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有愛無礙 東基協助失能長輩、身心障礙者出門更輕鬆

有愛無礙 東基協助失能長輩、身心障礙者出門更輕鬆

台東縣南北狹長、山地比平原多,大眾運輸系統又不便捷,交通問題成為外出時要面對的第一個難題。對行動不靈活的失能長輩、身心障礙者來說,更是傷透腦筋。有鑑於此,一粒麥子基金會(台東基督教醫院創設)自今年四月即啟動復康巴士服務,又接續於七月、九月分別承辦台東縣政政府的「台東縣身心障礙者免費復康巴士服務」、「台東縣十年長照交通接送服務」,只要撥打311922一通電話、事先預約,復康巴士就會到宅接送,解決失能長輩、身心障礙者出出入入的交通煩惱,讓他們放心出門、安心回家。廿九日上午,台東縣政府、一粒麥子基金會舉辦「台東縣復康巴士」捐贈及啟動儀式。首先由一粒麥子基金會知本社區照顧關懷點建農站的三十二位長輩,打出鏗鏘有力的森巴鼓表演,熱鬧的揭開了儀式的序幕。接著,由台東縣政府社會處副處長辛進祥、復康巴士捐者代表-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宜、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等人共同剪綵。辛副處長致詞中表示,隨著在地老化的潮流,政府也注意到這趨勢,近年來陸續推動關懷據點、日托站、乃至今年的復康巴士服務,雖有理念但仍須靠民間的支持,感謝社區福利推展上始終不缺席的一粒麥子基金會樂意承接這項業務,希冀大家共同把社會福利工作做的盡善盡美。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黃志宜表示,本次捐贈的「文通號」復康巴士,是因頭彩中獎人特別希望能為台東社會福利盡點心力,幫助更需要幫助的人。而台東基督教醫院長期以來在後山的服務品質及績效,深獲彩主、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及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董事會高度肯定,於是促成這件美事。台彩總經理黃志宜除感謝頭獎彩主的善心,並傳達彩主指定採購配備最好、最新進的復康巴士,希望提供最安全、最舒適的服務。一粒麥子基金會董事長呂信雄則予以回應,謝謝政府的信任、台彩的大力協助和眾多愛心人士的促成以及麥子基金會同工在短時間內把服務建構起來,期許基金會集眾人之力服務更多需要的鄉親。自七月份「台東縣復康巴士」開跑以來,截至目前已有四十四位鄉親搭乘,總計服務七百七十一人次,平均一週五天出車超過四十五次。復康巴士的收費方式,是依據政府訂定的收費標準來執行,最高福利是免費,針對中低或低收家庭則另有優待。 五年前因車禍導致右眼無法看見、雙腳癱瘓無法行走的江女士,就現身說法感謝復康巴士幫助她從依賴輪椅,進步到可以藉著助行器走路;從需要小孫女陪同復健,到可以自行到醫院復健。江女士說:「過去還沒有復康巴士,我都是搭計程車來回每次四、五百元,我的經濟很不好!每週做兩次復健就要花將近一千元, 現在非常感謝有了這項服務,我才能復原得比較好。司機服務很好,開車也慢慢開,很安全!真的很感謝!」隨後,由復康巴士專任司機韋興華當場示範操作,讓坐在輪椅上的江女士安全舒適的進出復康巴士。目前投入服務的三輛復康巴士,都由愛心人士捐贈。最早投入服務的是應柴秀珍女士紀念基金會捐贈的復康巴士,第二輛是中國信託慈善基金會、台灣彩券股份有限公司共同捐贈的「文通號」復康巴士,第三輛是不具名善心人士捐贈的「廷鋒寶環號」復康巴士。這三輛車都屬於高車頂的車款,每輛造價約一百六十五萬元,內部空間比其他由廂型車改裝的復康巴士還要寬敞。考慮搭乘者的安全舒適,每輛車加裝輪椅升降設備、固定輪椅安全鎖,讓坐輪椅的人士可以直接坐輪椅進出復康巴士。還有,車內預備了活動階梯,方便未乘坐輪椅的身障者上下車,同時也配備一張輪椅供需要者乘坐。為因應復康巴士使用率的不斷攀升,以及提供更周全的服務,由另一位不具名善心人士捐贈的一輛復康巴士將於近期到位,屆時一粒麥子基金會將有四台高車頂復康巴士為台東需要的鄉親提供服務。您要出門就醫、就業、就養,或者使用各項長期照顧福利,卻為交通工具所苦嗎?「台東縣復康巴士」電話預約、派車到府接送的服務,可以幫助您!

東部「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論壇31日在花蓮慈院登場

東部「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論壇31日在花蓮慈院登場

「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論壇」,今天將由花蓮慈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及國內多位在這項手術領域的傑出醫師,透過臨床經驗分享,進而正確應用並推廣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減少手術併發症發生率,以提昇病人安全。 腹腔鏡手術的進展不但能夠縮小傷口,降低疼痛度。傳統的大腸直腸癌切除手術需要將整個肚子打開,傷口較大、恢復速度也較慢;若可以進行腹腔鏡手術割除癌細胞,手術時間只需二個小時,也將傷口縮小為三公分左右,並能夠降低併發症的發生,術後約五至七天就能復原得非常良好。但值得注意的是,因為腹腔鏡手術的傷口小,相對的對於腫瘤大小也有一定的限制,最好不超過五公分為宜。 近年來,國內外提倡從「自然口」將大腸直腸腫瘤取出,這種更微創的腹腔鏡手術為「自然口取瘤手術」,手術程序與腹腔鏡手術相似,不同的是,在腫瘤切除後,是從自然口將腫瘤取出,患者免於在腹部多留下一道傷口,更能夠減緩患者傷口的疼痛度。   首度在東部舉辦的「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論壇也廣邀全台各地的大腸直腸外科主治醫師、一般外科主治醫師、大腸直腸外科總醫師、一般外科總醫師參加。花蓮慈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糠榮誠、馬偕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許希賢、中國醫藥學院附設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陳自諒、台大醫院大腸直腸外科主任梁金銅以及台中榮民總醫院陳周斌等資深傑出醫師都將與會分享。 論壇中,除認識認識腹腔鏡手術的歷史發展及現況,教導腹腔鏡手術的技巧,包括基本器械使用、術中應注意事項、如何避免併發症等基本手術之相關概念,且將經由影片分享的指導及自由討論,使與會醫師熟悉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的操作及培養基本技能,進而提升大腸直腸腹腔鏡手術的操作技巧。

嬰幼兒秋冬常見疾病與預防

嬰幼兒秋冬常見疾病與預防

炎炎夏日過後,天氣逐漸變涼,晝夜溫差加大。天主教聖功醫院小兒科 謝佩穎醫師表示,秋冬將至,是家有小寶貝的媽咪們最擔心的時候,因為此時是病菌活躍與易傳播的季節。除了秋冬氣溫下降,小寶貝抵抗力降低外,天氣寒冷,媽咪們往往怕小寶貝受到風寒而將門窗緊閉,導致室內空氣流通不良,也是造成寶寶容易感染病毒的原因。此外,秋冬季病毒盛行,如: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鼻病毒等,寶寶生病的機率自然也就提升了許多。在秋冬季節,一定要注意身體的保健,做到防患於未然。而秋冬季節應預防哪些疾病的發生呢?謝佩穎醫師舉例說明:一、鼻咽炎(感冒)因鼻病毒、冠狀病毒等兩百種以上的病毒所引起,藉由飛沫或直接接觸口鼻分泌物而傳染,小孩一年平均有5~8次的感染,好發於天冷季節。在2~5天的潛伏期後,會出現流鼻水、鼻塞、咳嗽、輕微發燒、頭痛與食慾下降,年齡越小,症狀越明顯、越容易併發細菌感染,其中以中耳炎與鼻竇炎最常見。這時必須要多補充水分、維他命或其他富含維他命食物,多休息再輔以症狀治療的藥物,若發生中耳炎與鼻竇炎等合併症,則需添加抗生素治療。二、流行性感冒症狀比一般感冒嚴重的「流行性感冒」,則是冬季感冒的代表!共分成A、B、C三型流感病毒,會出現寒顫、高燒、頭痛、倦怠與肌肉酸痛症狀,數天後再出現咳嗽、流鼻水等感冒症狀,發燒期間約3~4天。大約一星期就會逐漸好轉。當流感嚴重時,可能出現肺炎等併發症,需住院治療,建議先行施打流感疫苗預防疾病發生。三、哮吼好發於秋、冬兩季,以六個月~三歲幼兒為主要對象。哮吼的特徵是說話沙啞、發出如狗吠般的咳嗽怪聲與食慾降低,嚴重時,甚至會出現肋間凹陷等呼吸窘迫現象,常在半夜發作,必須住院治療。主要的病原體是副流行性感冒病毒、呼吸道融合病毒、流行性感冒病毒與腺病毒等,通常有感冒前驅症狀及發燒。四、急性細支氣管炎秋冬時分,細支氣管炎特別容易流行。雖然這種疾病往往症狀輕微,且可自行痊癒,但假如被感染的是兩歲以下幼兒。症狀則可能是十分嚴重的喘,必須住院治療。細支氣管炎的病原體有許多種,但仍以呼吸道合體病毒較為常見。其所引起的喘,也較為嚴重,且常發生呼吸衰竭,必須使用呼吸輔助治療。臨床上細支氣管炎的主要症狀是發燒、流鼻水、咳嗽與鳴喘(wheezing)。這些症狀與哮喘類似,常會被診斷為幼兒型哮喘。細支氣管雖是輕微疾病,絕大部分都可在門診治療,但孩子如果原先是慢性肺疾病的患者,症狀就特別嚴重,發生呼吸衰竭的可能性也高。細支氣管炎以病毒感染為主,治療上則以氧氣帳、水份與呼吸道物理治療比較有效,不必使用抗生素。五、輪狀病毒腸炎輪狀病毒是一種極容易造成腸炎的病毒,在電子顯微鏡下呈車輪狀,因而得名。被輪狀病毒感染後,孩子可能出現的症狀是發燒、皮膚紅疹、嘔吐與腹瀉。有些孩子因為嘔吐腹瀉嚴重,導致脫水、酸中毒與電解質的不平衡,必須住院用靜脈方式加以矯正。輪狀病毒疫苗雖已開發,但使用並不是很成功。因此預防輪狀病毒感染,目前仍以注重衛生為主。六、肺炎鏈球菌肺炎一般稱為肺炎雙球菌或球菌,是一種革蘭氏陽性的雙球菌或鏈球菌,這種病菌常潛伏在人類鼻腔內,一旦感冒或是免疫力降低,快速複製的肺炎鏈球菌就可能從呼吸道或血液入侵,輕微的引起中耳炎、鼻竇炎等,嚴重時會導致肺炎、敗血症與腦膜炎,甚至造成生命危險,不可不慎。七、水痘水痘的病原體,是一種叫做varicella zoster的病毒。這種病毒的主要侵犯對象是嬰幼兒與孩童。孩子被感染之後,經過10~20天的潛伏期就可能發病。在潛伏期,孩子的呼吸道就有病毒存在,可以傳染給其他人。水痘發病的初期症狀是發燒、倦怠、厭食、頭痛與腹痛。疹子多屬廣泛性,嗜中央性,亦即身軀比臉部和四肢都多。疹子的特色是紅疹、水泡、結痂三個階段同時存在,這些疹子十分的癢,孩子受不了就會去抓,造成繼發性細菌感染。此外,水痘也可以誘發腦炎與腦膜炎,有些病人也有可能發生雷氏症候群。謝佩穎提醒,目前水痘仍然沒有特效治療,所能提供的,只是使症狀減輕與支持療法而已。在預防方面,給孩子施以疫苗接種是最佳辦法。

帶狀皰疹不可輕忽 合併腦膜炎及神經麻痺

帶狀皰疹不可輕忽 合併腦膜炎及神經麻痺

一位病患右臉疼痛數天後出現水皰,診斷為三叉神經(第五對腦神經)第一分支帶狀皰疹。經外用藥膏治療後數天,病患開始意識不清及昏迷,經家屬送到急診後發現,病患還合併有腦膜炎症狀(意識不清、頸部僵硬)、動眼神經(第三對腦神經)及外旋神經(第六對腦神經)麻痺。經加護病房密切照顧,並給予注射抗病毒藥物治療十天後,病患意識完全恢復正常,但仍殘留腦神經麻痺後遺症。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神經內科主任蔡士智提醒,當帶狀皰疹發生在臉部或是會陰部時一定要小心,並到神經內科接受藥物治療,不然容易引發眼角膜潰瘍造成視力受損甚至失明,或是大小便功能障礙及失禁。尤其免疫力不好的糖尿病病患及老年人更不可輕忽,以免嚴重時,如上述病患引起腦膜炎,造成嚴重後遺症甚至死亡。

術後口腔清潔不徹底 大學男拔牙顎骨壞死

術後口腔清潔不徹底 大學男拔牙顎骨壞死

日前一名24歲男大學生因打籃球撞斷牙齒,為求節省時間,大學生同時接受拔、植牙手術,但沒想到術後沒多久卻發生顎骨壞死。患者經過治療後,目前已無任何大礙,可正常進食。天主教耕莘醫院 口腔顎面外科主治醫師 柯文昌醫師說明,顎骨壞死的發生率並不高且發生原因至今仍不明。臨床研究發現,顎骨壞死可能與罹患系統性疾病,如糖尿病、甲狀腺與副甲狀腺分泌機能不平衡有關,這些患者因為術後傷口癒合不易,須小心進行拔、植牙手術。其他導致顎骨壞死危險因子還有包括已確診的癌症(如骨癌、頭頸癌及白血病),與其伴隨施加的治療(如化學療法、放射療法、皮質類固醇治療),最後就是手術過程感染,以及不良的口腔衛生習慣。柯文昌醫師進一步解釋,該名男大學生因未罹患任何慢性疾病卻發生顎骨壞死,初步研判可能原因是在受到外力撞擊當時,週邊顎骨也已受到傷害而未於拔植牙前發現,以及患者術後有感染現象,導致傷口無法癒合,最後引起顎骨腐骨裸露等症狀。因此除非患者的口腔狀況理想,否則一般牙科醫師不應建議患者在同一天進行拔、植牙手術,兩次手術間隔6~8週的時間較佳。柯文昌醫師呼籲,顎骨壞死如果是感染引起,患者需要耐心接受抗生素治療,並且細心照顧患部與持續規律回診,約二至六週間即可控制病情。不過,為避免發生顎骨壞死問題,民眾應在接受牙科手術前都該充份告知醫師過往病史,經過醫師審慎評估患者的口腔牙周健康,確保手術安全性後方可進行。並且採取循序漸進的手術治療,千萬不要過度躁進,且剛完成植牙手術時,在前兩週傷口癒合期間一定要特別小心,保護傷口、徹底做好口腔清潔,按時服用藥物,避免傷口感染發炎,以降低顎骨壞死發生機率。

季節性流感疫苗 你打了沒!

季節性流感疫苗 你打了沒!

臺北市季節性流感疫苗成人劑型存量有限,接種前請先確認;幼兒劑型疫苗充足,請儘早施打抗流感!因受 H1N1新型流感疫情影響,今年臺北市民眾接種成人劑型流感疫苗非常踴躍,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今年流感疫苗接種率比區年同期成長2至3成,目前273家流感疫苗合約院所已超過四成合約院所無疫苗可施打,請民眾打疫苗前先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主題專區--流感疫苗資訊」查詢當日尚有疫苗之合約醫療院所名單,或可洽詢該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及轄區健康服務中心,以免白跑。衛生局表示截至10月22日止,臺北市成人劑型已接種16萬288人,其中65歲以上老人有7萬7,021人、國小學童有2萬7,045人及醫事人員有2萬3,709人。目前北市約129家院所尚有成人劑型季節性流感疫苗(3歲以上接種),因數量有限,每日皆有新增用罄的院所名單,該局會每日更新資訊於網路公告。6個月以上3歲以下接種之幼兒劑型流感疫苗,截至目前也已接種1萬2,879人,也比去年成長約7成,衛生局表示今年該劑型之疫苗,中央已全數撥入完畢,目前疫苗充足。由於幼兒免疫系統尚未發育成熟,疫苗注射後需2週後才能產生足夠的抗體,衛生局特別呼籲家長請儘早帶家中幼兒至合約院所接種,在季節性流感旺季來臨前,讓寶貝能有足夠抵抗力。

多桑世代的隱憂 失智症

多桑世代的隱憂 失智症

所謂的「多桑世代」是指台灣被日本統治的50年間,接受日本教育,說一口流利日語,爾後才學普通話的世代。除溝通困難造成目前75歲以上的「多桑世代」與家人的隔離感,失智症也成了必須面對的重要健康課題。天主教耕莘醫院新店總院 神經內科醫師劉議謙解釋,失智症最主要的病徵是腦部「記憶退化」,一開始非常輕微而容易讓人忽視,如「完全忘記與別人的約定,且事後怎麼也想不起來有這麼一回事」、「明明就在家附近,卻繞來繞去找不到回家的路」。失智症好發在老年人,如逐漸拖延,會讓疾病進展到中、末期,出現妄想、錯亂等會困擾家人的行為,然而,事實上大多數患者都是在此時期才被帶來醫院就診,不過,中到重度的失智症卻是對任何治療都反應比較不好的階段。劉議謙表示,失智症患者腦海中的記憶就像被強力橡皮擦抹去一樣,給再多提示都想不起來。失智症患者初期會出現「規則的被破壞」症狀,如將鞋子放到冰箱或鍋子擺回衣櫃,而且會重覆不斷發生以及出現語言能力的缺失,如說話的詞彙、引用的成語都會逐漸減少。同時,對方向感及時間概念模糊,雖是患者從小生活的環境,仍會感到陌生,甚至迷路。此外,患者還會出現讓家人十分困擾的行為,包含焦躁不安、日夜不分、妄想、幻覺、不理人、徘徊、收集癖、暴飲暴食、暴露,甚至對家人的言語、行為上的暴力;症狀嚴重時,最好請精神科醫師介入治療。退化型的失智症,症狀可長達數年,如在短時間內進展到嚴重痴呆,常常可能是一些其他的神經病變引起,如腦瘤、腦中風、腦膿瘍、硬腦膜下血腫或腦炎。劉議謙進一步說明,失智症的治療可分成三層面,第一是醫師處方的藥,對於輕中重度的失智症各有不同的藥物治療策略,第二則是行為及認知的治療,主要以輔助及幫助患者的生活為主,第三是筆者個人覺得最重要的層面,也就是家庭的支持,包含了包容與心理的支持,平常身為家中長者的多桑世代,一旦有了失智的問題,心中的挫折與難過不言可喻,家人的關懷與體諒的重要性更甚以往。目前日常生活中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包含每星期固定三次以上的運動、多跟別人接觸以及多閱讀、多動腦,簡單說起來就是別讓自己閒著;至於筆者常被問到的靈芝、銀杏等健康食品,目前沒有大規模的文獻來證明有效。 「多桑世代」年輕時做出了諸多貢獻,現在正是身為後代的我們為他們伸出援手的時候!劉議謙最後提醒民眾,適時找一位神經科醫師聊聊,評估並做出合適的治療計畫是重要的,因為失智症的盛行率會隨著年齡的增長而逐漸增加,多動腦、多運動就可以輕鬆的達到預防效果。

「銀」向健康 咀嚼料理沒煩惱

「銀」向健康 咀嚼料理沒煩惱

根據內政部統計,臺灣早在1993年已跨越聯合國所定義的高齡化社會7%門檻,成為高齡化社會,至2006年7月底止,臺灣65歲以上老年人佔總人口10.09%(內政部統計資料),預估至2010年,臺灣老年人口將高達12%,高齡族群確實逐年增加,雖然長期照護安養機構也逐漸興起,但若能有家庭成員照顧,仍是多數長者期盼。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營養科主任游春梅表示,大家都希望在老年時仍有健康身體,但老化是難免的事實,如何幫助老年人達到均衡營養,是我們做子女的責任。因為有均衡營養才有健康身體,論及營養,就是要能吃得下「食物」。游春梅說明,多數老年人(銀髮族)幾乎都有咀嚼問題(缺牙、假牙),甚至吞嚥有困難等,能幫長者做好口腔牙齒健康最好。游春梅說,若仍無法正常咀嚼,則可多利用目前多功能調理機或調理刀具,依長者營養需求及咀嚼能力,在家就能輕鬆料理符合長者營養餐,讓長者攝取足夠食物,才有健康身體,也因此提升長者生活品質。游春梅介紹以下幾項如何以全家人普通餐再利用調理機具,在家輕鬆又快速為長者準備餐點:首先依長者咀嚼能力,把食物分成五種不同質地製備方式。ㄧ、普通餐符合一般成人營養需求的均衡飲食,適用於全家人及咀嚼功能正常的長者。 內容應包含六大類食物(一人份/熱量685大卡):‧五穀飯-材料:五穀米、白飯‧魚片豆腐-材料:鲂魚、豆腐、香油‧松子玉米肉末-材料:松子、絞肉、玉米粒‧素妙三菇-材料:柳松菇、鮑魚菇、香菇絲、油‧時令蔬菜-材料:清江菜、油‧山藥枸杞雞湯-材料:棒腿肉、山藥丁、枸杞‧水果-材料:柳橙一顆二、細碎餐適用於牙齒功能較差,咀嚼有些困難的長者 內容同普通餐,可利用調理剪刀,將較大體積固體食物剪成較細碎質地,或用研磨機瞬間鍵快速擊碎食物,使食物成為比較好咀嚼且較易吞嚥。備註:營養成分同普通餐三、泥狀餐適用於沒有牙齒,咀嚼有困難的長者。 內容同普通餐,可利用多功能調理機研磨功能,將較大體積固體食物不需加水研磨成泥狀質地,可不需咀嚼且較易吞嚥。 備註:營養成分同普通餐四、半流質餐適用於沒有牙齒,咀嚼有困難且須親人餵食的長者。 內容同泥狀餐,把食物經研磨機擊碎後,加入稀飯、麵條,成不需或稍加咀嚼即可吞嚥的飲食。 備註:1、食用流質的長者,最好少量多餐;2、可用細碎餐或泥狀餐,製作成兩份,一份當正餐,一份當點心來進食。3、每份熱量約250~300大卡五、全流質餐適用於無法咀嚼、吞嚥困難且須親人餵食的長者。 內容同半流質餐,將食物利用調理機調製成液態食物、若吞嚥有困難、易嗆到的長者,可加一些增稠劑,改為小口慢慢地吞。 游春梅強調,論及老年人營養,是指可以吃進肚子且能消化吸收的食物,然而老年人常伴有慢性疾病,必須配合適當修正飲食,若有任何飲食問題,可隨時諮詢營養師。當然家人「真心」付出、每餐「用心」調配、時時「關心」,有如此「孝順之心」,那家人就事事順心。備註:同半流質餐 以上由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蔡素琴營養師及趙炯宇廚師提供

脫下醫師袍 署基與長者同樂

脫下醫師袍 署基與長者同樂

署立基隆醫院附設護理之家於昨天下午辦理健康九九慶重陽音樂饗宴活動,藉由一連串的音樂才藝表演活動,拉近與護理之家住民的距離。由署立基隆醫院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PGY1)社區實務組的醫師及署基樂陶陶一同策劃演出,在重陽節之際,表達對護理之家阿公阿嬤們的敬意及關懷。活動由署基樂陶陶的陶笛表演展開序幕,接著便由鄭孟伯、劉靖揚、黃志生三位接受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的醫師利用鋼琴等樂器演奏一些阿公阿嬤們耳熟能詳的曲目,還有一連串的帶動唱,脫下醫師袍的三位醫師變得很親民。尤其是這位來自台北醫學大學畢業、現任台北榮民總醫院外科的黃志生住院醫師,除了展現好歌喉以外,連當今正紅的韓國最夯的sorry sorry舞蹈都融入在懷舊老歌中,不管是望春風、桃花鄉、還是雨夜花,曲曲都帶進了特別搞笑的舞蹈,逗得每位住民都笑的很開懷。個性外向的黃志生醫師表示,看到阿公阿嬤們展開笑顏的那一刻,就覺得很值得。署立基隆醫院這群來自承接衛生署「畢業後一般醫學訓練計畫」的醫師們,自98年10月1日起至本院接受為期一個月社區實務訓練,在訓練結束前夕,適逢九九重陽,於10/28(三)當天在本院附設護理之家主動規劃了一場音樂饗宴活動,學習之餘,透過活潑生動的音樂表演,拉近與護理之家住民的距離,與長者同樂。署立基隆醫院除了秉持服務大基隆地區民眾之責,積極提供醫療及社區服務外,也希望能夠藉由本次由醫師自發性的音樂饗宴表演,改變以往總是讓人覺得冷冰冰的醫院及有距離感的醫師印象,同時,透過活動,也希望在護理之家的阿公阿嬤們可以感受到署立基隆醫院的用心與關懷。

注意!壯陽食品的致命危機

注意!壯陽食品的致命危機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日前針對市面上疑涉宣稱壯陽之產品進行專案抽驗,結果檢出含有壯陽西藥成分!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不肖業者看準男性對於性功能障礙多半難以啟齒,寧可自行食補心安,也不願依循正常管道經由專業醫師診斷治療,所以大膽以「食品」之名義販售,但非法掺雜壯陽西藥成分,謀取暴利,大賺黑心錢,枉顧消費者健康!產品普遍標榜中草藥萃取成分,惟另標示「事前2-3小時服用」、「正常人事前1小時提前服用1顆,即可維持雄風」等詞,實不難看出端倪,消費者購買前應仔細閱讀產品資訊,否則花大錢反傷身,也求償無門。衛生局查獲製造、販賣這類產品之業者將爰依藥事法第82條(製造或輸入偽藥或禁藥者,處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1,000萬元以下罰金)及第83條(明知為偽藥或禁藥,而販賣、供應、調劑、運送、寄藏、牙保、轉讓或意圖販賣而陳列者,處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新臺幣500萬元以下罰金)處分。 追求強壯持久,是許多男性的夢想!衛生局特別呼籲男性民眾,「性」福其實需要健康的身心配合,養成良好的日常生活作息、調適壓力、注意均衡飲食,並要有適當的運動,才能有幸福美滿的生活。不要購買來源不明之產品,也不要聽信偏方,身體如有不適或需求,皆應求診專業醫師,不當使用市售摻加西藥之產品,其成份含量不明,後果堪虞,男士們如有心血管方面疾病,倘若又服用該產品,嚴重的話可能會有致命的危機,各位男士們於購買此類壯陽養身的食品前千萬要三思!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再次呼籲民眾,目前國內核准具有治療勃起功能障礙的產品,皆屬處方藥,必需經由醫師診斷,開立處方。切記「食品」不具療效,大家一定要有「食品不是藥品,絕對不可能有任何醫療效能」的概念,因此,不具療效的「食品」如食用後具有療效反應,則極有可能違規添加西藥成分,若您有發現不法產品或食品宣稱具有醫療效能者,請儘速向衛生局舉發【不法檢舉專線:1999(外縣市02-27208889)轉1043】,以上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