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輕生不是解決之道 給自己多一點機會,定能走出美麗人生

輕生不是解決之道 給自己多一點機會,定能走出美麗人生

小鳳(化名)是位開刀房的護理人員,看過無數次的生離死別,但從沒想過,同樣的場景可能發生在自己身上。去年小鳳老公因工作從五樓墜落,顱內大量出血緊急送醫,小鳳才驚覺簽下手術同意書的那一支筆在手中是多麼的沉重,不敢想像身兼數職的自己該如何面對孩子的無心、公婆的傷心、爸媽的擔心,及親朋好友的關心;萬念俱灰的小鳳甚至有了結束生命的念頭…一路走來,多重角色的壓力與期待著實讓小鳳疲於奔命,幸運的是,小鳳身邊有許多資源,除了家人朋友的陪伴外,還有許多社區資源提供適時協助,回想當時對自己的肯定及堅持走過的勇氣、很慶幸沒有輕易做出傷害自己的傻事,才能擁有現在的幸福生活…相信在每個人身邊都有像小鳳這樣的女性,面對許多壓力,為了生活而拼命努力,面對困境只能把眼淚往肚裡吞,但小鳳何其幸運,能有家人與朋友的陪伴,才能度過難關,但有一部份的女性朋友卻是孤立無援的,家人朋友不支持,可能還有輕生的念頭,甚至想要帶著稚子一起離開人世當成問題的解決方式。其實,在社會的每個角落,有許多的機構與團體非常樂意伸出援手,並互相結合轉介提供協助。除了自殺防治中心與社區心理衛生中心提供民眾心理諮商與危機諮詢外,還有許多社會福利單位默默的在提供各項協助,例如臺北市慧心家園,針對離婚、喪偶、夫服刑或失蹤、未婚懷孕及其他家庭變故等因素,須獨立照顧18歲以下子女的單親媽媽,提供居住及社工專業服務;除了本國女性朋友外,新移民婦女暨家庭服務中心亦提供新移民女性及其家庭個案工作與管理服務、法律諮詢與心理輔導服務等多元服務內容,民政局亦在各區公所辦理新移民女性語言學習及支持團體,另外,各行政區的健康服務中心、民政局、勞工局、教育局、警察局等也針對女性朋友或職業婦女辦理各式宣導課程…這些資源都是不同處境的女性朋友的最佳求援對象,只要您願意給自己多一點機會,適時尋求協助,在雨過天晴回首當時的困境,相信更能肯定自己、走出美麗的人生。依據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針對本市98年度25-64歲近兩千筆自殺企圖通報者資料分析顯示,女性佔總通報數的70.9%,進一步分析造成自殺的原因以與家人間感情因素為主,佔自殺原因的22.3%,其次為感情因素,佔17.8%,而夫妻問題則約佔14%;雖然現代的女性較過去更能自由的選擇愛情、婚姻、生育、學習、職業等,但每一種選擇都會帶來一種新的角色,選擇多變的結果是,女性必須背負著更多重的角色,也就需要面對更多面向的壓力源,如,婆媳、教養,及為人子女等家人互動關係、親密關係,及職場、經濟等。另一方面,多數的女性朋友在忙著照顧別人的同時,卻常忽略自己的需求,也常忽視自身存在的重要性,以致於面臨重大生活壓力時,常常一團慌亂不知如何是好,挫折感與無助感於焉產生。壓力所帶來的反應不僅僅是心理的變化(如不安的情緒增加、挫折忍受度較低),還包括行為的改變,如解決問題的能力降低等,當確認了壓力源之後,下一步重要的工作就是學習如何去應付壓力與增強處理壓力的技巧,林怡慧臨床心理師認為,女性朋友可以從以下方式來自我調適:重視自己的需要 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而不是將自己當成家庭、丈夫、工作的附屬品,重視自己的需要。釋放痛苦的期待 很多時候,我們不願意降低對自己的要求時,是因為害怕被認為不夠好、不夠重要,其實,肯定來自於自己,而非他人,適時釋放期待雖不是一個愉快的過程,但卻是困境中的一種選擇。看待自己的生命像一座豐富的寶庫 我們感受到的痛苦、不安,似乎超出一般人可以理解或安慰的範圍時,可以試圖找出自己的靈性資源,包括宗教、音樂、藝術、大自然等,這些都可以成為我們的靈性資源,我們本身就是一座豐富的寶庫,透過認識自己,妳可以更喜歡自己。為自己尋求「專業資源」 當妳發現強烈的情緒持續超過一個月,無法安靜下來傾聽自己時;當妳發現腦中盡是絕望與無助,只有死亡可以讓自己解脫時;當妳發現只能依賴藥物或傷害自己來獲得安慰時…妳應該考慮增加專業資源來協助自己,精神科、身心科、心理師、社工師都是您可以尋求協助的對象,適時的尋求專業資源是必要的。學習看待壓力的不同觀點,擴充自己的抗壓資源,肯定自我存在的價值,您也可以像小鳳一樣,擁有現在的幸福。臺北市政府自殺防治中心諮詢專線1999轉8858(幫幫我吧)全國自殺防治24小時服務安心專線0800-788-995(請幫幫-救救我)

陰莖彎曲 手術挽救「性」福

陰莖彎曲 手術挽救「性」福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泌尿科賴榮豪主任表示,近日有位年輕男性前來求診,主訴自己有陰莖彎曲現象,尤其是勃起時特別明顯,是否因此於進行性行為時會造成伴侶疼痛不適?因為在做愛做的事時總是造成伴侶不舒服,令他相當困擾。賴榮豪主任表示,經檢查病人生殖器外觀並無任何先天異常,亦無外傷病史;但進一步檢查及數位相機照片的證據顯示,發現病人陰莖勃起時會向下彎曲約30度,彷彿昂首的眼鏡蛇一般。經過與病人溝通及解釋手術過程及合併症,病人最後還是決定接受手術矯正。手術後,從此抬頭挺胸,且後續門診追蹤並無任何併發症。賴榮豪主任指出,這幾年陰莖彎曲矯正手術,大多是20-30歲年輕人,原因大致是青春期間陰莖海綿體不對稱的成長,造成彎曲,大部份的案例是向下彎曲。陰莖異常彎曲可能會合併一些先天結構異常,如尿道下裂、尿道上裂等,必須詳細檢查才能決定手術方式。一般而言,手術後遺症與病情的嚴重程度以及手術方式有很大關係,因此,術前醫師應與病人詳細溝通。賴榮豪主任表示,陰莖彎曲不見得一定必須矯正手術,但有性交疼痛或性交困難,則建議尋求專業醫師檢查及諮詢,以免誤了一生的「性」福。

「2010戒菸就贏」報名只剩一周 週末戒菸班故事多

「2010戒菸就贏」報名只剩一周 週末戒菸班故事多

衝著 馬總統呼籲來戒菸、每天3包菸的菸草公司員工、每天4包菸的媽媽決志「戒菸」當女兒20歲生日禮物研究指出,7成以上的吸菸者內心想要戒菸!「2010戒菸就贏比賽」開始報名以來,除每天皆有百通的詢問電話外,報名人數已將近7,000組,依過去四屆的經驗,報名人潮會在最後一週湧入,甚至有不少人在5月2日比賽開始後還來電詢問或請託是否可以報名?顯示癮君子面對戒菸決擇內心一定程度的掙扎!董氏金會呼籲,1,900萬不吸菸同胞,一定要不吝雞婆,趕緊把握最後一週的機會,鼓勵身邊的吸菸者5/1前立即上「董氏基金會-華文戒菸網」,報名參賽。為有效幫助戒菸者確實跟菸癮說掰掰,國民健康局及董氏基金會特地持續於週末開設戒菸班,提供想戒菸卻戒不掉的癮君子們正確戒菸法及免費的尼古丁吸入劑。15歲就開始吸菸、30年的菸齡、每天三包菸卻從來沒有戒過菸的賴先生,在菸草公司上班,從報名戒菸就贏比賽起至今已經十天不吸菸,紅紅的雙眼顯示戒菸過程的辛苦,他說戒菸的第3-5天,只能用”苦不堪言”形容,不但頭昏眼花,還被同事”調侃”在菸草公司上班還戒菸,賴先生說正因戒的很辛苦,加上不讓愛他的老婆失望,他決志這輩子不再碰菸!現年60歲、也是國中就開始吸菸的歐陽威先生多年前曾戒過1次菸,但身邊的吸菸老友都批評他”不夠意思”,害他們被老婆罵還不戒菸…歐陽說當年復抽是為了不讓老友為難!這次是看到 馬英九總統穿戒菸就贏T恤呼籲報名戒菸,特報名「戒菸就贏比賽」、換上戒菸就贏T恤、決定戒除47年菸齡!每天3包菸的張小姐,一早從桃園家中換了好幾種交通工具才來參加戒菸班,因為她答應念政大、下個月滿20歲的女兒,送她「戒菸」禮物 !董氏基金會林清麗主任表示,尼古丁是高度成癮性物質,其令人成癮的程度與海洛英、古柯鹼類似!很多戒菸者往往認為戒菸只能靠意志力,事實上,戒菸初期因體內尼古丁濃度下降,很容易出現脾氣暴躁、疲倦等戒斷症狀,復抽機會大,戒菸不能單打獨鬥,台灣每年只有2-3%人能自行成功戒菸,若求助專業醫療或戒菸團體,成功率就可大幅提升到25%以上,週邊親友的支持與參加各種拒菸活動,除可提高動機外,更能維持不吸菸,有良好支持系統在戒菸過程中非常重要。林清麗指出,吸菸者面對斷癮症狀,除可到戒菸門診接受藥物輔助戒菸外,更建議善用戒菸四招;首先就是放鬆深呼吸,想吸菸時,連續15次,將氣深深吸入再慢慢吐出;其次是喝1杯冷水,可滋潤喉嚨,又可有效抑制吸菸的慾望;再來伸懶腰15次,做擴胸握拳運動或原地跳躍也可以;最後來個刷牙或洗臉,可讓自已神清氣爽,精神馬上來!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強調,戒菸就贏比賽報名僅剩最後一週!一個吸菸的「參賽者」和一個不吸菸的「見證人」,兩人一組,5月1日前上「華文戒菸網」報名,也可以到各縣市的衛生所索取報名表,或與見證人直接到董氏基金會報名。5月2日至5月29日一口菸都不抽,就有機會共同把新台幣30萬元獎金帶回家!參加「2010戒菸就贏比賽」小檔案:參加辦法:一個吸菸的「參賽者」+一個不吸菸的「見證人」,兩人一組報名參賽,「參賽者」在5月2日至5月29日完全不吸菸,「見證人」須支持及見證參賽者戒菸。獎勵辦法:成功戒菸首獎:參賽者與見證人共得新台幣30萬元整(1組)。成功戒菸貳獎:參賽者與見證人共得新台幣6萬元整(6組)。報名方式:網路報名:立即上「華文戒菸網」網站。紙本報名:將報名表傳真(02)2752-7247。郵寄105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57號12樓之三「董氏基金會「戒菸就贏比賽」小組」收。請洽各縣市衛生局與衛生所)報名截止:4月30日。洽詢電話:董氏基金會 (02)2776-6133轉1。

梨型身材非樂事 擁有美好下半身曲線並不是夢

梨型身材非樂事 擁有美好下半身曲線並不是夢

許多女性常常做在電腦桌前工作一天,又愛享受美食,過一陣子之後才發現,下半身的比例明顯大了好幾倍,據調查台灣大部分女性多屬梨型身材,在加上大腿內部脂肪量高,臀部下緣容易囤積過多脂肪,這區塊的小肉肉最難去除,所以3D環狀抽脂成了有此困擾女性的一大福音,臺北醫學大學附設醫院整形外科主任蔡豐州表示這類腿雕的手術重點在如何於讓腿型變得直順,他已經發表了數篇國際性研究論文深受肯定。許多女性認為減肥就能有效改善下半身較為寬大的問題,但她們往往忽略了,減肥的效率並沒有想像中的突出,所以不論怎麼減重,梨型身材的下半部依舊無法擺脫,曾來諮詢過的一位紀小姐表示:「下半身寬大,連穿牛仔褲都無法掩飾,想靠運動來雕塑腿型,沒想到越練下半身越寬大。」蔡豐州醫師認為,減肥、按摩、運動等並不是有效率的做法,因為細胞都還在,所以就像汽球一樣會忽大忽小,尤其這是給意志力堅強的人做的健康事。 「抽脂」是最有效率於邏輯的體雕工具,細胞抽掉了就不會再生,東方女性的大腿脂肪含量很高,不輸西方人,改善空間很大,近幾年飲食西化後,梨型下半身的現象更為明顯。3D環狀抽脂能夠有效改善女性較臃腫的下半身曲線,它能夠非常徹底,盡量抽乾淨多餘的脂肪,直接除惡務盡,畢竟梨型身材不是胖女人的專利,藉由正確的腿雕技術可以省去相當多不必要的麻煩,蔡醫師表示雖然腿雕手術決定大部分的成果,術後也不能只讓患者DIY,臨床照顧所有的細節必須相當完整,舉凡傷口照護、抽脂手術後按摩、塑身衣量身訂做、腿雕恢復課程,盡量讓患者達到無掛漏的地步。下半身的完美線條凸顯出女性的性感風情,更能建立女性的自信心,在人人都要愛自己多一點的年代,讓自己擁有比別人更有吸引力的曲線,是義不容辭的,尋求專業的技術,來替自己增加魅力,是女性寵愛自己的最佳選擇,愛美的女性讓梨型身材與妳說拜拜吧!

寶寶呼吸有雜音 原來是喉頭軟化症

寶寶呼吸有雜音 原來是喉頭軟化症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小兒科唐瑄伶醫師表示,一位母親帶著4個月的嬰兒前來求診,主訴小寶寶呼吸有雜音、有鼻塞現象、喉嚨會發出呼嚕的痰音,即使吃藥也一直不會好,因此懷疑是氣管發炎,甚至要求要抽痰。經檢查診斷為「喉頭軟化症」,於是建議家長頸部墊高、頭部微揚的姿勢來改善呼吸道堵塞的問題;另改變餵食的方式來減少嗆奶的發生。唐瑄伶醫師表示,為何嬰兒在呼吸時會有雜音出現?主要是因為呼吸時氣流經過狹窄呼吸道產生亂流所致,從鼻腔、鼻咽、喉部、氣管,以至於細支氣管皆有可能,所以會造成呼吸有雜音的原因相當多,只要是從鼻孔到小氣管有阻塞,就可以產生異常的聲音。其中以喉頭軟化症佔了最大的成因。唐瑄伶醫師說,喉頭軟化症是一種良性症狀,是因為先天性喉部軟骨發育沒成熟,喉部組織架構支撐成熟度不夠所導致。尤其在吸氣時會因負壓增加,部份喉部組織會陷入呼吸道而造成吸氣性的呼嚕呼嚕聲,稱為喘鳴聲。一般而言,患有喉頭軟化症的寶寶差不多出生4週左右就開始聽到呼嚕呼嚕的呼吸聲。當2個月左右吸氣力量以及流量較足夠時,就開始聽到典型的喘鳴聲。尤其在哭鬧不安時,用力吃奶時,平躺加上頸部往前傾時,上呼吸道感染時,喘鳴聲會更加明顯,更加大聲。此時往往會被帶到兒科門診做進一步檢查而被診斷。唐瑄伶醫師指出,喉頭軟化症主要的臨床診斷,是經由病史(父母所提供)以及完整的生理檢查,就足夠做喉頭軟化症的診斷。不過有些嚴重的病童則須要應用到喉鏡、支氣管內視鏡,來做更進一步的檢查。唐瑄伶醫師表示,喉頭軟化症的寶寶大多約在2歲左右,軟骨發育更加成熟後,症狀就會逐漸改善,甚至消失。這類寶寶大多活動力都不錯,最大的困擾是吸氣性的喘鳴聲,如果沒有其它合併問題,並不需要接受特別治療,可以跟其它寶寶一樣健健康康的成長。若有合併較嚴重的問題,當呼吸道堵塞越來越厲害時,容易導致缺氧,會更加快呼吸次數,這就增加了嗆奶、吸入性肺炎的機會。有些孩子還會合併胃食道逆流,進而造成喉部發炎的情况。以上這些問題若導致生長發育不良,體重減輕等現象時,必需提早就醫。唐瑄伶醫師提醒家長,在日常生活中應該多多注意呼吸道及餵食的情况。可嘗試讓寶寶頸部墊高、頭部微揚的姿勢,來改善呼吸道堵塞的問題。餵食方面可以分斷餵奶或使用十字型奶嘴,來減少嗆奶的發生。「喉頭軟化症」總結:是最常見的嬰兒喘鳴原因。症狀為吸氣性喘鳴聲。哭鬧、出力、餵食時,喘鳴聲會加重,趴睡則減輕。嬰兒呼吸中止,發紺,生長不良,表示嚴重型喉頭軟化症,需提早就醫。病程逐漸改善,觀察即可;如有逐漸嚴重,則需提早就醫。處理方式即細心照顧及症狀治療,少數孩子需做進一步檢查及治療。如果對照顧喉頭軟化症寶寶有任何問題,可多和小兒科醫師討論。

打造你我的健康職場,員工老闆一起動起來

打造你我的健康職場,員工老闆一起動起來

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97年健康行為危險因子監測調查」發現,18-64歲年齡層的民眾只有半數有運動的習慣,僅2成有做到天天五蔬果,臺北市政府衛生局鼓勵職場員工從「多運動,健康吃」開始建立健康生活習慣,同時呼籲各事業單位關心員工的健康,從營造健康的工作環境做起,並加入健康職場的行列,參與「健康職場自主認證」。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指出世界衛生組織及相關研究均顯示,「員工越健康、企業越省錢」,健康的員工不但可提高企業生產力及服務品質為公司形象加分,也才能有成功的企業和社會。臺北市政府衛生局表示為消除職場二手菸害及推動職場健康促進,臺北市自96年起輔導職場參加行政院衛生署國民健康局「健康職場自主認證」截至98年底,北市已經有248家公、民營機關(構)通過認證,其中有32家更獲選為全國績優健康職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協助事業單位推動健康職場,將針對有意願的職場安排職場健康促進的專家及轄區健康服務中心介入輔導並於99年4月30日(星期五)在中華電信股份有限公司總公司電信大樓1201會議室(臺北市中正區信義路1段21-3號12樓),與北區健康職場推動中心共同舉辦「99年度健康職場自主認證」觀摩研習會,報名時間自即日起至99年4月28日止,歡迎臺北市各機關及企業踴躍報名參加,報名訊息可至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研討會活動服務系統」查詢,網址:http://meeting.health.gov.tw/ 。研習會中將邀請推動職場健康促進的專家、學者,介紹99年健康職場自主認證推動方案,並安排職場健康管理、推動健康促進策略課程及績優健康職場分享推動經驗。北市衛生局歡迎各界共襄盛舉!

到底什麼是「新陳代謝不好」?

到底什麼是「新陳代謝不好」?

在門診常會遇到病人跟醫生說,「我是不是新陳代謝不好?」。其實,「新陳代謝不好」既不是醫學診斷名稱,也不是好的症狀描述用語。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內分泌及新陳代謝科主治醫師謝加興說,什麼是新陳代謝?所有生物活著,會呼吸,會攝取養分,會成長,會老化,所有活動都是新陳代謝的結果。也就是說,活著就有新陳代謝,而新陳代謝停止就會死亡。謝加興表示,如果一定要說「新陳代謝不好」,那麼所有疾病都干擾了身體正常的新陳代謝,都算是新陳代謝不好的狀況。如果一個醫師跟你說「你的新陳代謝不好」,等於是說「你有可能是任何疾病,可是我不清楚你是什麼病」。這樣的診斷,不是等於沒有診斷嗎?醫學診斷有個「代謝症候群」,指的是肥胖、高血糖、高血壓、高血脂等等代謝異常狀況,但是有這個症候群的病人,不一定有身體不適症狀,多半也不會用「新陳代謝不好」的主訴來求診。謝加興指出,臨床上,會用「新陳代謝不好」來求診的病人,症狀表現有可能是容易疲勞,或是體重增加、水腫,或是腸胃機能不佳、便秘,或是皮膚過敏、青春痘…等。那麼,直接跟醫師描述這些症狀,讓醫師做綜合判斷,才是明智的作法。

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天氣溫差大,小心血管疾病發作

心血管疾病患者注意!天氣溫差大,小心血管疾病發作

文/臺北縣立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 黃兆康在一波波溼冷的寒流假期中,免不了大魚大肉、喝酒助興,作息不正常在所難免,但這些卻又都是影響心血管的不良因子。臺北縣立醫院心臟血管內科主治醫師黃兆康建議民眾,該好好檢視及照顧自己的身體,以防止心血管疾病發作。首先從飲食方面著手。黃兆康醫師表示,最好食用低脂奶類,每日限飲二杯。新鮮的肉、魚與蛋類、豆類及其製品如豆腐、豆漿、豆干等,也可增加五穀根莖類及新鮮蔬菜類的攝取,但芹菜、胡蘿蔔等含鈉量較高的蔬菜宜少食用。黃兆康醫師指出,對心血管患者而言,按時吃藥仍是最重要的,是防止突然發作的關鍵。不仿利用年後作息回歸正常,好好回診,調整使用的藥物。值得注意的是,冬季入春時氣候變化較大,早晨最好等太陽升起溫度升高再出門及需注意出入溫差太大的環境。出門時要注意衣物的保暖,最好吃些點心,喝點溫水並隨身攜帶如硝化甘油類急救藥品,防止冠狀動脈痙攣及心肌缺血。適量的運動可以消耗多餘的能量及精神上的壓力,可以增加心搏輸出,降低血中膽固醇的含量,可有效預防心血管疾病。老年人可以選擇打太極拳、慢走等非劇烈運動。生活型態能預防心血管疾病的發生,起居有規律,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同時保持快樂的心情,加上正確的飲食、按時服藥及適度的運動,就可以遠離心血管疾病的發生。 如何吃得有風味又安全?飲食宜避免過量或過多油膩及醃製、滷製、燻製等含鈉成分較高的食物。烹煮食材時宜用植物油為主如大豆油及玉米油。調味料可選用白糖、白醋、五香料、杏仁露但避免辣椒、胡椒、咖哩粉等刺激品。醋、檸檬、蘋果、鳳梨、蕃茄等,可增加風味。香菜、草菇、海帶可增添食物的甘美味。用烤、蒸、燉等烹調方式,保持食物的原有鮮味,以減少鹽及味精的用量。使用人參、當歸、枸杞、川芎、紅棗、黑棗等中藥材及香辛料,可以減少鹽量的添加。可多用酒、蒜、薑、胡椒、八角、花椒及香草片等低鹽佐料,或味道強烈的蔬菜,如洋蔥,利用其特殊香味,達到變化食物風味的目的。

最貼心的母親節禮物 就是定期陪她做乳房檢查

最貼心的母親節禮物 就是定期陪她做乳房檢查

台灣女性乳癌發生年齡較歐美有年輕化的趨勢,根據國民健康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本國女性罹患乳癌的高峰落在45-55歲之間,30-45歲間的人數也逐年增加,由於現代婦女多半晚育,此時正值子女年幼、親職責任及家中開銷最大的時候,同時也是上班族婦女事業有成之時,若不幸遭逢乳癌的遽變,對子女、另一半、甚至個人的生涯規劃都有極大的影響。總是為家庭付出時間體力的女性,時常忙得忘記關心自己的健康,因此為了全家人的幸福,影像醫學科資深醫師池永昌建議,為人子女及丈夫者,在每年的母親節前夕,定期陪伴母親及妻子去做乳癌篩檢,可說是一份最貼心的母親節禮物。池永昌醫師表示,由於乳癌發生率是國內女性癌症的第一名,每位成年女性都應該要有積極預防的概念,尤其現代女性初經年齡下降,且晚育、少育、不育的比例增加,影響體內的荷爾蒙分泌,可能讓乳癌發生率愈來愈高。以42歲的A小姐為例,她在人生與事業的黃金時期發現自己罹患乳癌,但35歲才生子,現在小孩也才剛上小學,常為了治療癌症及兼顧媽媽的角色,需要蠟燭兩頭燒,讓A小姐很後悔自己沒有早點發現乳房檢查的重要性,現在每年母親節,她都以陪媽媽做乳房檢查當做貼心的母親節禮物,也認為每位女性在為家庭付出時,更應該先照顧好自己。根據研究報告分析,乳癌與女性荷爾蒙關係密切,初經早、停經晚和未懷孕已被認為是引發乳癌的重要危險因子,美國癌症協會亦將生育年齡列為乳癌風險分析的指標,因此池永昌醫師建議,女性最好不要超過30歲生育、產後應餵哺母乳,並至少生2胎較為理想,如此減少內生性荷爾蒙失調的問題,未來才有較低的乳癌發生率。過去在乳房篩檢觀念尚未建立前,90%以上的乳癌病患都是因為有自覺性症狀而前來檢查,並未掌握定期檢查、早期發現及早期治療的機會而耽誤病情,且早期發現乳癌的患者較有機會能保留乳房,無須整個切除,這些都是定期接受乳癌篩檢的好處。因應亞洲女性不如歐美開放,對私密部位的檢查常因害羞而有心理障礙,目前市面上已經出現可反覆進行、無輻射,適合任何年齡和生理時期、免觸摸乳房的檢查方式,這種「全自動乳房斷層掃描儀」,如影印機一般將掃描版放置在乳房上來檢查,受檢者無須讓陌生的醫護人員觸摸乳房,因此能在較為放鬆自在的情況下受檢,並且以精密的超音波掃描亞洲女性較為緻密的乳房內部組織,幫助醫師更準確的判別病灶,對多數傳統的台灣婦女而言,也許是最貼心的母親節禮物首選項目之一。池永昌醫師呼籲所有為人子女及丈夫,愛她就要主動關心她,母親的健康就是全家人的幸福指標,每個家庭若能將每年的女性乳房檢查視同如保險一樣重要,並願意陪伴母親做乳房檢查作為貼心的母親節禮物,相信國內乳癌患者的無病存活率定能大幅提高,死亡率也可逐年下降,挽救更多因乳癌造成的家庭悲劇。另外,池永昌醫師也建議所有的成年女性,定期乳房檢查的習慣,應從廿幾歲就可開始培養,把握早期發現才能早期治療的機會,才能幫助自己遠離乳癌的威脅。

醫改會:反對行政院版之監理會擴大職權之設計

醫改會:反對行政院版之監理會擴大職權之設計

二代健保政院版第四條中,對於監理會擴大職權之設計,衛生署推卸應承擔決定費率、給付範圍、費用總額之重責,放由非正式法制化組織、委員非正職、委員間有專業知識落差之監理會決定,根本就是「太上皇條款」。為落實權責對等原則,監理會應定位應為「諮詢及民意蒐集」,以彌補現行公民參與不足問題,讓民眾有權與聞及監督健保。審議保險費率及保險給付範圍、協議訂定及分配保險醫療給付費用總額,應由衛生署依據監理會民意蒐集報告做最後決策。應以法律明定監理會「諮詢及民意蒐集」時,依據對等協商、利益迴避原則公開遴選組成、事前公告會議議程、會議紀錄如時公開。以解決現行政府固定洽請少數團體推薦出任的弊端,也讓繳健保的民眾有表達意見及監督的權利。另外,醫改會針對另外政院版第17條中『政府是健保險分攤的安全閥,應明定政府負擔比率的下限為35%』的規定,表示最新統計顯示,我國政府醫療支出占總醫療支出比為21.5%,居OECD會員國第16位,較中位數低10.2%,排名第1位的瑞典為我國的3.8倍。但國人自付醫療費用的負擔卻高居OECD會員國第3位,與健保開辦前同等吃重,顯示政府對醫療投入不足而非民眾負擔太輕。政府健保保費負擔若隨GDP連動,遇到經濟不景氣,過苦日子的民眾需負擔的健保支出反而大幅提升,形同政府於危急時,反而雨天收傘,棄人民於不顧。政府也應承擔提供民眾基本健康保障的義務,有至少35%應負擔保險經費比例責任。 延伸閱讀:醫改會版(收入面)健保法修正草案條文對照表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