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醫師:改善「蘿蔔腿」 蟹足腫或疤痕肥厚體質者要特別小心

醫師:改善「蘿蔔腿」 蟹足腫或疤痕肥厚體質者要特別小心

「我們家一條裙子都沒有...,」花蓮慈院美容醫學中心李俊達主任,轉述一位帶著三個女兒來求診的媽媽的話。勻偁的身材若配上粗壯的蘿蔔腿,常會讓許多人沒自信甚至造成心理障礙,花蓮慈濟醫院自九十年開始小腿肌肉肥大改良手術,改善「蘿蔔腿」腿形,2009年就完成66例,如今已累積個案超過兩百五十例。李俊達表示,蘿蔔腿的整形手術,是為了治療小腿肌肉肥大造成心理障礙的個案,早期大多是利用抽脂術作治療。但是因為蘿蔔腿大多為肌肉型,主要構造是肌肉,真正能抽除的脂肪不多,抽脂的結果也易導致皮膚凹凸不平及色素沉著。一些歷經神經切斷術及高週波RF效果不佳的個案,主要因素是肌肉代償而復發。而花蓮慈院從民國九十年開始採用肌肉切除法,並一再改良手術方法,減少疤痕長度,在九十五年創用的內視鏡肌肉切除術,壤原本需要留下兩道傷口的手術,變成只需要在膝窩處開一個刀口,而且改善手術後漂亮的腿形,平均可使腿圍減少四點五公分。個案通常在手術後第一、二天即可下床走路,李俊達說,雖然術後第一週走路較吃力,但二週後走路就漸漸正常,並可開始游泳,四至六週可恢復較激烈運動。手術不影響小腿功能,跑步、騎腳踏車、跳舞、打網球、有氧舞蹈或更激烈的羽毛球運動都可進行,這項技術也獲得全球排名第一的整形外科醫學雜誌刊載肯定。最後李俊達提醒民眾,黃金比例中的小腿圍約為身高的五分之一,但其實健康才是最重要的,而「腓腸肌肌肉肥大改良術」是適用於小腿肌肉肥大已造成心理障礙的個案,他不贊成已擁有修長美腿卻還要更細的女性朋友或未成年少女進行這項手術,同時須經術前評估,另外有蟹足腫或疤痕肥厚體質者也不適合這項手術。

單親外配吳媽媽靠剝栗子育自閉兒 樂當義賣志工助人

單親外配吳媽媽靠剝栗子育自閉兒 樂當義賣志工助人

為了呼籲民眾發揮愛心,幫助遲緩兒童、貧困病患募一份希望,光田醫院以及弘毓基金會共同舉辦的「寒冬送暖愛心義賣活動」本日於光田醫院沙鹿總院一樓大廳正式開鑼!而這次的義賣活動還有一群無私的朋友熱情參與,到現場義賣物資,那就是由弘毓基金會早療兒媽媽們所組成的「心毓天使」愛心家長團體,這群愛心媽媽們表示,陪伴著孩子在辛苦的成長道路上跌跌撞撞,嚐遍心酸也滿懷對院方、基金會及社會的感恩,希望透過參與義賣的行動將這份大愛回饋給更多人。參與活動的每一位「心毓天使」愛心媽媽背後都有著不為人知的感人故事,一位來自柬埔寨的外籍配偶吳媽媽幾年前與丈夫離婚,而後就獨自帶著患有自閉症的小兒子在外租屋謀生。身處異鄉的她沒有任何謀生的技能,僅能靠自己做「剝栗子殼」的家庭代工,賺取每個月2千塊的微薄收入過活,一旦過了栗子的產季,吳媽媽謀生的出入又會少了一個,而房子租金、孩子的治療及教育金、生活費都是沉重的負擔。雖然日子過得清苦,但吳媽媽心態還是十分積極,去年弘毓基金會舉辦外籍配偶機車及汽車考照班,為了要親自載兒子上下課,吳媽媽即使語言不通、大字看不懂半個,但仍認真的上課準備,年底時竟然同時考過了機車與汽車駕照,成績優異讓大家都豎起大拇指稱讚。吳媽媽感謝一路走來院方與基金會給予的溫暖,因此特別參加了這次的義賣活動,希望鼓勵更多人響應這次的義賣活動,幫助其他早療家庭及貧苦民眾。光田綜合醫院社工室溫世合主任表示,為了讓遲緩兒童能及早接受治療,同時幫助貧困、沒有錢可以看病的病人,希望透過本次「寒冬送暖愛心義賣」的活動,呼籲民眾重視及關懷遲緩兒童的發展治療與協助貧困病患就醫。義賣活動現場的內容有麥芽餅、花蓮麻糬、豬腳、麵包、圖書、施巴、蔓越莓汁、芝麻醬、百貨文具等,內容非常豐富,除此之外,本次義賣還邀請到台灣綠竹畫會理事長-邱文青老師熱情參與,邱老師將於沙鹿總院的活動中義賣10幅得意畫作,並將義賣所得捐給遲緩兒童與貧困病患,歡迎喜愛藝術的民眾也來共襄盛舉。沙鹿總院的義賣活動時間由即日起到2/10(三)上午9:00~下午4:00,您的愛心與關懷,足以溫暖人的心,一起加入愛心關懷的行列吧!

虎年新春免費好康大FUN送,擲骰子闖關等你來挑戰!

虎年新春免費好康大FUN送,擲骰子闖關等你來挑戰!

九九年農曆大年初一剛好是西洋情人節,民眾們不用煩惱尾牙大禮和過年讓荷包大失血!2月7日星期日下午兩點於台北市光復南路288號(國父紀念館對面,麥當勞旁)舉辦年節迎新活動『幸福久久 擲骰子闖關拿紅包』讓民眾現場奪得多樣好康,廣邀全民大動員,活動當日只要攜帶你的另一半到現場報名,即可將現金與多樣好康、大禮免費抱回家喔!『幸福久久年,愛戀情人月』活動因應網路民眾的熱烈報名,主辦單位i Skin由原先300套幸福紅包加碼到600套。在過年前加碼大放送,本周日即有火辣虎女灑紅包搶現金的活動,有興趣的朋友們只要攜帶你的另一半、來現場擲骰子試手氣,即有機會搶到眾多好禮與高額現金!除此之外、只要來現場人人都有機會拿紅包。讓你虎年開春領紅包好運一整年,有興趣的網友們快上Funnews生活娛樂互動網(www.funnews.com.tw)或撥打主辦單位 i Skin活動專線:02-2711-5859!活動網址: http://www.funnews.com.tw/20100128-event/活動地址:台北市光復南路288號 (國父紀念館對面,麥當勞旁)

就醫分級觀念 讓患者得到更有效率的就醫服務

就醫分級觀念 讓患者得到更有效率的就醫服務

「等等等…」當身體不適、病痛難耐的時候,最怕就是到了醫院急診室要病患等待,進到醫學中心的急診,卻碰到須先等上2-3個小時的狀況,而疼痛卻是分秒難受,病患該如何是好呢?囿於國人就醫習性,一旦生病即往大醫院跑的觀念,即便臺北市為全國醫療資源最豐沛的地區,亦已無法因應目前各大醫學中心急診室雍塞及急診一床難求之窘境,這樣的結果,導致近幾年來本市醫學中心急診部門空間、人力或處置能力負荷,並已影響急重症病患之醫療需求及品質;依據本局緊急及災難應變指揮中心(EOC)統計97年至98年,臺北市急救責任醫院通報急診暫時無法接收病患原因,其中以「急診滿床(Full, Overcrowding)」比率最高(佔69%)。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體諒病患在急診室就醫久候的心情,為能提供給其良好的就醫環境,積極與北市16家醫院結盟(如附件:臺北市16家結盟醫院名單),期能在較短時間內,提供病患另一個就醫選擇,並具醫學中心等級之醫療照護場所。一般市民身體不適時第一時間多數尋求119協助,經由該救護技術員現場的評估,如非屬急重症之病況(例如:當發燒、腸胃道疾病及眩暈或不慎身體受傷、傷口撕裂傷及頭部外傷等),而其欲前往或送醫之場所(多數為醫學中心),又已通報急診滿床情況下,即建議送往就近、適當之結盟醫院,以縮短到醫學中心等大醫院等待就醫的時間。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從97年6月開始推行到院前急診分流計畫,至98年12月為止共計2,784件,其中同意接受急診分流共876件(佔31.4%),表示近3成的病患願意選擇在醫學中心急診室滿床時,不再前往而改至它院就醫,以迅速緩解身體不適,爭取黃金治療時間,透過本市結盟醫院的合作機制,接受醫院可取得病患原就醫之紀錄,必要時經雙方醫院醫師的溝通「醫師對醫師(Dr.To Dr.)」可共同討論病情,對病患的身體雙重把關,同享醫學中心等級的後續醫療服務。衛生局呼籲,請民眾配合政府近年來大力推廣之「小病看小醫院,大病看大醫院」的就醫分級觀念,以合理使用醫療資源及轉診機制,既可讓一般輕中度傷病患得到更有效率之醫療服務,又可達減少醫療資源浪費的目標,更重要的是讓真正又急又重的嚴重病患能於第一時間獲得最佳緊急醫療救護團隊之照護。

2010臺北年貨大街 加強輔導年節食品衛生安全

2010臺北年貨大街 加強輔導年節食品衛生安全

「2010台北年貨大街」於1月29日正式開始,持續至2月12日為期15天之活動,為因應農曆春節即將來臨,北市衛生局將於活動期間,特別針對「年節食品」辦理食品業者輔導與衛生查驗,以維護市民飲食衛生與安全。為加強輔導年貨大街之食品業者符合食品衛生法規之規定,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已於98年12月14日於延平區民活動中心,為年貨大街活動商圈內之業者辦理「食品販賣業者衛生實務講習」,期望替採購年貨的民眾做好第一道把關的責任。北市衛生局為提升商圈內食品衛生安全,將於活動期間每日派員前往現場加強稽查輔導,以防範其販售違規食品,並可及時遏止違規廣告宣傳之發生;衛生局並同時呼籲活動區域範圍內之商家應配合以下事項:不販售違規產品,落實衛生自主管理。販售產品依食品衛生管理法之規定標示清楚、宣傳單符合規定(不得有不實、誇張、虛偽或涉及療效等違規情形)。販售冷藏、冷凍產品時,應依其原廠商設定之保存條件,提供冷藏、冷凍等冰存設備。販售裸露、即食及試吃食品,需有防塵、防蟲等防污染設備。散裝食品應標示品名及原產地或原產地(國),同時保留相關來源憑證。北市衛生局更提醒消費者採購年節食品時,應注意以下原則選購,才能買得安心、吃得放心:不買來路不明之食品,可請業者提供發票或收據。「三不原則」:(1)標示不清楚者不買(2)過於鮮豔不買(3)有異味者不買,並善用眼、耳、鼻、口檢查。視覺-注意顏色是否過於鮮豔;觸覺-注意食品脆度,是否有過於潮濕或軟爛;嗅覺-注意是否有霉味、或其他食品不應有之氣味;味覺-注意食品品嚐起來是否有怪味道。儘量選擇完整包裝的食品,並注意中文標示的完整性(須標示品名、內容物名稱及重量、食品添加物名稱、廠商名稱、電話號碼、廠商地址、有效日期及原產地),並儘量選購標有GMP、CAS等優良食品標示之食品。散裝即食食品(例如:魷魚絲、牛肉乾、糖果等)應加蓋販售,防止蒼蠅、蟑螂等病媒及灰塵或飛沫之汙染留意販售場所環境是否清潔衛生,食材是否與地面及牆面保持適當距離。留意工作人員處理即食食品時是否配戴手套或使用乾淨器具拿取,預防遭到細菌污染。不要相信誇大、易生誤解或涉及醫療效能的食品標示、廣告、宣傳單等。購買冷凍、冷藏之食品時,應購買符合標示上保存溫度之食品(如:花枝丸應放置於有冷凍冰塊或冰寶冷藏(凍)箱中,較能保持產品新鮮度),並且不購買置於室溫過久之展示品。無論完整包裝或散裝食品皆應儘早食用完畢,以確保食品新鮮及安全衛生。除了食品安全衛生外,春節期間餐餐大魚大肉,脂肪攝取量也相對增加,民眾要注意三餐定時定量,飲食均衡,並多攝取蔬菜水果。若消費者有相關問題,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7110。相關資料可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噁心、嘔吐非吃壞肚子,小心是急性心肌梗塞

噁心、嘔吐非吃壞肚子,小心是急性心肌梗塞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心臟科吳志成主任表示,一位60多歲的老先生因上腹不舒服,有噁心、嘔吐的現象,以為是吃壞了肚子,於是到急診就醫,經心電圖檢查出來後才發現是急性心肌梗塞。像這位患者所出現之不典型的症狀,較容易發生在年紀大及糖尿病患者身上,民眾不可不慎,應儘速就醫。尤其,這幾個禮拜以來,因氣溫偏低,急診室接連接到好幾位心肌梗塞的病患,也發現有的病患已經胸痛兩三天了,卻還不知道是心臟病快發作,等到渾身冒冷汗,嘔吐不止,才到急診室求助。吳志成主任表示,心絞痛是心肌暫時缺血、氧氣供應不足所致。發作時就像胸口壓了塊石頭、脖子被掐住一樣。多數人一個月頂多發作一、兩次,每次持續一、兩分鐘,較為輕微,且多在運動、情緒激動、吃了大餐後發生。但天氣轉涼後,因血管容易收縮,加重血管阻塞,使心臟供氧更不順,心絞痛的發作頻率可能升高,嚴重程度也會加重,甚至在休息狀態下也發作,就叫做「不穩定型心絞痛」,這也是心臟病發作的前兆。如果疼痛時間持續太久,或對舌下含片反應不佳,甚至合併冒冷汗、噁心等症狀時,就要小心可能是急性心肌梗塞。這時最好馬上叫救護車到急診,因為血管剛塞住時,特別容易發生心律不整,如果來不及電擊,馬上就會暈倒、抽筋、甚至死亡。吳志成主任指出,新竹醫院從民國95年推動全天候緊急心導管以來,98年一整年已經超過70名病患。雖然緊急心導管可以縮短打通血管的時間,但是如果病患自己就醫太晚,就算再快速的心導管也救不回已經死掉的心臟。所以不厭其煩的提醒大家,當出現得胸悶、喘不過氣的感覺;特別是合併冒冷汗、噁心、昏倒等症狀,要趕快到急診室檢查,千萬別延誤了寶貴的黃金時間!吳志成主任提醒有高血壓、糖尿病、心臟病、中風等慢性病患者,天氣變冷容易造成病情變化,要特別注意保暖,按時服藥。起床後不要馬上離開被窩,可在床上坐一下,稍微伸展肢體再下床,並在床邊放保暖衣物。在天氣過冷的早上,應避免外出運動,以免誘發心血管疾病發作。

牙齦整形與美白貼片交互應用 貝齒除舊佈新

牙齦整形與美白貼片交互應用 貝齒除舊佈新

你是飽受四環黴素染色困擾,即使以冷光或雷射進行美白卻不見多大改善的黃板牙?還是整體牙齒狀況還算不錯,卻偏偏有齒型過小甚或參差不齊的困擾?這些難以忽略的缺陷總讓人感到灰心挫敗,讓「微笑黃金比例」變得遙不可及。美容牙科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指出,所謂「微笑黃金比例」是指說話微笑時可看見上排六至八顆潔白且對稱的貝齒,牙齒上方露出些許牙齦,牙齦呈現有彈性的健康粉紅色。若是因牙齦增生過多造成牙齒太短,或牙齦高度左右不對稱造成牙齒歪斜,甚至有左右邊大小臉錯覺的朋友,可選擇牙齦整形,讓微笑時不再拘謹尷尬。蔡忠翰醫師說明,微笑時露出的牙齦以不超過0.3公分最為美觀,牙齦整形的目標就是讓牙齒比例、牙齦弧度與微笑時的上下唇線呈現優美協調的角度,並讓左右門牙牙冠長度整齊對稱。「牙齦整形」技術可讓有牙齒短小、牙齦左右不對稱及牙齦曲線不整齊相關困擾之患者,重拾巧笑倩兮的迷人笑容。蔡忠翰醫師接著補充,現正流行的超薄美白貼片是以健康、人本為訴求,只要在牙齒表面貼上又薄又白的「磁磚」,就能輕鬆解決四環黴素造成的滿口黃牙,而美白貼片因可同時改善輕微齒列不整的狀況,具其他牙齒美白方式無法比擬的優點,既方便又好看。蔡忠翰醫師表示,近日因年關將近,許多篤信面相學的民眾紛紛前往牙醫診所,希望在進行貼片美白療程時也能一併修整牙齦,快速有效改善齒型過小問題,讓牙齒在數小時內變得潔白修長,也期待藉由提升牙齒整體的美感,減少面相學中漏財、小人纏身等疑慮。不過,牙齒必須健康才能進行微笑加分工程,蔡忠翰醫師提醒民眾,想擁有一口美牙,牙齒保健觀念不可少,維持良好口腔衛生習慣,除了早起睡前刷牙,吃完東西也要刷牙,一天刷五六次也不為過,否則即使花大錢作好門面,也難保美麗永續。

預防膽結石,排毒順暢有方法

預防膽結石,排毒順暢有方法

其實三十歲以上的人,或多或少都會有一些膽結石或膽砂存在,有些人有感覺、有些人完全沒感覺,要看結石大小的程度而定。有些人在用餐後會出現腹部脹氣,或是吃完較油膩的食物後有腹瀉的情形,有可能是膽結石造成的。以下的方法可以預防膽結石:早餐時攝取適當的冷壓植物油,可以幫助膽囊的收縮和膽汁的排空。建議在百分之百有機蘋果汁一百五十毫升中,加入有機亞麻仁籽油或有機冷壓橄欖油十五毫升,每天早餐時喝,作為預防。注意蛋白質及脂肪的攝取不宜過量。在日常飲食中增加纖維素的攝取量,可以降低膽汁中的膽固醇比例,預防結石產生。幫助排除膽結石的七天自然排毒法,這套飲食方法的原理是以蘋果汁來軟化結石、以檸檬汁來軟化膽管,再加上補充有機亞麻仁籽油或有機冷壓橄欖油,促使膽汁分泌,以大量膽汁把結石沖出膽囊,排出體外。連續施行七天之後,即使是如草莓般大或是小如細沙的結石都能排出。之後可以一年做一次,作為身體例行保養,即使沒有結石的人也可以進行。《第一至五天》◎每天早、中、晚、睡前各喝一杯兩百五十毫升的百分之百有機蘋果汁。一天四杯,在飯前或兩餐之間飲用。◎早餐時飲用有機亞麻仁籽油十五毫升,連續飲用五天,飲食如平常。◎每天飲用有機胡蘿蔔汁三百至五百毫升,分多次喝完。《第六天》◎下午一點以前:不可食用任何含有油脂的食物。◎下午一點以後:開始禁食,並且停止飲用蘋果汁。一直到第二天早上排泄完為止,除了飲用水以外,一概不得進食。◎下午六點:喝一杯兩百五十毫升的溫開水,加綜合蔬果酵素錠三顆。◎晚上八點:喝一杯同樣的溶液。◎晚上十點時:再喝一百二十五毫升有機新鮮檸檬汁與一百二十五毫升與有機亞麻仁籽油或有機冷壓橄欖油的混合液。◎在飲用檸檬汁與有機亞麻仁籽油的混合液後,可熱敷右腹部,並且採右側臥姿,使膽管充血擴大,以利排石。《第七天》早上如廁時就會排出結石,浮在水面的綠色油狀圓形物即是結石。本文摘自:這樣排毒讓我不生病,由平安文化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1/2/291.html

顧好您的『骨』本:署基瑞濱社區健康義診本週六展開

顧好您的『骨』本:署基瑞濱社區健康義診本週六展開

署立基隆醫院於99年2月6日(星期六)上午9:00至12:00與瑞濱發展協會合作於瑞芳鎮瑞濱里活動中心(台北縣瑞芳鎮建基路一段1-4號)辦理社區健康義診活動,活動義診內容包含一般的血壓、血糖、腰圍、身體質量及骨質密度檢查,由該院骨科李文琳主任到現場擔任義診醫療諮詢醫師,並主講骨質疏鬆的講座,歡迎民眾踴躍參加。依國內研究顯示:65歲以上女性有四分之一以上是骨質疏鬆患者;而50歲以上男性患本症的機會也高達十二分之一,而署立基隆醫院近幾次來到社區去做社區篩檢,也普遍發現有超過55%的民眾骨質密度過低的情況。人大約從30-35歲以後,骨質量便會開始減少,尤其是女性,更年期過後,雌性激素分泌停止,骨質流失就會更快。但骨質疏鬆的發生,在早期可能只有腰、背部疼痛、駝背及脊椎側彎等不明顯的症狀,常常是到了骨折才知道有這樣的毛病,患者可能輕碰一下或摔跤就骨折,五、六十歲常見椎骨骨折及前臂橈骨骨折,七、八十歲常見肱骨近側端、脛骨、骨盤骨及臀骨骨折等,其中臀骨骨折還有高達50%的死亡風險,更是不得掉以輕心。 隨著高齡人口的增加,再加上國人普遍有不正常飲食及作息的的情況下,無論男女都會發生此症,尤其是高危險群者,更應儘早做預防工作,減少骨質疏鬆症的發生。有鑑於此,署立基隆醫院特別安排了本次的社區義診服務,歡迎民眾踴躍參加。

多一點愛,少一點「礙」

多一點愛,少一點「礙」

初次打電話關心小偉(化名)的近況,恰好是小偉媽媽接的,談話過程中瞭解小偉從發病到現在已經10多年的時間,發病前的小偉是一個乖巧、懂事、學業優異、常擔任班上的幹部或小老師,同學都很喜歡跟他相處;發病後,小偉脾氣變得暴躁,在家中或班上都沒人受得了,進而學業成績一落千丈,也因為同學的排斥,小偉變得不愛上學而中斷學業。媽媽一開始覺得無力、不解為何小偉會有這樣的轉變,也不知道如何與他相處,這段期間小偉曾因情緒不穩而發生暴力攻擊情形。在親戚的建議下,媽媽帶小偉至醫院看診,原本期待醫師告訴自己「這樣的情形只是暫時的」,但經過幾次門診後,醫師告訴媽媽小偉的診斷是精神分裂症,需要長期門診追蹤治療。在治療過程中,小偉也曾因為不規則服藥導致病情不穩定而住院治療多次, 媽媽想過直接將小偉安排住到長期養護機構減輕自己的照顧負擔,但心中又是不捨、兩難。如何與精神病友相處著實是一門大學問,首先家屬必須先照顧好自己的身、心、靈,因為有家屬的支持與陪伴,病友復健過程能多一項有利因子。家屬必須認識自己所面臨的壓力或狀況有哪些?必要時可以向誰或哪些地方尋求支持與協助?允許自己適當的發洩情緒,但避免對生病家人說出傷害性的話語;儘量讓自己的生活作息不受影響,這樣才可以走得更長遠。接著使用有效的溝通技巧,與病友溝通相處,例如:清楚明確:你希望他怎麼做、不要他怎麼做,內容要簡單明瞭。主動、冷靜:主動與生病家人接觸,並瞭解其想法。不要替代他做決定,凡事先討論及具體計畫。表達正向情感,如:當你倒完垃圾時,我很高興你的幫忙。表達負向情感,如:當你大聲對我說話時,我對你感到生氣。適當要求對方做行為的改變,如:如果你可以配合晚上準時睡覺,對你的身體健康會更好。傾聽:直接的眼神接觸、身體向前傾、偶爾點頭表同意。鼓勵、再鼓勵,具體指出並增加正向行為的次數。讓生病家人有機會適當地發洩情緒。家屬及朋友之間也需要瞭解精神疾病,以及學習如何鼓勵所關愛的人。照顧病友是一段漫長的路程,實際上,家屬也需要支持,倘若醫療團隊適時提供相關社會資源服務供家屬參考,適時地當病友與家屬之間溝通的橋樑,相信對於病友、家屬與工作人員而言,都會獲得不錯的結果。精神復健這條路上需要病友、家屬、醫療及社會之間互相支持與協助,才得以順利走下去。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點:需要幫忙時一定要求助,不要獨自面對處理,多一個人就多一份力量,如此一來,自己的能量才不會快速流失。文章提供:高雄凱旋醫院 / 社會工作室 胡淳茹、方怡雯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