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黃臉婆變俏媽咪?!微波拉皮讓媽媽享美麗

黃臉婆變俏媽咪?!微波拉皮讓媽媽享美麗

母親節即將來臨,在這個感恩的日子裡,貼心的子女們無不絞盡腦汁規劃母親節禮物。近年來,台灣民眾對於微整形手術的接受度越來越高,不少子女在今年規劃美容療程做為母親節禮物,希望幫助母親回復青春美肌,當個名副其實的俏媽咪!近日門診中就有許多子女帶著媽媽至進行美容諮詢,其中一位陳小姐的母親因為害怕手術疼痛的因素,非常排斥整形手術,經由陳小姐及醫師的細心說明,陳媽媽鼓起勇氣接受微波拉皮療程,術後陳媽媽開心的表示,手術過程中幾乎沒有疼痛感產生,接受微波拉皮療程後,不但大幅改善臉部鬆弛的肌膚問題,就連老公與友人都誇獎她變漂亮了! 整型達人黃志宏醫師表示,近年來台灣的醫學美容已漸漸成熟,大部分民眾對於非侵入性的皮膚緊緻術,像是電波拉皮、光波拉皮、微波拉皮等療程的接受度很高。黃醫師說明,電波拉皮的原理為電波傳導,藉由600MHz的單極無線電波在皮膚深層形成均勻的電場,使膠原蛋白受熱後,經由組織收縮達到皮膚緊緻效果;光波拉皮則是使用遠紅外光源,利用被水份高度吸收的特性,刺激膠原蛋白,改善皮膚老化及鬆弛的問題。近來詢問度極高的微波拉皮療程,則因為治療過程中只有溫熱感且完全無痛,相較於傳統電波拉皮,更廣為被民眾所接受。黃志宏醫師表示,微波拉皮的術後效果好且無副作用,並使用比電波拉皮高出6倍的頻率旋轉水分子,產生高速的微波震盪,可加速膠原蛋白的增生,達到肌膚緊緻與拉提的效果。黃志宏醫師建議,在母親節前夕,愛美的媽媽們是否需要做皮膚緊緻術的療程,還是須視個人的保養及肌膚的狀況而定,民眾應諮詢專業醫師,由醫師提出最佳的建議。若是年齡較長、過度鬆弛且皺紋較深的患者,則需進行多次治療,或藉由組合式療程改善肌膚老化問題,才能擁有理想的無齡美肌!

癌症希望協會為乳癌病友點亮希望之路

癌症希望協會為乳癌病友點亮希望之路

乳房,是女人美麗的哺乳器,也是上帝賜給女性的精心傑作,無論大小、形狀都一樣的珍貴,根據行政院衛生署96年癌症登記數據顯示,乳癌為女性癌症發生率排名第一位,該年新增7,502名的女性乳癌病人。在國人10大癌症發生率中,乳癌也從第4名攀升至第1名。面對這個性徵,女性朋友除了講求外觀美麗,更不能忽視乳房的健康。目前乳癌已知的發生原因,大多與遺傳、飲食、環境及女性荷爾蒙有關,包括家中有母親或姐妹得過乳癌、沒有生小孩或是大於30歲以上才生第一胎、初經在12歲以前,停經在55歲以後或是飲食偏向高脂肪或肥胖的人…等;但是,罹患乳癌的真正原因尚不明朗,定期檢查仍是女性朋友愛護自我的首要功課。在台灣,目前已免費提供45歲上以婦女做乳房攝影檢查,因為若能早期發現,乳癌零期的存活率幾乎高達100%,第1期的乳癌5年存活率高達94%,而大部分的乳癌經治療後10年的存活率也可超過80%。年輕時發現自己有纖維囊腫的阿珠姐,雖然也會做健康檢查,但是,因為檢查時間不定時,所以,就在她摸到自己胸前有明顯的突起物時,已經是乳癌第四期。她除了呼籲所有女性朋友一定要定期做身體檢查外,現在正在接受治療的她,也學習樂觀的抗癌。以現在的醫療,第四期也不代表就是末期,她除了遵照醫師的指示接受治療外,她也積極參與癌症希望協會所舉辦的瑜珈課,她說:「上瑜珈課是我每週很重要的活動,每次上完課流些汗都覺得舒暢無比。而且,每次要上課前,我就會特地畫個淡妝,開心的來參加,因為,參與這個課程,除了可以復健患側、舒緩身心外,也可以和其他病友做經驗交流」。癌症希望協會副秘書長吳翠娥表示:「女性朋友罹患了乳癌,除了必須接受治療外,治療後的功課更是重要,而復健運動在乳癌手術後是很重要的一環,病友們在體力可允許的狀況下,按時並規律的的復健,有助於患側手臂和肩膀之活動力與肌肉力量的回復,並可減輕頸部及後背的疼痛及僵硬感。同時,適當的運動也可以增強體力與免疫力,讓病人可以更順利的完成治療。」 為了提供癌友運動與交流的場所與平台,癌症希望協會除了由專業老師定期舉辦瑜珈課程外,也特別編撰乳癌相關的衛教資訊,免費提供給乳癌病友,欲報名或有相關問題詢問之癌症病友與家屬歡迎至癌症希望協會官網www.ecancer.org.tw下載或電話(02)3322-6286洽詢 。

「你們來我們才會好」重建喜樂健康心!

「你們來我們才會好」重建喜樂健康心!

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院長 陳正宗98年8月7日起;莫拉克颱風夾帶狂風惡水肆虐台灣,其影響層面包括農、漁、觀光等相關產業,損失人命與財產無法估計,同時各項民生物資波動、遷村重建、投資信心、疫病流行,以及未來將面對的災後症候群等嚴重議題,相繼撲面而來。乃台灣史上繼921震災後的最重大的災難。因此在緊急階段;除災區人命援助、收容安置作業、維生管線損壞等處置;應積極作為外,公部門與民間團體在災難心理衛生工作,更從災民們的生、心、社會、靈性的傷處進行整合與處置。98年8月16日衛生署醫事處,聚集全國精神醫療網負責人、各相關學協會;於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召開「莫拉克颱風災後心理衛生第一次工作協調會議 」,全國精神心理衛生精英共聚一堂,同為此次災難奉獻心力。由於風災重創台灣南區,全國精神醫療網核心醫院的醫護團隊包括草屯、嘉南、凱旋等,均在第一階段便啟動災難心理衛生服務機制。在高雄市政府衛生局指導與啟動機制下,高雄市立凱旋醫院自98年8月10日起身負高高屏精神醫療網八八水災後心理重建之任務,已於急性期(一個月)直接服務77人次,關懷249人次;恢復期(六個月)直接服務352人次,關懷572人次。院方也因此榮獲行政院衛生署之感謝狀,給予投入災區不遺餘力的凱旋團隊莫大的鼓舞。對於八八水災過後,災區滿目瘡痍的景象,許多民眾或許還記憶猶新。當新的年度到來,除了國土復育,居民安置,更重要的是如何幫助災民們恢復安樂穩定的生活,重建喜樂健康的心靈。在即將步入重建期前(99年3月),醫院人員再次深入高雄縣那瑪夏鄉為未來災後心理重建規劃,面對面聆聽災民的需求。災民事實上非常熱情,本院院長率同科主任、醫師一行4人前往一家民宿,該負責人立即端出鄒族年糕分享愉悅,顯見其受災但熱情仍在,接著在311早餐店,老闆喊出:「你們來,我們才會好!」,讓我們了解他們希望大家到災區觀光消費,用行動支持災區重建,也讓大家看見原鄉旺盛的生命力;在此次先驅行動中,本院集資5萬元以上實際至災區採購,了解災區當地需求,返院後於一週內解決其需求,並學習休閒旅遊之規劃,那瑪夏鄉陸續舉辦的活動有3/28~4/26「春戀螢火蟲」;4/14~4/18「尋根之旅」、4/25「布農族射耳祭」、5/9「蜜桃豐情季」、5/16「鄒族河祭」及其後續之「垂釣活動」。陳正宗 院長特別呼籲災後重建很長遠,醫療專業由本院支援,災區復甦活絡需靠全民支持,又正逢農曆春節九天連續假期,若春節期間無預定出遊計畫之國人,可至災區出遊,不僅放鬆自我身心,更能品嚐當地美味農產品、分享美好風景及濃濃的人情味,此刻正值春回大地,生機復甦的時節,那瑪夏鄉燦若繁星的螢火蟲,鮮豔欲滴的水蜜桃,與各式的農產品(茶葉、芋頭、竹筍、李子等)、原鄉部落文化的體驗(射耳祭),以及熱情接待的居民們等待國人造訪一同分享。風雨無情,人間有愛,請支持春遊到災區,用心傳遞溫暖,感受幸福。

無聲無息、惡性腫瘤藏體內 糞便篩檢簡單保平安

無聲無息、惡性腫瘤藏體內 糞便篩檢簡單保平安

文/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微創中心 蔡金宏主任61歲的陳先生是一位糖尿病患者,平時在台中醫院內科規則就醫追蹤治療。上個月回診時,醫師因陳先生符合免費的四大癌症篩檢條件,所以建議陳先生接受參加大腸癌的糞便潛血檢查,但陳先生自認除糖尿病外,平日很注重身體保養,再加上無任何異狀及不適,所以覺得沒有做篩檢的必要;但是醫師還是耐心的告訴陳先生,篩檢很簡單、不麻煩,可是卻可以有早期發現問題的功能,最後陳先生答應醫師並到篩檢中心拿取檢體收集盒。結果糞便潛血反應呈現陽性,陳先生接獲通知並進一步接受大腸鏡的檢查,想不到在乙狀結腸竟發現了大腸腫瘤。蔡金宏主任表示,患者平時沒有任何的腸胃症狀,大便習慣相當規則為一天一次,都是成形的,也沒有腹賬腹痛的任何異狀。所以當檢查報告出來相當訝異在他的大腸中竟然無聲無息的長了惡性腫瘤,病人當機立斷接受院方外科手術的腹腔鏡大腸腫瘤切除手術,病人在手術後的隔天只覺得傷口微痛,48小時就下床而且活動自如,不太有疼痛感。病人在手術後一週已漸漸恢復進食,復原良好,而且幸運的是檢驗報告出來是第一期的大腸癌,病人術後不需要接受電化療,只需定期接受大腸鏡檢查。陳先生自認為相當幸運,能夠在大腸癌的症狀尚未出現之前就能夠診斷出來,並且順利完成手術。目前行政院衛生署台中醫院正如火如荼的展開四大癌篩的活動,蔡金宏提醒民眾,四大癌篩活動目的是希望早期的發現無聲無息的早期癌症,進而早期治療,自然降低了癌症的併發症和死亡率,達到癌症防治的目的。

署新召募癌症志工 服務癌友與家屬

署新召募癌症志工 服務癌友與家屬

癌症一直是國人相當關注的議題之一,且統計資料指出癌症已蟬聯28年為國人十大死因之首,有鑑於此,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於今(99)年積極成立「癌症資源中心」,目的讓來院就醫之癌症病患能於罹癌過程中獲得良好之醫療照顧與各項協助。醫院為擴大服務範圍,預計招募癌症志工協助業務運行,希望年滿二十歲,對服務癌症病友與家屬有熱忱且每週可固定於醫院服務3.5小時者,踴躍報名,報名電話(03)532-6151轉3806、6001、6002或親至醫院社會服務室現場報名,報名後需進行面談,面談通過者即可參加99年5月1日、2日的癌症志工教育訓練,報名至99年4月30日截止。陳文鍾院長表示,目前,平均每7分10秒就有一名癌症病人產生,台灣每年有至少37萬個家庭籠罩在癌症的陰影下,癌症議題益發重要,因此,政府近年致力於推動辦理醫院癌症診療品質認證,建立癌症診療量化指標,推廣和強化病友服務等政策以提升整體癌症照護品質;為此新竹醫院於今年成立「癌症資源中心」,希望提升院內癌症醫療品質。新竹醫院為能服務更廣大的民眾、癌友與家屬,預計招募癌症志工協助服務推廣,且中心期待癌症志工能具有豐富的癌症相關知識與技能,因此,將於99年5月1日、2日舉辦第一屆『癌症志工─特殊教育訓練』,提供有心從事癌症照護服務之民眾與志工進修的管道和機會,希望癌症志工在有規劃的培訓下,能提供癌友與其家屬有效、及時且正確的癌症相關資訊、資源連結和情緒支持,亦期望癌症志工能於服務別人的同時重整自己的人生觀,進而讓生命具意義。

醫療人員提醒自閉兒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沒有偷懶的權利

醫療人員提醒自閉兒家長:為了孩子的將來,我們沒有偷懶的權利

文/高雄市立凱旋醫院 兒青病房護士  蕭槐英高雄市立凱旋醫院兒青病房護士  蕭槐英表示,與自閉兒結緣二十年,加入自閉兒早療工作行列,主要是希望能以自身的經歷來喚啟及協助家有自閉幼兒的家長,能把握稍縱即逝的學齡前期,共同為這些學習有障礙的孩子,建立良好的學習習慣、培養正確的學習態度和模仿能力,進而提昇孩子的認知、動作、及語言等領域的發展,減輕因表達、情緒障礙所引發的自傷、破壞行為而努力。期望來日孩子能適應及接受學校教育。蕭槐英說明,在初期接下早療業務時,需輪調到兒童青少年病房,也在那時學會並了解可以從另一個領域去繼續幫助自閉兒和家長。這些年來,蕭槐英在早療和兒青病房,照顧過之自閉症個案,從一歲半之幼童到三十幾歲的成人,見到未曾訓練過的個案,除了食 、衣、住、行都需要他人代勞,自傷、破壞頻率高,更是讓工作人員疲於奔命,人力、物力投入之多,致放眼國內願意收治自閉症的醫院或機構,真是少之又少。有鑑於此,蕭槐英經常會提醒自閉兒家長:我們沒有偷懶的權利,今天不做,明天你一定會後悔。孩子即使將來要走到被收容的地步,也希望他能在那裡討人歡心,而不是討人厭!如何能討人歡心?惟一的方法是療育工作越早越好,如果你因為抱持著「可憐」的心態在保護孩子,那麼他以後將成為「可悲」的人。 凱旋醫院的早療中心是跨專業的合作,團隊成員有:醫師、護理人員、職能治療師、臨床心理師、社工師,透過多元專業的討論與規劃,共同討論並設計出適合自閉兒需求之課程和訓練方式,主要目的是協助個案於學齡前建立良好之學習習慣和行為規範,以減輕日後因適應障礙而衍生之就學問題,進而能回歸學校教育。高雄市立凱旋醫院上課時間為:週一~週五,下午3:00~5:00聯絡電話:(07)751-3171轉2166收費方式:未滿三歲和領有重大傷病卡者免費。不符上項條件者,以健保給付方式收案。

全國首創 在醫院也可以找頭路

全國首創 在醫院也可以找頭路

羅東就業服務站、羅許基金會合作 為鄉親顧健康找工作在醫院也可以找「頭路」。羅許基金會和北基宜花金馬就業服務中心羅東就業服務站首度攜手合作,每周五早上在羅東博愛醫院醫療大樓一樓大廳,設立就業媒合駐點,提供往來民眾與鄰近社區的居民就業媒合的平台。值得一提的是,近年來就業服務站的外展人員駐點涵括郵局、超市等地,在醫院駐點則是全國第一次。北基宜花金馬區就業服務中心從強化對外服務的想法起始,羅許基金會自社會公益與社會服務的角度出發,促成第一次合作。從4月起,就服站每周五早上9時30分至11時30分在醫療大樓一樓大廳志工服務台駐點服務,由兩位就服站外展人員在醫院大廳幫忙民眾找尋工作的機會,擴大服務層面。根據羅東就業服務站資料顯示,今年1月至3月底,宜蘭縣求職人數5486人次,求才人數5528人次,媒合成功3140人次,為增加就業媒合的平台,羅東就業服務站決定在博愛醫院駐點。北基宜花金馬就業服務中心芮家棻秘書表示,羅東就業服務站自95年度起到廟宇、超市、超商及郵局等地提供駐點為民眾服務,今年創新選在醫院設立駐點。羅東博愛醫院每日往來人潮眾多,在醫院駐點的求職民眾,其中具特定對象身分的比例較高,羅東就服站期待運用駐點幫助更多鄉親找到最適切的工作。楊金源主任秘書則說,羅許基金會近年致力於社會公益,此次本著社會服務的理念出發,提供一個平台,讓求職民眾與求才公司經由羅東就業服務站人員的牽線,有了第一次的接觸,進一步找到工作,期能經由這個就業媒合平台發揮最大的功用。

陽光籲民眾主動檢舉非法爆竹 主管機關加強爆竹管理與安全稽查

陽光籲民眾主動檢舉非法爆竹 主管機關加強爆竹管理與安全稽查

21日萬華西園路一起非法囤放爆竹民宅爆竹爆炸事件,造成2死5傷的重大傷亡。非法囤放、非法製造爆竹的業者,常會隱身於民宅及鐵皮屋中,甚至有業者以禮品店為招牌,實際卻將店面作為囤放大量爆竹的倉庫,就像一顆不定時炸彈,意外隨時會發生。台灣在特定節慶燃放爆竹煙火的風俗是存在長久以來的情形,去年因燃放爆竹造成火災案件即有35起,造成多人傷亡。因爆竹獲利高,讓許多人鋌而走險非法製造、販售爆竹,尤其在台灣春節及各大選舉前,業者甚至非法囤放爆竹,謀取暴利。現行法規中雖然對擅自製造爆竹煙火者有明文規範,甚至今年1月也修法明定因非法製造爆竹煙火致人傷亡者加重其刑及罰金(非法製造爆竹煙火致人於死者,處3年以上10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200萬元以上1000萬元以下罰金。非法製造爆竹煙火致重傷者,處1年以上7年以下有期徒刑,得併科100萬元以上500萬元以下罰金),但對於非法囤放、販售非法爆竹業者則處罰過輕(處新臺幣三十萬元以上一百五十萬元以下罰鍰),無法達到遏止的效果。小艾(化名),一個正值燦爛年華的國三女孩,原本一家五口住在父親工作的爆竹工廠宿舍裡,在92年底時一個突如其來的意外,讓一切都變了樣,連小艾的母親、弟弟、妹妹都在這場意外中離開了人世,小艾自己則是全身80%的燒傷,無辜的她全身除了零星部位無恙外,雙手、臉都遭受到了嚴重的燒傷,在加護病房住了六個月的她出院時,雙手已因疤痕攣縮都變形如雞爪樣,連吃飯、上厠所都有困難,一切生活自理都得仰賴 別人的協助。在歷經近二十次手術及長達兩年的復健,小艾的生理活動功能終於有了成效,但大面積燒傷造成身上、臉上佈滿的燒傷疤痕,至今仍是她最大的痛!今年以來,陽光已接獲4名傷者因爆竹受傷,造成全身20-35%的燒傷面積,至今仍在經歷復健與治療。為了不讓遺憾重演,陽光基金會除了期待主管單位能加強爆竹管理和安全稽查,也呼籲業者切勿再以身試法,害人害己;同時更鼓勵民眾為維護家園與人身安全,主動檢舉非法囤放爆竹,以確保人身財產安全。想了解更多燒燙傷相關資訊: 「陽光社會福利基金會」

關鍵3小時 急性腦中風的診斷與治療

關鍵3小時 急性腦中風的診斷與治療

文/87期奇美醫訊 神經內科 林慧娟醫師腦中風位居台灣十大死因的第三位,耗用全民健保資源則高居第二位,也是老年人殘障最重要的原因。隨著人口的老化,因中風造成的失能已逐漸成為社會與家庭沈重的負擔。而即時有效的中風醫療,除了醫界的努力之外,民眾對腦中風的認識及力行,更是不可或缺的要件。中風的防治包括未發生中風前的初段預防,及已發生中風的急性治療、二次預防和復健。腦部和其他器官一樣,需要足夠的血流來供應營養及排除代謝廢物。一旦血管阻塞或破裂,導致血流供應受阻,神經細胞受損,即產生中風的種種症狀。奇美醫學中心每年需診治約1,300人次急性中風,其中缺血性中風約佔八成,出血性中風兩成。兩者的治療並不完全相同,必須立即做頭部電腦斷層掃瞄,確定是哪一型中風後,再決定如何治療。目前針對急性缺血性中風,唯一證實有效的治療方法是在發作3小時內從靜脈血管施打血栓溶解劑,雖然要冒著增加6%血管破裂造成腦出血的危險,但可以增加3分之1的機會在中風後3個月時能獨立生活。根據院方統計的結果,大多數的病人都是因為中風後沒有能夠即時就醫,致使無法在3小時內接受這項治療。超過3小時再治療,不僅效果大打折扣,出血的機會增加更多。所以,民眾應該要提高警覺,尤其是有中風危險因子如年紀大、高血壓、糖尿病、抽菸、心臟病、高血脂、肥胖等,一旦有突發性兩側不對稱的症狀,要立即到有能力處理急性中風的醫院急診,以搶機先。此外,立即使用口服抗血栓藥物如阿斯匹靈等,並持續長期治療,也有減少殘疾及預防再度中風的效果。對於一些因心律不整或心瓣膜疾病引起的中風,抗血栓藥物的使用另有其特殊的選擇,名為「抗凝血劑」,服用這些藥物要與醫師配合,按時服藥並定期抽血監測藥物效果,以減少出血的副作用。至於出血性中風,大多是長期高血壓且控制不良,造成血管壁損傷破裂所引起,通常中風症狀較嚴重,死亡率也比較高。治療的方式會因血塊的大小、位置而決定是使用外科手術,還是內科支持性治療。此外,在中風後第1-2天內再度出血的風險也很高,必須嚴密地監測及控制血壓在合理的範圍內。除了以上針對急性中風的特定治療,中重度嚴重的病人因為臥床不起,也會產生很多併發症,例如吸入性肺炎、尿路感染、褥瘡、跌倒受傷意外等。本身已有的慢性疾病如心臟病也可能惡化。即使一開始中風輕微的病人,也有10-20%在急性期症狀會惡化。另外,儘早開始復健治療,則有助於減少併發症及加速功能的恢復。所以急性中風必須住院,接受積極的評估、檢查和治療,將傷害減到最少,才有利於將來的復原。腦中風源自血管和循環系統的疾病,而血管循環的病變大多非一夕造成,而是長年累月浸潤在危險因子之中,直到有一天爆發中風而造成腦部的傷害。因此,治本之道,還是在於中風危險因子的控制:除了適當的藥物治療,生活形態的改善以及健康的促進,更是成效的關鍵。所以,專業的醫療加上病人及家屬積極主動的參與,才能有效地防治中風。

情緒起伏大、睡眠品質不佳者 小心腸胃易潰瘍

情緒起伏大、睡眠品質不佳者 小心腸胃易潰瘍

張小姐53歲,上腹部疼痛、容易腹脹、噯氣及嚴重時泛酸厲害,上腹部疼痛加劇,自從約七、八年前就開始這樣不舒服的症狀。於是到某一區域醫院就診,並經由胃鏡檢查診斷出十二指腸潰瘍併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接受抗生素及抗潰瘍藥劑治療。後來陸續因為上腹部疼痛情況復發,又接受胃鏡追蹤檢查及後續更進一步治療,最後因為反覆使用抗生素造成抗藥性幽門螺旋桿菌感染,去年被轉診至某醫學中心,但接受治療後,仍有上腹部疼痛及容易腹脹情況。因為腸胃道不適情況無明顯緩解,且已經過七、八年的治療,患者於是轉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門診求治。患者初診時主訴:泛酸、上腹疼痛,甚至嚴重時會從原痛處擴及至其他部位,平時需照顧家中老小,情緒易有起伏且睡眠品質不佳,並有便秘情況。臺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陳建宏指出,胃十二指腸潰瘍常常表現出上腹疼痛、飽脹、打嗝、溢酸、甚至上消化道出血、解黑便等症狀,當中以上腹痛是最常見症狀,可因攝食而緩解(十二指腸潰瘍)或因攝食而惡化(胃潰瘍)。陳建宏解釋,造成胃十二指腸潰瘍的原因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使用非類固醇止痛劑、和其他較少見情況。其中15-20%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的患者會發展成消化道潰瘍,而隨著疾病發展,疼痛情況會加劇,並可同時伴隨著胃酸食道逆流而有胸口灼熱、火燒心的難過感覺,或伴隨著排便不暢,使腹內壓升高又加重前述不適症狀。他說,病患就診時,依中醫辯證論治方式給予適當中藥治療,平常保養更可採用穴位按摩、腹部按摩方式進行。更重要的是,平時生活方式、飲食習慣的衛教、這些更是確保療效、鞏固療效,並且避免一再復發的不二法門。陳建宏提醒民眾的重要原則如下:避免菸、酒及會加重潰瘍的食物或藥物(如:非類固醇止痛劑)。保持定時定量的飲食習慣及正常排便習慣。飯後不立刻躺平,睡前兩小時不再吃東西。若泛酸情況厲害,睡眠時頭部高度略高於胃部。保持心情平和,可以避免症狀加劇,提高療效。除了遵循上述保護原則,更可以做積極穴位按摩以提升個人消化道功能,針對穴位在每日早晚各一次或是每餐半小時前,按壓穴位有微微酸麻感覺約兩分鐘:足三里穴;在雙膝外膝眼為中心,以下四指幅寬處劃一橫線,此橫線與小腿脛骨相距一拇指橫寬的位置上。內關穴:以雙手(手心向上)腕橫紋端近心端三指幅處,兩筋中間。陳建宏說,患者的不適症狀在接受治療後即有明顯改善。但是如何避免好發因素及保養自己,都有賴患者進一步努力。至於難治性、頑固性的疼痛就必須向醫師求診,並且持之以恆,醫師也會針對患者飲食生活習慣再加以確認,並給予正確衛教,以達到確實鞏固療效成果。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