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注意!北市本土麻疹首例 成年男性無出國史

注意!北市本土麻疹首例 成年男性無出國史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昨日接獲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麻疹研判陽性資料,確認臺北市今年出現首例本土性麻疹個案,患者為一名住在松山區的33歲男性,有發燒、咳嗽、喉嚨痛、結膜炎及出疹等症狀,兩度就醫都診斷為感冒,第三次才被醫院通報。由於麻疹具高度傳染力,衛生局經疫調發現患者並無出國史,目前掌握接觸者名單,並進行健康狀況追蹤之監測作業,以避免疫情擴散。患者自5月28日起出現發燒、疲倦及頭痛等症狀,6月1日開始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噁心、嘔吐、結膜炎及身上出疹等症狀,曽分別前往住家附近診所及醫院就醫。但因症狀未改善, 6月3日才由另一家醫院診斷疑似麻疹通報,並轉醫學中心隔離治療,目前已恢復健康出院。衛生局指出,目前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鄰近國家,均發生麻疹流行疫情;雖然我國麻疹疫苗接種率已達95%以上,但因其高傳染力,以及國際經貿交流因素,麻疹病毒極易對未達接種年齡之嬰幼兒、未按時接種疫苗幼童以及以前未曾接種過之成年人造成威脅。由於麻疹的傳染力很強,未進行疫苗接種之接觸者99%以上均會受到感染,接種疫苗則是預防麻疹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現行接種時程為出生後12個月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國小一年級時再追加一劑。衛生局特別呼籲家長,對於家中12個月以上幼兒尚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者,應儘速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12區院外門診部或合約院所接種,以保障幼童健康。麻疹好發在冬末及春季,主要經由空氣、飛沫以及病人分泌物傳播的高傳染性疾病,發病時有類似感冒的病徵,例如發高燒,流鼻水、咳嗽、眼晴結膜炎,在發燒約3-4天後,口腔頰內出現中心發白的小紅斑(科氏斑), 約 1-2天後,於耳後開始出現疹子,再擴至臉部,3-4天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約5-10%的病患會因細菌或病毒重複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例如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衛生局提醒民眾,如有「出疹」、且「發燒超過38℃」、同時具有「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畏光、流淚水或眼睛發紅)三種症狀之一」等症狀,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就醫途中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衛生局提醒若要帶家中6個月以上1歲以下幼兒至麻疹流行區時,應先接種公費麻疹疫苗(MV),等幼兒1歲以後再補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公費麻疹疫苗家長需準備身份證明、嬰兒手冊等相關文件,至12區健康服務中心開立證明書,再至市立聯合醫院仁愛、中興、陽明、婦幼、忠孝、和平等院區以及臺大、馬偕醫院辦理接種。民眾若有任何疑義,請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

攝護腺癌手術後,勃起功能障礙該如何復健?

攝護腺癌手術後,勃起功能障礙該如何復健?

文/三軍總醫院泌尿外科 莊豐賓,指導:查岱龍甲先生50歲,因為健康檢查發現PSA(攝護腺專一性抗原)數值異常經切片檢查確認為攝護腺癌。並且進一步接受攝護腺根除手術及骨盆腔淋巴結切除。術中同時進行雙側神經保留。術後復原狀況良好,尿失禁的情況很短的時間就改善了。但是勃起功能卻從術前的堅挺自信變成術後的不舉與失望。經過一、二個月害怕從此僅剩存排尿功能的恐懼,甲先生開始進行陰莖的復健計劃。依照計劃規律地進行復健,不到二個月,在洗澡時便可有陰莖主動膨脹的反應。三個月後便可在口服壯陽藥的輔助下成功地和妻子完成親密的性生活。不到半年有時可在沒有藥物輔助下達陣。甲先生從此又回到往日樂觀開朗的個性,同時積極地輔導新的病友。與其分享他的親身經歷,讓新的病友不畏懼接受完整的醫療處置,勇敢的戰勝攝護腺癌。攝護腺癌是男性常見的癌症之一,隨著診斷工具的進步,許多人在早期時便被診斷出攝護腺癌而可及時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但是性功能障礙和尿失禁常在攝護腺全切除術後伴隨而來。九成病患的尿失禁可以在術後一年獲得重大改善。雖然部分患者(6-86%)在攝護腺全切除術後18個月至2年左右可以恢復至術前的勃起功能,但是有許多患者卻持續有勃起功能障礙而嚴重影響病患生活的品質。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性功能障礙引起原因,目前認為可能是因為神經、血管的損傷而造成進入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的血液減少引起缺氧進而形成陰莖海綿體平滑肌纖維化,最後引起性功能障礙。自1997年開始有人針對攝護腺全切除術後性功能障礙提出陰莖復健計劃,在手術後病患狀況恢復穩定時便給予定期陰莖注射血管擴張劑,結果發現有注射的病患恢復勃起功能的程度較好。近年來有許多的臨床報告顯示手術後早期給予口服壯陽藥進行定期的規律性復健計劃,可較未接受者更容易早期恢復較佳的勃起功能。當然病患在接受此項復健計劃前需詳細評估,病患若需服用硝化甘油類藥物者為絕對禁忌不適合口服壯陽藥來進行復健計劃。其他的方式例如真空吸引器,尿道投予血管擴張劑等皆曾被報告可用來進行勃起功能的復健計劃。然而標準的復健計劃如頻率、時間長短、開始時間等等目前尚未有確定的規範。早期陰莖勃起功能復健對於因為攝護腺癌接受攝護腺全切除術後合併引起勃起功能障礙目前已經被多數臨床報告證實在協助勃起功能恢復上有正面的效果。但是標準的復健計劃仍需要大規模的臨床報告來予以驗證。目前臨床實務上會於病患術後,依復原狀況進行個別的評估及復健計劃的諮詢。在無禁忌症狀下,依病患手術神經保留狀況區分使用的藥物。若是無神經保留者則陰莖海綿體注射為主。在固定的頻率下一計劃進行復健計劃。復健二個月大部分的病患性功能評量分數可比復健前增加4倍(約為術前評量分數的一半以上),陰莖勃起的硬度比復健前增加5倍(約術前的2/3硬度)。在進行復健三個月後會依病友個別的復原情況予以輔助治療(如加上真空吸引器,或海綿體注射),而希望達到更高的性生活成功率。陰莖復健計劃從開始的成果不一,到目前有更多的文章支持它的效果。成功的復健仍須依靠病友本身的瞭解及配合才可能達成較佳的效果,但相信陰莖復健計劃對因為進行骨盆腔相關手術引起的勃起功能障礙在性功能改善預後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粽香慶端午 一同樂觀迎向癌症挑戰

粽香慶端午 一同樂觀迎向癌症挑戰

再過10天就要到一年一度的端午節,當大家正在品嚐各式風味的粽子或是與家人討論如何歡度佳節的同時,有一群人正在醫院病房裡,無法返家過節,努力地與癌症病魔對抗。為了給予正在與癌對抗的癌友更多支持的力量,癌症希望協會長期至病房探訪癌友,並送上加油與打氣聲,希望透過實際的鼓勵,讓癌友們知道,抗癌路上他們並不孤單!為了讓癌友在病房裡也能享受端午節的應景氣氛,一直致力於社會公益的奇真美食在今年一起加入了希望關懷的行列,在國家金牌御廚水蛙師張和錦先生的發起下,與他們的行政主廚顏永裕先生及其團隊精心研製了3種不同口味的養生粽,無論是黑糖、櫻花蝦、鳗魚等,都是希望透過各種不同味覺的刺激,除了希望讓癌友更有食慾,增加營養外,也希望用實際的關心與鼓勵,幫病友們加油打氣,希望讓他們能正向樂觀的面對生命的挑戰,開心地歡度佳節!由癌症希望協會靳秀麗理事與水蛙師、藝人于台煙所組成的希望關懷團,帶著充滿愛與關懷的粽子到台大醫院的腫瘤病房探訪癌症病友與家屬,他們所到之處,受到癌友接連的感謝,不僅驚呼、歡笑聲不斷,空氣中也飄散著令人感到溫暖又熟悉的粽香,溫暖著每個病友的心。此行當中不僅有許多于台煙的歌迷現場點唱歌曲以外,更不乏有許多水蛙師的忠實粉絲,熱情歡迎水蛙師的到來,讓現場氣氛相當熱鬧,一旁的協會理事靳秀麗表示:「今天相當開心及榮幸能跟水蛙師本人一起至病房關懷病友,也讓她見識到水蛙師超人氣的明星魅力,果然不同凡響!」本身也是癌症病友家屬的于台煙說:「關懷癌友常常都是獲得的比付出的更多,抗癌的過程艱辛,但是只要堅持不放棄,一定能有機會看到生命的希望」。癌症希望協會理事靳秀麗表示:「為了讓癌症家庭能熬過最困難的治療階段,有更好的生活品質,希望協會每年定期會到醫院探訪正在與癌奮戰的病友與家屬;這條路不好走,需要更多企業、藝人等加入陪伴的行列,一同投入愛心與關懷,有錢出錢、有力出力,如果有人需要幫助,請告訴他們希望在這裡;如果您能提供幫助,他們的希望就是您」。癌症希望協會電話(02)3322-6286。

醫師籲:丁基原啡因並非美沙冬 貿然服用小心中毒

醫師籲:丁基原啡因並非美沙冬 貿然服用小心中毒

 文/行政院衛生署竹東醫院 精神科蘇柏文主任近來有接受美沙冬治療民眾詢問診所販售的「美沙冬錠」,據說可以取代每日到院服用美沙冬,事實上,國內合法的美沙冬只有口服液體,沒有錠劑使用。而讓民眾服用後卻產生全身不適的舌下錠,是另一類的治療藥物叫「丁基原啡因」的複方,作用方式與美沙冬不同,對於穩定接受美沙冬治療的民眾可能造成突發性的戒斷症狀。竹東醫院精神科主任蘇柏文表示,許多人對於新上市的「丁基原啡因」和「那囉克松」舌下錠都不甚了解,需要以舌下方式服用,並且緩慢調整劑量,藥物本身具有鴉片拮抗作用,對於穩定接受美沙冬治療的民眾,如果貿然服用丁基原啡因複方,會因此產生嚴重的鴉片戒斷症狀,如全身痠痛或焦躁不安等。部分民眾會在出現全身不適時,服用鎮靜安眠藥物或飲酒,更會因此增加中毒及呼吸抑制的危險。目前許多縣市都有耳聞民眾為求方便,於診所購買丁基原啡因舌下錠,花錢又沒獲得治療效果,反而有生命危險。對此蘇柏文主任建議目前全國各縣市都有替代療法的戒癮機構及毒品危害防制中心,民眾如有相關戒癮問題,還是建議前往衛生署指定的藥癮戒治機構求助,才能安全有效的戒癮。

視力模糊 竟是鼻咽癌作怪

視力模糊 竟是鼻咽癌作怪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放射腫瘤科張富迪醫師表示,一名病患林先生,自98年中開始出現單側視力模糊症狀,一開始以為是黃斑部病變,後來又陸續發生鼻塞、流鼻水等類似感冒症狀,今年初至耳鼻喉科求診,由醫師安排電腦斷層檢查才發現鼻咽部長了一個腫瘤,往前壓迫到顱底神經才造成視力模糊、複視等症狀,後來經鼻咽切片證實為鼻咽癌。張富迪醫師表示,臨床上鼻咽癌的病例,最常見的是以摸到頸部腫塊為最初表現的最多,其他像是鼻塞、鼻涕或痰有血絲或是耳鳴等,至耳鼻喉科求診而發現鼻咽癌的病例也不少;像林先生這種一開始以視力模糊來表現的個案算是少數,通常這種因腫瘤侵犯造成腦神經症狀的病患在臨床分期屬於第四期,是預後比較不好的一群,所幸在經過同步放射治療合併化學治療後,病況漸趨穩定,後續持續在耳鼻喉科追蹤。張富迪主任進一步指出,鼻咽癌好發於中國大陸東南沿海地區(包含廣東、香港以及台灣等),臨床上表現症狀包括頸部腫瘤、鼻塞、鼻涕或痰有血絲、單側耳鳴、頭痛等,晚期症狀包含顱底侵犯壓迫腦神經造成如複視(看東西有兩個影子)、視力模糊或臉部感覺神經麻木等症狀。張富迪醫師解釋,發生鼻咽癌的原因尚未完全確定,最主要是和感染EB病毒有關,其他像是食用醃製食物(例如鹹魚)或是種族基因等因素也有相關;鼻咽癌本身對放射線極為敏感,因此放射線治療是目前被公認為治療早期鼻咽癌最有效的方式;若是晚期的病患則會同步接受化學藥物的療法,以獲得更佳的疾病控制率及存活率。張富迪醫師指出,隨著放射治療儀器的進步,現在幾乎都採用強度調控放射治療技術來治療病患,近幾年不但治療的效果不錯,副作用和過去鈷六十治療機時代比起來也降低很多,大大提高病患的生活品質。當民眾有上述症狀時,一定要尋求專業的醫師做進一步的診斷,以免錯失治療的黃金時機。

生熟食混合要注意 小心大腸桿菌吃下肚

生熟食混合要注意 小心大腸桿菌吃下肚

為保障台北市民眾及學童食用機關、醫院及學校合作(福利)社供應之餐食衛生安全及品質,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進行專案查驗計畫,此專案衛生標準主要檢驗項目為一般衛生標準(性狀、生菌數、大腸桿菌群最確數、大腸桿菌最確數)。大腸桿菌群常被用來作為監測食品是否遭受污染,或是製程有無缺失的重要指標之一,食品中檢出大腸桿菌群過多,雖不致於影響身體健康直接致病,卻足以顯示該產品衛生狀態不良。衛生指標菌如超過標準,即表示在製作過程當中的衛生狀況、食材、器具、包裝過程可能遭受污染,或工作人員的個人衛生狀況不佳所造成,至於常溫保存更是微生物繁殖的最佳環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呼籲民眾於購買麵包、漢堡、三明治、涼麵…等生熟食混合即食食品,除應注意製造場所工作人員有無保持新鮮、清潔、迅速的工作環境及調理過程外,購買之食品更應儘快於3小時內食用完畢,以預防食品中毒事件之發生。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市民當家熱線:1999(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61。以上稽查結果,可上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你知道放射手術和傳統的放射治療有何不同嗎?

你知道放射手術和傳統的放射治療有何不同嗎?

文/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主任 林立青如何進行手術治療不需動刀,這會是怎麼樣的一個狀況呢?拜科技之賜,以往我們所熟知的放射治療技術,由於電腦刀(Cyberknife)的問世,已經將放射治療的層次推進到放射手術的境界了。放射手術和傳統的放射治療有何差異呢?奇美醫學中心放射腫瘤部林立青主任表示,相較於傳統放射治療,電腦刀的設計已經能夠做到將整個治療所需之輻射劑量精準的作用於病灶上,誤差僅有0.1公分;也正因為如此可以提高治療劑量而不傷害正常組織,故可在短短的1-5次治療就可以將癌細胞殺死,讓我們的身體恢復正常。由於沒有傷口的問題,所以術後沒有感染的危險,一般不特別劇烈的生活作息都可照常行動;特別是身體狀況無法承受外科手術治療或病灶位於無法以外科手術治療的部位時,電腦刀幾乎是不二選擇。放射手術設備同時具有專利與獨特的呼吸與同步即時監測系統,可透過體外數位影像導航定位系統,電腦自動監測到病人呼吸微動或異常時,會自動判別修正,而機器手臂可隨病人呼吸微動而做同步之動態的放射手術治療;治療時更能以誤差小於0.1公分的超高精準度,鎖定腫瘤病灶位置,採用三度空間,以多角度1560方向,避開重要器官與神經組織直接射殺腫瘤組織,如此可大幅減少正常細胞組織受到傷害。林立青說明,電腦刀應用在許多治療上,包含良性、惡性及轉移性腫瘤都可治療,但仍需依個人病情不同,經專業之電腦刀醫師團隊評估後才能執行。目前較常被應用在治療的有腦瘤、神經系統瘤(含三叉神經痛)、鼻咽癌脊、椎腫瘤、肺癌、肝癌、攝護腺癌等,尤其是臨床上被認定開刀有高風險、或不適合長期放射治療者,電腦刀的治療將是該腫瘤患者更佳的選擇。惡性腫瘤為十大死因之第一位,研究如何快速有效與兼顧病患治療過程的生活品質,一直是醫界專家努力的目標。而電腦刀(Cyberknife)的發明,即為先進抗癌治療腫瘤產品的典型代表,世界先進國家電腦刀使用已超過150台,有五萬多人治療過,效果相當良好。林立青提醒民眾,如果需要電腦刀幫助的病患,可以請教主治醫師關於電腦刀的優缺點等及相關必要性。

澳洲菸害防制督導來訪 建議我國菸品容器應印大幅震撼警圖赫止癮君子

澳洲菸害防制督導來訪 建議我國菸品容器應印大幅震撼警圖赫止癮君子

達悟族86歲周龍發老先生剛抱走「2010戒菸就贏比賽」30萬元首獎獎金,曾任澳洲政府原住民委員會主委,剛上任為澳洲政府原住民菸害防制資深督導的湯姆.卡爾馬博士(Dr. Tom Calma, National Coordinator, Tackling Indigenous Smoking),特別來訪,與董氏基金會進行菸品容器包裝的政策交流。湯姆表示,澳洲不久前才二讀通過菸品容器正面要印製100%的菸品警圖,背面也須印製90%或75%的菸品警圖,菸品容器兩側還須印有菸品危害成分描述,總而言之,就是菸品容器除了警示圖文外必須保持空白,而所有菸品的品牌名稱,只可用固定的顏色與固定的級數小字體,印置於包裝下方;澳洲總理陸克文公開表示,澳洲全面實施大幅的菸品容器警示圖文與素面包裝之法案,預計8月將可完成三讀,並在2011年全面實施。湯姆進一步表示,臺灣無菸環境的進步國際有目共睹,但相較於菸品容器政策,臺灣35%的警圖面積不但太小,且圖片不夠寫實震撼,恐難達到促成癮君子戒菸,及減少新吸菸人口的增加。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臺灣雖自2009年1月開始實施在菸品容器正反最大表面積上方印製35%的菸品警圖,但卻是目前全球約40個實施印製菸品警圖國家中面積最小的,加上未執行菸品素面包裝政策,導致菸商們不但圖文並茂在菸品容器上大幅宣傳以引誘消費者購菸,甚至創造出滑蓋或側推的菸盒包裝,使菸品容器面積加大,爭取更多的版面做廣告宣傳。各國大幅且震撼式的菸品容器警示圖文就是最好的菸害教育,為此董氏基金會特別於每月有80萬人次瀏覽的「華文戒菸網」上推出全新改版的「菸品容器警示圖文專區」,介紹目前各國對菸品包裝的規定,及目前各國共336幅警示圖文的內容,藉以破除民眾對菸品包裝的刻板印象,並使兒童及青少年確實認識菸品的危害。(http://warning.e-quit.org/warning/ContentDirectShow.aspx?Mid=55&CurSite=%26gt)姚思遠表示,據統計,每日一包菸的吸菸者每年接觸菸品包裝至少7,300次,為了使消費者正確認知菸品危害的真相,不讓菸品容器成為致命的吸引力,同時將菸品容器轉換為提供菸害資訊的工具,世界衛生組織(WHO)進一步建議所有會員國,推動菸品容器素面包裝,以去除各菸品品牌形象,且印製大幅警圖以提醒消費者菸品實質的危害,並於菸品容器兩側詳述菸品中各種有害致癌物質;至於菸品的品牌名稱,只可以單色且固定的小字體印置於包裝下方。姚思遠最後強調,台灣若不加快腳步跟上WHO對菸品包裝限制的建議,菸品容器將淪為菸商引誘年輕人加入吸菸行列的主要管道。澳洲菸品警圖小檔案:【現行規定】菸盒最大表面積印製90%及30%的菸品警圖。菸盒兩側印製菸品危害成分描述。菸品警圖則數:2組共14則。2006年實施,每年需輪換一組菸品警圖。【2011執行新制】菸盒最大表面積印製100%及75%的菸品警圖,或是印製100%及90%的菸品警圖。菸盒兩側印製菸品危害成分描述。菸盒除了印製警示圖文外必須保持空白,而所有菸品品牌名稱,只可用固定級數的小字體印置於包裝下方。目前二讀通過,規畫8月完成三讀,2011年全面實施。

2010「戒菸就贏比賽」頒獎典禮 對戒菸成功者表達最高敬意!

2010「戒菸就贏比賽」頒獎典禮 對戒菸成功者表達最高敬意!

2010 「戒菸就贏比賽」獎落誰家今天終於揭曉!來自臺東蘭嶼達悟族的首獎得主周龍發及周長榮父子檔,雖已於5月30日進行過公開檢測,但老先生仍隆重穿著30年前妻子親自為他縫製的傳統服飾,與貳獎6萬元的6組人、臺北市國小學童公益小尖兵獎誠品圖書禮卷2萬元的3組人等,共10組得獎候選組齊聚一堂,在律師見證下、接受醫師進行主辦單位規定的公開檢測,確認得獎資格並接受頒獎,共同分享成功戒菸的私房撇步及甘苦。董氏基金會執行長姚思遠表示,為了營造「戒菸嘉年華會」的社會氣氛、鼓勵吸菸者勇於採取戒菸行動,董氏基金會在「戒菸就贏之父」、前執行長葉金川教授的投入與支持下,從2002年至今已辦理五屆比賽。而今年「2010戒菸就贏比賽」共有25,405名癮君子報名戒菸,五月底在林信和律師見證下,從所有參賽者中抽出得獎候選組,經過一連串不具名和具名的電訪,以及地方衛生局所的初步檢測和訪視,10組戒菸成功的得獎名單終於正式產生,也將在頒獎典禮結束後於「華文戒菸網」公佈。本屆參賽者的資料顯示,參賽者的性別比例為男性90.7%、女性9.3%,女性參加者比歷屆的比例來得高,顯示女性自覺吸菸危害願意戒菸的比例增高。而根據過去四屆的資料顯示,參賽者在五月份比賽期間的確實戒菸率平均為六成五,也就是說此屆戒菸比賽可能幫助16,500個家庭至少在五月是零二手菸害的無菸家庭;而過去四屆參賽者一年後仍持續不吸菸的戒菸成功率均達35%,所以合理推測一年後仍有9,000個家庭因為這次戒菸比賽而持續免於菸害、贏得健康。國民健康局局長邱淑媞表示,吸菸可謂國人健康頭號殺手,國人18%的死亡、三成癌症和吸菸有關,吸菸與罹患肺癌或慢性阻塞性肺炎相關性更高達80%-90%。因此,減少吸菸人口與二手菸暴露是最有效益的健康促進投資。目前我國仍有360萬的吸菸人口,成年男性吸菸率至36-40歲年齡層達最高峰,約每2個成年男性就有1個吸菸;成年女性吸菸率至31-35歲年齡層達最高峰,約每13個成年女性就有1個吸菸,男性與女性先菸者的比例約9比1。98年死因統計亦指出,肺癌死亡人數7,951人為癌症第一大死因,其中男性死亡人數5,336人為第二大癌症死因,女性死亡人數2,615人為第一大癌症死因,顯示吸菸與二手菸仍是影響國人健康的重大威脅因子。今年,是國民健康局與各縣市衛生局的「戒菸行動年」,各縣市衛生局不僅提供免費的戒菸教戰手冊,各大醫療院所的戒菸門診及免費戒菸專線0800-636363,就是希望能隨時幫助吸菸者戒菸。呼籲各位癮君子能以參賽並戒菸成功者為榜樣,只要踏出第一步,戒菸永遠不嫌晚。延伸閱讀「得獎名單」:http://www.uho.com.tw/focus.asp?sid=8&id=633 

藝人代言頻頻出包 民眾須建立「認明標章」好觀念

藝人代言頻頻出包 民眾須建立「認明標章」好觀念

平常買東西,你選購的依據是有國家認證標章還是相信藝人代言呢?五月中旬立法院才三讀通過「公平交易法第二十一條修正案」,增訂不實廣告薦證者「也須負民事連帶損害賠償責任」,這不禁讓生策會(國家生技醫療產業策進會)更確定SNQ認證的重要性!藝人代言頻頻出包,卻也可以讓民眾建立一個良好觀念,就是品質保證才是永久可靠;生策會與統一企業邀請您來認識「SNQ」,還可獲得統一「Metamin健康3D錠狀食品」,「Metamin健康3D」不僅取得SNQ國家品質認證標章,且獲得2009年國家生技醫療品質獎銀獎,此產品經證實具有調降血糖血脂的雙重功效。生策會推動SNQ國家品質標章認證,目的就是在最前線為消費者的健康把關,生策會召集全台120位最權威的學者專家,經過層層嚴謹、專業的科學驗證審查,將優質的生技、醫藥與保健產品及服務篩選出來,給予品質認證,幫助消費者在選購保健商品,只要認明SNQ國家品質標章,就等於是買到了具備品質及安全的產品。6月8日起參加認識SNQ活動,就能獲得限量「Metamin健康3D」,數量有限,送完為止。活動網址:http://www.snq.org.tw/chinese/01_news/04_02detail.php?ndid=3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