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新春期間忠義育幼院盼籌70萬募款,為棄嬰及受虐兒開啟新希望

新春期間忠義育幼院盼籌70萬募款,為棄嬰及受虐兒開啟新希望

每逢佳節倍思親,然而育幼院孩子卻不一定能夠回家過年,AIMER SHINE香氛保養館秉持著關懷弱勢的理念,希望邀約社會大眾在農曆年期間,共同關懷育幼院的孩子,同時幫助他們。忠義育幼院將於農曆年後的三月下旬擴大開辦專門收容棄嬰及受虐兒的懷幼家園,服務開辦在即,然而忠義育幼院目前仍欠缺70萬左右的開辦經費,用來添購嬰幼兒照顧的設備及物資,忠義育幼院期盼大家能前來一同幫忙,讓棄嬰及受虐兒能早日入住忠義育幼院的環境,因此AIMER SHINE香氛保養館與忠義育幼院合作,期盼透過贊助「璦夢魔力面膜組」的抽獎贈送活動,邀約大家共同傳達這個募款訊息,幫助忠義育幼院的孩子。活動相關網址:請見http://store.pchome.com.tw/aimer/F00390372.htm忠義育幼院著手規劃改建三樓房舍環境,擴大為0~2歲棄嬰及受虐兒提供安置照顧,預計3月下旬,忠義育幼院0~2歲嬰幼兒的安置床位將會擴充增加22個床位,協助社會上失依及受虐之嬰幼兒提供安置照顧服務。近年來大環境變動劇烈與經濟不景氣,棄嬰的數量在近兩年急速遽增,忠義育幼院院長高敏足表示:「目前在等待安置進入忠義育幼院的孩童數就已達20多位個案,期盼育幼院三樓的空間能盡快正式啟用,滿足年幼孩童急需安置照顧的需求。」然而,開辦服務在即,院方仍未籌齊院童照顧所需之軟硬體設備費、嬰幼兒所需日用品的經費,目前仍欠缺將近70萬的開辦經費,期盼社會各界善心人士的幫忙,給棄嬰及受虐兒一個重生的機會。忠義社工表示目前安置在育幼院0~2歲的嬰幼兒,有半數的孩子為遭遇原生父母遺棄的個案,有孩子是在產業道路被發現、也有是被遺棄在公廁,甚至被丟棄在舊衣回收箱裡的…,這些孩子可能曾面臨生命垂危的考驗,獨自用孱弱的生命與艱困的環境搏鬥,所幸他們都展現了強韌的生命力才獲救安置;也有些孩子在原生家庭有被嚴重疏忽照顧,經社會局轉介到育幼院安置;或因家境貧困無力照顧、家庭遭遇重大變故…等無奈的因素而尋求忠義協助安置的個案。而育幼院對於先天體質不佳或是較困難照顧的嬰幼兒,在生活照料上比一般嬰幼兒需耗費更多的人力、時間及醫療資源,才能協助孩子穩定、健康的成長。忠義育幼院預計3月下旬擴大辦理0~2歲的棄嬰及受虐兒安置,新增加22個嬰幼兒的床位,預計每年將可幫助65個年幼孩童得到適切照顧免於流離失依,並協助找到收養家庭、重新得到家庭的溫暖。年幼的棄嬰及受虐兒在育幼院安置的過程中,常常需要更緊密地連結醫療及復健的資源,尤其年幼體弱的棄嬰在獲救之後,可能因天寒失溫或凍傷,在安置後的照顧需由護理、幼保等專業的照護人力來安頓孩童的生活、促進其身心發展。忠義育幼院院長高敏足表示,弱勢兒童的照顧服務與社會脈動有極大的關連,尤其棄嬰及受虐兒童實為社會底層最無辜且急需安置照顧的孩子,忠義育幼院將擴大辦理棄嬰及受虐兒照顧服務,而今仍有將近70萬元的開辦經費尚未募齊,期盼社會大眾能捐款幫助忠義育幼院,添購懷幼家園相關所需的嬰幼兒日用品設備,捐助專線請洽:02-29311659 或上網 www.cybaby.org.tw。

聰明吃年菜 團圓年菜多油膩,蔬果入菜好健康

聰明吃年菜 團圓年菜多油膩,蔬果入菜好健康

新年要到了,對於大部分民眾而言,終於可以暫時卸下一年的辛勞,悠閒的休個年假,與親朋好友聚聚,其中當然免不了吃吃喝喝。但因為連續假期多日,常因吃得豐盛但卻動得少,短短幾天的佳節,放縱吃喝搭配輕鬆愉快的心情,很容易就像吹氣球般胖個三、五公斤,無形中增加了身體的負擔,除了加重慢性病的危害,許多食物還有致癌的危險。現在的飲食講求的是健康、均衡清淡的飲食觀,如何平安又不失過節氣氛吃頓年夜飯,確保年節期間的身體健康,是大家都需要重視的。將「蔬果彩虹579」的健康飲食觀念取代大魚大肉的傳統年菜,多用清蒸、煮、煎等方法料理食物,避免暴飲暴食,以最自然的方式來維持我們的健康,必定能過個愉快的新年。然而一般人看到健康年菜,都會聯想到平淡無奇,食之無味。其實只要透過食材的選擇、烹調方式的變化及一些小技巧,一樣可以煮得美味又健康。1. 蔬果入年菜傳統年菜往往都是大魚大肉才算豐盛,但因現代人生活富足,日常飲食不虞匱乏,過年期間大魚大肉反而增加慢性病風險且加重體重負擔。因此,以精緻、簡單為出發點,便可聰明做出健康年菜。菜單設計可多使用蔬果入菜,避免過度烹調,善用油脂含量低的豆製品與雞肉、魚肉,取代部分紅肉的攝取。烹調方式不論是清蒸或水煮,請多多益善。以達到低脂、高纖的健康取向,如此一來就是符合均衡營養的健康年菜了。如:年菜中不可或缺象徵「年年有餘」的全魚,建議選擇新鮮的魚類來清蒸,取代傳統油炸、糖醋的方式,在此加入蔥段、紅甜椒、黃甜椒、青椒、香菇和紅蘿蔔等切絲起油鍋爆香後,淋在魚上,使菜餚美觀更增加纖維的攝取。雞 :「雞」與「家」(台語)同音,年菜中吃雞意味著 「起家」,不管如何料理,一定會吃全雞,因為代表「全家福」、「有頭有尾」。「團圓雞湯」則是將各式果蔬,如:冬瓜、地瓜、筍子、山藥、紅蘿蔔、白蘿蔔、南瓜,利用挖球勺挖成一顆顆小球後塞進雞腹中燉煮而成。當雞湯煮好後,剖開雞腹,各色彩球漂浮於湯中,不但美觀,也能增加蔬果的攝取量。鳳梨又名「旺來」,一年開始吃口「旺來」,保你好運旺旺來,一年都是好運道。「彩富旺旺來」則是利用鳳梨酸甜的滋味搭上各式切絲的菇類、筍子、彩椒、紅蘿蔔、金針等蔬菜,豐富的顏色、清脆的口感,這樣的搭配很能引起小朋友的食慾,爽口的滋味也讓人不知不覺多吃了好幾碗飯。髮菜意謂「發財」,所以髮菜羹也是年菜中常出現的佳餚。「十全十美髮菜羹」是利用胡蘿蔔絲、金針、金針菇、筍絲、香菇絲、木耳絲、髮菜、素肉絲、白菜絲、香菜等十項素材去烹調,是道滿滿纖蔬的料理。2. 取巧吃火鍋聚會最常圍爐吃火鍋,火鍋湯頭部分,請避免口味過重的麻辣、泡菜口味,改以大骨熬湯,記得於低溫時去除上層固態浮油。或是用各類蔬菜,如香菇、昆布、紅蘿蔔、大白菜等熬煮成清爽的素高湯是不錯的選擇,還可以添加柴魚片、蝦米等增添風味。吃火鍋時要多放些蔬菜,不論是耐煮的高麗菜、大白菜,或是象徵「長長久久」的「長年菜」、象徵「好彩頭」的「白蘿蔔」,其他如健康養生的各式菇類、小白菜、茼蒿等葉菜類,都是不錯的選擇。進食順序也應該先吃蔬菜,之後才選擇低脂肉類、豆腐、海鮮,少放魚餃、貢丸等含油量偏高的加工食品。上訴的葉菜類、菇類等天然、新鮮的食材,纖維含量高,除了讓人有飽足感,熱量低,不會讓人吃過量外,還可刺激腸胃蠕動、幫助消化、預防便秘。火鍋裡常見的芋頭、玉米、南瓜一般人會當作蔬菜食用,而毫無戒心的吃過量,其實上述食品都屬於主食類,與平常吃的米飯相當,所以也應該酌量食用以免吃進過多熱量。然而芋頭、玉米、南瓜比起甜不辣、冬粉、烏龍麵、豬血糕及白飯,倒是多了纖維質、維生素與礦物質,少了熱量。所以捨去上述的加工食品及白飯,而以這些天然的五穀根莖類取代,也是個健康吃火鍋的好方法。沾醬的使用也是一門學問,尤其是沙茶醬,其熱量不容忽視。一大匙的沙茶醬熱量就有108大卡,幾乎等同於1/3~1/2碗飯的熱量,一個50公斤的人必須連續逛街1個小時,或是騎腳踏車30分鐘才能消耗掉這些熱量。建議不妨自己動手DIY調配沾醬,可選用天然香辛料,如:蔥、薑、蒜、洋蔥、蘿蔔泥、孜然粉等搭配醬油、白醋或少許香油來取代沙茶醬,調成一碗健康又美味的沾醬,如此一來才可控制體重。3. 零食聰明吃過年期間,許多人會選擇在家休息,尤其過年難免會吃到一些零食,才會有過節的感覺,特別是在看電視、聊天時不知不覺就吃下過多零食,而且我們也常因肚子餓一下子吃進太多高熱量食物。因此,零食如何「挑食吃」更是聰明人必備常識。所以客廳桌上迎賓的點心,應避免準備高糖分、高油脂的糖果、餅乾、或堅果、肉乾。因為一把的花生、核桃、杏仁等堅果類皆有100大卡左右的熱量,相當於1/3碗飯的熱量。若是花生糖、芝麻糖、核桃糕、牛軋糖等,兩顆就有140大卡的熱量,相當於1/2碗飯的熱量。過年常見零嘴還有魷魚絲、牛肉乾、豬肉條等。這些零食雖然只是薄薄的一片,很容易讓人輕忽熱量,然而不論是魷魚絲、牛肉乾、豬肉條等,約一個手掌大就約100大卡熱量,約等1/3碗飯的熱量。除了熱量驚人,糖尿病患者應酌量取用,以維持血糖穩定之外,這些零食還添加了很多鹽分、味精等調味料,吃多了很容易口渴,對於高血壓者,更須淺嚐則止,以免血壓飆高。若是想要以健康的食物取代這些零食,可以放些新鮮的蔬菜棒沾優格,或是蒟蒻干、蒟蒻條、蒟蒻果凍、海苔等,這些都是屬於高纖低熱量的零食,比較不會造成體重的負擔。若是零食吃多了,想要來點清涼的飲料解解渴,應選擇無糖的茶類飲料,一般的汽水、可樂或是果汁都填加了太多色素、香料及糖份,除了容易喝進過多熱量,使體重增加,也會增加致癌的危險。4. 甜點仔細選許多人吃了重口味的團圓飯後,最終都不忘以甜點做結尾,然而過於甜膩的發糕、油炸年糕只會讓熱量破表的年夜飯雪上加霜,因此吃年糕時請不要再裹粉油炸,可選擇低糖高纖的桂圓發糕、紅豆年糕,簡單蒸過,熱熱的就很好吃。若是不喜歡吃這類甜點,也可以來一份多汁的水果做個完美的ENDING,如:蘋果表示平平安安,而橘子或桔子表示吉祥如意。這些水果不但提供豐富的纖維質、維生素與礦物質,還含有清涼解渴的水分,如此營養才會均衡唷!對現代人而言,平日飲食蛋白質及脂肪已攝取過多,要補充的反而是高纖維的蔬菜水果類,除了含有維他命C、維生素B群、葉酸、胡蘿蔔素外,也含豐富的「植物性化學成分」(phytochemicals),又稱「21世紀的維他命」,這些營養素除了可用來對抗疾病、抗老化外,亦具有防癌抗癌的效果。只要掌握上述原則就可以平安度過一個零負擔不發胖的新年喔!註:「蔬果彩虹579」的原則是建議兒童每天攝取5份新鮮蔬果;女性建議每天攝取7份新鮮蔬果;男性則建議每天攝取9份新鮮蔬果。「彩虹原則」則是建議各種顏色的蔬果,有紅、橙、黃、綠、藍、紫、白七色,應多變化地攝取。想了解更多相關資訊,請上「台灣癌症基金會」

小傷口不注意 變成「噬肉病」死亡率高達60%

小傷口不注意 變成「噬肉病」死亡率高達60%

「壞死性筋膜炎」又稱可怕的「噬肉病」,光是聽這個病名,就讓人感到害怕。這種感染是侵犯深層皮膚和皮下組織,造成組織壞疽、壞死,最後侵犯表皮神經,造成知覺麻木,甚至是毒性休克症候群,而且毒性擴散迅速,幾天之內就可能致人於死。花蓮慈院整形外科主治醫師吳孟熹說明,在人體中,原本就有鏈球菌存在於口腔、皮膚上,但這些都不會對人體造成任何傷害。但是如果感染A型鏈球菌,會造成壞死性筋膜炎,其死亡率高達40至60%。吳孟熹舉例,長年從事耕作的林姓病友,目前獨居在海濱的小村落。半年前左小腿開始疼痛、長出水泡。痛到無法忍受時,才由友人陪伴到醫院就醫,林姓病友的腳病就是壞死性筋膜炎作祟。病人到院時已血壓偏低,只有七十幾歲,恐怕有敗血性休克,經緊急手術,進入加護病房觀察,才撿回一命。但是,頑強的A型鏈球菌,讓棘手的感染情況沒有立即獲控制,經過四次的清創再清創,病人的傷勢才終於穩定。這時,病人的左小腿傷口,幾乎有三十幾公分,深可見骨;幸好經妥善醫治照護,保住了命,也保住了左腳。另外,是一位有五年糖尿病史的賴姓病友,因為血糖沒有好好控制,出現慢性併發症所困擾,像是蜂窩性組織炎或是視網膜的病變等,經常進出醫院。但這次,這位女病友因為右腳掌,突然腫了起來,忍痛七天才到醫院掛急診。經過吳孟熹醫師檢查後,因為感染嚴重,最後右腳大拇指切除,其他四根腳趾也差一點遭殃。賴姓女病友住院一個多月,連續五次的清創手術,讓她身心俱疲。她甚至差點寧願放棄自己的右腳,也不要再繼續接受手術,因為實在太痛苦了。幸好,在吳孟熹醫師的耐心照護下,她的傷口感染總算被控制住,病人的女兒也說,會好好注意媽媽的血糖,不要讓媽媽再被不必要的感染傷害了。吳孟熹提醒民眾,「壞死性筋膜炎」這種感染是侵犯深層皮膚和皮下組織,造成組織壞疽、壞死,最後侵犯表皮神經,造成知覺麻木,甚至是毒性休克症候群,毒性擴散迅速,幾天之內就可能致人於死,病友千萬輕忽不得。

家長輕忽 兩歲以下幼童重複感染「輪狀病毒」機會達七成

家長輕忽 兩歲以下幼童重複感染「輪狀病毒」機會達七成

虎年將近,新流感疫情雖已減緩,但每年威脅上萬幼童的輪狀病毒卻正蠢蠢欲動,尤其春節期間人潮流動,更加速南北不同輪狀病毒血清型傳播,造成感染幼童數攀升!然而根據全台一份「春節防疫行不行?」問卷調查顯示,2歲以下高危險族群嬰幼兒竟有7成未獲輪狀病毒疫苗的抗體保護,台大醫院小兒感染科主任黃立民醫師提醒新生兒家長勿因輕忽心態,錯過寶寶出生的防疫關鍵6個月,春節前夕更應及早以疫苗保護,讓寶寶平安過新年。農曆春節將至,闔家歡聚氣氛中,卻潛藏輪狀病毒危機!黃立民主任表示,往年春節期間,門診中因感染輪狀病毒而就醫的幼童人數,較平日攀升1~2成。一來春節寒冷潮濕的氣候,恰有利於輪狀病毒生存,再加上病毒隨返鄉人潮南北交流,透過親友間頻繁接觸,更使傳染力倍增。輪狀病毒腸胃炎主要症狀為「三不一沒有」:高燒不退、嘔吐不停、水瀉不止,以及出現哭沒有眼淚等脫水症狀,幼童一旦上述症狀應盡速就醫。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曾公布的疫情報導,台灣地區以G1、G2、G3、G4、G9為常見的5種輪狀病毒血清型,且具有地域性差異,其中北部地區之G9血清型逐年上升,南部地區則常見G1血清型。黃立民主任進一步指出,春節期間南北人潮流動易加速不同血清型之傳播,因此不僅會使幼童感染輪狀病毒機率提高,甚至易造成重複感染的情況發生。臨床研究指出2歲以下高危險族群嬰幼兒有高達7成曾重複感染,即可能是因不同血清型所致。針對逾1,700位2歲以下嬰幼兒家長進行的最新「春節防疫行不行?」問卷調查顯示,有高達7成(71.6%)家長未讓寶寶接種輪狀病毒疫苗。進一步瞭解其原因,近4成(38.9%)家長因輕忽輪狀病毒嚴重性,而未積極防疫;另有4成(38.4%)家長則因疫苗可接種時間太短,而錯過6個月的防疫關鍵期。黃立民主任表示,門診中不乏家長在寶寶感染輪狀病毒後,才想接種疫苗,卻已超過時程而後悔莫及。此外,新手媽媽對於新生兒疫苗接種的安排更顯得手忙腳亂。調查中發現,0~6個月寶寶的家長,平均每4人就有1人對於疫苗的接種安排感到困難,黃立民主任表示,由於新生兒所需接種的疫苗就有4~5種,建議家長可諮詢醫護人員協助規劃,避免憾事發生。

怎麼坐,坐更久?

怎麼坐,坐更久?

坐著得時候因為身體重量集中在腰臀部,對脊椎的壓力負擔很大,除了學會維持正確良好的坐姿以外,從坐姿起身時也要特別注意,背部應盡量保持平直,也就是直背起身,因為彎腰的姿勢對脊椎的壓力負擔更大,所以起身時也要特別注意才行。正確坐姿的驟〈step1〉身體向前微微彎腰翹起屁股,將你雙手的拇指與食指分別置於臀部左右兩側,找到在臀大肌突出的兩個骨頭-坐骨。〈step2〉雙手扶在坐骨上,同時坐到椅子上,體驗坐在坐骨上的感覺,此時上半身應該是自然呈現腰背挺直的狀態。〈step3〉試著將腰部向後彎曲(骨盆後傾),體驗不是坐在坐骨上的感覺。〈step4〉再試著將肚子向前突出(骨盆前傾),體驗骨盆前傾時的坐姿,這也不是坐在坐骨上的感覺。〈step5〉此時你已能分辨出確坐姿與錯誤坐姿的差異,請記得正確坐姿的感覺。另外可以在腰後放一個小靠墊,減低下背的壓力,讓你可以更舒服的坐在椅子上工作。〈step6〉如果需要長時間坐在椅子上,有扶手及椅背較高的椅子,可以幫助你久坐時仍能維持正確坐姿。保護脊椎的正確坐姿—坐在坐骨上,當你坐在坐骨上時,骨盆是居中不前傾或後仰的,連帶著腰椎也能位於居中的位置,使得上半身能維持腰背挺直的良好姿勢入坐,此時只要再調整頭部維持頸關節自然平直,雙腳平放在地面,就是正確良好的坐椅姿勢了。怎麼坐,坐更好,先做2次深呼吸!坐下之前先做2次深呼吸,幫助自己集中精神在即將做的坐姿動作中,提醒自己隨時保持正確坐姿。夾膝訓練,如果你以正確坐姿入坐,總是覺得一下子就又回到斜靠在椅背上的彎腰駝背,骨盆後傾的懶散姿勢,可能是因為你的軀幹部位肌力不足所導致,試著在兩膝中間夾一張紙或一塊紙板,訓練大腿內側肌群及軀幹部位肌群的肌力,同時也能維持正確坐姿。本文摘自:脊椎健康,全身健康,由臉譜出版社發行文章出處:http://www.i-nature.com.tw/articles5/5/258.html

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三妙方 讓你輕鬆好過年

心血管疾病的保健三妙方 讓你輕鬆好過年

最近全球氣候變化,寒冷天氣本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好發時節,加上近來忽寒乍暖,對慢性心血管疾病患者更是一項考驗。天氣轉冷,血管容易收縮,一方面使血壓上升不易控制,一方面造成血液循環變差,兩項因素將使心血管疾病發作機率大大增加。此時若不注意血壓及循環方面對氣候變化,碰巧在過年期間免不了豐盛佳餚及放鬆心情,就常使人在年節氣氛中,疏忽了身體的保健之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院區心臟內科主任陳鴻毅指出,血脂、糖尿病、高血壓、痛風、膽固醇過高、中風及心肌梗塞等等,都是此時最容易惡化且好發的心血管疾病。多變的氣候、情緒變動及飲食放縱,這三項因子都是造成原先已硬化的血管,進一步惡化的主要原因,也常是造成無法挽回悲劇導火線。因此在這段期間,就應多注意自己及家人健康情形,來預防心血管疾病發生。陳鴻毅就上述所言提供以下參考:一、 注意溫差及血壓變化他表示,寒冷氣溫最容易刺激周邊血管急遽收縮,同時並增加血中纖維蛋白原含量,造成血液粘稠度提高,此時將容易產生血栓而阻塞動脈,導致心肌缺血缺氧及腦中風等。且冬季因太冷,長時間都在室內,身體活動量少,使冷造成的傷害將更劇烈,此時外出若不注意保暖,將因為溫度急遽變化使血壓波動,進而對硬化血管造成傷害,形成剝裂,再進一步造成血小板凝集及血栓形成。這些因寒冷而有的正常反應,都是誘發心血管疾病的重要因子,陳鴻毅提醒,當發現有突然眩暈、劇烈頭痛、視力模糊、肢體麻木無力等中風先兆,或胸口悶痛、呼吸急促、心頭小鹿亂撞等心肌缺氧症狀時,都應立刻送醫檢查。陳鴻毅強調,家中若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更應特別注意溫度驟變,除應特別注意出外保暖,若半夜需起身如廁,應慢慢起身,先坐在床沿5分鐘,同時穿好保暖衣物後再去廁所,如此一方面可避免因為姿勢變換太快,因姿勢性低血壓產生頭暈目眩症狀,同時也可避免因溫差過大而發生危險。二、 切忌暴飲暴食除了溫差對血管的影響,飲食方面,喜食油膩的人,因為高血脂使血液濃稠度增加,特別容易產生血栓。這是因為對人體有害的低密度膽固醇攝入過多,在血液裡會被細胞所吞噬,長期堆積在血管內皮細胞中,久而久之,於血管壁形成斑塊。陳鴻毅解釋,血栓形成是因血小板與動脈硬化斑塊的粗糙邊緣磨損,而釋放出化學物質導致凝血,然後慢慢凝聚成為大血塊,漸漸變大的血塊將引起動脈阻塞,這會使動脈供應到組織的血流量減少或完全阻塞。如果血塊脫離原血管壁,跟著血液移動,就是血栓。血栓於血管內流動,隨著動脈管徑逐漸變小時,就會在較小血管內發生阻塞現象,將因阻塞位置不同,而造成諸如心肌梗塞及腦中風等疾病。因此於平日飲食就要多注意。他建議,除注意營養均衡外,應避免重口味高鹽,高糖,少用調味料外,儘量以天然簡單食物替代加工類食品,以家禽或魚類的白肉替代家畜的紅肉,減少動物內臟攝取,並避免高蛋白、高脂肪、高熱量性食物,以減少低密度膽固醇,再增加蔬菜食用。也可選擇適當的營養保健食品,一些研究發現,某些食品中的成分,諸如燕麥類、大蒜、紅麴等,對心血管疾病的預防與改善有正向幫助。三、 輕鬆愉悅的心情及適度的運動保持情緒及生活穩定也是防範心血管疾病發作的重要一環。情緒波動不僅影響血壓變化,也會對體內諸多恆定現象及荷爾蒙分泌及調節有著重要影響。陳鴻毅說,維持良好生活型態,持續運動,不但有助於血壓控制,亦使血管富有彈性,並且對增加體內血管清道夫高密度膽固醇更有很大助益。但切忌在春節時過度玩樂。陳鴻毅提醒,在此氣候多變之際,恰逢春節,對於有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更應注意身體保健。很多心肌梗塞是發生在溫度驟變,過度飽食後或情緒過度激動驟然發生。因此,切記這三項都是造成硬化血管產生血栓,而引發悲劇的重要因子。在春節假期裡,懷著愉悅輕鬆心情,也不忘記心血管保健,才是預防疾病發生的不二法門。

大腸不通肚子痛 原來是癌症作祟

大腸不通肚子痛 原來是癌症作祟

62歲的曾先生因肚子劇痛到臺北縣立醫院急診,外科會診發現竟是罹患大腸癌,因腫瘤過大將整個大腸阻塞致使腹痛難忍,經外科主任孫立文前後2次開刀,先造人工肛門待營養恢復後,再將10×6.5公分大的腫瘤切除,順利出院。外科主任孫立文醫師表示,這名身材削瘦的患者到三重院區急診時直喊肚子痛,細問才知道已經有3天無法排便,經X光初步檢查為腸阻塞,懷疑是腹骨溝疝氣卡住或大腸癌阻塞所造成,進一步電腦斷層掃描及大腸鏡檢查後,在橫結腸與降結腸交接處靠近脾臟彎的地方發現一處巨大的癌細胞腫瘤。雖然癌細胞需要開刀切除,但檢驗報告發現,曾先生因腸道阻塞營養無法吸收及癌細胞侵噬養分,以致白蛋白指數過低,也就是俗稱的營養不良,身體狀況無法承受大手術,於是孫醫師先為患者做了一個人工腸造廔,為患者「另闢捷徑」以利正常飲食、排泄、調養身體。兩個月後,恢復營養的曾先生再度住進縣立醫院接受孫醫師開刀,經4個小時的手術,順利將大腸癌細胞切除後,在老婆的陪同下順利出院,但還是需要接受後續的化學療法及放射治療。孫立文醫師指出,國人飲食習慣受到西化的影響,造成大腸癌罹患率有鉅幅增加的趨勢。民眾若有大便習慣改變或大便變細、莫名貧血(常感暈眩),就要趕快看醫師,而定期接受健康檢查以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是釜底抽薪最好的辦法。

年菜新「煮」張 讓你遠離代謝症候群一族

年菜新「煮」張 讓你遠離代謝症候群一族

署立基隆醫院研發新國民年菜食譜,告訴大家新國民年菜新「煮」張。李源芳院長提到,一個人的健康由「食」開始,所以在營養師團隊打造的健康年菜,要您過年也能健康無負擔。另,營養室也製作了年度食譜,結合了署立基隆醫院的醫師群們的豐富學識及臨床經驗,除了依疾病分類提供了健康保健食譜外,還有健康生活保養要點,提供給民眾參考。此外,李源芳院長也要提醒民眾預防勝於治療的觀念,務必要定期來醫院做健康檢查,早期治療,注意自己的健康,未來也希望能將署立基隆醫院打造成真正的健康促進醫院,成為大基隆地區市民的健康守護神。預防疾病,一直是醫學重要的一環。依據全國健康調查中指出目前國人的肥胖率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顯著偏高,且健保局統計中指出治療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藥物更名列健保藥物支出的前三名,而這些疾病往往可藉由飲食而加以改善。目前國人飲食已不虞匱乏,在錦衣玉食的環境下,飲食失衡是另一個更應重視的問題。影響國人飲食狀況不外乎是營養知識、行為與態度,依據最新之全國營養健康調查(2004-2008)指出,目前國人肥胖率及代謝症候群盛行率均顯著飆高,可見代謝症候群實為國人目前飲食營養健康上最大的問題。代謝症候群的產生源自於飲食熱量失衡,由於過多熱量的攝取造成體脂肪囤積,導致代謝症候群的發生。依據全國營養健康調查發現約有8成國人蔬果攝取量不足、6成國人奶類攝取量不到一份,因此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團隊針對現階段國人飲食健康問題及預防醫學的觀念,並依據新版台灣飲食綱領草案的原則,研擬一套符合現今國人的年節飲食『新國民年菜』,分別含有五福臨門大拼盤、吉祥如意富貴雞、積善之家慶有魚、翡翠麥香獅子頭、元氣滿滿山藥帆、闔家平安十穀飯、五行XO醬鮮蔬、虎虎生風團圓鍋、國民地瓜薏仁酥,共有九道菜提供給社會大眾參考使用。許秋萍營養師表示:本次研發的新國民年菜設計主要在強調符合新版台灣飲食綱領,包含以下5大設計要點:加強全穀類食物的運用:全穀類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更提供各式各樣的植化素成分,對人體健康具有保護作用。多選用黃豆製品:以黃豆製品部份取代肉、魚類食物,不僅可減少過多油脂攝取,亦能符合節能減碳之環保原則。適量攝取堅果種子類:適量堅果種子類可有效降低心血管疾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增加蔬菜水果類:新鮮蔬果含有豐富的維生素、礦物質及膳食纖維,可有效預防慢性病及癌症的發生。選用當季食材:支持台灣農業,選用當地農產品。期望藉由飲食營養改善,加以預防慢性病的發生,進而減少醫療資源耗費…等問題。延伸閱讀:署立基隆醫院營養室團隊研發之九道新國民年菜食譜示範http://www.uho.com.tw/health.asp?aid=8150

臺北縣里長健康列車 宣佈啟動

臺北縣里長健康列車 宣佈啟動

去年立法通過的村里長1萬6千元免費身體健康檢查,臺北縣政府秘書長洪孟啟3日在縣立醫院宣布「里長健康列車」正式啟動,呼籲里長伯們服務基層之餘也務必要關心自己的健康。他說,有健康的里長就有健康的社區,全民一起來營造健康新北市。洪秘書長表示,臺北縣政府關懷縣民的健康可說是不遺餘力的,在財政窘迫的情形下,仍舊率全國之先,於去年推出農漁民及計程車司機免費健檢,由在地的臺北縣立醫院承辦,成效良好。不僅有近一萬名民眾受惠,其結果也將做為今後施政的參考,且今年縣府更擴編預算,希望能造福更廣大的臺北縣民。他說,里長服務里民可說是全年無休,特別是獨居長者及弱勢族群的關注,所以,尊稱大家是守護社區里民的土地公、土地婆,一點都不為過。不過,大家在服務基層之餘,也千萬不要忽視自己的健康。而健康的社區,更應從各位里長做起。縣立醫院院長沈希哲也在現場親自招待並做簡報,介紹院方的醫療設備與量身訂做的健檢方案。該院以2萬元的「心血管尊皇級全套專案」為基礎,再加上該院知名的高階電腦斷層掃描檢查肺臟、肝、膽、脾、胰臟及各項癌症篩檢等總值近3萬2千元的全力大放送來爭取里長伯青睞。沈希哲表示,「量身訂做」不應該只是一句口號,以無痛大腸鏡而言,2年做一次即可,所以若以前做過,該院的健康照護師就會建議其他的項目取代,做到個別化的尊榮級服務。這場活動由民政局與衛生局主辦,局長楊義德與許銘能也都希望在年前藉由「里長健康列車」提醒全縣1千1百餘位里長伯們重視健康。會中,里長伯們最感興趣的,就是該院新添購的心血管檢查利器「高階斷層掃描儀」了。由於該院新購置的「高階斷層掃描儀」在心血管方面,可以快速的呈現心臟及冠狀動脈3D立體圖像及血管硬化與血流量等精確數據,是里長注目的焦點,里長們不僅發言踴躍、多名預先登記,也紛紛希望眷屬能比照辦理,享受該院優質的全套健檢服務。臺北縣立醫院健檢中心專人服務熱線:板橋院區(02)2982-9111分機2816 / 三重院區(02)2982-9111分機3350

腎衰竭婦女 運用排斥抗體螢光分析技術,突破配對障礙

腎衰竭婦女 運用排斥抗體螢光分析技術,突破配對障礙

器官移植須考量「組織相容性」,避免發生超急性排斥導致移植失敗。移植前必須進行組織相容性檢驗,包括:血型、組織抗原、以及交叉試驗。術前交叉試驗如為陽性,表示移植將發生超急性排斥,移植失敗機率極高,通常只有放棄移植一途。本院器官移植醫療團隊運用「排斥抗體螢光分析技術」針對可能導致嚴重排斥的抗體,進行地毯式而且定量性的分析,設計個人化的治療計畫,成功跨過器官移植的免疫障礙,此重要研究成果代表,凡是符合法律規範條件且有意願的健康捐贈者,都有機會幫助需要腎移植的親人,不必因為配對的問題,而愛莫能助。林女士八年前診斷腎衰竭,必需定期接受透析治療。七年前曾至大陸進行腎移植,但因排斥嚴重失敗而歸。由於透析血管經常發生栓塞,林女士透析治療效果極差,苦不堪言。林女士的丈夫陳先生有意願捐贈腎臟給妻子,但兩人不僅血型不相容且交叉試驗呈陽性,礙於免疫的障礙一直無法如願進行移植。台大醫院於96年9月成立臨床免疫中心,開發分析排斥抗體的技術,可以針對交叉試驗陽性之病例進行排斥抗體分析,不僅可以找到體內可能導致排斥的抗體,也可進一步定量排斥抗體的力價。如此一來,便可依據排斥抗體螢光分析的結果,在移植前設計預防及治療排斥抗體的計畫,以期突破器官移植的免疫障礙。去年台大醫院借助排斥抗體的分析,分析出林女士體內有極高力價的抗體(約一萬螢光強度),會攻擊陳先生的組織抗原A2,造成超急性排斥。於是計劃以血漿置換及人類免疫球蛋白預防超急性排斥,林女士共接受手術前6次及手術後8次血漿置換術,加上共240公克的人類免疫球蛋白注射,於98年9月18日接受丈夫捐出的左腎,98年10月19日出院,目前腎功能良好。(血漿置換及人類免疫球蛋白相關費用目前無健保給付)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