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子醫學再創新 花蓮慈院獲「零缺點」肯定
花蓮慈濟醫院核醫製藥中心九月二十三日、二十四日兩天,接受衛生署「正子放射同位素」兩年一度的評鑑,不只獲得評審委員零缺點的肯定,研究團隊所提出的新正子藥物F-DOPA注射液,更通過衛生署正子檢查用藥生產GMP的查核。
核子醫學,是應用透過注射放射性藥劑反映體內生理變化的技術,觀察像患者的腫瘤、心臟等等的變化,讓醫師可以作出精確的判斷甚至是有效的治療。
而花蓮慈濟醫院核醫製藥中心,除了接受衛生署正子放射同位素兩年一度的評鑑,另外還申請了新藥物評鑑,由來自長庚大學醫學影像暨放射科學系助理教授魏孝萍、台灣大學獸醫學系暨研究所副教授詹東榮、台北榮民總醫院核子醫學部林漢民總藥師、新光醫院迴旋加速器中心殷國維技術主任四位訪查委員,及兩位衛生署陪同人員藥物食品檢驗局連淑華、藥政處黃淑萍共同評鑑。
目前台灣醫學常做的FDG,也就是氟去氧葡萄糖注射液,主要用在癌症攝影上,而花蓮慈院這次提出新正子藥物F-DOPA注射液,通過衛生署GMP用藥查核後,未來將使用在巴金森氏症及罕見的神經內分泌腫瘤的檢查上。
花蓮慈院核醫製藥中心主任高志浩表示,我們是醫院並不是藥廠,但是在東部,為了守護所有民眾的健康,有些藥物是需要自己研發的,這次通過衛生署正子檢查用藥生產FDG以外的新藥物GMP的查核,是國內第一個通過這項認證的醫院。
針對這項研究花蓮慈院從2002年開始研發,主要是用來診斷巴金森氏症,過去是受限於法規,經過多年來與衛生署溝通後,制定新的申請辦法,可以提出申請而獲得核准,高志浩主任說,相當感恩醫院多年來的支持,及核醫製藥團隊的用心與努力,未來也會積極爭取開發新藥的申請。
花蓮慈院的巴金森治療技術曾經榮獲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的榮譽,現在又有新正子藥物的提出,在核子醫學領域中,花蓮慈院可說是獨步全台,對巴金森氏症患者來說,更是一大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