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就愛騎單車童話故事 令醫院病童展笑顏

就愛騎單車童話故事 令醫院病童展笑顏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於27日上午10:00假該院三樓兒科病房及一樓門診大廳,共同與新竹單車旅遊協會、FM96.7環宇廣播電台辦理『就愛騎單車--童話故事CD分送』公益活動,由張景年院長與新竹市單車協會林智堅理事長及環宇電台童話夢工場DJ亞喬、彥如打扮成童話故事中的國王、王子及公主,把精心錄製的「就愛騎單車--童話故事CD」分送給醫院的每一位院童,分享快樂、愛與祝福。病房中的一對小姐妹得知當日有國王、王子及公主要來,興奮地早已在門口等待;因國王、王子及公主一行人的拜訪及親切問候,讓這些正在接受治療的小朋友們一時忘卻了病痛,浮現出久未展露的笑顏及難得的喜悅神情,讓今日的活動更顯意義。張景年院長表示,他相當高興參與這次童話故事CD的錄製,如此有意義的公益活動,他能共襄盛舉甚感榮幸。他所錄製的故事內容主要是勉勵小朋友應找到自己真正的價值,並希望藉由這片故事CD給目前正生病住院的小朋友們加油打氣,克服病痛快快好起來,可以和父母親子共騎單車,共同追尋夢想並增進身心健康。張院長另提及目前騎乘腳踏車的運動,已成為最夯的休閒活動,甚至許多人以腳踏車為上下班的代步工具,也因此造成腳踏車事故的發生率逐年明顯增加。為了降低事故的傷害,張院長建議民眾,騎乘單車與騎機車一樣都要戴安全帽,另外,騎乘者應有正確的騎乘觀念,例如下坡時應減速;勿於單車後座載重物或載人;腳踏車應行駛於慢車道,所有道路上應注意的交通規則都不可忽略,才能平安上路,快樂回家。新竹單車旅遊協會理事長林智堅表示,關懷弱勢、參與社會公益,一直是該協會成立以來的宗旨之一。因此,藉由就愛騎單車的系列活動,不僅推廣親子單車同遊的樂趣,同時也讓弱勢的病童可以感受到單車協會給與的溫暖,用童話故事的方式來撫慰病童弱小的心靈。環宇廣播電台總經理洪家駿也表示,此次感謝新竹市單車旅遊協會的贊助及新竹醫院張景年院長的參與,共同為大新竹區域孤兒院和兒童病房的孩子盡一份心力。這次「就愛騎單車」童話故事CD共收錄了6則故事,內容分別為「我的單車故事/智堅哥哥」、「聖誕老公公的腳踏車/亞喬姐姐」、「單車爺爺的小花車/新竹醫院張景年院長&彥如姐姐」、「足球冒險王之彩色森林/亞喬姐姐」、「鴨子騎車記/彥如姐姐」,希望讓所有小朋友從童話故事CD中,一起學習騎單車、尋找勇氣、認識友情並找到自己的價值。也歡迎需要童話CD的公益社團單位或家庭向環宇電台索取,地址:新竹市經國路一段675號6樓之3或洽03-5439977。

「孔雀綠」造成肝臟病變 建議少吃魚肚、內臟

「孔雀綠」造成肝臟病變 建議少吃魚肚、內臟

為維護市民食用水產品及肉品之安全,衛生局依計畫按月前往各餐廳、水產店、傳統市場、超市、大賣場、畜產公司、漁產公司等販售場所執行抽驗;本次抽驗之 88 件生鮮水產品,包含魚類、蝦類、貝類、介類、軟體類等,結果 3 件 (午仔魚、甲魚、石斑魚) 分別被檢出還原型孔雀綠 4.17ppb、0.975ppb、0.629ppb (標準:不得檢出),與規定不符。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此次抽驗不合格之業者,均違反食品衛生管理法第 11 條第 5 款使用違禁動物用藥之規定,可處責任業者新臺幣 6~30 萬元罰鍰。若無法交代來源,將以同法第 35 條處分販售業者3~15萬元罰鍰。衛生局提醒民眾注意,孔雀綠 (Malachite green),又稱孔雀石綠,是一種帶金屬光澤之綠色結晶體,傳統上作為染料,亦是一種抗真菌劑。經常被違法使用於養殖水產,以預防魚類受到寄生蟲、真菌和原蟲的感染,並於運送途中,避免因為碰撞引起魚鱗脫落受感染導致糜爛、死亡等現象。孔雀綠在魚體會被代謝為還原型孔雀綠,不僅長時間殘留魚體,亦會殘留於魚池底泥。經動物試驗結果顯示,孔雀綠會造成肝臟病變,引起貧血及甲狀腺異常,並影響胎兒成長。因此,依據行政院衛生署 「動物用藥殘留標準」 中規定,水產品不得檢出孔雀綠及還原型孔雀綠。而飼養及販售水產品及肉品業者應確實遵守動物用藥相關規定,同時呼籲民眾,應避免購買來源不明的水產品,在選購時,可向信譽良好的業者購買,購買時可聞產品是否具化學藥水味,並觀察產品顏色是否過度呈現赤綠藍色或鮮豔。由於孔雀綠通常積聚在脂肪及內臟,故建議避免食用魚類內臟和脂肪含量高的部位 (如魚肚、魚頭及皮下等)。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 1999 臺北市民當家熱線 (撥打 1999 熱線以市話費率計算,外縣市民眾請撥 02-27208889) 轉 7077。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網站 http://www.health.gov.tw/ 查詢相關訊息。

紅外線凝固法 治療”內痔”免動刀

紅外線凝固法 治療”內痔”免動刀

肛門為長約兩公分的管狀器官,以齒狀線與直腸相連接。痔瘡的型態分為內痔及外痔,長於齒狀線以上的痔瘡稱內痔,以下則稱外痔。臺安醫院外科主任醫師 謝家明表示,內痔以出現的症狀可分為第一度、第二度、第三度及第四度。解便時,內痔不露出肛門管外是為第一度;解便時內痔露出肛門管外,排便完畢,內痔自動縮回肛門管內是為第二度;解便時內痔露出肛門外,但解便完畢時,內痔仍停留在肛門外,必須用手推回肛門是為第三度;內痔更嚴重時,不論排便與否,內痔始終暴露在肛門外,且無法以手推回肛門管內,是為第四度。謝醫師說,第三度及第四度的內痔,原則上是用外科切除的方法來治療。第一度和第二度的內痔就可用下列的非切除療法來治療譬如:紅外線凝固法、橡皮圈結紮法、電燒凝固法、冷凍療法……等等。但冷凍療法因為術後合併症很多,且治癒時間較長,現已很少使用;橡皮圈結紮法及電燒凝固法的缺點為容易產生痔瘡血栓壞死,而且治療後容易有肛門疼痛及出血的現象。紅外線凝固法是在1~1.5秒內利用紅外線所轉變的熱能穿透組織到0.6~1.2毫米的深度,將痔瘡根部的黏膜組織凝固,導致內痔的血液循環降低,因而痔瘡縮小,最後萎縮至黏膜內。紅外線凝固法主要是適用於第一度,第二度及一部分的第三度內痔。謝家明醫師指出,使用紅外線凝固法治療,病人無需使用局部麻醉,而且不須要住院,每次治療不超過十分鐘,治療時,病人只覺得輕微的灼熱感,幾乎沒有任何疼痛的感覺。另外,懷孕期間的婦女也可以安全的使用紅外線凝固法;使用此法每次治療時間雖短,但每十大至十四天必須重覆治療,而且每顆內痔須重覆治療二次至三次。謝醫師說,此法治療的有效率因人而異,其成功率約為百分之75~85。與其他治療類似,此法也有復發的可能性,但因治療時間短,無疼痛、無須住院,可以反覆治療。謝醫師提醒,沒有一種治療方法是可以適用於所有類型的痔瘡,治療的方法仍因人而異,醫生為病人選擇最適當的療法方可有效的達到預期的目的。

小BABY照X光 最好一次ok

小BABY照X光 最好一次ok

有鑑於嬰幼兒接受輻射檢查的數量,有逐漸增多的趨勢,且一般家長通常缺乏輻射防護安全的相關知識,因此,放射科針對輻射檢查過程中,應注意的細節整理如下:澄清醫院平等院區放射線科技術組 李勝旭組長表示,首先必須知道的基本概念:「X光對於人體細胞(不論好壞)是有一定程度的傷害性存在,但是由於疾病對人體的不舒適感與損害較大,醫學上就必須藉由相對損害較小的X光來診斷出疾病原因,再作最有利人體的治療方式。」所以,家長應該事先與專業醫師溝通、評估,並於瞭解嬰幼兒的病情狀況後,因應疾病需求,才做相關的輻射檢查;而非一味要求施行輻射檢查。李勝旭說,嬰幼兒生病時,常常會伴隨著身體怕冷,有時候會體溫上升,且有排汗的情況出現,倘若家長能夠在陪同就醫前,事先在家做好準備,盡量避免嬰幼兒身上有金屬鈕釦的衣物,穿戴迴紋針、護身符等飾品,就能減少因X光檢查,必須脫去衣物與飾品的困擾,降低嬰幼兒再次著涼的可能性。X光檢查時,比較常見幼兒因害怕哭鬧,造成影像模糊,影響檢查品質的情況,此時,需家長在旁陪同協助檢查順利完成,放射師會給予穿戴「鉛衣」防護,減少接受不必要的輻射劑量;家長應依照放射師的指導,並確實作好固定住幼兒的肢體,防止躁動,以利迅速完成檢查。李勝旭提醒,由於嬰幼兒不擅表達身體不舒服的感受,家長若能多注意類似的小細節,不僅有助提升就醫品質,當然您的小BABY也更容易恢復身體健康。

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期~新生兒聽檢9/5日正式啟動

把握語言發展黃金期~新生兒聽檢9/5日正式啟動

輕、中度聽障的嬰兒若未於6個月大前確認診斷及給予必要的療育,將造成其語言和社會技巧發展明顯遲緩。為使本市出生的新生兒都有機會能接受聽力篩檢,該市將於98年9月5日開始辦理「臺北市新生兒聽力篩檢推廣試辦計畫」,凡於本計畫參與的醫療院所出生之新生兒都能獲得免費聽力篩檢服務。研究顯示,約千分之1~2的新生兒有兩側、永久性聽力損失,若未借助現代科技,難以早期診斷出來。據統計,重度聽障平均至1歲半才被診斷出來,中、輕度聽障則直到3歲半至4歲才會發現,皆已錯過語言學習關鍵時期。目前本市約有五成的醫療院所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但由於是自費項目,部分家長並未讓孩子受檢,直到孩子的語言及各項發展不如預期,才意識到孩子可能有聽力方面的問題。為了讓本市所有新生兒都能接受新生兒聽力篩檢,本府衛生局特別邀請了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臺北病理中心、臺北市立聯合醫院、臺灣聽力語言學會、馬偕紀念醫院、財團法人振興復健醫學中心、財團法人雅文兒童聽語文教基金會、財團法人中華民國婦聯聽障文教基金會、明展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與本府社會局等單位,推出「臺北市新生兒聽力篩檢推廣試辦計畫」,從篩檢、確認診斷及療育三方面,規劃完整作業流程;其中財團法人預防醫學基金會、臺北病理中心贊助部分經費,明展生醫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則提供15對聽能輔具,幫助聽力損失兒童能聽得更好。參與本計畫之接生醫療院所共23家(其中4家醫療院所原已有自費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其他19家則尚未提供新生兒聽力篩檢服務),自98年9月5日起,參與本計畫之23家醫療院所出生的新生兒,均能接受免費聽力篩檢服務,將有專人聯繫聽力篩檢執行人員,於出院前到醫療院所為新生兒進行聽力篩檢;非參與本計畫醫療院所出生者,只要父親或母親任何一方設籍於臺北市,在新生兒出生1個月內,均可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各院區接受免費聽力篩檢服務,各院區均已規劃「新生兒聽力篩檢特別門診」供民眾預約進行篩檢。經由此試辦計畫的推動,未來在本市所有醫療院所出生的新生兒,都能接受到新生兒聽力篩檢。聽力篩檢相關訊息請洽詢市民熱線1999。

磁振造影檢查乳房 偵測敏感度可達90%以上

磁振造影檢查乳房 偵測敏感度可達90%以上

乳癌已高居女性癌症發生排名的首位,而50歲以上的婦女是乳癌好發的高危險群,因此,面對這來勢洶洶的疾病,為維護女性的健康,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多年來大力宣導「乳房健康三部曲」的觀念,也就是「每月乳房自我檢查、35歲以上每年接受專科醫師檢查、50歲以上每2-3年接受一次乳房攝影檢查」,以加強婦女對乳癌防治的認識。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科陳鴻樟醫師表示,針對婦女乳癌防治,新竹醫院早已引進最新型的數位乳房攝影機, 同時將磁振造影(MRI)運用於乳房檢查,加上該院優秀的乳房外科醫療團隊以守護大新竹地區婦女乳房的健康。磁振造影(MRI)為近年廣受重視之乳房檢查工具,具有許多優點,包括無放射線曝露、極優異之軟組織解析度與對比,可以進行任意方向之切面檢查,不受組織重疊或緻密型乳房之影響,為目前世界公認乳房疾病之最敏感診斷工具。陳鴻樟醫師指出,利用磁振造影(MRI)檢查乳房,具有極高的病灶偵測敏感度,敏感度可達90%以上,且不受組織重疊或緻密型乳房之影響,但乳房磁振造影也非全能,其缺點包括偽陽性高,可能造成病人焦慮增加,以及無法偵測到微小鈣化病灶等。選擇做乳房磁振造影之時機,包括有:確立已知乳房病灶之特性、乳房術前作兩側乳房綜合性之評估、乳癌化學治療或放射線治療效果之評估、乳房植入物完整性之評估、矽膠注射(小針美容)之不明硬塊或腫瘤評估、高危險群病患之乳癌篩檢、不明原因之腋下淋巴病變之乳房評估等。新竹醫院為了提供更完整的乳房檢查,除了原有的觸診、數位式乳房攝影、乳房超音波檢查外,現亦提供乳房MRI檢查的服務。陳鴻樟醫師呼籲婦女們應重視自己的健康,別忘了定期接受乳房攝影或乳房超音波篩檢,以落實早期發現、早期診斷、正確治療的目標。

移植”麥子”花東經驗 服務老少延伸至宜蘭

移植”麥子”花東經驗 服務老少延伸至宜蘭

在台東、花蓮深耕有成的一粒麥子基金會,稟持著「哪裡有需要,就往哪裡去」的精神,將七年來服務老人、青少年、兒童的經驗延伸到宜蘭縣市,8/25在其新成立的宜蘭服務中心特別舉辦感恩啟用禮拜。九月起除了接受宜蘭縣府委託辦理十年長照計畫溪北地區交通車接送服務外,日後將積極扮演資源整合的角色,結合政府及地方資源,提供民眾更多元的服務。一粒麥子基金會成立於2002年,當時有感於台灣後山青壯人口外出謀生、人口高度老化,老人獨居情況嚴重,於是致力推動老人服務,隨著深入社區也看到隔代教養的問題,進而投入兒童、青少年服務。2005年應花蓮縣政府之邀,在光復鄉成立「花蓮服務中心」,負責花蓮縣中、南區域居家服務、送餐服務及關懷據點等工作,2008年改隸為全國基金會。七年來,基金會在各社區部落共設置十六個老人日托站、五個社區關懷據點,最遠服務到綠島,每年在居家服務及貧困老人送餐上,約八百位的長輩得到照顧,共成立十站的弱勢家庭兒童課輔班、每年舉辦暑期兒童閱讀營、滿載一千本童書的行動書車跑遍各鄉間小學及社區,其績效卓越,深受政府及民眾的肯定。在啟用儀式當日,宜蘭縣縣長呂國華表示,宜蘭的環境與花東地區相似,也是個老化嚴重的城市,希冀能借用基金會在花東的經驗協助宜蘭福利的推動,集眾人之力共同把愛傳送到宜蘭各角落。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則引用美國黑人教育家布克爾華盛頓的一句名言:「最幸福的人是盡力使別人幸福的人。」來說明基金會取名為一粒麥子的真意,不僅要像麥子一樣埋在土裡學會捨己,更要繁殖茁壯將愛人的心實踐出來,使東部需要受照顧的民眾更加的幸福。宜蘭市市長黃定和則詼諧的表示,住家正好就在基金會附近,遠親不如近鄰,市府必結合縣府共襄盛舉。與會的社區機構、教會代表亦同聲祝福基金會在宜蘭能生生不息,齊心讓宜蘭鄉親獲得更好的服務。剪綵儀式由宜蘭縣縣長呂國華、宜蘭市市長黃定和、協同會羅東教會徐維駿傳道、聖嘉民老人長期照顧中心院長黃龍冠、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共同剪綵。蘭陽長老教會牧師吳恩情牧師則受邀以小提琴演奏「讚美之泉」為啟用禮拜開場,協同會羅東教會獻上祝歌「主賜福如春雨」。另在「一粒麥子在宜蘭」的儀式中,呂董事長會同市長及教會代表共同將基金會未來在宜蘭服務的事工──老人、兒童、愛加倍小舖及交通車接送服務拼成一顆心,甚願眾人齊心將愛擺上,滋潤宜蘭各角落。甫成立的「宜蘭服務中心」,其實早於今年三月覓得辦公室後,隨即建立二手物資流通的平台「愛加倍小舖」,並在五月端午前夕號召鄉親動手做香包送給近兩百位獨居長輩;八月與其他社區團體合辦「平安七月瞑」音樂會,接下來的九月將為溪北地區(宜蘭市、頭城鎮、礁溪鄉、壯圍鄉、員山鄉、大同鄉)提供交通接送服務。

多點善解肯定、樂觀自信 顏損兒也可以快樂成長!

多點善解肯定、樂觀自信 顏損兒也可以快樂成長!

8/23驚傳北縣一名顏損少女留下遺書自殺身亡的新聞,28年來從事於顏損及燒傷者服務的陽光基金會,深感遺憾與不捨,也呼籲社會大眾,在顏損兒原本較為艱辛的成長之路,多給予正向的支持力量,培養樂觀積極的思惟,讓他們也能夠健康快樂的成長;陽光同時也提供專業心理服務的經驗分享以及相關協助,並提供「燒傷與顏損輔導手冊」的免費索取服務,歡迎遇有關於顏損兒的成長及教育問題的朋友們與陽光基金會洽詢。陽光基金會所服務的神經纖維瘤病友家屬中,來自中華民國得勝者教育協會新竹辦公室黎源悅主任表示培養孩子擁有積極、樂觀的態度很重要,尤其在孩子面對困難的時候。黎主任回憶17年前知道兒子患有先天性神經纖維瘤,無藥物可以治療時,感到十分惶恐,不知道未來怎麼辦,然而堅信基督教並從事助人工作的她相信每個來到家中的孩子都是來傳遞祝福的天使,必定有他的使命所在,便決定集中注意力在可改變的事情上,既然疾病無法改變,但我們可以改變看待的態度,就像口足畫家黃美廉女士一般,不因腦性麻痺而憂,而以開朗的態度面對。現在,黎主任的兒子已經是一個發現自己有藝術攝影天份,又在班上人緣極佳的自信高中生。 陽光基金會特約諮商心理師李逸明表示,青少年期階段的孩子面臨到「認同或認同混淆」的發展任務階段,對一般生心理健康的孩子都需要努力去適應人際、課業及生理上發展,情況特殊的學生更需花上加倍的心力來面對青春期的挑戰。尤其患有先天性神經纖維瘤、血管瘤或燒傷的學生而言,可能需要經歷不斷的手術和開刀治療,而面臨休學或課業落後的情形,更容易經歷求學上的挫折。黎主任認為當孩子進入就學階段,主動與班導師說明孩子的疾病情形,並確實告知需老師協助的部份,會有助於孩子的就學適應,例如:孩子在學校出現不專注或學習上困難的情形時,老師適當的協助和接納,將使孩子在求學路上減少挫折;家長自己更要「專注傾聽孩子」,透過在家與孩子互動時,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形。回顧來時路,黎主任也提到同儕團體的支持很重要,透過教會團體同儕的關懷接納,參加陽光基金會所舉辦的義診或是聯合座談,都能大大幫助患者和家屬學習更正向的處理方式,幫助孩子獲得自信。 ★陽光基金會服務洽詢電話★北區中心 02-2507-8006 中區中心 04-2358-2336南區中心 07-558-7166東區中心 03-8333-760

光田七夕傳愛活動 白衣天使互贈小熊

光田七夕傳愛活動 白衣天使互贈小熊

一年一度的七夕情人節,有人選擇和情人共度浪漫的晚餐約會,有的人在上班時間收到情人送的大把花束,而平時為了診治、照護患者忙得不可開交的醫護人員,又是怎麼度過這個特別的日子呢?光田綜合醫院今年特別舉辦了「熊熊心意、七夕傳愛」的活動,讓同仁可以互贈可愛的小熊互相表達心意。只要事先向主辦單位登記,就可以在情人節前將愛的小熊送到對方手中。許多員工也把握這次的機會,向喜歡的對象告白或向平時相互照顧的同事表達感謝。活動當天負責傳愛送禮的傳情小天使(社工人員)所到之處,都傳來驚喜的笑聲與掌聲,讓平時嚴謹忙碌的醫院也充滿了歡樂與感恩的氣氛。而本次活動的所有盈餘,院方將捐贈給貧困民眾,並將半數作為捐給莫拉克颱風災民的善款。負責主辦這次活動的社工室溫世合主任指出,由於內院也有不少的情侶檔、夫妻檔,所以活動一開始就有不少同仁熱烈響應,而值得特別一提的是,院內還是以同仁之間互表感謝的贈送者最多,有一位病房阿長在日前神秘兮兮的來到社工室,大手筆的訂購傳愛小熊,說要贈送給自己樓層的所有護理人員,鼓勵大家平日照顧患者的辛勞,希望傳情小天使們事前千萬不要透漏消息,這樣才有驚喜感。果然活動當天,所有收到禮物的護理人員都非常感動,直說要給護理長一個大大的擁抱,同仁間也凝聚了更深刻的情感。溫主任進一步表示,由於風災重創南台灣造成嚴重的災情,院內員工立即自發性募集物資義賣籌款,不少員工也在第一時間慷慨解囊,還有人甚至一口氣捐出近兩個月的薪水,愛心不落人後。為了幫助更多災區民眾,這次「熊熊心意、七夕傳愛」的活動所得也將全數捐出,院方希望能盡棉薄之力,讓七夕情人節的大愛與溫情傳達到災區民眾的心中。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術後保有頸椎活動性

頸椎人工椎間盤置換 術後保有頸椎活動性

隨著醫療科技的發展,全球人口結構逐漸改變,人口老化的現象益加明顯。因人類壽命的延長,脊椎老化等病變問題也愈來愈來嚴重,造成整個國家社會醫療負擔愈趨於沉重。身上任何一個關節都會因長期反覆的使用而發生磨損與退化的現象,頸脊椎承受頭頸重量,維持頭頸部活動,平均每日不斷重覆旋轉、抬頭、低頭等各種動作不下500次,所以頸椎各小關節如同機械各零件不斷重覆活動,日久造成脊椎一節一節脊椎骨相連之椎間盤產生退化、老化或受損,造成非常常見的頸背部疼痛。奇美醫院脊椎外科 - 高振興主任表示,經常見到家庭主婦、上班族、運動員及大老闆頸椎出問題,均可能由於長期姿勢不良、外傷,老化或突然的撞擊導致頸椎間盤漸進性改變,骨質增生並導致周遭的脊髓、神經、血管受壓,輕者造成肩頸酸痛不適、上肢麻痺、下肢無力、全身麻木感、大小便無力、行走困難等一系列症狀,嚴重者呼吸困難,甚至全身癱瘓,使患者的生活工作受到嚴重影響。高振興主任指出,頸椎病是很常見疾病,以往保守治療如復健、藥物、針灸、護頸圈固定等治療無效時,只能忍受痛苦或接受頸椎開刀的治療。一般其內心的害怕恐懼更非一般手術的人可想像,萬一手術失敗對個人及家庭、社會影響極大,而以往三、四十年來脊椎醫師大部分都選擇減壓骨切除手術,或合併骨融合,這是大家都遵行最可靠的手術方式。但是,經過這麼多年的經驗及許多患者手術後追蹤,發現了一個嚴重的問題:頸椎因為植骨融合減少了正常頸椎活動關節,會造成相鄰節承受力量的增加及過度活動,而產生提早退化或磨損。根據統計這些患者每年約有百分之三相鄰節出問題需再次治療。如果這在中年或年輕患者剩餘的生命週期還長就麻煩了。頸椎人工椎間盤植入是極先進的手術,也有它無可取代的優勢(無須移植骨頭,術後保有頸椎活動性,沒有相鄰節退化後遺症,及恢復較快等)。且於世界各先進國家使用,廣為各國醫師、民眾信任及接受。奇美醫院脊椎外科高振興主任於2005年4月首次完成全台首例頸椎人工椎間盤換置手術至今已成功完成150多例共200多節之手術經驗,都得到良好的結果,是全球少數個人超過百例手術經驗豐富的醫師。2008年6月11日台灣脊椎微創醫學會理事長暨奇美醫院脊椎外科高振興主任主導,首次由台灣奇美醫院和北京積水潭醫院共同合作「海峽兩岸尖端脊柱合作手術-人工頸椎椎間盤置換術」,以「頸椎間盤病變」治療方式為主討進行討論。緊接著2008年10月11日舉辦”首屆海峽兩岸脊柱外科視頻會議”及”首屆”貝提”頸椎人工椎間盤脊椎切骨模型技術研習會”,同時邀請韓國、中國、台灣等多位專家一同分享經驗及合作。奇美醫院脊椎外科冀望提供亞洲地區甚至放眼世界各地,以病人的最適治療為導向,不斷引入最新式、安全的手術技術,守護民眾的健康。新型”貝提”型人工椎間盤是目前所有可臨床使用同類產品中優點最多、功能最佳的新產品。有手術步驟簡單、手術時間短、學習容易,設計學理最完善,往後追蹤影像學檢查假影極少,質料最耐用之鈦陶合金及可相鄰節段多節手術…等種種優點。高振興主任說,如果能使用一個類似人體正常組織的人工椎間盤來換掉病變的椎間盤是一個較沒有後遺症且理想的治療方式,當然人工椎間盤這類新的醫療產品,這幾年已廣為大眾接受,主要考慮是否會像下肢的人工關節使用10幾20年後會磨損需要重換,目前還不知道,醫療產品公司也致力於改善材料,使用更好的質材,簡化手術的方式,減少重換的可能及手術的困難度,所以新產品不斷出現,大大改善了舊產品的缺點,是令人驚喜的事情。這是一項劃時代之醫療進步,也是脊椎領域舉世注目的新產品。期望更能造福病患,減少醫療一個疾病而製造了另一個麻煩的結果。所以建議這類病人與有經驗的醫師討論,以得到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及最好的療效。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