐵

迎接高「鐵」時代 小寶貝不能缺鐵

過去的一年多,台灣人民的生活因為高速鐵路的啟用,不僅僅在交通運輸上提供了舒適便捷的選擇,也改變了國人的休閒生活習慣。同樣的在人的身體內也需要靠著高鐵的串聯來維持良好的運作。人的身體內除了有六大營養素(醣類、脂肪、蛋白質、鈉、鉀、氯),鈣、磷、鎂之外,同時還需要多種的微量元素(指佔人體組成不到0.01%的物質),其中包括鐵、鋅、銅、錳、碘等離子,來做為體內代謝時所需的運作介質。鐵質在人體內扮演什麼角色?鐵質缺乏是已開發國家中最常見的營養素缺乏;而全世界最多引起貧血的原因也是缺鐵性貧血。可見這個問題不得不特別提出來探討。臺安醫院小兒科賴彥廷醫師表示,在健康足月兒的身體中含有約0.5克的鐵質,這是在懷孕過程中母親經由胎盤提供給胎兒生長所需;而正常成年男性的體內則含有約4.0克的鐵質;女性則有2.5克;這代表了從出生後平均每天必須經由飲食中攝取約0.8毫克的鐵質才能供給寶寶成長所需及正常生理上消耗,同時累積達成成年時體內的存量。身體內的鐵質主要以兩種型式存在:功能性及貯存性;在體內以功能性的鐵質佔大多數,其中約有75%存在於紅血球內的血紅素和肌肉內的肌紅素;15%組成身體各組織細胞內的酵素成份;其餘的則是以貯存的型態儲存在細胞組織內。簡單地來說,只要是細胞使用氧氣呼吸、肌肉收縮、以及中樞神經發展都需要有鐵質的參與。在懷孕時期如果鐵質缺乏會增加早產及低體重兒的發生機會;在嬰幼兒時期要是有鐵質缺乏會導致大腦認知功能發展的永久性遲緩;在青少年時期鐵質缺乏會影響記憶及心智功能;在成人時期若是鐵質缺乏則會容易疲勞進而影響日常工作表現。鐵質缺乏 ≠ 缺鐵性貧血賴彥廷醫師特別強調,貧血只會在鐵質嚴重缺乏時才會出現。當身體需要量增加或是流失量增多,同時再加上補充攝取量不足,那麼身體內所貯存的鐵質便會開始下降,此時會先消耗組織內所貯存的鐵,並不會出現明顯的症狀;隨著長時間鐵質補充不足,體內貯存的鐵質完全耗盡,接下來便會減少紅血球和肌肉內的鐵質含量,此時便會出現明顯的貧血症狀,而表現出容易疲勞、影響日常工作表現。更重要的是根據研究指出一旦組織內的鐵質開始出現組織貯存上的缺乏便會影響大腦認知功能的發展,而且即便發現後給予口服鐵劑補充,某些部份的認知功能並無法恢復,造成永久地損傷。什麼人較易有鐵質缺乏的風險?一旦身體內的供需不平衡時就容易出現鐵質缺乏的情形。一、懷孕婦女:在懷孕期間提供胎兒孕育時所需的鐵質。二、進入青春期及生育年齡的女性:每月會有固定月經週期流失,相對所需的量增加。三、嬰幼兒及兒童,在這段時期是身體各方面快速成長的時期,特別是:早產或是出生體重較輕的嬰兒,出生時的儲存量就不足;純哺餵母乳但在六個月後未添加富含鐵質副食品的嬰幼兒;使用一般非鐵質強化嬰兒配方哺餵的嬰幼兒;一歲以前使用牛奶代替嬰兒配方或是母乳的嬰幼兒;六個月到三歲大的嬰幼兒童常會因偏食而導致攝取不足夠的鐵質。如何避免鐵質缺乏?一般說來在嬰幼兒時期,大多藉由均衡的飲食來攝取足夠的鐵質便足以提供成長所需,以下針對各個年齡期的飲食加以介紹,希望提供各階段完整的飲食。首先必須先認識生物利用率(bioavailability),不同型態的鐵質在人體腸胃道會有不同的吸收率。簡單地說,動物性的鐵質會較植物性的鐵質好經由腸胃道吸收;母乳(human milk)和嬰兒配方奶粉(infant formula),國人母乳的含鐵量是0.5~1.0毫克/公升,在腸胃道的吸收可達50%;相較於嬰兒配方奶粉內的鐵質都經過特別強化,含量約12毫克/公升,但是在腸胃道的吸收卻只有10%,因此母乳中的鐵質最容易給寶寶吸收利用。賴彥廷醫師也提醒,許多的食物成份會相互影響吸收,例如同時食用維生素C可以增加鐵質的吸收;而若是和抑制物同時食用會與鐵質互相競爭吸收,例如鈣質和許多植物所含植酸(phytate)會與鐵質結合,大幅降低鐵質的吸收。一、早產兒和低體重兒自出生後便需要開始補充口服鐵劑製品,由兒科醫師追蹤並且決定何時可以停止;哺餵母乳可以持續至一到兩歲,若是無法哺餵母乳則可以鐵質強化的嬰兒配方奶粉替代。二、足月產的嬰幼兒母乳哺餵可以持續至二歲大,若是無法哺餵母乳則以鐵質強化的嬰兒配方替代;在前六個月只要哺餵純母乳或是鐵質強化嬰兒配方便足夠;只是到了六個月大以後便需要開始添加富含鐵質豐富的副食品,例如鐵質強化的穀物和肉類,同時添加含維生素C的水果可以幫助植物性鐵質吸收。含鐵量較高的食物,像是動物內臟、肉類、蚌、牡蠣、深綠色蔬菜、穀物和豆類含較多的鐵質,在孩子成長的過程中要逐漸接觸各種種類的食物,並且可以多補充富含鐵質食物的攝取量,便可提供足夠的鐵質量。賴醫師表示,往往有許多新手爸媽會因為不清楚而害怕讓寶寶接觸新的副食品,擔心寶寶接觸過敏原,錯失養成寶寶接受新食物的時機,而造成寶寶僅僅依賴嬰兒配方為唯一營養來源,導致偏差的飲食習慣。藉此機會要讓大家了解寶寶成長所需營養素,能提供寶寶成長各階段所需的均衡營養,把握成長黃金時期,要讓寶貝贏在起跑點。

秋天到了,來嚐知多家鰻魚幸福餐吧~

秋天到了,來嚐知多家鰻魚幸福餐吧~

秋天到了,正是吃鰻魚的最佳時候,尤其是日本名古屋的鰻魚飯,百年老店的醬汁加上備長炭燒烤的鰻魚,香香脆脆的口感,想到就令人涶涎三尺,口水直流!為使台灣的老饕也能同步品嚐到名古屋的名物,特別推出勝鰻(かつ鰻)套餐,嚴選台灣外銷日本的鰻魚外,還從名古屋引進傳承160年以上的獨特醬汁,將鰻魚整支浸泡後,直接在備長炭火上燒烤,連續三次,以便讓醬汁的味道完全進入鰻魚體內。接著,將燒烤好的鰻魚放入用圓形木盒裝的白米上,闔上蓋子,以便讓熱氣及味道鎖住,並搭配知多家著名的黃金豬排、高麗菜絲、味增湯等,另外還附上海苔、山椒粉,還有茶泡飯的高湯一同上菜。在上菜的同時,服務生還會指導您最道地的名古屋吃法:第一碗先吃原味的鰻魚飯,以便慢慢品嘗鰻魚和著炭烤的香味,以及獨特醬汁的美味口感;第二碗再將鰻魚飯盛起,然後加上海苔、山椒粉攪和一起吃下;第三碗則是將鰻魚飯淋上玄米茶或柴魚汁做成茶泡飯,口齒之間,彷如身在日本名古屋的百年老店內,那種對食材的尊重及享受感。當然,同時也不容錯過知多家的黃金豬排,採用上等的腰內肉,並用麵包打成粉下去排的香酥,讓你吃一口就上癮!最重要的是搭配醬汁,都是用蔬果調和而成的,保證健康美味!假如,不喜歡吃魚的話,那麼知多家還有提供從日本讚岐空運來台的烏龍麵套餐,讓你吃得過癮!無論是黃金鰻魚、勝鰻、讚岐明太子烏龍麵、雞肉鮮菇烏龍麵、和風親子烏龍麵等,建議最好點選「幸福餐」,還有多一杯甜而不膩的皇家柔滑布丁,包準能讓你為這頓美食劃下完美句點!店家資訊‧站前店‧電話:02-6632-8901/地址:北市忠孝西路一段50號3樓營業時間:週一至週日11:00~21:00代客停車:無,但可停至台北車場停車場刷卡:可消費方式:最低消費65元。★Vpon.com折扣隨行資訊:凡持Vpon折價券之消費者,來店點「秋季美味料理」任一套餐,即黃金鰻魚、勝鰻、讚岐明太子烏龍麵、雞肉鮮菇烏龍麵、和風親子烏龍麵等五種,即可由美味餐升級為幸福餐,甜點免費哦!下載網址:http://www.vpon.com/

秋季保健重點!避免流感病毒入侵

秋季保健重點!避免流感病毒入侵

各級學校九月陸續開學,面對新學期,除了收心迎接下一階段的學習外,隨著季節轉換,天氣不再那麼燥熱,學童的衛生保健也需多注意。首先,夏、秋兩季為腸病毒的好發期,今年腸病毒的疫情頻拉警報,重症案例是近十年的高峰,雖然目前疫情已獲控制,但根據過去經驗,九月開學後可能會有另一波小流行,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小兒科林泳秀醫師提醒,千萬不可掉以輕心。腸病毒主要經由接觸及飛沫傳染,只要正確洗手(淋「濕」抹肥皂、手「搓」20秒、「沖」洗小手、「捧」水冲龍頭、手手「擦」乾乾),就可有效降低接觸傳染的機會。若不幸感染腸病毒,兒童宜居家休息一週,以免成了散佈病毒的傳染源。秋冬也是流行性感冒的流行季節;流行性感冒不同於一般感冒,不僅症狀嚴重,抵抗力較弱者還可能致命。流感病毒主要經飛沫傳染,預防之道除了勤洗手、病童帶口罩等,特定高危險族群最好提早接種疫苗。國內免費流感的接種對象包括65歲以上老人、6個月到2歲的嬰幼兒、慢性心肺疾患、醫護及禽畜工作人員,而國小一、二年級學童亦從去年起納入施打範圍。林泳秀醫師表示,流感疫苗相當安全,但對蛋過敏、發燒或過去曾有不良反應者,不宜接種。除了流感疫苗,今年九月入學的小一新生將追加成人型百日咳疫苗。百日咳好發於冬、春季,經由飛沫傳染,臨床症狀為咳嗽超過兩週,且咳嗽後臉潮紅或嘔吐,伴有吸入性哮聲,嚴重時併發肺炎或急性腦病變,對嬰幼兒是一大威脅。臨床發現,近年來成人、青少年感染百日咳的人數有上升趨勢,且許多嬰幼兒百日咳是被家中年紀較大的子女所傳染;儘管嬰兒期已接種四劑百日咳疫苗,但疫苗保護力會在五至十年後減弱,故今年開始,政府將非細胞型百日咳、白喉、破傷風三合一疫苗列入小一學生常規接種,以提升下降的免疫力。另外,季節交替之際也是過敏疾患常發病的時刻。入秋後早晚溫差變大,加上環境汙染(空氣浮塵或塵蟎刺激)、不當生活作息等因素,不少氣喘、過敏性鼻炎病童會出現鼻塞、流鼻水、眼鼻搔癢或喘鳴、夜咳不止等症狀,嚴重者還會影響記憶力、集中力,降低讀書效率,也比一般人容易感冒。林泳秀醫師提醒,過敏兒在秋冬季的保養應注意保暖,溫差大時可戴口罩,避免直接接觸冷空氣,以減少鼻腔不適及支氣管收縮,也可使用熱毛巾敷鼻,或以熱水蒸氣使鼻道暢通。另外要保持環境清潔、勤洗被褥、控制環境溼度,降低生活中的塵蟎、蟑螂、黴菌、灰塵、動物毛等過敏原;更重要的是,過敏兒要養成規律的生活作息,每天適度運動,多食用富含維他命B群與維他命C的蔬果,不但可降低過敏發作的機率,且可提升免疫力,改善生活品質及學習能力。

孕婦關節反覆腫痛 原來是”復發性風濕病”

孕婦關節反覆腫痛 原來是”復發性風濕病”

黃小姐(化名)去年七月懷第二胎時,於某天發現左手背腫脹疼痛,休息幾天後腫脹又自行緩解,原以為是使用電腦過度,但過幾天又換成右手拇指腫痛,接著換成右膝腫痛,疼痛就這樣反覆於手指、手腕、膝蓋或腳踝發生,每次都是單一關節發作,並於一週內恢復。黃小姐原以為是痛風,但血中尿酸值很正常,經醫院詳細檢查後,診斷她是罹患復發性風濕病,但當時擔心治療影響胎兒,於是僅選擇於急性期以口服藥物治療。今年三月順利生產後,黃小姐發現關節腫痛發作越來越頻繁,每次發作時侵犯的關節數由單一個增加為二至三個,緩解的時間也由一週延長為二至三週,甚至持續腫痛超過兩個月,尤以早上起床時症狀特別明顯。光田綜合醫院風濕免疫科主治醫師洪國棟表示,像黃小姐這種狀況,已由復發性風濕病進展成為類風溼性關節炎,只要給予類風溼性關節炎的藥物治療後,關節炎就會逐步改善。洪國棟醫師表示,復發性風濕病好發年齡為20至50歲之間,但其他年齡層也可能發生,男性與女性比率相同,常以手指、腳趾、手腕、腳踝與肩膀關節紅腫熱痛表現,但也可能以關節旁組織發炎或腱鞘滑膜炎表現。每次發作大多侵犯一或二個部位,很少同時侵犯三個部位以上;即使不治療,大多也會在數小時至數天內自行緩解,很少會持續發作一週以上。兩次發作間期可由數天至數年之久,不發作時病患不會感到任何不適。此病目前確切原因不明,大部分病患無特定誘發因素。發病多年後約有一半患者仍停留在復發性風濕病,但約有三分之一患者會進展成類風溼性關節炎,部分患者也可能進展成其他自體免疫疾病,包括紅斑性狼瘡等。由於該項疾病易被診斷成痛風,故需透過詳細問診、理學檢查與實驗室檢查加以鑑別診斷,尤其停經前女性罹患痛風的機會不高,若有關節反覆腫痛情形,應考慮復發性風濕病之可能。而痛風患者大多先由腳趾或踝關節開始侵犯,較少一開始就侵犯手指或手腕關節,也較少以關節旁組織炎或腱鞘滑膜炎表現,因此若病患發作方式非典型痛風表現,也應考慮復發性風濕病的可能。復發性風濕病的治療,在急性期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物為主,急性期過後即可停藥。但有些病患關節炎發作十分頻繁,洪國棟醫師建議,則可給予免疫調節藥物,以降低發作頻率、減少發作時侵犯關節數,縮短發作天數。若病患由復發性風濕病進展成類風濕性關節炎,則需使用改變病程抗風濕藥物,同時配合物理治療等,使關節炎獲得改善。而近幾年來,隨著腫瘤壞死因子擷抗劑等新型生物製劑上市,即使過去對傳統抗風濕藥物治療效果不佳之病患,其治療成果也可獲得大幅改善。

為健康存希望、無菸滿幸福計畫

為健康存希望、無菸滿幸福計畫

為建構民眾無菸健康的生活環境,臺中市衛生局透過全市國小學童辦理「無菸撲滿、幸福滿載」活動,徵選活動迄今,歷經一個月的比賽時間,及評審的嚴格審查,自704件作品中,選出19件優秀的得獎作品,自9月8日至10月3日,在臺中市政府一樓文化迴廊展出,並於9月22日上午10時30分在臺中市政府二樓中山廳辦理頒獎典禮,邀請副市長與貴賓,頒發各組得獎獎狀與獎金,以及佳作優選獎狀。另外,典禮中更特別頒發「無菸滿幸福戒菸承諾書」及「菸害防制法新法問卷調查」抽獎獎品,送給未來的主人翁,讓反菸的概念從小生根,健康贏未來。從所有參加作品看出,小朋友用創意挑戰無菸的未來,手上一件件的無菸撲滿,代表著孩子對未來清新環境的希望,也與家裡的爸爸媽媽一同努力,為下一代的幸福健康著想,共同積極響應無菸清新環境,向更好的生活品質邁進。

擔心產後尿失禁!?輕鬆學會提肛運動

擔心產後尿失禁!?輕鬆學會提肛運動

根據研究報告指出生育年齡婦女尿失禁發生率約20%,停經後5年尿失禁的發生率約比停經前增加10%以上。的確婦女進入更年期後隨著體內女性荷爾蒙的減少,除了典型的更年期症狀,如停經、盜汗 、熱潮紅之外,生殖泌尿系統方面也會因為尿道黏膜上皮變薄,而容易產生頻尿、夜尿、尿失禁等症狀。根據國際尿禁制協會(ICS)的定義,尿失禁是指尿液不自主流出的一種情況,是一種個人衛生及社會的問題。而臨床上常見尿失禁的種類可分為以下四種:一、應力性尿失禁:當咳嗽、打噴嚏或大笑時就會漏尿,因支撐膀胱頸和尿道的韌帶以及骨盆底的肌肉,由於懷孕、生產或體重過重等因素造成拉傷而失去彈性所造成的。二、急性尿失禁:一旦急尿就要立刻上廁所,否則就會漏尿。這是因為膀胱太敏感或膀胱逼尿肌不穩定,常見造成的原因就是膀胱炎。三、溢滿型尿失禁:主要為神經病變或長期憋尿而導致膀胱功能性障礙,因而膀胱變大且缺乏張力所造成。四、混合性尿失禁:患者通常合併應力性尿失禁與急性尿失禁兩種。臺安醫院婦產科主治醫師廖文劍指出,尿失禁經由專科醫師正確的診斷及治療,治癒的成功率是相當高的,診斷的方法包括了問診、內診、尿液常規檢查、尿路動力學檢查、棉墊漏尿測試,同時患者也可自行紀錄解尿日記以協助醫師診斷。輕微的尿失禁是可以經由自我訓練骨盆底肌肉(提肛)運動而得到改善的。廖文劍醫師表示,像「凱格爾提肛運動」是由在1948年所提倡的,這項運動適用來訓練骨盆底肌肉群,以達到強化肌肉群的功效。由於膀胱、陰道、子宮骨盆底器官就是由這群肌肉所支撐,所以做此運動可用來預防及治療輕微的因為此肌肉群鬆弛所引發的疾病,包括應力性尿失禁、子宮脫垂、膀胱脫垂、陰道鬆弛等問題。以下就簡單教導民眾在家如何自行學習操作凱格爾運動:1. 收縮骨盆底肌肉此動作就像平常解小便中途忽然憋住的動作。2. 初學者可將食指放在陰道內來感受肌肉收縮的力量,如果動作正確則手指會有被壓迫的感覺。3. 除了提肛肌群請注意腹部、大腿、臀部均不可用力。4. 過程中請持續收縮約5秒再放鬆10秒如此重複10次每天一次。5. 凱格爾運動不受人、時、地影響皆可輕鬆操作。廖醫師提醒,骨盆底肌肉運動需終身施行且持之以恆,成功率約70%左右。由於提肛肌肉群隱藏於骨盆腔內,外觀既看不到也摸不到,所以初學者常需透過專業醫師或技術員的指導才能做的正確。

感冒季一來鼻塞惹人厭!鼻噴劑迅速解除警報

感冒季一來鼻塞惹人厭!鼻噴劑迅速解除警報

根據統計,每年9月至隔年1月是感冒高峰期,約有七成感冒患者容易出現鼻塞症狀,並且可能長達一週以上。 臺大醫院耳鼻喉部葉德輝醫師表示,鼻子每天傳送超過12,000公升的空氣,是相當重要的器官。一旦感冒鼻塞,鼻腔無法順暢流通空氣時,鼻子便喪失淨化空氣、暖化空氣、保持濕度及嗅覺等生理功能;進而對於病患在生理及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例如,夜間因呼吸不順而失眠,白天效率低落以及嗜睡等狀況。多數鼻塞患者會使用像是熱敷、喝熱水、吸爭氣等物理方式改善症狀,甚至有六成以上感冒患者曾使用綜合感冒錠劑來對付鼻塞。根據臨床研究顯示,綜合感冒錠多為合併去鼻充血劑與抗組織胺藥物等成分,其中去鼻充血劑藥效開始作用時間緩慢,及抗組織胺藥物容易造成嗜睡等問題,並無法提供鼻塞患者立即解決症狀的需求。葉醫師表示,患者其實可以選擇去鼻充血劑噴劑形式的非處方藥物,目前較新型的去鼻塞噴劑可於數分鐘達到舒緩鼻塞症狀的效果,並且可以延續12小時的呼吸暢通,是感冒時除了口服藥物之外的新選擇。黃允志藥師也表示,去鼻塞噴氣的優點在於藥物是直接噴灑於鼻子阻塞處,使腫脹的鼻黏膜血管快速收縮,解除鼻塞功效明顯且迅速,可以滿足一般人對於解除感冒鼻塞的需求。葉醫師也建議,鼻塞時最好不要用嘴巴呼吸,除了在醫師或藥師的指示下服藥,只要多運動、作習正常,很快就可恢復健康的身體。

明天,相約星巴克

明天,相約星巴克

時序入秋,下午到星巴克享受溫暖浪漫的秋日體驗,早晨享受一杯充滿朝氣的那堤,秋天正是品嚐咖啡的優雅時節。從9月19日至10月12日期間,星巴克舉辦「See You Tomorrow明天,相約星巴克」活動,活動期間,凡持前一日中午12點以後的星巴克發票,不限消費門市與品項,皆可於隔天中午12點前以60元的秋日鑑賞價享受中杯那堤一杯。邀請消費者在秋日午後品嚐醇厚的星巴克咖啡以及秋季最新點心,並相約隔日早晨,至門市享受豐富的早餐及一杯60元的中杯那堤,讓星巴克獨特的咖啡香與美味糕點,陪伴您度過完美的一日。※ 栗子蒙布朗蛋糕    75元細緻的香草海棉蛋糕,捲入香甜的栗子鮮奶油,裝飾手工製作的栗子線條並灑上雪白的糖粉,增添秋季的浪漫。※ 南瓜塔   65元秋天節令商品,內餡以新鮮南瓜製作,拌上些許的核桃粒,裝飾豐富的帶皮南瓜丁質感樸實,整體風味香甜,加熱後更是香氣撲鼻。※ 草莓戚風蛋糕   55元戚風蛋糕的新風味,以草莓淡雅的香氣搭配甜而不膩的鮮奶油,為喜愛戚風蛋糕的客群增添新選擇。※ 和風冷麵沙拉   85元以冷麵搭配生菜概念開發,以抹茶作成的涼麵具有濃濃秋意感。搭配美生菜、水煮蛋、燒烤雞腿肉,與各色可口蔬菜,搭配爽口的和風醬汁,份量感夠,可作為正餐食用。◎消費者服務電話:0800-000-482   網址:www.starbucks.com.tw

兒童腹股溝疝氣 手術治療可痊癒

兒童腹股溝疝氣 手術治療可痊癒

兒童腹股溝疝氣,又稱脫腸,是人人耳熟能詳的問題。為恭紀念醫院小兒外科朱志純醫師指出,會發生這種情況,主要是因為在腹股溝部的腹膜鞘突未完全閉合,使得腹腔內的臟器(小腸或腸繫膜最常見;女童則是卵巢或輸卵管)經由鼠蹊管脫出,除了造成鼠蹊部腫起外,也常因脫出的器官與精索及肌膜相互壓迫,影響睪丸或小腸的血液循環;甚至壞死。所以一旦發現有疝氣,便應該立即治療,以免發生喪失器官等可怕的併發症。究竟有多少人罹患疝氣?朱志純醫師表示,一般來說大約是百分之五到百分之七左右,也就是說,大約每十五至廿人便有一人有疝氣的情形。但是如果父母親有疝氣或兄弟姊妹有疝氣的話,那得到疝氣的機會就高達百分之卅以上了。而且不論男孩或是女孩,都是一樣容易得到疝氣的。儘管坊間多有疝氣免開刀的傳聞,不論說得多麼天花亂墜,但在實際上,疝氣是身體解剖學上的缺陷,不經過手術治療,疝氣是不會痊癒的。疝氣手術是一項較單純的手術,可在門診進行或僅住院一至二日,手術過程僅需十數分鐘,採用順皮紋的小切口,切口也約僅一至二公分;當日即可下床行走,術後傷口不需拆線,以膠膜覆蓋後,可以淋浴,幾乎不影響正生活。因此,父母若是發現家中幼童有腹股溝疝氣,也無須過份擔憂,只要經過適當的手術,即可恢復健康。

想告別黃板牙 先診斷牙齒健康

想告別黃板牙 先診斷牙齒健康

近年來,美白風潮由皮膚延伸到牙齒,許多人都渴望擁有一口整齊潔白的美齒,能夠笑得燦爛、充滿自信,而市面上也應運而生各種牙齒美白產品,但使用不當引發後遺症的案例屢見不鮮,到底用什麼方法才能白得安全又有效?首先,民眾必須知道,牙齒本身的顏色其實是象牙色略帶一點黃,而非「純白」色。天主教耕莘醫院永和分院牙科翁翠瑾醫師表示,造成牙齒變色的原因很多,除了齲齒、牙髓壞死外,有局部性的因素如食用含高色素的食物(咖哩、糖果)、飲料(咖啡、茶、紅酒)、抽菸、嚼檳榔等;另有全身性因素如氟化物、抗生素(四環黴素),還有隨年齡增長,牙本質的持續沈積也會使牙齒顏色漸漸加深。處理變色的牙齒應根據其成因,選擇不同方法,如果是局部性因素造成的黃板牙,可考慮超音波洗牙、表面磨光(噴砂)等;而全身性因素的變色牙,則可能須藉助化學藥劑漂白、或是假牙的製作(瓷牙貼面、瓷牙冠等)。翁翠瑾醫師指出,化學藥劑漂白是利用不同濃度的美白劑來進行牙齒漂白,又可分為兩種方法:1. 由牙醫師操作的診間美白,包括雷射美白、冷光美白等,其原理相同,差別只在於利用不同的動能,來驅動氧化還原反應,達到快速美白的效果。2. 另一種居家美白,作法是在醫師指導下,將漂白凝膠和特製的牙拖帶回家中自行操作,這種方法較為溫和,但所需的時間也較長。如果上述治療仍無法滿足美白的需求,方可考慮進行假牙製作,其優點是較為持久;缺點則是費用較高、且牙齒需修整外形。翁醫師表示,基本上只要是健康的成人,牙本質良好,皆可進行牙齒美白,但孕婦、哺乳者、有嚴重顳顎關節障礙者、小孩及蛀牙太深的人並不適合。至於牙齒美白的副作用因人而異,常見的有短暫牙齒敏感或牙齦刺激,可能持續1、2天,只要遵循醫師指導,使用抗敏感牙膏或藥物,很快就會緩解。目前市面上有不少美白牙膏,通常含有特殊配方成分(研磨劑如矽膠粒子、樹脂粒子、氧化鈦等),可去除附著於牙齒表面的污垢、煙垢,使其恢復原有光澤,但對天生的黃板牙則無效。值得注意的是,想要維持美白後的效果,長久保有一口潔白亮麗的牙齒,勤刷牙、節制口腹之欲、及居家加強美白等都是必須的。而且不論何種美白方法,一定要先找牙醫師診斷牙齒的狀況,評估適合的治療,選擇合法的產品,並在醫師指導下進行,才能擁有既健康又潔白的牙齒,不致花了錢又傷牙。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