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太極拳五式

太極拳五式

組合一:虛實互換右腳向前推撐、同時將身體重心轉移到左腳、左腳腳掌著地、膝蓋彎曲,提肛縮臀。叮嚀:左腳膝蓋不超過腳尖右腳彎曲不動,以左腳腳跟為圓心向右轉(腳掌內扣)、膝蓋彎曲、身體重心平均分配於雙腳,提肛縮臀。組合二:摟膝按掌上肢動作:左手掌弧口張開、四指微張、大拇指指向左腳膝蓋。右手掌弧口張開向上、四指微張,掌指齊眉間。雙手手臂微彎。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下肢動作:身體重心落於左腳、膝蓋彎曲,右腳打直,提肛縮臀。 組合三:進步摟膝按掌上肢動作:同上一動作、維持不變。下肢動作:左腳彎曲不動,將重心轉移到左腳,身體微向右轉,右腳腳尖輕輕點地。提肛縮臀。上肢動作:左手動作不變。身體右轉的同時,右手臂向右劃弧。下肢動作:左腳彎曲不動,身體重心仍於左腳。身體轉向正右方,同時右腳腳尖離開地面,向前延伸。提肛縮臀。組合四:進步必跟摟膝按掌上肢動作:左手掌弧口張開、四指微張、大拇指指向左腳膝蓋。右手掌弧口張開向上、四指微張,掌指齊眉間。雙手手臂微彎。沉肩墜肘、含胸拔背。下肢動作:身體重心落於左腳、膝蓋彎曲,右腳打直,提肛縮臀。組合五:270度轉身進步必跟摟膝按掌上肢動作:同上一動作、維持不變。 下肢動作:左腳彎曲不動,右腳以腳跟為圓心向左轉(腳掌內扣)、膝蓋彎曲、身體重心平均分配於雙腳。提肛縮臀。上肢動作:同上一動作、維持不變。 下肢動作:右腳彎曲不動,將重心轉移到右腳。左腳屈膝、腳掌離地。提肛縮臀。由左腳帶動向後轉身180度向前進步,同時左手向左劃弧。右腳隨左腳跟步上前,膝蓋彎曲,腳尖點地,位置落於左腳右後方45度。右腳點地的同時右手向前推撐。沉肩墜肘、含胸拔背、提肛縮臀。

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計畫 免費邀請您參加

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計畫 免費邀請您參加

你可曾遵循某種流行的健康飲食法,身體狀況卻毫無改善?首創以美國「代謝型態」檢測技術,結合營養學、心理學、體適能訓練的專業課程。以回歸自然方式,強調吃對食物、用對方法就能健康瘦!為推廣此概念,營養師邀請大家免費參加為期八週的『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計畫』!23歲的楊先生(化名),體重高達119公斤,上完八週代謝型態衛教課程即瘦了15公斤,結業後仍靠自己的努力量持續減重,半年內共瘦了30公斤;楊先生表示這段期間並無使用任何藥物,只有單純吃對食物跟適當的運動。在課程中學到的技巧不但簡單易學而且確實有效,不單單是在減重期間內確實瘦下來,更在課程結束後,還能讓自己有能力可以持續保持,並維持良好成果沒有復胖。31歲的Elaine(化名),因懷孕生產期間血壓升高,且有心血管家族病史,產後體重過重、腰圍大於女性正常值,身體力行在代謝型態課程中所教導的方法,順利於八週後成功減下4公斤,體脂肪下降腰圍更少5公分,回復到以往的身材!袁毓瑩營養師說明,坊間減重方法五花八門,但每個人的代謝型態體質都不一樣,因此別人有效的減重方法與適合的減重食物菜單對你不一定有功效,甚至還有可能造成反效果,因為不同的代謝型態體質,需要不同的營養需求比例及禁忌食物也不一樣。而「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課程」不僅能幫助你了解自我的代謝型態,更指導你「吃對食物」。讓你健康減脂不易復胖。袁毓瑩營養師認為,只要將行為改變的習慣落實在日常生活中,減重一點都不難!「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計畫」由全台唯一取得認證的專業團隊執行,課程中知識理論只佔了20%,30%安排演練,50%實作,不僅幫你了解自己的代謝型態體質,更進一步量身訂做正確有效的減重計畫。透過體重管理營養師幫助你找到最適合的飲食計劃,並搭配專業心理學方法協助你克服減重過程中的心理障礙,進行正確有效的減重計畫。歡迎有興趣參與的朋友,只要符合BMI >22,或是體脂率 >27;以上任一條件即可至【MissCare 女人假期 網站】報名「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計畫」,活動截止後,將請代謝型態體重管理營養師,從中挑選出10名會員參與此次體驗。『代謝型態肥胖衛教計畫』報名網址:http://www.misscare.com.tw/factory/activity_view.php?aid=459上課地點:台北市內湖區114瑞光路513巷28號8樓開課日期:99/5/19起(每週三)19:00~21:00主辦單位:紫金堂股份有限公司‧代謝型態傳播股份有限公司洽詢電話:0800-289666

看牙就抓狂畏懼症惹禍!

看牙就抓狂畏懼症惹禍!

根據統計,近四成五的民眾看牙醫時,最害怕聽到鑽牙機的電鑽聲,讓他們感到神經緊繃、害怕。牙科醫師胡芳瑋指出,不少患者害怕看牙,可能是從小沒有接受牙齒檢查,等到蛀牙嚴重或疼痛才找牙醫處理根管治療或進行拔牙,變成不愉快經驗所影響,門診中有一名蛀牙嚴重的10歲女童,看牙時會出現狂哭、全身發抖,甚至情緒失控差點被咬傷的案例,經轉診精神科才發現是罹患「單純畏懼症第二型」。女童母親魏媽媽表示,幼時不愉快的看牙經驗,讓女兒十分害怕看牙,儘管換過不少醫師,都無法減少她的恐懼,每當她坐上診療椅便出現歇斯底里的狀況,一聽到鑽牙機聲就開始狂哭、全身發抖,甚至會翻白眼、窒息,讓醫師都受手無策!眼見女兒狀況越來越糟,卻仍無法順利完成治療,所以在醫師建議下改以鎮靜麻醉方式看牙。魏媽媽說,以前從沒想過牙醫治療會對兒童心理有影響,現在回想到過去女兒看牙時求助的眼神,讓她深覺自責!中山醫學大學口腔醫學研究中心齒顎矯正科胡芳瑋醫師表示,魏小妹來診時發現口內已有六顆蛀牙及一個牙齒殘根,其中二顆牙已侵蝕至牙髓,差點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但小妹妹嚴重無法配合牙醫治療,便建議先轉診到精神科,經診斷為「單純畏懼症第二型」,符合鎮靜麻醉健保補助條件。經過鎮靜麻醉治療後,患者已順利進行根管治療、蛀牙填補以及殘根拔除。胡芳瑋醫師指出,鎮靜麻醉可為害怕看牙的患者帶來更有品質、尊嚴的治療過程,目前政府補助有嚴重齲齒或合併其他口腔問題,經條件送審核准過的2歲以下小朋友鎮靜麻醉可由健保給付,另像腦性麻痺、癲癇症、多重障礙、失智症、中度以上精神障礙、自閉症、染色體異常…等患者也可申請健保,但一般人則需自費。胡醫師說,鎮靜麻醉約進行兩小時左右,在麻醉師、護理師及精密儀器全程監控下治療,患者不再五花大綁於診療椅上,醫師可更專心看診,家屬及患者也不會因看牙而累得人仰馬翻。胡芳瑋醫師提醒家長,小朋友長牙時便應培養定期牙齒檢查的習慣,讓孩子先熟悉看牙過程,習慣牙醫器械聲音,切忌拖到蛀牙時才治療,造成小朋友第一次接觸牙醫就留下恐懼的印象。像魏小妹因出現畏懼症而拖延治療,差點就引發蜂窩性組織炎,不但患者痛苦,也讓治療過程變得更加辛苦!

「塵璊」是氣喘發作的最大主因?!

「塵璊」是氣喘發作的最大主因?!

為響應世界氣喘日,署立基隆醫院在昨日5/4(二)的宣導地點提供氣喘病患簡易的健康檢查,篩檢項目包含尖峰呼氣流量計測試、血壓、血糖及ACT檢測,並提供吸入型藥物使用及相關衛教宣導,透過各項檢查來測量您的肺功能,署立基隆醫院也會將醫師判讀的檢查結果寄交給受檢民眾參考及後續追蹤治療。希望民眾能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減少肺功能受損、提升生活品質。據估計,目前全世界約有3億人口罹患氣喘病,全國則約有160萬人,再就台灣地區主要死亡原因看來,97年有5,314人因支氣管炎、肺氣腫及氣喘等吸呼道疾病而死亡。數目日益增加的氣喘病人除了造成個人與家庭的困擾外,總計全年因氣喘病的健保支出就高達新台幣265億,也增加了健康照護系統與政府方面沈重的負擔。有些人不知什麼原因特別容易有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疼等症狀;還有些人老是覺得有胸悶、上氣不接下氣及夜咳的症狀,感冒好像怎樣都不會好,其實這都可能是過敏和氣喘在作祟。署立基隆醫院胸腔內科陳建帆醫師提到:氣喘最典型的臨床症狀就是呼吸短促、喘鳴、多痰及咳嗽、胸悶,其他則如鼻炎、鼻竇炎、鼻息肉及異位性皮膚炎等,是一種會反覆復發的疾病。陳建帆醫師也提到:誘發氣喘發作大多以過敏原如塵璊為最多,約占90%以上,在居家照護除了應作好居家的過敏原(尤其是塵璊)防治措施外,尚須注意乾冷的天氣與局部地區的空氣污染指數急劇變差時,也會造成病人的氣喘病發作,此時應戴口罩或儘量減少外出機會。另外抽菸與吸二手煙也會增加異位性個體氣喘病發作的發生率,最好也能保持居家在無菸環境中,尤其基隆地區較為潮濕多雨,更容易罹患此病,不管是先天遺傳過敏體質還是後天生活環境不同過敏原的感染,即使症狀相當輕微或只有偶爾才會感覺不舒服,也要儘早治療,才能改善症狀、避免惡化。

注意!排尿有異常,可能是腎臟病的病徵之一

注意!排尿有異常,可能是腎臟病的病徵之一

文/衛生署桃園醫院王偉傑 醫師腎臟位於我們的後腰部脊椎兩側,也就是在最後一根肋骨(第十二根)與脊椎相接的夾角地區;外形就如我們所吃的蠶豆般,大小大概跟拳頭差不多。每個腎臟約由一百萬個腎元所組成,每個腎元則包括了腎絲球及腎小管,當身體中的血液經過腎臟時,腎元就會過濾身體的廢物、水分以及電解質,成為尿液。腎臟除了製造尿液機能外,另外還能製造紅血球生成素、活化維他命的D3以維持血中鈣磷平衡,以及生成腎素及血管張力素來調整血壓,而腎臟病的症狀有下列四點是值得注意的:排尿異常(正常一日排尿量約1,000-1,500CC)。● 小便有灼熱感。● 小便次數增加或減少。● 小便中有血或尿色異常。● 夜間頻尿、尿崩症。下肢水腫、眼臉水腫。高血壓或貧血。容易疲倦、腰部疼痛、臉色不好。若有出現以上類似的症狀,一旦發現便可尋求醫師的協助,早期發現可早期治療,腎臟病的種類有許多種,進一步的檢查確定病因後,對症下藥才可成功治療。如何檢查腎臟病?血液學檢查的項目包括:尿素氮、肌酸酐、尿酸、白蛋白等等,來檢查腎臟的功能是否正常。尿液檢查是腎臟病很重要的檢查:● 尿液常規檢查:看有無紅血球或白血球、結晶體等等(婦女在月經來潮的前後三天不要檢查)。● 尿液細菌培養:看有無泌尿道感染。腎超音波檢查:對於腎臟大小形狀,腫瘤、水腫…等等,診斷效果良好。X光攝影:對腰痠背痛的可能原因,是快又有效的檢查方法。腎臟切片檢查:常用於以上各種方法都無法診斷時,所採用的檢查。平常如何預防腎臟病?腎臟病是現代社會人的一大隱形殺手,一開始並無明顯特別症狀,可能許多民眾已罹患“慢性腎臟病”卻毫無感覺。也因此,預防腎臟病,要從生活做起。飲食方面應該要注意少糖、少鹽、少油。多吃蔬菜、常喝水(要小心被重金屬汙染的水)。生活習慣要規律,不要熬夜、憋尿。不隨便亂服成藥或是來路不明的藥、不抽菸。發炎鍊球菌感染時,要立即治療,不隨便亂停抗生素,由醫師決定。定期做腎臟病的檢查。總之,平常的預防不可少,畢竟,預防總是勝於治療,還要多注意有沒有可能症狀的產生,最重要的是定期的健康檢查,如此一來才能夠早期的發現,並提早做治療,避免「洗腎」這條路。

立院明逐條審議二代健保 醫改會籲全民共同關心

立院明逐條審議二代健保 醫改會籲全民共同關心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預計今日起連續兩天,逐條審查攸關全民保費負擔與就醫權益的二代健保法。醫改會特設置「二代健保修法網頁專區」,並發行修法特刊,幫助各界了解行政院版本草案的缺失,歡迎上網瀏覽或來電索取。醫改會的網頁專區,提供健保改革品質面、收入面、支出面等修法完整資訊,以及醫改會建議之修法版本。醫改會特別提醒,二代健保不應只聚焦在保費計算議題上打轉,或是只是為了漲保費,而應該思考如何達成健保照顧弱勢與民眾就醫權益、強化政府對健保責任、擴大民眾參與監督、落實健保資訊公開以打破財務、違規、品質、黑箱等四大目標上,才能真正確保健保永續經營。醫改會也把這些攸關民眾權益的資訊與法條,編印成紙本特刊,歡迎各界索取以共同掌握修法關鍵資訊。另外也提醒關心健保修法動態的民眾,屆時可上立院「網際網路多媒體隨選視訊系統」,點選「社環委員會」的審議實況轉播,並勇於表達您的心聲與意見,才能讓健保修法更符合大家期待。二代健保修法專區:http://www.thrf.org.tw/Page_Show.asp?Page_ID=1183 。

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創傷後壓力疾患(Post-traumaticstressdisorder)

古媽媽帶著樂樂(化名)來到了門診,醫師看著她,這18歲女孩兒眉頭深鎖,不發一語,古媽媽說,自四年前樂樂去學校的路途上被三個混混拖進暗巷輪暴後,從那天開始,她的女兒就變了,樂樂一段時間裏,談到那次強暴時,好像是在談論發生在某人身上的某件事,跟她毫無相干,其實樂樂是知道的,但是就是沒有任何感覺,後來等到樂樂開始記憶重現,樂樂再也不再和異性來往,保持著安全距離,夜裡常噩夢連連,尖叫著醒來,偶而電視轉到新聞時,樂樂便開始哭泣,然後跑開,情緒開始起了變化,總是容易無故發怒,容易因為一點事情而被驚嚇,但因為這件事情發生在聖誕節那天,每年這一天即將來臨之際,樂樂心中的焦憂和恐懼是大到難以想像的,無法放輕鬆,甚至認為自己是不會再有美好的未來了。樂樂表示,她很害怕,不知道何時從這無止盡的噩夢解脫…,她好希望可以離開人世,來擺脫這一切。醫師想起了前天由孫婆婆帶來的不斷在哭泣的10歲男童大寶(化名),台灣歷年來重大災情之一『八八水災』,造成無數家庭破碎,無論是大人、小孩,甚至是救災人員,都遭逢前所未有的打擊,造成許多人一輩子的噩夢,大寶便是那次災害的犧牲品之一,大寶親眼目睹爸爸被暴漲河水沖走的畫面之後,早就脫離會尿床年紀的大寶,開始無法控制的夜夜尿床,對於愛吃的食物也興致缺缺,總是要孫婆婆哄半天才願意吃幾口,本該活潑可愛的大寶,開始消沉不安,言談是越來越少,對周遭事物缺少了他該有的好奇和興趣,總是處於恐懼的狀態。以上這兩個個案其實就是典型的創傷後壓力疾患(PTSD),在現在這個動盪不安的社會及環境,遇到的意外及災害是越來越多,人們對這個詞開始有了一些認識,但還是一知半解的,其實,並不是每個人遇到壓力事件後都變成PTSD,若可以在創傷發生後,迅速獲得協助,能有穩定的社會支持系統,沒有其他身體會精神相關疾病,是部分的人才會演變成PTSD。究竟什麼才算是PTSD呢?是人們在經歷重大傷害事件,而這類事件通常會造成人普遍的痛苦,如大自然災害、戰鬥、嚴重意外、目睹強烈死亡、強暴或其他犯罪的受害者等,其中以小孩、家庭人口簡單、朋友少的人,以及老人、是最容易發生的族群,而一般人經歷以上事件,會有急性壓力反應,出現焦慮不安、失眠、注意力不集中、作惡夢等症狀,若急性壓力反應未隨時間減緩,持續一個月以上,極有可能演變成為「創傷後壓力疾患」。有些人會在6個月內痊癒,有些則會持續更久的時間。有些案例中,其狀況可能是慢性的,偶而,這個疾病創傷事件後數年之久都不會出現。如上面的所說的八八水災的受害者的大寶,在面臨巨大的災變後,身心嚴重受創,更容易變的感覺麻木、情緒暴躁不安、甚至會有怕黑、尿床、粘著家人、不吃飯等恐懼與內疚的情形發生,而年紀較大的青少年如樂樂這樣的青少年,則容易變得情緒易怒、人際關係不穩定、厭世的邊緣性人格或具暴力傾向、不合群的反社會性人格,甚至日後發展成憂鬱症或躁鬱症的機會增加,所以對於此病症,我們是必須得高度重視的,以下是較為詳細鑑別病症的依據。一、經驗重現對於創傷事件的痛苦影像、認知,反覆在記憶重現,心驚的畫面歷歷在目,且反覆被惡夢糾纏(不自覺「掉回過去」)。.情緒或行為彷彿重演創傷事件反應強烈(包含創傷經驗歷歷在目的感覺、錯覺、幻覺及清醒時解離性瞬間經驗再現)。當處於和創傷事件相似的情境會感到強烈的悲痛或生理反應。二、持續逃避與此創傷事件有關的刺激,或對創傷反映麻木逃避與創傷有關的想法、感覺或話題。逃避激起創傷回憶的活動、地點、人物。無法想起創傷事件的重要部分,對於創傷嚴重部分選擇遺忘,甚至失去記憶。對活動參與趣減少明顯減少。對人有疏離感或與他人疏遠,社交有退縮情形。對未來悲觀(如不期待擁有事業、婚姻、小孩或正常生活)。三、警覺度增加睡眠品質變差。脾氣易怒。注意力欠集中。過度警覺。誇大驚嚇反應。看完了以上的文章,免不得得要告訴各位,若真有那天不幸發生,其實可以藉由以下的方式來治療:藥物治療:臨床上投予抗焦慮劑、抗憂鬱劑等藥物治療,除改善創傷症狀外,對焦慮、憂鬱等合併症亦有療效。心理治療:初期著重傾訴、宣洩經驗,教導個案災難後心理歷程為一正常化之反應形式,以減緩個案對症狀不時干擾之恐慌,增加個案控制感可減緩個案之無助感,增強其社會支持,可遞補災變中的失落,協助個案走出悲情,重新面對未來,並發展新的角色及生命意義。最重要的是接納個案,陪伴及支持,因為對於這些身心靈都受傷的人們,親友的心理支持是最為重要的,故家人的心理建設要做好,不要跟隨著個案一起消沉,陪伴他(她)一起度過人生的難關,創傷事件及災難心理反應是生命中難以承受之重,除了藉由專業人員協助,更需要你們一起跟他(她)逐步跨越生命斷層的遺憾。

破傷風針哪裡打?一有傷口就要打破傷風針?感染科醫師呼籲:不是的

破傷風針哪裡打?一有傷口就要打破傷風針?感染科醫師呼籲:不是的

一劑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力是十年 過多的追加注射反而會引起過敏反應「醫生,我小兒子剛剛不小心跌倒,膝蓋有一個傷口,麻煩幫他處理一下,不要忘了幫他打一針破傷風!」類似這樣打破傷風針的情形,不時在急診室發生。無論任何傷口,病患或家屬都會擔心破傷風而要求醫師打預防破傷風針。台東基督教醫院感染科醫師藍志堅表示,其實不是所有傷口或任何時候都要打破傷風針,一劑破傷風疫苗的保護力是十年,過多的追加注射反而會引起過敏反應。 藍志堅醫師進一步指出,「一般來講,若幼兒及國小學生都有遵守我國基礎預防接種政策,或成人最近十年內曾有追加注射,則十年內都有保護作用。也就是說,在這十年內,對一般不大不深的傷口,人體有足夠的抗體保護而不需再追加注射。若過去不確定有否完成基礎預防注射,或最近十年內沒有追加注射,則有傷口時,可予追加一劑為宜。」 延伸閱讀: 魚刺卡喉嚨怎麼辦?會自己消失嗎?教你3招「正確自救法」別亂喝水 如何判斷要不要打破傷風? 破傷風是由破傷風桿菌的外毒素所引起,大多是由破傷風桿菌芽胞經由受到土壤、塵土、糞便(動物及人類)污染的穿刺傷口而侵入,致死率約在10~90%之間。當傷口越深,越有可能讓此種厭氣性的破傷風桿菌增殖而發病。若傷口很表淺,則發生的機會比較小。民眾一旦受傷就醫,除了要對傷口作適當之消毒清創處理之外,醫師也會按傷口之大小、深淺,以及過去破傷風疫苗接種情形,來判斷是否需要追加疫苗注射。 為了避免受傷時造成緊張擔憂,對於破傷風,平時就要做好預防接種,成人凡有在工作中接觸土壤、污物、動物者,以及軍人、警察等意外創傷高危險群,建議每十年定期追加破傷風注射以維持主動免疫力,以備不時之需。 延伸閱讀: 受傷該貼紗布或人工皮?不想留疤,教你正確選擇「6種傷口敷料」 破傷風針哪裡打? 至於該如何追加破傷風疫苗?藍志堅醫師提醒民眾,只要到醫院掛內科、外科、感染科、家醫科門診,經醫師評估後再行施打即可。

夏日新嫁娘 肌膚美白之餘別忘了牙齒也要美白

夏日新嫁娘 肌膚美白之餘別忘了牙齒也要美白

五月的空氣中洋溢著夏初氣息,也彌漫著濃情密意的氛圍,許多新人選在夏日來臨前步入禮堂,展開人生另一段旅程。新嫁娘們為了在婚禮上展現最美好的一面,莫不卯足全力進行密集保養,舉凡瘦身、做臉到肌膚雷射,力求完美絲毫不敢大意。美容牙科經驗豐富的蔡忠翰醫師提醒,新嫁娘們可得小心全身上下都及格了,卻在笑容上大失分,一口黃板牙讓再多的保養功夫也無力回天。想擁有一口潔白牙齒,就得先建立預防保健的觀念。蔡忠翰醫師解釋,一般人在飯後30分鐘左右,口腔內酸鹼度就會到達5.5,相當容易腐蝕牙齒表面的琺瑯質,因此醫師多建議民眾除早起及睡前要刷牙,進食之後也需再刷牙,一天即使刷個五、六次也不嫌多。而一般人在牙齒健康的狀態下,就可依照個人期望及牙齒所需修整的程度進行牙齒美白。蔡忠翰醫師解釋,冷光美白是許多待嫁新娘進行牙齒美白的首選,利用適當濃度的過氧化氫美白膠,均勻塗布在牙齒表面,再以LED藍光活化約1-2小時,牙齒頓時由灰黃轉為白皙,是一較為簡單且安全的美白方式,相當適合「救急」,術後若再搭配居家美白,效果可更持久。此外,若想針對門面進行改造的新嫁娘,蔡忠翰醫師建議可利用美白貼片(瓷牙貼片),將薄薄一層「磁磚」貼在牙齒表面即可改善齒色,牙齒也不會有復黃困擾,這也是是目前唯一可解決四環黴素染色的方法。另外,美白貼片可改善輕微齒列不整或牙齒不美觀狀況,是冷光美白也無法比擬的優點。針對婚前即有煙癮的新嫁娘,蔡忠翰醫師補充,可運用噴砂美白將牙齒表面附著的菸垢或茶垢清除,為牙齒打磨拋光,恢復牙齒原本面貌。噴砂美白為單次療程,一次約需30~60分鐘,主要目的是將牙齒表面汙漬去除,若牙齒本身顏色即較深或較黃的患者,建議還是利用美齒貼片或冷光美白,使齒色煥然一新。為了在照片中留下自信笑容,整齊潔白的牙齒絕對是不容忽視的一環,新嫁娘們不僅面子要顧,更應勇於追求一口漂亮好牙,成為婚禮上的注目焦點。蔡忠翰醫師補充,牙齒美白雖為一速效療程,且無術後恢復期問題,但仍建議準新娘們提早與醫師討論,找出最適合自己的美白方式,提前至少一個月進行,以期在婚禮上閃閃動人。

小心!打嗝可能是尿毒症

小心!打嗝可能是尿毒症

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腎臟科楊忠煒醫師表示,一般人總以為打嗝是腸胃出了問題,會想去找腸胃科醫師尋求解決之道,但實際上打嗝是控制橫膈膜的神經因為一些身體的問題所造成的「抽筋」現象,而其中的問題之一就是尿毒症。楊忠煒醫師表示,一位50歲的男性在大陸經商多年,事業有成。之前身體健強未有任何不適,最近半年來,他開始感覺容易疲倦、腹脹且食慾下降,一個月前開始有反覆打嗝的現象,於是他在大陸尋求醫療,經過了胃鏡、腹部超音波,甚至電腦斷層的檢查都沒發現任何異樣,而他的症狀也沒有獲得任何改善,最後在太太的三催四請之下,回到台灣繼續尋求病因。和一般人想法一樣,太太先幫他安排了腸胃科的門診,並把之前在大陸的醫療經過告訴了醫師,腸胃科醫師馬上幫他安排基本的抽血檢查,發現腎功能指數極差,尿素氮高達150、肌酸酐則高達16.5,醫師判斷是尿毒症,並馬上安排轉診腎臟科。楊忠煒醫師說,病人起初高度懷疑醫師的判斷,還認為是醫師誤診。他覺得他只是腹脹打嗝,為什麼要看腎臟科?經他的一番解釋,打嗝是一種尿毒的表現後,他仍然半信半疑,沒想到幾天之後就因為尿毒合併神經學症狀被送入該院急診室接受緊急洗腎治療。很幸運地,在經過幾次洗腎之後狀況逐漸恢復,始接受尿毒症的事實。楊忠煒醫師指出,很多人認為水腫或腰痛是腎臟不好的表徵,實際上腎功能在變差的過程中,經常是沒有症狀的,要等到腎功能變壞剩下百分之二、三十後,病人才會因為尿毒素的堆積產生各種沒有專一性的症狀,而噁心、腹脹、厭食、打嗝等也是尿毒症常見的症狀。至於尿毒為何會打嗝目前機制不明,與何種尿毒素有關也不清楚,在此提醒民眾,有不易控制的打嗝現象時,尿毒症是其中一種可能原因,要證實很簡單,只要到醫院抽個血檢查便知道了。

Men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