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終結人工肛門夢魘 直腸癌患者保肛門棄糞袋

終結人工肛門夢魘 直腸癌患者保肛門棄糞袋

林小姐5年前被診斷罹患低位直腸癌第三期、腫瘤約三公分大,當時才26歲的她以為要切除肛門,未來五、六十年都要使用人工造口,糞袋不離身。後來經郭立人醫師施行保肛手術-「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成功切除直腸腫瘤,肛門也得以保留。目前如常人般控制排便,次數正常且不需隨身攜帶糞袋,生活品質不受影響。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因此低位直腸癌患者中,每年有高達七成以上病患,需終生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痛苦過活,對患者的社交及生活是一大打擊。每年約有四千位直腸癌患者,低位直腸癌約佔一千位,其中七成以上(七百至八百位左右)的患者需隨時隨地帶著人工肛門及糞袋行動,生活極為不便。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直腸外科團隊今年十月開始在低位直腸癌治療上有新的嶄獲,執行「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再以降結腸連接肛門,替代被切除的直腸腫瘤段,手術需耗時七個小時,猶如「直腸隧道開通」工程,無需摘除肛門,讓直腸癌病患擺脫人工肛門夢魘,且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復發率降至4.4%,讓患者生活品質與尊嚴得以維持,為病患提供肛門保留新希望。北醫附設醫院肛門直腸外科主治醫師郭立人表示,低位直腸癌因腫瘤位置接近肛門,一般處置大多以切除肛門後裝置人工肛門為主,但單以外科手術切除的大規模統計,局部癌症復發的比率為12%,甚至有報告指出高達33%的局部復發率。郭立人醫師強調,「肛門括約肌間分離手術」是一項耗時長、複雜困難的手術,首先需以腹腔鏡微創手術將腹腔內沾黏彎曲的降結腸分離、鬆脫,這個過程就需耗費一個多小時。再將肛門口的括約肌間內外分離,然後把骨盆腔內的低位直腸腫瘤段切除,最後再將已鬆脫、高位的降結腸連接至肛門口縫合,等於是重新做一段新直腸,讓括約肌能夠正常控制排便。這項手術需耗時七個小時,分別從腹腔、骨盆腔及肛門進行,猶如一項「直腸隧道開通」工程。北醫團隊以多科整合性治療,執行「括約肌間分離手術」,即是在直腸癌手術前,輔以放射及化學治療後,再施行根除性的直腸癌切除手術,目前對直腸癌的治療,其五年存活率達八成以上,且其局部癌症復發率也降至4.4%,不但能有效降低癌症復發率,還能讓病患保留肛門,有良好的排便控制,維持生活品質及正常社交活動,反應十分良好。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統計,台灣每年大腸直腸癌新增病例已突破萬人,高達10,248人,大腸直腸癌發生率首度超過肝癌,成為國人發生人數最多的癌症。大腸直腸癌的快速攀升多半肇因於飲食中攝取過多紅肉及缺乏運動。研究指出,飲食中蔬菜水果的攝取可以降低大腸直腸癌的發生,而脂肪、紅肉等攝取過多則可能增加大腸直腸癌的發生。

掉髮起膿皰小心是頭癬在作怪

掉髮起膿皰小心是頭癬在作怪

2歲大的女孩於入院前2週,在左側頭皮開始出現紅、腫、熱、痛的腫塊合併膿瘍的產生,起初曾在地方診所診斷為蜂窩性組織炎,接受口服抗生素治療,但頭部病灶依舊未改善。根據母親主述,患童曾在3週前和外婆家的狗有親密接觸。因臨床症狀持續,經由門診收入院接受進一步檢查。理學檢查方面,左側頂部及顳部之頭皮有6.5 x 4公分的大腫塊合併滲出液及膿包的產生,其病灶處頭髮易斷落;兩側頸部淋巴結有腫大之情形。起初使用靜脈抗生素及局部抗黴菌藥物治療,但效果並不顯著,後續頭部病灶之細菌培養也未呈現微生物生長,故會診小兒感染科醫師做進一步評估,因臨床高度懷疑是受皮癬菌感染而引起的頭癬,隨即使用抗黴菌藥物Lamisil (4 mg/kg per day)治療。在皮膚科醫師的協助下,將患童頭部的落髮做10% KOH抹片檢查,結果呈現毛髮內感染;而Wood's紫外燈檢查則可見病變毛髮處有藍綠螢光現象;故確診為禿瘡癬。患童在接受7週Lamisil治療後,重複頭部病灶處的黴菌培養無任何微生物發現,血液常規檢查及肝功能亦在正常範圍內,但之前病變處之頭皮已有多處呈現禿髮之情形。三軍總醫院小兒部 林建銘醫師表示,人體的表淺黴菌感染通稱為「癬」,造成感染的皮癬菌主要有三大類:毛髮癬菌、表皮癬菌、小芽胞菌,通常只侵犯到皮膚的角質層。依感染部位不同,可命名為頭癬、股癬、體癬、足癬等名稱。林建銘說明「頭癬」好發於青春期之前的兒童,尤其是黑人小孩。其可使頭髮鬆脫、出現頭皮屑,嚴重時病人的頭皮還會腫脹、化膿,所以台語俗稱頭癬為「臭頭」。也因為頭癬可出現化膿,病人常被誤認為細菌感染,接受抗生素治療卻無效,延誤了就醫的時間。就臨床表現而言,頭癬可有五種型式,而當中的禿瘡型在頭皮會有一大型化膿性、發炎性、塊狀突起的病灶,極疼痛。病變部位可為單一或多發性的,多為直徑1~5公分圓形禿毛的皮膚硬結如小腫瘤塊,甚至引發頸部的淋巴腺腫大,病變嚴重者即便治療後也會形成永久性的疤痕性禿髮。多藉由親密接觸飼養寵物如:貓、狗、天竺鼠、小白兔等而被傳染。頭癬使用外用抗黴菌藥物治療通常無效,一定要接受口服藥物的治療;療程約四至十二週。林建銘提醒民眾,合併使用抗黴菌配方的洗髮精,也可縮短頭癬治療療程。在預防方面,家中養的貓、狗患皮膚癬菌病後,也能傳染給人,致成體癬或頭癬,因此對家中飼養的寵物要經常檢查,一旦出現非正常脫毛斑片,要去獸醫部門確診治療,防止傳播。而病患的用品包括梳子、帽子、枕頭、床、毛巾一定不能共用與他人共用,且要用熱水燙過,以免傳染他人。一般民眾及臨床醫師若能充實這方面的知識,便能在第一時間給予正確的診斷與治療,嘉惠病童。

白木耳取代燕窩更養生!

白木耳取代燕窩更養生!

最近年節到了,很多人送禮給家裡的老人家,其中很多是燕窩禮盒,父親拿給我看,要我鑑定一下,可不可以吃?對身體是不是有幫助?首先,我當然要「神農嚐百草」先喝一瓶……沒想到,我第一個反應是:哇!好甜啊!還好父親沒有糖尿病,否則馬上就血糖標高!接著,我還要負責分辨燕窩的真假,說真的,我一點把握也沒有。前幾年台北市衛生局抽查市售燕窩,發現有六成燕窩是假的,內容是由海藻酸鈉、豬皮、洋菜或白木耳所取代。甚至連販售燕窩的業者都承認,一般人要用肉眼辨識真假很困難,所以,我們吃進的燕窩到底是真?還是假的?都很值得商榷!吃燕窩是東方人特殊的養身方式,根據「本草綱目」記載,燕窩入肺生氣、入腎滋水、入胃補脾、補而不燥等。但是,現在的科學文獻對燕窩的研究實在太少,由燕窩的營養成分來看,也實在看不出它優於其他的蛋白質食物。如果說燕窩的膠原蛋白豐富,其實像魚皮、雞爪、牛筋等也不輸燕窩的效果;再由環保觀念來看,把燕子的巢拿來吃,似乎對燕子們不是很友善;尤其有些燕窩的商家為了要讓它賣相好看,常會加一些漂白的化學藥物來處理,因此,在這些漂白、煮沸的處理過程中,就算原來燕窩裡真的有什麼特殊的保健成分,可能也已經被破壞了。最重要的是,花了那麼多的錢買的燕窩到底是真是假,自己都不知道,如何保健身體?反倒是有些中醫師或營養師提出,可以用白木耳替代燕窩。或許有些人覺得真是天差地遠,怎麼可以拿來相比?但是,目前有非常多的科學文獻證明木耳的保健功效。白木耳又稱銀耳,燉煮之後的口感與燕窩相去不遠,而且白木耳沒有真假的顧慮,更沒有環保或宗教上的問題,或許我們應該多花點時間認識白木耳,了解一下這個高貴不貴的「平民燕窩」。總之,燕窩是長久流傳下來的保健聖品,我不否認燕窩或許有它的保健功效,但是,因為假貨太多、價錢太貴、不夠環保、現在的科學研究也太少等因素,我寧可選擇平民化、又與燕窩口感相似的食材--白木耳,雖然,在某些燕窩信仰者的心中,白木耳是無法取代燕窩,但是,透過研究結果證明,白木耳的確是不錯的養生食材。本文摘自:你吃對營養了嗎,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2/6/233.html

髮量變少原來是子宮肌瘤引發缺鐵性貧血所造成

髮量變少原來是子宮肌瘤引發缺鐵性貧血所造成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家庭醫學科賴芸蜂醫師表示,一位35歲的女性病患來到門診說:「醫生,我最近一直在掉頭髮,很擔心會變成禿頭!」這位病患表示自己最近一個月以來,手指輕輕滑過髮稍,指縫間就夾出一把頭髮,整體髮量也較以往稀疏,原本以為是自己多慮了,直到有朋友也注意到她的髮量變少,她才驚覺真的出問題了。賴芸蜂醫師說,仔細檢視這位女病患的頭髮,頭皮完整,毛囊沒有受傷、發炎或感染的現象,沒有整塊光禿的落髮區域,也沒有過度綁頭髮或拉扯的跡象,於是安排抽血檢驗,結果顯示她有缺鐵性貧血。更進一步詢問後發現,原來她最近幾次月經來潮時,衛生棉片不到3個小時就會濕透,早晨睡醒常有經血溢流的情形,月經來後的第五天仍持續出血,給予處方鐵劑補充並同時轉介婦科門診,檢查後診斷是子宮肌瘤導致月經大量出血,引發缺鐵性貧血。賴芸蜂醫師表示,異常掉髮的常見原因有:雄性禿、圓禿、生理性禿髮、拉扯所致禿髮、藥物所致禿髮、感染所致禿髮、疤痕性禿髮等。而這位病患的掉髮,屬於生理性禿髮。生理性禿髮常發生於發燒、生產、承受生活或工作壓力後。另外,缺鐵性貧血、甲狀腺功能亢進或低下也可能誘發生理性禿髮,但有時生理性禿髮並不容易找出原因。不過即使無法找出確切的原因,只要沒有其他損害破壞毛囊的病因存在,經過適當的治療,大部分的生理性禿髮會在四至六個月後,再長出新生的頭髮。賴芸蜂醫師提醒婦女朋友,由於月經出血不容易定量測定,而且各人的主觀認定有很大的差異,因此臨床上常見因月經出血造成貧血卻不自知的病患,建議最好能習慣記錄每次月經來潮的情形,例如每天使用衛生棉片的數量、更換衛生棉片的速度、有無血塊或溢流的現象、每次月經出血的天數,以便了解月經出血的實際狀況。另外,對於一般民眾而言,若身體出現初期症狀但不曉得該掛哪一科,可先請教家庭醫學科醫師,安排檢查評估可能的病因,再進一步對症下藥。

妳的白帶困擾,中醫對證治療

妳的白帶困擾,中醫對證治療

蔡小姐,五十多歲,已經接近更年期,來到診間求診時問到:「醫師,人家都說更年期的女性會容易陰道乾燥,但我的分泌物卻很多,是不是感染了?」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中醫科醫師羅珮琳說,白帶是很多女性朋友非常困擾卻又難以啟齒的問題,其實所謂的白帶,可分為生理性及病理性。羅珮琳解釋,所謂生理性白帶,是指正常的子宮頸分泌物,會根據女性月經週期而有量多與量少的變化。正常分泌物是黏稠、透明、沒有異味的稀薄鹼性分泌物。這種正常分泌物在排卵期會特別量多且黏稠,呈現拉絲狀,中醫稱為錦絲帶下或絲狀帶下。病理性白帶,則是因為陰道炎、子宮頸炎、骨盆腔炎症等疾病,導致陰道PH值改變,使得細菌、黴菌容易滋生在陰道中,這時分泌物增加、且有可能呈現黃色、綠色、豆腐渣狀、甚至泡沫狀的分泌物,伴隨有魚腥味、酸臭或腐臭的異味,同時有陰道搔癢與灼熱感,中醫古籍對此種異常分泌物也曾有五色帶下的描述,這種因為疾病所導致的異常分泌,應該立即找醫師診斷治療。羅珮琳表示,中醫定義白帶為婦女陰道白色或淡黃色、稀薄或黏稠分沕物,綿綿不斷而下,因此又稱白帶為帶下。中醫認為,會造成白帶的原因有幾種,可分為體質型帶下以及感染型帶下。體質型帶下脾虛症狀:帶下色白質薄無臭,面色白或萎黃,手足不溫,神疲乏力,納少,小腹重墜感、大便不成形,容易覺得腳腫。臨床中,此種證型非常常見,通常去西醫檢查沒有異常卻得不到改善,所以來中醫求診。羅珮琳指出,這種證型常見於年輕女性,通常是多食冰冷,體內濕氣無法代謝所造成,可以用中藥完帶湯加減來治療。通常服中藥一週後,就有明顯改善,此種體質的女性朋友應該少吃生冷及冰品,才不會導致白帶復發。腎虛:通常發生在中老年婦女,於更年前後期或停經後較為常見,可分為腎陰虛與腎陽虛兩種:腎陰虛:症狀:帶下量多色黃或赤白相兼,或伴有陰部搔癢,甚至有灼熱感,心煩易怒,頭暈目眩,口乾內熱,耳鳴心悸,腰痛。這種因為腎陰不足導致虛火的情形,可以用含有知母、黃柏的中藥方劑,如大補陰丸或知柏地黃丸來調理。腎陽虛:症狀:白帶量多質稀薄,終日淋漓不斷,如清水般流出,腰痠如折,小腹冷感,頻尿,夜間頻尿且尿量多。這種虛寒性體質,可選用具有補腎陽功效的中藥,如:肉桂、附子或者用成方桂附八味丸來調理。感染型的帶下濕毒: 症狀:帶下量多色黃綠如膿,黏稠或渾濁如米泔,呈泡沬狀,穢臭,陰癢,小腹痛,小便量少色黃,口苦咽乾,低熱或輕微發燒。所謂濕毒是指感染所造成的帶下。通常細菌感染所造成的帶下,是分泌物屬於黃色或綠色;若是黴菌感染則分泌物會如豆腐渣般呈現白色,中藥可用易黃湯加上金銀花、連翹、土茯苓等藥材,或者配合中藥外洗坐浴方來治療。羅珮琳教導民眾,平日保養方面,女性應該要注意個人衛生,避免穿過緊身衣服,且盡量穿著棉質內褲,勿長時間使用護墊。工作需要長時間久坐的女性朋友,應適度運動來改善骨盆腔血液灌流。對於白帶量多的女性朋友,也有一些既是中藥也是大家常用食材,例如:白果、芡實,以及最近很流行的五味子,都有幫助減少帶下作用,但白果成人一日攝取量以10顆以下為主,不宜過食以免有中毒危險。她最後提醒,雖然對於很多女性來說,白帶問題是個不能說的秘密,但在門診也曾遇過已停經的年長女性,因為帶下伴隨血性分泌物而來求診,經過轉診確認為子宮癌症。女性朋友切莫因為害羞或者存有僥倖心態而不敢就醫,不要輕忽每個身體的警訊,即便是一個白帶,也能告訴妳許多身體秘密喔!

女子腹痛三週 檢查竟罹卵巢癌三期末

女子腹痛三週 檢查竟罹卵巢癌三期末

台中縣一名許姓女士腰部和右側腹部痛了三個星期,到醫院檢查竟發現已罹患卵巢癌第三期末,第二年又出現多處轉移,病情非常不樂觀。經光田綜合醫院腫瘤中心團隊積極施以「聯合療法」後,她的病情有了極佳的進展,除了維持很好的生活品質外,許多腫瘤都縮小甚至消失,許女士感謝醫療團隊的治療,讓自己還能「起死回生」。光田綜合醫院癌症中心郭集慶主任表示,許女士一向身體健康,育有4名子女,家中親族並無任何癌症病史,前年6月,她經期連兩個月都不太穩定,且右側腹部和腰持續疼痛了三週,到醫院檢查後竟發現自己已罹患卵巢癌第三期,施以手術及化療後癌細胞暫獲控制,但去年12月底疑似有復發跡象,醫院安排她進行全身正子電腦斷層掃描(PET-CT),由核子醫學中心王克彬主任加以判讀後果然發現肝臟及右腋下淋巴結都有多個明顯的腫瘤擴散。 許女士原本以為治療無望,情緒十分低落,但光田腫瘤中心結合腫瘤內科、放射腫瘤科、核醫科等跨科別的專業團隊,針對患者病況及病程採「聯合模式療法」。首先透過分階段的化療療程消除癌細胞,而位於淋巴結的腫瘤則輔以放射治療,成功讓該處的癌細胞失去活性。療程告一段落後,許女士再次接受該院正子電腦斷層掃描的全身檢查,發現身上大大小小腫瘤在幾個月內皆縮小甚至完全消失,顯示病情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和控制,而正子造影顯示出殘餘在腹腔、深層的小顆腫瘤轉移,再由放射腫瘤科楊英傑醫師以影像導航顱外立體定位放射治療(光子刀)加以控制,避免手術治療造成的大傷口和麻醉等風險。郭吉慶主任表示,癌症治療的方式很多,「聯合模式療法」顧名思義即是全面評估患者的病況及個人意願等特定情形,以緊密的醫療團隊整合各種療法,為患者量身規劃更全面而多樣化的嚴謹療程,提高癌症的控制率。而光田綜合醫院在西班牙國家研究委員會(CSIC) 網路計量研究中心於2009年7月公布的「世界醫院網路排名」中,是全球一萬八千家大型醫院中排名介於全球前3%~3.5%的頂尖醫院!國內許多家醫院都還排在光田的後面。因此已有遠處轉移的患者切莫過度悲觀消極,只要配合本院專業醫療團的治療並定期追蹤,仍有機會控制病情,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醫師也提醒婦女朋友,由於卵巢癌初期幾乎沒有症狀,隨著腫瘤變大才開始出現腹部不適、經期異常的情形,而這些症狀又容易被患者以為是腸胃問題或一般的經期不順,因此不易早期發現。建議40歲以上的婦女每年做一次骨盆腔和超音波的檢查,或可透過癌症指標CA-125檢查以確定是否有病灶產生。

並非每種蔬菜皆可生食

並非每種蔬菜皆可生食

蔬菜的範疇很廣,不是只有深色的葉菜類,還有果實類、根莖類、辛香類、種子類、海藻類,和水果提供的營養素很類似,但仍有些許不同。目前坊間提倡生食蔬菜,特別是穀類、豆類、蔬菜類等植物種子發芽的芽菜,這些嫩芽會將醣類和蛋白質轉化、分解成很容易被人體吸收的形態,且種子在發芽過程中,會自行合成維生素C,並產生大量酵素,營養密度比蔬菜來得高,所以常生食蔬菜,可以攝取到豐富酵素。能夠生食的蔬菜還包括萵苣、胡蘿蔔、白蘿蔔、番茄、小黃瓜、大黃瓜、彩椒、大白菜心、紫高麗、荸薺、豆薯等。不過,並非每一種蔬菜皆可以生食,如豆類含有皂素及豆素,皂素會對黏膜具有強烈刺激性,且含有破壞紅血球的溶血素,豆素是一種植物性毒蛋白,有抗凝血作用,需要高溫烹煮後食用;十字花科蔬菜的白花椰菜、青花椰菜、高麗菜,含有致甲狀腺腫物質,長期生吃,會使甲狀腺腫大;新鮮金針含秋水仙素,生芋頭、蘋果籽含天然氰化物,都必須經過加熱破壞,不然會引起腸胃發炎、腹瀉;菠菜、紫蘇含高量草酸,長期生吃,會引發急性腎衰竭。生食蔬菜,尚需注意蟲卵及農藥問題,如果要吃得安心,要選購不用農藥的有機蔬菜或安全用藥的吉園圃,但是有機蔬菜還是會有寄生蟲及蟲卵問題,食用時,仍需小心謹慎。蔬果的五大健康作用有,《增強抗氧化作用》蔬果中的維生素C、維生素E、花青素、兒茶素、檞皮素、芸香素等,都是非常優秀的抗氧化劑,能夠補捉過氧化物質,避免細胞遭到破壞,維持細胞的完整性,具延緩老化作用。《防癌作用》蔬果中含有許多防癌的物質,如檸檬烯酸、檸檬苦酸、皂素、芹菜素等,會使人體產生干擾素,使細胞產生抗病毒蛋白,並具有抑制腫瘤生長的功效,達到防癌作用。《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大部份的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化學素,多為鹼性食物,可以維持體液的酸鹼平衡。《降低膽固醇》蔬果中的維生素C對於促進膽固醇代謝、降低膽固醇沉積在心血管管壁具有良好作用,而蔬果中的膳食纖維,同樣具有降低血膽固醇效果,主要能與膽酸結合,增加膽酸由糞便的排泄量,促進膽固醇再代謝為膽酸。另外膳食纖維能夠吸附膽酸鹽,因而能夠降低膽固醇的吸收。《提高組織細胞修復力》蔬果中的維生素、礦物質、植物化學素可以提高修復細胞的癒合能力、對抗發炎作用,增強身體對疾病的自癒力。本文摘自:營養專家私藏養生蔬果法,由唐莊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2/6/237.html

「六分鐘護一生」募集真髮全台起跑

「六分鐘護一生」募集真髮全台起跑

1月9日高雄大遠百百貨 號召全民作愛心享好康為響應政府推廣國民健康的積極政策,持續關懷婦女健康的P&G寶僑家品,在「六分鐘 護一生」婦癌檢測觀念宣導的持續推動下,讓台灣的婦女朋友們對自我健康照護,從被動變成主動,自歷年的婦癌數據不難看出推廣的成效。今年,「六分鐘護一生」公益活動將邁向第16周年,除了持續推廣婦癌檢測宣導外,更與癌症希望協會合作,要共同為癌症病友募集髮束,製作假髮,讓美麗與自信的精神給予抗癌勇士,讓他們能更有勇氣的為生命繼續奮鬥。許多癌症病友在面臨治療過程中的掉髮副作用時都會感到十分沮喪,有些癌友在治療期間還需外出工作,因此,外觀對癌友而言,更是重要;為讓癌友在治療期間也能擁有美麗與自信,癌症希望協會除提供癌友假髮租借的服務,半年僅收清潔費300元外,更提供隱密、舒適地空間讓癌友能放心的穿戴適合及喜愛的假髮,讓許多癌症病友能在適時的協助下,心無旁鶩地走過抗癌路。為幫助更多癌友走過生命的低潮,癌症希望協會每年最少需要300頂的假髮,因此,今年 P&G寶僑家品「六分鐘護一生」特舉辦「六吋珍愛 愛無限」活動,要號召全民捐髮,作愛心享好康,鼓勵大家發揮己力助癌友!「六分鐘護一生-六吋珍愛」捐髮公益活動,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的支持下,將於99年1月9日(六)下午1點,於高雄市大遠百百貨大門口廣場舉行,現場除邀請小林髮廊專業髮型師為捐髮民眾免費剪髮外,還提供30歲以上免費子宮頸抹片篩檢、45-69歲協助預約乳房攝影檢查等多項免費健檢服務,歡迎民眾攜帶身分證及健保卡前往參加!當天凡參與任一檢測或捐髮,P&G寶僑家品即加贈沙宣或潘婷等精美髮品。活動洽詢:02-3322-6286分機27。

中壢華興醫院「新華興.在地情.再出發」

中壢華興醫院「新華興.在地情.再出發」

民國85年黃肇興創立華揚醫院,後來租與他人經營,十數年來受到鄉親支持與鼓勵。去(98)年九月租約期滿,收回華揚醫療大樓,重新設立華興醫院,以服務在地的鄉親為職志。為與鄉親們分享再出發的喜悅並提供更好的醫療服務,中壢華興醫院於昨日上午,在院區舉辦「新華興.在地情.再出發」開幕儀式暨健診活動,現場安排免費血壓、血糖、高血脂、骨密度…等健診活動。中壢華興醫院院長,同時也是骨科權威的紀文仁醫師表示,華興醫院目前擁有內科、外科、胸腔內科、神經內科、泌尿科、骨科、婦產科、整形美容科等完善科別,還有全新的呼吸治療病房,以及設備新穎的復健中心;洗腎中心亦積極籌設中,請鄉親們拭目以待。創辦人黃肇興醫師同時指出,華揚醫院十數年來的在地醫療服務,獲得廣大鄉親的肯定,華揚醫療大樓整修內部期間,造成鄉親就醫不便的困擾,在此致上十二萬分的歉意,如今「華興」再起,特於昨日舉辦「新華興.在地情.再出發」開幕儀式暨健診活動,就是希望中壢鄉親們能夠秉持以往支持華揚醫院的心情,讓華興醫院日益茁壯,也保障所有鄉親就近就醫的權益。中壢華興醫院院長紀文仁表示,華興醫院係原安興醫院創辦人黃肇興、黃肇基昆仲白手起家、胼手胝足所創辦,未來,以『成為大中壢地區最溫馨的醫療守護者』為願景的華興醫院仍將秉持過去對鄉親的健康承諾,以更專業、更優良的醫療服務團隊,繼續守護鄉親的健康,目前已擁有各項完善門診科別以及呼吸治療病房、復健中心…等,假以時日,華興將成為中壢在地醫療的新地標。

舊補牙換新,年輕從「齒」開始

舊補牙換新,年輕從「齒」開始

「我把從前的舊補牙,全部請醫師重新整理後,我女兒都說我變『型男』了喔!」50歲的徐先生(化名)跟二十歲的女兒一起來做口腔健檢,在女兒慫恿下,將舊補牙全部換成3D齒雕後,整個人看起來就像個意氣風發的「少年人」。『尼爾森全球消費者線上調查』曾在2006年公佈一項數據指出,為了維持或加強個人外在,男性消費者最想做的改變項目,第一名是頭髮護理,牙齒美白排名則緊接在後,也就是說,一般人對「齒科」的觀念,已經從單純的治療,逐漸轉變成美容療程的項目之一。大部分民眾都知道,銀汞或是樹脂的填補物,是健保給付的指定牙材,但以銀汞來說,毫無美觀可言;再加上二者密合度不佳、易熱漲冷縮導致二次蛀牙的缺點,民眾已願意多付出一些費用選擇新一代的補牙材質。牙科醫師江禎基表示,舊補牙修復,以自費選擇來說,內外皆是全瓷的材質是目前較流行的趨勢。例如現今臨床使用頗多的「CEREC 3D齒雕」,全名為『Chair-side Economic Restoration Esthetic Ceramic』,意即臨床可立即完成的經濟型全瓷修復齒藝技術。整套系統包含高階電腦系統、全3D設計軟體、3D立體攝影機以及全自動研磨機。這種贗復技術使用的是實心的全瓷塊,顏色與真牙無異,透光性高,硬度也高於真牙,不但速度快,裝補後的成品看起來跟天生的自然牙無異,又美觀又耐用,非常符合要求快速與美觀並重的都會消費者。除了在蛀牙補綴、牙齒磨損等廣泛應用外,這種先進的牙材也常使用在牙醫學界常說的『微笑曲線』上,也就是從上下門牙算起左右各四顆牙,通常為微笑時露出的齒面範圍。若在此區的牙位有牙齒斷裂、門牙縫隙過大、牙齒修復,或是因長期四環黴素原因導致門牙變黑變黃,「美白貼片」可改善這種問題,讓人微笑時就露出一排美麗的牙齒,有助於提升人際關係的好感度。「為了口腔健康著想,如果之前使用較早期的贗復牙材來補牙,每隔幾年,最好進行汰換」,江禎基醫師指出,傳統的牙材,易有補綴邊緣不密合的現象,導致細縫發生,就容易塞進食物,滋生細菌,產生蛀牙、牙周病等問題。如果平常又沒有做好口腔保健,刷牙方式不正確,這種症狀還會提早發生。江醫師提醒,材質再佳的牙齒補綴物也需要良好的口腔清潔來維護,正確的刷牙方式,定期口腔健檢,可以讓您的微笑持久迷人。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