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及編輯團隊

《優活健康網》有專業的記者及編輯團隊,內容整合醫學專業、健康生活乃至關係心理學等相關文章,致力為讀者提供最正確的健康認知與保健常識。

全民CPR、大家一起來

全民CPR、大家一起來

為推廣全民CPR(心肺復甦術),期使民眾具備自救及救人的能力,減少不幸事件發生,行政院衛生署新竹醫院於8月24日(二)上午10:00至12:00,假該院六樓多媒體講堂舉辦全民CPR訓練活動。該活動完全免費,完成課程後並發給二小時研習證明,有興趣的民眾可洽03-5326151轉4216彭小姐報名,檢查當天並請穿著輕便服裝(裙子不宜)參加。診科林保方主任表示,炎炎夏日,民眾總免不了去從事各式各樣的戶外活動,相對的各種意外事件也會頻傳,例如溺水、車禍、登山意外等等。或是當身旁的親友人本身有潛在之疾病發作,如中風、心臟病等造成意識喪失、呼吸停止及心跳停止,此時若有人能即時給予正確之基本心肺復甦術,而緊急救護系統也能立即啟動,在五分鐘內能趕到現場施行高級心肺復甦術,並儘速送醫的話,往往能挽救一條寶貴的生命。新竹醫院呼籲民眾應體認CPR的重要性,以減少不幸事件發生,歡迎民眾踴躍報名參加。日前好幾件被報章雜誌大幅報導因CPR施救得當的案例,可見學會基本心肺復甦術的重要性及必要性。因此,林保方主任呼籲民眾,每一個人都應該學會基本的急救常識及心肺復甦術等,一旦面臨各種突發狀況發生時,才能夠冷靜面對,在第一時間自救救人,免除不幸發生。

七夕情人節簡訊傳情活動 回傳正確答案就有機會獲得3C多項大獎

七夕情人節簡訊傳情活動 回傳正確答案就有機會獲得3C多項大獎

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近年來愛滋病毒感染者通報統計,感染年齡層逐漸下降,但國人主動進行愛滋病毒檢測率仍然偏低。配合今年七夕情人節,並促進健康及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的概念,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將於8月16日七夕情人節前後一周(8月6日至8月29日)舉辦「七夕情人節簡訊傳情活動」,將隨機發送簡訊給臺北市年輕族群,只要收到簡訊回傳正確答案民眾,就有機會獲得筆電和psp等三C大獎,讓民眾參與抽獎活動時,又可以充分獲得正確愛滋防治知能與資源。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性病及愛滋病防治組護理長胡寶筠呼籲,民眾使用保險套可阻隔體液(精液、陰道分泌物或血液)進入人體,將感染機率降至最低,只要全程正確使用合格保險套,即可杜絕愛滋及性病感染,讓浪漫七夕情人節裡充滿健康安全的「性」福。胡寶筠表示,根據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顯示,截至99年6月底為止,國內通報愛滋感染者,本國籍個案計有19,152例;在通報案例中,男性有46%左右介於20~29歲之年齡層,而女性則是37%。由資料顯示,感染愛滋病毒的年齡正在逐漸年輕化當中,且兩性感染機率亦逐漸接近。為符合現代年輕人潮流趨勢,該院區特別辦理簡訊傳情活動,結合手機隨機傳送訊息回傳正確答案可參加抽獎活動,另提供免費篩檢活動,希望透過活動方式傳遞正確愛滋防治知識,期許民眾在享受性愛同時,也能有安全保護。此活動期間自8月6日至8月29日止,民眾若接到簡訊問題後,回覆訊息並答對者,就有機會獲得筆電、PSP等3C產品,在活動期間上午9點至11點、下午2點至4點,前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昆明院區(臺北市萬華區峨嵋街101號二樓)接受免費匿名篩檢,即可獲得精美小禮物,數量有限送完為止。美好七夕夜,你是否收到了貼心叮嚀簡訊?別忘記回傳正確答案,並至活動網頁參加抽獎喔!活動網址:http://love77.twbbs.org/參加辦法:手機接到活動簡訊「愛愛有一套,保護很重要」。使用保險套,你選哪一項?撕捏套取丟沖脫泡蓋送活動期間內用簡訊回傳正確答案(520+答案,例如5201或是5202)免費回傳至55123就有機會獲得筆電、PSP等3C大獎。

你真的了解愛滋嗎?宣導活動就在今天,歡迎台中市民踴躍參加

你真的了解愛滋嗎?宣導活動就在今天,歡迎台中市民踴躍參加

依據行政院衛生署疾病管制局統計,我國自民國73年通報第一例人類免疫缺乏病毒(HIV)感染者;至99年6月底最新資料顯示,本國籍累計感染人數已達19,152人,其中男性感染個案佔93.03%,年齡層20~39歲的青壯年族群佔73.1%,由此可見感染者年齡已漸趨年輕化。目前本市列管感染個案1,044人,此現象不僅影響國人健康,並會持續增加健保負擔,尤其青壯年族群是國家生產力的指標,因此對國家經濟有莫大影響。農曆七夕情人節到來,臺中市衛生局鑒於時下青少年性行為開放,儼然成愛滋最大族群,為了讓民眾了解愛滋防治的重要性,於今天99年8月14日(星期六)下午四時,假臺中 Tiger City老虎城百貨1樓廣場(臺中市西屯區河南路三段120號)舉辦2010年度愛滋病防治宣傳活動~Love Life街舞大賽,比賽最高獎金達一萬元,參賽隊伍來自中部各大專院校及高中職學校的熱舞社,繫上紅絲帶SHOW愛心,帶出充滿Love Life生命熱力動感街舞,表現愛健康、愛幸福的愛滋宣導舞蹈,參賽的各隊伍會再來一段「加分題」,透過舞蹈以及Rap讓現場豐富教育意義。現場有許多好玩、趣味的防治愛滋病觀念闖關攤位,例如:「愛滋病防治宣導」、「紋身紋眉刺青穿孔衛生宣導」、「家暴、性侵、自殺防治宣導」、「大腸癌.口腔癌防治宣導」、 「天天5蔬果」、「藥物濫用、反毒宣導」及臺中市藥師公會、社團法人臺灣露德協會、彩虹天堂/中區同志健康文化中心。現場民眾只要任選四關闖關成功,就可獲得電影票!在七夕情人節前夕,歡迎情侶雙雙對對來參加現場闖關活動,還可得到限量情人節棒棒糖。透過參與的過程中獲得愛滋病相關的知識,希望藉由此次活動,將愛滋防治自校園推廣到臺中市市民,歡迎有興趣的民眾一同參予。若您對愛滋病防治宣導有任何疑問,請撥服務專線(04)2380-1178或洽詢台中市各區衛生所。

情人節前必做的功課 別讓疲憊毀了情人節

情人節前必做的功課 別讓疲憊毀了情人節

七夕情人節快到了,這一天可是重要的約會,可別讓疲憊的身軀毀了這幸福的一天!為了與另一半過個幸福又甜蜜的一天,女性們別忘了在約會前打理自己的身心,將外在的壓力消除,內在的擔憂屏除,開心的享受與另一半共度情人節。伊莉莎生活會館斥資千萬打造「女性天堂」,走進伊莉莎,從頭到腳、從內在到外在皆讓你美美的離開!伊莉莎內有女性最愛的烤箱,透過烤箱將毛孔污垢清除,且能夠加速新成代謝,產生好氣色。除了烤箱外還有蒸氣室來加強呼吸系統,並去除全身角質,讓肌膚滑溜。而透過內部的水療池,讓肌膚放鬆並透過不同的溫度讓肌膚更加緊實有彈性。除了硬體設施外,伊莉莎所有的美容師皆具備專業執照,若需要臉部保養或是美體塑身等,透過美容師的專業手法讓你全身徹底放鬆,將身心靈的壓力去除,整個人宛如新生,從內到外皆光鮮亮麗!還不知道情人節前要做什麼功課嗎?快到伊莉莎體驗貴族的待遇,讓身心靈全放鬆,讓自己光鮮亮麗的與另一半共度浪漫的情人節!

糖尿病患者每年有千人因「熱中暑」死亡

糖尿病患者每年有千人因「熱中暑」死亡

文/奇美醫學中心高壓氧科主任 牛柯琪教授醫學研究部 林茂村教授傷造口室 李凱莉組長每年夏天一到,世界各地紛傳熱浪襲擊,因熱中暑死亡人數上千人,最有名是2003年熱浪襲擊下,一個夏天法國就因此死了3,000人,1979到1997年間美國有7,000人因此死亡,1995年芝加哥熱浪襲擊時死亡了700人,沙烏地阿拉伯的麥加每年亦有大量朝聖民眾因無法承受高熱中暑而死亡,其中糖尿病患者居多,據估計每年10萬人中約有450~1,800人發生熱中暑。專家認為實際上熱中暑的診斷是被嚴重低估的,而且一旦發生中暑其死亡率高達50%。近年來因為温室效應,全世界暖化氣候形成兩極性變化,今年全球各地均傳高温,日前北京高達攝氏40度,台北台東等地亦高達38度,許多城巿的氣温超過35度己極為平常,最近全省有數起因中暑而死亡的案例,多是老人家,多歸因於體弱、不懂得防護及未及時補充水份引起。奇美醫學中心醫學研究部林茂村教授及高壓氧科牛柯琪教授合作,經過數年的努力共同發現,高壓氧治療對熱中暑時,能解除高熱所引發的心血管循環系統失衡和多重器官衰竭,可降低組織破壞所造成的氧化壓力和發炎反應,特別是對腦神經系統有保護作用,血壓、心跳與呼吸亦迅速恢復正常值,因此垂危的生命得以挽救回來;這些重要的成果已發表於重症醫學雜誌及歐洲藥理學雜誌,並且已成功的應用於臨床病患,其結果亦發表於國際性雜誌期刊。當四周環境的温度過高再加上太陽的幅射熱,人在這種環境下體温快速上升,心跳加快,體表的血管擴張血液到體表會將過多的熱散發出來。但是如果劇烈的運動、四周通風不良、體能不足、系統性的疾病或飲用水不足時,中樞及周邊調控體温的能力快速喪失,體温快速上昇,高溫很快造成全身性嚴重的傷害:熱衰竭:多發生於原本身體健康者,如:運動員、礦工、軍人、建築工人等。因為高温導致缺水缺鹽,體温雖昇高但多維持在攝氏40.6度以下,病人會感覺虛弱、蒼白、皮膚潮濕出汗、口渴、頭痛、循環虛弱。如果不盡快處理就會進入神智不清和熱中暑的休克狀況。熱中暑:除了前述熱衰竭處理不當快速惡化至中暑以外,熱中暑多好發於老年人、小孩、肥胖、心肺疾病或有系統性障礙者。他們的身體在高温的環境下無法於短時間內作有效的調整,於是很快的體温昇高到40度以上,皮膚呈潮紅,除了上述的頭痛、嘔吐無力外,高熱破壞體內所有組織的蛋白質,病人很快的進入昏迷狀況,此時循環系統開始喪失功能,多重器官衰竭,腦神經系統逐漸失效,若不及時治療其死亡率超過50%。熱痙攣:此類病患在高温環境下,體內鹽份不足導致小腿痙攣疼痛有時擴散至上腹或上肢,而且頻率增加且程度加劇。熱昏歇:熱不適應,皮膚周邊血管擴張,皮膚濕冷,因缺水脈搏微弱且快,血壓微降,同時因腦缺血會有昏歇的感覺。皮膚病變:有的人會有熱疹或蕁麻疹。隨著温室效應,未來夏天地球發生熱浪的機會愈來愈多,預防勝於治療,當外界環境不斷上昇高於30度以上,濕度超過60%時不適於戶外劇烈運動,必須多喝水,適當補充鹽份,充足睡眠飲食與休息。而老年人、體弱者、有心肺血管疾病及系統性疾病者,如糖尿病者,應避免暴露於這種惡劣環境中。熱中暑時因為高温造成全身性缺氧,組織的破壞和多重器官的衰竭,其病理機轉及致命的結果都和許多疾病如:嚴重外傷、燒傷及感染引起的敗血症等相似。高壓氧經由抑制發炎反應:降低氧化壓力,解除水腫及缺氧而逹到救命的效果。延伸閱讀「熱中暑之危險因子」:http://www.uho.com.tw/sick.asp?aid=8981

市立聯合醫院改善心臟專科加護病房環境 讓病患多添一份溫馨

市立聯合醫院改善心臟專科加護病房環境 讓病患多添一份溫馨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新成立心臟專科加護病房,引進全台首創懸吊系統,所有儀器採取乾、溼分離,污物不落地,降低感染風險。加護病房還導入行動護理站概念,讓每一位接受過心臟手術病患的床邊即是護理站,希望能藉此打造一個充滿陽光、溫暖的加護病房。長期以來,「加護病房」是許多病患與生命拔河的場景,對許多病患和家屬來說,「加護病房」是個永生難忘的地方,因病被送進「加護病房」進行特別診療者,有人幸運地重獲新生,有人卻和病魔、死神幾番交手之後,飲恨告別人間。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心臟血管外科主任姜智耀表示,多數人對於加護病房的刻版印象是:冰冷、蒼白、隔離、不見天日。病患與病患家屬一進入加護病房,總是繃緊神經、內心充滿恐懼與焦躁。姜智耀主任說,心臟手術病患於手術後,均須留置加護病房進入術後照護期,為了提供病患一個不一樣的「加護病房」環境,一個全新的「心臟專科加護病房」終於在民國九十九年六月正式啟用。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甫啟用的全新「心臟專科加護病房」,以病患為中心,進行各項環境規劃,跳脫傳統加護病房的刻版印象,營造全新充滿陽光、溫暖、希望的「心臟專科加護病房」,定位為健康中繼站。姜智耀主任提出以下幾點特色說明:病患安全優先:乾濕分離、污物不落地、地板淨空、出入口不設置病床,避免人員進出感染、室外陽光引入。懸吊式系統:全台首次導入懸吊式系統置放相關生理急救儀器;護理人員從事醫療工作,動線流暢。資訊整合平台建立:以病人為中心,導入新式行動護理站概念,可在病床旁邊即時取得病患生理資訊,不必像傳統一定要回到護理站,才能瞭解病患生理資訊。每一位心臟手術病患床邊即是護理站。

你喝的發酵乳品是有保健功效,還是有防腐劑?

你喝的發酵乳品是有保健功效,還是有防腐劑?

鑑於去年有不肖業者於稀釋發酵乳中不當添加防腐劑,今年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為維護消費者食用發酵乳的品質與衛生,成立專案擴大抽驗發酵乳。台北市衛生局今年分別至超市、大賣場、飲料批發商及便當餐盒等食品販售店家,進行發酵乳產品抽驗,檢驗項目包括防腐劑(己二烯酸、苯甲酸、去水醋酸),衛生標準(大腸桿菌群、大腸桿菌)、乳酸菌數。依據行政院衛生署制定之食品衛生標準,「稀釋發酵乳(俗稱多多)」每公克應含活性可食用發酵菌(乳酸菌數)1百萬個以上;「凝態發酵乳(俗稱優酪乳)」及「濃稠發酵乳(俗稱優格)」每公克應含活性可食用發酵菌1千萬個以上,加熱殺菌者除外。北市衛生局表示,乳酸菌不耐熱,不耐氧氣,且有生命周期,發酵乳在生產後,乳酸菌數量在達到最高峰以後會不斷减少。而含活性乳酸菌的發酵乳,在低溫中仍然會緩慢發酵,除了酸度會增加外,活性菌數也會逐漸減少。市售發酵乳如製作過程經加熱殺菌處理,其乳酸菌已殺滅殆盡,對於想要利用乳酸菌來幫助消化的消費者,衛生局建議飲用未經加熱處理,且冷藏販售含活性可食發酵菌的發酵乳產品。衛生局呼籲發酵乳製造或進口業者,發酵乳禁止添加防腐劑,為維護商譽應注意製作、貯放、運輸等過程,且採全程冷藏方式減緩乳酸菌衰减過程,以確保消費者所購買之發酵乳其活性乳酸菌含量符合衛生標準。北市衛生局提醒民眾購買發酵乳時,應選擇有完整包裝無破損、清楚標示、有有效日期及冷藏販售的發酵乳(加熱殺菌除外),而購回的發酵乳,應立即食用或置於冷藏冰箱貯存,於短期內儘快吃完;開瓶後,儘快食用完畢,以免走味或變質。另民眾如要選擇有保健功效的發酵乳品,可選購已通過行政院衛生署健康食品認證的發酵乳食用,相關資料可至衛生署食品資訊網查詢(網址http://food.doh.gov.tw/FoodNew/info/InfoHealthFoodList.aspx)。民眾如有食品安全衛生問題或消費疑義,可電洽臺北市民當家熱線:1999 (外縣市民眾請撥02-27208889)轉1061。以上稽查結果,可上食品資訊網http://food.doh.gov.tw/或衛生局網站http://www.health.gov.tw/查詢相關訊息。

歡喜感恩吉祥月 茹素護大地

歡喜感恩吉祥月 茹素護大地

花蓮慈濟醫院社區醫學部,每個月都會舉辦的社區衛教活動,從2010年1月開始再度升級成社區健康促進活動。日前,花蓮慈院社區醫學部在花蓮市國富里活動中心,向銀髮族推廣「心素食儀」活動,由營養師林毓禎示範如何烹飪素食料理,也帶大家動手調配夏天消暑飲品。適逢七月吉祥月,負責社區醫學部的許文林副院長也期許民眾都能響應素食,一起齋戒護眾生。「蘆筍百合炒白果」、「仙草香香麵」、「山楂烏梅飲」一道道令人食指大動的素食餐點色香味俱全。林毓禎營養師表示,百果具有清肺的功能、蘆筍富含豐富的維生素C、仙草能降血壓、仙楂具有開胃、利尿、消暑等功能,配合當季蔬果設計的菜單,清爽口感相當適合炎熱的夏天食用,令吃過的民眾都豎起大拇指稱讚。透過專業營養師與廚師的解說,社區民眾現場的參與製作,改變一般人認為吃素很麻煩又很油膩的錯誤觀念,而且食材由社區民眾與醫護同仁共同準備,增加民眾的參與感,還有許多人說沒想到吃素這麼簡單有清淡。積極響應心素食儀的許文林副院長表示,在吉祥月齋戒護眾生,除了是尊重生命的表現,促進心靈與地球的環保,深入社區關心民眾,希望大家素心也素口。好的飲食觀念,希望長輩們分享給家人,帶動更多社區民眾,一同素食減碳救地球。因為護大地的一顆心,每一道用心準備的健康素食蘊含虔誠祝福,希望更多人從心開始改變,進而響應茹素,身體健康了,也為護地球盡心力。

懷孕媽媽的體質變化 可以用中藥調理嗎?

懷孕媽媽的體質變化 可以用中藥調理嗎?

媽咪窩雜誌 採訪/洪憶文諮詢/長庚紀念醫院中醫婦兒科主治醫師 江宛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門診中心婦科主治醫師 林君玉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 葉家豪中藥調理流傳已久,相對地媽咪們的疑問也不少。關於孕期中能否吃中藥,該如何使用及有何禁忌等?孕期中藥服用問卷「媽咪窩雜誌」結果公佈:調查時間:98年7月調查對象:孕期及產後媽咪調查媒體:BabyHome寶貝家庭親子網有效樣本:1,000份根據「媽咪窩雜誌」在BabyHome網站上的「孕期中藥服用」問卷調查顯示,僅有近二成的孕媽咪曾服用中藥,但其中卻有將近39%的比例是未經醫師處方而自行抓藥,或由親人提供,可見關於孕期使用中藥的知識有待加強。而關於孕媽咪使用中藥的原因,安胎者佔44.5%居冠,而為緩解孕期身體不適佔33.0%,補胎者則佔29.1%,可以看出媽咪對於懷孕多少有些不確定性,並且期望藉由中醫調理來改善。至於其他使用中醫調理的常見項目包括:過敏、起癢疹、蕁麻疹、黃連去胎火、胸悶刺痛、便秘等,這些部分為孕期常見的不適症狀,部分則可能和媽咪本身體質有關,而這恰恰也是大部分孕媽咪最感到困擾,及為什麼建議孕媽咪應由中醫師診斷後用藥的緣故。中醫強調辨證論治,在診斷和下處方前,必須先判斷個別體質和問題。臺北市立聯合醫院陽明院區中醫科主治醫師葉家豪表示,孕婦體質的判斷,同樣以寒熱虛實為大原則,不過大部分的媽咪因為月經停止來潮、及為孕育胎兒而造成體內循環系統的改變等,整體孕期會出現「血感不足、氣易偏盛」的特點。懷孕前後期母體的常見變化包括「懷孕初期」:初期由於血聚於下,沖脈氣盛,肝氣上逆,胃氣不降的關係,會有飲食偏好改變、噁心作嘔、晨起頭暈等現象,通常症狀並不嚴重,經過20~40天左右,多能自然消失。前3個月:感覺乳房脹大,而3個月後,白帶稍微增多,乳暈顏色加深。4~5個月:孕婦可自覺胎動,小腹日漸隆起。6個月:胎兒漸大,出現輕度水腫。懷孕後期,隨著胎兒成長,子宮會壓迫到膀胱、直腸,導致下肢靜脈曲張、便秘、頻尿等現象。無論媽咪原本的體質為何,通常在懷孕階段或多或少會有些改變,但仍以「血虛」、「氣偏盛」為主,特徵包括:孕媽咪末期會變得比較怕熱,即使原本比較怕冷者亦然,且懷孕3個月後,橈動脈寸關尺的部位,脈象滑而有力,反之,如果孕婦依然怕冷或出現脈象需要重按才能把得到時,代表母體氣不足,較不利於胎兒成長,需要中醫師治療和調理。想了解更多:http://www.babyhome.com.tw/info/c1.php?catid=2&subid=2&cid=1881

16歲少女全身暈眩無力,誤以為中暑 原來是吃冰太多

16歲少女全身暈眩無力,誤以為中暑 原來是吃冰太多

北市一名16歲少女突然出現胸悶、頭痛、暈眩及全身無力等症狀,父母以為是中暑所以前往醫院就醫,經醫師開立藥物後三天,病情依然未改善,遂改求中醫治療,經把脈後發現少女體內太過濕寒,原來是少女好食冰飲,每天除了冰飲、刨冰,還吃了許多冰西瓜以求清涼,讓腸胃中所散發的熱量無法傳遞至全身,所以導致全身性的不適,在醫師開立升陽祛寒的中藥,並勸誡不喝冰水改食溫飲後,少女的症狀馬上得到改善,盡情享受剩下的暑假生活。李深浦中醫師表示,胃腸是供給全身元氣的主要器官,我們每天所吃的食物,都是在胃腸中消化與吸收,當食用冰飲時,會將腸胃的溫度瞬間降低,猶如到了冬天,身體會自動變成少動、儲存大量熱量的模式,當腸胃益菌及酵素的活動力降低,這麼一來除了造成肥胖,同時讓熱量無法到達腦部及肺部,形成間歇性或持續性的頭痛及暈眩,氣喘及皮膚等過敏反應,嚴重者還可能造成心血管疾病以及頸動脈狹窄等疾病,特別是青春期的少男少女,食用太多冰飲會因為脂肪囤積在肝臟無法代謝,而造成肥胖,或是因為體溫瞬間降低,為了讓體溫平衡,使孩子的身體自然保持在過動的狀態,而造成青春期過瘦,過胖或過瘦,均因飲食溫度所干擾。所以無論父母在怎麼進補或食用轉骨藥方都無法發揮功效,反而讓孩子變成代謝症候群,家長不可不慎。您的身體年齡是否比實際年齡年輕或年老?行醫已逾50年的李深浦中醫師,70歲的他卻有著40幾歲壯年的面貌、均勻的身材及充沛的活力,由於太多患者不斷詢問他的養身之道,李深浦中醫師將行醫以來的心得及自我保健方法集結成「醫道養生」第一、二輯,與廣大的讀者分享,告訴民眾利用最簡單的概念去認識自己的身體,正確面對身體的各項疼痛不適,以及全身臟器該如何保持平衡運作,內容深入淺出,是一本不限年齡、性別皆可輕鬆上手,對自身及家人健康意識具有良好增長的工具書。李深浦醫師在「醫道養生」裡提到其中一個對我們身體健康最有幫助的一個重點,就是「體內溫度如四季 少食冰飲 免造成體氣大亂」,李醫師指出,我們是主宰自己身體的老天爺,我們吃了甚麼溫度的食物,就會在體內產生不同的營養氣象,尤其在夏天,一下子吃麻辣火鍋等熱食,一下子又喝冷飲或吃冰,體內溫度瞬間變化太快,細胞趕不上氣流變化,就會造成疾病及病變,許多過敏體質的人就是因為趁一時之快,飲用大量的冰飲,當外界氣溫變化較大,馬上就會產生過敏疾病、氣喘、皮膚病、肌肉傷害,甚至心肌梗塞,民眾須當心謹慎。李醫師補充,營養分解不完全就會使免疫系統變差,腸內酵素及益菌變少,關乎長遠健康的問題,他說,科學為人類帶來享受,但這樣的享受正在破壞地球,也造成人類在追求生活及飲食享受的過程中,也同時破壞自身的自然運作,養生需要靠智慧的增長,並且尊自然之道,才能將養生的精神發揮到淋漓盡致。

Menu