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北市本土麻疹首例 成年男性無出國史

注意!北市本土麻疹首例 成年男性無出國史

2010/6/10(2022/3/15 19:59更新)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昨日接獲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麻疹研判陽性資料,確認臺北市今年出現首例本土性麻疹個案,患者為一名住在松山區的33歲男性,有發燒、咳嗽、喉嚨痛、結膜炎及出疹等症狀,兩度就醫都診斷為感冒,第三次才被醫院通報。由於麻疹具高度傳染力,衛生局經疫調發現患者並無出國史,目前掌握接觸者名單,並進行健康狀況追蹤之監測作業,以避免疫情擴散。

患者自5月28日起出現發燒、疲倦及頭痛等症狀,6月1日開始咳嗽、喉嚨痛、流鼻水、噁心、嘔吐、結膜炎及身上出疹等症狀,曽分別前往住家附近診所及醫院就醫。但因症狀未改善, 6月3日才由另一家醫院診斷疑似麻疹通報,並轉醫學中心隔離治療,目前已恢復健康出院。

衛生局指出,目前亞洲國家包括中國大陸、新加坡、菲律賓、越南等鄰近國家,均發生麻疹流行疫情;雖然我國麻疹疫苗接種率已達95%以上,但因其高傳染力,以及國際經貿交流因素,麻疹病毒極易對未達接種年齡之嬰幼兒、未按時接種疫苗幼童以及以前未曾接種過之成年人造成威脅。

由於麻疹的傳染力很強,未進行疫苗接種之接觸者99%以上均會受到感染,接種疫苗則是預防麻疹最經濟有效的方法,現行接種時程為出生後12個月接種一劑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國小一年級時再追加一劑。衛生局特別呼籲家長,對於家中12個月以上幼兒尚未接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者,應儘速至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附設12區院外門診部或合約院所接種,以保障幼童健康。

麻疹好發在冬末及春季,主要經由空氣、飛沫以及病人分泌物傳播的高傳染性疾病,發病時有類似感冒的病徵,例如發高燒,流鼻水、咳嗽、眼晴結膜炎,在發燒約3-4天後,口腔頰內出現中心發白的小紅斑(科氏斑), 約 1-2天後,於耳後開始出現疹子,再擴至臉部,3-4天內會覆蓋全身,並持續4-7天。約5-10%的病患會因細菌或病毒重複感染而產生併發症,例如中耳炎、肺炎與腦炎。衛生局提醒民眾,如有「出疹」、且「發燒超過38℃」、同時具有「咳嗽、流鼻水或結膜炎(畏光、流淚水或眼睛發紅)三種症狀之一」等症狀,務必戴上口罩,儘速就醫,就醫途中避免搭乘大眾運輸工具。

衛生局提醒若要帶家中6個月以上1歲以下幼兒至麻疹流行區時,應先接種公費麻疹疫苗(MV),等幼兒1歲以後再補種麻疹、腮腺炎、德國麻疹混合疫苗(MMR)。接種公費麻疹疫苗家長需準備身份證明、嬰兒手冊等相關文件,至12區健康服務中心開立證明書,再至市立聯合醫院仁愛、中興、陽明、婦幼、忠孝、和平等院區以及臺大、馬偕醫院辦理接種。民眾若有任何疑義,請撥打衛生局防疫專線:(02)2375-3782。

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你可能還會想看
加 uho 好友
熱門話題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